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远海控(01919)
icon
搜索文档
中远海控(601919) - 中远海控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奚治月)
2025-03-21 21:04
会议与调研 - 2024年召开股东大会2次、董事会12次(含4次定期现场会议)[5] - 2024年独立董事参加专门会议3次,审议议案5项[5] - 2024年第七届董事会各委员会召开多次会议[6] - 2024年3月组织独立董事赴香港科学园开展数字化战略调研[7] - 2024年12月独立董事带队与上交所开展线上调研会谈[8] 工作与监督 - 2024年独立董事现场及线上办公约32日,其中现场工作19日[8] - 2024年3月、7月及12月独立董事参加合规培训[11] - 2024年独立董事监督内部审计、内控及信息披露工作[9][10] - 2024年独立董事与中小股东沟通[11] 交易与股权 - 2024年审核多项关联交易议案[14] - 子公司收购物流供应链12%股权,转让鞍钢汽运20.07%股权[14] 业绩预告 - 2024年1月、10月分别发布2023年年度和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16] 内控与审计 - 2025年3月通过2024年度内控评价报告和内控体系工作报告[17] - 信永中和完成对公司本部及所属7家企业的内控预审工作[19] - 续聘信永中和为2024年度境内审计师,后改聘信永中和香港为境外审计师[19][21] - 信永中和香港2024年度H股财务报告审计服务费为617万元(含税)[22] 人事与激励 - 2024年12月审议通过高管人员2023年度考核及薪酬兑现情况议案[24] - 2024年4 - 6月收到间接控股股东推荐多位候选人并审议通过[25] - 2024年继续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4月审议通过相关议案[26] 未来展望 - 2025年独立董事将继续履行职责维护公司和股东权益[27]
中远海控(601919) - 中远海控董事会关于独立董事独立性情况的专项意见
2025-03-21 21:04
独立董事评估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3月21日评估马时亨、沈抖、奚治月独立性[1][2] - 评估依据相关法规和《公司章程》要求[1] - 三位独立董事保持独立性,无影响情形[1]
中远海控(601919) - 中远海控2024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沈抖)
2025-03-21 21:04
会议与调研 - 2024年召开股东大会2次、董事会12次[5] - 2024年独立董事参加专门会议3次,审议议案5项[5] - 2024年第七届董事会各委员会召开多次会议[6] - 2024年3月组织独立董事赴香港科学园调研[8] 业绩预告 - 2024年1月、10月分别发布2023年年度和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16] 审计相关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续聘信永中和、罗兵咸永道为2024年审计师[20] - 2024年10月改聘信永中和香港为境外审计机构[20] - 聘任信永中和香港审计服务费为617万元(含税)[21] 人员相关 - 2024年4 - 6月收到人员推荐相关函件[24][25] - 2024年12月审议通过高管2023年度考核及薪酬议案[24] 其他事项 - 2024年审核多项关联交易议案[14] - 2025年3月通过2024年度内控相关报告[18] - 2024年继续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25] - 2025年3月独立董事签署2024年度述职报告[29]
买股票就是买垄断/护城河:以腾讯控股、中远海控、中国海洋石油为例
雪球· 2025-03-13 12:54
