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00352)
搜索文档
富阳(0035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6 19:4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7853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6502千元人民币[6]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303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050千元人民币[6] - 2023年上半年税前亏损为3790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3926千元人民币[6]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亏损为1.54人民币分,2022年同期为1.59人民币分[6]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4273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14849千元人民币[11]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8275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21859千元人民币[11]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5626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5961千元人民币[11]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6658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20391千元人民币[11]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为57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90千元人民币[8]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3733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3636千元人民币[8]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为 -178.7万元,2022年同期为147.1万元;投资活动现金净额为21.2万元,2022年同期为 -1.4万元;融资活动现金净额为 -14.2万元,2022年同期为 -300万元[15]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 -166万元,2022年同期为 -125.3万元;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73.1万元,2022年同期为766.7万元;期末为507.1万元,2022年同期为641.4万元[15] - 2023年上半年核数师酬金为16万元,2022年同期为16万元;利息收入为 -10.9万元,2022年同期为 -1.8万元[27]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2万元,2022年同期为11.7万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2万元,2022年同期为6.2万元[27] - 2023年上半年从投资性房地产的总租金收入减直接支出为 -22.3万元,2022年同期为 -12.5万元;应收贸易款项拨备回拨为 -53.7万元,2022年同期为 -9.4万元[2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约为379万元,2022年同期为392.6万元;期内已发行普通股数目为246183390股,与2022年同期相同[31] - 2023年上半年集团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0元,2022年同期为3.2万元;出售账面价值约为20.2万元,2022年同期为0.3万元[32]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上半年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29]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为9,806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671千元有所下降;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7,230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558千元下降[35] - 2023年6月30日贸易保证金为0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00千元下降[37] - 法定股本方面,截至2023年6月30日,普通股数目为2,000,000千股,面值为206,000千元人民币[40]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截至2023年6月30日,普通股数目为246,183千股,面值为24,394千元人民币[40] - 2023年上半年支付给主要管理人员的总薪酬为66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628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44] - 2023年上半年支付给关联公司的租金为242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356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对关联公司的贷款为8,10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8,000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4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47] - 公司2023年中期收益约790万元,较去年同期650万元上升约20.8%[57] - 公司2023年中期毛利约130万元,去年同期约105万元[59] - 公司2023年中期整体经营及行政开支略增约6.8%[59] - 公司2023年中期净亏损约380万元,去年同期净亏损约390万元[5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经审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260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1590万元),未经审核资产总值约为3250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3670万元),未经审核股东基金约为1670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2040万元)[70] - 流动比率由2022年12月31日的3.66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3.25[7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经审核银行存款以及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510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670万元)[7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长期借款810万元(2022年12月31日:800万元),资本负债比率为48.6%(2022年12月31日:39.2%)[7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53名员工(2022年12月31日:80名员工),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约为270万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290万元)[8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中国)收益为763万元,2022年同期为629.3万元;纯房地产策划咨询服务(中国)收益为22.3万元,2022年同期为20.9万元[23]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为723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855.8万元[23] - 2023年中期公司在中国收益主要来自江苏省项目,占总收益约84.1%,2022年同期主要来自江苏省、湖北省及浙江省项目,分别占63.0%、29.6%及7.4%[59] - 2023年中期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业务分部收益占公司总收益约97.2%,2022年同期约96.8%[59] - 2023年中期纯房地产策划咨询业务分部收益占公司总收益约2.8%,2022年同期约3.2%[59] - 2023年中期公司执行6个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2022年同期为9个[62] - 2023年中期公司作为代理出售的相关房地产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2022年同期为1.22万平方米[6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3个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未售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2022年6月30日为6个项目未售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62] 股权结构相关 - 董事江陈锋先生于2023年6月30日在本公司拥有受控制法团的权益89,659,979股,占比36.42%[84] - 董事江陈锋先生于2023年6月30日在本公司拥有实益拥有人及配偶的权益1,637,390股,占比0.67%[84] - 董事江陈锋先生于2023年6月30日在本公司拥有实益拥有人及配偶的权益4,200,000股,占比1.71%[84] - 林倩如女士受控制法团权益持股43,722,460股,占比17.76%;实益拥有100,000股,占比0.04%[87] - 韩林先生实益拥有7,051,801股,占比2.86%;另因购股计划拥有1,500,000股,占比0.61%[87] - 张秀华女士配偶权益持股89,659,979股,占比36.42%;实益及配偶权益持股1,637,390股,占比0.67%;实益及配偶权益因购股计划持股4,200,000股,占比1.71%[87] - 崔士威先生因购股计划实益拥有200,000股,占比0.08%[87] - Active Star实益拥有89,659,979股,占比36.42%[93] - Upwell Assets实益拥有43,722,460股,占比17.76%[93] - 林书绮女士受控制法团权益持股43,722,460股,占比17.76%[93] - 恒威代理人有限公司实益拥有19,528,103股,占比7.93%[93] - 恒威投资有限公司、何厚鏘先生受控制法团权益持股19,528,103股,占比7.93%;马美域女士配偶权益持股19,528,103股,占比7.93%[93] - 何厚浠先生持有19,528,103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为7.93%[95] - 杨欣女士持有19,528,103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为7.93%[95] - 朱凯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9,998,000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为4.06%;通过受控制法团持有3,096,000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为1.26%[9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246,183,390股[9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为246,183,390股[97] 购股计划相关 - 公司于2016年6月17日采纳首次公开售股后购股计划,有效期十年[9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江陈锋未行使购股数为2,400,000股,每股行使价1.130港元,授出日期前交易日收市价1.08港元[9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张秀华未行使购股数为1,800,000股,每股行使价1.130港元,授出日期前交易日收市价1.08港元[99] - 2023年1月1日和6月30日,根据购股权计划可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16,223,339股[10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根据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权可认购6,8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2.76%[102] - 购股计划所有购股权获行使后可发行的股份总数为16,223,339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6.6%[102] - 购股计划可发行股份数目上限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30%,即73,855,017股[102] 公司运营及合规相关 - 回顾期内,无重大收购或出售公司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资公司[73] - 回顾期末后直至中期报告日期,无重大事项发生[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03] - 中期报告付印前,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足够公众持股量[10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主席与行政总裁由江陈锋先生一人兼任外,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06]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及公司行为守则[107]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2023年上半年未经审核财务报表及中期报告[110] - 集团2023年上半年未经审核财务报表于2023年8月31日获董事会批准[110]
