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科(02202)
icon
搜索文档
万科组织架构调整落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9:03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万科官网于9月17日变更组织架构和管理团队信息 集团总部被分为董事会办公室 集团办公室1党群工作部和11个中心 [1] - 辛杰担任董事长 郁亮担任执行副总裁 [1] - 地区公司共分为北京公司 津公司 上海公司等16个公司 [1] 业务战略动向 - 此次架构调整后新设立事业部 [1] - 万科处置资产转让冰雪业务等动作显示公司正积极探索业务层面的突破路径 [1]
万科再获深铁集团借款不超20.64亿元 累计已近260亿元
财经网· 2025-09-17 19:00
股东财务支持 - 深铁集团再次向万科提供20.64亿元股东借款 用于偿还公开市场债券本金与利息 累计借款金额达259.41亿元 [3] - 借款期限为3年 利率维持在2.34% 低于1年期LPR水平 体现市场化原则 [3] - 深铁集团有权要求万科提供担保措施 相关担保将在履行完决议程序后生效 [3] 公司经营状况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53亿元 销售收入近700亿元 交付房屋超4.5万套 [4] - 多地项目开盘去化率超九成 完成243.9亿元公开债务偿还 [4] - 2027年之前已无境外公开债到期 经营基本实现稳定 [4] 关联交易情况 - 深铁集团除提供借款外 还承接万科转让的红树湾物业开发项目投资收益权及相关标的 [3] - 关联交易不存在损害公司及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情形 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不利影响 [3]
万科近年最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扁平化及强化总部集权
第一财经网· 2025-09-17 18:43
组织架构调整 - 公司近期完成大规模人事组织调整 包括集团总部 地区公司和事业部三大板块 其中集团总部设11个中心 地区公司包括16个城市公司 事业部涵盖物业 商业与酒店等八大多元化业务[2][3] - 撤销开发经营本部 将原有"5+2+2"架构调整为16个地区公司由总部直接管理 实现从三级架构向两级管控转变 强化总部管控与城市端执行力[5] - 调整后集团高管团队包括董事长辛杰 执行副总裁郁亮 李锋 华翠 财务负责人韩慧华等 其中李刚兼任北京公司总经理 张海转任首席产品官 李嵬任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 吴镝任首席营销官[5] 人事变动情况 - 本次为今年第二次大规模人事调整 年初曾出现管理层核心岗位变动 原董事会主席郁亮 总裁祝九胜 董秘朱旭集体辞任 由大股东深铁集团派驻管理人员接管[6] - 现任董事会主席由辛杰担任 郁亮改任执行副总裁 田钧接任董事会秘书 原区域负责人李嵬 吴镝等调任集团总部核心管理岗位[5][6] 经营业绩表现 - 上半年公司营收1053.2亿元同比下降26.2% 归母净利润亏损119.47亿元 主要受存货跌价等因素影响[6] - 合同销售金额691.1亿元同比下降45.7% 合同销售面积538.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2.6% 销售端压力持续[6] 行业背景与调整动因 - 研究机构认为调整反映行业下行周期中企业经营逻辑转变 盈利难成为房地产行业普遍现象 头部房企通过组织架构扁平化应对深度调整[7] - 减少管理层级可缩短决策链条 实现资源集中调度和统一管理 提升运营效率并增强市场敏感度 适应从区域公司管理模式向总公司模式转变[7]
取消区域公司,总部直管!万科组织架构大调整落地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18:16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集团总部重组为董事会办公室 集团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和11个中心[1] - 撤销五大区域公司平台 设立全国16个地区公司包括北京公司 津冀公司 山东公司 上海公司 浙江公司 华中公司等[1] - 新设立8个事业部涵盖物业 商业与酒店 办公 长租公寓 海外 食品 物流及财顾业务[1] 管理层变动 - 执行副总裁李刚新兼任北京公司总经理[6] - 原开发经营事业集团总经理张海担任集团首席产品官 集团产品设计中心总经理[6] - 原西南区域管理部首席合伙人李嵬担任集团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6] - 华东区域管理部首席合伙人吴镝担任集团首席营销官 卜令秋任集团财务总监[6] 调整背景与行业趋势 - 调整旨在减少管理层级 缩短决策链条 实现资源集中调度和统一管理[5] - 行业进入瘦身期 多家房地产企业包括金茂 招商蛇口均已对区域公司组织架构展开调整[7] - 行业趋势是集团直接对城市公司负责 向一线项目要业绩[8] 股东支持 - 深铁集团作为持有27.18%股权的第一大股东 年内第9次提供借款支持 本次借款20.64亿元[7] - 深铁集团年内累计提供借款达259.41亿元 上一次借款为16.81亿元[7] - 架构调整被解读为深铁推动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7] 潜在挑战 - 组织架构调整可能面临管理层变动 人才流失问题[8] - 调整过渡期存在总部和区域内部人员统筹协调和衔接的挑战[8] - 市场关注调整后公司是否会面临新的问题[9]
