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浙商银行(02016)
icon
搜索文档
浙商银行郑州分行:票据业务助力在豫实体企业发展
中国经济网· 2024-10-25 09:01
文章核心观点 - 浙商银行郑州分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票据综合服务方案,显著提升了对在豫实体企业的支持力度[1] - 浙商银行郑州分行为电力企业和铝加工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了针对性的票据服务,有效解决了企业在资金流和支付结算方面的挑战[1][2] - 浙商银行郑州分行利用科技手段赋能票据服务,为核心企业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2] 行业总结 - 电力行业 - 某电力企业作为一家利用秸秆发电的初创企业,面临产能压缩的挑战,但仍坚持正常供电,为保障民生做出重要贡献[1] - 该企业资金流紧张,且供应商多为小微企业,对银票结算和现金结算有较高依赖,对其他结算方式接受度较低[1] - 浙商银行郑州分行为该企业设计了"1+N商票模式+跨行贴现+再贴现"的一揽子票据特色服务方案,为上游小微企业供应商提供了1.32亿元的贴现资金支持[1] - 铝加工行业 - 河南省已成为铝加工行业的重要基地,但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客户在资金流和支付结算方面面临挑战[2] - 浙商银行郑州分行为24家铝加工行业客户提供了超70亿元的融资支持,并推出了包括全线上的直通车开票、跨行贴现、无感支付以及"票据池"在内的一系列全生命周期票据服务方案[2] 公司总结 - 某新材料制造业龙头民营企业 - 该企业发展势头蓬勃,行业地位不断增强,下属子公司超过60家,产品涉及众多产业,生产基地分布在9个省份[2] - 浙商银行为该企业提出了"1+N商票贴现服务"的创新综合服务方案,利用票据链技术实现了信用的有效传递,简化了贴现业务流程[2] - 该方案还实现了"一次预审+跨行快速贴现",单笔贴现业务全流程仅耗时30分钟,有效解决了开户成本高和地理距离远等问题[2]
浙商银行: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10-23 18:43
财报披露 - 公司将于2024年10月3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3] 业绩说明会 - 公司拟于2024年10月30日15:30 - 16:30召开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以电话会议方式进行[3][6][8] - 中国内地接入号4008 063 263,中国香港接入号+852 - 3018 3602,参会密码386208181[4][6] 投资者参与 - 投资者可于2024年10月28日17:00前将问题发至ir@czbank.com [3][8] - 投资者可于2024年10月30日15:30 - 16:30拨入电话参会[8] 参会人员 - 参加人员包括独立董事王国才、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骆峰及相关部门负责人[6] 联系信息 - 联系部门为董事会办公室,电话0571 - 88268966,邮箱ir@czbank.com [13]
浙商银行:浙商银行H股公告
2024-10-17 16:44
会议安排 - 浙商银行2024年10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审议及批准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及刊发[3] 人员信息 - 截至2024年10月17日公布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独董名单[3]
浙商银行: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09-29 15:35
会议信息 - 浙商银行第七届监事会第三次会议2024年9月14日发通知,9月29日在杭州现场召开[1] - 应出席监事11名,实际出席11名[1] 审议情况 - 会议审议通过《<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1 - 2025年发展规划>中期执行情况的评估报告》[1] - 该报告表决结果为11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1]
浙商银行: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独立董事辞职的公告
2024-09-24 17:05
人事变动 - 浙商银行独立董事周志方、王国才因任期上限提交辞职报告[2] - 周志方辞任生效,王国才在新任获批前继续履职[3]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于2024年9月24日[6]
浙商银行: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届董事会2024年第四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2024-09-24 17:02
会议信息 - 浙商银行第七届董事会2024年第四次临时会议9月18日发通知,9月24日书面传签表决截止[1] - 董事会11名董事均参与书面传签表决[1] 审议议案 - 会议通过补选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议案,11票赞成[2] - 会议通过主要股东评估报告,11票赞成[3] - 会议通过2023年度大股东行为评估报告,11票赞成,需提交股东大会听取[4][5]
浙商银行:浙商银行H股公告
2024-09-23 18:05
基本信息 - 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份代号601916;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號2016[9] - 公司保薦機構為中信証券,持續督導期為2023年7月6日至2024年12月31日[11] - 公司是全国第13家「A+H」上市银行,2004年8月18日正式开业[13] 业绩数据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2.95亿元,同比增长6.16%[14][30][37][39][69][71] - 2024年上半年归属股东净利润79.99亿元,同比增长3.31%[14][30][37][39] - 截至报告期末,总资产3.2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27%[14][30][36][72] - 截至报告期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8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59%[14][30][36][74] - 