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尔街见闻
icon
搜索文档
关于「通证化」:一场外滩大会带来的随想
华尔街见闻· 2025-09-12 19:38
沉睡万年的黄金,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信仰 ——当战争、动乱或通胀发生,黄金就是最后的价值庇护 所。 在一次又一次的文明迭代中,它始终保持着独一无二的价值地位。 但这一次,事情好像起变化了。 世界黄金协会正式提出一项提案,计划在伦敦推出由实物黄金支持的数字代币,旨在彻底改变黄金的 交易、结算和抵押方式。此举将为这个规模高达 9300 亿美元的全球最大实物黄金交易中心注入新 的活力,我们可以把它视作是 RWA(Real-world Assets) ——实体资产通证化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 一次实验。 这当然引发了市场关于传统与创新激烈碰撞的讨论 ——当实体资产迈向通证化,我们该怎样开启这 扇大门? 笔者有幸参加了上海外滩大会关于通证经济的讨论会,在现场看到了从第三方、行业参与主体、监 管、经济学家、金融机构等多维度的不同视角和价值取向。 用一句话总结众人观点,通证经济非常值得探讨。但用另一句话兜底,通证化要迎接破晓时刻,还需 要监管、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多方配合,张弛有度,共同挖掘和助力实体经济。 破晓之前:通证经济的探索与边界 2025 年,可能是整个通证经济的一个小小但重要的拐点。 这一年,美国政府提出 " Proje ...
对甲骨文“炸裂大单”的质疑:全指望OpenAI、收入都在长期、能赚钱吗?
华尔街见闻· 2025-09-12 19:38
核心观点 - 公司当期收入和短期指引不及预期 但剩余履约价值RPO暴增至4550亿美元 主要由四份大额AI云服务合同推动 其中OpenAI的3000亿美元合同占主导地位 [1][2][5] - 市场关注点集中于客户集中度风险 收入确认时间遥远 AI业务利润率压力 以及巨额资本开支带来的财务压力 [4][10][21] - 公司正进行"以利润换增长"的战略转型 但短期面临自由现金流恶化 债务高企和信用评级下调风险 [16][20][24] RPO爆发式增长 - 剩余履约价值RPO单季增加约3170亿美元至4550亿美元 同比增幅达359% [5] - 增长主要由三位客户合同推动 包括OpenAI xAI Meta 英伟达和AMD等AI巨头 [6] - OpenAI签署价值3000亿美元算力采购合同 从2027年开始执行 年均支付约600亿美元 [2][7] - 合同需要4.5GW电力容量 相当于两座胡佛水坝发电量 可供应400万户家庭用电 [8] 客户集中度风险 - OpenAI年化收入约100亿美元 远低于年均600亿美元的合同支付额 交易成功依赖于ChatGPT持续爆炸性增长 [9][10] - 新增RPO中仅约10%属于短期履约义务 大部分收入将在遥远未来确认 [10][11] - 客户集中度上升带来单一依赖性风险 若主要AI客户自建或更换云合作商 未来合同收入稳定性存疑 [11][12] 短期财务表现 - 第一财季总收入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11% 低于市场预期的13% [13] - 云服务和许可支持收入增长14% 低于16%的共识预期 [13] - 第二财季总收入增长指引12-14% 低于市场预期的15% 总云收入增长指引32-36% 低于预期的37% [14] 资本开支与现金流压力 - 2026财年资本开支指引由250亿美元上调至350亿美元 [16] - 近12个月现金资本开支飙升至274亿美元 自由现金流持续转负 过去12个月FCF扣除分红后为-109亿美元 [16] - 硬件开支可能占总建设需求约55% 未来三年仍有430亿美元相关承诺陆续生效 [17][18] 盈利与融资挑战 - AI模型训练业务利润率较低 可能长期拖累营业利润增长速度 [21] - 市场对收入预期将上调 但每股收益预期变动微乎其微 自由现金流预期则会下调 [21] - 净债务超过800亿美元 杠杆率维持在4倍以上 接近评级机构降级阈值 [24] - 可能于2025年底前启动新一轮公开市场发债 或寻求供应商融资等创新手段 [24] 市场评价与展望 - 摩根大通将目标价从210美元上调至270美元 但维持"中性"评级 认为风险与回报趋于平衡 [25] - 公司成功取决于数据中心建设效率 OCI订单增长势头 以及消化Cerner收购业务的能力 [27] - 投资者需关注利润率和现金流等基本面问题 而非短期AI积极数据 [26]
和高盛相反!大摩:光模块是时候“获利了结”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9-12 19:38
