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元力控股(01933)
icon
搜索文档
元力控股(01933) - 截至2025年8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6:48
FF301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20,000,000 第 1 頁 共 10 頁 v 1.1.1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元力控股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933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2,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2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2,000,0 ...
元力控股(01933) - 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截至2025年7月31日)
2025-08-06 16:31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元力控股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6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933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2,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2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2,000,000,000 | HKD | | 0.01 HKD | | 2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 ...
元力控股(01933)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7-25 17:32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结构 - 公司核數師為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註冊為公眾利益實體核數師[4][5] - 獨立非執行董事包括吳光發、韓彬及王鵬,分別擔任審核委員會主席及薪酬委員會主席等職務[11][12] - 提名委員會自2025年6月27日起新增成員楊純(非執行董事)[11][12] - 董事会由八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6][167][17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董事会三分之一,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71][174] - 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职责分离,以加强独立性和问责性[176][180] - 董事会主席负责领导董事会并确保其运作符合集团最佳利益[177][180] - 行政总裁负责管理集团业务并制定战略运营计划[178][181] 管理层背景与职责 - 公司執行董事王東斌(57歲)負責整體業務策略規劃,擁有清華大學核物理碩士學位及20年信息技術行業經驗[13][15] - 行政總裁吳戰江(56歲)負責智能城市物聯網及智能能源物聯網的技術研發與商業應用,畢業於華北電力大學[16] - 執行總裁吳洪淵(52歲)專注物聯網運營管理,擁有北京電力學院(現北京交通大學)電力系統通信專業背景[17][18] - 執行董事李抗英(68歲)負責集團投資併購事務,畢業於華北電力大學電信專業[19] - 吴战江先生自2019年6月1日起担任公司行政总裁,拥有电力行业逾20年经验[21] - 吴洪渊先生自2019年6月1日起调任执行总裁,专注物联网运营及管理[21][22] - 李抗英先生为公司创始人及执行董事,负责投资与并购事务[22] 财务表现与关键指标 - 公司收入同比下降人民币112,864,000元,主要由于软件及解决方案销售减少63,908,000元和技术服务收入减少66,366,000元,但产品销售增加17,410,000元[73]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15.7%下降至13.7%,主要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新项目定价调整[74][75] - 公司销售成本同比下降人民币87,387,000元[74] - 公司行政及其他经营费用同比增加人民币5,633,000元(增长11.6%),主要由于研发费用增加2,227,000元和其他费用增加3,396,000元[77][78] - 公司研发支出同比增加9.1%,达到26,737,000元[88][89] - 公司2025年3月31日净流动资产为人民币236,656,000元,流动比率从1.71倍提升至1.77倍[90] - 公司2025年3月31日资产负债率为24%(2024年为22%)[91] - 公司银行借款从2024年3月31日的约1.42375亿元降至2025年3月31日的约1.299亿元,固定年利率为1.675%至4.500%[94][97] 业务与市场趋势 - 公司2024年宏观经济环境下行业面临较大困难,但稳步推进战略转型与高质量发展[42][46] - 电力能源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新能源消纳比例提升是重点方向[43][47] -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成为推动电力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覆盖发电、调度、计量等全环节[44][47] - AI技术(如DeepSeek)的突破为电力能源各环节应用创新带来重大机遇[43][47] - 智慧能源业务是公司基石,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48][53] - 公司紧扣"双碳"战略,协同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实现绿色低碳发展[48][53] 客户与应收账款 - 公司最大客户占贸易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总额的27%(2024年:26%),五大客户占比81%(2024年:73%)[100][104] - 公司主要客户为内蒙古电力集团、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136] - 公司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过总收入的96%[136] - 公司贸易应收账款的快速增长对现金流和营运资金需求产生显著影响[144] - 公司主要客户为电网公司及相关企业,财务稳健信誉良好,但应收账款快速增长对公司现金状况产生显著影响,增加了运营资金需求[149] 研发与技术能力 - 公司拥有23项国家专利和189项软件著作权[70][71] - 公司具备CMMI五级和信息系统集成三级等41项管理资质[70][71] - 公司自主研发的物联网硬件产品"π芯"具有"随插即用,通电通网"特性[69][71] - 公司持续在研发活动进行重大投资,但存在短期无法商业化的风险[142] - 公司每年对研发费用有较大投入,以培育新产品与服务,但若相关产品短期内无法带来足够经济利益,将对业务及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148] 