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设银行(00939)
icon
搜索文档
建设银行(601939):\三大战略\纵深推进,业绩增速回归正增:——建设银行(601939.SH)2025年三季报点评
光大证券· 2025-10-31 16:2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0] 核心观点 - 建设银行"三大战略"纵深推进 业绩增速回归正增长 [1][10] - 营收增长平稳 盈利增速由负转正 前三季度营收5737亿元(同比+0.8%) 归母净利润2574亿元(同比+0.6%) [3][4] - 信贷稳步增长 重点领域投放景气度较高 生息资产同比增速10.4% 贷款同比增速7.5% [5] - 非息收入保持双位数高增长达1461亿元(同比+14%) [8] - 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不良率1.32% 拨备覆盖率235% [9] - 资本充足率安全边际厚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36% [9] 财务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收5737亿元 同比增速0.8% 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速1%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0.6% 较1H25分别变动-1.3pct -2.3pct +2pct [3][4] - 净利息收入同比-3% 非息收入同比+14% 较上半年分别变动+0.2pct -5.7pct [4] - 年化加权平均ROAE为10.32% 同比下降0.71pct [3] - 前三季度累计成本收入比24.8% 信用减值损失/营收21.2% 同比分别上升0.4pct 2pct [4] - 规模 非息 所得税为主要业绩贡献项 分别拉动业绩增速13.9pct 6.8pct 3.7pct [4] 资产负债结构 - 3Q25末生息资产同比增速10.4% 贷款同比增速7.5% 较2Q末分别变动+0.4pct -0.4pct [5] - 金融投资同比增速17.9% 同业资产同比增速10.7% 环比分别变动-0.1pct +4.9pct 非信贷资产占生息资产比重37.8% 较年中提升0.7pct [5] - 3Q单季贷款新增2298亿元 同比少增736亿元 对公 零售 票据分别新增572亿元 33亿元 1694亿元 同比分别多增1481亿元 少增321亿元 少增1897亿元 [5] - 重点领域贷款高增长 季末绿色 普惠小微 涉农贷款较年初增幅分别达18.4% 11.7% 10.3% 均高于各项贷款整体增幅 [5] - 3Q25末付息负债同比增速11.4% 存款同比增速7.5% 较2Q末分别提升0.3pct 1.3pct [6] - 3Q单季存款新增1914亿元 同比多增3639亿元 季末占付息负债比重75% 较年中下降1pct [6] - 定期化趋势延续 预计单三季度定期 活期存款新增2254亿元 -339亿元 季末定期存款占比57.5% 环比提升0.4pct [6] 净息差与盈利能力 - 前三季度NIM为1.36% 较1H25 2024年分别下降4bp 15bp [7] - 测算1-3Q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1H25下降5bp 付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2bp [7] - 非息收入1461亿元(同比+14%) 占营收比重25.5% [8]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97亿元(同比+5.3%) 手机银行和"建行生活"用户数达5.42亿户 月活用户2.44亿户(同比+12.7%) [8] - 净其他非息收入564亿元(同比+31%) 其中投资收益368亿元 同比多增221亿元 [8]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3Q25末不良率1.32% 较年中下降1bp 不良余额3655亿元 单季新增11.6亿元 同比少增28.4亿元 [9] - 前三季度信用减值损失1218亿元 同比多增122亿元 季末拨贷比3.11% 拨备覆盖率235% 分别较上季末下降7bp 4.4pct [9] - 核心一级/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36% 15.19% 19.24% 较2Q末分别变动+2bp 0bp -27bp [9] - 季末RWA增速8.1% 较2Q末下降0.2pct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7年EPS预测为1.29元 1.32元 1.35元 [10][11] - 当前股价对应PB估值分别为0.71倍 0.66倍 0.62倍 对应PE估值分别为7.14倍 7.02倍 6.87倍 [10][11] - 预测2025-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510.67亿元 7639.05亿元 7830.07亿元 增速分别为0.1% 1.7% 2.5% [11][28] - 预测20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83.47亿元 3443.04亿元 3519.18亿元 增速分别为0.8% 1.8% 2.2% [11][28]
