华尔街见闻

搜索文档
摩根大通开启“史上最大挖角潮”,从高盛、花旗等挖走约100名董事总经理
华尔街见闻· 2025-08-31 21:07
核心观点 - 摩根大通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从竞争对手处挖角董事总经理级别人才 自去年初以来已成功挖走约100名董事总经理 招聘规模显著超过往年 过去12个月全球银行业务部门引入的董事总经理数量甚至超过此前十年总和 [1] - 此次大规模招聘行动旨在通过人才战略巩固其全球第一大投行地位 并扩大在细分领域和区域市场的竞争优势 [3][8] 战略重组背景 - 2024年初公司进行内部战略重组 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企业银行业务部门合并 经内部评估后启动针对性招聘计划 [3] - 招聘目标明确聚焦三个维度:增强医疗健康、科技和基础设施等投资银行细分领域业务实力 扩大欧洲和亚洲市场业务版图 拓展中间市场银行业务 [3] - 人才招募同时发生在内部领导层重组和高层继任计划酝酿背景下 首席执行官戴蒙的继任者人选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3] 人才流动具体案例 - 招聘范围覆盖多个地区 目标包括主要竞争对手、精品投行和私募股权集团 [4] - 近期关键人事任命包括:来自高盛的Jerry Lee担任全球投资银行业务主席 来自汇丰银行的Kamal Jabre担任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并购业务副主席 [5] - 多名资深银行家从花旗集团转投 包括Eduardo Miras、Theo Giatrakos、Keith Heller和Anthony Diamandakis等均担任高级职位 [6] 行业竞争格局 - 华尔街面临"用人荒"与"人才战"并存的复杂局面 人才双向流动频繁 摩根大通自身也有至少10名高级投资银行家流向花旗集团 [7] - 大型银行面临精品投行(如Evercore和Centerview)的激烈竞争 这些公司在咨询业务赢得可观市场份额并频繁参与原由大行主导的大型交易 [8] - 行业数据显示竞争实力对比:2024年上半年摩根大通投行费用收入47亿美元 高于高盛的41亿美元和花旗的22亿美元 [8]
大力投入AI和即时电商,阿里要“干到底”!
华尔街见闻· 2025-08-30 17:01
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正通过巨额资本投入强攻即时电商和人工智能两大战略领域 以短期利润换取长期增长潜力和市场主导地位 [1][4][16] 资本投入规模 - 本季度资本支出达380亿元人民币 环比增长57% 同比增长2.2倍 [2][8] - 即时电商业务预计下季度亏损将达220亿元人民币峰值 [2][7] - 中国电商集团(CEG)经调整利润同比下滑21% 减少100亿元人民币 [6] - 为战略性投资让路 公司可能放缓股票回购步伐 [8] 即时电商业务进展 - 日均订单量达8000万单 与市场领先者差距显著缩小 [10] - 饮品类低价订单占比低于30% 订单结构健康度改善 [11] - 预计到2028年贡献1万亿元人民币GMV 相当于现有电商规模10%增量 [17] - 未来两个月内每单亏损将收窄50% [17] 业务协同效应 - 即时电商推动淘宝App月活买家数实现25%同比增长 [12] - 客户管理收入(CMR)同比增长10% 符合市场预期 [13] - 管理层预计未来几个季度CMR将维持类似增长率 [14] 人工智能与云业务 - AI需求强劲推动阿里云收入增速远超市场预期 [3] - 管理层对云业务未来增长持乐观预期 [18] - 380亿元人民币单季资本支出体现对AI前景的坚定信心 [8]
宇宙行的稳健哲学
华尔街见闻· 2025-08-30 17:01
核心观点 - 工商银行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8%至4090.8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微降1.39%至1681.03亿元,资产规模突破52万亿元,资产质量稳健且分红优势显著,低估值高股息特征突出 [1][2][8][9][11] 财务表现 - 营收增速回正,较上年同期提升8.03个百分点,为近三年同期最好表现,非利息收入增长8.5%至955亿元 [2][3][4] - 资产总额超52万亿元,增速7.16%,存款和贷款较年初分别增长5.9%和6.4% [1][2] - 年化ROA和ROE分别维持在0.67%和8.82%的合理水平 [2][5]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控 - 不良率下降0.01个百分点至1.33%,资本充足率上升0.15个百分点至19.54%,拨备覆盖率提升2.80个百分点至217.71%,拨备余额首次超1万亿元 [2][4][5] - 企业级智能风控平台覆盖全部境内分行及130多个场景,信贷AI智能体矩阵实现智能化信息捕捉 [6] 业务结构优势 - 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贷款余额分别超5万亿元、4万亿元和6万亿元,均居市场首位 [2][5] - 利息收入微降0.1%,非利息收入中其他非利息收入增长近40% [4] 科技投入与战略 - 金融科技投入占营收3.63%,科技人员占比8.6%,设立20多家分行科技金融中心及160家科技支行 [6] - 科技基因嵌入"五化"转型顶层设计,成为高质量发展核心动能 [6] 股息与估值 - 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超1.5万亿元,2024年中期派息503.96亿元,股息率4.15%领跑国有大行 [8][9][10] - 当前PB为0.72倍,较近十年均值下降超40%,显著低于摩根大通(2.22倍)等国际同业 [11][12] - 过去3年A/H股平均股息率分别为6.18%和7.97%,2024年股价涨幅达44.8%和36.4% [10] 行业地位与市场认可 - 保险资金2024年举牌银行股16次,中国平安增持工行H股至流通股17%,持仓市值超800亿港元 [15] - 中金公司预测2025年A/H股目标PB分别为0.8倍和0.6倍,ROE有望稳定在9%以上 [15] - 华泰证券预计2025年PB估值修复空间达27% [15] 宏观政策与长期价值 - "十五五规划"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业务扩张提供政策红利,聚焦新质生产力和区域产业集群 [7] - 银行板块近三年年化回报率19.34%,跑赢沪深300指数16.03个百分点 [8]
外界担忧海外占比大,海尔智家用半年报坦然回应
华尔街见闻· 2025-08-30 17:01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全球多元化布局和本土化运营有效应对关税及市场不确定性 实现逆势增长 [2][3][6] - 公司2025上半年收入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海外市场表现尤为突出 [2][3]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总收入1564.94亿元 同比增长10.2% [2] - 归母净利润120.33亿元 同比增长15.6% [2] - 海外市场收入790.79亿元 同比增长11.66% [3] 区域市场表现 - 北美市场高端品牌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 尽管区域大家电出货量下滑0.8% [3] - 欧洲市场收入同比增长24.07% [3] - 南亚市场同比增长32.47% [3] - 东南亚市场同比增长18.29% [3] - 中东非市场同比增长65.42% [3] 产品策略 - 针对东南亚湿热气候推出智慧制冰及SPACE FIT系列冰箱 推动市场份额跃居行业第一 [5] - 在埃及推出R32单冷变频空调 兼具快速制冷和低能耗特性 市场份额跃升至16% 跻身行业前三 [6] 供应链布局 - 在全球建立本土化产能 包括欧洲、埃及、泰国等地区 [8] - 泰国春武里空调工业园30%产能供应本地 其余出口东盟及欧洲市场 [8] - 埃及工厂满足当地需求并辐射非洲、中东市场 [8] - 在东南亚实施工厂直发配送模式 降低物流成本并提升配送效率 [9] 数字化转型 - 海外全面落地数字化零售TOC转型 [11] - HeS智家海外销售平台使客户自主下单占比提升15.4% [11] - 经营效率提升30% 店均产出同比增长20% [11]
张坤最新观点:市场先生提供好价格,这样的机会不常见
华尔街见闻· 2025-08-30 17:01
