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冶(01618)

搜索文档
中国中冶(601618) - 中国中冶第三届监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3-28 22:15
资金使用 - 拟以不超95,999万元A股IPO闲置募资补流,期限不超1年[4][5] - 拟将19.86亿元H股IPO闲置募资用于海外项目补流,期限1年[5] 会议决议 - 第三届监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3月28日召开,三监事全出席[1] - 通过2024年年度报告等多项议案,表决全为三赞零反零弃[1][2][3]
中国中冶(01618) - 海外监管公告 - 关於估值提升计划的公告、关於计提大额资產减值準备的公告

2025-03-28 22:08
业绩相关 - 2024年计提减值准备97.35亿元,致利润总额减少97.35亿元[25][28] - 2024年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存货、其他非流动资产分别计提减值71.96亿、7.33亿、17.25亿、0.81亿元[25][26] - 自2009年9月上市累计现金分红160.5亿元,每年现金分配利润不少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15%[13] 股价与估值 - 2024年股价连续12个月低于对应经审计每股净资产,触发估值提升计划[8][9][10] - 2024年3月30日前收盘价低于2022年经审计每股净资产,之后低于2023年经审计每股净资产[10] - 对估值提升计划年度评估,若股价长期破净且日平均市净率低于行业平均值将专项说明[20] 未来展望 - 到2030年争取冶金建设与特色业务、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业务占比均达50%左右[12] 市场与活动 - 2024年获上交所年度信息披露工作A级评价,召开3次业绩说明会[15] - 2024年7月在河南洛阳举办“半导体新型材料”主题反向路演[15] 公司策略 - 聚焦主业开展并购重组,对五个特色业务扩容和升级[19] - 2025年3月28日董事会审议通过估值提升计划议案[10]
中国中冶(01618) - 海外监管公告 - 关於利润分配方案的公告

2025-03-28 22:07
海外監管公告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本公告乃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3.10B條而發表。 以 下 為 中 國 冶 金 科 工 股 份 有 限 公 司(「本公司」)於 二 零 二 五 年 三 月 二 十 八 日在 上 海 證 券 交 易 所 網 站 刊 發 的 資 料 全 文,僅 供 提 供 信 息 之 用。 承董事會命 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王 震 聯席公司秘書 北 京,中 國 二零二五年三月二十八日 於 本 公 告 日 期,本 公 司 董 事 會 包 括 執 行 董 事:陳 建 光 先 生 及 白 小 虎 先 生; 非 執 行 董 事:郎 加 先 生 及 閆 愛 中 先 生(職 工 代 表 董 事);以 及 獨 立 非 執 行 董 事:劉 力 先 生、吳 嘉 寧 先 生 及 周 國 萍 女 士。 * 僅供識別 A 股简称:中国中冶 A ...
中国中冶(01618) - 海外监管公告 - 中国中冶关於日常关联交易2024年度执行情况、2026...

