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银资本(01141)
icon
搜索文档
民银资本(0114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6:30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民銀資本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141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2,500,000,000 | HKD | | 0.4 | HKD | | 1,0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2,500,000,000 | HKD | | 0.4 | HKD | | 1,0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 ...
甫康药业递表港交所 农银国际、民银资本等为保荐人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08:19
上市申请与保荐机构 - 公司已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农银国际 民银资本及复星国际资本 [1] 业务聚焦领域 - 公司专注于癌症相关疾病领域的突破性疗法开发 同时兼顾病毒和衰老疾病领域创新药物的开发与商业化 [1] 产品组合与商业化进展 - 产品组合包含16项在研候选药物 包括1项已商品化产品汉奈佳及2项核心产品CVL009和CVL218 [1] - 汉奈佳于2024年6月28日实现商业化 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达人民币3470万元 [1] 研发模式与合作关系 - 采用"一药多适应症"研发模式 [2] - 已建立与领先制药公司的合作关系 [2]
民银资本(01141.HK)中期净利润1.18亿港元 同比上升约48.0%
格隆汇· 2025-08-28 22:04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收入约2.45亿港元 同比上升56.7% [1] - 净利润约1.18亿港元 同比上升48.0%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盈利10.73港仙 [1] 业务驱动因素 - 证券承销 保荐服务 资产管理及财富管理相关费类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加 [1]
民银资本公布中期业绩 净利约1.18亿港元 同比增长48.02%
智通财经· 2025-08-28 21:09
财务表现 - 收入约2.45亿港元 同比增长56.66% [1] - 净利润约1.18亿港元 同比增长48.02% [1] - 每股盈利10.73港仙 [1] 业务驱动因素 - 证券承销 保荐服务 资产管理及财富管理相关费类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加 [1]
民银资本(01141)公布中期业绩 净利约1.18亿港元 同比增长48.02%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21:08
财务表现 - 收入约2.45亿港元 同比增长56.66% [1] - 净利约1.18亿港元 同比增长48.02% [1] - 每股盈利10.73港仙 [1] 业务驱动因素 - 证券承销 保荐服务 资产管理及财富管理相关的费类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加 [1]
民银资本(0114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20:2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增长56.7%至245.439百万港元[5] - 除税前溢利同比增长30.8%至133.812百万港元[5]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溢利同比增长48.0%至117.93百万港元[5] - 基本每股盈利同比增长49.9%至10.73港仙[5]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同比增长56.7%,从2024年上半年的156.67亿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45.44亿港元[13] - 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56.673百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同期的245.439百万港元,增幅为56.7%[1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79.673百万港元增至117.930百万港元,增长48.0%[27] - 报告期收入2.454亿港元同比增长56.7%,净利润1.179亿港元增长48.0%[4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48.0%至117.9百万港元[53] - 集团收入同比增长56.7%至245.4百万港元[5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列账之金融资产收益净额同比下降69.2%至28.915百万港元[5] - 减值亏损同比大幅增加272.4%至36.127百万港元[5] - 减值亏损总额从9.698百万港元大幅增加至36.127百万港元,增长272.5%[7] - 融资成本从58.174百万港元下降至48.368百万港元,减少16.9%[8] - 行政开支及融资成本合计134.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9%(上一期间:136.7百万港元)[65][66] 各业务线表现 - 资产管理费、投资顾问服务费及表现费收入大幅增长81.2%,从2024年上半年的5.15亿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9.33亿港元[13] - 包销、分包销、配售及分配售佣金收入激增373%,从2024年上半年的1.04亿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94亿港元[13] - 证券分部收入大幅增长302%,从2024年上半年的1.47亿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5.90亿港元[14] - 固定收益直接投资分部收入下降19.7%,从2024年上半年的6.21亿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98亿港元[14] - 资产管理分部业绩增长109%,从2024年上半年的3.96亿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8.29亿港元[15] - 包销及配售佣金收入大幅增加,从10.442百万港元增至49.380百万港元,增长373%[17] - 资产管理及相关费用收入从51.498百万港元增至93.305百万港元,增长81.2%[17] - 证券分类收入大幅增至59.0百万港元,业绩扭亏为盈至28.1百万港元[56] - 固定收益直接投资分类收入增至52.9百万港元,亏损收窄至15.8百万港元[57] - 其他投资及融资分类收入大幅降至25.0百万港元,溢利降至16.0百万港元[58] - 资产管理分类收入显著增长至93.3百万港元[54] - 企业融资及咨询分类收入增长至42.9百万港元[54] - 投资组合收入总额50.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9.6%(上一期间:62.4百万港元)[60] - 资产管理分类收入93.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81.2%(上一期间:51.5百万港元)[63] - 企业融资及咨询分类收入42.