万科新组织架构落地,设立事业部寻求业务突围
北京商报· 2025-09-17 16:15
组织架构调整 - 集团总部调整为董事会办公室、集团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和11个中心 地区公司数量增至16个 包括北京公司、津冀公司、上海公司等[1][3] - 全面进入强集团二级管控体系 撤销五大区域公司平台 由总部直接管控地区公司[3] - 新设立8个事业部 涵盖物业、商业与酒店、办公、长租公寓、海外、食品、物流及财顾业务[3] 战略转型方向 - 食品采购等非地产业务定位为开辟新增长曲线 弥补开发、物业等传统业务收入不稳定性[4] - 业务调整基于行业从增量转向存量的背景 属于长期发展战略[4] - 通过转让冰雪业务资产实现"瘦身" 出售吉林松花湖国际度假区和北京万冰雪体育75%股权[7] 资金支持与债务管理 - 深铁集团累计提供259.41亿元借款 最新一笔20.64亿元用于偿还公开市场债券本息[1][5][6] - 已如期完成243.9亿元公开债偿还 2027年前无境外公开债到期[6] - 形成"深铁集团资金支持+自身销售回款+银行贷款"多元保障体系 资金链稳定性增强[7] 管理团队变动 - 辛杰担任董事长 郁亮任执行副总裁[1] - 深铁集团董事长辛杰于2025年1月出任万科董事会主席 多位深圳国资背景高管进入管理层[6] 运营效率优化 - 强集团管控可通过精简管理层级压缩运营与人工成本[3] - 总部直接管控改善资源调配不均问题 提升跨项目资源统筹能力和战略落地精准性[3]
万科再获深铁集团20.64亿元借款 年内借款259.41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9-17 15:08
股东借款支持 - 深铁集团向万科提供20.64亿元股东借款 利率为2.34% 期限不超过3年 用于偿还公开市场债券本息[2] - 深铁集团年内累计向万科提供股东借款达259.41亿元 本次为第九次借款支持[2] - 股东借款有助于缓解公司公开市场债务压力 避免债务违约并提升市场信心[2] 债务状况与偿债安排 - 万科公开市场境内债务总额279亿元 其中2025年9月到期本息20.64亿元与本次借款金额完全匹配[2] - 2025年12月将出现偿债高峰 到期债券本息合计58.71亿元[2] - 截至8月23日公司已完成243.9亿元公开债偿还 2027年前无境外公开债到期[5] 流动性改善措施 - 通过新增融资和再融资获得249亿元资金支持[4] - 上半年完成13个大宗交易项目 签约金额64.3亿元 涵盖办公商业等多业态[4] - 通过存量资产盘活实现回款57.5亿元 近三年累计盘活64个项目 涉及可售货值785亿元[4] 财务指标现状 - 截至上半年末短期借款231.46亿元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347.13亿元[3] - 公司采取多种方式获得流动性支持 包括新增融资大宗交易和存量盘活等[3] - 公司承诺统筹各类资源改善管理 加强应收款清收并降本增效[5]
最新,万科组织架构大调整已完成
36氪· 2025-09-17 13:40
组织架构调整 - 集团总部重组为董事会办公室、集团办公室/党群工作部和11个中心 取消原有区域层级 设立16个城市总公司 保留物业、商业、长租公寓等8个事业部 [1] - 开发业务管理层同步调整 集团执行副总裁李刚兼任北京公司总经理 张海转任集团首席产品官 李嵬担任集团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 吴镝任集团首席营销官 卜令秋任集团财务总 [5] - 16个城市公司负责人名单更新 包括北京公司李刚、西北公司金亚斌、浙江公司陈灏、广佛公司周轶群等 [6][15] - 此次调整为年内第二次大规模变动 1月曾进行核心管理层调整 深铁集团全面接管公司 [7] 股东支持措施 - 深铁集团提供不超过20.64亿元借款 期限不超过3年 利率为2.34%[8] - 深铁集团累计向公司提供259.41亿元借款 支撑公开债市场履约 [9] - 深铁集团持有27.18%股权 为第一大股东 并通过管理层全面接管运营 获得人财物事管理权 [10] - 组织架构调整后开发业务投资财务权限上收集团 深铁背景管理层权限渗透至一线 [11] 资产质量与经营状况 - 公司虽陷亏损 但持有优质资产包 物业、物流、商业、长租公寓资产质量良好并产生正向现金流 [13] - 亏损主因2018年后低线城市土地储备过多、商办资产库存高企及资金密集型城市更新项目拖累 [13] - 上半年首开项目兑现投资承诺 温州璞拾云洲等存量项目首开认购去化率达90%以上 [13] - 2022年以来新获取70多个项目收益改善 已售部分毛利率约16% [13] 战略与行业定位 - 深铁集团将公司视为重要子公司 认为甩掉历史包袱后经营将好转 [12][13] - 防止行业巨头违约成为政治任务 房企TOP5中已有3家暴雷 需维护行业信用筑底回升态势 [14] - 公司作为改革开放代表性企业 对深圳市具有形象价值 深圳GDP总量大、增速快 具备救助能力 [14] - "深铁+万科"组合符合国企主导行业趋势 有望成为深圳地产领域领头羊 [14]
