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宜明昂科(01541)
icon
搜索文档
宜明昂科-B(01541):即时点评:PD-L1xVEGF双抗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数据优秀
国元香港· 2025-09-10 17:53
投资评级 - 报告建议积极关注宜明昂科-B(1541 HK)[6] 核心观点 - IMM2510单药在晚期肺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展示优秀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数据客观缓解率ORR达35.3%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9.4个月 安全性可控[2][3] - 公司研发管线丰富 包括CD47CD20双抗IMM0306 CD47融合蛋白IMM01及IMM72等 均具备重磅产品潜质 在肿瘤和自免领域应用前景广阔[4][5][6] - 公司当前市值57亿港元 价值被严重低估[6] 临床数据详情 - IMM2510在17例可评估sq-NSCLC患者中 ORR为35.3%(6/17) DCR达76.5%(13/17) 中位DoR为7.59个月 中位PFS为9.4个月[2] - 常见≥3级TRAEs包括血小板减少(8.7%) 淋巴细胞减少(8.7%)和输注相关反应(8.7%)[3] - 疗效优于同类VEGF/PD-(L)1双抗(33%和19%) PFS在同类双抗品种中处于前列[2] 研发进展 - IMM2510针对IO治疗失败后肺鳞癌的III期注册临床试验申请将于近期提交[3] - 公司积极推进IMM2510联合化疗 IMM27M IMM01及ADC等药物在不同实体瘤适应症的临床试验[3] - 在美国已获批复发/难治性实体瘤的IND批件[3] - CD47CD20双抗IMM0306在SLE患者Ib期临床试验中 0.8mg/kg组SLEDAI-2000评分降低≥4分比例达85.7%(6/7) 1.2mg/kg组达87.5%(7/8)[4][5] - IMM01治疗CMML及cHL的三期临床试验进展顺利 预计明年年中进行中期数据分析[5] - IMM72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新药临床试验于2025年6月获批准 8月启动健康受试者招募[5]
宜明昂科-B涨超10% 临床试验取得积极进展 机构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9-05 13:47
财务表现 - 公司中期收入3802.7万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增长49285.71% [1] - 研发开支1.6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1.05% [1] - 收入增长主要源于与Axion Bio,Inc授权合作协议的近期付款 [1] 临床进展 - IMM2510联合化疗一线治疗NSCLC患者的II期临床获初步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 [1] - 正在筹备开展III期临床试验 [1] - IMM2510单药治疗复发/难治性实体瘤的I期临床计划2025年下半年在美国启动 [1] 机构预期 - 太平洋证券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1亿元/1.39亿元/6.75亿元人民币 [1] - 核心管线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 维持买入评级 [1] 市场表现 - 股价单日上涨13.82%至14港元 [1] - 成交额达8222.47万港元 [1]
港股异动 | 宜明昂科-B(01541)涨超10% 临床试验取得积极进展 机构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13:46
股价表现 - 股价上涨13.82%至14港元 成交额达8222.47万港元 [1] 财务业绩 - 中期收入3802.7万元人民币 同比激增49285.71% [1] - 研发开支1.6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1.05% [1] - 收入暴增主要源于与Axion Bio的授权合作协议付款 [1] 临床进展 - IMM2510联合化疗一线治疗NSCLC的II期临床获初步安全有效性数据 [1] - 计划开展III期临床试验 [1] - IMM2510单药治疗复发/难治性实体瘤的I期临床拟2025年下半年在美国启动 [1] 机构预测 - 太平洋证券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1/1.39/6.75亿元人民币 [1] - 维持"买入"评级 核心管线估值有望提升 [1]
宜明昂科(0154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4 10:08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宜明昂科生物醫藥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4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FF301 FF301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H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541 | 說明 | H股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396,277,305 | RMB | | 1 RMB | | 396,277,305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RMB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396,277,305 | RMB | | 1 RMB | | 39 ...