富阳(00352)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1 20:0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7853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6502千元人民币增长20.78%[1] - 期内毛利为130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050千元人民币[1] - 期内税前亏损为379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926千元人民币[1] - 基本每股亏损为1.54分人民币,2022年为1.59分人民币[1]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约379万元,2022年为392.6万元;期内已发行普通股数目均为246,183,390股[16] - 集团回顾期收益约790万元,较去年同期650万元上升20.8%[27] - 回顾期毛利约130万元,去年同期约105万元,整体经营及行政开支略增6.8%[28] - 回顾期净亏损约380万元,去年同期约390万元[29] 公司资产负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为14273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14849千元人民币[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为18275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21859千元人民币[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5626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5961千元人民币[3]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6658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20391千元人民币[3]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9,806千元,信贷亏损拨备 -2,576千元,净额7,230千元;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款项11,671千元,信贷亏损拨备 -3,113千元,净额8,558千元[18] - 2023年贸易保证金为0,2022年12月31日为300千元[2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经审核流动资产净值约1260万元、资产总值约3250万元、股东基金约1670万元,流动比率降至3.25[3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短期借款,长期借款810万元,资本负债比率为48.6%,无资产抵押[41][43] 各业务线收益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中国)2023年收益为763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6293千元人民币[10] - 纯房地产策划咨询服务项目(中国)2023年收益为22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09千元人民币[10] - 回顾期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业务收益约760万元,较去年同期630万元增加20.8%,执行项目6个,出售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31][32] - 回顾期纯房地产策划咨询业务收益约22.3万元,占总收益2.8%,去年同期约20.9万元,占3.2%[34] 公司区域收益占比变化 - 回顾期中国收益江苏、浙江、上海分别占84.1%、13.6%、2.1%,去年同期江苏、湖北、浙江分别占63.0%、29.6%、7.4%[30] 公司上半年费用及收支项目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核数师酬金160千元,利息收入 -109千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2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20千元,投资性房地产折旧132千元,投资性房地产租金收入 -223千元,应收贸易款项拨备回拨 -537千元[15] 全国房地产市场数据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8,550亿元,同比下降7.9%[23] - 2023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91,54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6%[23] - 2023年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9,51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8%[23] - 2023年上半年涉宅地块成功出让4,854宗,合计规划建面26,237万平方米,分别同比下滑30%和37%[26] - 集中供地的22城中民企拿地比重达40%[26] 公司客户信贷期情况 - 公司给予客户的信贷期平均为90日[19] 公司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未售情况 - 2023年6月30日有3个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未售,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2022年6月30日分别为6个和约25万平方米[33] 公司重大交易及投资情况 - 回顾期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资公司[4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投资,公告日期也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未来计划[49] 公司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员工数量为53名,较2022年12月31日的80名减少[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约为人民币27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290万元有所降低[52] 公司或然负债及资本承担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12月31日也无[5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2022年12月31日同样无[51]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54] 公司公众持股量情况 - 公告付印前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足够公众持股量[55]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未区分主席与行政总裁外,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56][57] 公司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及公告,无异议[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于2023年8月31日获董事会批准[61]
富阳(00352)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8:16
2022年房地产市场整体数据 - 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6亿㎡,同比下滑24.3%;销售金额13.3万亿元,同比下滑26.7%[8] - 2022年商品房库存面积超5亿㎡健康值,其中住宅库存超2.7亿㎡,同比上扬18%[8] - 2022年百强房企门槛降至百亿,同比271亿元下滑超50%[10] - 2022年百强房企整体业绩下滑超40%,超8成房企业绩下滑,3成以上业绩同比不足50%[10] 2022年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2年收益约1190万元,较上年度下降约70.3%,主要因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业务收益减少约2880万元,降幅约73.2%[32] - 公司2022年毛利约30万元,去年约990万元,毛利率降至2.5%,去年为24.6%,整体经营及行政开支较去年增加约13.7%,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亏损约1430万元,2021年亏损约290万元[3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589.8万元(2021年:2563.4万元),总资产约为3670.8万元(2021年:4411.8万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2039.1万元(2021年:3425.9万元)[4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定期银行存款以及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673.1万元(2021年:766.7万元),其中约323.7万元以人民币计值、152.7万元以美元计值及196.7万元以港元计值[4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银行借款或透支(2021年:无)[47]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短期借款(2021年:无),长期借款为800万元(2021年:500万元),该借款将于2026年12月31日到期[4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总无抵押借款额为800万元,资本负债比率为39.2%(2021年:14.6%)[4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任何资产抵押[4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80名员工(2021年:101名),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约为652万元(2021年:811.2万元)[5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1年:无)[56]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2021年:无)[57] - 2022年12月31日,来自供股的所得款项净额总额均已动用[59] 2022年公司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益主要来自江苏省项目,占全年总收益约79.4%,其次是湖北省及上海市,分别占17.7%及2.8%;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业务收益占总收益约88.2%,纯房地产策划咨询业务收益占11.8%[34] - 2022年公司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收益约1051.3万元,占全年总收益约88.2%,较去年减少约73.2%,相关项目楼面总销售面积约21573平方米,2021年约108826平方米[37] - 2022年底公司有4个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未出售总建筑面积约84000平方米,2021年约936000平方米[37] - 2022年公司在柬埔寨提供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收益为0元,2021年为4.4万元[38] - 2022年公司纯房地产策划咨询业务向3个项目提供服务,收益增加约48.2%至约141.2万元,占2022年总收益的11.8%[39] 2023年房地产市场预测 - 预计2023年房地产市场完成筑底,下半年逐步复苏[11] - 预计2023年房贷利率进一步下调,多地首套房贷平均利率已降至近年新低[11] - 预计2023年核心城市三、四季度达成交高峰,带动二、三线城市复苏[11] 2023年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仍在评估柬埔寨未来商业计划并寻找机会[11] - 2023年公司将紧贴国内经济及市场发展调整市场定位,利用行业资源[15] - 公司将扩大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咨询、销售代理及资产管理业务,增加项目数量[15] - 公司将加强预算管理及成本控制,削减营运开支,控制现金流[15] 公司人员信息 - 执行董事江陈锋58岁,1989年毕业于台湾逢甲大学企管系[17] - 执行董事张秀华57岁,1988年毕业于台湾逢甲大学财税系[18] - 执行董事韩林55岁,1989年毕业于四川联合大学成都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21] - 非执行董事林倩如50岁,1996年取得美国酒店及汽车旅馆业协会教育学院服务业管理文凭[2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崔士威71岁,1986年获中国吉林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3] - 独立非执行董事林俊才54岁,1990年获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士学位[23] - 高级管理王佳53岁,1992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26] 股息相关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2年末期股息[12] - 2023年3月31日,董事不建议就2022年度向股东宣派末期股息[198] - 公司采纳股息政策,目标派息比率为集团财政年度综合净利润的10% - 30%[199]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相关 - 报告披露资料涵盖公司在中国经营业务,范围涵盖报告期内收益的100%,2022年报告范围无重大变更[69] - 报告根据联交所主板上市规则附录二十七之《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以重要性、量化、平衡及一致性为基准[70] - 报告由董事会于2023年3月31日批准,电子版可于披露易网站查阅[73] - 公司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由不同部门核心成员组成,负责与外部顾问沟通并收集相关资料[75] - 董事会负责评估及厘定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风险,确保设立合适有效的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75]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利益相关者沟通,包括研讨会、员工培训、与客户直接沟通等[76] - 公司与政府及监管机构通过年报、中期报告等公开资讯沟通[78] - 公司与股东及投资者通过股东大会、公司网站、新闻稿等沟通[78] - 公司与员工通过培训、会议、绩效评估等方式沟通[78] - 公司界定28个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并归为4类[79][83] - 在线调查对议题重要性评分标准为1至5分[84] - 公司确定最受关注和重要的议题包括项目及服务质量、商业道德等[86] 公司合规与道德 - 员工入职须签订《企业员工保密协议》[92]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现违反客户隐私法律法规的情况[92] - 公司对贪腐等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93] - 《员工手册》列有反贪腐等条款[93] - 员工和董事需接受反贪腐培训并签订《企业员工廉洁保证书》[95] - 若员工违反反贪腐规定将受纪律处分[95] - 报告期内公司无违反贿赂等法律法规的事宜[96] 公司客户服务 - 公司要求在收到客户服务意见或投诉电邮三至五日内专人联络跟进[100] - 报告期内公司未接获产品或服务投诉,未发现产品和服务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情况,未回收产品[101] 公司员工情况 - 报告期末公司员工总数为80人,男性45人,女性35人,男女员工比例为1:1.29[107] - 报告期末公司30岁以下员工14人,30岁至50岁员工58人,50岁或以上员工8人[107] - 报告期末公司全职员工80人,兼职员工0人[107] - 报告期末公司中国地区员工79人,香港地区员工1人[107] - 报告期内公司员工总流失率为45%(65人),男性流失率36%(25人),女性流失率53%(40人)[107] - 报告期内公司30岁以下员工流失率60%(21人),30岁至50岁员工流失率43%(43人),50岁或以上员工流失率11%(1人)[107] - 报告期内公司中国地区员工流失率45%(65人),香港地区员工流失率0%(0人)[107] - 2022年受训员工总数49人,占比61%,其中男性19人(占比42%),女性30人(占比86%);高级管理层8人(占比100%),中阶管理层3人(占比50%),一般员工38人(占比58%)[120] - 2022年员工平均培训时数总数为2.46小时/员工,男性2.56小时/员工,女性2.34小时/员工;高级管理层5.5小时/员工,中阶管理层8.17小时/员工,一般员工1.58小时/员工[120] - 2020 - 2022年因工死亡人数均为0,因工死亡比率均为0%,工伤人数均为0,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均为0[124] - 公司按当地劳工法律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及强制性公积金计划,提供抚恤金、结婚礼金及其他津贴[115] - 公司为外籍员工提供返乡假期和交通津贴,成立员工福利委员会,举办员工活动和社交聚会[115] - 公司设立全勤奖、季度奖金和年终奖,每年举行员工聚会[115] - 新入职员工试用期需参加入职培训,公司按部门和职位提供内部培训,为合格员工提供外部培训机会和学费补助[116][119] - 公司员工参加培训后需接受测验和考核,设立培训积分管理制,积分作为晋升参考标准[119] 公司供应商管理 - 公司主要供应商有3名,均位于中国,包括办公用品销售商、装修建设工程承包商及广告设计公司等[127] - 公司要求供应商遵守《供应商道德规范和商业行为准则》,涵盖工作条件、环保责任等五大范畴[129] - 公司制定供应商甄选和评估流程及准则,实施完整采购招标流程,并对现有供应商进行绩效表现评估[128] - 集团制订采购招标流程、供应商甄选流程和行为准则管理供应商,并定期评估其表现[195] 公司环保相关 - 公司计划在2026年前减少3%的排放量,确保温室气体排放在2030年或之前符合地方政府规定,在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62] - 