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冠轈控股(01872)
icon
搜索文档
冠轈控股(01872) - 致非登记股东的通知信函及申请表格
2025-09-16 06:17
财报通知 - 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通知,中、英文版本已上载于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1][4] 股东通讯 - 非登记股东获取印刷本可填申请表寄回股份过户登记分处,确认收取日后所有印刷本[2][5][15] - 非登记股东若按规则收取通讯,应联络中介提供邮箱[3][5][9] 咨询方式 - 对通知有疑问可在办公时间致电热线或发邮件咨询[4][5]
冠轈控股(01872) - 致登记股东的通知信函及更改指示表格
2025-09-16 06:13
公司信息 - 公司为冠轈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872,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1] - 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地址在香港夏愨道16号远东金融中心17楼[3][7][9] 报告通知 - 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通知,中、英文版本已上载于公司和联交所网站[1][6] 通讯收取 - 可免费收取公司通讯印刷本或网上版本[2][6] - 更改收取方式需填表格寄回股份过户登记处[4][7][9] - 表格选择、签署等有规定,不符将作废[9] 咨询方式 - 对函件有疑问,办公时间致电或发邮件咨询[5][7] 通知日期 - 通知日期为2025年9月16日[1][8]
冠轈控股(01872)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6 06:05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同比增长74.8%至140.114百万新元[11] - 公司总收益同比增长74.9%至140,114千新元(2024年同期:80,120千新元)[26][2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140.1百万新元,较2024年同期的80.1百万新元增长74.9%[57] - 毛利同比增长50.6%至13.673百万新元[11] - 期内亏损1.904百万新元,去年同期为盈利650千新元[11] - 期内亏损1,904千新元,同比转亏(2024年同期盈利650千新元)[26][27] - 分部亏损102千新元,同比下降103.8%(2024年同期分部盈利2,658千新元)[26][27]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341万新元,相比2024年同期盈利95.1万新元大幅恶化[16] - 每股基本亏损0.65新加坡分,去年同期盈利1.09新加坡分[12] - 每股基本亏损0.65新加坡分(2024年同期盈利1.09新加坡分)[34] - 公司从盈利0.7百万新元转为亏损1.9百万新元,纯利率从0.8%变为纯损率1.4%[75] 汽车销售业务表现 - 汽车销售收入从7325.4万新元增至13259万新元,增长81.1%[24] - 汽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收益大幅增长78.5%至137,415千新元(2024年同期:77,001千新元)[26][27] - 汽车销售额增加59.3百万新元,同比增长80.9%,主要由于客户需求增加[5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售出681辆新车和543辆二手车,分别较2024年同期的388辆和202辆大幅增长[55] - 新汽车销售额增加55.3百万新元或104.6%,销量从390辆增至681辆,平均售价从135,000新元升至159,000新元[58] - 二手车销售额增加4.1百万新元或19.9%,销量从202辆增至543辆,平均售价从101,000新元降至45,000新元[58] - 汽车融资服务收益增加0.8百万新元或23.5%,从3.4百万新元增至4.2百万新元[59] - 汽车销售毛利增加3.4百万新元或73.9%,从4.6百万新元增至8.0百万新元,毛利率从6.3%降至6.1%[65] 成本和费用变化 - 销售成本增加55.4百万新元或78.0%,从71.0百万新元增至126.4百万新元[63] - 毛利总额增加4.6百万新元或50.5%,从9.1百万新元增至13.7百万新元,毛利率从11.3%降至9.8%[64]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1.9百万新元或105.6%,从1.8百万新元增至3.7百万新元[71] - 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5.1百万新元或86.4%,从5.9百万新元增至11.0百万新元[72] - 融资开支净额下降33.1%至1,005千新元(2024年同期:1,503千新元)[29] - 雇员福利开支增长54.2%至7,626千新元(2024年同期:4,945千新元)[30] - 广告及营销开支增长168.2%至1,668千新元(2024年同期:622千新元)[30] - 雇员福利开支为7.6百万新元,较2024年同期的4.9百万新元增长55.1%[89] 现金流状况 - 经营现金流为负1229.7万新元,相比2024年同期正现金流228.7万新元显著恶化[1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896.6万新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1193.6万新元[17] - 融资活动现金流入3128.5万新元,主要来自借款638.5万新元和股权融资[17] 资产和负债变动 - 