人力资源与员工结构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4年3月31日的517人减少至2025年3月31日的319人,员工福利支出从约9980万元降至约8060万元[122] - 公司2025年3月31日雇员总数为319名,较2024年3月31日的517名减少38.3%[126] - 公司2025年度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人民币80.6百万元,较2024年的99.8百万元下降19.2%[12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劳动力性别比例为76%男性和24%女性[169][174] - 公司面临核心管理和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146] - 公司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及激励机制,建立公平晋升机制以留住优质人才[151]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已采纳并应用《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强调优秀董事会、有效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52][154] - 公司董事会定期审查公司治理政策及实践,包括上市规则和会计政策的合规性[172][179] - 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处置子公司及联属公司、重大或然负债[108][109][111] - 公司无合约承担,且无用于银行借款担保的银行存款(2024年:1000万元)[103][120] - 公司主要业务以人民币结算,外汇风险有限,目前未进行任何外汇对冲活动[121] 公司战略与股东回报 - 公司战略是以稳健财务基础创造可持续回报,长远提升股东总回报[156] - 公司致力于确保事务按照高道德标准进行,以最大化股东财富并保障利益相关者权益[157] - 公司董事会负责制定战略目标并监督业务管理绩效,管理层负责日常运营[158][165] - 公司以现金流为核心保障经营基本盘,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与智慧生活服务商[52] 会议与股东沟通 - 公司于2024年9月23日举行了一次股东周年大会,整体出席率为100%[188] - 公司在本年度内举行了四次董事会会议,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出席率均为100%(4/4)[18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吴光发、韩彬、王鹏在董事会会议中的出席次数均为4次,出席率为100%[189] - 非执行董事杨纯自2024年12月13日起获委任,未参与本年度董事会会议[189] - 董事会会议通知通常提前14天发出,会议议程和相关文件提前不少于3天提供[184][187] - 主席与执行董事定期举行会议,并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单独会面[190][192]
元力控股(01933)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30 16:3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377,688千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2,864,000元,降幅约23.0%[3] - 本年度公司毛利51,601千元,较上年下降25,477,000元,降幅33.1%,整体毛利率由约15.7%下降至约13.7%[3] - 公司股东应占由溢利转为亏损,金额约为45,907,000元[3]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7.58分,上年同期为盈利1.69分[3]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为37768.8万元,较2024年的49055.2万元有所下降[18]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经营亏损3839.8万元,而2024年为溢利1225.9万元[1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净亏损3755万元,2024年为净利润835.7万元[23] - 2025年集团总收入为3.77688亿元,2024年为4.90552亿元[35] - 2025年公司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377,688千元,可申报分部毛利为51,601千元;2024年分别为490,552千元和77,078千元[39] - 2025年综合除税前亏损43,320千元,2024年综合除税前溢利8,436千元[40] - 2025年其他收入为972千元,2024年为2,173千元[42] - 2025年综合损益表内所得税为 - 5,770千元,2024年为79千元[46] - 2025年除税前亏损43,320千元,2024年溢利8,436千元;2025年实际税项开支为亏损5,770千元,2024年为79千元[47] - 2025年每股基本亏损根据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37,550,000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95,415,177股计算,2024年每股基本溢利根据溢利8,357,000元及相同股数计算[5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销售软件及解决方案收入113,153千元,同比下降63,908,000元[11] - 提供技术服务收入214,221千元,下降66,366,000元[11] - 销售产品收入50,314千元,增长17,410,000元[11] - 销售软件及解决方案毛利率为12.6%,上年为19.1%[12] - 提供技术服务毛利率为13.7%,上年为14.0%;销售产品毛利率为15.9%,上年为11.9%[12] - 2025年销售软件及解决方案收入为1.13153亿元,2024年为1.77061亿元[35] - 2025年提供技术服务收入为2.14221亿元,2024年为2.80587亿元[35] - 2025年销售产品收入为5031.4万元,2024年为3290.4万元[35] - 2025年客户A收入为1.29455亿元,2024年为7000.5万元[35] - 2025年客户B收入为8423.2万元,2024年为1.61954亿元[35] - 2025年客户C收入为7379.6万元,2024年为9636.6万元[3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本年度销售成本326,087千元,下降87,387,000元[12]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行政及其他经营费用为5413.1万元,较上年度增长11.6%,主要因研发费和其他费用增加[13] - 2025年员工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为75,066千元,向界定供款退休计划供款为5,519千元;2024年分别为92,910千元和6,935千元[43] - 2025年折旧及摊销为4,933千元,2024年为7,530千元[45] - 2025年贸易应收款、合同资产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30,747千元,2024年为11,894千元[45] - 