9月17日投资早报|深铁集团向万科A提供不超20.64亿借款,兄弟科技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207.32%—253.42% ,云鼎科技收到证监局警示函
搜狐财经· 2025-09-17 08:40
隔夜全球主要股指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沪指涨0.04%至3861.86点 深证成指涨0.45%至13063.97点 创业板指涨0.68%至3087.04点 沪深两市成交额2.34万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600亿元 [1]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恒生指数跌0.57%或131.8点至23157.97点 恒生国企指数跌0.86%至8359.26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0.7%至5134.11点 全日成交额1452.45亿港元 [1] -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收跌 道指跌0.27%或125.18点至45758.27点 纳指跌0.07%或14.79点至22333.96点 标普500指数跌0.13%或8.49点至6606.79点 [1] 黄金市场表现 - 现货黄金突破3700美元/盎司 日内上涨0.56% 续创历史新高 全年累计大涨1076美元/盎司 [2] - 市场分析认为美国就业数据走弱支持美联储9月重启降息 降息预期是金价上涨关键动力 [2] - 高盛集团表示若美联储公信力受损 金价可能飙升至每盎司近5000美元 [2] 服务业开放政策 - 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推动互联网 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 [1][3] - 扩大电信 医疗 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 [1] - 支持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提供差异化服务供给 [1] 服务消费促进措施 - 政策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 包括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 [3] - 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 优化文博场馆及景区营业时间与预约方式 [3] - 鼓励推行免预约 优化学生假期安排 完善配套政策 增加优质服务供给 [3]
盘前必读丨九部门发布扩大服务消费“19条”;深铁年内向万科累计借款近260亿
第一财经· 2025-09-17 07:37
宏观经济与政策 - 美国8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6% 高于市场预期 核心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7% 强于前值0.5% [4] - 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提出5方面19条具体任务措施 包括支持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 推动互联网及文化领域有序开放 放宽中高端医疗及休闲度假领域市场准入 [5] - 国家网信办就《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和对未成年人群体具有显著影响的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认定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细化网络平台未成年人保护责任认定标准 [5] 资本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收低 道指跌0.27%至45757.9点 标普500跌0.13%至6606.76点 纳指跌0.07%至22333.96点 [3][4] - 大型科技股表现分化 特斯拉涨2.82% Meta与亚马逊涨超1% 苹果涨0.61% 微软跌1.23% 英伟达跌1.61% [4] - 中概股表现亮眼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1.76%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 蔚来涨逾8% 百度涨超7% 京东与爱奇艺涨超3% 阿里巴巴涨逾2% [4] - 国际油价收涨 WTI原油期货涨1.93%至每桶64.52美元 布伦特原油期货涨1.53%至每桶68.47美元 COMEX黄金期货小涨0.16%至每盎司3725.1美元 [4] 行业与公司动态 - 