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广核新能源(01811)
icon
搜索文档
业绩符合预期,分红率提升更凸显高股息价值
华源证券· 2024-04-25 18:02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1.9亿美元,同比下降9.8%[1] - 中国煤电项目盈利扭亏转盈,归母净利润2.68亿美元,其中韩国火电项目实现0.72亿美元,同比增长14%[2] - 公司风电项目电价为0.56元/千瓦时,中国光伏项目电价为0.64元/千瓦时,保持稳定[3] - 公司度电利润持续高于大多数新能源公司,仅略低于华润电力,处于行业第一梯队[4] 投资评级 - 证券的投资评级标准包括买入、增持、中性和减持四个等级[15] - 行业的投资评级标准包括看好、中性和看淡三个等级[16] - 公司采用相对评级体系,投资者应该综合考虑个人情况和整篇报告内容做出投资决策[17]
业绩稳定增长,提升派息率
国元国际控股· 2024-04-25 09:32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1.93亿美元,同比下降9.8%[6] - 公司2023年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0.6%,中国风电业务收入增长1.4%[7] - 公司目标价为2.80港元,较现价有24%上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10] 未来展望 - 公司计划在2024年新增风光装机500-1000MW,业绩有望稳步增长[8] 数据分析 - 报告中提供了2023年和2024年的行业估值数据,包括市值、股价、市盈率和市净率等指标[12] - 2023年和2024年的市值数据分别为1361亿港元和2023亿港元[12] - 2023年和2024年的市盈率数据分别为4.0和5.6[12] - 2023年和2024年的市净率数据分别为1.2和0.5[12] 财务分析 - 报告中提到的财务分析数据显示,公司在2022年A财年实现了较高的EBITDA利润率和净利润率[13] - 公司在2023年A财年的营运表现和实际税率均有所提升[13] - 财务状况方面,公司总资产负债率和净负债股本比率均呈现稳定状态[13] 投资评级 - 本报告提供的投资评级定义包括买入、持有、卖出和未评级四种分类[14] 风险提示 - 报告中明确声明投资者应独立评估投资风险并做出独立决策[15] 潜在利益冲突 - 国元证券经纪(香港)可能存在与报告中提及公司业务关系或服务关系的潜在利益冲突[16]
中广核新能源(0181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7 16:42
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项目荣誉称号 - 山东省慶雲尚堂風電項目、山东省安丘黃皿山風電項目、山东省臨朐風電項目荣获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2022年度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优秀企业”荣誉称号[6] - 公司获评中國電力設備管理協會“2022年全國電力行業設備管理創新成果”一等項目[6] 海上风电项目发展趋势 - 2023年,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在海上风电领域持续呈现快速发展趋势[76] - 2023年,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海上风电项目的指标规模持续扩大,海域开发空间逐渐向远海、深海发展[77] - 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研制出全球最大的18吉瓦海上风电机组,降低项目成本,提升经济性[79] 可归属装机容量及发电量情况 - 公司的可归属装机容量达到9,622.8兆瓦,同比增长7.1%[95] - 公司的发电量总计为19,076.6吉瓦时,与去年基本持平[120]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风电项目和太阳能项目的发电量分别为10,367.7吉瓦时和1,733.5吉瓦时,增长率分别为10.6%和2.4%[122] 加权平均电价及能源项目情况 - 公司在2023年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实现了重难点项目的投运任务,新增装机容量稳健增长[116] - 公司2023年的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组合中,风电占83.8%,太阳能占16.2%;传统能源组合中,燃煤占50.37%,燃油占16.45%[104]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风电项目的平均利用小时为2,285小时,太阳能项目为1,407小时[128] - 2023年,中国风电项目的加权平均电价保持稳定[137] 公司社会责任及公益项目 - 公司积极参与国家鄉村振兴事业,开展教育幫扶、民生改善、扶危济困等公益项目,持续推动脱贫攻坚工作[170] - 公司在浙江省嵊泗海上风电项目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促进了漁业增效、漁民增收、漁区鄉村振兴[171] - 公司在江苏省如东海上风电项目设置应急救助点,为周边養殖漁民和附近遇險人员提供紧急救助[172]
中广核新能源(0181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16:30