截至报告期末,总负债3.0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31%[14][30][36][83] - 截至报告期末,吸收存款余额1.9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74%[14][30][36][85] - 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1.43%、拨备覆盖率178.12%[14][32][37][98] - 截至报告期末,资本充足率12.86%,比上年末上升0.67个百分点[14][32][37][108][112] - 截至报告期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8%,比上年末上升0.16个百分点[14] 用户数据 - 报告期末零售客户总数3075.35万户,较年初增长14.84%[162] - 报告期末私行客户数14084户,较年初增长15.55%,金融资产余额2049.15亿元,较年初增长11.87%[169] - 报告期末信用卡累计发卡433.94万张,较年初增加11.10万张,贷款余额322.56亿元,较年初增加17.20亿元,业务收入8.85亿元,同比增长15.03%[170] - 报告期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达14.56万户,较年初新增0.58万户[172] 业务发展 - 2024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债承销量同比增加22.64%,累计承销浙江债170.6亿元,排名第一[183] - “同有益”资产池平台累计流量超7500亿元,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同业负债付息率较上年下降4个基点[187] - 报告期内发行小微金融债券4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100亿元[187] - 报告期内全产品销售服务量达2603.68亿元,同比增长16.6%[187] - 报告期内贴现量2594亿元,同比增长94%;商票贴现量1541亿,同比增长96%,市场占有率13.25%[188] - “1+N”商票模式累计拓展核心企业110家,累计贴现金额143亿[190] - 报告期内通过承兑、贴现等业务累计服务企业客户1.87万户,同比增长50%[190] - 截至报告期末,托管资产规模余额2.4万亿元,较年初增幅6.85%;2024年上半年实现资产托管收入3.48亿元,同比增幅15.61%[19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募基金托管数量264只,公募基金托管规模4825.94亿元,较年初增幅11.15%[193] - 报告期内累计提供国际结算服务260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196] - 报告期内提供对客外汇交易服务97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196] - 报告期内“浙商交易宝”交易量260亿美元[196] - 报告期内国际业务资产投放余额171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0%[196] - 报告期内跨境投融资余额104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196] - 报告期内流动性投放余额66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196] 风险管理 - 公司实行“审慎、稳健”的风险偏好,坚持“小额、分散”的授信原则[94][116] - 公司对各类风险制定管理目标和措施,各风险整体可控[119][129][131][139][141][142][145][149][152][156] - 报告期公司推进内控合规管理举措,开展“合规形象提升年”活动[153] - 公司大额风险暴露相关指标符合监管要求[154] - 报告期公司系统运行稳定,未发生较大信息科技风险事件[157] - 报告期公司履行反洗钱义务,提升管理质效[159]
浙商银行(0201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3 16:3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52.95亿元,同比增长6.16%[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79.99亿元,同比增长3.31%[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3.2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27%[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8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59%[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负债3.0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31%[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吸收存款余额1.9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74%[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率1.43%、拨备覆盖率178.12%[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本充足率12.86%,比上年末上升0.67个百分点[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8%,比上年末上升0.16个百分点[7] - 2024年1-6月营业收入352.95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6.16%,2023年1-6月为332.48亿元,2022年1-6月为317.78亿元[13] - 2024年1-6月税前利润97.41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3.87%,2023年1-6月为93.78亿元,2022年1-6月为84.89亿元[13] - 2024年1-6月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79.99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3.31%,2023年1-6月为77.43亿元,2022年1-6月为69.74亿元[13] - 2024年1-6月归属本行股东基本每股收益0.29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14.71%,2023年1-6月为0.34元,2022年1-6月为0.27元[13] - 