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蛋创新(00400)
icon
搜索文档
积极参与突破,重视业绩定价
国盛证券· 2025-07-01 08:36
报告核心观点 6月制造业PMI延续低位反弹但内生修复动能趋弱 7月市场可积极参与突破并重视业绩定价 各行业有不同发展态势和投资机会[3][4] 各研报总结 宏观 - 6月制造业PMI延续低位反弹、仍处收缩区间 非制造业PMI微升 供需、进出口订单、价格指数等有不同表现 总体内生修复动能趋弱 7月“四期叠加”需紧盯美国关税谈判进展和7月政治局会议 [3] 策略 - 7月市场可积极参与突破 重视业绩定价 交易上适当增加仓位博弈弹性 配置上关注业绩确定性线索 [3] - 5月金股推荐有色天山铝业、电新大金重工等公司 [4] 海外 - 7月海外金股推荐关注龙头消费企业、成长性能源企业等不同类型企业 [8] 固定收益 - 本期国盛基本面高频指数为126.4点 当周同比增加5.1点 同比增幅不变 利率债多空信号为多头 信号因子为4.8% [6] - 2025年上半年债市大幅波动 目前债券利率再度下到前低附近 [8] 轻工制造 - 新型烟草发展受产品属性、产品力等因素推动 中美市场HNB在保守渗透率假设下有较大空间 行业由龙头主导 我国企业多作为制造商参与 推荐思摩尔国际等标的 [12] 电子 - 硬蛋创新是创新型科技服务平台公司 深化全产业链布局 2024年营收101.3亿元 归母净利润1.9亿元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有增长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3][16] 计算机 - 国泰君安国际获批虚拟资产交易牌照 券商开启金融创新路径 受益产业链环节包括稳定币基础设施、RWA等 [18][19] 环保 - 绿色低碳建设加速 碳足迹管理有新机遇 推荐高能环境、惠城环保、洪城环境等公司 [20] 行业表现 前五名 - 通信1月涨幅14.1%、3月涨幅10.7%、1年涨幅34.4% [1] - 国防军工1月涨幅10.9%、3月涨幅15.0%、1年涨幅34.7% [1] - 有色金属1月涨幅9.3%、3月涨幅5.5%、1年涨幅15.9% [1] - 电子1月涨幅8.9%、3月涨幅0.7%、1年涨幅36.0% [1] - 传媒1月涨幅8.4%、3月涨幅8.3%、1年涨幅45.4% [1] 后五名 - 食品饮料1月跌幅5.9%、3月跌幅6.2%、1年涨幅1.0% [1] - 美容护理1月跌幅3.6%、3月涨幅4.9%、1年涨幅11.7% [1] - 家用电器1月跌幅3.0%、3月跌幅5.3%、1年涨幅14.7% [1] - 煤炭1月跌幅1.2%、3月跌幅1.9%、1年跌幅20.8% [1] - 交通运输1月跌幅1.1%、3月涨幅3.1%、1年涨幅6.0% [2]
硬蛋创新(0040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6: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01.291亿元,较2023年的88.634亿元增长14.3%[13] - 2024年公司毛利为8.894亿元,较2023年的10.299亿元下降13.6%[13] - 2024年公司经营溢利为4.279亿元,较2023年的4.654亿元下降8.0%[13]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为2.735亿元,较2023年的3.199亿元下降14.5%[13] - 2024年公司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1.899亿元,较2023年的2.107亿元下降9.9%[13]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0.139元,较2023年的0.154元下降9.7%[13] - 2024年公司摊薄每股盈利为0.138元,较2023年的0.154元下降10.4%[13] - 公司报告期收入约人民币10,129.1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约人民币8,863.4百万元增加约14.3%[27][29] - 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889.4百万元,同比减少约13.6%;经营利润约为人民币427.9百万元,同比减少约14.5%;除税后净溢利约为人民币273.5百万元,同比减少约8.0%[27][29] - 2024年公司收入约为10129.1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265.7百万元或约14.3%[65][67][70] - 2024年销售成本约为9239.7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8.0%[65][68][71] - 2024年毛利约为889.4百万元,较2023年降幅为约13.6%,毛利率从11.6%降至8.8%[65][72][75] - 2024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约为24.1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28.8百万元或约54.4%[65][73]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86.2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0.5百万元或6.0%[65][74] - 2024年经营溢利约为427.9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37.5百万元[65][66][69] - 2024年除税前溢利约为309.0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65] - 2024年年内溢利约为273.5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46.4百万元[65][66][69]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约为189.9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20.8百万元[65][66][69] - 2024年其他收入、收益及虧損約2410萬元,較2023年的5290萬元減少2880萬元,降幅54.4%[76] - 2024年銷售及分銷開支約1.862億元,較2023年的1.757億元增加1050萬元,增幅6.0%[77] - 2024年研發開支約1.041億元,較2023年的1.026億元增加150萬元,增幅1.5%[78][82] - 2024年行政及其他經營開支約2.217億元,較2023年的3.15億元減少9330萬元,降幅29.6%[79][83] - 2024年所得稅約3550萬元,較2023年的4060萬元減少12.6%,2024年實際稅率11.5%,高於2023年的11.3%[81][85] - 2024年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溢利約1.899億元,較2023年的2.107億元減少2080萬元,降幅9.9%[86][89] - 2024年资本开支约为3100万元,较2023年的1.68亿元减少1.37亿元或81.5%[93][98] - 2024年12月31日净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7.8%,2023年12月31日约为25.1%[94][99] - 2024年12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已抵押银行存款分别约为2.315亿元及2.877亿元[112][115] - 2024年貿易應收款項虧損撥備約2640萬元,2023年同期為2410萬元[80][84] - 2024年集团完成订单收入约达人民币10,129.1百万元[177][17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依托科通技术与硬蛋科技两大主营业务,深化“芯 — 端— 云”全产业链布局[16] - 硬蛋科技聚焦新能源领域,在两轮换电与电池梯次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果[20] - 科通技术作为AI算力供应链的核心供应商,服务覆盖算力中心、数据中心等众多AI应用领域[33][35] - 科通技术已代理超80家核心芯片公司的产品,涵盖Nvidia、AMD - Xilinx、Intel等国际知名原厂及国内知名芯片原厂[33][35] - 硬蛋科技专注新能源行业,尤其是两轮车电池换电和再利用领域,开发两轮车电池云服务,瞄准1000亿元市场机会[22] - 科通技术为创新行业数万名下游客户提供芯片应用技术解决方案和供应链管理服务,通过AI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并降低成本[36] - 科通技术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在AI芯片应用和智能供应链领域具有竞争优势[38] - 硬蛋科技聚焦新能源产业,布局两两轮车电池云服务,目标抢占千亿元规模的蓝海市场[40] - 硬蛋学堂已成功培育超2000名芯片应用工程师,为行业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42]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AI、大语言模型和专业行业知识库,为客户提供芯片应用技术解决方案和供应链管理服务[27][28] - 公司主营科通技术和硬蛋科技业务,提供芯片应用技术解决方案和供应链管理服务[172] - 科通技术面向上游覆盖全球超50%主要高端芯片厂商及众多国内芯片厂商,下游覆盖五大领域数千家企业;集团持有科通技术约69.05%及硬蛋科技100%权益[173][175]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美洲、中国与亚太及其他地区的年芯片销售额分别上升44.8%、18.3%及12.5%[30][31] - SIA预计2025年全球芯片销售额将保持双位数增长,WSTS预测2025年全球芯片销售额有望攀升至6,972亿美元,年增幅达11.2%,其中亚太地区年增长率预计将达10.4%[30][3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聚焦智能汽车等五大领域,完善“芯 — 端— 云”产业闭环[20] - 公司将继续增加创新和技术投资,优化升级iPaaS平台,拓展全球布局[24] - 公司计划加强硬蛋科技收入来源,聚焦新能源智能电池云业务和两轮车电池云服务,打造iPaaS平台服务AIoT“芯 - 端 - 云”产业链[52][53] - 公司计划发展电子制造价值生态系统,拓展供应链融资、保险和云计算等增值服务[54][56] - 公司计划将客户和供应商数据营利化,提供营销、销售等数据导向服务[54][57] - 公司计划提升客户忠诚度,用市场分析工具优化线上线下平台,加强定制内容[55][58] - 公司计划开发新配套服务,投入资源提升服务可靠度和缩短客户回应时间[59] - 公司为新客户主要采购人员提供线上工具等服务,制定营销计划和交叉销售[59] - 公司计划通过战略伙伴关系和收购活动扩充业务,发展新的互补服务[60][61][62] - 科通技术将研发提升芯片应用方案设计,满足AI市场对高性能芯片和算力供应链需求[50][51] - 硬蛋科技通过“硬蛋云”大数据分析能力,整合智能硬件应用方案与产品,推进AI产品应用落地[50][51] - 公司将把握AI技术发展机遇,通过科通技术和硬蛋科技覆盖AI产业链,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模式,预计AI算力供应链加速增长[50][5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全球芯片销售额创历史新高,首度突破6,000亿美元大关,达6,276亿美元,同比增长19.1%;第四季度单季销售额达1,709亿美元,同比及环比分别增长17.1%及3.0%[30][31] - 