公司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全年收入为2,193.0百万美元,较上一年同期下降9.8%[1]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267.7百万美元,较上一年同期上升37.2%[2] - 公司2023年每股盈利为6.24美仙,较上一年同期上升37.2%[5]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全年业绩表现令董事会满意,与去年同期进行了比较[7] - 公司2023年全年业绩表现稳健,非流动资产和流动资产均有所增长,展现出良好的财务状况[10] - 公司2023年每股盈利为6.24美仙,基本每股盈利和稀释每股盈利均为6.24美仙[9] - 公司2023年的经营利润为552.5百万美元,较上年度下降6.3%[24] - 公司2023年的净利润为267.7百万美元,较上年度上升72.6%[25] - 公司2023年的经营开支为1,640.5百万美元,较上年度减少10.9%[29] - 公司2023年的经营利润为552.5百万美元,较上年度减少6.3%[30] - 公司2023年的其他收入为19.8百万美元,较上年度减少53.7%[31] - 公司2023年其他收益减少至10.0百万美元,较上年度减少59.0百万美元,主要由于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虧損减少[32] - 公司2023年财务费用减少至212.8百万美元,较上年度减少14.3百万美元,主要是由于银行借贷利息支出减少[33] - 公司2023年攤佔联营公司溢利增加至3.0百万美元,较上年度增加63.3百万美元,主要受市场煤价下跌影响[34] - 公司2023年所得税增加至72.9百万美元,较上年度增加14.3百万美元,主要由于中国若干附属公司的优惠税率期限届满[35] - 公司2023年净债务/权益比率下降至3.30,主要由于来自同系附属公司的贷款减少[37] - 公司2023年股东会建议派发每股股息1.56美仙,按522.0百万美元计算,派息比率为25%[38] - 公司2023年每股盈利增加至6.24美仙,基本及稀释盈利均有所增加,主要受本公司普通股权益股东应占年内溢利影响[39] - 公司2023年贸易应收账款减少至766,028千美元,主要受电力销售及其他服务影响[40] 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流动负债在2023年达到了108,671千美元,较2022年的223,028千美元有所下降[11] - 公司总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净资产为6,347,516千美元[11] - 公司股本及储备在2023年达到了1,544,536千美元,较2022年的1,362,170千美元有所增长[12] - 公司分部收入中,中国电厂的收入为1,012,714千美元,韩国电厂的收入为1,151,008千美元,管理公司的收入为29,255千美元[14] - 公司分部资产中,中国电厂的资产为1,335,257千美元,韩国电厂的资产为954千美元,管理公司的资产为8,231,130千美元[15] - 公司分部负债中,中国电厂的负债为647,951千美元,韩国电厂的负债为573千美元,管理公司的负债为5,850,011千美元[15] - 公司采用历史成本基准计量,流动负债净额约为2,400.0百万美元[17] - 公司未来十二个月内有1,136百万美元的未分配权益[16] - 公司有893.2百万美元的未动用一般融资,可在报告期末后十二个月内提取[17] - 2023年贸易应付账款减少至108,671千美元,购买货品的平均信贷期为48日,公司已制定财务风险管理政策[4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借贷到期情况如下:一年内494,635千美元,一年以上但不超过两年1,995,158千美元,两年以上但不超过五年1,564,390千美元,五年以上3,953,520千美元[46] 公司战略发展 - 2023年,新能源行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为公司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支撑[60] - 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併网投产,建设海上风电基地,推进分散式陆上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62] - 支持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加快可再生能源部署[63] -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碳市场、电力市场,推动煤电向调节能源转型[64] - 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推动碳市场擴容增量[65] - 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核发绿证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产生的全部电量[66] - 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包括新型高效光伏电池技术示范、光热发电低成本技术示范等[68] - 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具备结算试运行条件[69] - 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调整为两部制电价,推动煤电行业持续健康运行[71] - 加快光热发电项目规划建设,力争全国光热发电每年新增开工规模达到3吉瓦左右[74] - 制定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推动新能
中广核新能源(01811)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1 16:4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点在百慕达,股份代号为1811.HK[1] - 公司总部和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灣仔港灣道25號海港中心15樓[1] - 公司网址为www.cgnne.com[3] 董事会变动 - 2023年中期报告中,非执行董事王宏新先生、陈新国先生和卞书明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王民浩先生、杨校生先生和梁子正先生,以及审计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成员名单[5] - 2023年中期报告中,张志武先生不再同时兼任总裁,李光明先生已獲委任为執行董事及總裁[3] - 2023年中期报告中,卞书明先生辞任非执行董事[6] 公司委员会成员 - 公司提名委员会成员包括张志武先生(主席)、王民浩先生和楊校生先生[7] - 公司投资与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包括王宏新先生(主席)、楊校生先生和梁子正先生[7] 公司财务数据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的收入达到了1,400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4%[9] - 