张坤对内需消费的核心观点 - 国内居民消费能力实际增强而非减弱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32189元增长至2024年41314元 四年复合增长率达6.4% [9] - 居民存款余额呈现更快增长 2020年底93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底152万亿元 四年复合增长率13% 显著超过收入增速 [9] - 居民存款与贷款差额从2020年底约30万亿元扩大至2024年底约70万亿元 超额储蓄增加约40万亿元 [10] 消费意愿受抑制的原因分析 - 预防性存款增加对消费形成挤出效应 消费者信心指数从2020年120左右降至2022年87左右并持续至2025年 呈现L型走势 [13] - 房地产价格持续下行导致居民资产缩水感受加剧 叠加物价下行压力共同影响消费意愿 [13] - 投资者将当前消费趋势线性外推 形成长期悲观预期 [14] 对消费预期转向乐观的逻辑支撑 - 产业升级持续进行 低附加值产业迁出同时高附加值产业快速发展 能提供更高工资水平 [15] - 国家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水平目标与当前存在差距 预示经济发展空间巨大 [15] - 产业发展将带动政府收入增加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最终推动内需循环形成正反馈 [17] 持仓结构调整动向 - 大幅减持美团 易方达蓝筹持仓减持近半股数 退出十大重仓股名单 [25] - 重点加仓顺丰控股 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基金显著增持物流龙头 [28][30] - 对贝壳-W进行观察性建仓 持仓占比仅0.01% 属于极小仓位跟踪 [32][33] 跨境券商持仓置换操作 - 易方达亚洲精选基金减持富途控股超7成 同时新建仓盈透证券 [36][37] - 调整源于富途核心用户集中于内地客户面临监管环境变化风险 而盈透客户更具全球化特征 [38][39] 重新布局历史持仓品种 - 再次买入网易 该标的曾于2023年末被清仓但在2025年重新建仓 [44] - 重新配置海天味业H股 该标的曾于2018年出现在易方达蓝筹持仓中 [45] - 新增腾讯音乐等新鲜面孔 显示持仓组合持续优化 [42]
股价大涨13%,阿里电话会:AI芯片供给有B计划,未来三年闪购和即时零售有望带来1万亿元新成交
华尔街见闻· 2025-08-30 07:37
核心财务表现 - 二季度Non-GAAP净利润同比下降18% [1] - 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至333.98亿元 [2] - 中国电商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0% [6] - 调整后EBITDA下降14% [15] - 自由现金流净流出188亿元 主要由于AI扩张及资本支出增至约390亿元 [16] 云与AI业务进展 - 过去四个季度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于AI基础设施与产品研发 [2] - AI相关收入连续八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占外部客户收入比例超20% [7] - 与SAP达成战略合作 支持客户利用Q1模型运行核心软件系统 [8] - 发布升级版Qwen 3系列模型 包括非同步模型、推理模型和AI编码模型 [9] - 未来三年计划投入3800亿元用于AI资本开支 [11] - 推出Agent Bay产品 为智能体提供底层沙盒环境 [43] 即时零售业务突破 - 淘宝闪购上线四个月月度活跃用户突破3亿 较4月前增长200% [1] - 7月日均订单达1.2亿单 8月周日均订单维持在8000万单 [1] - 活跃骑手数增至200万 较4月增长三倍 [1] - 带动淘宝应用月活跃消费者增长25% [10] - 闪电仓超过5万家 订单同比增长超360% [28] - 盒马接入后线上订单突破200万单 同比增长70% [28] - 预计未来三年带来1万亿元新增成交额 [2] 战略整合与投资 - 将淘宝、天猫、饿了么和飞猪合并组建阿里巴巴中国电子商务集团 [10] - 推出分层忠诚度计划连接各业务会员权益 [10] - 88VIP会员数突破5300万 保持两位数同比增长 [17] - 追加500亿元投资消费市场 重点布局即时零售 [39] - 拥有近500亿美元净现金支持淘宝即时零售业务投资 [16] 技术发展与行业机遇 - 大模型从聊天机器人向智能体演进 需要更大上下文窗口和工具链接能力 [43] - 编码能力成为智能体时代关键 模型需连接多种工具和企业系统 [45] - AI与云深度融合带来未来十年科技领域最重大机遇 [11] - 目标满足10亿消费者一站式需求 引领30万亿元潜在市场 [13] 业务协同与效率提升 - 即时零售显著提升淘宝DAU增长20% [25] - 流量上涨带动广告和客户管理收入提升 [25] - 用户活跃度提升减少市场费用投入 [25] - 预计通过物流优化和订单结构改善将UE亏损缩减一半 [27] - AIDC接近盈亏平衡 国际零售UE环比显著改善 [18]
