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燕之屋(01497)
icon
搜索文档
20+权威媒体探访燕之屋:创新研发双轮驱动 匠心铸就行业标杆
中国经济网· 2024-12-22 15:50
公司概况 - 燕之屋燕窝智能工厂于2023年5月正式落成投产,占地面积36亩,建筑面积82410㎡,包含智能制造、集成研发、智慧办公、工业旅游等模块 [2] - 公司拥有国内外授权有效专利177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68项,外观设计专利83项 [10] - 燕之屋研究院发表论文57篇,其中SCI论文18篇,专著2部 [10] - 截至2023年12月,燕之屋在全球燕窝行业专利总数量和自主发明专利数量均处于领先地位 [10] 生产工艺 - 燕之屋碗燕产品从原料到成品出库共经历49道工序,采用手工挑拣方式,确保燕窝干净无杂质 [1] - 公司引进AGV智能机器人、智能AI挑拣设备等,打造燕窝挑拣自动流水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8] - 灌装杀菌车间按照GMP标准建造,采用360度智能水喷雾杀菌技术,确保产品达到商业无菌标准 [8] 研发创新 - 燕之屋以创新驱动全产业链发展,专注燕窝健康作用及加工技术研究 [11] - 公司通过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不断提升竞争力,推动行业进步 [11] - 燕之屋燕窝研究院基础研究部高级经理柳训才强调,产业发展和科研进步相辅相成,企业必须不断创新以保持竞争力 [11] 品牌战略 - 燕之屋秉持"一碗好燕窝,滋润天下人"的品牌使命,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5] - 公司积极拥抱现代科技,深入挖掘燕窝滋养价值,将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融合 [5] - 燕之屋作为行业头部企业,用科技和匠心打造燕窝产品,为中式滋养品牌提供发展样本 [6] 行业地位 - 燕之屋燕窝智能工厂的建立是公司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燕窝行业高质量发展树立新典范 [2] - 公司致力于引领全球燕窝制造技术,打造燕窝行业绿色"智慧工厂" [2] - 燕之屋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将匠心精神与智能化相结合,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8]
燕之屋(0149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26 20:56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9.512亿元人民币增长11.36%至2024年上半年的10.593亿元人民币[7] - 公司毛利从2023年上半年的4.8743亿元人民币增长5.41%至2024年上半年的5.138亿元人民币[7] - 公司净利润从2023年上半年的1.0737亿元人民币下降44.07%至2024年上半年的未披露金额[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059.30百万元,同比增长11.36%[24][26]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5.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100] - 2024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8153.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7%[100]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6004.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1%[100] - 2024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0.12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8%[10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8.50%,较2023年同期的51.24%有所下降[5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率为5.67%,较2023年同期的11.29%显著下降[5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股本回报率为7.81%,较2023年同期的24.02%大幅下降[5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059,30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11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毛利为513,79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1%[127][12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0.1247元,较2023年同期的0.2331元下降46.5%[14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利润为5808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9916.1万元下降41.4%[147] 渠道收入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电子商务渠道总收入为6.4073亿元,占总收入的60.49%,同比增长21.89%[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线下渠道总收入为4.1857亿元,占总收入的39.51%,同比下降1.64%[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线下渠道总收入为418.57百万元,占总收入的39.51%,同比下降1.64%[14] - 线上渠道收入为640,732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60.5%,同比增长19.3%[115] - 线下渠道收入为418,57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115] - 直接向线上客户销售的收入为485,20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68%[127][128] - 直接向线下客户销售的收入为164,85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0%[127][128] - 向线下经销商销售的收入为253,71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04%[127][128] - 直接向电商平台销售的收入为141,47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25%[127][128] - 向线上经销商销售的收入为14,04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38%[127][128] 产品收入 - 纯燕窝产品收入占比87.4%,燕窝+及+燕窝产品收入占比11.8%[27] - 纯燕窝产品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8.9486亿元人民币增长3.52%至2024年上半年的9.2632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鲜炖燕窝和干燕窝的销售增加[29] - 燕窝+及+燕窝产品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4716万元人民币增长164.4%至2024年上半年的1.247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燕窝粥销售大幅增加、新推出的护肤品及新品如生椰桃胶燕窝和燕窝水的销售增加[29] - 其他产品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919万元人民币下降9.79%至2024年上半年的829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公司加大燕窝+及+燕窝产品的创新与推广[2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燕窝肽相关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9.47百万元[16][17] 成本与开支 - 销售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的4.6377亿元人民币增长17.63%至2024年上半年的5.4551亿元人民币,与整体收入增长基本一致[29] - 毛利从2023年上半年的4.8743亿元人民币增长5.41%至2024年上半年的5.138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整体收入增长[31] - 毛利率从2023年上半年的51.24%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48.50%,主要由于线下渠道收入增速不及预期[31] - 销售及经销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2.6382亿元人民币增长38.45%至2024年上半年的3.6527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集团广告费用增加[31] - 