2025年有关办公室处所的经营租赁支出为2,685千元,2024年为2,433千元[45] - 2025年研发成本(摊销除外)为26,737千元,2024年为24,510千元[45] - 2025年外包人工成本为211,987千元,2024年为346,409千元[45] - 2025年董事薪酬总额4,277千元,2024年为3,703千元[48] - 2025年五位最高薪酬非董事人士薪酬总额2,915千元,2024年为3,791千元[50] - 2025年已售存货成本为325439千元,2024年为412283千元[60] 其他财务数据 - 2025年3月31日贸易应收账及应收票据净值为41127.8万元,较上年下降8.1%,公司将加强回款管理[14] - 2025年3月31日存货及合同成本为4433.5万元,较上年度下降1436.9万元,因部分项目实现收入并结转成本[15] - 2025年3月31日研发支出较上年增加9.1%,各运营子公司累计申请/注册23项专利及189项软件著作权[17]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2011.6万元,较2024年的2877万元减少[20]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为54499.3万元,较2024年的62773.5万元减少[20]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负债为30833.7万元,较2024年的36743.7万元减少[20] - 2025年3月31日资产净额为23963.4万元,较2024年的27708.8万元减少[20] - 集团承诺一年内偿还银行贷款及利息总计1.17537亿元[2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超过流动负债2.36656亿元[23] - 2025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总计28,947千元,2024年为29,559千元[54] - 2025年物业、厂房及设备累计折旧总计11,137千元,2024年为9,715千元[54] - 2025年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总计4,192千元,2024年为6,226千元[54] - 2025年3月31日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827千元,2024年3月31日为3335千元[55] - 2025年联营公司流动资产为20022千元,2024年为8414千元[59] - 2025年在研软件系统存货为44335千元,2024年为58704千元[60] - 2025年履行客户合同产生的合同资产为28830千元,2024年为49833千元[61] - 2025年贸易应收款项为475627千元,2024年为484264千元[62] - 2025年少于一年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366036千元,2024年为361805千元[63] - 2025年预付款项、押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7627千元,2024年为12020千元[64] - 2025年预付款项、押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亏损拨备为2516千元,2024年为2811千元[64] - 2025年银行结余和现金总额为56,239千元,2024年为72,891千元;2025年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为56,151千元,2024年为62,891千元[6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向杭州银行质押88,000元保证金担保银行保函开具[66] - 2025年贸易应付款项为115,174千元,2024年为151,932千元;其中应付关联方贸易款项2025年为4,213千元,2024年为6,850千元[67] - 2025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开支为54,306千元,2024年为59,111千元;其中其他应付税项2025年为28,592千元,2024年为25,830千元[68] - 2025年银行贷款为129,900千元,2024年为142,375千元;其中一年以上两年以下长期银行贷款2025年为14,900千元,2024年为9,920千元[6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加强回款管理[14]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持有北京北控智科能源互联网有限公司36.59%实际权益,其已缴足股本为16400020元[59] - 本年度公司已发行总股本最少25%由公众人士持有[71] - 公司将於2025年9月19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76] - 董事不建议就本年度派付末期股息[77] - 公司将在2025年9月16日至9月19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手续[78]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聘用319名雇员,2024年3月31日为517名;本年度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为80.6百万元,2024年约为99.8百万元[79] - 集团本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由审核委员会审阅,独立核数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无保留意见的独立核数师报告将载于年报[82] - 初步年度业绩所载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核数师未发表保证意见[82] - 2025年4月1日至公告日期无重大报告期后事项[83] - 本年度业绩公告将刊登于公司网站和港交所网站,2025年度报告将寄发股东并刊登于上述网站[84] - 董事会感谢管理团队、雇员、伙伴、客户、供应商及股东[85]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6]
元力控股(01933)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27 17:1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377,688千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2,864,000元,降幅约23.0%[3] - 本年度公司毛利51,601千元,较上年下降25,477,000元,降幅33.1%,整体毛利率由约15.7%下降至约13.7%[3] - 公司股东应占由溢利转亏损,金额约为45,907,000元[3] - 本年度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7.58分,上一年度为盈利1.69分[3]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收入为377688000元,较2024年的490552000元下降[18]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经营亏损38398000元,2024年为溢利12259000元[1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净亏损3755万元,2024年为净利润835.7万元[23] - 