现金及银行结余大幅增长89.5%至21.222百万新元[1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1120万新元增至2122.2万新元,增长89.5%[17]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加至21.2百万新元,较2024年末的8.6百万新元增长约146.5%[81]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激增139.8%至47.309百万新元[13]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总额从19.732百万新元增至47.309百万新元,增长139.8%[38]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从7.347百万新元增至10.527百万新元,增长43.3%[38] - 预付款项从7.658百万新元大幅增至31.942百万新元,增长317.1%[38] - 存货小幅增加1.0%至39.332百万新元[13]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29.85百万新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5.478百万新元,增长18.9%[37] - 总资产增长30.1%至179.211百万新元[13][15] - 总资产增长30.1%至179,211千新元(2024年末:137,753千新元)[28] - 贸易应付款项从0.63百万新元增至2.699百万新元,增长328.4%[43] - 合约负债总额从3.387百万新元增至6.897百万新元,增长103.6%[43] - 保养费用拨备从0.969百万新元增至1.976百万新元,增长103.9%[43] - 借款总额为55.938百万新元(非流动34.219百万+流动21.719百万)[14][15] - 借款总额从55.251百万新元微增至55.938百万新元,增长1.2%[46] - 借款总额为55.9百万新元,较2024年末的55.3百万新元略有增加[83] - 信托收据借款从零增至8.77百万新元[46] - 短期贷款从2.159百万新元降至零[46] - 权益总额增长42.7%至101.952百万新元[14] - 非控股权益从56.1万新元大幅增加至255.1万新元,增长354.7%[16] - 债务对权益比率从77.4%降至54.9%,改善22.5个百分点[81] - 资产负债比率从38.1%降至25.4%,改善12.7个百分点[81] 融资和筹资活动 - 供股募集资金净额达2918.9万新元[16][17] - 供股筹资净额约170.64百万港元,配售股份筹资净额约15.6百万港元[76][78] - 公司通过供股发行431,906,081股新股,获得股份溢价约22,161,000新元[50] - 公司通过向独立第三方配售21,600,000股新股,获得股份溢价约2,318,000新元[50] - 根据一般授权配售新股所得款项净额为3.8996亿港元[96] - 2025年7月18日完成配售90,195,000股,净筹资约3.84亿港元[118] - 配售股份价格从最初112,300,000股修订为90,195,000股[117] - 配售协议原始配售价为每股4.30港元[117] 资本开支和投资 - 资本开支增长88.4%至9,190千新元(2024年同期:4,878千新元)[28] - 资本开支为9.2百万新元,较2024年末的4.9百万新元增长约87.8%[84] - 建立汽车车间计划已动用3.523百万港元,未动用金额为1.976百万港元[93] 公司股权和治理结构 - 公司股本从185.5万新元大幅增加至956.2万新元,主要由于供股和发行新股[16] - 公司资本储备保持稳定,为3,494,000新元[49] - 董事陈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9814万股股份,占公司股权17.48%[98] - 董事陈先生及孟女士通过购股权持有180万股股份权益,各占0.16%[98] - 主要股东Gatehouse Ventures持有9814万股股份,占公司股权17.48%[10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数量为9,000,000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38%[108] - 报告期内无购股权行使、注销或失效[109] - 董事购股权持有量保持稳定,七名董事各持有900,000份未变动[107] - 公司存在两项企业管治守则偏离: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且未设立内部审核职能部门[11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变动:钟立力2025年2月3日获任,7月2日辞任;吴庆7月2日接任[112][113] - 黄慧敏女士于2025年9月1日起获任提名委员会成员[11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中期未经审计财务报[116] 关联方交易 - 公司向关联方支付租金总额354,000新元,较2024年同期的545,000新元减少[52] - 公司向关联方销售总额317,000新元,较2024年同期的6,764,000新元大幅下降[53] - 公司从关联方采购总额256,000新元,较2024年同期的201,000新元增长[53] - 公司关键管理人员2025年上半年薪酬总额为1,733,000新元,较2024年同期的1,508,000新元增长[54]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为170.64百万港元,已按拟定用途悉数动用[94] - 配售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为15.60百万港元,已全部用作营运资金储备[94] - 所得款项中约7494万港元(19.2%)拟用于支持广州晶鸿新材料业务发展,尚未动用[96] - 所得款项中约7000万港元(17.9%)拟用于可能向AIMI集团进行的投资,尚未动用[96] - 所得款项中约9559万港元(24.5%)拟用于生产及分销生髮产品,已动用3800万港元(39.7%)[96] - 所得款项中约4781万港元(12.3%)拟用于市场营销计划,已动用2110万港元(44.1%)[96] - 所得款项中约9562万港元(24.5%)拟用于增强营运资金,已动用9034万港元(94.5%)[96] - 预计所有资金将于2026年下半年悉数动用[96] 人力资源变动 - 雇员人数增加至123名,较2024年末的108名增长13.9%[89]