余承东的“加强军团”杀进车圈腹地
华尔街见闻· 2025-08-29 17:38
核心观点 - 华为与上汽合作推出尚界H5 以16.98万元起售价切入15-20万元主流SUV市场 通过华为智能化技术下沉与上汽供应链优势实现降维打击 预售18小时订单突破5万台 目标颠覆B级车市场格局并推动鸿蒙智行百万销量目标 [1][5][6][16][23][26] 产品定位与定价策略 - 预售价16.98万元起 较市场预期更激进 较同等技术规格车型普遍25万以上价格低30%以上 [3][7][18] - 定位中型SUV 提供纯电版和增程版两种动力 瞄准15-20万元价格区间 该区间占国内车市42.3%份额 [7][18] - 预售1小时小定突破2.5万台 18小时后达5万台 预售政策提供至高3000元现金权益 [3][13][14] 技术配置与竞争优势 - 搭载华为ADS 4辅助驾驶系统 支持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P2P2.0 为同级唯一搭载该系统的SUV [3][7][9] - 配备192线激光雷达 4D毫米波雷达 鸿蒙座舱 XMC数字底盘引擎等华为核心技术 [3][7][9] - 车身安全性突出:高强钢占比84% 热成型钢占比25% 后防撞梁覆盖比例73.6% [13] - 空间设计优化:轴距2.84米 后备箱容积601L 可扩展至1837L [11] 合作协同效应 - 华为提供智能化技术 上汽贡献70年底盘开发经验及供应链优势 首期投入60亿元组建超5000人专属团队 [9][21][24] - 渠道覆盖超1500家经销商 其中60%位于一二线核心商圈 40%覆盖三四线新兴市场 [21] - 上汽借此填补15-20万元智能化新能源产品空白 完善乘用车板块布局 [24] 市场战略与行业影响 - 目标实现"科技平权" 将L2+/L3级智驾体验带入比亚迪宋价位区间 直接竞争深蓝S7 零跑C11等车型 [5][9][18] - 鸿蒙智行计划年销百万辆 尚界H5被定位为比"四界"销量更大且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品 [20][21][26] - 可能打破燃油车 传统新能源车和新势力互不破圈的规则 重新定义B级车市场格局 [5][26]
镜鉴“5.19”,如何看待“牛市中的调整”
华尔街见闻· 2025-08-29 17:38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A股市场与1999年"5.19"行情存在高度相似性 包括经济转型背景、指数调整幅度及估值压缩特征 [5][7][9] - 科技与创新药行业是经济转型核心抓手 港股科技股及创新药基金表现突出 [10][14][18] - 建议关注港股通科技股南方ETF(159269)及南方港股医药行业混合基金等工具化产品 [4][16][18] 历史行情对比分析 - 1999年"5.19"行情中上证指数一个半月上涨70%以上 创1700点历史新高 [1] - 当前行情前A股宽基指数从2021年3700多点回撤至2680点 跌幅近30% 与1999年前1510点至1040点调整幅度(三分之一)相当 [7] - 两轮行情均伴随经济转型:1999年传统国企经营困难与新兴经济崛起 2025年地产基建向高端制造和创新科技转型 [5] 估值水平分析 - 上交所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15.5倍 港股主板14.3倍 均处于历史中低位置 [8][9] - 估值压缩使投资价值凸显 第一轮上升后个股估值仍处中间偏低吸引力位置 [7] 行业机会聚焦 - 1999年互联网科技股贯穿行情主线 电子商务、有线电视、网络设备等领域牛股频出 [10] - 2025年科技与创新药成为核心赛道 AI产业(光模块、硬件、DeepSeek软件)、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 [10][14] - 港股科技指数2005年以来20年内超额收益显著 长期表现优于A股科技指数 [12] 投资工具选择 - 港股通科技股南方ETF(159269)覆盖通信、互联网、医药生物、电子、半导体等领域 前三大重仓为小米集团(13.26%)、阿里巴巴(11.10%)、比亚迪股份(10.92%) [16] - 南方港股医药行业混合基金过去一年收益率62.41% 超额基准4个百分点 过去六个月收益率46.58% [18][19] - 细分ETF成为配置便利工具 港股科技股在近年每轮大行情中均有持续性表现 [15][17]
2800亿估值,特朗普家族“核心代币”来了,9月1日启动交易!