行政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7653万元人民币下降18.20%至2024年上半年的626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上市相关的专业人士开支减少[31] - 公司研发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11.93百万元增加3.60%至2024年上半年的12.36百万元,主要由于研发材料和工艺开发成本的增加[32] - 公司其他净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4.74百万元增加68.17%至2024年上半年的7.97百万元,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和利息收入的增加[32] - 公司财务费用从2023年上半年的1.02百万元增加246.27%至2024年上半年的3.53百万元,主要由于新租赁的燕之屋燕窝智能工厂的租赁负债利息增加[32] - 公司所得税从2023年上半年的31.51百万元减少43.00%至2024年上半年的17.96百万元,主要由于利润下降[32] - 公司期内利润从2023年上半年的107.37百万元减少44.07%至2024年上半年的60.05百万元[32] - 2024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1235.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100]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及经销开支为3.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4%[100]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6260.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2%[100]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净收入为797.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2%[100]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1.4747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4442亿元略有增加,其中薪金、工資及其他福利为1.3969亿元[138] - 2024年上半年存货成本为4.9228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4.2166亿元增加16.7%,其中包括与员工成本及折旧有关的5552.5万元[13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即期所得税拨备为3488.3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2713.7万元增加28.5%[14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递延所得税为-1706.5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440.1万元大幅下降[141]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流动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1,154.5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939.56百万元,主要由于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的使用、2023年度股息的支付以及库存减少[3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12月31日的537.1百万元减少23.74%至2024年6月30日的409.59百万元,主要由于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的使用和2023年度股息的支付[33] - 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确认汇兑收益净额为1.55百万元[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97.62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5.98百万元大幅增加[35] - 公司流动净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94.39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39.46百万元,主要由于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的使用及2023年度股息的派付[38][40]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17.3%上升至2024年6月30日的18.76%[47]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2.1倍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1.9倍[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债务为人民币138.928百万元,主要由租赁负债构成[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未质押任何资产[37][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担保或重大诉讼[35] - 公司非流动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315,486千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421,046千元,增长33.5%[102] - 公司流动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1,154,507千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939,559千元,下降18.6%[10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12月31日的537,093千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409,594千元,下降23.7%[102] - 公司流动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560,120千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500,102千元,下降10.7%[102] - 公司净流动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594,387千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439,457千元,下降26.1%[102]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909,873千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860,503千元,下降5.4%[102] - 公司净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796,927千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740,580千元,下降7.1%[103] - 公司储备从2023年12月31日的676,571千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626,899千元,下降7.3%[103] - 公司非控股权益从2023年12月31日的27,256千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20,581千元,下降24.5%[10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总权益为740,580千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56,347千元人民币[110] - 公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净现金为103,621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加515千元人民币[112] - 公司投资活动中使用的净现金为96,698千元人民币,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112] - 公司融资活动中使用的净现金为135,698千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支付股息和员工激励计划[11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在2024年上半年减少128,775千元人民币,期末余额为409,594千元人民币[112] - 公司向股东派付股息100,077千元人民币,向非控股权益派付股息8,640千元人民币[112] - 