2025年集团总收入为3.77688亿元,2024年为4.90552亿元[35] - 2025年客户A收入为1.29455亿元,2024年为7000.5万元[35] - 2025年客户B收入为8423.2万元,2024年为1.61954亿元[35] - 2025年客户C收入为7379.6万元,2024年为9636.6万元[35] - 2025年软件及解决方案、技术服务、产品收入分别为113,153千元、214,221千元、50,314千元,总计377,688千元;2024年分别为177,061千元、280,587千元、32,904千元,总计490,552千元[39] - 2025年软件及解决方案、技术服务、产品毛利分别为14,282千元、29,333千元、7,986千元,总计51,601千元;2024年分别为33,858千元、39,316千元、3,904千元,总计77,078千元[39] - 2025年综合除税前亏损43,320千元,2024年综合除税前溢利8,436千元[40] - 2025年其他收入972千元,2024年其他收入2,173千元[40][42] - 2025年每股基本亏损根据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37,550,000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95,415,177股计算,2024年每股基本溢利根据权益股东应占溢利8,357,000元及相同加权平均数计算[51] - 2025年和2024年联营公司收入分别为14,189千元和3,980千元[5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本年度销售成本326,087千元,下降87,387,000元[12]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行政及其他经营费用为54131000元,较上年度增长11.6%,主要因研发费和其他费用增加[13]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研发支出较上年增加9.1% [17] - 2025年销售费用6,093千元,2024年销售费用6,600千元[40] - 2025年行政及其他经营费用54,131千元,2024年行政及其他经营费用48,498千元[40] - 2025年贸易应收款、合同资产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30,747千元,2024年为11,894千元[40][45] - 2025年融资成本4,952千元,2024年融资成本3,832千元[40] - 2025年员工成本80,585千元,2024年员工成本99,845千元[43] - 2025年综合损益表内所得税为 - 5,770千元,2024年为79千元[46] - 2025年除税前亏损43,320千元,2024年除税前溢利8,436千元;2025年实际税项开支为亏损5,770千元,2024年为79千元[47] - 2025年董事薪酬总额4,277千元,2024年为3,703千元[48] - 2025年五位最高薪酬人士中余下非董事人士薪酬总额2,915千元,2024年为3,791千元[50] - 2025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总计28,947千元,2024年为29,559千元[54] - 2025年物业、厂房及设备累计折旧总计11,137千元,2024年为9,715千元[54] - 2025年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总计4,192千元,2024年为6,226千元[54] - 软件及专利成本在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31日和2025年3月31日皆为101,218千元,累计摊销分别为69,965千元、75,465千元和77,973千元,2025年3月31日账面净值为827千元[55] - 2025年和2024年在研软件系统分别为44,335千元和58,704千元,已售存货成本分别为325,439千元和412,283千元[60] - 2025年和2024年履行客户合同产生的合同资产分别为28,830千元和49,833千元,扣除亏损拨备后分别为28,118千元和49,199千元[61] - 2025年和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475,627千元和484,264千元,应收票据分别为3,600千元和453千元,扣除亏损拨备后分别为411,278千元和447,732千元[62] - 2025年和2024年预付款项、押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分别为7,627千元和12,020千元,扣除亏损拨备后分别为5,111千元和9,209千元[64] - 2025年银行结余和现金总额为56,239千元,2024年为72,891千元;银行存款和库存现金2025年为56,151千元,2024年为62,891千元[65] - 2025年贸易应付款项为115,174千元,2024年为151,932千元[67] - 2025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开支为54,306千元,2024年为59,111千元[68] - 2025年银行贷款为129,900千元,2024年为142,375千元[69]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聘用319名雇员,2024年3月31日为517名;本年度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为8060万元,2024年约为9980万元[7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销售软件及解决方案收入113,153千元,同比下降63,908,000元[11] - 提供技术服务收入214,221千元,同比下降66,366,000元[11] - 销售产品收入50,314千元,增长17,410,000元[11] - 销售软件及解决方案毛利率为12.6%,上一年度为19.1%[12] - 提供技术服务毛利率为13.7%,上一年度为14.0%[12] 其他财务数据 - 2025年3月31日贸易应收账及应收票据净值为411278000元,较上年下降8.1%,公司将加强回款管理[14] - 2025年3月31日存货及合同成本为44335000元,下降14369000元,因部分项目实现收入并结转成本[15]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20116000元,较2024年的28770000元下降[20]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为544993000元,较2024年的627735000元下降[20]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负债为308337000元,较2024年的367437000元下降[20] - 集团承诺一年内偿还银行贷款及利息总计1.17537亿元[2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超过流动负债2.36656亿元[23] 其他重要内容 - 2025年3月31日各运营子公司累计申请/注册23项专利及189项软件著作权,2024年为25项专利及185项软件著作权[17] - 北京爱朗格瑞科技有限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26,136,174元,公司持有其100%权益[57] - 北京北控智科能源互联网有限公司已缴足股本为16,400,020元,公司实际权益为36.59% [59] - 