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鸭德盈(02250)

搜索文档
小黄鸭德盈(0225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1 09:03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被授權商数量从406家增长至430家,增长幅度为5.9%[7] - 公司在2023年全球顶级授权代理商排名中位列第21位,品牌零售额约为5亿美元[9] - 公司通过AI技术增强了3D设计品类,拓展至动画、电影、小说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选择[10] - 公司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旨在实现资本整合和协同效应,以精耕细作、做强做大为发展战略指导原则[11] - 公司在泰国成立合资公司,开展电商和授权业务,并与当地机构合作,复制中国内地成功业务模式在东南亚市场[12] - 公司已确定在墨西哥、巴西、韩国和南非的授权代理商,并在印尼、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启动多个电商平台经营[13] - 公司与中国内地苏州多家实体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非有机增长和投资机会[14] - 公司致力于通过横向和纵向双轨并行实现强劲增长,巩固在行业内的领导地位并发挥中国文化软实力[15]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57,09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经营亏损为16,72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6,452千港元略有增加[123]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股本为191千港元,股份溢价为245,253千港元,总权益为272,281千港元[12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总额为5,80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368千港元有所减少[12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总额为96,80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2,273千港元有所增加[126] 公司股东及股本情况 - 公司股本為24,467.05美元,分為980,993,000股每股0.000025美元的股份[42] - 公司股份獎勵计划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分别持有25,000,000股股份及29,500,000股股份[109]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购回了总计19,007,000股股份,总代价为29,851,060港元[111] - 公司主要股东及其他人士持有的股份情况:德盈環球投資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67.60%,森科產品(集團)有限公司持有本公司股份67.60%[102][103] 公司财务运营 - 公司来自角色授权业务的收入在2023年首六个月约29.4百万港元,较2022年首六个月减少约39.6%[21] - 公司来自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的收入在2023年首六个月约27.7百万港元,较2022年首六个月减少约35.6%[22] - 公司的B.Duck家族角色主要面向亚洲15至34岁年龄段、具有品牌意识、追求时尚、购买力强、精通科技和热衷使用社交媒体的消费者[23] - 公司的自创知识产权角色B.Duck产品收入在2023年首六个月约23.5百万港元,较2022年首六个月减少约37.3%[24] - 公司的角色授权业务主要包括商品授权、实景娱乐授权、内容及媒体授权、推广授权和设计咨询[18]
小黄鸭德盈(02250)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20:50
商品授权最低保证金情况 - 2023年6月商品授权最低保证金为18,596千港元,占比63.3%,2022年6月为23,569千港元,占比48.4%[1] B.Duck产品收益情况 - 2023年首六个月B.Duck产品收益约2350万港元,占集团授权收益79.8%,较2022年首六个月约3750万港元减少约37.3%[6] 授权金收入情况 - 2023年6月授权金收入总额为29,394千港元,2022年6月为48,690千港元[1] 股份奖励计划股份持有情况 - 2023年6月30日股份奖励计划项下持有29,500,000股股份,2022年12月31日为25,000,000股股份[18] 索赔案件情况 - 2021年索赔人提出索赔,要求赔偿约64,347,000港元,2022年法院一审判决集团及被授权商分别赔偿约6,507,733港元及1,084,622港元[19] - 2023年1月集团对判决提出上诉,2022年12月31日董事就该案件计提拨备1,084,622港元[20] 公司整体收益、亏损及纯利率情况 - 2023年公司收益为57,093千港元,2022年为91,737千港元[23] - 2023年期内亏损为15,834千港元,2022年为18,523千港元[23] - 2023年纯利率为 - 27.7%,2022年为 - 20.2%[23] 重大事项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后无重大事项[21] 财务比率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分部毛利率为45.6%,2022年6月30日为48.0%[24] - 2023年6月30日权益回报率为 - 5.8%,2022年6月30日为 - 6.1%[24] - 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回报率为 - 4.2%,2022年6月30日为 - 5.2%[2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3.0倍,2022年6月30日为7.6倍[24] - 2023年6月30日速动比率为2.6倍,2022年6月30日为6.7倍[24] - 2023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16.5%,2022年6月30日不适用[24] 特定期间收益、亏损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57,09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1,737千港元[27] - 2023年期内亏损为15,834千港元,2022年为18,523千港元[27]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全面亏损总额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22,910千港元,2022年为23,415千港元[29] 总资产情况 - 