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00939)
搜索文档
银行业周度追踪2025年第43周:保险资本三季度继续增持银行股-20251103
长江证券· 2025-11-03 07:30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并维持该评级 [11]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随着年底临近及更多银行进入中期分红阶段,应重点关注大型银行股的红利配置价值 [2] - 2025年三季报显示上市银行营收和利润增速小幅下行符合预期,但利息净收入增速继续回升是核心亮点,息差拐点愈加清晰 [2][6] 市场表现与交易动态 - 本周银行指数下跌2.3%,相较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指数的超额收益分别为-1.9%和-2.8% [2][9] - 市场风险偏好高位震荡,银行板块相对收益转负,科技板块波动率放大,市场对后市交易风格存在分歧 [2][9] - 各类型银行股的成交额占比均有所提升,股份行换手率创新高,城商行换手率回升,预计银行股交易热度将进一步上行 [30][32] 三季报业绩亮点与趋势 - 国有行营收和利润增速边际回升优于预期,二季度营收全面转正,三季度利润全面转正 [6] - 城商行业绩增速保持领先,但部分个股不及预期;股份行和农商行头部公司业绩增速稳定 [6] - 利息净收入增速继续回升,测算多数银行单季度息差环比回升,拐点清晰;考虑四季度基数低及明年存款成本确定性下行,预计增速反转可持续 [7][36] - 非息收入受债市波动影响,城商行普遍下滑,但国有行通过衍生工具、汇兑收益及兑现AC浮盈支撑非息增速优于同业 [7][37]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资产质量方面重点关注零售风险,整体尚未确立拐点,各品种零售贷款仍有压力 [7][37] - 部分公司如宁波银行通过压降零售贷款、加速投放对公贷款,率先出现不良生成率拐点;招商银行信用卡逾期率连续三个季度降低 [37] 保险资本增持动向 - 三季度保险资本继续大力增持银行股,平安人寿是增持农业银行A股和邮储银行A股的主要力量,持股比例分别达1.40%和1.98% [8][40][42] - 中国人寿等大型保险资本向城农商行下沉,进入苏州银行、南京银行、常熟银行等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3.40%、2.08%和1.66% [8][40][42] - 中小保险公司如东吴人寿、弘康人寿、利安人寿寻求银行股长期股权投资机会,可能通过获取董事会席位实现权益法记账 [8][40] 股息率与可转债机会 -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六大国有行A股平均股息率为3.89%,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为210BP;H股平均股息率为5.08%,相对A股平均折价率为23% [20][23][24] - 可转债银行股存在强赎交易机会,浦发银行可转债摘牌后累计转股39.5亿股;上海银行和兴业银行转股需求较强 [25][28]
不止于贷!服务超2万家科技企业,深圳建行科技金融“方法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07:28
文/曹媛 赵轶 陈璐 1000万元,对中小微科技企业意味着什么?是让实验室里的创新技术挣脱"纸面"、走向产业化的"第一 桶金",是补上生产线升级、原材料采购缺口的"及时雨",更是缓解场地租金、员工工资压力的"定心 丸"…… 成立初期,纯钧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便借助深圳建行联合深圳天使母基金创新的"天使贷"发放的 1000万元,补充了企业现金流;同样需要资金支持的深圳市源微创新实业有限公司,在深圳建行办理了 小微科技企业专属贷款产品"科技E贷",获1000万元授信。 如今,纯钧新材料已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温控材料与液冷散热关键领域积极"补短 板""填空白",自主研发出了服务器液冷、KW级芯片液冷、AI PC笔电散热等系列产品,已完成7轮股 权融资;源微创新深耕固态存储领域十余载,已从初创企业稳步成长为覆盖封装、测试、SMT全产业 链的综合性科技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完善的产业布局,跻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专精特 新企业行列,并通过多项国际体系认证,产品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纯钧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CNC车间。 这样的陪伴式成长并非个例。截至9月末, ...