建设银行(601939):盈利回暖,不良压降
天风证券· 2025-10-31 15:51
投资评级 - 6个月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评级)[7] 核心观点 - 建设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盈利能力有效改善,资产质量稳健[1][5] - 盈利增速表现回暖,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由上半年的-1.37%转为前三季度的+0.62%[2] - 不良贷款率进一步压降至1.32%,资产质量稳健[4]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5737.02亿元,同比增长0.82%[1][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2573.6亿元,同比增长0.62%[1][2] - 净利息收入4276.06亿元,同比下滑3%,占总营收74.53%[2] - 非息净收入1460.96亿元,同比增长13.95%[2]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96.68亿元,同比增长5.31%[2] - 投资净收益367.6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0.55%,占总营收6.41%[2] - 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速为1.03%[2] 资产与负债分析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生息资产总计44.48万亿元,同比增长10.89%,环比增长2.15%[3] - 贷款同比增长7.59%,金融投资同比增长18.96%,同业及拆放同比增长46.89%,存放央行同比下降8.28%[3] - 贷款、金融投资、同业及拆放、存放央行占生息资产比重分别为60.31%、27.77%、5.42%、6.50%[3] - 计息负债余额41.23万亿元,同比增长15.28%,环比增长3.11%[3] - 存款同比增长7.47%,发行债券同比增长13.77%,同业负债同比增长73.32%,向央行借款同比下降2.75%[3] - 存款、发行债券、同业负债、向央行借款占计息负债比重分别为73.25%、6.39%、17.65%、2.71%[3] 盈利能力与息差 - 2025年前三季度净息差录得1.36%,较上半年下行4个基点[2]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0.87%、+2.15%、+3.28%[5]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3.01元、14.12元、15.27元[5] 资产质量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不良贷款率为1.32%,环比下降1个基点[4] - 贷款拨备率为3.11%,环比下降7个基点[4] - 拨备覆盖率为235.1%,环比下降4.35个百分点[4]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为9.24元[7] - 基于预测,2025年市盈率为7.14倍,市净率为0.71倍[6]
瑞银:料市场对建设银行上季表现或反应略负面 给予“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10-31 15:45
瑞银发布研报称,建设银行(601939)(00939)今年首三季纯利为2,574亿元人民币,同比微升0.6%,扭 转了上半年同比下跌1.4%的下行趋势。单计第三季,纯利同比增长4.2%,增幅与四大行平均水平(4.1%) 相若。然而该行第三季收入由升转跌,主要受到期内净利息收入同比跌2.7%、净息差同比收窄21个基 点,以及其他非利息收入转弱等拖累。瑞银预期,市场对建行上季业绩反应将略为负面,仍给予"买 入"评级,目标价10.2港元。 ...
瑞银:料市场对建设银行(00939)上季表现或反应略负面 给予“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10-31 15:36
智通财经APP获悉,瑞银发布研报称,建设银行(00939)今年首三季纯利为2,574亿元人民币,同比微升 0.6%,扭转了上半年同比下跌1.4%的下行趋势。单计第三季,纯利同比增长4.2%,增幅与四大行平均 水平(4.1%)相若。然而该行第三季收入由升转跌,主要受到期内净利息收入同比跌2.7%、净息差同比收 窄21个基点,以及其他非利息收入转弱等拖累。瑞银预期,市场对建行上季业绩反应将略为负面,仍给 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0.2港元。 ...
大行评级丨瑞银:预期市场对建行上季业绩反应或略负面 评级“买入”
格隆汇APP· 2025-10-31 14:37
格隆汇10月31日|瑞银发表研究报告指,建设银行今年首三季纯利为2574亿元,按年微升0.6%,扭转 了上半年按年下跌1.4%的下行趋势。单计第三季,纯利按年增长4.2%,增幅与四大行平均水平(4.1%)相 若。然而第三季收入由升转跌,主要受到期内净利息收入按年跌2.7%、净息差按年收窄21个基点,以 及其他非利息收入转弱等拖累。瑞银预期市场对建行上季业绩反应将略为负面,仍给予"买入"评级,目 标价为10.2港元。 ...