预计到2028年全球AI市场支出规模将达到6320亿美元,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29.0%[43][44] - 预计到2030年中国AI产业市场需求将达到5.6万亿元,2024 - 2030年总投资规模将超10万亿元[43][44] - AI技术发展推动AI服务器市场高涨,成为科通技术业务增长主要动力[46] - 中国提出“人工智能+”行动,推动AI与各行业深度融合,集团认为AI产业将迎来增长[47] - 2024年末流動資產約67.4億元,流動負債約47.812億元,流動比率1.41,較2023年末的1.51下降6.6%[87][90] - 2024年末贖回金融負債按贖回價現值6.501億元確認,部分投資者已行使贖回權[88][91] - 2024年末公司無其他債務融資承擔,無違反融資契諾[92] - 公司通过全资附属公司库购网电子商务购回深圳科通约5.58%的权益[96][101] - 赎回完成后,公司持有深圳科通股权将由66.84%增加至72.42%[102][103] - 深圳科通财务顾问申请于2025年3月26日获备案受理,截至年报日期尚未提交正式上市申请[105][108] - 集团目前持有深圳科通约69.05%,其财务报表继续综合入账[110][111] - 2025年2月7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认购人同意认购2.5亿股,认购价每股1.30港元,总金额3.25亿港元,2.5亿股相当于现有已发行股本约17.93%,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15.20%[121][124] - 2025年2月20日首批完成落实,已发行1.25亿股新股份,已发行股份总数由13.94262732亿股增至15.19262732亿股[125][129] - 2025年3月3日第二批完成落实,已发行股份总数由15.19262732亿股增至16.44262732亿股[125][129] - 粤财新兴及创盈健科决定撤销2024年12月行使的赎回权,将赎回权由2024年底延长至2026年6月30日[127][132] - 截至年报日期,蚁米凯得等8家投资者与公司达成协定,将赎回权由2024年底延长至2026年6月30日[127][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结日至年报日期,无其他重大事项影响集团[134] - 审核委员会成员已讨论并审阅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综合财务资料[135][136] - 年报日期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7][138] - 康敬伟55岁,2014年3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14年7月18日起任首席执行官,在相关行业有逾25年经验[140][142][144] - 胡麟祥50岁,2014年3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审计及商业咨询方面有逾20年经验[140][143][145][146] - 郭莉华40岁,2022年6月1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16年6月加入公司,2021年11月起任集团融资部副总裁[140][147][148] - 叶忻61岁,2014年7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提名委员会主席等职[140][151] - 马启元68岁,2017年6月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30项专利,发表论文200余篇[140][152] - 郝纯一65岁,2018年2月1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40] - 康敬伟1991年7月获华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理学学士学位[142][144] - 胡麟祥1997年获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士学位[143][146] - 郭莉华2007年7月获湖南大学金融学学士学位,2009年7月获西安交通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147][149] - 叶忻1986年6月获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士学位,1988年5月获美国马凯特大学电脑科学理学硕士学位[151] - 叶忻61岁,2014年7月18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于2003 - 2006年任Linktone首席技术官,2006年起任CASEE Mobile Ads首席执行官[154] - 马启元68岁,2017年6月2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持有30项专利,发表超200篇论文[155] - 郝纯一65岁,2018年2月13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23年7月18日起任Tristar Acquisition I Corp.行政总裁及董事,2023年5月29日起任Finnovate Acquisition Corp.董事[157][159] - 陈剑雄61岁,2014年1月任营运副总裁,2004年4月加入集团[163] - 王巍41岁,2015年9月任副总裁,2015年9月加入集团[163] - 公司于2012年2月1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获豁免有限公司[170][171] - 公司股份于2014年7月18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70][171] -
科通技术重启IPO:母公司硬蛋创新曾遭做空,上市之路坎坷
南方都市报· 2025-04-01 17:23
文章核心观点 科通技术作为硬蛋创新分拆出的核心子公司,第二次冲击资本市场,此前IPO因估值飙升等问题终止,虽面临财务压力,但受AI算力需求增加影响业绩回暖,正将业务重心向AI芯片分销领域倾斜 [2][3][5] 公司发展历程 - 2005年康敬伟在深圳创立科通技术,深耕芯片应用设计与分销服务 [2][6] - 2010年科通芯城成立,定位为“中国首家面向中小企业的IC元器件自营电商” [6] - 2014年7月科通芯城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后更名为硬蛋创新 [6] - 2022年6月科通技术向深交所创业板提交上市申请,2024年4月主动撤回材料,IPO宣告终止 [2][3] - 2024年科通技术在深圳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 [2] 公司业务情况 - 与全球超100家芯片原厂合作,获国际和国内知名原厂产品线授权,产品广泛应用于多领域 [2] - 此前拟募资20.49亿元,14.47亿元用于扩充分销网络,1亿元投入研发中心建设 [3] - 2024年受AI算力需求增加影响,AI芯片订单需求持续增长,带动收入同比增长11.9%至43.214亿元,净利润达1.69亿元,FPGA芯片等AI相关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24% [5] - 推出“DeepSeek + AI芯片”全场景应用方案,能提供全栈解决方案和定制化服务,满足各类AI应用需求 [5] 公司面临问题 - 2022年上会前夕因审核事项被取消审议,深交所重点问询估值飙升、独立性问题与存货激増等方面,2020年7 - 9月估值从约3.5亿元大幅升至24亿元 [2][3] - 2020 - 2022年营收增长但2022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6%至3.08亿元,2023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低于同行均值9% - 10% [4] - 报告期内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6.36%、77.73%、81.00%和83.42%,逐年上升且远高于同行均值 [4] - 2020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长期为负 [4] 母公司相关情况 - 2017年5月新加坡沽空机构烽火研究发布做空报告,称其存在夸大收入与净利润等问题,预测股价将跌95%,致公司股价短时间内暴跌,单月市值几乎腰斩 [6] - 同年5月30日烽火研究发布第二份做空报告,质疑公司业务模式真实性与市场表现可信度 [7] - 公司多次否认指控,2021年净利润回升,股价回暖 [8] - 康敬伟对公司业务架构调整,分拆科通技术主攻AI芯片分销领域,硬蛋创新间接持有科通技术66.84%股份 [8]
硬蛋创新(0040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2:2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全年收入10129.1百万元,较2023年的8863.4百万元增加14.3%[6][7] - 公司2024年毛利889.4百万元,较2023年的1029.9百万元减少13.6%[6][7] - 公司2024年经营溢利427.9百万元,较2023年的465.4百万元减少8.0%[6][7] - 公司2024年年内溢利273.5百万元,较2023年的319.9百万元减少14.5%[6][7] - 公司2024年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189.9百万元,较2023年的210.7百万元减少9.9%[6] - 公司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0.139元,较2023年的0.154元减少9.7%[6] - 公司2024年摊薄每股盈利0.138元,较2023年的0.154元减少10.4%[6] - 2024年公司收入约为10129.1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265.7百万元或约14.3%[24][26] - 2024年收入成本约为9239.7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8.0%[24][27] - 2024年毛利约为889.4百万元,较2023年降幅为约13.6%,毛利率从11.6%降至8.8%[24][28] - 2024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约为24.1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28.8百万元或约54.4%[24][29]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86.2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0.5百万元或6.0%[24][30] - 2024年研发开支约为104.1百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1.5百万元或约1.5%[24][31] - 2024年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为221.7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93.3百万元或约29.6%[24][32] - 