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00939)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7月2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28 19:03
沪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阿里巴巴-W(09988)以33.22亿元成交额位居沪港通(南向)榜首,净买入7971.45万元 [1][2] - 中国人寿(02628)以28.78亿元成交额排名第二,净买入10.07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以25.90亿元成交额位列第三,净买入7.49亿元 [1][2]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成交额25.88亿元,但净卖出3790.91万元 [2] - 中芯国际(00981)成交额23.37亿元,净买入1.10亿元 [2] - 小米集团-W(01810)成交额20.26亿元,净买入2.04亿元 [2] - 美团-W(03690)成交额18.66亿元,净卖出8192.85万元 [2] - 中国平安(02318)成交额15.34亿元,净卖出2.14亿元 [2] - 建设银行(00939)成交额15.24亿元,净买入7.03亿元 [2] - 微创医疗(00853)成交额13.34亿元,净买入3174.49万元 [2] 深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中芯国际(00981)以16.15亿元成交额位居深港通(南向)榜首,净买入4531.91万元 [1][2] - 阿里巴巴-W(09988)以14.38亿元成交额排名第二,净买入3.58亿元 [1][2] - 小米集团-W(01810)以14.16亿元成交额位列第三,但净卖出1.87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成交额12.49亿元,净卖出1.52亿元 [2] - 美团-W(03690)成交额11.86亿元,净卖出2.81亿元 [2] - 中国人寿(02628)成交额10.17亿元,净买入1.39亿元 [2]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成交额9.81亿元,净买入9063.07万元 [2] - 中国平安(02318)成交额7.76亿元,净买入4.62亿元 [2] - 微创医疗(00853)成交额7.68亿元,净买入2.75亿元 [2] - 快手-W(01024)成交额7.56亿元,净卖出5238.71万元 [2]
建设银行(601939) - 建设银行关于境内2025年二级资本债券(第二期)(债券通)发行完毕的公告


2025-07-28 17:45
股票代码:601939 股票简称:建设银行 公告编号:临2025-045 特此公告。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本行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于2024年4月29日 召开的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资本工具计划 发行额度的议案》,同意本行发行不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等值的减 记型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或减记型合格二级资本工具。经相关监管 机构批准,本行近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中国建设银行股 份有限公司2025年二级资本债券(第二期)(债券通)(以下简称 本期债券),并于2025年7月25日完成发行。 本期债券发行总规模为人民币450亿元。本期债券包括两个品 种,品种一发行规模为人民币400亿元,为10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在 第5年末附有条件的发行人赎回权,票面利率为1.94%;品种二发行 规模为人民币50亿元,为15年期固定利率债券,在第10年末附有条 件的发行人赎回权,票面利率为2.13%。 本期债券募集的资金将依据适用法律和监管部门的批准,补 ...
建设银行(00939) - 关於境内2025年二级资本债券(第二期)(债券通)发行完毕的公告


2025-07-28 16:56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關於境內2025年二級資本債券(第二期)(債券通) 發行完畢的公告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本行」)於2024年4月29日召開的2024年第一次臨時股 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關於資本工具計劃發行額度的議案》,同意本行發行不超過 2,000億元人民幣等值的減記型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或減記型合格二級資本工具。 經相關監管機構批准,本行近日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了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 限公司2025年二級資本債券(第二期)(債券通)(「本期債券」),並於2025年7月25日 完成發行。 本期債券發行總規模為人民幣450億元。本期債券包括兩個品種,品種一發行規模 為人民幣400億元,為10年期固定利率債券,在第5年末附有條件的發行人贖回權, 票面利率為1.94%;品種二發行規模為人民幣50億元,為15年期固定利率債券,在 第10年末附有條件的發行人贖回權,票面利率為2.13%。 2025年7月28日 00939 ...
