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程建设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能建(601868) -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07-15 17:15
业绩总结 - 2025年4 - 6月新签项目10740个,新签合同额3864.60亿元[2] - 年度累计新签项目20273个,新签合同额7753.57亿元,同比增4.98%[2] 业务板块 - 工程建设2025年4 - 6月新签项目2355个,新签合同额3529.87亿元[2] - 工程建设年度累计新签项目4222个,新签合同额7170.41亿元,同比增9.23%[2] - 勘测设计及咨询年度累计新签合同额同比增52.06%,其他类同比增814.80%[2] - 工业制造年度累计新签合同额214.15亿元,同比降64.50%[2] - 其他业务年度累计新签合同额194.96亿元,同比增87.49%[2] 地区分布 - 境内新签合同额5758.77亿元,同比增2.25%[5] - 境外新签合同额1994.79亿元,同比增13.74%[5] 细分工程 - 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工程建设年度累计新签合同额3301.72亿元,同比增12.57%[2] - 城市建设工程建设年度累计新签合同额1209.63亿元,同比增33.15%[2] - 综合交通工程建设年度累计新签合同额121.41亿元,同比增1.49%[2]
中国铁建: 中国铁建公司章程(2025年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6-20 20:2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建,英文名称为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 Limited(CRCC)[3] - 公司成立于2007年11月5日,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40号东院,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357,954.15万元[3][6] - 公司于2008年3月1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8年3月13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3] 股权结构 - 公司总股本为1,357,954.15万股,其中人民币普通股1,150,324.55万股(占比84.71%),境外上市外资股207,629.60万股(占比15.29%)[7] - 公司发起人为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现更名为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时发行股份总数为800,000万股[7] 公司治理 - 公司设立党委,发挥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46][47] - 董事会由7-9名董事组成,包括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职工董事[54] - 董事会下设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22][23] - 公司实行累积投票制选举董事,特别是独立董事[36][37]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勘查、设计、技术咨询及工程总承包[5] - 业务范围涵盖境外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设备制造安装、进出口业务等多元化领域[5] 股东权利与义务 - 股东享有分红权、表决权、知情权等基本权利[14]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需遵守相关规定,不得损害公司和其他股东利益[18][19] - 公司建立了类别股东表决机制,保护不同类别股东权益[41][42][43] 重要财务事项 - 公司对外担保需遵守严格审批程序,部分情形需经股东会审议[20][21] - 公司可依法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等特定用途[9][10] - 公司重大资产交易(超过总资产30%)需股东会特别决议通过[34]
中石化油服(01033.HK)6月18日收盘上涨7.5%,成交7.76亿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6-20 15:01
市场表现 - 6月18日恒生指数下跌1.12%至23710.69点,中石化油服股价逆势上涨7.5%至0.86港元/股,成交量9.01亿股,成交额7.76亿港元,振幅12.5% [1] - 中石化油服近1个月累计涨幅26.98%,年内累计涨幅23.08%,显著跑赢恒生指数19.54%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178.5亿元,同比减少3.69%,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23.04% [1] - 毛利率8.11%,资产负债率88.37%,市盈率21.33倍,高于行业平均值-2.81倍及中值4.06倍 [1] - 同行业可比公司市盈率:珠江钢管0.91倍、CGII HLDGS 4.06倍、域高国际控股5.54倍、中信资源5.76倍、交运燃气5.84倍 [1] 公司背景 - 中石化油服是中国石化集团控股的综合油气工程与技术服务公司,拥有60年行业经验,覆盖勘探至弃井全产业链 [2] - 2014年通过仪征化纤平台在沪港两地上市(SH600871/HK1033),业务涵盖地球物理、钻井工程等五大板块 [2] - 主导中国首个页岩气商业开发项目(涪陵页岩气),在超深油气田等领域具备技术优势,服务覆盖国内20余省及海外30国 [2] - 沙特、科威特及厄瓜多尔国家石油公司的重要服务承包商,定位世界级综合型国际油服提供商 [2]
中国核建累建96台核电机组 前5月新签合同665亿增14.3%