腾讯控股:从流量垄断到内容驱动的护城河重构 - 传统护城河瓦解:反垄断政策导致音乐独家版权解除(如周杰伦IP)和投资扩张受限(减持京东、美团),微信月活增速放缓至3% [3] - 新护城河构建:微信月活13亿,小程序日活超5亿,游戏IP(《王者荣耀》《英雄联盟》)形成"内容-流量-变现"闭环,腾讯云企业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3% [4] - 监管适应与战略调整:2024年回购3.07亿股(1120亿港元),数据中心PUE降至1.06(行业平均1.5),当前市盈率20倍低于历史均值 [5][6] 中远海控:航运业的复合型护城河体系 - 规模效应与成本优势:全球第四大集装箱船队(332万TEU,占全球11.2%运力),单箱成本1028美元(行业平均1180美元),船舶大型化和港口协同(自动化码头处理能力620万TEU/年)降低成本 [7] - 数字化与生态控制力:区块链电子提单占全球23%,多式联运(中欧班列+海运)时效从37天压缩至18天,供应链金融潜在市场规模2000亿元 [8] - 地缘政治红利:墨西哥航线舱位利用率98%(节省24.85%关税成本),东盟航线市占率41%,2024年净利润490.8亿元,股息率11.5% [9] 中国海洋石油:深海垄断与技术壁垒的典范 - 政策垄断与资源独占:拥有中国海域95%探矿权,深海钻井技术(误差0.1米,国产化率80%),桶油成本28.83美元(埃克森美孚40美元) [10][11] - 天然气转型:2035年天然气产量占比目标50%,LNG长协价格10-1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较现货低30%),低价抄底俄油(2023年折扣15-20美元/桶) [12] - 现金流优势: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2097亿元,自由现金流798亿元,平均股息率8%,市净率1.05倍(埃克森美孚1.84倍) [13] 护城河投资的三大核心逻辑 - 垄断性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如中远海控的航运网络、中海油的深海牌照、腾讯的社交关系链 [14] - 成本优势与抗周期能力:腾讯的规模经济、中远海控的单箱成本、中海油的桶油成本 [15] - 政策与地缘红利的长期性:RCEP、能源安全战略、反垄断合规化 [16] 护城河的动态维护挑战 - 技术颠覆风险:新能源替代油气、区块链重构航运数据、AI冲击社交模式 [17] - 政策不确定性:碳税、反垄断、地缘冲突 [18]
中金公司 红海复航不确定性增加,中国集运公司有望补涨
中金· 2025-03-13 11: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红海护航不确定性增加,胡塞武装态度及保险成本制约复航,市场预期反复,中国集运公司股价自1月19日加沙停火协议生效后普遍跑输海外公司,受红海护航利空运价、美国301调查额外收费及2月以来港股和A股AI行情资金流出影响 [3][4][5] - 美国301调查提案若实施,将使全球主要头部班轮公司面临不同程度收费,推涨行业刚性成本,或导致单项成本增加220至500美元每箱 [6] - 2025年长线价格高于2024年低基数时期,为全年盈利提供保障,推荐关注盈利确定性较高、分红能力强且估值偏低的企业,如海丰国际、中谷物流和中远海控 [3][7][8] - 一季度航运市场表现不佳,现货价格下跌,关注四月份宣涨效果及301政策影响,航运板块分红具备性价比,市场阻力较小,红海担忧已被市场消化 [3][9][10] - 油运市场供给逻辑未变,制裁后非制裁船只或合规油品发货量增加,但需求淡季影响尚未显现,干散货运输方面,太平洋航运等底部标的可关注,但板块效应不强 [3][11] - 船舶使用寿命20 - 30年,大型航运超级周期约30年,2006年后大量新船交付,至2026年面临淘汰,中国出口结构变化提升高价值货物比例,集装箱运输价格上限提高,未来几年存在向上波动动能 [3][13][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近期中国集运公司股价表现 - 自1月19日加沙停火协议生效以来,国内集运公司股价普遍跑输海外公司,海丰国际、中国远洋海控和东方海外股价均出现个位数跌幅,马士基、ZIM以及台湾和日韩的一些集运公司股价上涨10%到20% [3] - 差异受红海护航利空运价、美国301调查额外收费及2月以来港股和A股AI行情资金流出影响 [3][4] 红海护航不确定性对市场预期的影响 - 红海护航不确定性高,第二轮停火协议推进曲折,胡塞武装组织重新攻打以色列船舶,截至2月底,红海区域整体船舶和集装箱船舶通行量分别下降5艘和4艘 [5] - 红海不能如期复航概率提升,胡塞武装组织态度决定红海通行是否安全,保险方面需联合战争险委员会下调红海区域风险等级,否则传动仍需面临较高保险成本,市场预期反复变化 [5] 美国301调查可能带来的影响 - 提案可能导致全行业成本上涨,并通过运价传导到客户,要求对中国船东、中国船厂建造的船舶及持有中国订单的船东征收阶梯式港口收费 [6] - 中国建造的集装箱船占全球比例约39%,手持订单比例约73%,将使全球主要头部班轮公司面临不同程度收费,推涨行业刚性成本,不同船型和航线情况下,可能导致单项成本增加220至500美元每箱 [6] 2025年集运行业盈利前景 - 年初以来现货运价下行,但2025年长线价格相比2024年低基数时期明显上涨,为全年盈利提供保障 [7] - 参考马士基盈利指引,若全年红海复航,EBIT利润预计为30亿美元;若年底复航,则为3亿美元,国内远洋运输公司、内贸运输公司及区域内高分红企业具有一定盈利保障 [7] 值得关注与投资的公司 - 推荐关注盈利确定性较高、分红能力强且估值偏低的企业,如海丰国际、中谷物流和中远海控,这些公司业绩预期稳健,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具有投资价值 [3][8] 今年一季度航运市场表现及未来走势 - 一季度航运市场表现不理想,现货价格下跌,长协价格观感不乐观,关注四月份宣涨效果及301政策对行业运营和团队部署的影响 [9] - 航运板块分红具备性价比,市场阻力较小,红海担忧已被市场消化 [3][10] 油运和干散货运输市场看法 - 油运市场供给逻辑未变,制裁后非制裁船只或合规油品发货量增加,但需求淡季影响尚未显现,去年一季度基数较高,市场已消化今年一季度业绩同比下滑担忧,营运核心仍需等待催化剂 [11] - 干散货运输方面,太平洋航运等底部标的可考虑,但板块效应不强,未来几年航运板块有波动机会,但不会持续单向上升 [11] 红海地区不确定性对商业航运影响 - 红海问题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问题复杂难以解决,商业航运机构考虑风险可能性,即便船东愿意恢复运营,船员公司不同意也无法成行,时间上难以判断 [12] 船舶造船周期对运价的影响 - 船舶使用寿命一般为20至30年,大型航运超级周期约30年,2006年后大量新船交付,到2026年这些船只达到20年使用寿命需淘汰 [13] - 疫情、美国港口拥堵及地缘政治因素导致集装箱运输价格大幅上涨,中国出口结构变化提升高价值货物比例,当前运输价格上限远超上一轮周期,未来几年存在向上波动动能,行业呈曲折式向上过程 [13] 中国出口结构变化对集装箱运输价格的影响 - 中国出口结构中高价值机械设备等占比提升,使得当前集装箱运输价格上限显著提高,现在报价可达几千甚至一两万美元,上一轮周期未见如此高报价 [14] - 疫情后美国港口拥堵及地缘政治因素进一步推高集装箱运输价格,当前行情远超过去水平 [14]
中远海控(601919) - 中远海控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A股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3-11 19:17
回购计划 - 预计回购金额10亿 - 20亿元[2] 累计回购情况 - 累计回购股数92,307,742股,占总股本0.58%[2][5] - 累计回购金额1,294,439,216.70元[2][5] - 实际回购价13.46 - 14.71元/股[2][5] 2025年3月1 - 11日回购 - 回购3,227,630股,占总股本0.02%[5] - 购买最高价13.79元/股,最低价13.46元/股[5] - 支付总金额43,859,831.10元[5]
中远海控(601919) - 中远海控H股公告:翌日披露报表
2025-03-11 19:15
股份数据 - 2025年3月10日开始时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2,761,906,166,库存股份为0[3] - 2025年3月11日结束时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2,761,906,166,库存股份为0[3] - 2024年11月14日购回股份1,515,000,占比0.0119%,每股14.42元[4] - 2024年11月19日购回股份4,554,890,占比0.0357%,每股14.38元[4] - 2025年2月24日购回股份18,721,980,占比0.1467%,每股13.92元[6] - 2025年2月26 - 28日及3月11日多次购回股份[7] - 2025年3月1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回股份210,000股[15] - 每股最高购回价为13.69元,最低购回价为13.67元[15] - 合共付出的价格总额为2,872,600元[15] - 购回股份(拟注销)数目为210,000股[15] 公司确认事项 - 股份发行或库存股份出售等已获董事会授权批准,遵循相关规定[9] - 收取股份发行或库存股份出售应得全部款项[9] - 有关债券等的信托契约已制备及签署并送呈存档[9] - 履行上市的先决条件及批准函件条件[11] - 各类证券在各方面相同[11] - 物业交易完成且购买代价已缴付[11]