港股生物科技股集体下挫,博安生物跌超12%
格隆汇APP· 2025-08-28 13:50
港股生物科技股整体表现 - 行业出现集体下跌 多只股票跌幅超过6% [1] - 跌幅最大股票为药明巨诺-B下跌12.95%和博安生物下跌12.53% [2] 个股表现详情 - 药明巨诺-B(02126)跌幅12.95%至4.840港元 [2] - 博安生物(06952)跌幅12.53%至13.750港元 [2] - 维立志博-B(09887)跌幅9.93%至58.950港元 [2] - 北海康成-B(01228)跌幅9.75%至2.130港元 [2] - 圣诺医药-B(02257)跌幅9.64%至8.810港元 [2] - MIRXES-B(02629)跌幅8.43%至42.800港元 [2] - 昭衍新药(06127)跌幅7.56%至20.060港元 [2] - 科济药业-B(02171)跌幅6.98%至20.000港元 [2] - 银诺医药-B(02591)跌幅6.87%至44.180港元 [2] - 中国抗体-B(03681)跌幅6.69%至2.370港元 [2] - 三叶草生物-B(02197)跌幅6.58%至0.710港元 [2] - 乐普生物-B(02157)跌幅6.49%至8.500港元 [2] - 云顶新耀(01952)跌幅6.08%至65.650港元 [2] - 华领医药-B(02552)跌幅5.87%至3.210港元 [2] - 官明昂科-B(01541)跌幅5.78%至11.080港元 [2]
宜明昂科-B(01541.HK):中期实现收入3800万元
格隆汇· 2025-08-26 21:3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人民币3800万元 较2024年同期的10万元增加人民币3790万元 [1] - 收入增长主要归因于根据公司与Axion Bio, Inc达成的授权及合作协议收取近期付款 [1] 研发投入 - 研发开支由2024年同期的1.191亿元增加41.0%至2025年上半年的1.68亿元 [1] - 临床前及CMC开支增加4340万元 主要由于临床试验使用的IMM01、IMM2510及IMM0306的生产及CDMO开支增加 [1] - 临床试验开支增加830万元 主要由于IMM01及IMM2510的持续临床开发 [1] - 薪金及相关福利费用增加490万元 因临床团队不断扩大 [1] - 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减少670万元 由于已归属的受限制股份数目减少 [1]
宜明昂科-B发布中期业绩 收入3802.7万元 同比大幅增加49285.71%
智通财经· 2025-08-26 21:29
财务表现 - 收入3802.7万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增长49285.71% [1] - 研发开支1.6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1.05% [1]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收入增长主要源于与Axion Bio, Inc.达成的授权及合作协议项下近期付款 [1] 研发开支构成 - 临床前及CMC开支增加4340万元 主因IMM01、IMM2510及IMM0306临床试验生产及CDMO开支增长 [1] - 临床试验开支增加830万元 主因IMM01及IMM2510持续临床开发投入 [1] - 薪金及相关福利费用增加490万元 源于临床团队扩张以支持药物管线研发推进 [1] - 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减少670万元 因当期已归属受限制股份数量下降 [1]
宜明昂科-B(01541)发布中期业绩 收入3802.7万元 同比大幅增加49285.71%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21:26
财务表现 - 收入3802.7万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增加49285.71% [1] - 研发开支1.6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加41.05% [1]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收入增加主要归因于根据与Axion Bio, Inc达成的授权及合作协议收取近期付款 [1] 研发投入构成 - 临床前及CMC开支增加4340万元 主要由于临床试验使用的IMM01、IMM2510及IMM0306的生产及CDMO开支增加 [1] - 临床试验开支增加830万元 主要由于IMM01及IMM2510的持续临床开发 [1] - 薪金及相关福利费用增加490万元 因临床团队不断扩大 [1] - 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减少670万元 由于已归属的受限制股份数目减少 [1] 研发管线进展 - 持续推进及扩大药物管线的研发工作 涉及IMM01、IMM2510及IMM0306等核心产品 [1]
宜明昂科(0154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6 21:13