华尔街见闻· 2025-08-29 17:38
项目概况与估值 - 特朗普家族支持的加密项目WLFI代币将于9月1日世界标准时间12点启动公开交易,基于以太坊网络通过Lockbox系统分发 [3][4] - 代币完全稀释估值(FDV)超400亿美元(约2800亿元),特朗普个人持有157.5亿枚代币,按期货价格0.20-0.30美元计算价值超60亿美元 [7][13][15] - 早期投资者以0.015美元和0.05美元认购,可解锁20%持仓(约占总供应量5%),剩余80%受社区治理约束 [4] 市场表现与交易机制 - 期货价格交易区间0.20-0.30美元,远高于预售价格,显示市场强烈关注 [8] - 代币计划在币安、Coinbase和Hyperliquid等主流交易所上线 [5] - 采用二步激活流程:投资者需连接加密钱包并将WLFI转入智能合约,从9月1日起解锁份额 [16] 金融基础设计 - 生态稳定币USD1由22.07亿美元储备金100%支持,其中85%为政府货币市场基金,经Crowe LLP审计 [19][21] - 储备金由受监管托管机构BitGo Technologies管理,WLFI仅作为品牌方,实现运营与品牌分离的风险控制 [20][21] - 纳斯达克上市公司ALT5 Sigma承诺收购7.5亿美元WLFI代币,无具体时间和价格限制,充当战略调节器 [22][23] 监管与战略定位 - 项目被视为美国合规创新样板,契合当前加密货币合规化监管导向,具有监管确定性溢价 [24] - 特朗普之子埃里克·特朗普已加入合作伙伴ALT5 Sigma董事会,强化政治关联性 [10] - 项目运作模式特别是稳定币设计正受到美国加密监管演进过程的密切审视 [11] 市场影响与行业地位 - 项目传言曾导致借贷协议Aave代币价格下跌8%,显示高调项目对DeFi市场具有重大影响力 [24] - DeFi总锁仓价值超1670亿美元,美国大选后监管势头提振市场乐观情绪 [25] - 项目呈现独特风险收益特征:系统性崩溃风险因RWA基础降低,但市场博弈和政策转向风险成为新焦点 [25]
美联储主席大热人选沃勒:支持9月降息25基点,未来三到六个月继续降
华尔街见闻· 2025-08-29 17:38
美联储官员沃勒的货币政策立场 - 支持美联储在9月货币政策会议上立即降息25个基点 [1] - 预计未来三到六个月内还会进一步降息 降息步伐将取决于经济数据 [1][2] - 认为目前没有必要大幅降息 但如果8月非农就业报告显示经济显著疲软且通胀受控 看法可能改变 [1] 支持降息的理由 - 美国潜在通胀率已接近美联储2%的长期通胀目标 [1] - 基于市场的长期通胀预期指标稳固 [1] - 劳动力市场出现不利疲软的可能性增加 风险正在持续累积 [1][2] - 适当的风险管理要求立即采取降息行动 [1] 当前经济数据表现 - 7月非农就业人口仅增加7.3万 远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11万 [2] - 前两个月新增就业人口合计下修25.8万 引发就业担忧 [2] - 美联储今年以来一直维持利率不变 主要担心关税加剧通胀压力 [2] 沃勒的政策立场背景 - 在7月FOMC会议上与鲍曼共同投反对票 主张当时就降息25个基点 [3] - 认为应该忽略关税对通胀的影响 预计这种影响将是暂时的 [2] - 担心利率对缺乏通胀上行动力的经济来说过高 [3] 人事变动背景 - 沃勒被传为下任美联储主席大热人选 [4] -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Stephen Miran公开看好沃勒 特别提到他没有患上关税错乱综合征 [4] - 沃勒过去两年在美联储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包括对通胀的预测和政策建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