长江商报· 2025-06-16 08:5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5月累计实现新签合同665.06亿元,同比增长14.3% [1][2][3] - 2025年前5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19.22亿元,同比增长3.77% [1][2][3] - 已完成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目标的35.62%,新签合同额目标的40.11% [1][3]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35.41亿元,同比增长3.80%,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大关 [2] - 2024年净利润为20.64亿元,同比增长0.07%,连续两年超20亿元 [2] 订单与业务结构 - 截至2024年末累计新签项目数量达1026个,总金额1634.37亿元,在手订单总金额2777.91亿元 [2] - 工业与民用工程业务2024年新签合同额1082.93亿元,营业收入693.19亿元,覆盖房屋建筑、基础设施、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3] - 2025年目标为营业总收入1177亿元,新签合同额1658亿元 [2] 核电业务进展 - 截至2024年末已累计建设96台核电机组,即将迈向100台里程碑 [1][4] - 同时在建32台核电机组,包括漳州一二期、田湾四期等项目 [5] - 具备华龙一号、CAP1000等多种堆型建造技术,国内市场份额领先 [4] - 已具备同时建设超过40台核电机组的能力,建造能力持续提升 [1][5] 行业背景与项目突破 - 截至2024年底我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待建核电机组共102台,总装机容量1.13亿千瓦,全球首位 [4] - 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和一号"、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建设 [5] - 全球功率最高溶液型医用同位素堆封顶、国内最大LNG一期项目投产等民用工程突破 [3] 投资者回报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4元(含税),占净利润比例13.72% [5] - 已制定2025年中期分红计划,回馈股东力度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 [5]
中国电建: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13 17:19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建设 - 董事会全年召开会议15次审议议案59项,召开股东大会4次审议议案22项,各专门委员会会议17次审议议案41项,构建"1+3+N"治理制度体系并修订《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多项基本制度[6][7][8] - 完成第四届董事会换届选举,新聘高级管理人员,优化授权管理机制,全年董事长及总经理报告授权事项237项,修订《董事会向董事长、总经理授权管理办法》[6][11] - 强化子企业董事会建设,新入库外部董事21名(含专职18名),调整30家子企业董事会配置,开展5次实地调研提出65条建议并落实85条整改措施[12][13] 战略转型与业务发展 - 新能源及战新产业营收贡献超40%、投资占比近50%,深远海风电、新型储能、数字化业务取得突破,位列"2024中国战新产业领军企业100强"第7位[14] - 2024年新签合同额13,978亿元,营业收入6,336.85亿元(同比+4.07%),归母净利润120.15亿元(同比-7.21%),研发费用242.54亿元(同比+4.32%)[14][29] - 国际业务增长显著,举办赞比亚电力发展论坛,海外新能源及矿业基建领域表现突出,国际化水平跃居央企前列[16] 财务与资本运作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45.46亿元(同比+23.01亿元),投资活动净流出555.8亿元(同比减少254.14亿元),筹资活动净流入487.03亿元[30]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695元(含税),合计分红21.86亿元,占归母净利润20%,剩余未分配利润41.68亿元转入下年度[31][32] - 2025年预算营收6,531.4亿元,新签合同计划13,978亿元,投资预算972.2亿元,融资余额预算5,687亿元(含带息负债4,800亿元)[35][36] 重大工程与科技创新 - 参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建设,承建白鹤滩水电站等标志性工程,设立重大工程事业部服务国防建设[15] - 牵头建设央企BIM软件创新联合体,获批6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9项产品获省部级首台套认定,2项成果入选国资委央企科技创新成果[17] - 抽水蓄能及新能源项目在建工程增加176.54亿元(同比+31.64%),合同资产达1,509.31亿元[29] 社会责任与荣誉 - 连续六年获国家乡村振兴考核"好"评价,参与广东等地抗洪抢险及能源保供,获"金信披奖"等多项荣誉[16] - 信息披露评级连续11年获上交所A级,全年披露公告120份,开展投资者交流100余场,覆盖80余家机构[13] - 董事会获"金圆桌奖"最佳董事会,公司入选上市公司卓越投关建设奖[5]
