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五矿地产(香港)(00230)
icon
搜索文档
连亏三年“已失去上市平台优势”,五矿地产宣布退市,复牌涨超90%
华夏时报· 2025-10-25 21:56
私有化方案 - 大股东计划以每股1.000港元的价格将五矿地产私有化,较未受干扰日收市价0.350港元溢价约185.71%,较最后交易日收市价0.490港元溢价约104.08% [3] - 私有化最高现金代价约12.76亿港元,将由要约人以内部资源拨付 [3] - 截至公告日期,要约人持有公司约61.88%的股份,无利害关系计划股东持有约38.12%的股份 [3] 退市原因与程序 - 公司认为其上市平台优势已丧失,股份流动性长期处于低水平,过去12个月的日均交易量约为44万股,仅占无利害关系计划股份数目的约0.03% [5][6] - 退市程序需获超过75%的无利害关系股东投票同意,并需经港交所及百慕大法院审批 [4] - 自2009年起,公司未通过发行股份从公开市场筹集任何资金,股份价值持续被低估限制了其筹资能力 [6]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连续三年亏损,2022年至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13.60亿港元、5.26亿港元、37.48亿港元,三年累计亏损超58亿港元 [7] - 2024年收入为98.83亿港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进一步降至19.76亿港元,净亏损5.80亿港元 [7]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为393.72亿港元,净资产89.69亿港元,现金及银行存款19.83亿港元,净负债率达215.4% [7] 战略转型与母公司支持 - 公司正推进轻资产化与城市综合服务方向的战略转型,2025年中期报告首次将物业管理业务作为独立板块披露,该业务上半年收入增长11.3% [8] - 中国五矿集团已形成包括金融地产在内的业务体系,拥有9家上市公司,可为五矿地产提供资源支持,例如今年2月公司在集团背书下获得10亿元的三年期定期贷款融资 [9] 市场整合预期 - 市场关注五矿地产退市后与集团旗下另一地产平台中冶置业的整合可能性 [2][9] - 中冶置业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92亿元,同比增长43.85%,但利润总额为-18.3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77亿元 [9] -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冶置业资产总计为807.55亿元,负债合计为732.51亿元,货币资金较上年末下降31.99%至11.31亿元 [10]
机构风向标 | *ST云网(002306)2025年三季度已披露持仓机构仅2家
新浪财经· 2025-10-25 11:00
公司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10月24日,共有2个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A股股份 [1] - 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量为1.5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7.88% [1] - 主要机构投资者包括上海臻禧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杭州诺克隆恩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 机构持股变动 - 与上一报告期相比,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保持未变,仍为17.88% [1]
“融资能力有限且已失去上市平台优势”,五矿地产拟私有化退市,复牌涨超9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22:16
私有化方案与市场反应 - 公司于10月24日复牌,开盘股价涨幅超过90% [1] - 私有化方案为每股1港元,较停牌前股价溢价104.08%,总代价约12.76亿港元 [4] - 私有化要约由控股股东中国五矿的间接附属公司提出,该公司持有公司61.88%股份,资金全部来自内部资源 [4] 公司财务状况与经营压力 - 公司自2022年起连续三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超过58亿港元(2022年亏损13.62亿港元,2023年亏损10.16亿港元,2024年亏损35.21亿港元) [7] - 截至2025年中期,公司总负债达304.02亿港元,净负债率攀升至215.4%,在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83亿港元 [2][7] - 公司合约销售额从2021年的260亿元高点,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2.9亿元 [3] - 为缓解流动性压力,公司在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未新增土地储备,2022年仅获取一宗地块 [8] 私有化原因分析 - 公司上市平台融资功能基本丧失,自2009年以来未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过去12个月日平均交易量约44万股,流动性近乎枯竭 [4] - 股份长期交易量低迷,价值被低估,限制了公司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能力 [4] - 私有化后报表不再公开,将有利于企业进行资产减值、出售项目以及引入战略投资者 [2] - 控股股东中国五矿正将资源向金属矿产、冶金工程等核心主业倾斜,私有化是公司战略收缩的必然选择 [4] 业务表现与转型挑战 - 作为转型核心方向的产城融合业务回报周期过长,难以缓解当前资金压力 [4] - 以惠州五矿哈施塔特项目为例,其二手房均价已从2018年高峰期的1.5万元/平方米回落至2025年7月的6500元/平方米,跌幅超过50% [5] - 2025年上半年,物业管理和专业建筑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1.3%和111.5%,但非地产板块合计贡献仅占营收的11.8% [5] - 公司采取多项自救措施,2025年上半年营销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49.2%至1.29亿港元,并调整借款架构,增加人民币贷款占比 [8] 行业背景与集团层面 - 控股股东中国五矿旗下拥有五矿地产和中冶置业两个房地产开发平台 [6] - 2025年中期,中冶置业净亏损17.77亿元,资产负债率达90.71%,货币资金较年初减少32%至11.3亿元 [6] - 部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种“双平台”困境促使集团加速资源整合 [6]
上市34年的地产央企退市 在南京曾开发多处楼盘
搜狐财经· 2025-10-24 20:46
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于10月24日复牌后高开超过91%,截至上午10时30分,股价报0.93港元,涨幅达89.8% [1] - 当日开盘价为0.94港元,最高价触及0.95港元,成交量为5659.85万股,成交额为5234.31万港元 [2] - 公司当前市值为31.13亿港元,换手率为1.69% [2][3] 私有化计划 - 公司于10月23日晚间公告,拟通过安排计划方式进行私有化,并申请撤销在联交所的上市地位 [4] - 私有化股份的注销价格为每股1港元 [4] - 私有化理由包括股票流动性不足、融资能力有限、失去上市平台优势,以及希望实施长期战略、精简架构并提升效率 [4] 公司背景与历史 - 公司是中国五矿集团下属的一级公司,也是国资委首批确定的16家以地产为主业的央企之一 [4] - 公司最早的上市载体为东方有色集团有限公司,于1991年在港交所上市,上市平台已存在34年 [4][7] - 公司在2005年被中国五矿集团旗下的五矿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收购,并于2007年更名为五矿建设,主营业务从金属贸易转为房地产开发 [7] - 公司于2016年更名为五矿地产 [8] 经营业绩 - 公司销售额在2020年达到193.6亿元,同比增长124%,并在2021年攀升至260亿元的历史高位 [9] - 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公司销售额连年下滑,至2024年已降至70.2亿元 [10] - 公司归母净利润在2019年达到8.44亿元的高点,但随后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亏损额达32.6亿元 [1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8.02亿元,同比下降60.66%,归母净利润为-5.3亿元 [12] 行业与集团地位 - 公司所属行业为地产,在土地获取、融资成本、产业链整合方面有先天优势 [9] - 在中国五矿集团旗下的9家上市公司中,五矿地产的贡献率微乎其微,集团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近4000亿元 [13]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10月24日
智通财经· 2025-10-24 17:08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10月24日收盘,共有60只股票创下52周新高 [1] - 康大食品(00834)创高率最高,达121.62%,收盘价为0.600港元,最高价为0.820港元 [2] - 五矿地产(00230)创高率为58.33%,收盘价为0.940港元,最高价为0.950港元 [2] - CMON(01792)创高率为43.86%,收盘价为0.062港元,最高价为0.082港元 [2] - 创高率排名前列的股票还包括圆美光电(08311)32.65%、世纪联合控股(01959)29.71%、俊裕地基(01757)29.41% [2]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能源及能量环球(01142)创低率最大,为-38.98%,收盘价0.189港元,最低价0.180港元 [3] - 新琪安(02573)创低率为-14.87%,收盘价9.810港元,最低价8.300港元 [3] - 中国信息科技(08178)创低率为-12.66%,收盘价0.375港元,最低价0.345港元 [3] - 创低率较大的股票还包括星空华文(06698)-7.89%、九江银行(06190)-6.91%、禹洲集团(01628)-6.83% [3]