定增回暖!券商投行争抢
中国基金报· 2025-07-27 22:50
定增市场回暖 - 2025年以来A股定增市场明显回暖 截至7月27日已有74家公司完成定增 募资总额达6590亿元 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1] - 年内逾九成定增项目实现浮盈 市场呈现"量质齐升"特征 券商投行加速业务模式升级 [1][3] - 国有银行大额定增直接推高市场总额 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合计完成约5200亿元定增 [4] 回暖驱动因素 - 政策与市场双重推动:2024年9月"并购六条"政策激活并购重组市场 监管放宽长期资金参与限制 审核效率提升缩短项目周期 [3] - 宏观经济改善带动融资需求:企业通过定增扩大生产或拓展业务的意愿增强 定增市场成为A股融资功能修复标志 [3] - 机构投资者话语权提升推动结构优化 从规模扩张转向为实体经济提供长期资本支持 [3] 券商业务转型 - 项目端从被动"等批文"转向主动"做生态" 设立行业专班联合产业资本提前孵化项目 设计"并购+定增"组合方案提高融资效率 [5][7] - 资金匹配从"广撒网"到"精准配" 运用智能工具优化发行定价 关注企业科技属性(研发强度/设备先进性)和资金投向清晰度 [7][9] - 销售端机构策略转变:从折扣套利转向基本面验证 从短期交易转向长期配置 从被动定价转向量化模型主动定价 [9] 核心竞争力构建 - 行业研究深度成为关键 需组建专业团队量化分析技术差距/政策影响 建立产业估值模型 [10] - 科技赋能强化竞争力:采用深度学习智能尽调 动态定价系统实时调整发行底价 [10] - 定增业务定位升级:从资金通道转变为资本生态组织者 研究能力与资源整合决定市场胜出者 [10]
4张表看信用债涨跌(7/21-7/25)
国金证券· 2025-07-26 20:02
报告核心观点 - 折价幅度靠前 AA 城投债中,"20 淮南建发 MTN003"估值价格偏离程度最大;净价跌幅靠前 50 只个券中,"23 黄石城发 MTN005"估值价格偏离幅度最大;净价上涨幅度靠前 50 只个券中,"19 昆租 02"估值价格偏离程度最大;净价上涨幅度靠前 50 只二永债中,"24 浦发银行二级资本债 01B"估值价格偏离程度最大 [2] 各图表总结 折价幅度靠前 AA 城投债 - 涉及"20 淮南建发 MTN003"等多只债券,展示了剩余期限、估值价格偏离、估值净价等信息,如"20 淮南建发 MTN003"剩余期限 0.28 年,估值价格偏离 -0.59% [4] 净价跌幅靠前 50 只个券 - 包含"23 黄石城发 MTN005"等债券,呈现了剩余期限、估值价格偏离等数据,如"23 黄石城发 MTN005"剩余期限 0.99 年,估值价格偏离 -0.88% [5] 净价上涨幅度靠前 50 只个券 - 有"19 昆租 02"等债券,给出剩余期限、估值价格偏离等内容,如"19 昆租 02"剩余期限 0.03 年,估值价格偏离 0.60% [7] 净价上涨幅度靠前 50 只二永债 - 涵盖"24 浦发银行二级资本债 01B"等债券,展示剩余期限、估值价格偏离等情况,如"24 浦发银行二级资本债 01B"剩余期限 9.07 年,估值价格偏离 0.03% [9]
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提振消费促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25 19:27
数字金融赋能消费支付 - 公司为武汉亲橙万象汇商场定制"建行间联POS+第三方聚合支付通道"模式的支付收银MIS项目系统,助力搭建集中收银系统[2] - 为60余家商户配备智能POS机具实现店内直接收银,并结合建行信用卡支付立减、建行生活APP优惠券营销功能开展多场促销活动[2] - 提升支付结算场景化服务能力,完善"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支付环境,优化外卡受理和老年客户支付便利性[3]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快捷支付交易额达3849亿元,信用卡贷款余额318亿元,消费信贷余额207.6亿元较年初新增25.1亿元[3] 文旅消费金融支持 - 为武汉城建开元森泊度假乐园定制一站式综合金融方案,提供项目建设贷款和运营端"金融服务包"包括账户管理、支付结算等服务[4] - 该项目开业首个周末接待游客超5000人次,公司通过全链条金融服务为文旅产业升级注入动能[4] - 聚焦文旅、养老、餐饮等领域,融入银发经济、冰雪经济等消费热点,截至2025年6月末幸福产业贷款余额435亿元较年初新增76亿元增速21%[4] 大宗消费促进措施 - 参与"光谷汽车嗨购"活动覆盖26个汽车品牌79家门店,通过建行生活APP发放最高4000元购车补贴,活动吸引1000多人参与拉动消费超3亿元[5] - 发放3C数码消费券并为获补贴消费者额外提供9%补贴,2025年上半年通过建行生活平台承接政府消费券2320万元拉动消费交易额超14亿元[5] - 探索"政府补贴+金融权益"联动服务模式,打造场景化消费金融新模式[5] 综合金融服务战略 - 贯彻国家促消费政策,加强覆盖消费全领域的综合金融服务,推进消费金融产品创新满足民众日常和大宗消费信贷需求[1] - 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优化汽车金融服务延伸洗车、加油等消费链条,加强商户平台合作助推家电、3C和家装领域消费升级[3] - 未来将持续深化金融服务全链条融合,助力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6]
截至6月末,东莞建行累计为七千家制造业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南方都市报· 2025-07-25 16:51
政策背景与政府支持 - 东莞市响应国家、省、市号召推进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举办金融服务宣讲会,100多家制造业企业代表参与[1] - 东莞市政府出台《东莞市推进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等多项政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8] - 东莞市工信局副局长指出技术改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器",鼓励企业利用建设银行"融资+融智"平台实现全方位跃升[3] 建设银行金融服务方案 - 建设银行东莞市分行累计为7000家制造业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创新打造东莞-FIT粤科技金融服务方案[1][8] - 建设银行推出《"技改数智焕新"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提供"信贷+投行+租赁+供应链金融"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7] - 建设银行组建"技改服务专班",提供"一对一"全流程对接,涵盖"10大类24项产品"[8] - 建信金融租赁提供资产回租、直租等创新模式,助力企业"轻资产"启动技改[7] 产业支持与发展方向 - 东莞市坚持"制造业当家",细研8+8+4产业图谱,为技改注入动能[5] - 建设银行下阶段将聚焦制造业技改需求,支持东莞建设8+8+4现代产业体系,强化产业链综合服务[8] - 人民银行东莞市分行解读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帮助企业把握政策红利[7] 配套服务与创新 -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推介出口信用保险,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保障[7] - 建设银行同步推出"股权+股票家族信托"服务方案,为企业财富传承搭建桥梁[7]