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为374,88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12,948千港元[30] 贸易应收款项信贷集中风险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面临贸易应收款项信贷集中风险分别约为4691.4万港元及4600万港元,占贸易应收款项结余总额的58%及64%[39] 总收益情况(不同统计口径)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分别为5709.3万港元及9173.7万港元[50] 净现金状况及资产负债比率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金额超过借款总额金额,集团处于净现金状况,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48] 股本、股份溢价、总权益、负债总额及租赁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股本分别为19.1万港元及19.5万港元[53]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股份溢价分别为2.45253亿港元及2.94437亿港元[53]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总权益分别为2.72281亿港元及3.51307亿港元[53]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分别为1.02603亿港元及6164.1万港元[53]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分别为544.2万港元及911.7万港元[53] 会计准则生效情况 - 多项新订或经修订准则于2024年1月1日生效,包括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等[59] 重大会计估计及判断情况 - 管理层编制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时应用的重大会计估计及判断与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一致[61] 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评估情况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个别评估账面总值64,120千港元,信贷亏损拨备(16,355)千港元,预期亏损率25.51%[65]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个别评估账面总值73,548千港元,信贷亏损拨备(15,523)千港元,预期亏损率21.11%[66]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集体评估中,逾期超过180日账面总值3,608千港元,信贷亏损拨备(2,438)千港元,预期亏损率67.6%[65]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集体评估中,逾期超过180日账面总值1,963千港元,信贷亏损拨备(1,174)千港元,预期亏损率59.8%[66] - 2023年6月30日,电子商务及其他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集体评估中,逾期超过180日账面总值625千港元,信贷亏损拨备(580)千港元,预期亏损率92.8%[65] 集团特定期间收益、业绩及开支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益57,966千港元,外部销售收益57,093千港元,分部业绩亏损(15,834)千港元[7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益93,112千港元,外部销售收益91,737千港元,分部业绩亏损(6,709)千港元,未分配上市开支(11,814)千港元,除所得税后亏损(18,523)千港元[76] 客户收益贡献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A贡献收益13,158千港元,占集团总收益10%或以上[73] 非流动资产总额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不包括位于中国内地的递延税项资产)分别为22,923,000港元及17,959,000港元[77]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不包括位于香港的递延税项资产)分别为56,433,000港元及70,593,000港元[77] 各项费用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差旅及交通、办公室开支等各项费用总计20,05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476千港元[83] 所得税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270千港元,中国内地企业所得税43千港元,预扣税1,012千港元,递延所得税(767)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0千港元、1,940千港元、1,202千港元、1,570千港元[85] 股息宣派情况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87] 未偿付合约总额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商品授权、实景娱乐授权等未偿付合约总额为76,434千港元,2022年末为88,804千港元[88] 已售存货成本情况 - 2023年首六个月已售存货成本约为15.1百万港元,占经营开支总额约19.1%;2022年首六个月约为22.4百万港元,占比约23.4%[90] 贸易应付款项等总计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其他应付款项、租赁负债、借款总计76,69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总计31,940千港元[93] 特定金额期限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一年至五年以上的金额总计54,60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无相关数据[94] 不同地区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内地收益为55,559千港元,香港为1,157千港元,东南亚及台湾为357千港元,其他为20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87,709千港元、3,595千港元、376千港元、57千港元[101] 利得税及预扣税计算情况 - 公司按利得税两级制,一间香港附属公司首2,000,000港元估计应课税溢利按8.25%计香港利得税,余额按16.5%计算[85] - 公司香港附属公司向中国内地附属公司收取的管理费及设计费分别按7%及10%缴纳预扣税[86] 