2025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按发票日期及扣除拨备后,少于一年的为366,036千元,一至两年的为21,897千元,两至三年的为23,345千元[6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和2024年3月31日,预计于一年后收回的合同资产金额皆为617,800元[6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向杭州银行质押88,000元保证金[66] - 本年度公司已发行总股本最少25%由公众人士持有[71]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19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76] - 董事不建议就本年度派付末期股息[77] - 公司将在2025年9月16日至9月19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78] - 集团本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由审核委员会审阅,独立核数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无保留意见的独立核数师报告将载于年报[82] - 业绩初步公告所载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毕马威审计工作有限,未发表保证意见[82] - 2025年4月1日至公告日期无重大报告期后事项[83] - 本年度业绩公告将刊登于公司网站和港交所网站,2025年度报告将寄发股东并同时刊登[84] - 董事会感谢管理团队、雇员、伙伴、客户、供应商及股东[85] - 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6] - 2025年最高薪酬非董事人士中,薪酬在零港元至1,000,000港元有2人,1,000,001港元至1,500,000港元有1人;2024年分别为3人和1人[50] - 公司年内未向董事和最高薪酬人士支付吸引加入或离职补偿,也无董事放弃薪酬安排[49,50]
元力控股(01933.HK)5月19日收盘上涨16.24%,成交8.46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5-19 16:26
股价表现 - 5月19日股价收报0.136港元/股 单日上涨16.24% 成交量67.2万股 成交额8.46万港元 振幅14.53%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下跌6.4% 今年以来累计下跌25.48% 同期恒生指数上涨16.38% [2]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营业总收入1.85亿元 同比减少27.22% [2] - 归母净利润-1398.8万元 同比减少595.85% [2] - 毛利率9.66% 资产负债率58.15% [2] 估值水平 - 市盈率(TTM)为-6.29倍 行业平均市盈率为-5.26倍 行业中值为-1.69倍 [3] - 行业排名第117位 低于京投交通科技(3.57倍)/博雅互动(3.6倍)/黄河实业(4.09倍)/自动系统(4.19倍)/禅游科技(4.93倍)等同行 [3] 公司业务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信息科技服务供应商 专注于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智慧生活领域 [3] - 主营物联网/互联网软硬件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 拥有"π点实验室"和ARSP云应用系统开发平台 [3] - 与华北电力大学合作创办"创新示范基地" 为政府/能源/产业园区/社区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 [3]
发布致中国优质供应链的一封信,永辉(601933.SH)为出口受阻企业开通“绿色通道”
智通财经网· 2025-04-07 16:03
文章核心观点 永辉超市面对美国加征关税、全球供应链震荡形势,发布公开信表示愿与中国制造企业合作,同时推进胖东来模式调改,革新供应链以实现发展目标 [1][2] 供应链合作方面 - 永辉超市4月7日发布《致中国优质供应链的一封信》,愿与贸易战中坚守的中国制造企业合作,汇聚中国制造力量照亮内需市场 [1] - 永辉称不仅是消费者获取品质商品的渠道,更是中国制造的伙伴,若企业因出口受阻库存积压,将开通15天极速上架“绿色通道”;针对国内市场认知度低的外贸商品,提供推广扶持;对渴望产品升级的企业,作为“市场助手”共同开发新产品 [1][4] - 3月29日永辉2025全球供应商大会公布供应链改革方案,提出“三大聚焦一个反对”,让合作从博弈走向共生,反对频繁更换供应商,给战略性核心供应商安全感 [1] - 公开信呼应了永辉革新供应链的决心和开放态度,有助于拓宽合作空间,实现未来三年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的目标 [1] 门店调改方面 - 自2024年5月启动胖东来模式调改,今年第一季度提速,力度和深度纵深推进 [2] - 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已完成调改门店近50家,2025年预计达200家 [2] - 调改核心是学习胖东来模式走品质零售路线,成为更适合中国主流家庭的国民超市 [2]
元力控股(01933)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20 16:39
收入与利润 - 公司报告期内收入减少约人民币69,054,000元,主要由于产品销售减少约人民币9,823,000元和技术服务收入减少约人民币66,545,000元[5][6]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184,63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2%[145]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17,83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6.5%[145]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亏损为13,740千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盈利3,792千元人民币[145]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亏损为2.82人民币分,去年同期为每股盈利0.57人民币分[145]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亏损及全面收入总额为人民币13,944千元[8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权益股东应占的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5,463千元人民币[126] - 公司总收入从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253,685,000元下降至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84,631,000元[184]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及合同资产账面值约为人民币480,678,000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约人民币496,931,000元有所下降[9][11] - 