建行北京市分行打造“圈链群”创新模式 精准赋能昌平科创企业
北京商报· 2025-07-25 15:11
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科技金融战略 - 核心观点: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以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开放合作生态圈"、"产融结合供应链"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三大策略推动业务增长,截至2025年6月末科技贷款余额新增250亿元,增速超20% [1] 开放合作生态圈 - 成功与昌平区重点科技型企业F公司合作,通过信用评级上调降低其融资成本,5个工作日内发放5亿元流动资金贷款,成为其唯一合作银行 [2] - 构建内外双循环生态圈:内部通过流动资金贷款、供应链金融等产品提升渗透率,外部整合多方资源设计定制化融资方案 [2] 产融结合供应链 - 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B公司授信7000万元,利用建信融通牌照优势提供供应链金融产品,提升资金周转效率 [3] - 通过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一体化金融供给体系,实现服务效率提升和风控成本降低 [3]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向昌平区国企子公司J公司提供2亿元银团贷款,支持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建设,打破银企信息壁垒 [4] - 该项目为北京市首个外资企业建设园区案例,通过银团贷款模式强化产业集群生态支撑 [4]
33家银行登上《财富》中国500强 新华人寿进入亏损榜
凤凰网财经· 2025-07-25 14:47
银行保险机构上榜情况 - 共有43家银行保险机构登上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其中银行33家,较去年增加5家[2] - 新增的5家银行包括广州农商行、天津银行、成都农商行、哈尔滨银行和青岛银行[2]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位居前十,排名分别为第5位、第7位、第8位、第9位[3] - 招商银行在股份行中排名首位,排名第49位,较上年上升3个名次[3] - 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均位居前100名,排名分别为第62位、第78位和第91位,但名次均较上年有所下降[3] - 成都银行排名提升最多,上升35名至324位[3] - 10家保险机构上榜,中国人寿超越中国平安位居险企榜首位,总榜单第12位[3] 最赚钱公司情况 - 2025年中国500强最赚钱公司榜单中共有10家银行和4家保险公司上榜[4]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稳居最赚钱榜单前三[4] - 中国银行名次下降一位至第5位,招商银行下降一位至第8位[4] - 中国平安今年跻身前十,去年排第13位[5] - 友邦排名第22位,太平洋排名第24位,中国人保排名第26位[5] 亏损公司情况 - 新华人寿成为唯一一家上榜的银行保险机构,亏损额为14.38亿美元[6] -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亏损额最大,达68.766亿美元[7] - 世茂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亏损49.901亿美元,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亏损45.635亿美元[7] - 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亏损44.432亿美元,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亏损35.712亿美元[7]
银行“新规”出台后,这“2类”业务被叫停,多家银行已行动
搜狐财经· 2025-07-25 14:41
金融监管政策调整 - 央行发布《关于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标志着货币政策收紧进入新阶段 重点监管互联网贷款和影子银行业务 [1] - 政策背景是2025年第二季度GDP增速放缓至4.7% 较第一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重中之重 [1] - 此次调整是金融去杠杆 防风险的系统性工程组成部分 自2021年以来已出台23项重要政策文件 [4] 互联网贷款业务影响 - 截至2025年6月 国内活跃互联网贷款合作项目达1237个 年放款规模超过3.2万亿元 参与持牌金融机构189家 [2] - 新规将银行在联合贷款中的出资比例从30%提升至70% 压缩互联网平台资金杠杆 [2] - 工商银行暂停与10家互联网平台联合贷款业务 要求9月底前完成整改 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转向技术服务和获客渠道合作 [2] - 中小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达17.3% 部分超过30% 短期业绩将承压 [5] 影子银行业务整顿 - 2024年末影子银行规模约25.3万亿元 占GDP的19.7% 房地产相关业务风险暴露率达8.7% [4] - 新规要求全面清理表外资金池业务 禁止多层嵌套 通道业务和规避监管的创新产品设计 [4] - 光大银行暂停所有非标准化债权投资业务 计划年底前压降存量规模30%以上 平安银行 浦发银行收紧理财资金投向管理 [4] 行业转型与长期影响 - 互联网金融平台积极寻求转型 蚂蚁集团等强化科技输出能力 减少对金融业务依赖 [5] - 麦肯锡预测 调整期后中国银行业整体不良贷款率将在2026年降至1.2%左右 [5] - 长期看将构建更健康金融生态环境 银行与互联网平台合作模式更规范 资金流向更透明 风险定价更合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