2025-03-28 22:06
业绩总结 - 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1132870.68百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71531.73百万元[17] - 2023年度公司营业总收入934598.51百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22.72百万元[17]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9亿元,利润总额3.65亿元,净利润2.94亿元[51] 关联交易数据 - 2023 - 2024年物资采购类收入年度限额分别为627478万元和606744万元,发生额分别为386905万元和374202万元[10] - 2023 - 2024年物资采购类支出年度限额分别为2530713万元和2353713万元,发生额分别为1262036万元和944984万元[10] - 2023 - 2024年工程建设类收入年度限额分别为1344708万元和1429087万元,发生额分别为527778万元和690839万元[10] - 2023 - 2024年工程建设类支出年度限额分别为113114万元和154000万元,发生额分别为28036万元和36541万元[10] - 预计2026年物资采购类收入年度限额为695600万元,支出为1493100万元[13] - 预计2026年工程建设类收入年度限额为934100万元,支出为240000万元[13] 资金往来数据 - 2024年存放于五矿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存款年初余额31.11亿美元,本年增加1000.99亿美元,本年减少995.76亿美元,年末余额83.37亿美元,收取利息4004.15万美元[40] - 2024年从五矿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取得贷款年初余额30亿美元,本年增加86亿美元,本年减少40亿美元,年末余额76亿美元,支付利息1.25亿美元[40] - 2024年在五矿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办理委托贷款年初余额5.09亿美元,年末余额5.09亿美元,收取利息698.44万美元[40] - 2024年由五矿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承兑汇票年初余额1.88亿美元,本年增加1.51亿美元,本年减少2.87亿美元,年末余额0.52亿美元,支付利息11.23万美元[40] - 2024年从五矿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取得最高额授信年初余额55.12亿美元,本年增加70.87亿美元,本年减少87.51亿美元,年末余额38.48亿美元[40] 未来展望 - 公司拟与中国五矿续签2026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的《综合原料、产品和服务互供协议》[12] - 公司董事会同意2026年度日常关联交易上限额度预估方案及续签协议[15] 其他要点 - 中国五矿直接持有公司44.258%股权,通过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间接持有4.918%股权,为公司控股股东[18] - 公司向中国五矿集团销售大宗物资价格参考伦敦金属交易所及上海有色网公布的月平均价格协商确定[20] - 生产维保服务价格根据具体内容公开招标,中标结果在采购平台公示[23] - 技术与管理服务提供方及价格主要通过采购方公开招标确定,中标结果在采购平台公示[25] - 物业租金参考独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同地区物业租赁市场价格评估报告协商确定[27] - 中国五矿集团向公司提供保理、融资租赁、债券承销及信贷等产融服务[28] - 信贷服务利息按央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协商确定,不高于第三方融资成本,按月或季支付[31] - 保理和融资租赁服务利息及租金按央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协商确定,不高于第三方融资成本,按季或半年支付[30] - 债券承销服务承销费和管理费不高于第三方,具体在合同中约定[30] - 2017年9月底五矿资金管理与结算系统上线,2023年更名为五矿司库系统[48][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502.04亿元,负债总额440.96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61.08亿元,资产负债率87.83%[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财务公司存款余额约83.37亿元,占中国中冶合并货币资金总金额(521亿元)比重约16%[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财务公司贷款余额76亿元,占公司带息负债(948亿元)的8.02%[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开立财务公司承兑汇票余额约0.52亿元[51] - 财务公司已获得与二十家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对接允可[49] - 财务公司各项业务严格按制度和流程开展,无重大操作风险,监管指标符合要求[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发现财务公司风险控制体系存在重大缺陷[51] - 公司认为与财务公司之间金融业务目前风险可控[52]
中国中冶(01618) - 海外监管公告 - 担保计划公告、A股閒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保荐人意见