中国建设银行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业绩:稳中向好
环球网· 2025-10-31 11:17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收入为5,60281亿元,同比增长144% [2] - 净利润为2,58446亿元,同比增长052%,其中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2,57360亿元,同比增长062%,连续两个季度增速提升 [2] - 拨备前利润为4,11360亿元,同比增长103% [2]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89668亿元,同比增长531%,显示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2] - 核心指标保持同业领先,净利息收益率136%,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080%,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32%,成本收入比2553% [2] 资产负债规模与质量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集团资产总额达453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83% [2]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276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10% [2] - 负债总额为417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05%,其中吸收存款总额为306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75% [2] - 资产质量稳健,不良贷款率为13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2] - 风险抵补能力充足,拨备覆盖率为23505%,较上年末上升145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924% [2]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举措 - 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35万亿元,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超67万亿元 [3] - 普惠金融领域,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8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97690亿元,贷款客户370万户,较上年末增加3455万户 [3] - 科技金融方面,科技贷款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债券投资组合中科创债投资量同比增长超4倍,承销科创债券118笔 [3] - 绿色贷款余额为589万亿元,较年初同口径增长1838%,发行绿色债券金额折合人民币超500亿元,参与承销境内绿色及可持续发展债券98期,发行规模2,92878亿元 [3] - 养老金金融领域,建信养老金的第二支柱管理规模达7,008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78% [3] 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 金融大模型累计支撑347个业务场景,体系化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建设 [3] - 手机银行和“建行生活”用户总数达542亿户 [3]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超8,000亿元 [3] - “建行惠懂你”平台认证企业达1,537万户,较上年末增加123万户 [3] 风险管理机制 - 公司坚持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加强母子公司、境内外机构协同控险,提升集团一体化风险管控能力 [4] - 加快推进企业级智能风控体系建设,提升客户、业务风险监控预警智能化水平 [4] - 重点领域风险水平总体可控,在防风险中持续提升促发展能力 [4]
六大行前三季度赚了多少钱?营收净利增速全面回正,息差压力仍在
第一财经· 2025-10-31 11:13
整体业绩表现 - 国有六大行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87%,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22% [1] - 六大行均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同比正增长,三季度经营改善贡献较高 [1]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绝对值领先,分别为2699亿元、2574亿元、2209亿元 [2] - 与上半年相比,盈利表现进一步改善,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呈“三升三降”格局,而前三季度全面转正 [2] 各行业绩增速 - 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营收增速领先,分别为2.69%和2.17% [2]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最快,达到3.03%,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增速也在1%以上 [2] - 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6亿元和700亿元 [2] 净息差与利息收入 - 五大行净息差有不同程度下行,但下行幅度已明显收窄,单季度降幅在0.01至0.04个百分点之间,相比上半年最高0.17个百分点的降幅有所改善 [1][3] - 仅交通银行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实现同比正增长,增幅为1.46%,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利息净收入降幅超过3% [2] - 中国银行净息差在三季度末保持在1.26%,其余五行净息差环比年中下行 [3] 非利息收入 - 六大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增幅显著,分别达到13.34%和11.48% [3] - 五大行投资净收益实现7.62%至150.55%的同比正增长,仅交通银行投资净收益同比下降18.16% [3] 资产规模与扩张 - 截至三季度末,六大行资产总额接近218万亿元,较年中增长约1.85% [1] - 工商银行总资产规模最大,达52.81万亿元,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紧随其后,分别为48.14万亿元和45.37万亿元 [4] - 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总资产重新回到两位数增速,较年初分别增长11.33%和11.83% [4] - 六大行贷款总额超过127万亿元,较去年末增长约9万亿元,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贷款增速较快,均在8%以上 [4] 负债与存款 - 六大行负债总额接近150万亿元,较去年末增长9.69万亿元,增幅6.92% [4] - 六大行存款增速普遍在6%至8%之间 [4] 资产质量 - 五大行不良贷款率较去年末下降,仅邮储银行不良率抬升0.04个百分点 [1][4] - 六大行拨备覆盖率呈“三升三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拨备覆盖率略升 [4] - 邮储银行拨备覆盖率从去年末约286%降至240%附近,农业银行拨备覆盖率最高,从299.61%降至295.08% [5] 二级市场表现 - 农业银行总市值以2.74万亿元领先,工商银行总市值为2.59万亿元 [5] - 农业银行是唯一一家市净率恢复至1倍以上的国有大行,每股净资产7.82元,收盘价8.06元 [5]
建设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正增长,大模型落地347个业务场景
南方都市报· 2025-10-31 11:03