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的付款为97,623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12] - 公司收购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付款为434,928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略有减少[112] - 公司出售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所得款项为435,836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略有减少[112] - 公司支付员工激励计划所购买股份的款项为7,675千元人民币[1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存货总额为人民币313,870,00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60,362,000元有所减少[16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已售出存货的账面值为人民币489,451,000元,较2023年同期的419,763,000元有所增加[1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人民币65,610,00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3,298,000元有所减少[1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预期按金人民币11,727,000元将於一年以上收回或确认为开支[1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65,610千元人民币,其中即期未逾期部分为64,997千元人民币,逾期不足三个月的为472千元人民币,逾期超过三个月的为141千元人民币[165] - 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总额为108,490千元人民币,其中广告开支预付款为82,947千元人民币,原材料采购预付款为8,681千元人民币,其他预付款为16,862千元人民币[1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409,594千元人民币,其中银行存款为20,000千元人民币,银行及手头现金为376,987千元人民币,支付平台现金结余为12,607千元人民币[171] - 2024年6月30日,位于中国内地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5,17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7,225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56,605千元人民币,其中三个月内到期的为50,915千元人民币,三个月以上但六个月内到期的为4,021千元人民币[176] - 2024年6月30日,预收款项目为29,59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31,981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薪金及福利为39,07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60,811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74]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43,67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38,182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为168,95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3,499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74] - 2024年6月30日,因销售返利产生的退款负债为26,14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53,615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74] - 公司以经调整净债务与资本比率为基准监控资本架构,2024年6月30日的比率为19%[18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740,580千元,经调整净债务为138,928千元[181] 股东与股权 - 黄先生持有H股4,335,000股,占总股本的0.93%[56] - 黄先生与另一人共同持有未上市股份33,261,090股,占总股本的7.15%[56] - 黄先生在受控法团中持有未上市股份45,892,780股,占总股本的9.86%[56] - 郑先生持有未上市股份16,636,520股,占总股本的3.57%[57] - 郑先生与另一人共同持有未上市股份62,517,350股,占总股本的13.43%[57] - 李先生持有未上市股份16,624,570股,占总股本的3.57%[57] - 李先生与另一人共同持有未上市股份62,529,300股,占总股本的13.43%[57] - 刘震持有H股12,020,475股,占总股本的2.58%[57] - 刘震在受控法团中持有未上市股份30,000,000股,占总股本的6.44%[57] - 王亚龙持有H股38,857,460股,占总股本的8.35%[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廈門雙丹馬持有未上市股份45,892,780股,佔未上市股份的33.60%,佔公司總股本的9.86%[59] - 廈門雙丹馬持有H股45,892,780股,佔H股的13.95%,佔公司總股本的9.86%[59] - 薛女士持有H股8,625,000股,佔H股的2.62%,佔公司總股本的1.85%[59] - 薛女士的配偶權益涉及未上市股份79,153,870股,佔未上市股份的57.95%,佔公司總股本的17.00%[59] - 光耀天祥有限合夥持有未上市股份30,000,000股,佔未上市股份的21.97%,佔公司總股本的6.44%[59] - 光耀天祥有限合夥持有H股30,000,000股,佔H股的9.12%,佔公司總股本的6.44%[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黃先生控制廈門雙丹馬,並被視為持有其股份的權益[58] - 黃先生為金燕騰飛有限合夥的唯一普通合夥人,被視為持有其股份的權益[58] - 劉震持有光耀天祥有限合夥約80%的有限合夥權益,並控制廈門光耀天祥投資有限公司[58] - 王亞龍持有北京焰石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約45%的股權,並被視為持有弘燕投資有限合夥股份的權益[58] - 廈門光耀天祥投資有限公司持有30,000,000股未上市股份,佔未上市股份的21.97%,佔總股本的6.44%[61] - 廈門金燕來有限合夥持有41,666,670股H股,佔H股的12.67%,佔總股本的8.95%[61] - 弘燕投資有限合夥持有38,857,460股H股,佔H
燕之屋(0149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6 20:45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9.512亿元人民币增长11.36%至2024年上半年的10.593亿元人民币[7] - 公司毛利从2023年上半年的4.8743亿元人民币增长5.41%至2024年上半年的5.138亿元人民币[7] - 公司净利润从2023年上半年的1.0737亿元人民币下降44.07%至2024年上半年的未披露金额[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059,30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100]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513,79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100] - 2024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81,53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7%[100]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60,04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1%[100] - 2024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0.12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8%[10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12,35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100]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及经销开支为365,27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5%[100]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62,60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2%[10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其他净收入为7,97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2%[10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059,30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6%[127][128]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513,79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1%[127][128] - 