2023年上半年的經營溢利加折與攤銷(EBITDA)为600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9%[9] - 2023年上半年每股盈利(EPS)为5.00美分,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1%[9] 中国能源市场 - 中国全社会用电量从去年同期增长了5.0%,达到4,307.6太瓦时[10] - 中国截至2023年6月底的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了10.8%,达到2,707.7吉瓦[10] 新能源政策 - 2023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提出了2030年、2045年和2060年作为新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时间节点[18] - 2023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指出,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51.9%左右,风电、光伏装机增加约160吉瓦[16]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通过改进风机控制系统应用技术,提升风机运行的稳定性,并获得了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颁发的“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创新成果奖”[95] - 公司在2023年2月被评为“新财富奖”第五届“最佳香港上市公司”[107]
中广核新能源(01811)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2 17:08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收入为1,223.8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197.8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溢利增加主要由韩国项目燃料毛利上升、新增风电项目贡献以及摊占联营公司业绩扭亏为盈所致[3] - 公司經營開支为879.2百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3%[2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溢利为344.6百万美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4.5%[22] - 公司其他收入为8.4百万美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9.3百万美元,主要来源于出售发电容量收入[23] - 公司财务费用为110.9百万美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7.8%,主要由于银行借贷余额减少[24] - 公司攤佔联营公司溢利为4.2百万美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7.8百万美元,主要受市场煤价下降影响[25] - 公司于2022年6月出售中广核湖北的全部股权,导致出售虧損为200.5百万美元[26] - 本集团的总银行借贷在2023年6月30日降至4,169.9百万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364.5百万美元减少[36] - 来自同系附属公司的贷款中,中广核财务和中广核风电的贷款分别为516,464千美元和700,521千美元,2023年6月30日到期[37] 业务发展 -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风电、太阳能、燃气、水电、燃料电池和生物质发电项目占据了资产组合的82.6%[66] - 公司在中国燃煤、热电联产、燃气、水电、风电和太阳能项目的收入在2023年6月30日达到1,223.8百万美元[67] - 公司在韩国电力市场预计未来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发电站将增加,导致燃气发电商盈利空间受压[64] - 公司太阳能业务在2023年上半年新增50兆瓦装机容量,主要分布在安徽省[72] - 公司水电的權益裝機容量在2022年下半年减少37.8兆瓦[73]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的发电量达到10,140.6吉瓦时,同比增加6.6%[77] - 公司的发电量增加主要来自新增风电项目的贡献,其中中国风电项目和中国太阳能项目的发电量分别为5,601.1吉瓦时和848.1吉瓦时[78] - 公司出售的蒸汽总量为1,534,000吨,较上一期减少5.8%[79] - 公司各电力项目的平均利用小时有所变化,主要受当地资源和需求情况影响[82][83][84][85][86][87] - 2023年上半年,中国風電項目的加權平均電價下降,主要由於新增風電項目的電價較低所致[89]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太陽能項目的加權平均電價下降,主要由於新增太陽能項目的電價較低所致[90] - 2023年上半年,韓國燃氣項目的加權平均電價上升,與同期內韓國天然氣價格上升相符[92] - 2023年上半年,蒸汽的加權平均價格下降,與中國的煤價下降一致[93]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加權平均標準煤價格較2022年上半年下降,市場煤價下降所致[95] 行业发展趋势 - 2023年国家能源局印发《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51.9%左右[51] - 推动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并网投产[51] - 加快建设特高压工程,推进跨省区输电通道前期工作,增强跨省区电力互济支援能力[51] - 2023年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制定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52] - 