公司计息负债包括短期银行贷款约人民币129,200,000元和长期银行贷款约人民币14,900,000元,占净资产54.8%[15][17]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为28,860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3月31日的28,770千元人民币略有增加[15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负债为348,655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3月31日的367,437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5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资产净额为263,144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3月31日的277,088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5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银行结余及现金为47,269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3月31日的62,891千元人民币减少24.8%[15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426,76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3月31日的447,732千元人民币减少4.7%[153]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合同资产为53,911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3月31日的49,199千元人民币增加9.6%[15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超过流动负债人民币251,233,000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60,298,000元略有下降[180] 股东与股份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有503,927,177股已发行股份[20] - 公司主要股东Long Eagle持有60,000,000股,持股比例约为11.91%[32] - 公司主要股东Great Attain International Limited持有124,191,177股,持股比例约为24.64%[32] - 公司董事王东斌、李抗英和吴战江各自通过受控法团持有60,000,000股股份,持股比例均为11.91%[55] 研发与投资 - 报告期内研发支出减少约人民币11,853,000元[13] - 公司未持有任何重大投资,无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属公司及合资公司[16][18] 购股权与股份奖励计划 - 公司于2018年2月5日采纳购股权计划,旨在激励或奖励对集团有贡献的选定参与者[39] - 公司获准进一步授出可认购合共最多50,392,717股股份,相当于已发行股份约10%[45] - 任何12个月期间向各参与人士已发行及因行使购股权而可能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当时已发行股本1%[45] - 购股权的行使价必须至少为授予日期收市价或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中的较高者[45] - 购股权可在授予日期起10年内行使,且可根据条款提早终止[45] - 公司于2018年和2019年分别提供300万港元和200万港元用于股份奖励计划[4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可供发行的股份奖励计划总数为8,512,000股,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7%(不含库存股)[74] - 股份奖励计划期间所有授予的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3%(不含库存股)[7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未授予任何购股权[6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未将任何股份授予股份奖励计划的合格参与者[74] - 公司根据2023年1月1日生效的《上市规则》修订,仅向符合条件的参与者授予股份奖励[94]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的剩余期限约为四年[8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可供授予的购股权和股份奖励计划数量为50,392,717股,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不含库存股)[81] - 公司董事会可自行决定股份奖励的归属日期[80] - 股份奖励计划自2018年7月27日起有效期为10年,截至报告日剩余期限约为4年[106] 客户收入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中,客户A贡献了83,603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0%[170] - 客户B在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34,481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0,021千元有所增长[170] - 客户C在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33,128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52,904千元有所下降[170] - 客户D在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30,259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02,972千元大幅下降[170] 现金流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所用现金为14,157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61,423千元大幅减少[171]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借款所得款项为81,980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66,340千元有所增加[171]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偿还银行贷款为80,255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7,630千元大幅增加[171]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5,593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5,174千元有所减少[171]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7,269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0,743千元有所增加[17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现金净流出为人民币14,238,000元,较2023年同期的61,453,000元有所减少[180] 