2024年1-6月归属本行股东稀释每股收益0.29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14.71%,2023年1-6月为0.34元,2022年1-6月为0.27元[13] - 2024年1-6月平均总资产收益率0.52%,较2023年同期下降0.06个百分点,2023年1-6月为0.58%,2022年1-6月为0.60%[14] - 2024年1-6月平均权益回报率9.78%,较2023年同期下降0.93个百分点,2023年1-6月为10.71%,2022年1-6月为10.29%[14] - 2024年1-6月净利息收益率1.82%,较2023年同期下降0.32个百分点,2023年1-6月为2.14%,2022年1-6月为2.28%[14] - 2024年1-6月净利差1.61%,较2023年同期下降0.34个百分点,2023年1-6月为1.95%,2022年1-6月为2.08%[14] - 2024年1-6月非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33.02%,较2023年同期上升5.11个百分点,2023年1-6月为27.91%,2022年1-6月为26.88%[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额32466.1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7%;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8121.63亿元,增长5.59%[15][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总额30522.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1%;吸收存款19384.79亿元,增长3.74%[15][19]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52.95亿元,同比增长6.16%;其中利息净收入236.42亿元,下降1.36%;非利息净收入116.53亿元,增长25.58%[19][20] - 报告期内,集团归属本行股东的净利润79.99亿元,同比增长3.31%[19][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不良贷款率1.43%,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8.12%,下降4.48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54%,下降0.09个百分点[16][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本充足率12.86%,较上年末上升0.67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9.68%,上升0.16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8%,上升0.16个百分点[17][19] - 报告期内,集团平均总资产收益率0.52%,平均权益回报率9.78%[20] - 报告期内,集团营业费用106.27亿元,同比增长10.07%;成本收入比28.91%,同比上升0.95个百分点[20] - 报告期内,集团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49.27亿元,同比增长5.01%[20] - 报告期内,集团所得税费用14.98亿元,同比增长6.02%[20] - 2024年1-6月利息净收入236.42亿元,同比减少3.27亿元,下降1.36%,占营业收入的66.98%[22] - 2024年1-6月利息收入568.90亿元,同比增加27.73亿元,增长5.12%;利息支出332.48亿元,同比增加31.00亿元,增长10.28%[22] - 2024年1-6月净利差为1.61%,同比下降34个基点;净利息收益率为1.82%,同比下降32个基点[22] - 2024年1-6月营业收入352.95亿元,同比增加20.47亿元,增长6.16%[21] - 2024年1-6月净利润82.43亿元,同比增加2.78亿元,增长3.49%[21] - 2024年1-6月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79.99亿元,同比增加2.56亿元,增长3.31%[21] - 2024年1-6月非利息净收入116.53亿元,同比增加23.74亿元,增长25.58%[21] - 报告期内,集团非利息净收入116.53亿元,同比增加23.74亿元,增长25.58%,占营业收入的33.02%,同比上升5.11个百分点[31]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7.84亿元,同比减少1.68亿元,下降5.69%[32] -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88.69亿元,同比增加25.42亿元,增长40.18%[33] - 营业费用106.27亿元,同比增加9.72亿元,增长10.07%[34] - 信用减值损失149.27亿元,同比增加7.12亿元,增长5.01%[35] - 所得税费用14.98亿元,同比增加0.85亿元,增长6.02%,实际税率15.38%[36] - 2024年1 - 6月营业收入合计352.95亿元,2023年1 - 6月为332.48亿元[37][38]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32466.1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27.31亿元,增幅3.27%[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8121.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59.23亿元,增幅5.59%[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负债总额30522.3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79.34亿元,增幅3.31%[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吸收存款余额19384.7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98.20亿元,增幅3.74%[48] - 公司存款增加355.55亿元,增幅2.27%;个人存款增加304.14亿元,增幅11.28%[48] - 定期存款增加2919.98亿元,增幅25.81%;活期存款减少2260.29亿元,降幅32.04%[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3246.61亿元,较上年末的3143.879亿元有所增长[40] - 截至报告期末,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权益合计1907.9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5.53亿元,增幅2.44%[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发放贷款和垫款小计18038.9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084.74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8121.6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162.40亿元[52][53][55] - 2024年6月30日正常贷款17372.