报告期内,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合共24.89吨二氧化碳当量,按每名员工计算密度为0.31吨二氧化碳当量[137] - 报告期内,氮氧化物排放0.76千克,较2021年的0.95千克下降;硫氧化物排放0.15千克,较2021年的0.20千克下降;颗粒物排放0.07千克,较2021年的0.09千克下降[139] - 报告期内,范围一温室气体排放4.49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5.91吨);范围二排放20.04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26.27吨);范围三排放0.36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1.38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24.89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33.56吨);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每名员工0.31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每名员工0.33吨二氧化碳当量)[141] - 2022年有害废弃物为0吨,与2021年持平[146] - 2022年直接能源消耗为18.271千个千瓦小时,较2021年的26.216千个千瓦小时减少30%[153][155] - 2022年车辆燃料(汽油)消耗为1982公升,较2021年的2705公升减少[153] - 2022年间接能源消耗为30.350千个千瓦小时,较2021年的33.169千个千瓦小时减少约9%[153][155] - 2022年能源消耗总量为48.621千个千瓦小时,较2021年的59.384千个千瓦小时减少18%[153][155] - 2022年能源消耗密度为0.608千个千瓦小时/员工,较2021年的0.588千个千瓦小时/员工增加3%[153][155] - 2022年纸张消耗为78.84公斤,较2021年的112.26公斤有所下降[157] - 公司业务活动无直接环境及自然资源影响,但通过制度减少间接温室气体排放[161] - 公司为房地产服务提供者,报告期无大量包装材料消耗[160] - 公司计划在2026年前减少3%的排放量,确保温室气体排放在2030年或之前符合地方政府规定[163] - 公司目标是于2050年前在香港地区以及2060年前在中国实现碳中和[163] - 集团设立环保政策,采取节能、节水和减少办公用纸等措施减少碳足迹[189] 公司面临的气候风险与机遇 - 短期(零至一年)面临来自极端天气事件的实体风险,有确保实施气候战略所需技术及能力等机遇[167] - 中期(五年)面临实施低碳营运政策等转型风险,有转型为低碳经济市场实现政府脱碳目标等机遇[167] - 中长期(五年以上)面临潜在新法規及政策等转型风险,有转型为低碳经济市场实现政府脱碳目标等机遇[167] - 实体气候风险会破坏公司资产完整性、中断服务,增加维修维护成本甚至暂停营运[169] - 转型风险可能增加公司营运成本及法律风险,公司会继续监察市场及政策更新并展开投资[169] 公司气候相关措施 - 公司加强资料披露,向利益相关者提供透明可信的气候相关资料[162] - 公司业务单位加强对市场特有的气候变化的风险及机遇分析[162] - 公司采取措施扩张业务并加速转型,使设施更可持续运作[166] 公司需统计指标 - 资源使用层面关注直接及/或间接能源总耗量(以千个千瓦 时计)及密度等指标[175] - 需统计按性别、雇佣类型、年龄组别及地区划分的雇员总数[177] - 需统计按性别、年龄组别及地区划分的雇员流失比率[177]
富阳(00352)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1 21:01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收益为1.19亿元,较2021年的4.02亿元下降70.37%[1] - 2022年毛利为30.4万元,较2021年的988.6万元下降96.93%[1] - 2022年税前亏损为1425.9万元,较2021年的291万元扩大390.00%[1]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5.79分,较2021年的1.18分扩大390.68%[1]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1484.9万元,较2021年的1378.9万元增长7.68%[3] - 2022年流动资产为2185.9万元,较2021年的3032.9万元下降27.93%[3] - 2022年流动负债为596.1万元,较2021年的469.5万元增长27.01%[3] - 2022年资产净值为2039.1万元,较2021年的3425.9万元下降40.48%[3] - 2022年股本为2439.4万元,与2021年持平[4] - 2022年储备为 - 400.3万元,较2021年的986.5万元下降140.58%[4] - 2022年集团收益约1190万元,较上年度下降约70.3%,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业务收益减少约2880万元,较去年减少约73.2%[36] - 2022年集团毛利约30万元,去年约990万元,本年度毛利率降至2.5%,去年为24.6%,整体经营及行政开支较去年增加约13.7%,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亏损约1430万元,2021年亏损约290万元[37]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约为14,259,000元,2021年为溢利2,910,000元,年内已发行普通股数目均为246,183,390股[2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589.8万元(2021年:2563.4万元),总资产约为3670.8万元(2021年:4411.8万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2039.1万元(2021年:3425.9万元)[5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定期银行存款以及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673.1万元(2021年:766.7万元)[5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银行借款或透支(2021年:无)[5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短期借款(2021年:无),长期借款为800万元(2021年:500万元),借款将于2026年12月31日到期[52] - 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39.2%(2021年:14.6%)[5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中,中国收益为10,513千元,2021年为39,246千元;柬埔寨2021年收益为44千元,2022年为0千元;纯房地产策划咨询服务项目中,中国2022年收益为1,412千元,2021年为953千元[13] - 2022年集团经营收益主要来自江苏省项目,占全年总收益约79.4%,其次是湖北省及上海市,分别占17.7%及2.8%;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业务收益占总收益约88.2%,纯房地产策划咨询业务收益占11.8%[38] - 2022年集团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为7个,2021年为11个,相关项目楼面总销售面积约21,573平方米,2021年约108,826平方米[39] - 2022年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产生的呈报收益约为1051.3万元,占全年总收益约88.2%,2021年约3929万元,占总收益约97.6%[40] - 2022年集团在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业务产生的收益较去年大幅减少约73.2%[4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4个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尚未出售的总建筑面积约84,000平方米,2021年约936,000平方米[42] - 2022年集团在柬埔寨提供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收益为0元,2021年为4.4万元[44] - 纯房地产策划咨询业务收益增加48.2%至约141.2万元,占2022年总收益的11.8%(2021年:约95.3万元,占2.4%)[45] 客户收益数据变化 - 2022年客户甲收益为4,681千元,2021年为11,023千元;客户乙2022年为3,627千元,2021年为14,377千元;客户丙2022年为1,638千元,2021年为10,934千元[16] 投资及其他收益数据变化 - 2022年投资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559千元,2021年为441千元,其中银行存款利息收入2022年为12千元,2021年为89千元等多项数据有变化[13] 财务成本数据变化 - 2022年财务成本中租赁负债利息为70千元,2021年为5千元[14] 年内亏损扣除费用数据变化 - 2022年年内亏损扣除(计入)多项费用,如核数师酬金2022年为380千元,2021年为450千元等[19] 投资性房地产数据变化 - 2022年账面价值为1,003,000元的投资性房地产出售,收益为447,000元,2021年无此项[22] 应收贸易款项数据变化 - 2022年应收贸易款项为11,671千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为8,558千元,2021年分别为19,850千元和17,867千元[23] - 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款项约5,163,000元已逾期但未减值,2021年为9,849,000元[26] 贸易保证金数据变化 - 2022年贸易保证金为30万元,与2021年持平[27] 行业业绩数据变化 - 百强房企门槛降至百亿,同比271亿元下滑超50%,业绩整体下滑超40%,超8成房企业绩下滑,3成以上业绩同比不足50%[33] 员工数据变化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80名员工(2021年:101名)[5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约为652万元(2021年:811.2万元)[58] 集资款项使用情况 - 2015年11月,公司供股集资所得款项净额约3330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全部动用[62][63] 股东登记及过户安排 - 公司将于2023年6月19日至23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股份过户文件须于6月16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办理登记[64][65]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除偏离企业管治守则守則條文第C.2.1条外,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守则条文[68] - 回顾年度,公司未区分主席与行政总裁,由江陈锋先生同时担任该两个职位[69] - 全体董事确认于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遵守标准守则及公司的行为守则[70] 重要事项说明 - 自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结束至公告日期,董事不知悉对集团造成影响的重要事项[71]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2] - 审核委员会于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共召开三次会议[74] 业绩认可及公告刊登情况 - 本集团2022年业绩数字经天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认可,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及相关附注金额一致[75] - 本业绩公告刊登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76] 年报寄发及刊登情况 - 2022年年报将寄发股东并刊登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77] 股东周年大会安排 - 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拟于2023年6月23日举行[78]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两级制下,合资格实体首2百万港元溢利按8.25%税率课税,超过部分按16.5%税率课税;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柬埔寨适用税率为20%,但相关集团在各地区两年内均无应课税溢利[17][18]
富阳(00352)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3 18: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6502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24741千元人民币[6]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1050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6620千元人民币[6] - 2022年上半年税前亏损3926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溢利173千元人民币[6] - 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亏损1.59人民币分,2021年同期每股盈利0.1人民币分[6]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3507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13789千元人民币[10]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3876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30329千元人民币[10]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658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4695千元人民币[10] - 2022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0623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34259千元人民币[10] - 2022年上半年全面开支总额为3636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全面收益总额为145千元人民币[7] - 2022年6月30日总权益为30623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34259千元人民币[10]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为1471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 -1425千元人民币[14]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净额为 -14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6946千元人民币[14] - 2022年融资活动现金净额为 -3000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 -93千元人民币[14]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约3926000元人民币,2021年为溢利173000元人民币[28] - 2022年回顾期内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约32000元人民币,2021年为8000元人民币[29] - 2022年回顾期内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约3000元人民币,2021年为0元人民币[29] - 2022年核数师酬金为160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60千元人民币[25] - 2022年利息收入为 -18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 -50千元人民币[25] - 