推进新能源与调节性电源的多能互补,推动系统友好型“新能源+储能”电站建设等[53] -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显著提升,出台政策引导行业发展方向[54] - 规范风光项目用地,强调在守住永久基本农田和各类特殊用地的基础上发展新能源[55] - 合理配置调节资源,国家出台政策鼓励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电站等调节资源的配置[56] - 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各类能源主体均衡发展,协同新能源发展[57] - 擴大綠電綠證交易市場,推动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完善绿电绿证交易机制[60] 公司荣誉与发展战略 - 公司获得香港投资者关系协会第九届投资者关系大奖,共获得11项奖项,包括最佳投资者关系公司、最佳环境、社会、企业管治三个奖项、最佳年报大奖等[110] - 公司在山东省、甘肃省等地的风电项目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如山东省电力行业协会的年度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优秀企业称号、甘肃省红沙岗风电项目获得安全管理优秀奖和突
中广核新能源(01811)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19 16: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点在百慕达,总部和主要业务地点在香港[3]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主席、总裁和执行董事[4] - 公司非执行董事包括陈遂先生、王宏新先生等人[4] - 公司授权代表包括李亦伦先生和张志武先生[5] - 公司的法律顾问是君合律师事务所[5] - 公司的核数师是畢馬威会计师事务所[5] - 公司的主要股份過戶登記處在百慕达[5] - 公司的香港股份過戶登記分處在香港夏慤道[6] - 公司的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渣打銀行等[6] 公司荣誉与奖项 - 公司在2022年的重大事件包括发布2021年度全年业绩、获得浙江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7] - 公司在2022年获得了多个奖项,包括安徽省电力行业质量管理成果奖和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奖[8] - 公司在2022年获得了AAA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并在甘肃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获得多个奖项[9] - 公司在2022年获得了香港投资者关系协会六项大奖,包括最佳投资者关系公司和最佳投资者关系团队等[10]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积极推进发展规模、资源获取、生产经营等重点工作,聚焦高质量发展和市场开发攻坚战[15] - 公司坚持传统与延伸业务同推进,聚力打赢市场开发攻坚战,致力于持续健康发展[16]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1.951亿美元,同比下降20.1%;每股基本盈利为4.55美元[18] - 公司2022年发电量达到1918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19] - 公司在2022年的收入达到了24.3亿美元,较去年增长了36.9%;经营利润达到了5.897亿美元,较去年增长了22.9%[199] - 公司在2022年的净利润为2.144亿美元,较去年下降了17.9%[200] 行业发展趋势 - 2022年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会议提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性[28] - 2022年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30] - 2022年NDRC和NEA发布了关于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34] - 2022年NDRC和NEA发布了关于“十四五”时期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了水电、核电、煤电等方面的装机目标[36]
中广核新能源(01811)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1 16:4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为24.301亿美元,较2021年的17.753亿美元上升36.9%[3] - 2022年公司溢利为2.144亿美元,较2021年的2.611亿美元下降17.9%[3] - 2022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1.951亿美元,较2021年的2.443亿美元下降20.1%[3] - 剔除一次性调整,2022年公司溢利较2021年过往呈报的比较数字增加34.0%[3] - 2022年公司每股盈利为4.55美仙,较2021年的5.69美仙下降20.1%[3] - 2022年公司收入为2430.1百万美元,较上年度上升36.9%[21][22] - 2022年公司经营开支为1840.4百万美元,较上年度增加42.0%[23] - 2022年公司经营溢利为589.7百万美元,较上年度增加22.9%[21][24] - 2022年公司其他收入为42.7百万美元,较上年度增加3.4%[25] - 2022年公司财务费用为227.1百万美元,较上年度增加20.7%[27] - 2022年公司所得稅為5860万美元,較上年度增加2450万美元或71.9%[30] - 2022年每股盈利4.55美仙,2021年為5.69美仙[34] - 2022年公司收入为2430.1百万美元,经营开支为1840.4百万美元,经营溢利为589.7百万美元,年内溢利为214.4百万美元[58] - 2021年公司收入为1775.3百万美元,经营开支为1295.7百万美元,经营溢利为479.6百万美元,年内溢利为261.1百万美元[58] - 2022年公司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195.1百万美元,2021年为244.3百万美元[58] 