冠轈控股(01872)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7:35
股本信息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亿港元,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10亿股,面值为0.1港元[1] 股份情况 - 上月底及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均为6.51701081亿股,库存股份数目均为0股[2] 期权情况 - 上月底及本月底股份期权数目均为900万股,本月内无变动[3]
冠轈控股(01872.HK):黄慧敏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
格隆汇· 2025-09-01 17:19
公司治理变动 - 执行董事黄慧敏获委任为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成员 [1] - 该项任命自2025年9月1日起正式生效 [1]
冠轈控股:黄慧敏已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
智通财经· 2025-09-01 17:19
公司治理变动 - 执行董事黄慧敏获委任为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成员 [1] - 任命自2025年9月1日起生效 [1]
冠轈控股(01872):黄慧敏已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17:17
公司治理变动 - 执行董事黄慧敏获委任为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成员 [1] - 该项任命自2025年9月1日起正式生效 [1]
冠轈控股(01872) - 董事名单与其角色和职能
2025-09-01 17:1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冠轈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872[1] 董事会信息 - 有陈率堂、Zhang Xiaoyang等5位执行董事[2] - 有周永东、谭日健等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2] 委员会信息 - 设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2] - 审核委员会主席周永东[2] - 薪酬委员会主席吴庆[2] - 提名委员会主席谭日健[2] 信息发布时间 - 公司相关信息发布于2025年9月1日[2]
冠轈控股(01872) - 提名委员会组成变动
2025-09-01 17:13
人事变动 - 冠轈控股黄慧敏2025年9月1日起任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成员[3] - 委任后提名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3] 董事会构成 - 截至2025年9月1日,董事会有5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 变动原因 - 委任因港交所规则及企业管治守则修订,7月1日生效[3]
冠轈控股(01872) - 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
2025-09-01 17:10
提名委员会 - 2019年2月1日获批,2025年9月1日修订[2] - 至少由三名成员组成,至少一名不同性别,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4] - 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6] - 法定人数为两人[8] - 成员提前14日获会议通知,续会无需事先通知[8] - 决议须获大多数票数通过[8] - 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人数及组成并提建议[11] - 监督实施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并适时检讨[11] - 物色合适人士担任董事会成员并提供建议[11] - 制定并建议董事会多样化可衡量目标并监察进度[11] - 主席或代表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回应提问[15] 董事会 - 拟选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时,通告及函件应列明甄选流程、理由等内容[15] - 检讨评估董事对董事会的时间投入、贡献及履职能力[15] 会议记录 - 秘书记录正式会议记录并传阅初稿及定稿[15] - 每次会议后向董事会汇报职责内事项及主要决定[15] 信息公开 - 提名委员会应在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公开职权范围[15] 高级管理层 - 公司董事决定高级管理层组成人员[16] - 高级管理层可包括附属公司董事等[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