回顾期内公司添置投资性房地产约人民币0元(2021年同期16.2万元),出售人民币0元(2021年同期0元)[30]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为10678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17867千元人民币[21]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1.2567亿元,信贷亏损拨备0.1889亿元,净额1.0678亿元;2021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款项1.985亿元,信贷亏损拨备0.1983亿元,净额1.7867亿元[31] - 贸易保证金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均为30万元,无信贷亏损拨备[33] - 法定股本方面,2021年12月31日、2022年1月1日及2022年6月30日普通股数目均为20亿股,面值2亿港元,折合人民币2.06亿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同期普通股数目均为2.46183亿股,面值2461.8万港元,折合人民币2439.4万元[35] - 2022年上半年支付主要管理人员总薪酬62.8万元(2021年同期72.3万元),支付关联公司租金35.6万元(2021年同期47.8万元)[36] - 2022年公司与关联公司订立500万元贷款协议,年利率首年4.75%,2022年6月30日未动用金额300万元;2021年相关贷款已提前还款[38]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1年12月31日无)[39] - 集团本回顾期收益约650万元,较去年同期2470万元大幅下降约73.7%[46] - 集团本回顾期毛利约105万元,去年同期约662万元;净亏损约390万元,去年同期净溢利约20万元[48] - 集团整体经营及行政开支下降约18.7%[48]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未经审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920万元(2021年12月31日:约2560万元)、资产总值约为3730万元(2021年12月31日:约4410万元)、股东基金约为3060万元(2021年12月31日:约3430万元),流动比率由6.46下降至5.12[63]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未经审核银行存款以及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640万元(2021年12月31日:约770万元)[63]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无短期借款(2021年12月31日:无),有长期借款200万元(2021年12月31日:500万元),资本负债比率为6.5%(2021年12月31日:14.6%)[64]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共有94名员工(2021年12月31日:118名员工),截至该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约为290万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410万元)[7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在中国收益为6293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24403千元人民币[21] - 本回顾期集团中国业务收益主要来自江苏、湖北、浙江,分别占比约63.0%、29.6%及7.4%;去年同期主要来自浙江、湖北、江苏,分别占比约52.7%、40.3%及5.5%[49] - 本回顾期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业务分部收益占集团总收益约96.8%,去年同期约98.6%;纯房地产策划咨询业务分部收益占约3.2%,去年同期约1.4%[49] - 本回顾期集团执行9个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去年同期12个;出售建筑面积约12200平方米,去年同期83000平方米[52] - 本回顾期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总收益约630万元,较去年同期2440万元减少约74.2%[53]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有6个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未售,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去年同期12个项目未售,建筑面积约92.2万平方米[53] - 本回顾期集团为2个物业开发项目提供纯房地产策划咨询服务,去年同期3个;产生收益约20.9万元,占集团未审核总收益约3.2%,去年同期收益约33.1万元,占约1.4%[55] 房地产政策情况 - 中央对房地产调控政策基调明确,下半年将持续释放宽松信号[56] - 上半年房地产政策出台逾500多条,覆盖城市超160个,公积金调整出现最频繁,其次是降低首付比例、放松限购[59] 集团经营策略与业绩影响 - 集团因营商环境不确定性增加销售成本致毛利下降,将加强成本控制和现金流管理提升下半年表现[60] - 集团在柬埔寨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业绩受疫情显著影响,将评估商业计划[62] 重大收购出售情况 - 回顾期内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资公司[67] - 回顾期末后至中期报告日期无重大事项[68] 股权持有情况 - 董事江陈锋先生于2022年6月30日在公司拥有受控制法团权益89,659,979股普通股,持股约36.42%;实益拥有人及配偶权益1,637,390股普通股,持股约0.67%;实益拥有人及配偶权益4,200,000股普通股,持股约1.71%[77] - 林倩如女士以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43,722,460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17.76%;以实益拥有人持有100,000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0.04%[79] - 韩林先生以实益拥有人持有7,051,801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2.86%;以实益拥有人持有1,500,000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0.61%[79] - 张秀华女士以配偶权益持有89,659,979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36.42%;以实益拥有人及配偶权益持有1,637,390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0.67%;以实益拥有人及配偶权益持有4,200,000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1.71%[79] - 崔士威先生以实益拥有人持有200,000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0.08%[79] - Active Star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89,659,979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36.42%[86] - Upwell Assets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43,722,460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17.76%[86] - 林书绮女士以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43,722,460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17.76%[86] - 恒威代理人有限公司等相关人士以不同身份持有19,528,103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均为7.93%[86] - 朱凯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9,998,000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为4.06%;通过受控制法团持有3,096,000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为1.26%[8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除已披露权益外,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无其他需披露权益或淡仓[8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为246,183,390股[84] 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于2016年6月17日采纳首次公开售股后购股计划,有效期为十年[9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董事江陈锋尚未行使的购股所涉股数为2,400,000股[9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董事张秀华尚未行使的购股所涉股数为1,800,000股[9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董事韩林尚未行使的购股所涉股数为1,500,000股[9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董事林倩如尚未行使的购股所涉股数为100,000股[9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崔士威尚未行使的购股所涉股数为200,000股[9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雇员尚未行使的购股所涉股数合计为800,000股[9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授出而尚未行使的购股所涉股数总计为6,800,000股[96] - 购股股权的行使价为每股1.130港元,授出日期前交易日收市价为每股1.08港元[92][96] - 购股计划可发行股份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30%,中期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为73,855,017股[97] - 中期报告日期,购股计划授出的购股可认购6,8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2.76%[97] - 购股计划所有购股获行使后可发行股份总数为16,223,339股,占已发行股本约6.6%[97] 供股集资款项情况 - 2015年11月供股集资所得款项净额约3330万港元[99] - 2022年6月30日,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60万港元未动用,占总额约1.8%[99]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98] 款项动用情况 - 2022年6月30日,偿还贷款、装修物业及补充营运资金款项已动用[101] - 2022年6月30日,支付投资物业租赁代理费未动用金额为10万港元[101] - 2022年6月30日,支付投资物业租赁其他营运开支未动用金额为50万港元[101] 董事遵守守则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全体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04]
富阳(00352)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9 21:37
全国房地产市场数据 - 2021年全国房地产销售额过去五年增速分别为13.7%、11.9%、6.8%、8.7%及4.8%,降至2015年来新低[6] - 2021年12月末,全国商品房库存面积51,023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137万平方米,创历史新高[6] - 22个实施两集政策的城市二、三批次共44批集中供地,成交面积同比下滑15.5%,成交金额增长2.8%[28] - 近三年国企央企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的房地产开发商数量占比增加15%,现无销售规模100亿元以下的国企;民企3000亿元以上头部阵营占比下滑,100亿元以下开发商数量增多[30] - 2021年房地产行业共完成非银融资19334.9亿元,较上一年度下滑19.4%[30] 集团财务数据 - 集团2021年录得收益约4020万元,较上年度上升约50.0%,其中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业务收益增加约1650万元,增长约72.5%[31] - 集团2021年毛利约990万元,去年约1070万元;本年度毛利率降至24.6%,去年为40.0%;整体经营及行政开支较去年增加约7.4%;应收贸易款项拨备计提约150万元,去年拨备回拨约30万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亏损约290万元,去年录得溢利约5.8万元[34]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563.4万元,2020年为2821.9万元;总资产约为4411.8万元,2020年为4807.8万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3425.9万元,2020年为3732万元[46]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定期银行存款以及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766.7万元,2020年为1629.6万元[46]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银行借款或透支,2020年也无[4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短期借款,2020年也无;长期借款为500万元,2020年为500万元,该借款将于2025年11月到期;集团总无抵押借款额为500万元,资本负债比率为14.6%,2020年为13.4%[4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01名员工,2020年为130名;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约为811.2万元,2020年为842.6万元[55]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报告日期也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51]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和重大资本承担,2020年也无[56][57] - 2021年无重大收购或出售公司的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资公司[49]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449.5万元,2020年为人民币888.3万元[191] 集团业务线数据 - 2021年集团经营收益主要来自江苏省、湖北省及浙江省,分别占总收益约64.8%、26.8%及6.8%;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业务收益占总收益约97.6%,纯房地产策划咨询业务收益占约2.4%[35] - 2021年集团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相关楼面总销售面积约108826平方米,产生呈报收益约3929万元,占总收益约97.6%,较去年增加约41.8%[36]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有10个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尚未出售的总建筑面积约936000平方米[36] - 集团2021年在柬埔寨提供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录得收益约4.4万元,2020年为33.4万元[38] - 2021年纯房地产策划咨询服务项目为3个,2020年为12个;该业务收益减少约76.3%至约95.3万元,占2021年总收益的2.4%,2020年约为403.1万元,占总收益的15.0%[39] 公司人员信息 - 江陈锋57岁,1989年6月毕业于台湾逢甲大学企管系,1997年4月共同创办集团[15] - 张秀华56岁,1988年6月毕业于台湾逢甲大学财税系,1997年7月加入上海富阳[16] - 韩林54岁,1989年6月毕业于四川联合大学成都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系,1997年4月出任上海富阳董事[19] - 林倩如49岁,1996年4月取得美国酒店及汽车旅馆业协会教育学院服务业管理文凭,1997年4月出任上海富阳董事[20] - 崔士威70岁,2006年6月起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86年7月获中国吉林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1] - 