核心观点 - 摩根士丹利认为光模块行业基本面利好已充分反映在股价中 建议投资者获利了结 与高盛乐观观点形成鲜明对比 [1][2][3] - 行业估值升至历史区间上沿 部分公司估值超过+1标准差水平 上涨空间有限 [6][7] - 1.6T产品将成为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的关键增长催化剂 [13] 行业表现与估值分析 - 自4月以来新易盛涨幅达460% 中际旭创上涨312% 天孚通信涨269% 华工科技涨62% [4] - 中际旭创前瞻市盈率从2025年初14倍升至24倍 新易盛从8倍升至20倍 [7] - 新易盛和天孚通信估值超过历史+1标准差水平 中际旭创估值低于+1标准差水平 [7] 个股评级调整 - 新易盛遭双重下调至减持评级 目标价255元 2Q25同比业绩增长338%后增长率可能显著放缓 [3][10] - 中际旭创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435元 作为1.6T新产品先驱者 2026年有望实现显著增长 [11] - 天孚通信下调至减持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142元 盈利增长潜力已充分反映在股价中 [12] - 华工科技维持减持评级 基本面相对较弱且估值更贵 [13] 产品与技术前景 - 1.6T光模块出货量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逐步提升 受高端GPU交付重启推动 [13] - 800G于2024年开始量产 1.6T将在2025-26年启动商业化生产 [13] - 部分公司已完成1.6T产品验证阶段 预计2025年下半年和2026年将快速放量 [13] - 800G需求保持强劲 可抵消低端光模块的价格和销量压力 [13]
银行市值王座,在周期里竞逐
华尔街见闻· 2025-09-12 19:38
农业银行市值表现 - 农业银行总市值于9月4日突破2.55万亿元 历史性超越工商银行成为全球市值最大银行 [3] - 截至9月11日收盘 工商银行市值重新领先农业银行180亿元 [4] - 农业银行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90.82亿元和1681.03亿元 在四大行中位列第三 [5] - 农业银行市值从十年前四大行末位(仅为工商银行市值7成不到)跃升至首位 [6] - 2023年农业银行市值增长25% 显著高于同业 2025年年内涨幅接近35% [14][15] 四大行市值历史对比 - 2015-2017年棚改货币化政策推动四大行市值整体上升 工商银行市值2.13万亿元 为农业银行1.74倍 [10][11] - 2018-2019年因资管新规和中美贸易战 四大行市值出现波动 工商银行市值2.05万亿元 为农业银行1.61倍 [12][13] - 2020-2022年受疫情和房企债务危机影响 四大行估值跌至历史低位 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市值分别缩水27%和21% [13] - 2023年后银行业估值筑底回升 农业银行增长动能显著高于同业 [14] 农业银行业绩指标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农业银行总资产52.32万亿元 位列四大行第二 [5] - 2022-2025年上半年农业银行资产规模增长38.11% 增幅居四大行首位 [20][21] - 同期净息差下降0.58个百分点 不良率下降0.09个百分点 优化幅度为四大行最佳 [20][21] - 农业银行2025年上半年是唯一利润正增长的大行 [19] 县域金融战略成效 - 农业银行县域业务2024年营收占比达49.1% 贷款增速显著高于全行平均水平 [26] - 县域网点数量达2.3万个 是唯一覆盖所有建制县的金融机构 [26] - 县域市场在经济下行期表现韧性 具备低成本负债和分散风险优势 [27] - 2022年明确"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定位 加速布局县域毛细血管 [29] 区域业务结构对比 - 农业银行主攻长三角和西部地区 2024年两地存款占比分别为23.5%和20.9% 利润贡献率分别为36.3%和23.4% [33][34] - 2022-2024年新迁建网点中65%和56.5%布局到县域及乡镇 [33] - 工商银行主阵地为环渤海和长三角 2024年环渤海地区存款占比27.3% 利润贡献率24.4% [35][37] - 工商银行同期下沉县域网点占比仅11.7%和19.73% [36] 周期与业务禀赋关系 - 2015-2017年城市化红利使工商银行强者恒强 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1.8% 销售额增长53.1% [16][24] - 2022年后经济下行压力下 