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98.75亿元;关注贷款397.8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7.03亿元,关注贷款率2.21%,较上年末上升0.1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257.6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71亿元,不良贷款率1.43%,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5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165.1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04亿元,不良贷款率1.38%,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个人不良贷款92.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7亿元,不良贷款率1.85%,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53] - 2024年6月30日制造业贷款2564.27亿元,不良贷款28.73亿元,不良贷款率1.12%;2023年12月31日贷款2399.11亿元,不良贷款19.71亿元,不良贷款率0.82%[55] - 2024年6月30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2543.79亿元,不良贷款44.10亿元,不良贷款率1.73%;2023年12月31日贷款2400.18亿元,不良贷款48.04亿元,不良贷款率2.00%[55] - 2024年6月30日批发和零售业贷款1941.30亿元,不良贷款30.41亿元,不良贷款率1.57%;2023年12月31日贷款2014.20亿元,不良贷款19.25亿元,不良贷款率0.96%[55] - 2024年6月30日房地产业贷款1871.79亿元,不良贷款23.61亿元,不良贷款率1.26%;2023年12月31日贷款1777.49亿元,不良贷款44.08亿元,不良贷款率2.48%[55] - 2024年6月30日住宿和餐饮业贷款180.98亿元,不良贷款9.64亿元,不良贷款率5.33%;2023年12月31日贷款153.28亿元,不良贷款1.95亿元,不良贷款率1.27%[55] - 2024年6月30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157.96亿元,不良贷款11.29亿元,不良贷款率7.15%;2023年12月31日贷款151.44亿元,不良贷款10.29亿元,不良贷款率6.79%[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发放贷款和垫款小计1803.893亿元,不良贷款25.767亿元,不良贷款率1.43%;2023年12月31日,发放贷款和垫款小计1708.474亿元,不良贷款24.596亿元,不良贷款率1.44%[57][58] - 2024年6月30日,长三角地区贷款金额961.742亿元,占比53.31%,不良贷款13.524亿元,不良贷款率1.41%;2023年12月31日,贷款金额903.104亿元,占比52.86%,不良贷款10.589亿元,不良贷款率1.17%[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抵押贷款余额7894.9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73.94亿元,不良贷款余额156.04亿元,不良贷款率1.98%,比上年末上升0.08个百分点[58] - 截至报告期末,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为75.56亿元,占集团资本净额的3.02%;最大十家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412.45亿元,占集团资本净额的16.46%[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逾期贷款余额391.1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3.27亿元;其中90天以上逾期贷款226.2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1.08亿元[60] - 截至报告期末,在《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范围内的重组贷款和垫款总额99.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9.72亿元;其中逾期3个月以上的重组贷款和垫款总额14.1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30亿元[61] - 截至报告期末,抵债资产(非金融工具)余额14.07亿元,扣除已计提减值准备3.18亿元,账面价值10.89亿元[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本充足率为12.86%,一级资本充足率9.6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8%,杠杆率4.91%,均满足监管要求[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63,351百万元,一级资本净额188,690百万元,总资本净额250,571百万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8%,一级资本充足率9.68%,资本充足率12.86%[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杠杆率为4.91%,一级资本净额188,690百万元,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3,840,678百万元[66] - 截至2024年6
浙商银行:浙商银行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互动问答实录
2024-09-06 16:11