林俊才53岁,2017年9月起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90年获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士学位[21] - 邹耀明48岁,获香港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和伦敦大学专业会计理学硕士学位,2019年7月起为香港董事学会资深会员[23] - 王佳52岁,1997年4月加入集团,有超25年房地产销售及市场推广经验[24] 公司发展策略 - 2022年公司将调整市场定位,发挥经验优势[10] - 2022年公司将扩大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咨询、销售代理及资产管理业务[10] - 2022年公司将加强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削减营运开支,控制现金流[10] 股息相关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1年度末期股息[9] - 2022年3月31日,董事决定不建议就2021年度向股东宣派末期股息[182] - 公司目标派息比率为集团财政年度综合净利润的10% - 30%[183] 供股款项使用 - 2015年11月公司供股集资所得款项净额约3330万港元[58] - 2021年3月8日董事决议重新分配供股未动用所得款项指定用途[60] - 2021年12月31日约660万港元(相当于供股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约19.8%)尚未动用[60] - 重新分配后用于偿还贷款本年度动用600万港元,预计2021年末前动用[60] - 重新分配后用于装修投资物业本年度动用60万港元,预计2021年末前动用[60] - 重新分配后用于支付投资物业租赁代理费本年度动用10万港元,预计2022年末前动用[60] - 重新分配后用于支付投资物业租赁其他营运开支本年度动用50万港元,预计2022年末前动用[60] - 重新分配后用于补充营运资金等本年度动用60万港元,预计2021年末前动用[60] - 2022年1月集团已悉数偿还贷款,重新分配用于偿还贷款的款项已动用[61] - 2021年12月31日,重新分配用于装修投资物业及补充营运资金等的款项已动用[61]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相关 - 公司聘请独立顾问协助厘定涉及影响业务营运的相关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共28项可持续发展议题[76] - 公司确定了10项最受权益者关注和对业务营运最为重要的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包括商业道德、反贪腐培训等[82] - 公司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由不同部门核心成员组成,负责与外部顾问沟通并收集相关资料,定期向管理层汇报[74] - 公司通过不同渠道与权益者沟通,包括研讨会、员工培训、与客户直接沟通等[75] - 公司承诺保护客户隐私和企业资料保密,员工入职须签订《企业员工保密协议》,供应商也需履行保密责任[85] - 公司对任何形式的贪腐、贿赂、勒索、欺诈及洗黑钱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新入职员工需接受反贪腐培训并签订《企业员工廉洁保证书》[86] - 公司通过内部及外部重要性评估,识别报告需要披露的议题,考虑权益者依赖性及影响力和公司可得资源[79] - 公司根据重要性矩阵图结果确定重要议题,以制定相应策略方向和实施政策管理[82] - 公司要求员工遵守《员工手册》中反贪腐、反贿赂和反欺诈的条款和工作纪律,违反将受纪律处分[86] - 公司禁止供应商贿赂员工,违反将终止合作关系[86] - 公司制定《人事管理规章》《薪资制度》及《员工手册》保障员工薪酬与福利[93] - 员工享有竞争力薪金、法定休息日、假期、有薪年假及多种福利措施[94] - 报告期内无与童工和强制劳工有关的重大不合规个案[95] - 报告年度公司无违反有关劳工雇佣法律法规的情况[98] - 2021年12月31日员工总数为101人,男性54人,女性47人,男女比例1:1.15[99] - 2021年员工流失总人数为105人,流失率9%[99] - 2021年男性员工流失43人,流失率7%;女性员工流失62人,流失率11%[99] - 2021年30岁以下员工流失48人,流失率16%;30 - 50岁员工流失55人,流失率7%;50岁或以上员工流失2人,流失率2%[99] - 2021年公司举办的员工活动之一为年度晚宴[101] - 过去三个报告年度(2019 - 2021年)公司因工死亡人数均为0,因工死亡比率均为0%,工伤人数均为0,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均为0[104] - 2021年受训员工总数为85人,占比84%;男性47人,占比87%;女性38人,占比81%;高级管理层8人,占比133%;中阶管理层10人,占比100%;一般员工67人,占比79%[108] - 2021年公司员工平均培训总时数为799小时;男性平均培训时数为8小时,女性为8小时;高级管理层为4小时,中阶管理层为10小时,一般员工为10小时[108] - 报告期内公司共有20名主要供应商,且均位于中国[112] - 公司制定供应商甄选和评估流程及准则,实施完整采购招标流程,并对现有供应商进行绩效表现评估[113] - 公司要求所有供应商遵守《供应商道德规范和商业行为准则》,涵盖工作条件、环保责任等五大范畴[114] - 公司行政部定期检查办公室清洁及秩序,器材放置在独立打印室,要求员工保持办公区域清洁安全[102] - 公司参与物业管理公司举办的消防演习和售楼处消防安全培训,加强员工消防安全意识[103] - 公司计划在2026年前减少所有排放物、能源消耗和资源消耗,较本年度减少3%[119] - 报告年度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合共33.56吨二氧化碳当量,按每名员工计算密度为0.33吨二氧化碳当量[121] - 2021年12月31日,氮氧化物排放0.95千克、硫氧化物排放0.20千克、颗粒物排放0.09千克[125] - 2021年范围一温室气体排放5.91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二26.27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三1.38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总量33.56吨二氧化碳当量[125] - 报告年度公司空气排放量较2020年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也较2020年有所减少[124][125] - 公司最近三个报告年度的用电量呈下降趋势[125] - 公司业务不涉及包装物料的使用,产生的一般废弃物主要是废纸及生活垃圾[135][136] - 报告年度公司确定并无违反任何环保相关法律法规[120] - 2021年直接能源消耗26.216千个千瓦 时,2020年为38.033千个千瓦 时;2021年车辆燃料(汽油)消耗2705公升,2020年为3924公升;2021年间接能源消耗33.169千个千瓦 时,2020年为33.170千个千瓦 时;2021年能源消耗总量59.384千个千瓦 时,2020年为71.203千个千瓦 时;2021年能源消耗密度0.588千个千瓦 时/员工,2020年为0.548千个千瓦 时/员工;2021年纸张消耗112.26千克,2020年为149.69千克[141] - 与2020年相比,2021年汽油和纸张的消耗量分别大幅减少了31%和25%[141] - 公司目标是在2026年前减少约3%的排放量,确保温室气体排放在2030年或之前符合地方政府规定,于2050年前在香港地区以及2060年前在中国实现碳中和[147] - 香港政府中期目标为在2035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总量由2005年水平减半[146] - 短期(零至一年)面临来自极端天气事件的实体风险和帮助社区去碳化的新服务风险,有确保实施气候战略所需技术及能力、提升营运表现及能源效率技术的机遇[150] - 中期(五年)面临实施低碳营运政策、因考量气候相关风险及机遇致商品等供需变化的转型风险,有转型为低碳经济市场实现政府脱碳目标、转型促进因素带来机遇[150] - 中长 期(五年以上)面临潜在新法 规及政策、新兴技术开发使用增加成本降低竞争力、客户或社区认知变化影响声誉的转型风险,有转型为低碳经济市场实现政府脱碳目标、转型促进因素带来机遇、作为行业先驱开展业务建立声誉的机遇[150] - 公司业务活动无直接环境及天然资源影响,但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会加剧全球暖化,公司致力减少排放及影响[145] - 公司业务无需大量用水,无实际用水量记录;业务过程无需额外包装材料,无大量消耗[139][144] - 实体气候风险或破坏集团资产完整性、中断服务,转型风险或增加运营及法律成本,集团已识别相关风险并将其视为机遇[153] - 集团准备应对气候变化威胁,至少每五年加强一次目标以加速低碳转型[154] - 环境层面涉及排放物、资源使用、环境及自然资源、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披露及指标[156][159][161] - 社会层面涵盖雇佣及劳工常规,包括雇佣、健康与安全、发展及培训等方面的披露及指标[161][164] - 排放物相关关键绩效指标包括排放种类及数据、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密度等[156] - 资源使用关键绩效指标有能源总耗量及密度、总耗水量及密度等[159] - 雇佣关键
富阳(00352)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17 16:31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24,741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7,21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42.8%[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6,620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1,95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38.3%[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税前溢利为173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亏损4,173千元人民币[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173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亏损4,173千元人民币[5] - 2021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1人民币分,2020年同期亏损1.7人民币分[5]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145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开支总额为4,084千元人民币[6] - 2021年上半年集团收益约24.7百万元,较上年度同期的约7.2百万元大幅上升约242.8%[44] - 集团毛利约6.62百万元,去年同期约1.96百万元;总体经营及行政开支下降约3.3%[44] - 回顾期内集团净溢利约0.2百万元,去年同期净亏损约4.2百万元[46] - 公司拥有人应占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约为173000元,2020年同期亏损4173000元;期内已发行普通股数目均为246183390股[27]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4,043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14,101千元人民币[9]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3,353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33,977千元人民币[9]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931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5,758千元人民币[9] - 2021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7,465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37,320千元人民币[9]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未经审核流动资产净值约28.4百万元,2020年12月31日约28.2百万元;资产总值约47.4百万元,2020年12月31日约48.1百万元;股东基金约37.5百万元,2020年12月31日约37.3百万元;流动比率由5.90上升至6.76[57]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未经审核银行存款及银行及现金结余约14.3百万元,2020年12月31日约16.3百万元[57]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无短期借款和银行借款或透支,长期借款5百万元,2020年12月31日情况相同[59] - 2021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13.3%,2020年12月31日为13.4%[59]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无资产抵押[60] 公司现金流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为 -1425千元,2020年同期为 -8826千元;投资活动现金净额为6946千元,2020年同期为7264千元;融资活动现金净额为 -93千元,2020年同期为 -409千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5400千元,2020年同期为 -1882千元;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509千元,2020年同期为10528千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909千元,2020年同期为8646千元[12] 公司各业务线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在中国收益为24403千元,2020年为5462千元;在柬埔寨2021年收益为7千元,2020年为109千元;纯房地产策划咨询服务项目在中国2021年收益为331千元,2020年为1646千元;2021年总收益为24741千元,2020年为7217千元[19] - 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收益约24.4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约5.6百万元增加约18.8百万元[44] - 纯房地产策划咨询项目收益约0.3百万元,较去年的约1.6百万元下降约1.3百万元[44] - 回顾期内中国业务收益浙江、湖北、江苏分别占比52.7%、40.3%、5.5%,2020年同期湖北、江苏、上海分别占比49.5%、14.3%、7.8%[46] - 回顾期内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业务收益占比98.6%,2020年同期为77.2%;纯房地产策划咨询业务收益占比1.4%,2020年同期为22.8%[4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12个,2020年同期为9个;出售楼面总面积约83,000平方米,2020年同期为42,000平方米;总收益约24.4百万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约338%[4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未售楼面总面积约922,000平方米,2020年6月30日约601,000平方米[5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纯房地产策划咨询服务项目3个,2020年同期为7个;收益约331,000元,占比1.4%,2020年同期收益约1,646,000元,占比22.8%[52] 公司其他财务费用及收支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核数师酬金为160千元,2020年为160千元;利息收入2021年为 -50千元,2020年为 -529千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021年为58千元,2020年为127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021年为86千元,2020年为397千元;投资性房地产折旧2021年为121千元,2020年为47千元;汇兑(收益)/亏损净额2021年为 -10千元,2020年为376千元;从投资性房地产的总租金收入减直接支出2021年为 -13千元,2020年为 -40千元;应收贸易款项拨备回拨2020年为 -308千元,2021年为0千元[23] 公司资产购置与出售情况 - 