海油工程(600583):海上工作量显著提升,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长江证券· 2025-05-07 22: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减少10.15%,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1.1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13.85%;公司稳步推进国内外油气工程建设,海上安装工作量提升显著;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025Q1单季度毛利率是2020年以来最高水平;新签订单趋缓,但在手订单充足未来工作量仍有保障;海洋油气资源潜力巨大,中海油增储上产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大力发展深海科技,公司有望受益 [2][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96亿元,同比减少10.15%;利润总额达到6.27亿元,同比增加11.17%;实现归母净利润5.41亿元,同比增加13.85% [2][6] 业务工作量情况 - 2025年Q1完成10座导管架和2座组块的陆地建造,同比减少47.37%和71.43%;完成11座导管架和3座组块的海上安装,同比增加22.22%和减少50%;完成79.8公里海底管线铺设,同比增加15.82%;建造业务完成钢材加工量10.97万吨,同比减少19.34%;安装等海上作业投入0.59万船天,同比增长22.92% [12] 盈利能力情况 - 2025年Q1公司销售毛利率达到16.15%,是2020年以来单季度最高水平;2024年销售毛利率达到12.28%,全年毛利率是自2018年以来最高水平 [12] 订单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市场承揽额302.44亿元,同比减少11.01%;2025年Q1,公司实现承揽额35.63亿元,同比减少45.33%,但截至报告期末在手订单总额约为384亿元 [12] 行业潜力情况 - 全球陆地石油、天然气探明率分别为36.72%和47.01%,超深水石油、天然气探明率仅为7.69%和7.55%;2025年中国海油资本开支预算总额为1250 - 1350亿元,相较2024年基本持平,中国海油持续启动油气开发项目,形成较大规模能源工程建设需求 [12] 政策机遇情况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公布,“深海科技”首次现身,深海资源开发、装备制造及信息技术等领域迎来系统性发展机遇,海油工程装备业务有望快速发展 [12] 盈利预测情况 - 若不考虑未来股本变动,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EPS为0.54元、0.60元和0.65元,对应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0.09X、9.17X和8.41X [12]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情况 - 包含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及基本指标预测,如2025 - 2027年预计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22.76亿元、352.17亿元、366.70亿元等 [16]
中国核建(601611):核电工程订单收入同比高增,充分受益核电景气上行
天风证券· 2025-05-01 11: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建筑装饰/基础建设,6个月评级为增持(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年核电工程订单、收入同比分别+44%、+35%,公司作为核电工程建设龙头,中长期核电景气有望持续扩容,但24年业绩不及预期,预计25 - 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2、26.0、29.3亿元(25 - 26年前值为25、28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1] 各目录总结 财务数据和估值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093.85亿、1135.41亿、1209.14亿、1307.74亿、1415.9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0.34%、3.80%、6.49%、8.15%、8.27% [4] - 2023 - 2027E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0.63亿、20.64亿、23.16亿、26.03亿、29.3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7.57%、0.07%、12.21%、12.38%、12.70% [4] - 2023 - 2027E市盈率分别为12.45、12.44、11.09、9.86、8.75,市净率分别为0.90、0.84、0.81、0.75、0.70,市销率分别为0.23、0.23、0.21、0.20、0.18,EV/EBITDA分别为3.81、4.40、5.68、5.37、5.18 [4] 核电工程延续高景气,新能源业务占比持续提升 - 核电工程:24年实现收入322.12亿元,同比+34.63%,毛利率13.37%,同比-0.12pct;新签订单551.44亿元,同比+43.61%,新增中标14台核电机组建设项目;截至24年末,在建核电机组32台,累计建设96台,国内市场份额领先 [2] - 工业与民用工程:24年实现收入693.19亿元,同比-7.73%,毛利率9.84%,同比+0.32pct;新签订单1082.93亿元,同比-3.51%,其中新能源业务新签合同额285.68亿元,同比+11.71%,占比26.38% [2] 毛利率稳步提升,现金流仍有改善空间 - 24年毛利率11.7%,同比+0.37pct,期间费用率7.12%,同比+0.24pct;25Q1毛利率同比+0.41pct至8.94%,期间费用率同比+0.15pct至5.98% [3] - 24年计提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合计21.80亿元,同比多损失0.70亿元,净利率2.46%,同比-0.09pct [3] - 24年CFO净额为-33.40亿元,同比多流出30.25亿元 [3]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资产总计分别为2153.36亿、2258.86亿、2247.28亿、2402.80亿、2551.90亿元 [11] - 2023 - 2027E负债合计分别为1768.57亿、1843.02亿、1813.13亿、1933.99亿、2049.47亿元 [10] - 2023 - 2027E股东权益合计分别为384.79亿、415.83亿、434.15亿、468.81亿、502.43亿元 [10] 利润表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093.85亿、1135.41亿、1209.14亿、1307.74亿、1415.91亿元 [11] - 2023 - 2027E营业成本分别为969.69亿、1002.29亿、1066.86亿、1151.26亿、1244.18亿元 [11] - 2023 - 2027E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0.63亿、20.64亿、23.16亿、26.03亿、29.34亿元 [11]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15亿、-33.40亿、14.09亿、20.17亿、26.76亿元 [12] - 2023 - 2027E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4.70亿、-10.12亿、-9.03亿、-8.14亿、-8.03亿元 [12] - 2023 - 2027E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40.74亿、-21.34亿、3.51亿、-0.56亿、-6.14亿元 [12]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 - 2027E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0.34%、3.80%、6.49%、8.15%、8.27%,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52%、6.39%、11.03%、9.27%、15.20%,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7.57%、0.07%、12.21%、12.38%、12.70% [12] - 2023 - 2027E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11.35%、11.72%、11.77%、11.97%、12.13%,净利率分别为1.89%、1.82%、1.92%、1.99%、2.07%,ROE分别为7.19%、6.77%、7.33%、7.59%、7.98%,ROIC分别为8.45%、8.01%、7.53%、7.52%、7.94% [12] - 2023 - 2027E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2.13%、81.59%、80.68%、80.49%、80.31%,净负债率分别为126.65%、138.25%、139.66%、132.31%、126.13%,流动比率分别为1.09、1.08、1.13、1.16、1.17,速动比率分别为1.00、1.00、1.03、1.07、1.07 [12] - 2023 - 2027E营运能力方面,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67、2.63、2.65、2.59、2.52,存货周转率分别为9.11、9.64、9.23、9.36、9.44,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53、0.51、0.54、0.56、0.57 [12] - 2023 - 2027E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0.68、0.68、0.77、0.86、0.97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0.10、-1.11、0.47、0.67、0.89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9.52、10.12、10.48、11.37、12.19元 [12] - 2023 - 2027E估值比率方面,市盈率分别为12.45、12.44、11.09、9.86、8.75,市净率分别为0.90、0.84、0.81、0.75、0.70,EV/EBITDA分别为3.81、4.40、5.68、5.37、5.18,EV/EBIT分别为5.12、6.07、8.54、7.89、7.48 [12]
四川能投发展盘中最高价触及2.59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4-25 16:42
股价表现 - 截至4月25日收盘,四川能投发展(01713 HK)报2 590港元,较上个交易日上涨3 6% [1] - 当日盘中最高价触及2 59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1] - 当日主力流入72 616万港元,流出18 638万港元,净流入53 98万港元 [1] 公司概况 - 四川能投发展于2011年9月29日在四川成都设立,注册资本10 74亿元 [2] - 2018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01713,是国内配售电行业首家H股上市公司 [2] - 公司是服务于四川省宜宾市的垂直综合电力供应商和服务供应商,拥有"发配售"一体化的电力服务模式 [2] 业务结构 - 公司现有6家县级供电公司、2家发电公司、2家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和1家电力工程建设公司 [2] - 主要业务包括供电、发电、电力配售、工程建设服务、新能源、电力增值服务等相关业务 [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63 25亿元,净资产34 04亿元 [2] 发展战略 - 公司将积极参与中国电力行业改革,延伸行业服务链 [2] - 寻求收购机遇,继续扩大市场份额 [2] - 完善电网结构,着力提高信息化水平 [2] - 加强成本管控,持续提升盈利能力 [2] - 聚焦多元发展,打造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2] - 致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综合能源服务上市公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