直接向线上客户销售的收入为485,20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68%[127][128] - 直接向线下客户销售的收入为164,85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0%[127][128] - 向线下经销商销售的收入为253,71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04%[127][128] - 直接向电商平台销售的收入为141,47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25%[127][128] - 向线上经销商销售的收入为14,04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38%[127][128]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净收入为7,97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21%[130][134]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及经销开支为365,27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45%[130] - 2024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12,35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6%[13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中,租賃負債利息为3,532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020千元增长246%[13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147,474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44,422千元增长2.1%[13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存货成本为492,280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421,663千元增长16.7%[13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为34,883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27,137千元增长28.5%[14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递延税项为17,961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31,508千元下降43%[14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58,080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99,161千元下降41.4%[14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65,475千股,较2023年同期的425,290千股增长9.4%[149] 渠道收入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电子商务渠道总收入为人民币640.73百万元,占总收入的60.49%,同比增长21.89%[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线下渠道总收入为人民币418.57百万元,占总收入的39.51%,同比下降1.64%[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线下渠道总收入为418.57百万元,占总收入的39.51%,同比下降1.64%[14] - 线上渠道收入为640,732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60.5%,同比增长19.3%[115] - 线下渠道收入为418,57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115] 门店与销售网络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拥有740家门店,其中641家为经销商运营,99家为自营[11] - 公司全国市场门店总数为740家,其中经销商门店641家,自营门店99家[14] 产品收入 - 2024年上半年纯燕窝产品收入为926,319千元,占总收入的87.4%[27] - 2024年上半年燕窝+及+燕窝产品收入为124,698千元,占总收入的11.8%[27] - 纯燕窝产品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8.9486亿元人民币增长3.52%至2024年上半年的9.2632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鲜炖燕窝和干燕窝的销售增加[29] - 燕窝+及+燕窝产品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4716万元人民币增长164.4%至2024年上半年的1.247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燕窝粥销售大幅增加、新推出的护肤品销售增加以及新品如生椰桃胶燕窝和燕窝水的销售增加[29] - 其他产品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919万元人民币下降9.79%至2024年上半年的829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公司加大燕窝+及+燕窝产品的创新与推广[29] 成本与开支 - 销售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的4.6377亿元人民币增长17.63%至2024年上半年的5.4551亿元人民币,与整体收入增长基本一致[29] - 毛利从2023年上半年的4.8743亿元人民币增长5.41%至2024年上半年的5.138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整体收入增长[31] - 毛利率从2023年上半年的51.24%下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48.50%,主要由于线下渠道收入增速不及预期[31] - 销售及经销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2.6382亿元人民币增长38.45%至2024年上半年的3.6527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集团广告费用增加[31] - 行政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7653万元人民币下降18.20%至2024年上半年的626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上市相关的专业人士开支减少[31] - 公司研发开支从2023年上半年的11.93百万元增加3.60%至2024年上半年的12.36百万元,主要由于研发材料和工艺开发成本的增加[32] - 公司其他净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的4.74百万元增加68.17%至2024年上半年的7.97百万元,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和利息收入的增加[32] - 公司财务费用从2023年上半年的1.02百万元增加246.27%至2024年上半年的3.53百万元,主要由于新租赁的燕之屋燕窝智能工厂的租赁负债利息增加[32] - 公司所得税从2023年上半年的31.51百万元减少43.00%至2024年上半年的17.96百万元,主要由于利润下降[32] - 公司期内利润从2023年上半年的107.37百万元减少44.07%至2024年上半年的60.05百万元[32]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流动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1,154.5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939.56百万元,主要由于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的使用、2023年度股息的支付以及库存减少[3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12月31日的537.1百万元减少23.74%至2024年6月30日的409.59百万元,主要由于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的使用和2023年度股息的支付[33] - 