回顾期内,集团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45000元,2020年同期为45000元;出售账面价值为0元,2020年同期为0元[28] - 集团添置投资性房地产约162,000元,2020年同期为0元[29] 公司税务情况 - 公司于回顾期及去年同期无应课税溢利,未就香港利得税作出拨备[21] - 相关集团实体于两个期间内无应课税溢利,未缴纳中国企业所得税[21] - 公司于柬埔寨的附属公司于两个期间内均亏损,未就所得税作出拨备[21] 公司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回顾期的任何中期股息,2020年同期也无[25] 公司应收款项情况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为16103千元,2020年12月31日为15217千元[19] - 2021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16,255千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5,677千元有所增加;信贷亏损拨备152千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460千元减少[31] - 贸易保证金为300千元,2020年12月31日同样为300千元,无信贷亏损拨备[33]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2021年6月30日江陈锋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89,659,979股普通股,占比36.42%[73] - 2021年6月30日林倩如女士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43,722,460股普通股,占比17.76%[74] - 2021年6月30日韩林先生实益拥有7,051,801股普通股,占比2.86%[74] - 2021年6月30日张秀华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89,659,979股普通股,占比36.42%[74] - 2021年6月30日崔士威先生实益拥有200,000股普通股,占比0.08%[7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为246,183,390股[79][82] - 张女士及其丈夫江先生分别实益拥有743,043股和894,347股股份,张女士被视为拥有该1,637,390股股份权益[79] - 公司于2017年1月19日向张女士及其丈夫授予1,800,000份和2,400,000份购股权,张女士被视为拥有该4,200,000股股份权益[79] - 公司于2017年1月19日向崔先生授予200,000份购股权[79] - Active Star实益拥有89,659,979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为36.42%[80] - Upwell Assets实益拥有43,722,460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为17.76%[80] - 林书绮女士通过受控制法团拥有43,722,460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为17.76%[80] - 恒威代理人有限公司实益拥有19,528,103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为7.93%[80] - 何厚鏘先生等通过受控制法团拥有19,528,103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为7.93%[80][82] 公司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于2016年6月17日采纳首次公开售股后购股计划,有效期十年[8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根据购股计划已授出而尚未行使的购股可认购680万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2.76%[88] - 因行使集团购股计划已授出及尚未行使的所有购股可发行股份数目上限,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30%(即73,855,017股)[88]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89] 公司供股集资款项使用情况 - 2015年11月,公司供股集资所得款项净额约3330万港元[90] - 2021年3月8日,董事重新分配供股未动用所得款项指定用途[9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约730万港元(占供股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约21.9%)未动用[90] - 偿还张秀华全资公司垫付款未动用金额600万港元,预计2021年末前动用[92] - 装修投资物业未动用金额60万港元,预计2021年末前动用[92] - 支付投资物业租赁代理费未动用金额20万港元,预计2022年末前动用[92] - 支付投资物业租赁其他营运开支未动用金额50万港元,预计2022年末前动用[92] 公司公众持股及合规情况 - 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足够公众持股量[9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未区分主席与行政总裁外遵守企业管治守则[95]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标准守则及公司行为守则[96] 公司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邹耀明为主席[98] - 审核委员会审阅了集团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9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于2021年8月30日获董事会批准[98] 公司员工情况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有123名员工,较2020年12月31日的130名减少[7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约410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的450万元人民币减少[71] 公司关联交易情况 - 关联公司贷款余额为5,000,000元,2025年11月到期,首年利息4.75%,后续按央行规定现行贷款利率计息[38] - 2021年上半年集团主要管理人员薪酬723千元,较2020年同期的624千元增加;支付关联公司租金478千元,较2020年同期的471千元增加[39] 公司重大事项情况 - 回顾期内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资公司[61] - 回顾期末后至中期报告日期无重大事项[62]
富阳(00352)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7 17:39
战略合作与业务拓展 - 公司正在与一家市级中央政府拥有的房地产开发商讨论订立为期不少于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5] - 2020年11月25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拟以约938.4万元代价收购盐城一商店,代价以卖方应付买方的约510.1万元抵销[51] 成本控制与薪酬调整 - 自2020年2月1日起,公司执行成本控制措施,将所有执行董事及若干管理层成员薪酬降低20%[6] - 执行成本控制措施后,执行董事江陈锋减薪后年薪为人民币230,000 [10] - 张秀华和韩林自2020年2月1日起将薪金减免20%,减薪后张秀华年薪为人民币221,000,韩林年薪为人民币144,000[11][13] 市场趋势与政策环境 - 预计2021年全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变化±3%,销售均价增长5至8%[6] - 疫情使房地产行业上半年受冲击,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同比降幅达近年最大[21] - 疫情得到控制后,房地产投资和成交数据快速回升,长三角代表城市成交规模同比增速高于其他城市[21] - 中央政府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地方政府因城施策,多地从供需两端出台房地产扶持政策[21] - 一些中小型地产发展商停止释放地产项目,待市场改善时再释放[22] - 多地出台土地供给端扶持政策,央行运用积极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2] - 2021年国内疫情及经济走向有不确定性,“房住不炒”仍是主基调,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35] - 2021年全国新建商品住宅预计销售面积变化±3%,销售均价增长5 - 8%[37]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8] - 2021年3月31日,董事决定不建议就2020年度向股东宣派末期股息[147] - 公司目标派息比率为集团财政年度综合净利润的10%至30%[14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本年度收益约为人民币2680万元,较上年度同期大幅上升约86.4%[25] - 公司本年度毛利约为人民币1070万元,上一年度有毛损约人民币20万元,销售成本较上一年度增加约10.4%[26] - 公司整体经营及行政开支较去年减少约31.6%,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盈利约人民币5.8万元,去年亏损约人民币1240万元[26]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2821.9万元(2019年:3438.5万元),总资产约4807.8万元(2019年:4817.9万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3732万元(2019年:3747.8万元)[42]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定期银行存款和银行及现金结余约1629.6万元(2019年:2843.9万元)[42]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无银行借款或透支(2019年:无)[43]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无短期借款(2019年:无),长期借款为500万元(2019年:无),将于2025年11月到期,总无抵押借款额为500万元,资本负债比率为13.4%(2019年:0%)[44]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总数为130名(2019年:120名),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约842.6万元(2019年:1272.9万元)[48]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19年:无)[49]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2019年:无)[50]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888.3万元,2019年为人民币2062.1万元[15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年度公司收益主要来自江苏省、湖北省及上海,分别占总收益约59.4%、29.8%和8.6%[27] - 本年度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业务收益占总收益约85.0%(2019年:约89.2%),纯房地产策划咨询业务收益占总收益约15.0%(2019年:约10.8%)[27] - 2020年公司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有17个(2019年:12个),楼面总销售面积约147,155平方米(2019年:约90,236平方米),收益约为人民币2277.4万元[29] - 公司在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业务产生的收益较去年大幅增加约77.7%[30] - 公司本年度在柬埔寨提供全面物业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33.4万元(2019年:人民币254.3万元),与过往年度比较下降约86.9%[33] - 本年度公司纯房地产策划咨询服务项目有12个(2019年:5个),收益增加约159.4%至约人民币403.1万元,占2020年总收益的15.0%[34] 供股所得款项用途 - 2020年12月31日,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3330万港元中,原拟用于建立公寓租赁平台购买家具及设备成本的约860万港元(占总额约25.8%)未动用[5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支付公寓租赁及物业管理开支已动用约0.9百万港元,拟购买家具及设备的约8.6百万港元未动用[55] - 延迟使用购买家具及设备款项,因市场环境不稳定和政府对住宅物业分租实施监管[56] - 董事会于2021年3月8日决定重新分配未动用所得款项用途[57] - 重新分配后,偿还计息贷款6.0百万港元,预计2021年末前动用[60] - 装修投资物业0.8百万港元,预计2021年末前动用[60] - 缴付投资物业租赁代理费0.2百万港元,预计2022年末前动用[60] - 支付投资物业租赁其他营运开支1.0百万港元,预计2022年末前动用[60] - 补充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营运用途0.6百万港元,预计2021年末前动用[60] 公司业务定位与资质 - 公司是中国最大一站式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商之一,业务涵盖四大价值服务体系[62] - 公司是中国房地产咨询及代理策划业十强企业,严格遵守销售及广告法规[82] ESG相关工作 - 这是公司第五份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报告期为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64] - 公司聘请独立顾问协助厘定21项可持续发展议题[69] - 公司确定12项最受权益者关注和对业务运营最重要的ESG议题[76] 客户与合规管理 - 公司承诺保护客户隐私和企业资料,员工入职需签保密协议,报告年度无违反客户资料隐私法规案件[78] - 公司对贪腐等行为零容忍,员工入职需接受反贪腐培训并签廉洁保证书,报告年度无违反反贪腐法规事宜[79] - 客户对服务和产品销售有意见或投诉,公司将在3 - 5日内专人联络跟进[82] - 公司使用开发商提供的销售宣传资讯,参与制作需经开发商审批,报告年度无产品及服务投诉和违反相关法规情况[83] 员工权益保障 - 公司制定《人事管理规章》《薪资制度》及《员工手册》保障员工权益[85] - 员工享有竞争力薪酬、法定假期、有薪年假及多种福利,公司还设福利委员会[86] - 公司设立投诉及建议渠道,加强员工与管理层沟通[89] - 2020年度公司无违反劳工雇佣法律法规情况[90] - 因新冠疫情,2020年度公司员工活动主要为年度晚宴[91] - 公司制定“健康与安全政策”,行政部定期检查办公室,保障员工职业健康与安全[92] - 公司采取向员工提供口罩等措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94] - 2020年度公司无违反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情况[95] - 公司制定培训制度,促进员工职业发展[96] - 新员工试用期接受入职培训,公司还提供内部培训、外训机会和学费补助,并设培训积分制[97] - 公司会对员工进行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与晋升评核挂钩[98] 环境相关数据 - 2020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36.53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19年的170.535吨显著减少[110][111] - 2020年公司范围一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为8.64吨二氧化碳当量,2019年为6.77吨[111] - 2020年公司范围二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为26.68吨二氧化碳当量,2019年为32.145吨[111] - 2020年公司范围三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为1.21吨二氧化碳当量,2019年为131.62吨[111] - 2020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密度按每名全职员工计算为0.28吨二氧化碳当量,2019年为1.425吨[11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和2019年12月31日全职员工数目分别为130人和120人[112] - 