县域经济韧性支撑农业银行表现 [26][27] - 工商银行当前面临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和居民消费保守化挑战 [38][39] - 工商银行仍保持制造业贷款余额超5万亿元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超4万亿元的市场领先地位 [41] 未来展望 - 工商银行0.72倍PB和高股息被视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看涨期权 [42] - 若经济复苏 与城市经济捆绑更深的工商银行可能释放更大估值修复弹性 [41] - 国际案例显示逆周期中坚守核心业务比追求高增长更重要 [44][46] - 银行市值竞争本质是周期禀赋与战略的差异化体现 [47][48]
全球首例!AI出任政府部长
华尔街见闻· 2025-09-12 14:26
政府AI应用突破 - 阿尔巴尼亚成为全球首个任命非实体人工智能担任政府部长的国家[1] - 人工智能"迪埃拉"被任命为公共采购部长[1] - "迪埃拉"在阿尔巴尼亚语中意为"太阳"[2] AI治理模式创新 - 该AI部长将以虚拟方式存在而非实体形式[3] - 将设立专用部门为AI部长提供技术支持[3] - 该举措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在政府各部门的应用[3]
密谋3个月,阿里甩出了王炸
华尔街见闻· 2025-09-11 17:57
以下文章来源于全天候科技 ,作者全天候科技 全天候科技 . 为优质内容而生,帮助投资者理解科技。 作者周智宇 柴旭晨,编辑张晓玲 在烧掉数百亿资金后,美团和抖音都以为,牌桌上只剩下彼此。然而,牌桌一旁,阿里巴巴一直虎视眈眈。 9月10日,阿里26周年庆。一枚11年前由马云亲手布下的棋子——高德地图,被现任CEO吴泳铭猛然激活。它不再甘于只做沉默的导航工具,而是携超11亿真 金白银的补贴,以及一份号称无法刷单的"扫街榜",直接杀到美团与抖音对峙的前线腹地。 这一刻,距离马云斥资近15亿美元买下高德,顶住外界"看不懂"的压力,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一年。当初那步着眼于未来的闲棋,如今成了搅动整个战局的胜负 手。 高德要争夺的,不仅仅是交易,更是定义下一代消费场景的权力。它也会和淘宝闪购一起,成为阿里重塑本地生活的重要抓手。 这种从根本上改写游戏规则的意图,宣告了那个以狼性与奇袭著称的阿里,正在重返战场中央。 而这一次,它所讲述的故事也已截然不同。阿里将不再仅仅是那个线上的电商帝国,而是一个左手探索AI的数字未来,右手激活实体商业物理世界的双栖巨 头。它的新价值,既在云端的算力,更在地面上每一条街道的活力。 高德亮剑 华 ...
三年收入“翻番”,甲骨文成了“新英伟达”
华尔街见闻· 2025-09-11 17:57
公司转型与增长前景 - 公司正从传统数据库公司转变为AI基础设施核心参与者[1] - 公司预测未来三年收入将翻一番[2] - 剩余履约义务(RPO)在三个月内增长超过两倍 达到4550亿美元[2] - 云基础设施收入预计在2029财年达到1140亿美元 相比今年5月财年的100多亿美元增长超过十倍[2] 财务表现与市场反应 - 公司股价周三飙升35% 创下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大单日涨幅[3]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45% 市值接近9500亿美元[3] 竞争优势与行业地位 - 公司拥有顶尖技术专长 充足资金和英伟达深度支持[11] - 增长主要与AI推理环节相关 推理需求预计大幅增加[12] - 公司独立性使其能更好利用AI训练和推理领域增长需求[11] 执行挑战与风险因素 - 将RPO转化为收入需要建设网络 面临电力许可和GPU短缺等挑战[10] - 竞争对手资本支出远超公司本财年计划的350亿美元[11] - 公司远期市盈率达48倍 AI计算需占未来总收入绝大部分[13] - 公司未来与AI热潮持久性紧密捆绑 若需求降温将受直接冲击[13] 行业环境与领导力影响 - AI领域领军者对热潮可持续性展现信心[7] - 董事长Larry Ellison以大胆领导风格著称[6] - 主要竞争对手未在财报中单独列出AI相关收入[6]
“暗战”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
华尔街见闻· 2025-09-11 17:57