公司资产与负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末非流动资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58.12394亿美元,较2021年末的62.55323亿美元减少[6] - 2022年末流动资产中贸易应收账款为7.39314亿美元,较2021年末的7.44471亿美元略减[6] - 2022年贸易应付账款为223,028千美元,2021年为129,505千美元[7] - 2022年银行借贷(一年内到期)为957,392千美元,2021年为763,503千美元[7] - 2022年流动负债净额约为574.5百万美元,2021年约为1,145.7百万美元[7] - 2022年净资为1,499,859千美元,2021年为1,495,211千美元[7] - 2022年总权益为1,499,859千美元,2021年为1,495,211千美元[8] - 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272,994千美元,2021年为295,180千美元[10][11] - 2022年综合资产为8,343,933千美元,2021年为8,733,954千美元[12] - 2022年综合负债为6,844,074千美元,2021年为7,238,743千美元[12] - 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從2021年末的3.75亿美元增加至2022年末的4.406亿美元[31] - 公司淨債務╱權益比率從2021年末的3.94下降至2022年末的3.64[32] - 2022年末貿易應收賬款7.39314亿美元,2021年末為7.44471亿美元[35] - 2022年就貿易應收賬款確認預期信貸虧損撥回320万美元,2021年確認虧損1570万美元[37] - 公司總銀行借貸從2021年末的42.459亿美元增加至2022年末的43.645亿美元[41] - 2022年末未使用的銀行已承諾信貸額度為20.225亿美元,2021年為24.459亿美元[42] - 公司2022年来自同系附属公司1年内到期贷款中,中广核财务为106,335千美元(2021年为174,340千美元),中广核风电为545,617千美元(2021年为988,127千美元)[43] - 公司2022年来自同系附属公司1年后到期贷款中,中广核财务为176,591千美元(2021年为156,821千美元),中广核华盛为250,000千美元(2021年为250,000千美元),中国清洁能源为450,000千美元(2021年为450,000千美元)[43] - 公司资本开支由2021年的1,259.8百万美元减少897.0百万美元至2022年的362.8百万美元[46]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抵押资产的账面总值为1,785.0百万美元(2021年为2,202.6百万美元)[47]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建议派付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0.91美仙,合共约3900万美元[3] - 2023年3月董事會建議派付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0.91美仙,合共约3900万美元,派息比率為20%[33]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91美仙(相当于每股7.09港仙),2023年3月21日已发行股份4,290,824,000股,如获通过将于2023年6月21日派发给2023年6月12日登记股东[100]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中国电厂分部收入为1,024,780千美元,2021年为883,572千美元[10][11] - 2022年韩国电厂分部收入为1,377,435千美元,2021年为849,322千美元[10][11] - 2022年来自中国风电项目收入为692.8百万美元,较上年度增加21.7%[22] - 2022年来自韩国收入为1377.4百万美元,较上年度增加62.2%[22] 会计准则修订影响 - 公司自2022年1月1日起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修订,使2021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增加60296千美元,净资增加60015千美元[18][19] - 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修订使2021年经营溢利增加59682千美元,年内溢利增加59390千美元[20] 公司项目出售情况 - 2022年出售中廣核湖北全部股權,代價2亿美元(2990万美元),確認出售虧損6.7万美元[29] 行业发展规划 - 到2030年,风光基地总装机量规划为455吉瓦,其中库布齐等四大沙漠基地规划装机284吉瓦,采煤沉陷区规划装机37吉瓦,其他沙漠和戈壁地区规划装机134吉瓦;“十四五”规划建设约200吉瓦,“十五五”规划建设约255吉瓦[50] - 2022 - 2025年,水电新增装机约25吉瓦,核电新增装机约17吉瓦,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规模累计超200吉瓦,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62吉瓦以上、在建装机容量达60吉瓦左右[50] - 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10亿吨标准煤左右,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8%左右;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3300太瓦时左右,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51] - 到2025年,新型储能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电化学储能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52] - 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1200吉瓦以上[53] - 2022 - 2024年建成并网的“十四五”山东海上风电项目,省财政分别按每千瓦800元、500元、300元标准补贴,补贴规模分别不超2吉瓦、3.4吉瓦、1.6吉瓦[54] 