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延趣网络科技以3.31亿元竞得泉州富力万达文华酒店
格隆汇APP· 2025-11-05 11:57
格隆汇11月5日|据法拍平台信息,泉州延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1月4日以3.31亿元的价格,竞得泉州市 丰泽区宝洲路中段南侧泉州浦西万达广场商业综合体2号建筑(酒店)酒店。该标的物整栋为富力万达 文华酒店,建筑面积47767平方米,房屋规划用途为酒店,实际用途为商业、办公、客房,所在层-2-22 层,总层数24层,其参考市价4.73亿元。公开资料显示,泉州延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厦门延趣网络科 技有限公司旗下企业,该公司系一家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为主的企业。另据该公司官网介绍,延趣 游戏是一家专注古装经营养成类产品研发的创新型企业。 ...
运达科技:控股股东运达创新解除质押2410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18:41
截至发稿,运达科技市值为57亿元。 每经头条(nbdtoutiao)——中国这个行业爆了!海外订单猛增246%,覆盖50多国和地区,企业家提 醒:有人正以亏本价销售,警惕恶性竞争扩至海外 (记者 王晓波) 每经AI快讯,运达科技(SZ 300440,收盘价:12.8元)11月4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接到控股股 东运达创新(成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创新")通知,获悉运达创新所持有本公司的部分股 份质押情况发生变化,本次解除质押2410万股。 截至本公告日,运达创新累计质押股数为3788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36.99%。 2025年1至6月份,运达科技的营业收入构成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占比99.65%,其他业务占比 0.35%。 ...
郑州、洛阳、南阳,稳居全省前三!
搜狐财经· 2025-11-01 20:19
河南省整体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达48867.57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2] - 省内18个城市及地区中,有15个城市的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赢全国平均增速(5.2%),其中13个城市跑赢或与全省平均增速持平[2] - 漯河市和许昌市分别以7%和6.6%的增速领跑全省,南阳、鹤壁、焦作增速分别为6.5%、6.4%、6.4%,排名第三至第五[2] 核心城市经济表现 - 郑州、洛阳、南阳三地GDP总量稳居全省前三,省会郑州前三季度GDP突破1.1万亿元,同比增长5.4%[4] - 郑州、洛阳、南阳作为核心增长极,经济总量合计占全省比重接近四成,分别贡献22.9%、9.12%和7.67%[6] - 洛阳市前三季度GDP增速达5.8%,分别超全国、全省平均增速0.6和0.2个百分点,南阳市GDP增速高于郑州和洛阳[4][5] 产业与行业驱动因素 - 郑州市第二产业增加值达4173.7亿元,同比增长5.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汽车制造业和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2%和11.8%[4] - 洛阳市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7%,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37.6%,分别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速4.5和5.5个百分点[4] - 南阳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7.2%[5] 区域经济格局与动能 - 经济呈现“工业韧性强、消费动能足、投资分化收敛”格局,70%的城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8%以上,60%的城市超过全省平均水平(8.4%)[7] - 消费端对经济增长贡献持续,许昌、开封、焦作、驻马店等地社零增速达到7%及以上[7] - 投资端各地增速差距缩小,已公布数据的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在4.4%以上[7]
前三季度深圳用电量增4.39%
深圳商报· 2025-10-28 15:08
全社会用电量概况 - 深圳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96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9% [1] - 第二产业用电量44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8% [1] - 第三产业用电量35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5% [1] - 居民用电量17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5% [1] 区域用电表现 - 深汕特别合作区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达26.4%,领跑深圳各区 [1] - 深汕特别合作区在9月创下单月用电量突破2亿千瓦时的历史新高 [1] 工业与制造业用电 - 深圳前三季度工业用电量42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2%,占全社会用电量44.1% [1] - 制造业用电量34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 [1]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30.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1% [1] - 汽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2.81% [1]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49% [1] 第三产业细分行业用电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3.12% [2] - 批发和零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8.82% [2]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60% [2]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 深圳前三季度充电桩用电量达51.29亿千瓦时,月均增速保持在14%以上 [3] - 盐田区沙保国际创新园超充站今年以来累计充电量超71.69万千瓦时,高峰期日均服务百余辆车 [2][3] - 该超充站配置600千瓦超充桩2个、180千瓦双枪快充桩8个,可同时满足18辆新能源汽车充电 [2] 重点企业电力需求 - 自2022年建厂以来,深汕特别合作区供电局为比亚迪汽车工业园实施了16次电力扩容工程,累计送电容量76.02万千伏安 [2]
运达科技:10月27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00:50
每经头条(nbdtoutiao)——拉1人入伙返1500元,投10万元成亿万富翁?这家公司大肆宣传将房产海外 代币化,有交了钱的人称是"牙签撬动地球" (记者 贾运可) 2025年1至6月份,运达科技的营业收入构成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占比99.65%,其他业务占比 0.35%。 截至发稿,运达科技市值为64亿元。 每经AI快讯,运达科技(SZ 300440,收盘价:14.48元)10月2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五届第二十 三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10月27日在成都高新区康强四路99号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会议室以现场 及通讯表决方式召开。会议审议了《关于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的议案》等文件。 ...