财务政策与融资 - 报告期内,公司资金和财务政策无重大变化,拥有充足现金和一定水平的银行融资[50] - 公司预计在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12个月内能够重续银行融资,并认为有足够的财务资源支持至少12个月的运营[180] 其他 - 公司未有任何重大或有负债[1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5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递延税项资产净值为8,261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3月31日的5,566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3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277,088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3月31日的268,467千元人民币有所增长[127][12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保留溢利为69,896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3月31日的64,209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27][128]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软件及解决方案销售收入为人民币71,644,000元,较2023年同期的64,330,000元有所增长[184]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技术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00,105,000元,较2023年同期的166,650,000元有所下降[184] - 公司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2,882,000元,较2023年同期的22,705,000元有所下降[184] - 公司未采用任何在本会计期间尚未生效的新准则或解释,且这些发展未对中期财务报告产生重大影响[183][186]
元力控股(0193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5 19:40
收入与利润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收入為184,631千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7.2%[2] - 毛利為17,830千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6.5%,毛利率從16.2%降至9.7%[3] - 股東應佔虧損為13,988千元人民幣,去年同期為溢利2,821千元人民幣[2] - 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為2.82元人民幣,去年同期為盈利0.57元人民幣[2]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约人民币45,894,000元,整体毛利率从16.2%下降至9.7%[14] - 公司总收入为1.84631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2.2%[51] - 公司毛利为1783万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下降56.5%[51]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668.3万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盈利204.6万元人民币[53] 业务收入细分 - 銷售軟件及解決方案收入增長7,314千元人民幣,主要受益於內蒙古電力和南方電網等大型項目[12] - 提供技術服務收入下降66,545千元人民幣,主要由於項目數量減少[12] - 銷售產品收入下降9,823千元人民幣,主要因部分泛在電力物聯網產品銷售合同已執行完畢[12]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销售软件及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服务和销售产品,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人民币184,631,000元,相比去年同期为人民币253,685,000元[43]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无形资产账面值为人民币1,749,000元,物業、廠房及設備账面值为人民币5,197,000元[1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項及應收票據及合同資産账面值为人民币480,678,000元,较2024年3月31日减少[1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存货及其他合同成本账面值为人民币61,241,000元[1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流動資產淨額为人民币251,233,000元,流動比率为1.72倍[2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計息負債占資產淨額54.8%,包括短期銀行貸款人民币129,200,000元和長期銀行貸款人民币14,900,000元[2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有503,927,177股已發行股份[2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無重大或然負債[2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無重大投資、重大收購及出售資産與合並事宜[2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超过流动负债人民币251,233,000元[37]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无形资产账面总金额为人民币1,749,000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335,000元有所减少[7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合同资产为人民币53,911,000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9,199,000元有所增加[7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人民币426,767,000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47,732,000元有所减少[7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预付款项、押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