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确认汇兑收益净额为1.55百万元[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97.62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5.98百万元大幅增加[35] - 公司流动净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94.39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39.46百万元,主要由于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的使用及2023年度股息的派付[38][40] - 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的51.24%下降至2024年的48.50%,净利率从11.29%下降至5.67%[51]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从2023年的17.3%上升至2024年的18.76%[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债务为人民币138,928千元,主要由租赁负债构成[4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股本回报率为7.81%,较2023年同期的24.02%显著下降[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未质押任何资产[37][3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流动比率为1.9倍,较2023年同期的2.1倍有所下降[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担保或重大诉讼[3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本承担为人民币14.67百万元,较2023年底的33.91百万元减少[35] 股东与股权 - 黄先生持有H股4,335,000股,占总股本的0.93%[56] - 黄先生与另一人共同持有未上市股份33,261,090股,占总股本的7.15%[56] - 黄先生在受控法团中持有未上市股份45,892,780股,占总股本的9.86%[56] - 郑先生持有未上市股份16,636,520股,占总股本的3.57%[57] - 郑先生与另一人共同持有未上市股份62,517,350股,占总股本的13.43%[57] - 李先生持有未上市股份16,624,570股,占总股本的3.57%[57] - 李先生与另一人共同持有未上市股份62,529,300股,占总股本的13.43%[57] - 刘震持有H股12,020,475股,占总股本的2.58%[57] - 刘震在受控法团中持有未上市股份30,000,000股,占总股本的6.44%[57] - 王亚龙持有H股38,857,460股,占总股本的8.35%[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廈門雙丹馬持有未上市股份45,892,780股,佔未上市股份的33.60%,佔公司總股本的9.86%[59] - 廈門雙丹馬持有H股45,892,780股,佔H股的13.95%,佔公司總股本的9.86%[59] - 薛女士持有H股8,625,000股,佔H股的2.62%,佔公司總股本的1.85%[59] - 薛女士的配偶權益涉及未上市股份79,153,870股,佔未上市股份的57.95%,佔公司總股本的17.00%[59] - 光耀天祥有限合夥持有未上市股份30,000,000股,佔未上市股份的21.97%,佔公司總股本的6.44%[59] - 光耀天祥有限合夥持有H股30,000,000股,佔H股的9.12%,佔公司總股本的6.44%[59] - 黃先生控制廈門雙丹馬,並被視為對其持有的股份擁有權益[58] - 黃先生為金燕騰飛有限合夥的唯一普通合夥人,被視為對其持有的股份擁有權益[58] - 劉震持有光耀天祥有限合夥約80%的有限合夥權益,並控制廈門光耀天祥投資有限公司[58] - 王亞龍持有北京焰石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約45%的股權,並被視為對弘燕投資有限合夥持有的股份擁有權益[58] - 廈門光耀天祥投資有限公司持有30,000,000股未上市股份,佔未上市股份的21.97%,佔總股本的6.44%[61] - 廈門金燕來有限合夥持有41,666,670股H股,佔H股的12.67%,佔總股本的8.95%[61] - 王俊傑持有41,666,670股H股,佔H股的12.67%,佔總股本的8.95%[61] - 弘燕投資有限合夥持有38,857,460股H股,佔H股的11.81%,佔總股本的8.35%[61] - 北京焰石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持有38,857,460股H股,佔H股的11.81%,佔總股本的8.35%[61] - 楊磊持有38,857,460股H股,佔H股的11.81%,佔總股本的8.35%[61] - 山南焰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有38,857,460股H股,佔H股的11.81%,佔總股本的8.35%[61] - 王景會持有38,857,460股H股,佔H股的11.81%,佔總股本的8.35%[61] - 胡巧紅持有16,489,330股未上市股份,佔未上市股份的12.07%,佔總股本的3.54%[62] - 陽明康怡有限合夥和金駿鴻燕有限合夥持有8,333,330股未上市股份,佔未上市股份的6.10%,佔總股本的1.79%[62] 员工激励计划 - 公司已完成将136,580,700股未上市股份转换为H股并在联交所上市的备案工作,备案有效期为12个月[63] - 公司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申请,将七名股东持有的136,580,700股未上市股份转换为H股[63] - 公司已向金燕腾飞有限合伙发行8,208,320股股份,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76%,用于雇员激励计划[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雇员激励计划涉及的所有股份均已授予43名参与者并完成认购[71] - 雇员激励计划的参与者需为公司正式员工,且为核心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符合高级管理层、部门经理或副经理等条件[66] - 公司设立金燕腾飞有限合伙作为雇员持股平台,普通合伙人为黄先生,有限合伙人为激励对象[71] - 激励对象需遵守转让及出售限制,包括完成合资格上市、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禁售期届满及自计划实施日起36个月内[74] - 公司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层在任期内需至少保留其根据计划所认购股份总数的10%[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激励计划下的34名激励对象持有5,429,80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7%[79] - 公司高管及董事等8名激励对象合计持有2,778,51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60%[79] - 激励对象若违反规定,其持有的金燕腾飞有限合伙权益将按实际认购价或最新公允价值的较低者出售[76] - 金燕腾飞有限合伙权益的出售价格参考实际认购价加同期商业银行利息或最新公允价值的较高者确定[76] - 公司高管翁惠贞、陈志高等5人各自持有425,19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9%[79] - 公司监事魏溦持有299,60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6%[79] - 公司监事张宁和董事会秘书熊婷各自持有174,83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4%[79] - 公司董事长黄先生持有3,283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001%[79] - H股激励计划于2024年3月25日通过并采纳,旨在促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吸引和保留核心人才[81] - H股激励计划的参与人士包括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层、核心雇员及董事会认为合适的服务提供者[81] - H股激励计划的计划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即23,275,000股H股[82] - 每位参与人士在任何12个月内获授的信托受益权份额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82] - 信托受益权份额的授予价格由董事会及/或授权人士决定,对价在信托受益权份额归属时支付[82] - 董事会及/或授权人士将根据公司业务表现、财务状况及市场状况决定信托受益权份额的归属标准及条件[82] - H股激励计划自2024年3月25日起有效期为十年,截至中期报告日期尚未有任何激励被授予[83] - 公司董事会决议不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84]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作为其自身的企业管治守则,并在报告期内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84] - 公司已采纳证券交易标准守则作为董事、监事及相关员工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所有董事及监事均确认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遵守该守则[84] - 肖伟先生自2024年2月20日起不再担任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84] - 陈爱华先生自2024年5月23日起辞任北京零点有数资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84] - 魏溦女士自2024年2月1日起不再担任厦门市燕之屋丝浓食品有限公司供应链中心总监,并获委任为厦门市燕之屋丝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供应链中心总监[84] - 公司注册地址已变更为厦门火炬高新区(翔安)产业区翔明路3号301单元之一[85] - 截至2024年6