一揽子增量政策实施效果如何?税收数据揭示经济向好态势
央视新闻· 2025-10-26 11:57
经济整体向好态势 - 自去年9月一揽子增量政策实施以来,增值税发票销售和税收收入增速双双稳步回升,反映经济向好态势不断稳固 [1] - 全国企业季度销售收入增速从去年三季度的0.4%逐步回升至今年三季度的4.4% [2] - 税收收入自去年10月结束连续七个月负增长后转正,今年2月以来连续八个月正增长,二、三季度同比分别增长2.6%和6.9% [2] 资本市场表现活跃 - 今年8月A股公司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9月上证指数创十年新高,8、9月份日均股票成交额分别达到2.3万亿元和2.4万亿元 [3] - 一年来资本市场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56.8%,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同比增长110.5% [3] - 保险业税收同比增长13.3%,股权转让、限售股转让、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所得税同比分别增长12.4%、77.7%和11.3%,拉动个人所得税整体增长9.3% [3] 制造业与重点行业发展 - 制造业税收同比增长5.4%,占全部税收比重31%,其中高端制造业如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税收同比增长31.5% [4] - 大连市汽车制造业在政策支持下,开票销售收入686.9亿元,同比增长21%,购进设备及原材料金额同比增长33.6%,实现税收同比增长21.1% [5] - 新兴行业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15.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13.2% [5] 消费与文旅产业复苏 - 四川阿坝主要景区今年接待游客956.90万人次,门票销售收入9.06亿元,同比增长22.02% [5] - 阿坝餐饮、住宿行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3%,文旅相关产业开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6% [5] - 全国企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9.7%,高技术制造业采购机械设备类金额同比增长11.8% [7] - 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5.4%,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3% [7] 主要税种增长反映经营改善 - 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3.2%,反映企业经营向好 [6] - 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4.1%,反映部分行业企业盈利状况改善 [6]
广东经济三季报:“稳”与“升”交织中释放新结构性潜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22:15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05176.98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 [2] -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4.9% [2] - 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GDP增速与上半年及一季度基本持平 [2] 工业生产与新质动能 -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增速较1-8月份提高1.3个百分点 [4] - 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4%和6.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55.5%和33.8% [4] -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民用无人机、3D打印设备产量分别增长33.7%、15.2%、44.8%、40.3% [4] - 新能源汽车、储能用锂离子电池、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24.6%、37.6%、55.8%、75.3% [4] 服务业发展 -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 [5] - 金融业增加值增长9.8%,存贷款规模持续增长 [5]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9.5%,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分别增长12.7%和10.2% [5]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6.6%和8.3% [5] 投资结构 -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4.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0.6% [7] - 研究和试验发展、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2.7%、81.2%、23.5% [3][7] - 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2.5%,但降幅比上年同期及上年全年分别收窄14.9和9.3个百分点 [7] 消费与外贸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8% [7] - 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16.2%,增速快于整体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13.3个百分点 [7] - 外贸进出口总值7.02万亿元,占全国外贸总值的20.9%,同比增长3.8%,连续9个季度实现正增长 [9]
5.5%!上海经济展现强大韧性活力
解放日报· 2025-10-23 17:21
宏观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0721.17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高于全国水平0.3个百分点[1] - 第三产业增加值32208.24亿元,同比增长5.9%,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1] - 第一产业增加值64.26亿元,增长0.9%,第二产业增加值8448.67亿元,增长3.9%[1] 工业发展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2] - 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个百分点[2] -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4.1%,接近半壁江山[2] 服务业与金融业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5277.43亿元,同比高速增长15.5%[2] - 金融业增加值6965.27亿元,同比增长9.8%[2] - 主要金融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12.7%[2] 投资与消费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02.77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较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2]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220元,同比增长4.3%[3] 财政与就业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55.68亿元,同比增长1.0%,支出6876.39亿元,增长8.0%[2] - 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4.2%[3] - 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核心CPI同比上涨0.6%[3]
上海经济展现强大韧性活力 前三季度多个行业指标明显改善 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成果显现
解放日报· 2025-10-23 09:30
记者 吴丹璐 上海经济展现强大韧性与活力,为全年经济的稳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上海"十四五"的顺利 收官注入了强劲动能。昨天,上海发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5.5%的GDP增速高于全国水平,超出了市 场预期。阶梯向上的不止GDP数据。从前三季度数字来看,上海的工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批发零 售业、住宿餐饮业等行业指标都较上半年出现明显改善。 前三季度,上海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 值5277.43亿元,同比增长15.5%;金融业增加值6965.27亿元,增长9.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 加值1476.75亿元,增长5.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3274.66亿元,增长3.2%。 前三季度,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02.77亿元,同比增长 4.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上海市主要金融市场成交额同比增长12.7%;上海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55.68亿 元,同比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876.39亿元,增长8.0%。 前三季度,上海市居民消费价格(CPI)与上年同期持平,较上半年 ...
锐评|这张成绩单,“含金量”与“含新量”都足足的
搜狐财经· 2025-10-22 18:42
宏观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工业三大优势行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超过80% [1] - 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 [1] 消费市场与服务业 - 电影和演出市场票房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旅行社及相关服务行业收入增长超过10% [1] - 航空和铁路客运量持续提升 [1]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用电器等相关产品产销较快增长 [2] - 今年以来北京举办的大型活动场次和接待人数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2] - 演唱会经济和体育经济的带动效应持续显现 [2] 产业发展与创新 - 北京正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 [1] - 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以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1] - 推进文商旅体多元业态融合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