不止于贷!服务超2万家科技企业,深圳建行科技金融“方法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07:18
文/曹媛 赵轶 陈璐 1000万元,对中小微科技企业意味着什么?是让实验室里的创新技术挣脱"纸面"、走向产业化 的"第一桶金",是补上生产线升级、原材料采购缺口的"及时雨",更是缓解场地租金、员工工资 压力的"定心丸"…… 成 立 初 期 , 纯 钧 新 材 料 ( 深 圳 ) 有 限 公 司 便 借 助 深 圳 建 行 联 合 深 圳 天 使 母 基 金 创 新 的 " 天 使 贷 " 发 放 的 1 0 0 0 万 元 , 补 充 了 企 业 现 金 流 ; 同 样 需 要 资 金 支 持 的 深 圳 市 源 微 创 新 实 业 有 限 公 司,在深圳建行办理了小微科技企业专属贷款产品"科技E贷",获1 0 0 0万元授信。 如今,纯钧新材料已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温控材料与液冷散热关键领域积 极"补短板" "填空白",自主研发出了服务器液冷、KW级芯片液冷、AI PC笔电散热等系列产 品,已完成7轮股权融资;源微创新深耕固态存储领域十余载,已从初创企业稳步成长为覆盖 封装、测试、SMT全产业链的综合性科技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完善的产业布局,跻 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行 ...
永安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子公司浙江中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为子公司浙江永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11-02 22:28
浙江中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邦公司")为永安资本向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 申请银行授信提供担保而签署的《最高额保证合同》已期满。根据永安资本发展需要,中邦公司于2025 年10月29日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签订《最高额保证合同》,为永安资本继续提供担 保。本次担保金额为1.90亿元。本次担保实施后,中邦公司为永安资本及其子公司提供担保总额为56.33 亿元(含本次担保)。 本次担保事项在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担保额度和被担保对象范围内,不存在损害公司和股 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二)内部决策程序 公司于2025年4月22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并于2025年5月20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分 别审议通过了《关于担保额度预计的议案》,同意全资子公司中邦公司增加对全资子公司永安资本及其 子公司的担保额度80亿元(含前期担保到期续签),并在有效期内,每日担保余额不超过80亿元。授权 有效期自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之日止。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
前三季度六大行营收净利双增,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02 19:44
盈利表现 - 六大行2025年前三季度合计盈利1.07万亿元,净利润全部实现正增长 [1][2]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99.08亿元、2208.59亿元、2573.60亿元、1776.60亿元、765.62亿元和699.94亿元 [2] - 农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3.03%,增速最快,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增速分别为1.9%和1.08% [2] - 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营收增速领先,分别为2.69%和2.17% [2] - 盈利表现较上半年进一步改善,三季度贡献显著 [2] 资产质量 - 截至9月末,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均较上年末下降,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4][5]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3%、1.27%、1.32%、1.24%、0.94%和1.26% [5] - 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0.94%,是六大行中唯一低于1%的银行 [5] - 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在二季度实现“双降”,主要监管指标处于“健康区间” [5] - 资产质量优化得益于贷款结构优化、风控能力加强以及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加大 [6] 净息差状况 - 六大行净息差普遍面临收窄压力,但降幅有所缓解 [7][8] - 邮储银行净息差1.68%为六大行最高,工行、农行、建行、中行、交行净息差分别为1.28%、1.30%、1.36%、1.26%、1.20% [7] - 邮储银行净息差较2024年同期1.89%下降21个基点 [7] - 中国银行净息差企稳趋势明显,前三季度净息差1.26%与上半年持平 [7] - 银行业息差显现边际改善信号,预计2026年息差同比降幅收窄至5个基点 [8] 业务发展 - 六大行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力推动金融提振消费,重点领域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2] - 工商银行贷款投放和债券投资“两投”增加超4万亿元,增量再创新高 [2] - 银行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定价管理水平等措施应对净息差压力 [7][8]