燕之屋:燕窝龙头,线上线下齐头并进
海通证券· 2024-07-05 15:31
1. 燕窝行业稳健增长,格局分散 - 燕窝主要由金丝燕分泌出的唾液筑成,营养丰富,在中国文化中备受推崇 [14] - 据数据,2017-2022年全球燕窝产量CAGR为7.8%,预计2022-2027年CAGR为6.0%,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市场持续增长及原料生产国有利政策 [15][16]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燕窝消费市场,占全球70%的消费份额 [18] - 中国燕窝市场规模2017-2022年CAGR为27.2%,预计2022-2027年CAGR为16.5%,其中纯燕窝CAGR15.55%、燕窝+&+燕窝CAGR26.14% [20] - 随着技术进步和品牌推广,燕窝+和+燕窝产品有望持续增长 [20] - 按溯源性划分,溯源燕窝在中国市场占比预计将从2017年的10.7%提升至2027年的43.7% [25][26] - 行业竞争激烈,集中度较低,2022年中国市场CR5为11.9%,燕之屋份额为5.8% [27][30] 2. 燕窝行业龙头,稳健增长 - 燕之屋是全球最大的燕窝产品公司,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 [32] - 公司发展历史可追溯至1997年,创始人及核心管理层专业背景深厚 [33][42] - 2020-2023年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14.72%和18.15%,毛利率整体稳中有升 [47][49][50] - 公司持续加大广告及推广投入,销售费用率较高 [48][52] 3. 鲜炖燕窝、其他瓶装燕窝保持较快增长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纯燕窝、燕窝+和+燕窝,其中纯燕窝收入占比最大 [53] - 纯燕窝中,鲜炖燕窝和其他瓶装燕窝(如冰糖官燕)2020-2022年收入增速较快 [54][55][56][57] - 燕窝+和+燕窝产品如燕窝粥、燕宝诗护肤品系列2023年贡献了0.4亿元收入 [60] 4. 线下门店持续扩张,线上保持较快增长 - 中国燕窝市场线下占比较高,但线上增速更快,预计2022-2027年线下、线上CAGR分别为14.6%和20.3% [66][67] - 公司线上线下渠道占比较为平衡,2020-2023年线上、线下收入CAGR分别为15.17%和14.14% [68][69] - 公司线下已覆盖国内所有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截至2023年末拥有96家自营门店和647家经销商门店 [71][72][73][74][75] - 线上渠道包括自营网店、经销商网店及电商平台,截至2023年末共有45家网店 [76][77][78] 5. 租赁工厂继续扩大产能 - 公司目前拥有3个生产基地,为满足产能需求正在租赁新工厂并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 [79][80] - 2020-2023年前5个月,公司主要生产基地产能利用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81]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51/0.57/0.65元,给予2024年25-28倍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13.86-15.52港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90]
燕之屋20240625
2024-06-26 13:41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新建了一个36亩、8万2千多平方米的新产业园,作为全国最高端的燕窝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1] - 公司正在打造工业旅游、研学课程等文旅业务,以此作为流量入口,提升文旅销售 [1] - 公司推出了含有小分子燕窝的"燕窝水"产品,在公司自有渠道上架销售,日均销售几万元 [1] - 公司计划在下半年将"燕窝水"产品上架到公寓渠道,并推出"燕窝粥"等新品,形成第二条增长曲线 [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线上业务同比增长约30%,其中"燕窝粥"月销破千万,在天猫新商品TOP榜排名第6位,预计全年销售将超过1亿元 [2]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人提问** 公司未来几年的内生收入目标及各产品线的增速规划是什么 [3][4][5] **公司回答** - 整体收入目标保持年均双位数增长 - 其中"先顿"增速最快,仙遁次之,燕窝粥和燕窝水增速较快 [3][4][5] 问题2 **投资人提问** 公司的毛利率和经营利率水平在行业中的位置如何,未来有何变化规划 [7] **公司回答** - 公司毛利率约50%,经营利率约10%,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 未来希望保持这一水平,随着销售规模扩大,经营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7] 问题3 **投资人提问** 公司的营销费用投放情况及未来规划 [8][9] **公司回答** - 2022年营销费用约3个多亿,其中品牌营销约1个亿,流量营销约2个多亿 - 2023年上半年营销费用有所提高,全年将努力控制在现有水平 [8][9]
燕之屋(0149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7:26
公司发展战略与品牌建设 - 公司提出五年发展战略,专注于燕窝为核心,深耕美与健康赛道[7] - 公司致力于在全球燕窝行业中保持领导地位,推动品牌高质量发展[9] - 公司逐步建立专业、独特且具有高端气质的品牌形象[9] - 公司通过提升品牌认知和社交驱动,深度触达目标消费人群[9] - 公司宣布巩俐为全球品牌代言人,以提升品牌势能并巩固其作为领先燕窝专家的地位[77] - 公司计划通过品牌矩阵战略提升主品牌“燕之屋”的影响力,并逐步打造子品牌“燕宝诗”和“小燕浓”的品牌知名度[77] 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升消费者情绪价值体验[9] - 公司推出燕窝粥产品进军早餐市场,拓宽燕窝消费场景[12] - 公司研发燕窝肽护肤品,延伸燕窝产业价值链[12] - 公司推出子品牌小燕浓燕窝粥系列,强势进军早餐市场[36] - 公司推出燕之屋—燕宝诗系列燕窝护肤品,定位为燕窝护肤专家,满足消费者美容与健康需求[36] - 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组合和拓展新线上销售渠道,成功吸引更多消费者[44] - 公司推出燕窝粥产品进军早餐市场,拓宽燕窝消费场景[12] - 公司研发燕窝肽护肤品,延伸燕窝产业价值链[12] - 公司推出子品牌小燕浓燕窝粥系列,强势进军早餐市场[36] - 公司推出燕之屋—燕宝诗系列燕窝护肤品,定位为燕窝护肤专家,满足消费者美容与健康需求[36] - 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组合和拓展新线上销售渠道,成功吸引更多消费者[44] 营销与渠道策略 - 公司构建全面的营销传播矩阵,包括权威媒体、社交媒体和垂直媒体[9] - 公司与科研专家和KOL/KOC合作,建立KOS矩阵进行分层宣传和口碑营销[9] - 公司通过“直播+明星”策略提升品牌知名度,荣获2023天猫健康年度行业标杆品牌等三项大奖[46][47] - 公司通过多元化推广措施,包括名人代言、社交媒体推广和线上线下活动,成功吸引更多消费者[44] - 公司通过全渠道协同发展策略,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41] - 公司通过抖音直播推广碗燕产品,提升线上渠道曝光率,并在北京市场取得不错成果[53] - 公司将继续深化私域渠道发展,优化客户体验和服务质量,提供更贴心的独家定制服务[49] - 公司将继续通过现有经销体系开拓县级消费市场,进一步精细化终端布局[52] 财务表现与业绩 - 公司2023年收入为人民币19.642亿元,同比增长13.5%[15] - 2023年净利润为人民币2.116亿元,同比增长2.8%[15] - 2023年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2.444亿元,同比增长15.8%[15] - 公司2023年毛利为人民币9.949亿元,同比增长13.3%[23]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9.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28] - 2023年公司毛利为9.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28] - 2023年公司净利润为2.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28] - 2023年公司总资产为14.