2020年公司消耗电力33.17兆瓦时,较2019年的39.97兆瓦时减少17%[121][122] - 2020年公司消耗汽油3,924.40公升,较2019年的3,074.88公升增加28%[121][122] - 2020年公司消耗办公用纸149.69千克,较2019年的114.76千克增加30%[121][122] - 2020年公司电力密度为0.26兆瓦时/员工,2019年为0.33兆瓦时/员工[121] - 2020年公司车辆燃料(汽油)密度为30.19公升/员工,2019年为25.62公升/员工[121] - 2020年公司办公室用纸密度为1.15千克/员工,2019年为0.95千克/员工[121] - 2020年12月31日,公司全职员工总数为130名[121] 环保措施 - 公司制定《办公室绿色环保制度》以有效使用资源,减少碳足迹和营运成本[114] - 公司制定《车辆使用管理制度》,减少不必要运输和汽车燃油使用[120] - 公司以内部网络取代派纸公告通知,提醒员工双面打印复印,回收纸张循环使用[123] - 公司设立环保政策,采取节能、节水和减少办公用纸等措施减少碳足迹[138] 公司合规与关系维护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遵守所有对其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法律法规[139] - 公司与雇员、客户及供应商维持良好关系[142] - 公司业务在求取适用水源无重大问题[129] - 公司业务不涉及包装材料使用[129] - 公司业务未对环境及自然资源造成重大影响[129] - 公司有关薪酬、解雇、招聘等人事政策详情见“关爱员工”部分[129] - 公司有关提供安全工作环境政策详情见“职业健康与安全”部分[132] - 公司有关提升雇员知识技能政策及培训活动详情见“员工发展及培训”部分[132] 股东登记与大会安排 - 2021年6月15日至6月18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股票过户文件须于6月11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指定处[151] - 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上,江陈锋、崔士威及邹耀明先生将退任董事并愿膺选连任[159] 董事任期与合约 - 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服务合约,期满自动续期一年[161] - 非执行董事林倩如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崔士威任期自2006年6月10日起计一年,期满自动续期[161] - 独立非执行董事林俊才任期自2017年9月19日起计一年,期满自动续期[161]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邹耀明任期自2019年6月21日起计一年,期满自动续期[161] - 建议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重选连任的董事无不可于一年内不作赔偿(法定赔偿除外)终止的服务合约[163] 高级管理层酬金 - 2020年和2019年,酬金在零港元至100万港元(2020年约合人民币零元至88.9万元,2019年约合人民币零元至88万元)的高级管理层人数均为3人[165] 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江陈锋先生以受控制公司权益持有本公司89,659,979股普通股,占比36.42%[17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江陈锋先生以实益拥有人及配偶权益持有本公司1,637,390股普通股,占比0.67%[17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江陈锋先生以实益拥有人及配偶权益持有本公司4,200,000股普通股,占比1.66%[17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林倩如女士以受控制公司权益持有本公司43,722,460股普通股,占比17.76%[17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林倩如女士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本公司100,000股普通股,占比0.04%[17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韩林先生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本公司7,051,801股普通股,占比2.86%[17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韩林先生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本公司1,500,000股普通股,占比0.59%[17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张秀华女士以配偶权益持有本公司89,659,979股普通股,占比36.42%[17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崔士威先生以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本公司200,000股普通股,占比0.08%[17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Active Star持有89,659,979股普通股,持股比例36.42%[17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Upwell Assets持有43,
富阳(00352)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21 16:34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上半年收益为7217千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为6782千元人民币[5] - 2020年上半年服务成本为5260千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为8607千元人民币[5] - 2020年上半年毛利为1957千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毛亏为1825千元人民币[5] - 2020年上半年税前亏损为4173千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为8852千元人民币[5] - 2020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4173千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为8852千元人民币[5] - 2020年上半年基本每股亏损为1.7分人民币,2019年同期为2.5分人民币[5] - 2020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712千元人民币,2019年12月31日为5239千元人民币[9] - 2020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5840千元人民币,2019年12月31日为42940千元人民币[9] - 2020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7158千元人民币,2019年12月31日为8555千元人民币[9] - 2020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3394千元人民币,2019年12月31日为39534千元人民币[9]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33,394千元人民币,较2019年1月1日的54,155千元人民币减少约38.3%[10] - 2020年上半年用于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为 -8,826千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为 -15,504千元人民币[13] - 2020年上半年来自/(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净额为7,264千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为 -2,842千元人民币[13] - 2020年上半年(用于)/来自融资活动的现金净额为 -409千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为1,898千元人民币[13] - 2020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同项目的减少净额为 -1,882千元人民币,2019年同期为 -16,377千元人民币[13] - 2020年上半年总收益为7,217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6,782千元人民币[21]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约417.3万元,2019年同期亏损612万元,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均为246,183,390股[27] - 2020年上半年核数师酬金16万元,2019年同期为13.8万元[26] - 2020年上半年利息收入 -52.9万元,2019年同期为 -20.1万元[26] - 2020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2.7万元,2019年同期为13.1万元[26] - 2020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39.7万元,2019年同期无此项目[26] - 2020年上半年汇兑亏损净额37.6万元,2019年同期为4.4万元[26] - 2020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总薪酬62.4万元,2019年同期为74.7万元[39] - 2020年上半年支付关联公司租金47.1万元,2019年同期为49万元[39] - 集团回顾期收益约为720万元,较上年度同期上升约6.4%[44] - 集团回顾期毛利约为196万元,上一期为毛亏约183万元,毛利增加因服务成本下降约38.9%[44] - 集团回顾期净亏损约为420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约52.9%[46] - 2020年6月30日,集团未经审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2870万元(2019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3440万元)[63] - 2020年6月30日,集团未经审核资产总值约为人民币4050万元(2019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4820万元)[63] - 2020年6月30日,集团未经审核股东基金约为人民币3340万元(2019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3950万元)[63] - 流动比率由2019年12月31日的5.02下跌至2020年6月30日的5.01[63] - 2020年6月30日,集团未经审核银行存款及银行及现金结馀约为人民币1980万元(2019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2840万元)[63] - 2020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0%(2019年12月31日:0%)[6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上半年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中国市场收益为5,462千元人民币,柬埔寨为109千元人民币;2019年中国市场为5,112千元人民币,柬埔寨为1,080千元人民币[21] - 2020年上半年纯房地产策划咨询服务项目中国市场收益为1,646千元人民币,2019年为590千元人民币[21] - 回顾期集团经营收益主要来自湖北项目,占比约49.5%,其次是江苏和上海,分别占比约14.3%和7.8%[46] - 回顾期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业务分部收益占总收益约77.2%,纯房地产策划咨询业务分部收益占约22.8%[4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执行9个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出售相关房地产楼面总面积约42000平方米[49] - 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未经审核总收益约为557.1万元,较2019年同期减少约10.0%[50] - 2020年6月30日,集团承接10个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尚未出售楼面总面积约60.1万平方米[5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为7个物业开发项目提供纯房地产策划咨询服务,收益约164.6万元,占总收益22.8%[52] - 来自纯房地产策划咨询业务的收益增幅主要因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对市场咨询服务需求增加[52] 应收款项及贸易保证金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为12,806千元人民币,2019年12月31日为11,443千元人民币[21] - 2020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13,593千元,2019年12月31日为12,230千元[31] - 2020年6月30日贸易保证金1,300千元,2019年12月31日为500千元[33] 财务报告准则相关 - 公司已采纳2020年1月1日开始生效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报表无重大影响[16] 股权结构相关 - 江陈锋先生受控制公司权益有89,659,979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36.42%[75] - 江陈锋先生实益拥有人及配偶权益有1,637,390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0.67%[75] - 江陈锋先生实益拥有人及配偶权益有4,200,000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1.66%[75] - 林倩如女士受控制公司权益有43,722,460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17.76%[76] - 林倩如女士实益拥有人权益有100,000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0.04%[76] - 韩林先生实益拥有人权益有7,051,801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2.86%[76] - 韩林先生实益拥有人权益有1,500,000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0.59%[76] - 张秀华女士配偶权益有89,659,979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36.42%[76] - 崔士威先生实益拥有人权益有200,000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0.08%[7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Active Star持有89,659,979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为36.42%[8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Upwell Assets持有43,722,460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为17.76%[8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林书绮女士持有43,722,460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为17.76%[8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恒威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19,528,103股普通股,持股百分比为7.93%[82] 购股期权相关 - 截至2020年1月1日,公司根据购股权计划已授出而尚未行使的购股期权所涉股数总计6,900,000股,截至6月30日为6,800,000股[87][89] - 购股期权每股行使价为1.130港元,授出日期前交易日的收市价为1.08港元[87][89] - 购股股权计划自2016年6月17日起有效期为十年[86] - 因行使集团购股期权计划已授出及尚未行使的所有购股期权可予发行的股份数目上限,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30%(即73,855,017股股份)[90] - 