2024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回约为26.4百万元,2023年为减值亏损24.1百万元[24][33] - 2024年公司经营溢利约为427.9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37.5百万元[24][25] - 2024年公司所得税约为35.5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12.6%,实际税率从11.3%升至11.5%[24][34]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1.899亿元,较2023年的约2.107亿元减少约0.208亿元或约9.9%[35] - 2024年末集团流动资产约67.4亿元,流动负债约47.812亿元,流动比率为1.41,较2023年末的1.51下降约6.6%[36] - 2024年集团资本开支约0.31亿元,较2023年的约1.68亿元减少约1.37亿元或约81.5%[38] - 2024年末集团净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7.8%,2023年末约为25.1%[39]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01.29127亿元,2023年为88.63382亿元[50]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为2.7349亿元,2023年为3.1987亿元[50]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0.139元,摊薄每股盈利为0.138元;2023年基本和摊薄每股盈利均为0.154元[51] - 2024年公司其他全面开支为3.13321亿元,2023年为2.11044亿元[51] - 2024年公司年内全面(开支)收益总额为 - 0.39831亿元,2023年为1.08826亿元[51]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8.66542亿元,2023年为26.07882亿元[52]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为67.39997亿元,2023年为75.91537亿元[52] - 2024年公司资产净额为44.08884亿元,2023年为45.1472亿元[53]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0,129,12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863,382千元人民币[62] - 2024年属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范围内的客户合约收入为10,088,14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821,606千元人民币[62] - 2024年来自引力金服的利息收入为40,98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1,776千元人民币[62] - 2024年公司总部分部收入为10,129,127千元,2023年为8,863,382千元,同比增长14.28%[70]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309,051千元,2023年为360,465千元,同比下降14.26%[70] - 2024年银行利息收入为13,407千元,2023年为14,991千元,同比下降10.56%[72] - 2024年银行贷款利息为83,208千元,2023年为65,787千元,同比增长26.48%[72] - 2024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13,668千元,2023年为37,598千元,同比下降63.64%[72] - 2024年公司无股息派发,2023年派发末期股息约50,402,000元[73][74]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385元,2023年为0.1539元,同比下降9.99%[75]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2,055,183千元,2023年为1,817,723千元,同比增长13.06%[76]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2,388,410千元,2023年为3,244,183千元,同比下降26.38%[7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科通技术客户合约收入为9,568,549千元人民币,硬蛋创新为519,598千元人民币[64] - 2023年科通技术客户合约收入为7,835,381千元人民币,硬蛋创新为986,225千元人民币[65] 行业市场数据 - 2024年全球芯片销售额达6276亿美元,同比增长19.1%,2025年有望攀升至6972亿美元,年增幅达11.2%[8] - 预计到2028年全球AI市场支出规模将达6320亿美元,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29.0%[14] - 中金公司估算到2030年中国AI产业的市场需求将达人民币5.6万亿元,2024年至2030年中国在AI产业的总投资规模将超人民币10万亿元[14]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计划 - 科通技术已代理超80家核心芯片公司的产品[9] - 硬蛋科技聚焦新能源产业,布局两轮到车电池云服务,抢占千亿规模市场[12] - 硬蛋学堂已成功培育超2000名芯片应用工程师[13] - 公司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服务平台,利用「科通技术 + 硬蛋科技」商业模式组成智能硬件「芯–端–云」的产业闭环[14] - 公司计划把握AI商业落地机遇,拓展AI产业链[14][17] - 公司计划加强硬蛋科技的收入来源,开拓新能源智能电池云业务,布局两轮车电池云服务[18] - 公司打造iPaaS技术整合平台,服务AIoT「芯–端–云」产业链的五大智能硬件领域[18] - 公司计划促进发展服务电子制造价值链的生态系统,扩充平台增值服务[20] - 公司计划将客户和供应商数据营利化,提供数据导向服务[20] - 公司计划提升客户忠诚度,吸引现有客户增加采购量[21] 公司股权与上市相关 - 公司通过附属公司购回深圳科通技术约5.58%权益,持股由66.84%增至72.42%[41] - 深圳科通技术撤回创业板上市申请,将择机申请于中国适当证券交易所及板块上市[43] - 2025年2月7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认购人同意认购2.5亿股认购股份,认购价每股1.30港元,总金额3.25亿港元,认购股份占现有已发行股本约17.93%,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15.20%[48] - 2025年2月20日首批完成,发行1.25亿股新股份,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从13.94262732亿股增至15.19262732亿股;3月3日第二批完成,已发行股份总数增至16.44262732亿股[49] 财务准则相关 - 公司于2024年1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首次采用多项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应用这些准则对集团本年度及过往年度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56]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的2020年修订本和2022年修订本对集团负债分类无重大影响[57] - 多项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准则修订,生效时间从2025年至待厘定日期不等[6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预计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预计影响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和综合现金流量表列报及披露[61]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的守则条文第C.2.1及D.1.2条[82][83] - 公司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由康敬伟先生兼任,董事会认为此安排可确保内部领导一致,后续会适时考虑分开角色[82] - 公司管理层未定期每月向董事会成员提供更新资料,但已按季及适时提供业务资料[83] - 公司全体董事及有关雇员在报告期及至公告日期严格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85] - 截至公告日期,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郝纯一先生[86] - 公司除审核委员会外,还成立了提名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88] 其他事项 - 因部分投资者行使赎回权,确认赎回金融负债现值为6.501亿元[37] - 报告期内集团无重大投资(价值相当于公司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5%或以上的被投资公司投资)[40] - 2024年末及2023年末已抵押银行存款分别约为2.315亿元及2.877亿元[45] - 2024年末集团及公司均无重大或然负债[46] - 公司选择实际权宜可行方法,未披露分配至截至报告期末未达成(或部分达成)履约责任的交易价格金额[66] - 公司法定股份数目为500,000,000,000股,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1,394,262,732股[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诉讼或仲裁事项[89] - 董事会不建议分派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90] - 公司全年业绩公告已登载,2024年年报将在相关网站登载并按需寄发给股东[92] - 信永中和同意业绩公告中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数字与经审核报表一致,但未发表鉴证意见[87]
科通技术重启IPO:硬蛋创新董事长康敬伟为实控人,更换1名董事
搜狐财经· 2025-03-27 18:24