合约资产及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合约资产为12,240千港元,合约负债为14,24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合约资产为34,615千港元,合约负债为13,322千港元[102] 尚未履约责任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尚未履约责任总计76,43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总计88,804千港元[103] 其他收入及亏损净额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7,09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307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其他亏损净额为(18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136)千港元[103] 财务收入、成本及净额情况 - 2023年财务收入为1,021千港元,财务成本为(897)千港元,财务收入/(成本)净额为124千港元;2022年财务收入为269千港元,财务成本为(770)千港元,财务收入/(成本)净额为(501)千港元[105] 所得税税率情况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按16.5%的税率计提拨备,中国内地实体适用的法定所得税率为25%[107][108] 股息结清情况 - 公司已动用股份溢价账宣派合共19,717,959港元的每股普通股2.01港仙的2022年末期股息,该股息已在2023年6月14日结清[110] 各业务线收益情况 - 2023年首六个月角色授权业务收益约2940万港元,较2022年首六个月约4870万港元减少约1930万港元或约39.6%;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收益约2770万港元,较2022年首六个月约4300万港元减少约1530万港元或约35.6%[111][113] 被授权商数目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末,与公司建立业务关系的被授权商(不包括授权代理)数目为430个,2022年12月31日末为406个[113] 自创知识产权角色收益情况 - 2023年6月30日,自创知识产权角色收益中B.Duck未单独列示,Buffy为2,620千港元占8.9%,B.Duck Baby为2,842千港元占9.7%;2022年6月30日,B.Duck为37,546千港元占77.1%,Buffy为3,038千港元占6.2%,B.Duck Baby为7,480千港元占15.4%[116] 不同地区收益占比情况 - 2023年6月,中国内地收益为55,559千港元占97.3%,香港为1,157千港元占2.0%;2022年6月,中国内地收益为87,709千港元占95.6%,香港为3,595千港元占3.9%[118] 雇员福利开支情况 - 2023年和2022年首六个月雇员福利开支分别约为2780万港元和3560万港元,分别占相应期间集团经营开支总额约35.3%及37.2%[122] 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情况 - 2022年和2023年首六个月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分别约为280万港元和290万港元[123] 其他收入增长情况 - 其他收入由2022年首六个月约530万港元增加约34.0%至2023年首六个月约710万港元[125] 上市开支情况 - 2022年首六个月上市开支为约1180万港元,2023年首六个月无相关开支[126] 购买盈森玩具货品情况 - 2023年和2022年首六个月购买盈森玩具货品分别为9532千港元和10207千港元[131]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及每股基本亏损情况 - 2023年和2022年首六个月本公司拥有
小黄鸭德盈(0225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19 16:34
高管任命与背景 - 郭振傑先生于2021年4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拥有逾18年销售、市场营销及授权经验[1] - 陈华品先生于2012年2月加入公司,担任总经理兼授权业务主管,拥有逾14年授权行业经验[9] - 吕行远先生自2022年7月起任公司投资总监,持有伦敦大学学院数学系学士学位及曼彻斯特大学工程航天机械学院硕士学位[10] - 谭雅芝女士于2015年1月获委任为公司艺术总监,拥有逾19年产品设计及开发经验[13] - 张展耀先生于2021年4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拥有逾17年授权、市场营销及业务发展经验[18] - 谢子亮先生于2021年4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公司秘书,拥有逾15年审核、会计及金融经验[20] - 陈洪江先生于2021年10月22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负责监督公司管理及策略规划[21]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角色授权业务和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涉及B.Duck家族角色的创建、设计、授权及产品销售[32] - 公司计划通过扩大知识产权库和招募新一代设计师来丰富B.Duck产品线[36] - 公司将探索元宇宙社区并搭建线上线下私域流量池以提升品牌忠诚度[36] - 公司计划在东南亚市场发展跨境电商以扩大海外宣传力度[36] - 公司致力于收购具有扎实设计及品牌基础的新所有权/权利,重点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产权及潮玩产品[36] - 公司相信其角色授权业务及中国授权市场整体将有庞大增长潜力[36] - 公司计划通过开展元宇宙相关项目来深化品牌定位并提升粉丝对品牌的忠诚度及好感度[36] - 公司制定明确的“三年发展计划”,列明“横向”和“纵向”措施[69] - 公司计划通过自身开发、收购及与授权代理合作扩大优质知识产权矩阵[93] - 公司线上开发计划涵盖电影、电视、动画、游戏及元宇宙等项目[93] - 公司线下消费情景涉及消费品供应链、全品类潮玩产品及实景娱乐[93] - 公司认为全球经济复苏及线下经济活动恢复将为线下消费市场提供巨大空间[9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收益为192,608千港元,较2021年的290,022千港元下降[44] - 2022年公司年內溢利为75,555千港元,较2021年的62,943千港元增长[44] - 2022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财务计量的经调整纯利率为45.4%,较2021年的26.6%显著提升[44] - 公司分部毛利率从54.0%下降至36.1%,纯利率从21.7%上升至39.2%[61] - 公司权益回报率从41.9%下降至21.5%,总资产回报率从23.7%下降至18.3%[61] - 公司流动比率从2.3倍上升至6.1倍,速动比率从1.8倍上升至5.4倍[61] - 公司2022财政年度雇员福利开支为65.9百万港元,占经营开支总额的36.5%,较2021年度的61.6百万港元和30.8%有所增加[151] - 