IMM01临床数据 - IMM01联合阿扎胞苷治疗高危MDS的II期试验总体缓解率为64.7%,完全缓解率为33.3%[5] - IMM01联合阿扎胞苷治疗CMML的II期试验总体缓解率达72.7%,完全缓解率为27.3%[5] - IMM01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cHL的II期试验总体缓解率为69.7%,完全缓解率为24.2%[6] - IMM01治疗cHL的II期试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4.7个月,18个月总生存率达91.6%[6] - IMM01治疗CMML的II期试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7.8个月,12个月PFS率为59.0%[5] - IMM01治疗cHL的II期试验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21.2个月[6] - IMM01联合阿扎胞苷治疗较高危MDS的II期试验中位随访26.0个月,ORR达64.7%,CR率33.3%,≥3级TRAE包括白细胞减少症78.9%和血小板减少症66.7%[19] - IMM01联合阿扎胞苷治疗CMML的II期试验中位随访21.0个月,ORR达72.7%,CR率27.3%,中位PFS为17.8个月[23] - IMM01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R/R cHL的ORR为69.7%,CRR为24.2%,中位PFS为14.7个月,18个月OS率为91.6%[31] - IMM01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R/R cHL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21.2个月,中位至缓解时间为1.6个月[31] IMM2510临床数据 - IMM2510联合化疗一线治疗NSCLC的II期研究客观缓解率达61.9%,鳞状NSCLC亚组达80.0%[7] - IMM2510治疗TNBC的早期数据显示3例可评估患者中2例部分缓解,1例疾病稳定[7] - IMM2510单药治疗Ib/II期临床试验已招募150例患者[7] - IMM2510联合化疗一线治疗NSCLC的ORR为61.9%,鳞状NSCLC亚组ORR达80%[35] - IMM2510治疗复发难治性TNBC的3例可评估患者中2例PR和1例SD,在PD-L1 CPS<1患者中观察到响应[35] - IMM2510单药治疗已招募150例患者,包括34例NSCLC患者[35] IMM0306临床数据 - IMM0306联合来那度胺治疗R/R FL及MZL在1.6mg/kg剂量下显示良好耐受性[7] - IMM0306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0.8 mg/kg剂量组中85.7%患者(6/7)SLEDAI-2000评分降低≥4分[9] - IMM0306治疗SLE的1.2 mg/kg剂量组中87.5%患者(7/8)SLEDAI-2000评分降低≥4分[9] - 截至2025年3月14日,IMM0306聯合來那度胺治療R/R CD20陽性濾泡性淋巴瘤的ORR為88.2%,CRR為52.9%,在34例可評估患者中18例達CR及12例達PR[39] - 截至2025年7月1日,IMM0306治療SLE的0.8 mg/kg劑量組SLEDAI-2000評分降低≥4分的患者比例為85.7%(6/7),1.2 mg/kg劑量組為87.5%(7/8)[43] - 截至2025年7月1日,IMM0306治療SLE的PGA分數未惡化患者比例為100%(15/15)[43] 其他产品临床进展 - IMM2520用于实体瘤治疗的I期研究已招募26例患者并给药[9] - IMM27M在I期剂量递增研究中观察到2例确认PR,未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37] - 截至2025年7月2日,IMM2520的I期研究已招募26例患者[42] - 阿沐瑞芙普α联合来那度胺治疗淋巴瘤的客观缓解率(ORR)达88.2%,完全缓解率(CRR)达52.9%,基于34例可评估患者数据[9] 临床研究进展 - IMM01联合阿扎胞苷治疗MDS的III期研究于2024年5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22] - IMM01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cHL的III期试验于2024年4月获批准,计划2024年7月FPI[16] - IMM2510联合化疗治疗一线NSCLC于2023年11月获IND批准,计划2024年12月FPI[16] - IMM2510联合化疗治疗一线TNBC于2023年11月获IND批准,计划2025年6月FPI[16] - IMM2510联合IMM27M治疗实体瘤于2023年10月获IND批准,计划2024年7月FPI[16] - IMM0306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计划2024年12月FPI,2025年8月完成剂量递增招募[16] - IMC-003 (IMM72) 计划2025年6月在中国获IND批准,2025年8月FPI[16] - IMM01联合阿扎胞苷治疗CMML的III期研究于2024年11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28] - IMM01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cHL的III期研究于2024年7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33] - IMM2510联合IMM27M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b/II期研究于2024年7月启动[35][36] - IMM0306联合来那度胺治疗R/R CD20阳性B-NHL的Ib/IIa期研究于2023年6月启动[37] - 公司获得狼疮性肾炎(LN) II期试验的IND批件[9] - IMM72/IMC-003于2025年6月获得IND批件并于8月启动健康受试者招募[12] - 公司计划2025年下半年在中国提交阿沐瑞芙普α皮下制剂的IND申请[9] - 公司於2025年6月獲得IMM72/IMC-003的IND批件,並於8月啟動健康受試者招募[43] 