建设银行(601939):利润增速转正 资产增长加速
格隆汇· 2025-11-01 20:42
(下页继续) 机构:中金公司 研究员:林英奇/许鸿明/周基明/张帅帅 公司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 建设银行1~3Q25 归母净利润/营业收入同比+0.5%/+0.8%,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发展趋势 利润增速转正。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营收同比增长0.5%/0.8%,较上半年上升2.0ppt/下降1.3ppt;三季 度单季净利润/营收分别同比增长4.1%/下降2.0%,较2Q 上升3.1ppt/下降12.3ppt。公司净利润增速转 正,主要由于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11.2%,较上半年的22.8%明显放缓,信用成本下降反哺净 利润。营收增速下降,主要由于:1)其他非息收入放缓,公司前三季度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31%, 增速较上半年的55.6%下降24.6ppt,主要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拖累;2)前三季度公司利息净收入同 比下降3.0%,较上半年的下降3.2%小幅放缓,主要由于息差小幅下行、贷款增速放缓。另一方面,公 司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5.3%,较上半年的4.0%回暖,主要由于代销、结算等业务贡献。 资产增速继续回升。前三季度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10.9%,较上半年的10.3%继续上升,主要由于同业 资产增长较快; ...
营收、净利润均回到正增长 六大行三季报传“暖意”
经济观察网· 2025-11-01 16:36
整体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底,六大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传递出业绩企稳回升的信号 [2] - 六大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农业银行增速最高,超过3%,工商银行归母净利润规模最大,达2699.08亿元 [3][4] - 六大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均有所提升,中国银行增速最高,为2.69%,工商银行营收规模最大,达6400.28亿元 [4] 收入结构分析 - 多家大行的利息净收入仍处于下降通道,除交通银行同比增长1.46%至1286.48亿元外,其余五大行均同比下降,中国银行降幅最大,为3.04% [5] - 非利息收入正成为增长转型切入点,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其中邮储银行增速最高,达27.52%至314.81亿元,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6.20%至1654.12亿元 [5] - 邮储银行非利息收入增加主要源于加强市场研判,抢抓市场机遇,加大债券、票据等资产交易力度,买卖价差收益增加 [6] 资产规模与质量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六大行资产规模均较上年末上升,建设银行增速最高,为11.83%,总资产达453690.94亿元,工商银行总资产规模最大,接近52.81万亿元 [6][7] - 除邮储银行不良率较去年末上升0.04个百分点外,其余五大行不良率均有所下降,邮储银行不良率仍为六大行中最低,达0.94% [7] 净息差趋势 - 息差收窄仍是行业面临的挑战,但息差降幅有所缓解,呈现企稳态势 [2][8] - 邮储银行净息差达1.68%,在六大行中最高,中国银行净息差企稳趋势明显,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26%,与上半年持平 [9] - 多家银行净息差降幅收窄,例如交通银行前三季度净息差1.20%,较二季度仅下降1个基点,工商银行净息差下行幅度亦逐季收窄 [10]
新政实施首日,建行江苏省分行率先落地省内首批绿色外债试点业务
搜狐财经· 2025-11-01 10:27
本次试点政策落地是建设银行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绿色金融的创新实践。下 一步,建行江苏省分行将继续深耕"五篇大文章",持续优化本外币一体化对客综合服务,不断提升跨境 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全力支持更多优质实体企业发展,为江苏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金融动 力。 11月1日,绿色外债试点相关政策在江苏地区正式实施,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苏省分局的全力支持与指 导下,建行江苏省分行于试点首日成功为盐城某企业办理了绿色外债签约登记业务,成为江苏地区首批 落地绿色外债试点业务银行。 绿色外债试点政策是国家外汇管理局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拓宽企业绿色用途融资渠道 而推出的重要举措。试点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从境外融入本外币资金,专项用于绿色或低碳 转型项目,其核心优势在于允许这类项目更少占用企业全口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从而扩大其跨境 融资规模上限。 自外汇局江苏省分局发布开展绿色外债业务试点政策以来,建行江苏省分行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迅速 部署,制定配套内控制度并加强内部培训,同时主动面向企业进行宣传推介,精准对接融资需求。盐城 某粮油企业一直致力于推进粮食加工系统的绿色低碳转型项 ...