人民币10,700,000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9,209,000元有所增加[8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47,269,000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62,891,000元有所减少[8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位于中国大陆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41,755,000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55,075,000元有所减少[8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138,825,000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51,932,000元有所减少[8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开支为人民币56,772,000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59,111,000元有所减少[89] 经营活动 - 公司主要从事为中国大陆电网及配电公司设计、执行、提升及升级软件系统及提供技术服务,以及销售产品[3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净流出人民币14,238,000元,相比去年同期流出人民币61,453,000元[37] - 公司预计在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12个月内,能够重续或取得新银行融资,并认为自报告期末起至少12个月内,公司将有充足的资金融资来源以确保持续经营[37] - 公司按业务线管理集团业务,分为软件及解决方案、技术服务和产品三个可申报分部[46][47][48]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假设公司将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经营,并能够在日常业务过程中变现其资产、履行其负债和承诺[37] 成本与费用 - 报告期内,研發支出发生额比去年同期下降约人民币11,853,000元[19] - 公司研发成本为606万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下降66.2%[60] - 公司销售成本为1.66517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1.5%[60] - 公司员工成本为4373.4万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0.5%[56] - 公司人力外包成本为1.15765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5.6%[60] - 公司折旧及摊销为261.5万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下降46.5%[60] - 公司贸易应收款、合同资产及其他应收款减值亏损为998.1万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7.1%[60] - 公司经营租赁支出为140万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增长9%[60]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员工福利开支总额约为人民币43,734,000元,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48,842,000元有所减少[95] 股息与股份 - 公司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91]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购回、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0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其任何子公司均未持有任何库存股[102]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103] 行业数据 - 2024年上半年全國用電量達4.6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1%[6] - 全國市場交易電量達2.85萬億度,同比增長7.4%,佔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為61.1%[6] - 2023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超過12萬億元人民幣,佔GDP比重10%左右[7]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100] - 公司已採納上市規則附錄C3所載之標準守則作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行為守則[101] - 由2024年10月1日起至本公告日期止,概無發生任何可能影響本集團的重大報告期後事項[108] 客户与分部 - 主要客户A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的交易额为人民币83,603,000元,占公司收入10%以上[45] - 公司按业务线管理集团业务,分为软件及解决方案、技术服务和产品三个可申报分部[46][47][48] 会计准则与审计 - 公司已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的若干新的和修订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应用于本会计期间的中期财务报告,但这些发展对公司当前或往期的业绩及财务状况的编制或呈列方式无重大影响[41] - 公司中期财务资料未经审核,但已由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审阅委聘准则第2410号进行审阅[38]
元力控股(0193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5 17:08
财务预测 - 公司预计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约为1.8亿元至1.9亿元,同比下降约24%至28%[3] - 公司预计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股东应占亏损约为1300万元至1500万元,去年同期盈利280万元[3] 收入下降原因 - 收入下降主要由于项目数量减少及回款周期较长的项目减少[4] 亏损原因 - 股东应占亏损主要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新项目报价调整及减值损失和财务成本增加[4]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对未来财年业绩持积极乐观态度,将持续注重技术产品研发及人才建设[4] - 公司计划抓住中国内地能源互联网及新基建领域的发展机遇[4] 业绩公布时间 - 公司预计2024年11月底公布中期业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