收入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收入为人民币3800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00万元增长3790万元[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合作開發收入為人民幣38.0百萬元,總收入為人民幣38.0百萬元[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總收入為人民幣77,000元[48] - 报告期内收入大幅增至3802.7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77万元人民币显著增长493,900%[94]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38,02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7千元人民币大幅增长49,384%[102] - 合作开发收入为37,995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99.9%,全部来自美国市场[102][103] - 细胞株及其他产品销售收入为3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7%[102] 其他收入及收益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其他收入為人民幣9.7百萬元,其中政府補助為人民幣5.99百萬元,銀行利息收入為人民幣3.71百萬元[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其他收入為人民幣4.3百萬元[49] - 其他收入为9,69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6%,其中政府补助5,987千元人民币,增长832.9%[109][110]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由亏损1950万元转为亏损270万元,主要因物业及设备减值亏损减少2740万元[51]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亏损2,699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亏损19,487千元人民币改善86.2%[111] - 物业及设备减值亏损为0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27,398千元人民币亏损大幅改善[111] 研发开支 - 研发开支同比增长41.0%至人民币1.68亿元,主要因临床前及CMC开支增加4340万元[13] - 研发开支同比增长41.0%至1.680亿元,主要因临床前及CMC开支增加4340万元及临床试验开支增加830万元[53] - 临床前及CMC开支大幅增长至6086万元,同比增加248%[52][53] - 研发开支增至1.68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0%[94] 成本及费用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9.3%至2730万元,主要因股份为基础付款减少[54] - 财务成本由140万元增至240万元,主要因借款利息增加[55] - 员工成本总额为58,56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其中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大幅减少76.7%至1,917千元人民币[113] - 雇员总数195名,半年薪酬成本从6080万元降至5860万元[75] 利润表现 - 期内亏损由1.658亿元减少至1.527亿元[57] - 经调整亏损为1.444亿元(2025年)及1.207亿元(2024年)[60] - 期内亏损为152,586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165,760千元人民币亏损收窄8.0%[11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37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0.44元人民币[94] - 每股基本亏损为0.37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0.44元人民币改善15.9%[115] 现金及金融资产 - 现金及金融资产合计7.037亿元,较期初7.521亿元减少[6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05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4.776亿元人民币减少15.1%[95] - 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为2.98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2.745亿元人民币增长8.7%[9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311亿元,同比增加810万元[63]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4520万元,主要来自出售资产所得[63] - 融资活动现金净额从2150万元减少至1610万元,下降25.1%[64] 资产负债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5272.2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7443.1万元人民币减少29.2%[95] - 