于中期报告日期,根据购股期权计划所授出购股期权可认购6,8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2.76%,且未获行使[90] 证券交易及集资款项相关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92] - 2015年11月公司供股集资所得款项净额约3330万港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约860万港元(约25.8%)未动用[9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约90万港元用于可能在中国建立公寓租赁平台的公寓租赁及物业管理开支[9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拟用于购买家具及设备的约860万港元未动用,其中350万港元拟用于2021年末宁波及江苏住宅物业分租项目,510万港元预计2025年动用[96] 公众持股量及企业管治相关 - 截至报告付印前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足够公众持股量[99] - 除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第A.2.1条外,公司2020年上半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00] - 回顾期内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江陈锋先生一人兼任[103] - 公司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全体董事2020年上半年遵守规定准则及公司行为守则[10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2020年上半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105] - 集团2020年上半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于2020年8月31日获董事会批准[105] 员工数量相关 - 2020年6月30日集团有117名员工,2019年12月31日为120名员工[73] 业务发展策略相关 - 集团主营长三角区域业务,长三角度代表城市市场恢复节奏较快,当前成交规模同比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城市[53] - 集团将继续有策略地专注中国二三线至四线城市住宅物业咨询及代理服务业务,新签及洽淡项目增加,项目商务条款更有利[57] - 集团考虑作为物业发展商进入物业发展市场,预期明年上半年完成评估得出结论[59] - 2020年6月集团开始向上海住宅公寓租赁运营商提供计划及推广服务,5月已与上海物业发展商订立备忘录经营管理长期住宅物业租赁项目[59]
富阳(00352)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28 21:07
全国房地产市场数据 - 2019年1 - 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3.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0.1%[8] - 2019年1 - 11月,代表城市商品住宅销供比为1.04[8] - 2019年1 - 11月,全国300个城市住宅用地成交楼面均价上涨近两成[9] - 2019年11月,地块流拍率已逐步提升至8.9%[9] - 2019年中国各线城市新建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持续运行在0.5%左右,涨幅明显收窄[27] - 2020年全国新房销售面积预计下降10%左右,一季度下降幅度更大[49] 柬埔寨经济数据 - 预估柬埔寨2019年度GDP达到268亿美元,人均GDP到1679美元,2020年GDP成长率维持在6.5% - 6.8%[12] - 依据柬埔寨2020年国家财政预算案数据,2020年政府支出将增至82.3亿美元,同比增长22.73%[12] - 预估柬埔寨2019年度GDP达268亿美元,人均GDP到1679美元,2020年GDP增长率维持约6.5% - 6.8%[28] - 2020年柬埔寨政府支出将增至82.3亿美元,同比增长22.73%[28] 集团项目情况 - 2019年,集团共执行项目17个,其中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12个[12]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可执行专案16个,可销售面积约78.4万平方米[12] 集团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综合物业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收益大幅下跌约47.7%,房地产策划咨询业务收益下跌1.64%[13] - 本年度经审核收益约为人民币1440万元,较上年度同期的约人民币2610万元大幅下跌约44.9%[13] - 本年度录得毛损约人民币16.9万元,上年度录得毛利约人民币460万元[13] - 本年度销售成本较上一年度减少约32.4%,但无法抵销收益大幅减少约44.9%[13] - 总体经营及行政开支较去年增加约28.8%[1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由去年同期的人民币760万元增加至人民币1240万元[13] - 2019年每股股份的基本亏损约为人民币5.05分(2018年为人民币3.08分)[13] - 2019年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1440万元,较上年度同期大幅下跌约44.9%[29] - 2019年公司录得毛损约人民币16.9万元,上一年度有毛利约人民币460万元[29] - 2019年公司销售成本较上一年度减少约32.4%,整体经营及行政开支较去年增加约28.8%[2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由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760万元增加至人民币1240万元[29] - 2019年公司净亏损约人民币1670万元,较去年净亏损约人民币690万元大幅增加约141.9%[31]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3438.5万元,2018年为4909.8万元[58]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为4817.9万元,2018年为7116.8万元[58]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存款和银行及现金结馀约为2843.9万元,2018年为4909.5万元[58]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2062.1万元,2018年为人民币2189.3万元[169] 集团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公司经营收益主要来自江苏省项目,占总收益约44.4%,其次是湖北省占25.5%和柬埔寨金边市占17.8%[31] - 2019年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业务收益占总收益约89.2%(2018年:约93.9%),纯房地产策划咨询业务收益占总收益约10.8%(2018年:约6.1%)[31] - 2019年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12个,楼面总销售面积约90,236平方米,呈报收益约1281.7万元,占总收益约89.2%,较去年减少约56.9%[32] - 2019年底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服务项目未售楼面总面积约78.4万平方米,2018年约54.4万平方米[35] - 2019年纯房地产策划咨询服务项目5个,呈报收益约155.4万元,占总收益10.8%,较去年减少约1.6%[36] 行业企业数据 - 2019年50家代表企业收购土地金额平均值同比增长5.7%至415.9亿元,收购对销售比率为27.7%,同比下降3.7%[44] - 2019年500亿 - 1000亿元资产企业收购对非销售额比率增长4.9%至36.4%[44] - 2019年50家代表企业在一二线城市新增权益面积占比分别增长0.2%及6.1%至3.1%及50.1%,三四线城市下降6.3%至46.8%[45] - 2019年拥有逾100亿元资产企业海外债券发行规模达4544.9亿元,同比增长32.2%;境内公司债券发行规模为2174.0亿元,同比增长21.3%;中期票据发行总额达385.0亿元,同比下降58.4%[46] - 2019年投向房地产领域信托金额总规模为9785.7亿元,同比微增5.7%[46] - 2020年房地产行业还款总额规模为7493.9亿元,2021年逾10496.2亿元,2022年回落至7350亿元[48] 公司发展策略 - 2020年公司将调整市场定位,拓展业务,削减开支,控制现金流[17] - 预计2020年二或三季度集团短期销售收益趋稳,全年行情波幅有限[38] - 2020年2月1日起5个月内,公司执行董事及部分高级管理层自愿削减20%薪酬以节省成本[55] - 2020年初中国疫情致部分业务因劳动力短缺受阻,新冠全球扩散使公司经营环境面临挑战[156] - 公司执行董事及若干高级管理层自2020年2月1日起五个月自愿削减薪酬组合20%以减少成本[156] 供股集资款项使用情况 - 2015年供股集资3330万港元,约31%用于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业务[68] - 2015年供股集资3330万港元,约46%可能用于在中国建立公寓租赁平台[68] - 2015年供股集资3330万港元,约23%用作一般营运资金及或未来投资[6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原拟用于建公寓租赁平台的供股所得款约28.6%(950万港元)未动用[6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532.49万港元,约46%可能用于在中国建立公寓租赁平台[71] - 过往披露所得款项净额拟定用途中,约570万港元(17%)用于公寓租赁及物业管理开支,约860万港元(26%)用于购买家具及设备成本,约100万港元(3%)用于其他杂费成本[71] - 回顾期间所得款项净额实际用途中,约140万港元(4.3%)用于公寓租赁及物业管理开支[71] - 2018年12月31日,约34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约10.2%)已用作支付公寓租赁及物业管理开支[72] - 2016年12月31日,原拟支付其他杂费成本的全部款项已悉数列支[72] - 2019年12月31日,原拟支付购买家具及设备成本的全部款项均未动用,约0.9百万港元(15.8%)原拟用于支付公寓租赁及物业管理开支的款项尚未动用[71][74] - 余下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510万港元(16%)预期将于2025年左右悉数动用[71] 公司业务与服务体系 - 公司为中国最大一站式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商之一,服务涵盖四大价值服务体系[76]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根据港交所相关指引编写,范围涵盖中国综合房地产咨询及销售代理业务[78] 公司ESG相关情况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权益者沟通,采用2018年的重要性评估结果[82] - 公司聘请独立顾问界定27项可持续发展议题,包括劳工常规、环境保护等[83] - 确定11项最受权益者关注和对业务运营最重要的ESG议题,如顾客隐私及资料保密、顾客满意度等[87] - 公司承诺保护客户隐私和企业资料,员工入职需签保密协议,报告年度无违反客户资料隐私法规案件[90] - 公司对贪腐等行为零容忍,员工入职需接受反贪腐培训并签廉洁保证书,报告年度无违反反贪腐法规事宜[91] - 公司是中国房地产咨询及代理策划业十强企业,严格遵守销售及广告法规[94] - 公司要求员工深入了解房地产项目资讯,为顾客提供准确资料和市场信息[94] - 客户对服务和产品销售有意见或投诉,可通过电邮反映,公司将在3 - 5日内专人联络跟进[94] - 公司使用房地产开发商提供的销售宣传资讯介绍项目资料,若参与制作需经开发商审批[95] - 报告年度公司未收到产品及服务投诉,未违反相关法律法规[95] - 公司制定多项制度保障员工薪酬福利,防止歧视[97] - 员工享有竞争力薪酬、法定假期、多种福利及奖金[98] - 公司设立投诉建议渠道,处理员工意见[101] - 报告年度公司未违反劳工雇佣法律法规[102] - 公司制定健康与安全政策,维护办公环境安全[105] - 公司定期参与火警演习和消防培训[106] - 报告年度公司未违反职业健康与安全法律法规[107] - 公司为员工提供入职、内部和外训机会,设积分制[111] - 2019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59.99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18年的84.61吨显著增加,按每名员工计算密度为1.33吨二氧化碳当量,2018年为0.73吨[122][123] - 2019年范围一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为6.77吨二氧化碳当量,2018年为14.53吨;范围二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为21.60吨二氧化碳当量,2018年为33.25吨;范围三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为131.62吨二氧化碳当量,2018年为36.83吨[123] - 公司进行“富阳公益行”主题活动,在上海市潍坊街道社区协助居民清理垃圾等[119] - 公司主要供应商为办公室用品供应商和其他房地产服务提供者,包括文仪器材用品公司等[114] - 公司制定供应商甄选和评估流程及准则,实施采购招标流程,对现有供应商进行绩效表现评估[115] - 公司要求供应商遵守《供应商道德规范和商业行为准则》,包含劳工工作条件等五大范畴[116] - 公司编制环境保护政策,在运营中遵守环保法规,考虑物业项目环保要素[117] - 公司对员工进行工作绩效考核,结果与晋升评核挂钩,优先考虑内部员工晋升[112] - 公司开展员工专题培训,包括拓展客源和房地产专业知识等培训[113] - 2019年公司消耗电力39.97兆瓦时,密度为0.33兆瓦时/员工;2018年消耗电力40.98兆瓦时,密度为0.35兆瓦时/员工,用电量无明显变化[132][133] - 2019年公司消耗汽油3,074.88公升,密度为25.62公升/员工;2018年消耗汽油6,038.77公升,密度为52.45公升/员工,汽油消耗量大幅减少49%[132][133] - 2019年公司消耗办公用纸114.76千克,密度为0.95千克/员工;2018年消耗办公用纸361.75千克,密度为3.12千克/员工,纸张消耗量大幅减少68%[132][133] - 公司制定《车辆使用管理制度》,员工使用公司车辆需提前申请,行政部安排车辆并规划路线,减少不必要运输,出差尽量不派车,如需派车要求员工同一集合地出发,定期保养车辆[132] - 公司实施节约资源措施,如适宜温度不开空调,夏季空调温度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不高于20摄氏度,使用节能LED灯,充分利用自然光照,下班关闭个人电脑电源及显示器等[131] - 公司以内部网络取代派纸张公告、通知,提醒员工按需打印复印文件并双面印刷,回收单面印刷纸张循环使用,尽量使用再生纸[131] - 公司业务不涉及包装物料使用[132][141] - 公司业务没有重大的空气排放物、废弃物产生[136][138] - 公司业务在求取适用水源没有重大问题[141] - 公司设立环保政策,采取节能、节水和减少办公用纸等措施减少碳足迹[150] - 公司在层面B1雇佣方面有薪酬、招聘等政策并遵守相关法律,参考《人事管理规章》等[143] - 公司在层面B5供应链管理有环境及社会风险政策,参考《行政管理规章》等[143] - 公司在层面B6产品责任有产品健康安全等政策并遵守相关法律,参考《员工手册》等[146] - 公司在层面B7反贪污有防止贿赂等政策并遵守相关法律,参考《员工手册》等[146] 公司股息与股东登记 - 董事会就2019年度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16] - 集团2019年度录得亏损,不建议就该年度向股东宣派末期股息[158] - 公司目标派息比率为集团财政年度综合净利润的10% - 30%[161] - 2020年6月9日至12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股票过户文件须于6月8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指定处[163] 公司董事相关情况 - 2020年股东周年大会上,张秀华女士、韩林先生及林倩如女士将退任董事并愿膺选连任[171]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三年,期满自动续期一年,非执行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一年,期满自动续期一年[174] - 2019年酬金在零港元至100万港元(约人民币零元至88万元)的董事有3人,2018年酬金在零港元至100万港元(约人民币零元至84.6万元)的董事有3人[175] - 一项关联方交易详情披露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2,为获豁免持续关连交易[176] - 截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