公司2022财政年度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15.1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4.8百万港元增加10.3百万港元[152] - 公司2022财政年度其他收入为96.1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11.9百万港元增加707.6%,主要由于出售Bath'N Duck及法律诉讼赔偿[153] - 公司2022财政年度推广成本为15.8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19.4百万港元有所减少[155] - 公司2022财政年度线上平台使用费为10.7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15.6百万港元有所减少[156] - 公司2022财政年度经营溢利为79.9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84.4百万港元减少5.3%[159] - 公司2022财政年度所得税开支为3.5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19.8百万港元减少82.3%[161] - 公司2022财政年度角色授权业务收益为123.7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166.6百万港元减少25.8%[165] - 公司2022财政年度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收益为68.9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123.4百万港元减少44.2%[166] - 2022财政年度商品授权未偿付合约总额从60,143千港元增至62,946千港元[171] - 2022财政年度已售存货成本为44.0百万港元,占经营开支总额的24.3%[172]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从2021年的126.7百万港元大幅增加至2022年的265.6百万港元[18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1.7百万港元,较2021年增加65.7百万港元[185] - 2022财政年度员工成本为65.9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61.6百万港元有所增加[19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81名全职雇员,包括56名授权及销售人员[191] - 2022财政年度公司无形资产从2.2百万港元增加至2.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新知识产权的注册[186]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为35.1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44.4百万港元有所减少[184] - 2022财政年度公司使用权资产从20.4百万港元减少至15.2百万港元,主要由于现有租赁协议摊销[185] - 2022财政年度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总额为72.3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62.0百万港元有所增加[183] - 财务成本净额由2021财政年度的1.7百万港元减少52.9%至2022财政年度的0.8百万港元[195]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由2021财政年度的62.9百万港元增加20.2%至2022财政年度的75.6百万港元[198] - 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财务计量的经调整纯利由2021财政年度的77.3百万港元增加至2022财政年度的87.4百万港元[197] - 公司已发行股本为25,000.00美元,分为1,0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00025美元的股份[199] 市场与品牌表现 - B.Duck在2022年成为中国最大的国内角色知识产权,被授权商数目从385名增长至406名[50] - 公司在手合约金额从78.2百万港元增加至88.8百万港元[50] - 公司为角色授权业务下的不同客户商品创建超过1,200个风格指引,开发超过36,000个SKU[50] - B.Duck粉丝数据库与2021年相比增长80%以上,与逾19百万名订阅者及粉丝直接互动[50] - 公司探索元宇宙社区及搭建线上线下的私域流量池,推出Z世代业务线B.Studio[54] - 公司与《第五人格》及《和平精英》等热门移动游戏合作,推出联名产品[68] - 公司2022年角色授权业务收益为123,745千港元,同比下降25.7%[148] - B.Duck产品收益占公司2022年授权收益的69.4%,同比下降22.8%至85.9百万港元[146] - 公司2022年在中国市场的收益占比为95.1%,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147] - 公司2022年设计咨询服务费收益为36,579千港元,同比增长78.1%[148] - 公司2022年商品授权收益为74,814千港元,同比下降43.6%[148] - 公司2022年实景娱乐授权收益为6,761千港元,同比下降23.7%[148] - 公司2022年内容及媒体授权收益为2,916千港元,同比增长32.5%[148] - 公司2022年推广授权收益为2,675千港元,同比增长18.4%[148] - 公司2022年在香港市场的收益占比为4.2%,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147] - 公司2022年在东南亚及台湾市场的收益占比为0.6%,同比增长0.1个百分点[147] 国际合作与扩展 - 公司于2023年1月13日成立合营公司,旨在推广集团或被授权商在泰国及其他地方的产品销售[34] - 公司在泰国成立合营公司,经营电子商务及授权业务,泰国为最大的境外授权地区之一[71] - 泰国的线上零售渗透率相对较低,仅占2022年亚太地区授权产品零售额不到2%[71] - 公司计划将自有电子商务业务及中国内地被授权商开发的产品出口至泰国[71] - 公司通过合营公司与地方机构合作,包括联名产品、户外广告及实景娱乐授权项目[71] 公司名称变更 - 公司名称由“Semk Holdings International Limited”更改为“B.Duck Semk Holdings International Limited”,中文名称由“德盈控股国际有限公司”更改为“小黄鸭德盈控股国际有限公司”[35] 上市信息 - 公司于2022年1月17日在联交所上市[31]
小黄鸭德盈(02250)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0 22:47