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2%[28] - 2023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1%[28] - 公司2023年电子商务业务总收入为人民币11.04亿元,占总收入的56.2%,同比增长17.7%[42] - 2023年线下业务总收入为人民币860.2百万元,占总收入的43.8%,同比增长8.6%[50] - 2023年纯燕窝产品系列收入为人民币1,794.2百万元,同比增长9.53%,占总收入的91.34%[56] - 小燕浓燕窝粥2023年全平台累计销量突破100万份,贡献收入人民币22.9百万元[65] - 燕宝诗护肤品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17.3百万元[67] - 燕窝+及+燕窝产品2023年总收入为人民币142.0百万元,占总收入的7.2%,同比增长94.2%[68]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17.299亿元增长13.5%至2023年的19.642亿元[84] - 纯燕窝产品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94.7%下降至2023年的91.3%,而燕窝+及+燕窝产品收入占比从4.2%上升至7.2%[84] - 纯燕窝产品收入从2022年的16.381亿元增长9.5%至2023年的17.942亿元,主要由于鲜炖燕窝及其他瓶装燕窝销售增加[85] - 燕窝+及+燕窝产品收入从2022年的7310万元增长94.2%至2023年的1.42亿元,主要由于燕窝粥销售大幅增加及新推出的护肤产品[86] - 其他产品收入从2022年的1870万元增长49.8%至2023年的2800万元,主要由于会员计划扩大导致非燕窝产品销售增加[87] - 销售成本从2022年的8.517亿元增长13.8%至2023年的9.693亿元,与收入增长同步[89] - 毛利从2022年的8.783亿元增长13.3%至2023年的9.949亿元,毛利率稳定在50.7%[91] - 销售及经销开支从2022年的5.039亿元增长11.8%至2023年的5.633亿元,主要由于广告及推广费用增加[92] - 行政开支从2022年的1.115亿元增长43.0%至2023年的1.595亿元,主要由于全球发售及上市相关开支增加[93] - 研发开支从2022年的2430万元增长8.5%至2023年的2640万元,主要由于研发材料及工艺研发成本增加[94] - 年內利润从2022年的2.059亿元增长2.8%至2023年的2.116亿元[98] - 公司2023年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244,396千元,较2022年的211,131千元增长15.7%[102] - 公司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人民币537.1百万元,较2022年的350.8百万元增长53.1%[105] - 公司2023年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154.5百万元,较2022年的773.3百万元增长49.3%[103] - 公司2023年资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24.4百万元,较2022年的22.5百万元增长8.4%[109] - 公司2023年资本承担为人民币33.9百万元,较2022年的3.3百万元大幅增加[110] - 公司2023年确认汇兑亏损净额为人民币1.7百万元[107] - 公司2023年未使用任何金融工具进行对冲[102] - 公司2023年未有任何重大或然负债、担保或重大诉讼[11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净资产为人民币5.944亿元,较2022年的2.802亿元显著增加,主要由于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导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加[116] - 公司2023年总债务为人民币1.3768亿元,其中即期债务为2639.1万元,非即期债务为1.1129亿元,主要由租赁负债构成[117] - 公司2023年毛利率为50.7%,净利率为10.8%,股本回报率为33.3%,流动比率为2.1倍,资本负债比率为17.3%[11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质押任何资产[115] - 公司2023年未进行任何重大收购、出售或重大投资[1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未偿还的借款结余或未动用的银行融资[11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股东分配的储备为人民币167.3百万元[19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未偿还的借款结余或未动用的银行融资[199]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行任何债券[197] - 报告期内,公司未签订任何可能导致发行股份的股票挂钩协议[200] 市场前景与行业分析 - 中国美与健康产品市场预计2027年将达到1.17万亿元人民币,2022-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3%[30] - 中国燕窝市场预计2027年将达到921亿元人民币,2022-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6.5%[32] - 公司连续四年在中国品牌力指数(C-BPI)燕窝品牌排行榜上位居第一[34] - 2023年经中国检科院认证的燕窝进口量为557.1吨,同比增长23.4%[69] - 公司在2023年中国燕窝产品市场中通过中国检科院认证的进口量排名第一[69] 生产与供应链管理 - 公司拥有96个自营门店和647个经销商门店,覆盖广泛的实体销售网络[11] - 公司在天猫、京东、抖音和小红书等平台运营27家自营网店和18家经销商网店[11] - 厦门工厂通过优化碗燕工艺和引进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71] - 上海工厂2023年运营逐步恢复正常,释放产能,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生产成本有效降低[71][72] - 公司租赁厦门市同安区独立工业园以建设新生产基地,预计将提高生产效率并为下一阶段快速发展奠定基础[73] - 公司最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量的18.3%,五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量的54.2%[192] - 公司最大客户占总销售额的10.7%,五大客户占总销售额的15.5%[192] - 公司第三大客户由间接少数股东控制,该股东为厦门金燕来有限合伙的有限合伙人[193]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结构 - 公司董事会目前由九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4] - 李有泉自2016年7月起担任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并于2023年5月25日调任为执行董事[130] - 黄丹艳自2014年10月起担任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并于2023年5月25日调任为执行董事,主要负责供应链、生产及采购业务[134] - 刘震自2016年7月起担任公司董事,并于2023年5月25日调任为非执行董事,主要负责向董事会提供专业意见及判断[135] - 王亚龙自2018年1月起担任公司董事,并于2023年5月25日调任为非执行董事,主要负责提供意见及检讨整体政策及运营[137] - 肖伟自2020年12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并于2023年5月25日调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主要负责监督公司运营及管理并提供独立意见[140] - 肖先生自2001年8月起担任厦门大学法学院教师、副教授及教授[141] - 肖先生曾担任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及总法律顾问,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00755[141] - 肖先生目前担任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300341[141] - 肖先生还担任厦门法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600563[141] - 肖先生担任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002901[141] - 陈爱华自2020年12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并于2023年5月25日调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45] - 陈先生自2013年9月起担任厦门国家会计学院讲师、副教授及教授[146] - 陈先生目前担任福建漳州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000753[146] - 陈先生还担任北京零点有数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301169[146] - 陈先生自2012年12月起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并于2012年3月取得中国律师资格[148] - 