人事变动 - 8月18日张荣森因个人原因辞去执行董事、行长职务,由董事长代为履职,对日常经营无重大影响[1] 业绩总结 - 非息收入超三分之一[8] - 上半年公司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资产质量稳中向好[13] - 上半年新计提减值准备149.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12亿元,占营收42.31%[13] - 上半年不良贷款处置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66%,绝对额增加处置84亿元[14] - 半年度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从年初的2.48%阶段性下降到1.26%[16] - 2021年末到今年6月末,公司银行业息差从2.27%降至1.82%[25] - 上半年公司清理670亿低收益率资产,6月末生息资产收益率3.94%,贷款平均收益率4.62%[26][27] - 6月末公司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960亿,增幅5.59%,上半年完成全年计划的60%[27] - 6月末公司全行存款付息率2.19%,同比降5个BP,人民币存款付息率降至2.11%,较前两年降32个BP后再降11个BP[27] - 二季度公司净息差情况与银行业、股份制银行对比[27] - 上半年公司存款增长较去年同期增长3.74%,位居股份制银行第四,贷款增速5.59%,位居第二[29] - 今年上半年公司非息净收入116.37亿,同比增长23.79亿,营收占比32.99%,同比增5.13个百分点[30] - 到今年6月末公司省内融资服务总量达10484亿,较2021年末增3273亿,较年初增1282亿[32] - 公司累计承销浙江地方债936亿,占发行量的10%,承销排名第一[33] - 6月末公司省内存款余额5521亿,三年新增1373亿,占全行增量的四分之一[36] 用户数据 - 近三年供应链金融累计投放6500亿,融资余额1700亿,服务核心客户3000多户,上下游中小微客户5.5万户,普惠小微占比76%[18] - 到今年6月末供应链金融累计服务3000多户核心企业,科创企业占比45%[21] - 到今年6月末电费场景融资业务余额突破200亿[23] - 供应链金融服务科创核心企业1300多家,延伸服务科创上下游客户超2万家[24] - 供应链融资投放的普惠贷款余额270亿,与780多家核心企业建立系统直连,线上审批、放款达2000多亿[24] - 今年上半年公司取得省、市、县各类资格专户53个[37] - 6月末公司与省市国企、浙江百强企业的合作基础实现全覆盖[37] - 6月末省内优质上市公司的覆盖率达到64%,较2021年提升了17个百分点[37] - 6月末市值500亿以上的上市公司实现全覆盖[37] 未来展望 - 过去三年经营成果是集体成就,战略、机制、队伍稳定,未来高质量发展态势不变[2] 新策略 - 确立四大战略重点,今年开启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2] - 提出“五个坚持”“五个始终”发展理念[3] - 未来发展定位为“善”和“数”,践行“善本金融”,推动智慧经营[4] - 提出“321”经营策略,高效使用风险资产[8] - 开启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一号工程”,推动链式生态金融[9] - “3386”模式核心是解决政府端、企业端、社会端,创造三套工具、八项措施、六大成效[39] - 公司要争当每个浙商商会的常务理事单位[4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善本金融”形成金融顾问等六大制度体系[7] - 公司有善本信托的实践,推出一系列农产品专项贷款和科技人才专项贷款[4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2年成立总行一级部门供应链金融部,一类分行也设立专门部门[21] 其他 - “临平指数”相关制度在杭州全面推开,全省各地推进[39] - 链式生态金融从为单个企业服务转变为为整个产业生态服务[40] - 公司推动“善本金融”,为社会价值评价高的企业提供大额度、低价格的信用支持[37]
浙商银行:2024年半年报点评:净息差逐步企稳,加大不良管控
国信证券· 2024-08-31 12: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中性"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业绩承压 - 二季度业绩承压,营收同比下降1.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3% [1] - 净息差环比降幅收窄,上半年净息差同比下降2bps至1.82% [1] - 手续费净收入继续承压,但其他非息收入实现不错增长 [1] 资产质量承压 - 不良率有所上升,期末不良率1.83%,同比提升16bps,逾期率上升幅度较大 [1] - 公司及时加大不良处置力度,上半年核销转让不良贷款约144亿元 [1] - 拨备覆盖率178%,较年初小幅下降5个百分点 [1]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55/165/179亿元,同比增速3.2%/6.2%/8.7% [1] - 预测摊薄EPS为0.55/0.58/0.64元,维持"中性"评级 [1] 财务数据总结 营收情况 - 2022年营业收入610.9亿元,同比增长12.1% [2] - 2023-2026年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637.0/673.9/717.9/786.0亿元,同比增速4.3%/5.8%/6.5%/9.5% [2] - 其中,2022-2026年净息收入增速分别为16.8%/1.1%/1.1%/10.7%/12.0% [2] - 手续费净收入2022-2026年同比变化为18.3%/5.2%/-3.0%/-5.0%/5.0% [2] 盈利情况 - 2022年归母净利润136.2亿元,同比增长7.7% [2] - 2023-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150.5/155.3/165.0/179.2亿元,同比增速10.5%/3.2%/6.2%/8.7% [2] 资产质量 - 2022年末不良贷款率1.47%,2023-2026年预计分别为1.44%/1.42%/1.42%/1.42% [2] - 2022年信用成本率2.11%,2023-2026年预计分别为1.76%/1.68%/1.63%/1.63% [2] - 2022年末拨备覆盖率182%,2023-2026年预计分别为183%/184%/188%/199% [2] 资本充足率 - 2022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05%,一级资本充足率9.54% [2] - 2023-2026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预计分别为8.22%/7.82%/7.45%/7.10% [2] - 2023-2026年一级资本充足率预计分别为9.52%/9.12%/8.75%/8.4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