核心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737.02亿元,同比增长0.82% [1][2] - 前三季度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2573.60亿元,同比增长0.62% [1][2] - 第三季度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4.19%至952.84亿元,拉动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速转正 [3] - 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0.80%,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32% [2] 资产负债规模 - 截至9月末资产总额45.3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83% [1][2]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7.6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10% [2] - 金融投资12.3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61% [2] - 负债总额41.7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05% [2] - 吸收存款30.6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75% [2]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1.3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1][2] - 不良贷款总额3654.7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7.83亿元 [2] - 拨备覆盖率235.05%,较上年末上升1.45个百分点 [2] - 贷款拨备率3.11%,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2] 收入结构 - 利息净收入4276.0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0% [4] - 净利息收益率1.36%,较上年同期下降16个基点 [4] - 非利息收入1460.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95% [4]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96.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1% [4] 财富管理业务 - 财富管理业务边际向好,代销基金、第三方存管收入均保持两位数增速 [4] - 代理保险业务在二、三季度销量实现较好增长,带动当季收入同比正增长 [4] - 托管规模保持同业领先,公募基金、养老金等产品收入增长带动三季度当季收入同比正增长 [4] 金融“五篇大文章”进展 - 科技金融:累计落地科技企业并购贷款项目37个,投放规模143.46亿元 承销科创债券118笔,共计381.82亿元 科创债投资量同比增长超4倍 [6] - 绿色金融:绿色贷款余额5.8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8.38% 债券投资组合中投向绿色领域资金规模超2500亿元 [6] - 普惠金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8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976.90亿元 贷款客户370万户,较上年末增加34.55万户 [6] - 养老金融:第二支柱管理规模7008.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78% 企业年金托管规模7700.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64% 个人养老产品扩容至16只 [6] - 数字金融:金融大模型累计支撑347个业务场景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超8000亿元 [6]
国有六大行三季报出炉!合计盈利1.07万亿元
广州日报· 2025-10-31 10:58
核心业绩概览 - 国有六大行前三季度合计实现盈利1.07万亿元 [1] - 六大行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1] 营业收入表现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6400.28亿元、5508.76亿元、5737.02亿元、4912.04亿元、2650.80亿元和1996.45亿元 [1] - 六大行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17%、1.97%、0.82%、2.69%、1.82%和1.80%,中国银行以2.69%的增速领先 [1] 净利润表现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99.08亿元、2208.59亿元、2573.60亿元、1776.60亿元、765.62亿元和699.94亿元 [1] - 六大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0.33%、3.03%、0.62%、1.08%、0.98%和1.9%,农业银行以3.03%的增速最快 [1] 净息差水平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28%、1.30%、1.36%、1.26%、1.68%和1.20% [1] - 六大行净息差同比均有所下降 [1] 资产质量 - 截至9月末,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3%、1.27%、1.32%、1.24%、0.94%和1.26% [2] - 所有银行不良贷款率均较上年末有所改善 [2] 股东回报 - 六大行拟每10股派息金额分别为1.414元、1.195元、1.858元、1.094元、1.230元和1.563元 [2] - 合计派息金额高达2046.57亿元 [2]
金融业唯一部级科技类奖项,六大行谁更胜一筹?
新浪财经· 2025-10-31 09:04
奖项概况 - 2024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共有290个项目获奖,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103项、三等奖148项、专项奖"微创新奖"20项 [1][3] - 本届奖项评审基于对681个申报项目的定性定量评价 [3] - 本届首次出现"特等奖",由中钞印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多功能激光雕刻钞券制版系统研制"项目获得 [3] 国有大行整体表现 - 六家国有大行2024年获奖项目合计达33个,较2023年增加3个 [1][4] - 五家大行的获奖项目均超过5个 [4] - 中国银行获奖总数最多,为7个项目,较2023年增加2个 [1][4] - 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各获得6个奖项 [1][4] - 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各获得5个奖项 [1][4] - 邮储银行获得4个奖项,与2023年持平 [1][5] 工商银行 - 是唯一一家有2个项目均获一等奖的机构 [1][8] - 获奖总数6个,与2023年持平,包括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 [4][8] - 一等奖项目为"金融行业人工智能全栈安全风险检测平台建设和应用"和"证券期货行业基础数据库(TOPS工程)" [7][8] - 二等奖项目"集团一体化智能风控体系ERM5.1建设"定位为建立集团风险管理的"中央厨房" [8] 农业银行 - 获奖总数5个,较2023年减少1个,包括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 [4][9] - 一等奖项目为"数智驱动的企业级业务架构建设实践",主要由该行研发中心完成 [9] 中国银行 - 获奖总数7个,为国有大行中最多,包括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 [4][10] - 一等奖项目"IT架构全面转型战略工程项目"基于企业级技术平台,打破传统"竖井模式" [10] 建设银行 - 获奖总数6个,较2023年增加1个,包括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4][11] - 一等奖项目"主机核心银行系统全面下移工程"于2024年7月全部完成 [11] - 获奖项目多次提及"AI",如"'帮得'客户经理全功能AI助理"和"AI智慧反洗钱系统" [11] 交通银行 - 获奖总数5个,较2023年增加1个,包括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4][12] - 一等奖项目"普惠金融零售业务新模式及生态体系建设"的主要完成人包括副行长周万阜、钱斌等 [12] 邮储银行 - 获奖总数4个,与2023年持平,包括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 [5][12] - 一等奖项目"数智驱动的大型银行分布式公司业务核心系统"的主要完成人包括行长刘建军、副行长杜春野等 [12] 其他银行机构表现 - 在一等奖18个项目中,银行机构占据五成席位 [13] - 除国有大行外,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的项目也获得一等奖 [13] - 在二等奖103个项目中,银行机构占据36个席位,包括多家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 [13][14] - 三等奖获奖银行机构类型广泛,涵盖外资行、民营银行及农村金融机构 [14] 行业技术趋势 - 获奖项目中"智能"关键词被提及接近70次,远超2023年的不足40次 [15] - "AI"出现在15个项目名称中,"大模型"出现在28个项目中,提及次数均较2023年增加 [15] - 地方银行科技赋能实力提升,创新性AI项目持续增多,如青岛银行、湖南银行、徽商银行等均有相关获奖项目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