文章核心观点 科通技术于3月26日在深圳证监局完成IPO辅导备案 此前IPO曾终止 介绍公司基本情况、实际控制人、高管履历及近期高管变更情况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 注册资本1.05亿元 是芯片应用设计和分销服务商 [1] - 2020 - 2022年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2.21亿元、76.21亿元、80.74亿元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59亿元、3.13亿元、3.08亿元 [1] 实际控制人情况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康敬伟 截至2023年3月31日 其通过Envision Global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硬蛋创新46.63%股份 直接持有0.13%股份 合计可控制46.76%股份 且担任硬蛋创新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2] - 硬蛋创新为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 其通过Ingdan Group, Inc、Alphalink Global Limited间接持有公司66.84%股份 公司为硬蛋创新控股子公司 [2] 高管履历情况 - 康敬伟 1970年生 中国香港籍 1991年获华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理学学士学位 在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有逾25年经验 2014年至今任硬蛋创新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任科通技术董事长 [2] - 李宏辉 1967年出生 中国国籍 有中国香港永久居留权 硕士学历 199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电子系 1992 - 1995年在天津大学任教 1995 - 1996年在三星电子韩国总部研发中心从事IC开发 2013年加入硬蛋创新 现担任公司董事、总经理 负责芯片相关业务开发和管理 [2][3] 高管变更情况 - 2025年2月20日 高级管理人员备案变更 高亮退出监事 胡丹妮由职工监事变为普通监事 林韵新进监事 龙婉萍退出董事 郭菁菁新进董事等 [4]
硬蛋创新(0040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16:5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执行董事长为康敬伟、胡麟祥、郭莉华,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叶忻、马启元、郝纯一[4]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主要营业地点在中国深圳和中国香港[4][5] - 公司核数师为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5] - 公司股份代号为00400,网站为www.ingdangroup.com[6][7] - 公司于2014年7月1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1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4321.4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3863.5百万元增加11.9%[8][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457.6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482.4百万元减少5.1%[8][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溢利228.2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247.8百万元减少7.9%[8][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及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169.1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168.1百万元增加0.6%[8][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0.082元,较2023年同期0.068元增加20.6%[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摊薄每股盈利0.082元,较2023年同期0.067元增加22.4%[8] - 2024年上半年收入43.214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38.635亿元[24]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38.638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33.811亿元[24] - 2024年上半年毛利4.576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4.824亿元[24]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2.282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2.478亿元[24]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1.786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1.966亿元[2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1.691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1.681亿元[24] - 报告期经营溢利约2.282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2.478亿元减少约0.196亿元[25] - 报告期集团溢利约1.691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1.681亿元增加约0.01亿元[25] - 报告期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1.127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0.925亿元增加约0.202亿元[25] - 报告期集团收入约43.214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38.635亿元增加约4.579亿元或约11.9%[25] - 报告期收入成本约38.638亿元,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33.811亿元增加约14.3%[25] - 报告期毛利约4.576亿元,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4.824亿元减少约5.1%[25] - 报告期其他收入约0.082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0.269亿元减少约0.187亿元或约69.5%[26][30] - 报告期销售及分销开支约0.954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0.902亿元增加约0.052亿元或约5.8%[27][31] - 报告期研发开支约0.436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0.634亿元减少约0.198亿元或约31.2%[28][32] - 报告期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0.986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1.079亿元减少约0.093亿元或约8.6%[29][33] - 公司所得税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2850万元减少约1900万元或66.7%至报告期的约950万元,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实际税率为5.3%,2023年同期为14.5%[34] - 报告期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为1.127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9250万元增加约2020万元或约21.8%[3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70.979亿元,流动负债约为52.892亿元,流动比率为1.34,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1下降约11.3%[3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净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6.7%,2023年12月31日约为25.1%[37][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银行存款分别约为人民币318.0百万元和人民币287.7百万元[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432141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3863453千元人民币增长11.85%[100]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457595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48230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2%[100]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78585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9658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16%[100]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6905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6813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55%[100]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其他全面(开支)收益为 - 373991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53981千元人民币[102]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开支)收益总额为 - 