复牌暴涨90%,五矿地产拟以12.76亿港元私有化退市
新浪财经· 2025-10-24 11:24
股价表现与私有化方案 - 公司股票于10月24日复牌后一度暴涨超90%,收盘涨幅为87.76%,报0.92港元/股,市值为30.79亿港元 [1] - 公司拟以安排方式私有化,并申请撤销上市地位,注销价为每股1港元,较停牌前收市价溢价约104.08% [3] - 私有化计划最高现金代价约12.76亿港元,将以内部资源拨付,要约人财务顾问中金公司确信其具备充足财务资源 [3] 私有化原因 - 公司股份长期以来交易量低迷,限制了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能力,自2009年起公司并无透过发行股份从公开市场筹集任何资金 [3] - 鉴于外部环境具有挑战性及复杂性,公司的上市地位不再提供充足的离岸资金支持 [3] - 上市地位使公司受制于短期市场波动及合规压力,私有化后将有助于实施长期战略及提升业务灵活性 [4] 私有化后的战略规划 - 私有化后公司将在日常经营及策略规划方面拥有更大灵活性,能更有效地专注于长期业务规划及资源整合 [4] - 从联交所除牌有助于精简公司的企业及股权架构,减少管理及合规的复杂性,提升整体营运效率及决策效能 [4] - 公司将能更有效地集中资源于业务发展及策略计划的执行,以维持核心竞争力 [4] 公司财务状况与行业背景 - 公司近年来持续亏损,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亏损分别为13.62亿、10.16亿和35.21亿港元 [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为5.85亿港元,同比减亏,去年同期净亏损为10.44亿港元 [5] - 公司经营所在行业(包括中国房地产行业)仍处于筑底回稳阶段,外部环境依然严峻而复杂 [4]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91年12月并于同年同月上市,隶属于中国五矿集团,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专业建筑及物业投资业务 [5] - 公司是国资委首批确定的16家地产主业央企之一 [5] - 母公司中国五矿资产总额超1.3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8332亿元,拥有9家上市公司 [5]
拟私有化退市,五矿地产复牌暴涨逾90%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24 09:50
公司私有化计划 - 公司拟以安排方式私有化并申请撤销上市地位,注销价为每股1港元 [1] - 该私有化计划导致公司股票于10月24日复牌后股价暴涨逾90% [1] 公司背景 - 公司为中国五矿集团的下属公司 [1] - 公司是国资委首批确定的16家以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之一 [1]
五矿地产(0230.HK)复牌高开近92%,大股东溢价提私有化
格隆汇APP· 2025-10-24 09:45
私有化方案 - 大股东五矿香港建议以计划安排方式将公司私有化,每股现金收购价为1港元 [1] - 私有化价格较停牌前收报价溢价104.08% [1] - 此次私有化交易涉及最大金额为12.76亿港元 [1] 股权结构与市场反应 - 要约人五矿香港目前持有公司61.88%的股本 [1] - 公司股票复牌后股价大幅高开91.84%,报0.94港元 [1]
港股早评:三大指数高开 科技股、有色金属股普涨 五矿地产复牌高开超91%
格隆汇· 2025-10-24 09:31
美股与港股市场表现 - 隔夜美股三大指数全部上涨,中概股指数大幅上涨1.66% [1]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恒生指数上涨0.81%,国企指数上涨0.86%,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36% [1] 科技股表现 - 大型科技股全线上涨,阿里巴巴上涨2%,美团上涨1.3% [1] - 腾讯、百度、京东、小米均上涨约1% [1] 大宗商品相关股票 - 现货黄金价格突破4140美元,带动黄金股集体反弹 [1] - 铜、铝等有色金属股齐涨,洛阳钼业上涨超过4%,江西铜业股份上涨近3%,中国铝业上涨超过2% [1] 其他行业与概念股 - 苹果概念股回暖,半导体股、机器人概念股、光伏股均上涨 [1] - 五矿地产复牌后大幅高开超过91% [1] 下跌板块 - 内房股与物业管理股多数走低 [1] - 建材水泥股与汽车股部分出现下跌 [1]
港股异动 | 五矿地产(00230)复牌高开近92% 获五矿香港溢价约104.08%提私有化
智通财经网· 2025-10-24 09:29
智通财经APP获悉,五矿地产(00230)复牌高开近92%,截至发稿,涨91.84%,报0.94港元,成交额 187.06万港元。 消息面上,五矿地产发布公告称,大股东五矿香港建议以计划安排方式将公司私有化,每股现金价1港 元,较停牌前收报溢价104.08%。涉资最多12.76亿港元。目前,要约人持有公司股本61.88%。生效后, 公司将向联交所申请撤销股份的上市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