林曉波自2023年11月20日起擔任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主要負責監督公司運營和管理並提供獨立意見[149] - 林曉波自2016年10月起擔任江南布衣有限公司(股份代號:3306)的獨立非執行董事,並自2021年1月起擔任叮噹健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9886)的首席財務官兼公司秘書[149] - 鄭峰自2014年10月起擔任公司監事,並於2022年9月獲委任為監事會主席,負責監督公司董事和高級管理層成員履行職責[156] - 鄭峰自2006年1月起擔任廈門華瑞中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並持有公司股東光耀天祥有限合夥20%的有限合夥權益[156] - 魏溦自2016年7月起擔任公司監事[158] - 魏溦女士持有公司股东金燕腾飞有限合伙3.65%的有限合伙权益[159] - 张宁女士持有公司股东金燕腾飞有限合伙2.13%的有限合伙权益[161] - 李有泉先生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164] - 黄丹艳女士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165] - 翁惠贞女士自2014年10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负责连锁业务部门[166] - 李良杰先生自2014年10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负责在线业务部门[167] - 范群艳先生自2020年12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负责研发及产品部门业务[169] - 陈志高先生自2019年12月起担任公司首席财务官,负责集团财务及会计事务[172] 公司上市与资本运作 - 公司于2023年12月12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1497[184][185] - 公司主要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优质现代燕窝产品,是中国燕窝产品市场的领先品牌[184] - 公司前身为2014年10月31日成立的厦门燕之屋生物工程发展有限公司,2020年12月23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1月更名为厦门燕之屋燕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184] - 公司报告期内主要业务性质未发生重大变化[186] - 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情况载于年报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业务概览”和“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前景”章节[189] - 公司面临经济前景不确定性、法规和政策变化带来的市场风险[191] - 公司提出H股激励计划以激励对经营业绩及未来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75] - 公司荣获2023中国年度优选雇主奖,体现了其在人才管理方面的成果[74] 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减少约2,576.90吨二氧化碳当量,助力“双碳”目标[58][59] 其他 - 公司建议派发末期现金股息,每10股人民币2.15元(含税)[16] - 公司员工总数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1,917名,员工成本(包括董事及监事酬金及股份为基础的薪酬)约为2.935亿元[74] - 公司在北京大兴机场和厦门高崎机场开设了航站楼门店,探索新的机场门店模式[52] - 公司通过升级金燕薈会员计划和完善导购助理功能,强化会员服务体系,并在北京、深圳、广州和厦门建立了四家城市女子高尔夫俱乐部[53] - 公司对畅销11年的碗燕系列产品进行全面升级,包括强化原料甄选、采用真空锁鲜技术、减少空隙率增加17%浓稠度、升级易撕封口等[57]
燕之屋(0149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2 20:36
公司业绩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为1,964.2百万人民币,较上一年增长13.5%[1]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毛利为994.9百万人民币,较上一年增长13.3%[1]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净利润为211.6百万人民币,较上一年增长2.8%[1]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调整净利润为244.4百万人民币,较上一年增长15.8%[1] - 公司2023年收入来源包括線下渠道和線上渠道,总收入达到1964.2亿人民币[19] - 公司最大客户贡献了超过10%的收入,2023年收入约为212.1亿人民币[20] - 公司2023年直接向線上客戶销售收入为824,397千元,占总收入的42%[25] - 公司2023年毛利为994,916千元,较2022年增长13.2%[25] - 公司2023年其他淨收入为30,502千元,较2022年增长10.1%[27] - 公司2023年除税前利润为273,326千元,较2022年增长3.3%[29] - 公司2023年员工成本为293,535千元,较2022年增长7.5%[29] - 公司2023年研发开支为26,384千元,较2022年增长8.6%[29] - 公司2023年实际税项支出为61,738千元,较2022年增长5.1%[31]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4.63元,较2022年增长4.9%[36] - 公司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120,297千元,较2022年的89,459千元增长34.4%[37] - 公司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62,525千元,较2022年的64,087千元下降2.4%[39] - 公司年内经调整净利润为211,588千元,较上年增长2.8%[91] 市场前景 - 中国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2023年GDP超过126万亿元,增长率为5.2%[44] - 中国美与健康产品市场预计2027年将达到11,7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3%[45] - 燕窝市场预计2027年将达到9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5%[46] 品牌推广 - 公司品牌力在燕窝行业中领先,连续四年位居行业第一[47] - 公司2023年宣布金晨女士担任鲜活代言人,以符合消费者年轻化时尚潮流的传播方式触达更广泛的年轻消费群体[48] - 公司在2023年推出了小燕濃子品牌燕窩粥系列,成功进军即食滋补粥市场[49] - 公司通过金燕薈会员计划和城市女子高尔夫俱乐部等方式提升了会员服务系统和客户互动[56] - 公司通过直播电商等新形式成功吸引更多消费者,获得了多项行业大奖[53] - 公司正式宣佈鞏俐女士為全球品牌代言人,提升品牌勢能,構築品牌壁壘[72] 产品销售 - 2023年純燕窩產品全年收入人民幣1,794.2百萬元,增长9.53%[58] - 2023年燕窩+及+燕窩產品總收入为人民幣142.0百萬元,增加94.2%[66] - 2023年小燕濃燕窩粥全平台累计销量突破1百万份,贡献收入人民幣22.9百萬元[64] - 2023年燕之屋護膚品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17.3百萬元[65] - 2023年燕之屋推出新一代鮮燉燕窩,約減少2,576.90噸二氧化碳當量[59] 公司发展 - 公司在中國燕窝產品市場中通過中國檢科院認證的進口量持續排名第一[67] - 公司租賃了位於廈門市同安區的獨立工業園區,用於建設新生產基地[69] - 公司榮獲「2023中國年度優選僱主獎」,員工總人數為1,917名[70] - 公司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币1,729.9百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人民币1,964.2百万元,增长13.5%[77] - 公司的毛利率在2023年维持稳定在50.7%,与2022年的50.8%相近[8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537.1百万元,较上年增长53.1%[93] - 公司的流动净资产分别为280.2百万元和594.4百万元,增加主要来源于全球发售所得款项[102] - 全球发售淨所得款项约为256.46百万港元,用途包括产品研发、销售网络扩展、品牌建设等[105] - 公司员工薪酬包括基本薪金、绩效现金奖金及其他奖励措施[108] - 公司与员工签订个人雇佣合同,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各种员工社会保障计划[111] - 公司与员工保持良好工作关系,未发生重大劳资纠纷[112] 股东回报 - 公司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人民币2.15元[123] - 公司将于2024年5月24日下午四时三十分(香港时间)截止接收股份过户文件,以符合末期股息资格[128] - 公司年度业绩公告及年报将在联交所披露易网站和公司网站发布,包含所有上市规则要求的资料[129] - 公司感谢客户、业务伙伴、员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