公司装机容量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装机容量8986.5兆瓦,中国及韩国分别约占75.9%及24.1%[5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清洁及可再生能源项目占公司权益装机容量的82.6%,传统能源项目占17.4%[5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装机容量达8986.5兆瓦,同比增加6.9%,控股装机容量达8234.5兆瓦[62] - 2022年风电权益装机容量4419.1兆瓦,同比增加569.7兆瓦或14.8%;太阳能权益装机容量1186.8兆瓦,同比增加50.0兆瓦或4.4%[62] - 风电、太阳能占集团权益装机容量的62.4%,风电及太阳能合共新增权益装机容量达619.7兆瓦[62] - 2022年集团新增风电权益装机容量按地区分布:甘肃省153.2兆瓦、山东省130.0兆瓦、青海省81.9兆瓦等[63] - 2022年集团新增太阳能权益装机容量按地区分布:安徽省50.0兆瓦[64] - 2022年下半年,集团水电项目权益装机容量减少37.8兆瓦[64] - 2023年,公司新增投产容量预计保持稳定增长[64] 各业务线盈利情况 - 2022年公司韩国项目年内溢利由25.0百万美元增至62.7百万美元,部分被物业等确认的除税后减值亏损16.8百万美元抵销[58][59] - 2022年公司中国燃煤、热电联产及燃气项目年内亏损由16.7百万美元增加至43.2百万美元,因市场煤价上涨[58][60] - 2022年公司新增风电项目权益装机容量为569.7兆瓦,经营溢利增加42.7百万美元至394.9百万美元,溢利减至241.2百万美元[60] - 2022年公司新增太阳能项目权益装机容量为50.0兆瓦,溢利增加3.8百万美元至45.7百万美元[61] 公司发电量及相关指标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控股发电项目发电量达19,189.7吉瓦时,较上年的18,162.0吉瓦时增加5.7%[70] - 2022年中国风电项目及太阳能项目发电量分别为9,370.8吉瓦时及1,692.4吉瓦时,增长率分别为22.9%及6.4%[70] - 2022年中国热电联产及燃气项目发电量为362.8吉瓦时,同比减少13.2%[71] - 2022年中国水电项目发电量为488.4吉瓦时,同比减少35.7%[72] - 2022年韩国项目发电量为7,275.3吉瓦时,同比减少6.4%[72] - 2022年集团出售蒸汽总量为3,087,000吨,较2021年减少6.4%[72] - 2022年中国风电项目平均利用小时为2,284小时,较2021年的2,383小时略有减少[73] - 2022年中国燃煤项目平均利用小时为5,018小时,较2021年的4,729小时有所增加[73] - 2022年中国风电项目加权平均电价为每千瓦时人民币0.57元,较2021年的0.54元增加[75] - 2022年中国加权平均标准煤价格为每吨人民币1,436.5元,较2021年的1,226.9元增加[77] 公司荣誉与社会责任 - 2022年公司获国家工信部首批AAA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79] - 2022年3月公司向嵊泗县慈善总会捐款用于采购防疫物资[80] - 2022年5月公司在江苏如东刘埠码头启动首次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活动[81] - 2022年11月公司通过嵊泗县生态环境保护局向嵊泗县花鸟乡捐赠[80] - 2022年12月公司广西岑溪大隆风电场获“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和示范工程”奖[81] - 2022年4月公司山东太平山风电项目获四项“2021年度电力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二等奖[83] - 2022年5月公司安徽当涂渔光互补光伏项目获“2022年安徽省电力行业质量管理成果”一等奖[83] - 2022年6月公司山东太平山风电等三个项目获“第五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83] - 2022年8月公司多个风电场和光伏电站获全国生产运行统计指标对标AAAA级或AAA级荣誉[84] - 2022年9月公司受邀参加第28期央企智库沙龙暨第三届“六铺炕能源论坛”[82] - 2022年4月,公司浙江省嵊泗56海上风电项目获“浙江省工人先锋号”奖项[85] - 2022年6月,公司申报的两项成果获全国电力行业物资管理类创新成果奖,分别为管理类一等奖和二等奖[85] - 2022年9月,公司获香港投资者关系协会第八届“最佳投资者关系公司”和“最佳ESG(环境)”两项大奖,公司相关个人和团队也获多个奖项[85] 公司面临风险 - 公司电力项目位于中国及韩国,监管制度变动可能影响发电各方面[86] - 太阳能项目依赖太阳照度,风电项目依赖风力,极端情况可能致风电项目停工[86] - 公司非再生能源电力项目燃料成本占经营开支大部分,利润受燃料成本影响[87] - 公司以浮动利率计息的债务面临利率波动风险[88] - 公司功能货币为美元,可呈报利润受外币汇率波动影响,利用外汇
中广核新能源(01811)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3 12:01
中广核QOCGN 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CGN New Energy Holdings Co., Ltd. (Incorporated in Bermuda with limited liability)(於百慕埋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Stock Code 股份代號:1811.HK 0 4 童 用 自 然 的 能 롤 Natural Energy Powering Nature INTERIM REPORT 中 報告 CONTENTS 目 錄 | --- | --- | --- | |--------------------------------------------------------------------------------------------------|-------|-------| | | | | | Corporate Information 公司資料 | 2 | | | Financial and Operating Highlights 財務及業務摘要 | 6 | |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