204934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22113千元人民币[102]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082元人民币,2023年为0.068元人民币;摊薄每股盈利2024年为0.082元人民币,2023年为0.067元人民币[10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48804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2607882千元人民币下降4.59%[10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709793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7588408千元人民币下降6.46%[10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额为425954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4514720千元人民币下降5.65%[105] - 2023年1月1日股本为1千元,股份溢价为2,073,753千元,资本储备为118,923千元[106]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92,521千元,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中汇兑差异等综合影响使全面收益为159,422千元[106] - 2023年6月30日总权益为4,677,405千元[106] - 2024年1月1日股本为1千元,股份溢价为2,023,351千元,资本储备为18,923千元[108]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112,688千元,期内其他全面收益综合使全面(开支)收益为 - 266,131千元[108] - 2024年6月30日总权益为4,259,540千元[108]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4,168千元,2023年为 - 541,456千元[110]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23,587千元,2023年为 - 475,767千元[110] - 2024年上半年已付所得税为19,189千元,2023年为56,846千元[110] - 2024年上半年存放已抵押银行存款为 - 30,295千元,2023年为 - 304,549千元[110] - 2024年上半年新筹银行贷款912,753千元,2023年为1,805,694千元[112] - 2024年上半年已收政府补助839千元,2023年为5,703千元[112] - 2024年上半年偿还银行贷款795,181千元,2023年为888,116千元[112] - 2024年上半年已付利息37,500千元,2023年为32,115千元[112]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50,084千元,2023年为880,546千元[112]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60,665千元,2023年减少136,677千元[112] - 2024年上半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37,777千元,2023年为676,419千元[112] - 2024年上半年汇率变动的影响为4,988千元,2023年为13,890千元[112] - 2024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03,430千元,2023年为553,632千元[112]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7266千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6365千元有所增加[137]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57889千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51791千元有所增加[139]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9528千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28455千元有所减少[140]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扣除的无形资产摊销总计86773千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212416千元有所减少[141] - 2024年上半年研发开支38943千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63399千元有所减少[141] - 2024年上半年确认为开支的存货金额3795710千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3218142千元有所增加[1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股息派发,2023年同期亦无[14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112,688千元,2023年同期为92,521千元[145] - 2024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为110,40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2,702千元[146] - 2023年上半年新增使用权资产128,070,000元,2024年为零[147][148] - 2024年6月30日租赁负债为20,92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743千元[149]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开支为12,299千元,2023年同期为11,177千元[150] - 2024年上半年租赁现金流出总额约为13,131,000元,2023年为12,852,000元[151][152]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为688,07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884,596千元[154] - 2024年上半年对分类为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额外注资,以账面价值约211,557,000元存货支付,2023年为零[15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以账面价值约2.11557亿元的存货对指定为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进行追加资本出资,2023年无此类出资[157]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贷款为6.6433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7.09247亿元;2024年上半年增加565.7万元,借款人还款5061.6万元,汇兑调整4.9万元;2023年增加7239.9万元,借款人还款8012.8万元,汇兑调整1297.4万元[158]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7.44753亿元,应收票据为3967.8万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17.95527亿元、2219.6万元[167]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和应收票据扣除亏损拨备后为16.6117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01976亿元[167] - 贸易应收款项和应收票据账龄分析:2024年6月30日1个月内为15.96175亿元,1 - 2个月为2829.1万元,2 - 3个月为1211.1万元,超过3个月为2459.4万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15.95943亿元、7102.4万元、746.8万元、2754.1万元[169] - 2023年1月1日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总计91,632千元,其中存续期预期信贷亏损—未发生信贷减值为67,227千元,存续期预期信贷亏损—已发生信贷减值为24,405千元[172]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增加24,115千元,其中存续期预期信贷亏损—未发生信贷减值增加47,257千元,存续期预期信贷亏损—已发生信贷减值减少23,142千元[172] - 2024年1月1日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总计115,747千元,其中存续期预期信贷亏损—未发生信贷减值为114,484千元,存续期预期信贷
硬蛋创新(0040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21:0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4321.4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约3863.5百万元增加约11.9%[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457.6百万元,同比减少约5.1%[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溢利约228.2百万元,同比减少约7.9%[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约169.1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0.6%[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112.7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92.5百万元增加约21.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基本每股盈利0.082元,较2023年同期的0.068元增加约20.