美联储控制权争夺 - 围绕美联储控制权的政治角力正趋于白热化 下周FOMC会议不仅关系到利率决策 更是一场围绕美联储独立性展开的激烈博弈 [1] - 特朗普试图解职美联储理事Lisa Cook但遭法院临时禁令阻止 为Cook出席下周会议并参与投票扫清道路 [1][4] - 共和党火速推进特朗普提名的Stephen Miran任命程序 从白宫递交提名到有资格接受参议院全体投票仅历时8天 过去八位新任理事确认时间在72天到310天不等 [7] 利率决策预期 - 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下周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 [2] - Cook一贯在政策上与主席鲍威尔保持一致 而Miran是否会投票支持更大幅度的降息尚不明朗 [3] 法律与制度冲突 - 特朗普以Cook涉嫌"抵押贷款欺诈"为由试图解职 但法官裁决认为解职理由未能达到法律规定的"因故"标准 [4] - Miran将从他现任的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职位上无薪休假 填补明年1月31日到期的美联储理事席位 并计划在任期结束后返回白宫 民主党批评这种"双重身份"将使美联储独立性沦为笑柄 [7][8] - Miran本人曾在2023年批评美联储与行政部门之间的"旋转门"人事安排 认为这会损害央行独立性 [9][10] 市场影响维度 - 会议出席名单将决定新的季度经济预测由谁来书写 这份预测文件是美联储官员向市场传递其对经济和未来政策路径集体看法的最重要工具 [3][13] - 自20世纪70年代高通胀以来 让美联储独立于行政部门运作已成为广泛共识 但特朗普近年来屡次批评美联储利率决策并公开表示货币政策应考虑美国政府债务融资成本 [12]
首战即决战——大疆和影石在全景无人机的狭路相逢
华尔街见闻· 2025-09-11 17:57
大疆全景无人机新品发布 - 大疆即将推出首款全景无人机 产品处于发布前最后阶段 预计很快排产上市[1] - 新品预计搭载Osmo360同款镜头和可转动云台 可能采用1英寸影像CMOS传感器 具备1.2亿像素、8K高帧率拍摄和10bit D-Log M色彩标准[3] - 图传系统采用成熟O4方案 支持最远13公里传输距离、24毫秒低延时和1080p/100fps高清画质[3] 大疆与影石的市场竞争 - 两家公司将在未来半年内同期推出首款全景无人机产品 争夺新品类定义权[4] - 大疆通过7月31日发布Osmo360全景相机切入影石核心市场 影石随后将同类产品降价500元应对[6] - 影石于8月14日公布全景无人机产品形态并启动公测 但大疆早有系统性布局[7] 技术实力对比 - 大疆推动定制研发行业首款全景专用方形CMOS传感器 提升25%传感器利用率 在实现1英寸像场基础上降低功耗和缩小体积[7] - 大疆拥有飞控系统、动力设计、云台增稳和图传链路四大核心技术 积累海量飞行数据与场景验证[10] - 影石2024年营收55.74亿 研发投入占比13.9% 大疆2024年营收突破800亿 研发投入绝对值远超行业[13] 产品策略与市场表现 - 大疆Osmo360全景相机上市一个多月销量突破2万台 按2999元售价计算单渠道销售额超6000万元[9] - 大疆凭借供应链规模效应能给出更具竞争力价格 Osmo360起售价直接迫使同类产品降价[13] - 大疆能更好平衡高配置、强体验和合适定价三角关系 这是消费电子领域打造爆品的关键[13] 行业竞争格局 - 全景无人机市场竞争本质是技术护城河深度与系统协同能力的比拼[9] - 大疆具有全产业链布局与系统级研发能力 影石作为新入局者需要直面核心技术挑战[8] - 无人机行业存在强技术积累和高行业壁垒 需要长期技术沉淀、大规模数据训练与供应链深度协同[11]
马斯克,重夺全球首富宝座
华尔街见闻· 2025-09-11 11:34
当地时间10日,甲骨文美股盘初涨幅一度扩大至42%,盘中市值达到9500亿美元,超越摩根大通、沃尔玛、礼来和Visa,成为标普500指数中第10大市值 公司,直追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 由于股价大涨,根据彭博亿万富豪指数,上午10时10分,甲骨文创始人兼董事长埃里森(Larry Ellison) 身家飙升至3930亿美元,一度超越马斯克(3850 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富。 在当天大部分时间里,埃里森的身家位居榜首,不过到当天稍晚,随着甲骨文股价回落到收涨35.91%, 埃里森的身家小幅降至3832亿美元,又回落至第 二位。 马斯克的净资产小幅回升,以约10亿美元的优势重新登顶。 | Rank | Name | Total net worth | $ Last change | $ YTD change | | --- | --- | --- | --- | --- | | | | ▶ | | | | 1 | Elon Musk | $384B | +$573M | -$48.2B | | 2 | Larry Ellison | $383B | +$88.5B | +$191B | | 3 | Mark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