中远海控(601919) - 中远海控H股公告:翌日披露报表
2025-03-10 18:15
股份数据 - 2025年3月7日开始时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2,761,906,166,库存股份数目为0[3] - 2025年3月10日结束时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2,761,906,166,库存股份数目为0[3] 股份购回 - 2024年11月14日购回股份1,515,000,占比0.0119%,每股价格14.42元[4] - 2024年11月19日购回股份4,554,890,占比0.0357%,每股价格14.38元[4] - 2025年2月24日购回股份18,721,980,占比0.1467%,每股价格13.92元[6] - 2025年2月25日购回股份980,000,占比0.0077%,每股价格13.83元[6] - 2025年2月28日购回股份4,102,200,占比0.0321%,每股价格13.64元[7] - 2025年3月3日购回股份1,438,000,占比0.0113%,每股价格13.55元[7] - 2025年3月10日购回股份232,000,占比0.0018%,每股价格13.65元[7] - 2025年3月1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回股份232,000股[15] - 每股最高购回价为13.69元,最低购回价为13.59元[15] - 购回股份付出的价格总额为3,165,920元[15] - 合共购回股份总数为232,000股[15] - 购回股份(拟注销)数目为232,000股[15] 合规确认 - 公司确认股份发行或库存股份出售等已获董事会授权批准,遵循相关规定[9] - 公司确认收取股份发行或库存股份出售等应得全部款项[9] - 公司确认有关债券等的信托契约已制备及签署并送呈存档[9] - 公司确认购回活动按《主板上市规则》等规定进行[16] 规则限制 - 除豁免外,公司购回股份后30天内未经批准不得发行新股等[18]
中远海控(601919) - 中远海控H股公告:翌日披露报表
2025-03-07 18:31
股份数据 - 2025年3月6日和7日已发行股份总数均为12,761,906,166,无库存股份[3] - 2024 - 2025年多次购回股份,如2024年11月14日购回1,515,000股,占比0.0119%,每股14.42元[4] - 2025年3月7日购回30,000股,付出总额413,060元,拟注销30,000股[15] 合规确认 - 股份发行等获董事会授权,按规定进行[9] - 已收取股份发行等应得款项[9] - 信托契约等已制备签署并送呈存档[9] - 履行上市先决条件,证券上市买卖函件条件履行[11] - 每类证券相同,相关文件存档,遵行法律规定[11] - 所有权文件按规定处理,物业交易完成且代价缴付[11] - 购回活动按规则进行[16] 限制规定 - 除豁免外,购回股份后30天内未经批准不得发行新股或出售转让库存股份[18]
中远海控(601919) - 中远海控H股公告:翌日披露报表
2025-03-06 18:45
股份数据 - 2025年3月5日和6日已发行股份总数均为12,761,906,166,库存股份为0[3] 股份购回 - 2024年11月14日购回1,515,000股,占比0.0119%,每股14.42元[4] - 2024年11月19日购回4,554,890股,占比0.0357%,每股14.38元[4] - 2025年2月24日购回18,721,980股,占比0.1467%,每股13.92元[6] - 2025年2月25日购回980,000股,占比0.0077%,每股13.83元[6] - 2025年3月3日购回1,438,000股,占比0.0113%,每股13.55元[7] - 2025年3月5日购回920,000股,占比0.0072%,每股13.61元[7] - 2025年3月6日购回187,630股,占比0.0015%,每股13.67元[7] - 2025年3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回187,630股,最高13.69元,最低13.64元,付出2,564,072.1元[15] - 购回股份(拟注销)数目为187,630股[15] 合规要求 - 公司确认购回按相关规则进行[16] - 购回股份后30天内未经批准不得发行新股[18] - 公司需确认股份发行获授权并遵守规定[9] - 公司需履行上市先决条件及相关规定[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