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摊薄每股盈利0.082元,较2023年同期的0.067元增加约22.4%[2] - 2024年上半年收入约4321.4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457.9百万元或约11.9%[14][16] - 2024年上半年收入成本约3863.8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4.3%[14][17]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约457.6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5.1%,毛利率从12.5%降至10.6%[14][18]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约8.2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8.7百万元或约69.5%[14][19]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约228.2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9.6百万元[14][15]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约169.1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0百万元[14][15]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12.7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20.2百万元[14][15] - 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9540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520万元或5.8%[20] - 研发开支约为436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980万元或31.2%[21]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为986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930万元或8.6%[22] - 所得税由2023年同期的2850万元减少1900万元或66.7%至950万元,实际税率从14.5%降至5.3%[23]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为1.127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2020万元或21.8%[2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70.979亿元,流动负债约为52.892亿元,流动比率为1.34,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11.3%[25] - 报告期内资本开支约为60万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2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净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6.7%,较2023年12月31日的25.1%上升[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抵押银行存款金额约为3.1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877亿元增加[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432141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863453千元人民币[37]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457595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482307千元人民币[37]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6905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68132千元人民币[37]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82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0.068元人民币[38]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488042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607882千元人民币[39]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7097932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7588408千元人民币[39]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5289226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5024443千元人民币[39] - 2024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1808706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563965千元人民币[39]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额为4259540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4514720千元人民币[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为4321417千元,2023年同期为3863453千元,同比增长11.85%[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分部溢利为240483千元,2023年同期为248846千元[48][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除税前溢利为178585千元,2023年同期为196587千元[48][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9528千元,2023年同期为28455千元[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112688千元,2023年同期为92521千元[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370028,2023年同期为1367869[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370992,2023年同期为1371058[52]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贷款总额为664,33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09,247千元[53]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1,661,17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01,976千元[55]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2,681,63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44,183千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530,000个受限制股份单位归属予受益人,约人民币848,000元计入就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持有的股份;2023年同期分别为1,455,000个和人民币1,842,000元[5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科通技术收入为4042719千元,硬蛋科技收入为278698千元;2023年同期科通技术收入为3525070千元,硬蛋科技收入为338383千元[48][49] - 集团识别两个可呈报分部:科通技术销售IC、其他电子元器件及AIoT产品;硬蛋科技销售自研与半导体产品、引力金服、软件授权经营及孵化器业务[48] 业务能力与市场前景 - 科通技术代理超80家核心芯片公司产品,服务覆盖算力中心等众多AI应用领域[5] - 硬蛋学堂已成功培育超2000名芯片应用工程师[6] - 预计到2028年全球AI市场支出规模将达6320亿美元,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29.0%[7] - 预计到2030年中国AI产业的市场需求将达人民币5.6万亿元,2024年至2030年中国在AI产业总投资规模将超人民币10万亿元[7] - 科通技术可在芯片选型等方面提供智能化自动化解决方案,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6] - 硬蛋科技专注新能源产业,瞄准人民币千亿蓝海市场[6]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科技服务平台,组成智能硬件“芯–端–云”产业闭环[7] - 公司将把握AI技术驱动机遇,拓展AI产业链[8] - 科通技术预计在AI算力供应链中加速增长[8] - 公司计划加强硬蛋科技收入来源,开拓新能源智能电池云业务[9] - 公司打造iPaaS技术整合平台,服务AloT“芯–端–云”产业链[9] - 公司计划促进电子制造价值链生态系统发展,开拓供应链融资等业务[11] - 公司计划提升客户忠诚度,增加客户采购量,提供更合适平台和配套服务[12] - 公司计划通过策略伙伴关系和收购活动扩充业务,寻求交叉营销和授权经营机遇[13] 股息与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及报告期结束以来,公司均无派付、宣派或建议派发股息(2023年:无)[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香港联交所上市证券,且无持有库存股份[59]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现报告期(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2023年同期的中期股息[67] 公司治理与合规情况 - 公司主席与首席执行官由康敬伟先生兼任,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管理层未定期每月向董事会成员提供更新资料,未遵守第D.1.2条[60] - 全体董事及有关雇员在报告期及直至公告日期止已严格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62]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郝纯一先生为主席[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由核数师审阅,审核委员会也已审阅[64] - 公司成立了提名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65] 其他事项 - 自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结束以来,无可能影响公司的重大事件[36] - 公司目前持有深圳科通约66.84%股权,深圳科通将继续并表至集团综合财务报表内[31] - 公司授予的信贷期介乎自账单日期起计30天至120天,2023年12月31日相同[54] - 公司获授的平均信贷期为30天,2023年12月31日相同[56] - 公司普通股法定股份数目为500,000,000,000股,已发行及缴足股份以原币计值金额为1,394,262,732美元[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诉讼或仲裁事项[66] - 本中期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登载,中期报告将在上述网站登载,印刷本将按需寄发股东[67]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康敬伟先生、胡麟祥先生及郭莉华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叶忻先生、马启元博士及郝纯一先生[68]