智通ADR统计 | 11月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1-01 07:57
港股与ADR价格对比 - 多数大型蓝筹股在香港市场收跌,其中阿里巴巴-W下跌7港元或4.07%至165.1港元,腾讯控股下跌22港元或3.38%至629港元[3] - 在美国交易的ADR价格普遍高于港股收盘价,腾讯控股ADR换算价为632.297港元,较港股溢价3.297港元或0.52%,汇丰控股ADR报108.898港元,较港股升0.798港元或0.74%[2][3] - 部分公司ADR出现折价,建设银行ADR换算价7.685港元,较港股低0.015港元,工商银行ADR报6.003港元,较港股低0.017港元[3] 个股表现分析 - 金融板块表现分化,汇丰控股微涨0.1港元或0.09%至108.1港元,友邦保险上涨2.25港元或3.07%至75.45港元,而四大内银股均下跌,建设银行跌2.04%,中国银行跌1.12%[3] - 科技股普遍承压,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小米集团-W分别下跌3.38%、4.07%、2.17%,美团-W微跌0.39%至102港元[3] - 新经济板块中,快手-W港股跌3.08%至72.35港元,但其ADR溢价显著,达75.764港元,较港股高出3.414港元或4.72%[3]
非息收入补位,六大行单季日赚42亿元
华夏时报· 2025-10-31 23:58
整体业绩概览 - 国有六大行2025年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2.73万亿元,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7万亿元,延续盈利稳增态势[3] - 第三季度单季六大行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超3898亿元,按92天计算日均盈利超过42亿元[3] - 六大行在营收与归母净利润两大核心指标上均实现同比正增长,第三季度经营数据改善对整体业绩起到推动作用[3] 盈利规模与梯队分布 - 工商银行以2699.08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蝉联榜首,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紧随其后,分别为2584.46亿元和2208.59亿元,三家银行合计贡献近70%的净利润,构成行业盈利“第一梯队”[4] - 中国银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776.6亿元,单独处于“第二梯队”[4] - 邮储银行与交通银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5.62亿元和699.94亿元,形成“第三梯队”[4] 净利润增速分析 - 农业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为3.03%,稳居六大行榜首,是唯一增速突破3%的银行[6] - 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90%和1.08%[7] - 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邮储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均低于1%[7] - 第三季度单季,中国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9%,得益于资产质量稳健基础上的拨备计提力度降低以及实际所得税率下降[7] 营业收入表现 - 六大行前三季度营收均实现正增长,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营收分别为6400.28亿元、5508.76亿元、5737.02亿元、4912.04亿元、2650.80亿元和1996.45亿元[8] - 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17%、1.97%、0.82%、2.69%、1.82%和1.80%,中国银行增速最快,建设银行增速垫底[8] 净息差状况 - 六大行中有五家净息差出现不同幅度下降,但下行势头已得到有效缓解[3] - 邮储银行以1.68%的息差水平居首,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息差分别为1.36%、1.30%,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28%、1.26%、1.20%[10] - 中国银行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26%,相比上年度有所下降,但环比上半年持平[11] 非息收入与未来展望 - 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表现突出,增幅分别达到13.34%、11.48%,是六大行中仅有的两家实现双位数增长的银行[12] - 除交通银行投资净收益同比下降18.16%外,其余五大行前三季度投资收益均实现7.62%-150.55%的同比正增长[12] - 工商银行高管判断,在外部政策利率无大变化的前提下,明年利息净收入有望企稳,净息差将逐步迎来拐点[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