国家药监局批准发布我国首项脑机接口医疗器械行业标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 术语》 将于2026年1月1日实施 [6] - 刘强东透露京东将公布全新酒店发展计划 强调避免价格战以保护服务品质与行业生态 [7] - 小鹏汇天回应长春航展坠机事件 两架eVTOL因飞行间距不足发生接触 其中一架着陆时机身受损起火 具体原因正在调查 [8] - 华安证券回应与国元证券合并传闻 称将专注内涵式发展并把握外延式扩张机会 两家公司实控人均为安徽省国资委 [9][10] - 兄弟科技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亿元-1.15亿元 同比增长207.32%-253.42% 主因维生素产品涨价及苯二酚项目产能利用率提升 [11] - 深铁集团年内累计向万科提供借款259.41亿元 最新一笔20.64亿元借款利率为2.34% 用于偿还公开市场债券本息 [12] - 天普股份公告中昊芯英无资产注入计划 未来12个月内不计划对主营业务进行重大调整 收购资金9.65亿元已全部到位 [13] - 万向钱潮正着力突破行星滚柱丝杠等关键部件 相关产品已向行业头部客户送样 计划2025年建成年产能10万套丝杠产线 2026年将机器人专用轴承产能提升至120万套 [14] - 北方华创股东国家集成电路基金持股比例降至4.999932% 不再为5%以上股东 近期通过集中竞价减持259.19万股 [15] 机构观点 - 国融证券指出指数震荡需关注结构性风险 [1][15] - 国泰海通认为多重因素支持中国资产表现 看好科技成长、金融与部分周期品 [15] - 酷望基金提示人形机器人板块延续强势 关注产业链细分超预期公司 [15]
高研发+全球化 27家深企入围中国500强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07:15
中国企业500强深圳企业表现 - 深圳共有27家企业入围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 其中8家跻身百强名单[2][3] - 深圳上榜企业涵盖金融 科技 制造 物流等多个重要领域 与深圳20+8产业布局高度契合[3] - 深圳上榜企业以远超平均水平的研发投入强度 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动能与增长潜力[2] 深圳百强企业具体排名 - 中国平安排名第12 华为排名第23 比亚迪排名第26 腾讯排名第31[3] - 招商银行排名第48 万科排名第79 顺丰控股排名第92 深投控排名第99[3] - 深投控通过投资布局半导体 生物医药 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深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贡献[4] 研发投入与创新表现 - 2025中国企业500强研发总投入达1.73万亿元 平均研发强度创1.95%历史新高[2] - 华为2024年研发投入达1797亿元 约占全年收入20.8% 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2490亿元[5] - 比亚迪2024年研发投入达542亿元 占营业收入6.97% 超过特斯拉5.01%的研发强度[5] - 腾讯2025年二季度研发投入达202.5亿元 同比增长17% 自2018年至今累计研发投入超过3795亿元[6] 企业财务业绩表现 - 华为上半年实现营收4270.39亿元 同比增长3.95% 净利润371.95亿元[3] - 比亚迪上半年营业收入3712.81亿元 同比增长23.30% 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 同比增长13.79%[4] - 比亚迪2024年全球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427.21万辆 同比增长41.26%[3] 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 - 华为5G专利数量位居全球第一 第二季度以1250万台出货量位列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榜首 市场份额18.1%[3] - 比亚迪蝉联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 业务遍及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3] - 腾讯累计专利申请超8.8万件 在人工智能 云计算 大模型等前沿领域加速布局[6] 全球化战略布局 - 深企形成研发在深圳 制造在全球 市场在世界的发展格局[7] - 华为在全球设立16个研发中心 业务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海外公有云收入增长超50%[7] - 比亚迪上半年海外销量达47万辆 同比增长132% 境外收入1354亿元 同比增长50.49% 占比36.46%[7] - 比亚迪在泰国 巴西等地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 本地化生产降低关税成本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