资产净额为5.338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6.7831亿元人民币减少21.3%[95]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5,604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2,036千元,降幅为38.1%[119] - 采购货品及研发服务预付款从24,543千元大幅减少至7,883千元,降幅达67.9%[119]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74,431千元下降至52,722千元,降幅为29.2%[120] - 研发开支的贸易应付款项从43,244千元锐减至14,346千元,降幅达66.8%[120] - 应计外判研发开支从10,985千元增加至16,989千元,增幅为54.7%[120] - 应计员工成本及福利从15,903千元下降至13,388千元,降幅为15.8%[120] - 0至30天账龄的贸易应付款项从42,792千元大幅减少至2,228千元,降幅达94.8%[120] - 181至365天账龄的贸易应付款项从450千元激增至9,914千元,增幅达2103.1%[120] - 公司采购货品/服务的平均信用期为45天[120] - 无抵押银行借款从1.154亿元增至1.37亿元,利率区间2.8%-3.6%[67] - 租赁负债从2100万元减少至1670万元[67] - 资产负债比率从26.4%上升至30.8%,增加4.4个百分点[66] - 未动用银行贷款额度约9000万元[65] - 资本承诺金额40万元[68] - 无任何或然负债及资产押记[69][70] 投资及理财 - 持有三笔结构性票据理财,公允价值分别为4785.5万元、4048.8万元和1.87046亿元,各占总资产5%以上[73] - 理财产品因汇率波动产生公允价值亏损6000元、99000元和132.6万元[72] - 出售一间附属公司所得款项的应收款项为14,017千元[119] 合作与授权 - 公司从Axion Bio收取第二笔近期付款500万美元及里程碑付款1000万美元,累计收款达3000万美元[11] - 公司從Axion Bio收取的第二筆付款為5百萬美元,里程碑付款為10百萬美元,截至公告日收取總額達30百萬美元[45] 融资活动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51.3百万港元[82]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229.7百万港元[8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款项206.4百万港元[8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款项净额结余44.9百万港元[84] - 配售所得款项总额为2.297亿港元,按计划用途分配,其中30%用于IMM2510联合化疗一线治疗NSCLC和TNBC的临床研究[8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配售所得款项净额未动用余额为1.798亿港元,公司计划于2027年年中前动用完毕[87] - 完成14,114,006股非上市股份转换为H股[81] 资金分配 - 核心产品IMM01资金分配占比从40.0%调整为46.0%[83] - IMM01与阿扎胞苷联合疗法分配50.3百万港元[83] - IMM0306资金分配占比从28.0%调整为32.4%[84] - 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占比从5.0%调整为7.6%[84] - 建设上海生产设施原分配7.0%资金调整为0.0%[84]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所有临床及IND阶段候选药物均被分类为1类新药[17] - 物业及设备购置支出为420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5,904千元人民币大幅减少92.9%[117]
生物科技股多数下跌,云康集团跌超14%,腾盛博药跌超8%
格隆汇· 2025-08-19 15:29
港股生物科技股表现 - 港股生物科技板块普遍下跌,歌礼制药-B跌幅最大达15.06%,最新价15.51港元,总市值149.46亿港元 [1][2] - 云康集团下跌14.18%,最新价2.3港元,总市值14.29亿港元 [1][2] - 派格生物医药-B下跌9.15%,最新价31.76港元,总市值122.58亿港元 [1][2] - 腾盛博药-B下跌8.3%,最新价2.21港元,总市值15.9亿港元 [1][2] - 中国抗体-B下跌7.49%,最新价3.21港元,总市值43.71亿港元 [1][2] - 嘉和生物-B下跌7.08%,最新价4.46港元,总市值23.47亿港元 [1][2] - 思路迪医药股份下跌6.06%,最新价7.91港元,总市值20.42亿港元 [1][2] - 泰格医药下跌5.73%,最新价54.25港元,总市值467.11亿港元 [1][2] - 加科思-B下跌5.69%,最新价8.12港元,总市值64.04亿港元 [1][2] - 药明巨诺-B下跌5.14%,最新价5.72港元,总市值23.82亿港元 [1][2] - 三叶草生物-B下跌5.13%,最新价0.74港元,总市值9.6亿港元 [1][2] - 君实生物下跌4.69%,最新价34.54港元,总市值354.62亿港元 [2] - 昭衍新药下跌4.38%,最新价23.14港元,总市值173.43亿港元 [2] 生物科技公司市值变动 - 泰格医药总市值最高达467.11亿港元,但股价仍下跌5.73% [2] - 君实生物总市值354.62亿港元,股价下跌4.69% [2] - 昭衍新药总市值173.43亿港元,股价下跌4.38% [2] - 中慧生物-B总市值201.25亿港元,股价下跌4.39% [2] - 歌礼制药-B总市值149.46亿港元,股价跌幅最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