2025-03-28 22:00
担保计划 - 2025年度公司及下属子公司预计提供不超606.6亿元融资和业务经营担保,占2024年末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39.6%[7][8] - 2025年度公司下属子公司预计为商品房承购人提供不超80亿元按揭担保[7][8] - 中国中冶本部计划为下属子公司提供不超594.9亿元担保[8] - 中国中冶下属子公司为合并报表范围内单位提供不超11.7亿元担保[8][9][10] 担保现状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逾期对外担保[7][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不含商品房按揭担保)91.6亿元,占2024年末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的6.0%[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对控股子公司担保总额(不含商品房按揭担保)78.3亿元,占2024年末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的5.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为商品房承购人提供的按揭担保总额为59.9亿元[15] 子公司财务数据 - 中冶RMS.3203 - (香港)2024年末资产总额44.36亿元,负债总额44.25亿元,银行负债率99.75%,营业收入0.11亿元,净利润0.003亿元[18] - 中冶置业集团2024年末资产总额858.68亿元,负债总额756.69亿元,银行负债率89.06%,营业收入101.99亿元,净利润 - 48.56亿元[18] - 中冶铜锌有限2024年末资产总额60.02亿元,负债总额14.65亿元,银行负债率24.41%,营业收入45.37亿元,净利润2.75亿元[18] 业务占比 - 各行业建设工程相关业务中,公司占比83.08%[4] - 公司生态恢复及生态保护服务占比81.93%[21] 子公司营收占比 - 中冶置业(新加坡)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7.98,占比69.33%[1] - 中冶工程(新加坡)有限公司营业收入7.38,占比91.18%[2] - 河北中冶名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2.18,占比84.71%[3] - 中冶江铜艾娜克矿业有限公司营业收入31.13,占比1.15%[4] - 涿州中设环保有限公司营业收入7.5,占比83.27%[5] - 涿州中设水处理有限公司营业收入1.32,占比72.55%[6] 子公司利润率 - 中设环保有限公司营收3.14,成本2.09,利润率66.59%[7] - 上海宝冶(马来西亚)有限公司营收2.08,成本1.66,利润率79.61%[8] - 上海宝冶(柬埔寨)有限公司营收4.29,成本3.70,利润率84.94%[9] - 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营收6.88,成本5.37,利润率78.05%[10] - 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营收4.41,成本3.57,利润率80.96%[11]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2009年9月A股IPO发行350,000万股,发行价每股5.42元,募集资金总额189.7亿元,净额183.59亿元[27] - 截至2025年2月28日,A股IPO募集资金余额95,999万元[27][30] - 2024年3月28日董事会同意用不超105,339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28] - 大型多向模锻件及重型装备自动化产业基地建设项目补充9,348万元,2024年6月21日归还[28] - 剩余95,991万元闲置募集资金于2025年3月26日归还[29] - 截至2024年年末,A股IPO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累计投资1,765,632万元[30] - 截至2024年年末,仅阿富汗艾娜克铜矿项目募集资金使用未达计划[30] - 2025年3月拟使用不超95,999万元A股闲置募集资金补流,期限不超一年[32][34][42][43][44][45] - 本次阿富汗艾娜克铜矿项目申请补充流动资金95,999万元,期限一年[43]
中国中冶(01618) - 海外监管公告 - 董事会决议公告、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5-03-28 21:58
财务数据 - 2024年计提应收款项、合同资产等减值准备97.35亿元[7] - 以207.24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6元,共计现金分红11.61亿元[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年度薪酬合计4068150元,监事年度薪酬合计1133427.24元[11] 资金使用 - 拟以不超过9.5999亿元闲置A股 IPO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不超1年[22] - 拟将19.86亿元H股 IPO闲置募集资金继续补充海外工程项目流动资金,期限1年[23] 担保与额度 - 公司及其所属子公司2025年度提供不超过606.6亿元的担保[12] - 子企业为商品房承购人提供按揭担保额度不超过80亿元[13] 关联交易限额 - 2026年与中国五矿及其子公司物资采购类收入年度限额为69.56亿元,支出为149.31亿元[16] - 2026年与中国五矿及其子公司工程建设类收入年度限额为93.41亿元,支出为24亿元[16] - 2026年与中国五矿及其子公司生产维保类收入和支出年度限额均为2亿元[16] - 2026年与中国五矿及其子公司技术与管理服务类收入年度限额为20亿元,支出为25亿元[17] - 2026年与中国五矿及其子公司物业承租类收入年度限额为2亿元,支出为6亿元[17] - 2026年与中国五矿及其子公司产融服务类保理融资总额和融资租赁融资总额年度限额均为10亿元[17] - 2026年与中国五矿及其子公司产融服务类财务资助、保理和融资租赁融资费用年度限额均为6000万元,债券承销年度限额为3.3亿元[17] 会议相关 - 第三届董事会第七十次会议于2025年3月28日召开,应出席董事7名,实际出席6名[6]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中国中冶2024年年度报告的议案》等14项议案,表决多为7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6][7][9][10][11][12] - 《关于中国中冶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的议案》等议案已获相关委员会事前认可[6][7][9][11] - 《关于中国中冶董事、监事2024年度薪酬的议案》等议案将提交公司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审议[9][10][11]
中国中冶(01618) - 海外监管公告 -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募集资金专项报告、...