硬蛋创新(0040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2:06
股权激励计划 - 2014 RSU计划下已发行及可能发行的新股总数不超过42,304,192股,占公司年度股东大会决议日期已发行股本的3%[2] - 公司采纳2023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作为雇员对集团忠诚的奖励[138][141] 集团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集团收入约为人民币8,863.4百万元,2022年同期约为人民币9,535.5百万元,同比减少约7.0%[19] - 2023年集团除税后纯利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9.3%[19] - 2023年集团毛利约为人民币1,029.9百万元,同比减少约7.5%[19] - 2023年集团经营利润约为人民币465.4百万元,同比减少约13.0%[19] - 2023年公司收入88.634亿元,同比下降7.0%;毛利10.299亿元,同比下降7.5%;经营溢利4.654亿元,同比下降13.0%;年内溢利3.199亿元,同比下降29.3%;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2.107亿元,同比下降33.0%;基本每股盈利和摊薄每股盈利均为0.154元,同比下降31.3%[2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人民币7,588.4百万元,流动负债约为人民币5,024.4百万元,流动比率为1.51,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9上升约8.6%[57]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包括已抵押存款)、存货以及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金额分别约为人民币725.5百万元、人民币4,506.1百万元及约人民币1,932.2百万元[57]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约为人民币1,597.4百万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约为人民币3,304.9百万元[57] - 按赎回价的现值确认赎回金融负债为人民币610.7百万元[5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168.0百万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270.5百万元减少约人民币102.5百万元或约37.9%[57] - 集团2023年度薪酬成本总额约为人民币2.061亿元(2022年:人民币1.957亿元)[84] - 2023年12月31日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银行存款金额分别约为人民币2.877亿元及约人民币1.905亿元[8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及公司均无重大或然负债[84] - 2023年公司收入约为8863.4百万元,较2022年的9535.5百万元减少约672.1百万元或约7.0%[102][103] - 2023年公司收入成本约为7833.5百万元,较2022年的8422.2百万元减少约7.0%[102][103] - 2023年公司毛利约为1029.9百万元,较2022年的1113.3百万元降幅约为7.5%[102][103] - 2023年公司经营溢利约为465.4百万元,较2022年的535.2百万元减少约69.8百万元[102][103] - 2023年公司除税前溢利约为360.5百万元,较2022年的515.9百万元减少[102] - 2023年公司年内溢利约为319.9百万元,较2022年的452.4百万元减少约132.5百万元[102][103] - 2023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为210.7百万元,较2022年的314.4百万元减少约103.7百万元[103] - 2023年公司财务成本约为109.3百万元,较2022年的67.7百万元增加[102] - 2023年公司出售附属公司无收益,2022年为48.9百万元[102] - 2023年公司应占联营公司业绩约为4.4百万元,2022年为 - 0.5百万元[102] - 2023年其他收入约为5290万元,较2022年的6620万元减少1330万元或20.1%[104] - 2023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1.998亿元,较2022年的1.407亿元增加5910万元或42.0%[104] - 2023年研发开支约为1.026亿元,较2022年的1.557亿元减少5310万元或34.1%[104] - 2023年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为3.15亿元,较2022年的2.99亿元增加1600万元或5.4%[105] - 公司所得税由2022年的6350万元减少36.0%至2023年的4060万元,2023年实际税率为11.3%,2022年为12.3%[105] - 2023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为2.107亿元,较2022年的3.144亿元减少1.037亿元或33.0%[105] - 2023年财务成本从2022年的6770万元增加4160万元至1.093亿元[105] - 2023年经营溢利由5.352亿元同比减少至4.654亿元[10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净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5.1%,2022年12月31日约为12.3%[107][109] - 2023年集团完成订单的收入约达人民币8,863.4百万元[157] 市场规模及增长预测 - 2023年全球iPaaS市场规模为66.8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616.7亿美元,2024 - 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5.2%,公司正积极拓展该市场[24] - 2023年全球AI市场规模为1966.3亿美元,预计2023 - 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7.3%;中国AI市场支出规模预计2023年超150亿美元,2027年有望达381亿美元,约占全球总规模9%[26] - 2022年中国电动两轮车换电渗透率为22.5%,预计2022 - 2026年换电服务市场规模将从42.4亿元升至205亿元,2026年换电市场渗透率达54.1%[37] - 2027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IT总投资规模预计超380亿美元[43] - 2023年全球AI市场规模估计达1966.3亿美元,2023 - 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7.3%[60] - 2023年中国AI市场支出超150亿美元,预计2027年达381亿美元,占全球约9%[60] 科通技术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及业务情况 - 科通技术作为集团业务,覆盖超50%的全球主要高端芯片供应商和众多国内领先芯片制造商[15] - 科通技术作为芯片产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游覆盖全球50%以上主要高端芯片厂商及众多国内前沿芯片厂商,下游覆盖五大领域数千家企业[20][35] - 受供应短缺和消费电子等行业芯片需求增长放缓影响,科通技术2023年整体年度销量受影响,但AI芯片订单需求增长[20][35] - IDC预计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将实现年增长20.2%至6328亿美元,全球芯片市场展望上调至“持续增长”[20][35] - 科通技术在报告期积极推动芯片应用发展,在AIGC、物流机器人和智能汽车电子后视镜等行业取得技术突破[21] - 科通技术将研发提升芯片应用方案设计,满足AI对高性能芯片应用需求[45] - 科通技术面向上游覆盖全球超50%主要高端芯片厂商及众多国内芯片厂商,下游覆盖五大领域数千家企业[132][133]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战略定位“科通 + 硬蛋”两大业务,聚焦智能硬件AIoT“芯片 - 设备 - 云”全产业链[29] - 公司将通过科通技术和硬蛋科技覆盖AI产业链,加快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模式[45] - 硬蛋科技的“硬蛋云”发挥大数据分析能力,推进AI产品应用落地[45] - 公司将进一步增强硬蛋科技的收入来源,聚焦新能源智能电池云业务和两轮车电池云服务[47] - 公司构建iPaaS技术集成平台,发展成为服务AloT“芯片 - 设备 - 云”产业链的核心技术提供商[47] - 公司打造“芯片 - 设备 - 云”产业闭环,满足AI产业链需求[47] - 公司计划开发新配套服务,提升平台整体效能,为新客户制定营销计划并交叉销售[49] - 公司计划通过战略合作和收购活动扩充业务,优化业务运营,提升市场优势[50] - 公司借助市场地位及业务模式,寻求交叉营销和授权经营机遇,提升销售能力[50] - 公司计划加强硬蛋科技收入来源,聚焦新能源智能电池云业务,布局两轮车电池云服务[67] - 公司打造iPaaS技术整合平台,服务AloT「芯–端–雲」产业链,重点服务五大智能硬件领域[67] - 公司计划促进发展电子制造业生态系统,开拓供应链融资、保险和云计算等相关业务[69] - 公司计划将客户和供应商数据营利化,提供营销、销售等数据导向服务[69] - 公司计划利用市场分析工具提升客户忠诚度,为客户推荐合适产品或开发定制新产品[69] - 公司投入更多资源提升服务可靠性,缩短客户响应时间[72] - 公司为新客户采购人员提供线上工具等服务,以提高重复购买率[72] - 公司计划通过战略伙伴关系和收购扩大业务,增强市场竞争力[73] - 公司计划利用市场地位和商业模式寻求交叉营销和授权机会[73] 深圳科通上市情况 - 深圳科通于2022年6月28日提交建议A股上市申请,6月30日获确认,上市须待深交所批准及完成证监会发行注册程序[83] - 公司目前持有深圳科通约66.84%股份,深圳科通继续并入集团综合财务报表[83] - 2024年1月31日,深圳科通向深交所提交招股声明书等资料[85] - 集团获联交所批准深圳科通分拆及在A股上市,上市完成后公司仍为其最终控股股东,财务业绩仍会合并[157] 公司人员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580名全职雇员(2022年:568名),其中18名兼职雇员(2022年:19名)[83] - 年报日期,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含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6][87] - 康敬伟54岁,2014年3月1日任执行董事,7月18日任CEO[90] - 