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66.3%(上一期间:25.8百万港元)[64] 资产和负债变化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期初增长140.7%至598.287百万港元[7] - 代客户持有之现金较期初大幅增长227.5%至692.271百万港元[7] - 流动负债总额较期初增长38.9%至3.375228十亿港元[8] - 权益总额较期初增长12.1%至1.556154十亿港元[8] - 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28.7%,从2024年末的384.45亿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494.73亿港元[16] - 总负债同比增长38.1%,从2024年末的245.57亿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339.11亿港元[16] - 证券分部资产增长61.6%,从2024年末的108.24亿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174.94亿港元[16] - 企业融资及咨询分部资产增长82%,从2024年末的3.35亿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6.10亿港元[16] - 贷款及垫款账面总值从256.500百万港元微增至258.546百万港元[30] - 应收孖展客户账款从476.217百万港元增至515.063百万港元,增长8.2%[32] - 已抵押证券公允价值从2,790.299百万港元增至2,872.101百万港元[33] - 证券包销等业务应收账款总额76,274千港元,较2024年末40,678千港元增长87.5%[34] - 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价值列账金融资产总额1,451,137千港元,同比下降5.8%[35] - 债务投资公允价值下降25.1%至527,113千港元,计提预期信贷亏损拨备526,624千港元[35] - 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列账金融资产增长32.2%至1,217,835千港元[36] - 债务投资大幅增长451.2%至390,729千港元[36] - 应付账款激增173.1%至738,707千港元,现金客户应付账款增长430.6%[37] - 来自中间控股公司贷款增长13.6%至1,402,441千港元,年利率4.5%[39] - 根据回购协议出售金融资产账面值1,346,303千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40.6%[41] - 债券投资总额达1,886,084千港元[59] - 非上市基金投资规模为743,353千港元[59] - 非上市股权投资规模为43,111千港元[59] - 自营投资资产规模增长至27亿港元,较期初25亿港元增长8%[60] - 债券投资规模达19亿港元,较期初17亿港元增长11.8%[60] - 流动比率1.4,较期初1.6下降12.5%[71] - 资本负债比率61.0%,较期初58.4%上升2.6个百分点[72] - 股东应占权益总额1,556.2百万港元,较期初1,388.8百万港元增长12.1%[69] 业务运营和市场活动 - 境外债券承销完成162笔,同比增长37%[44] - 境外债券总承销规模超过17.1亿美元,同比增长44%[44] - 民银融汇大中华精选债券基金净值上涨3.09%[47] - 民银融汇大中华策略基金净值上涨7.40%[47] - 报告期间共完成14个IPO承销项目,较2024年同期新增3单[48] - 债券投资组合主要配置银行、保险及公用事业等龙头企业[45] - 对部分高收益债券投资增加了预期信贷亏损拨备[45] - 成功获准发行证监会授权美元货币市场基金[47] - 协助新琪安科技完成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2573.HK)[48] 外汇和风险管理 - 汇兑收益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0.261百万港元转为2025年同期的收益23.815百万港元[19] - 收入主要以美元及港币计值,开支主要以港币计值[79] - 未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冲外汇风险[79] - 外汇风险主要来自换算美元资产及负债[79]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公司员工总数增加至100名,较上年同期88名增长13.6%[80] - 总员工成本为458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4060万港元增长12.8%[80] - 公司回购2,287,000股股份,总代价65.2万港元[86] - 四月回购1,826,000股,最高价0.33港元,最低价0.235港元,总代价51.8万港元[87] - 五月回购461,000股,最高价0.305港元,最低价0.28港元,总代价13.4万港元[87] - 未建议派付中期股息[82] - 已注销所有回购股份[86] 宏观经济和前瞻指引 - 预期美联储年内可能推出1-2次降息[49]
民银资本(01141) - 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书
2025-08-28 19:28
提名委员会基本信息 - 提名委员会于2025年8月28日修改及生效[1] - 成员不少于三名,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一名成员为不同性别,法定人数为两名[4] 会议相关规定 - 会议召集至少需14天通知,延期少于14天毋须发续会通告[5] - 会议次数不少于每年一次,只有成员有权表决[9] 委员会职责 - 获授权制定董事甄选程序、标准并邀请管理层参会[10] - 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等并提出建议[12] - 考虑多元化下物色董事人选并提供意见[12] - 每年检讨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及进度并披露结果[12] 记录与汇报 - 会议纪录由秘书保存,草稿及终稿会后合理时间发成员审阅[15] - 职权范围应登载于公司及联交所网站[16] - 就决定或建议及职权范围所载事宜定期向董事会汇报[17] - 秘书或其代表应向董事会成员分发会议记录和报告[17] 其他要求 - 主席或另一名成员须出席公司股东大会并回答相关提问[18] - 每年评估自身有效性和职权范围是否足够,并向董事会推荐建议变动[20]
民银资本(01141.HK)预计中期合并净利润约1.1亿至1.3亿港元
格隆汇· 2025-08-20 19:22
业绩预期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合并净利润为110百万港元至130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8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7.5%至62.5% [1] - 净利润增长主要归因于证券承销、保荐服务、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相关的费类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加 [1] - 公司转型发展初见成效 [1]
民银资本发盈喜 预计中期合并净利润同比增加至约1.1亿-1.3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0 19:21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合并净利润达1.10亿至1.30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8000万港元增长37.5%至62.5% [1] - 净利润增长主要源于证券承销、保荐服务、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相关费类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加 [1] 业务转型 - 公司转型发展初见成效 费类业务成为业绩增长核心驱动力 [1] - 证券承销与保荐服务业务收入实现显著提升 [1] - 资产管理及财富管理相关服务贡献重要收入增量 [1]
民银资本(01141)发盈喜 预计中期合并净利润同比增加至约1.1亿-1.3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19:19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合并净利润为1.10亿港元至1.3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8000万港元增长37.5%至62.5% [1] 业绩驱动因素 - 净利润增长主要归因于证券承销、保荐服务、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相关的费类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加 [1] - 公司转型发展初见成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