2025-03-28 21:57
内部控制 - 公司对2024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无财务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9][10]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合并报表资产总额96.75%,营业收入占99.15%[13] - 2025年将深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26] 募集资金 - 2009年9月A股公开发行350,000万股,募资净额1,835,897万元;2016年12月非公开发行161,362万股,募资净额617,349万元,2022年末用完[35][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A股募集资金利息27,166万元,累计使用1,765,633万元,未使用95,999万元[37][58] - 报告期使用9,348万元用于项目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流[37] - A股IPO募集资金变更用途总额493,087.72万元,比例26.86%[48] 项目收益 - 瑞木镍红土矿项目累计利润99,329.27万元,唐山曹妃甸项目累计利润2579.90万元[48][49] - 浦东高行地块开发项目累计利润68,926.53万元,重庆北部新区项目累计收益66,806.63万元[49][50] 项目进展 - 中冶辽宁德龙钢管项目总投资3.45亿元,累计投入2.07亿元,1.41亿元结余补流[52] - 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基地原拟投5.55亿元,实际投4.28亿元,1.4亿元节余补流,累计变更10.85亿元[52][54] - 大型多向模锻件项目剩余0.93亿元募集资金及利息用于永久补流[51][53] 资金往来 - 2024年初与中冶集团及其子公司往来资金余额38063千元,年末68152千元[113] - 2024年初与中国五矿及其子公司应收账款等往来资金余额1497749千元,年末1553736千元[113] 公司治理 - 2024年公司召开董事会12次,审议议案及听取汇报85项,作出决议73项[134] - 2024年独立董事现场工作超15日,出席全部12次董事会会议,对73项议题表决均同意[133][134] - 同意续聘安永华明为2024年度财务报告主审和内控审计机构[144] - 2024年度董事薪酬按规定核定发放,薪酬信息属实[146]
中国中冶(01618) - 海外监管公告 - 2024年年度报告、年报摘要、审计报告
2025-03-28 21:54
业绩总结 - 2024年新签合同额12487.06亿元,营业收入5520.25亿元,利润总额92.55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7.46亿元[20] - 2024年营业收入较2023年减少12.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22.20%[39]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3.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增长5.20%[39]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24元/股,较2023年减少27.27%[40] 用户数据 - 无 未来展望 - 2025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5640亿元,新签合同额11500亿元[178] - 围绕“一核心两主体五特色”业务体系应对宏观经济波动风险[181] - 关注钢铁行业去产能市场风险,防控成本风险[182] - 围绕“去库存”制定专项方案,确保现金流安全[18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自主设计5600毫米全球最宽厚板轧机、自主开发世界首条炭热还原烟气制硫磺中试线热试成功[23] - 下属中冶赛迪与日照钢铁携手打造的日照钢铁全流程智能工厂成功上线[77] - 下属中冶京诚自主研发的"AI +长材"机器视觉应用系统在福建三钢产线全面投用[78] - 中硅高科已开发20余种高端硅基材料新产品[9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4年成功打造5个国内千亿级市场,培育3个百亿级海外市场,印尼市场新签合同额首次突破300亿元[22] - 海外新签合同额931.34亿元,同比增长46.94%[53] 其他新策略 - 实施“五五”战略目标,提升核心业务与特色业务占比至50%左右,调整房建和市政基础设施业务占比至50%左右[18] - 采用“1+M+N”区域市场布局[18] - 优化融资结构,开展资本运作,防范金融领域风险[187] - 研究大宗商品价格趋势,调整采购销售策略降本增效[188]
中国中冶(01618) - 2024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暨可持续发展报告

2025-03-28 20:09
业绩数据 - 2024年新签合同额12487.06亿元,营业收入5520.25亿元,利润总额92.55亿元,资产总额8042.15亿元[15][25][26][56] - 2024年研发费用为164.06亿元[144] 信用评级与荣誉 - 境外主体信用评级由BBB+提升至A -,首次进入A级区间[16] - 2024年穆迪、标普、惠誉国际信用评级为Baa1、BBB+、A -高投资级评级,穆迪评级展望稳定[29] - 荣获中国证券报第二届国新杯ESG金牛奖等多项荣誉[29] 行业排名 - 2024年在“全球承包商250强”中位列第五,全球工业建筑领域位列第二[16] 科技创新 - 新获批组建5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中国专利银奖1项、优秀奖3项[17] - 获批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6个,承担国家课题8项、省部级项目45项,新增重大研发项目25项,完成9项重大研发项目验收[65] - 2024年立项“181计划”重大研发项目10项[148] 企业资质 -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增至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10家[18] - 4家施工资质企业为“二特级”,6家为“四特级”,2家为“三特级”,有49项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28] ESG管理 - 实施常态化重要性议题管理,首次开展双重重要性评估,融入财务考量[35] - 报告期内识别出24项与ESG相关的重大性议题并重点回应[35] 市场业务 - 2024年“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占全部海外在建项目合同额达91.57%[16] - 在印尼市场连续三年取得超200亿元业绩,在新加坡市场突破100亿元规模[61] 项目成果 - 2024年7月与中天钢铁集团签订3座3R碳氢高炉EPC项目合同,该技术已应用于7座高炉[112] - 2024年11月牵头研制的“50,000Nm³水平隧洞式岩洞氢储能系统”获国家认定,12月正式开工,单库储氢规模全球第一[119] 环保节能 - 炉窑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3600万元,全面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5万吨[86] - 宝山基地炼铁厂环境除尘系统节能改造后年节电率达18%,实际年节电量达1339.18万千瓦时[87] 供应商管理 - 2024年供应商总数为191,052个,其中国外7,661个,国内190,810个[195][196] - 对供应商实行“动态考核、分级管理”的定期考核,根据考评结果分四个资信等级[198]
中国中冶(01618) - 截至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

2025-03-28 19:57
股息信息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5年3月28日公告[1] - 股息类型为末期普通股息,宣派每10股0.56元人民币[1] 董事会成员 - 执行董事陈建光、白小虎;非执行董事郎加、闫爱中;独立董事刘力、吴嘉宁、周国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