胡麟祥49岁,2014年3月1日任执行董事,为集团CFO兼公司秘书[90] - 叶忻60岁,2014年7月18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92] - 郭女士2007年7月获湖南大学金融学学士,2009年7月获西安交大金融学硕士[92][93] - 康敬伟在互联网多媒体及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有逾25年经验,胡麟祥在审计及商业咨询方面有逾20年经验[90] - 康敬伟54岁,2014年3月1日任执行董事等职,2000年7月加入集团[118] - 胡麟祥49岁,2014年3月1日任执行董事等职,2003年10月加入集团[118] - 郭莉华39岁,2022年6月10日任执行董事,2016年6月加入集团,2021年11月起任集团融资部副总裁[118][121][123] - 叶忻60岁,2014年7月18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14年7月加入集团[118] - 马启元67岁,2017年6月2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17年6月加入集团[118] - 郝纯一64岁,2018年2月13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18年2月加入集团[118] - 陈剑雄60岁,任公司运营副总裁,1985年11月获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理学士学位[129] - 王巍40岁,任公司副总裁,2005年和2007年分别获清华大学BBA和MBA学位,2012年起为CFA成员[130] - 马启元博士67岁,2017年6月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25项专利,发表论文200余篇[148] - 马启元博士于2000年共同创立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并担任顾问[148] - 郝纯一64岁,2018年2月1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49] - 郝纯一自2023年7月18日起任Tristar Acquisition I Corp.行政总裁及董事[149] - 郝纯一自2023年5月29日起任Finnovate Acquisition Corp.董事[149] - 郝纯一曾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任East Stone Acquisition Corporation首席财务官及董事会主席[149] - 郝纯一曾于2015年至2019年任山东海之晟能源工程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总裁[149] - 执行董事康敬伟和胡麟祥任期自2020年6月2日起,郭莉华任期自2022年6月10日起,均为三年且自动续期三年[172] - 叶忻先生、马启元博士任期自2020年6月2日起,郝纯一先生任期自2023年6月9日起,均为三年且自动续期三年[197][200] 公司合规及风险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重大违反或未遵守适用法律法规情况[138][14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与供应商、客户及其他持份者无实质及重大纠纷[139][14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因不符合健康、安全或环保规例遭罚款或其他处罚[143] - 疫情
硬蛋创新(0040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2:4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全年收入为8,863.4百万人民币,较去年下降了7.0%[2] - 2023年全年毛利为1,029.9百万人民币,较去年下降了7.5%[2] - 2023年全年经营利润为465.4百万人民币,较去年下降了13.0%[2] - 2023年收入为人民币8,863.4百万元,较2022年减少约7.0%[24] - 2023年毛利为人民币1,029.9百万元,较2022年减少约7.5%[28] - 2023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52.9百万元,较2022年减少约20.1%[29] - 2023年度收入为886.34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度的953.55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61] - 2023年度净利润为31.99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度的45.24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61] - 2023年度每股基本盈利为0.154元人民币,较2022年度的0.224元人民币有所下降[62] - 2023年度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60.79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度的328.20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63] - 2023年度流动资产总额为758.84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度的642.33亿元人民币有所增加[63] - 2023年度流动负债总额为502.44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度的462.10亿元人民币有所增加[63] - 2023年度非流动负债总额为65.71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度的63.09亿元人民币有所增加[64] - 2023年度股本为1元人民币,储备为399.38亿元人民币[6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的流动资产约为人民币7,588.4百万元,流动负债约为人民币5,024.4百万元,流动比率为1.51,较2022年同期上升约8.6%[3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的资本开支约为人民币168.0百万元,较2022年减少约37.9%[3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的净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5.1%,较2022年同期上升至12.3%[40] 公司业务发展 - 科通技术主营业务为IC芯片应用设计和分销服务,覆盖全球50%以上主要高端芯片厂商[5] - 硬蛋科技专注于新能源产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8] - 硬蛋科技重点布局两轮车电池云服务,瞄准新能源智能电池云市场新趋势,助力集团持续盈利增长[10] - 全球iPaaS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616.7亿美元,硬蛋科技积极布局iPaaS市场,提供技术整合方案[11] - 开源鸿蒙已有140款商业设备落地,覆盖工业、金融、交通等行业[13] - 公司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硬件产业的技术整合服务平台,利用"科通技术+硬蛋科技"商业模式,组成智能硬件"芯-端-云"的产业闭环[14] - 公司计划进一步加强硬蛋科技的收入来源,积极聚焦新能源智能电池云业务的拓展,重点布局两轮车电池云服务,抢占市场新趋势[18] - 公司计划促进发展一个开放、互助、繁荣的电子制造业生态系统,扩充平台的增值服务,包括供应链融资、保险和云计算服务[19] - 公司计划持续提升客户忠诚度,吸引现有客户进行更多采购,利用先进的市场分析工具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率、更合用的线上及线下平台[21] 市场预测与前景 - 全球半导体行业有望反弹,IDC预计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将增长20.2%至6,328亿美元[6] - 2022年至2026年中国电动两轮车换电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从42.4亿元增长至205亿元,市场渗透率将达到54.1%[9] - 全球AI市场规模预计2023年为1,966.3亿美元,预计2023年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7.3%[14] - 中国AI市场支出预计2023年超过150亿美元,2027年有望达到381亿美元,约占全球总规模9%[14]
IPO雷达|母公司曾遭做空,科通技术上会前被取消审议,负债率远超同行
36氪· 2024-02-15 17:16
文章核心观点 深交所原定于2月7日审议科通技术首发事项,但2月6日公告取消审议 公司存在经营现金流净流出、资产负债率高、母公司被做空、第三方回款占比高及向关联方拆出资金等问题,未来走向待察 [1][2][4] 公司基本情况 - 科通技术成立于2005年,是芯片应用设计和分销服务商,与多家芯片原厂合作,获多种产品线授权,应用于五大领域 [5][6] - 公司由港股硬蛋创新分拆而来,实际控制人为康敬伟,预计募资20.49亿元用于扩充分销产品线等项目 [3][7] 母公司被做空情况 - 2017年烽火研究两次发布针对硬蛋创新前身科通芯城的做空报告,质疑年报数据真实性等,致其股价大跌、银行撤贷、业务规模缩小 [8][10][11] - 2019年底科通芯城业务重组,分拆科通技术上市,2022年更名为硬蛋创新,2024年2月14日收盘价1.07港元/股,总市值13.55亿元 [12][13] 经营业绩情况 - 202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2.21亿、76.21亿、80.74亿、35.0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9亿、3.13亿、3.08亿、1.22亿元,2023年上半年双降 [15][16]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分别为9.14%、7.11%、7.78%、9.78%,2020 - 2022年低于同行均值 [17] 负债与现金流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6.36%、77.73%、81.00%、83.42%,远高于同行均值,融资渠道单一致负债率高 [18][19]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1.63亿、 - 2.4亿、 - 1.48亿、 - 7.5亿元,因采购付款周期短于货款回收周期致现金流净流出 [21][22] 财务规范问题 - 报告期内,公司第三方回款总额分别为18.51亿、29.24亿、40.12亿、13.5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43.84%、38.36%、49.68%、38.71%,或影响销售真实性 [24][25] - 2020年公司向关联方累计拆出资金5.8亿元,公司称是基于跨境资金池和自身资金周转需求,但合理性存疑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