财务表现 - 2022财政年度未偿付合约总额为88,804千港元,较2021年度的78,152千港元增长13.6%[2] - 2022财政年度已售存货成本为44.0百万港元,占经营开支总额的24.3%,较2021年度的56.8百万港元下降22.5%[4] - 2022财政年度雇员福利开支为65.9百万港元,占经营开支总额的36.5%,较2021年度的61.6百万港元增长7.0%[5] - 2022财政年度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15.1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4.8百万港元增长214.6%[6] - 2022财政年度其他收入为96.1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11.9百万港元增长707.6%[8] - 2022财政年度推广成本为15.8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19.4百万港元下降18.6%[10] - 2022财政年度线上平台使用费为10.7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15.6百万港元下降31.4%[11] - 2022财政年度经营溢利为79.9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84.4百万港元下降5.3%[12] - 2022财政年度财务成本净额为0.8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1.7百万港元下降52.9%[16] - 2022财政年度所得税开支为3.5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19.8百万港元下降82.3%[17] - 公司2022财政年度年內溢利为75.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0.2%[20] - 公司2022财政年度非香港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的經調整純利为87.4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77.3百万港元有所增长[19]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流動資產淨值為265.6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126.7百万港元大幅增加[23]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41.7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76.0百万港元显著增加[34]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貿易應收款項及合約資產總額為87.7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93.2百万港元有所增加[24]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存貨為35.1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44.4百万港元有所减少[33]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無形資產為2.5百万港元,较2021年度的2.2百万港元有所增加[30]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銀行借款及銀行透支為零,较2021年度的38.7百万港元显著减少[31]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比率不適用,因在2022財政年度結清借款,2021年度的資產負債比率為25.8%[35] - 公司2022年收益为192,608千港元,较2021年的290,022千港元下降[78] - 公司2022年纯利率为39.2%,较2021年的21.7%显著提升[75] - 公司2022年员工成本为65.9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61.6百万港元增加[68] - 公司2022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财务计量的经调整纯利率为45.4%,较2021年的26.6%大幅提升[78] - 公司2022年权益回报率为21.5%,较2021年的41.9%下降[75] - 公司2022年总资产回报率为18.3%,较2021年的23.7%下降[75] - 公司2022年流动比率为6.1倍,较2021年的2.3倍显著提升[75] - 公司2022年速动比率为5.4倍,较2021年的1.8倍显著提升[75] - 公司2022年收益为192,608千港元,较2021年的290,022千港元下降33.6%[81] - 公司2022年其他收入为96,099千港元,较2021年的11,869千港元大幅增长709.7%[81] - 公司2022年经营溢利为79,862千港元,较2021年的84,443千港元下降5.4%[81] - 公司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75,555千港元,较2021年的62,943千港元增长20%[81] - 公司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1,677千港元,较2021年的75,985千港元增长86.5%[87] - 公司2022年资产总值为412,948千港元,较2021年的265,760千港元增长55.4%[87] - 公司2022年总权益为351,307千港元,较2021年的150,276千港元增长133.8%[87] - 公司2022年负债总额为61,641千港元,较2021年的115,484千港元下降46.6%[89] - 公司2022年确认了1,725,000港元的租金宽减[98] - 2022年总收益为192,608千港元,较2021年的290,022千港元下降33.6%[102] - 2022年提供授权服务收益为87,130千港元,较2021年的146,060千港元下降40.3%[102] - 2022年销售授权品牌产品收益为68,863千港元,较2021年的123,428千港元下降44.2%[102] - 2022年客户A贡献收益为37,329千港元,较2021年的57,520千港元下降35.1%[102] - 2022年出售商标收益为83,194千港元,代价现值为83,467千港元[111] - 2022年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拨备[112] - 2022年即期所得税为7,165千港元,较2021年的20,341千港元下降64.8%[113] - 2022年递延所得税为-3,651千港元,较2021年的-577千港元增加532.6%[113] - 公司2022年除所得稅前溢利为79,069千港元,较2021年的82,707千港元有所下降[117]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7.7港仙,较2021年的7.3港仙有所增长[120] - 公司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为72,287千港元,较2021年的62,005千港元有所增加[124]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的信贷亏损拨备为19,125千港元,较2021年的10,223千港元有所增加[126] - 公司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为6,474千港元,较2021年的4,250千港元有所增加[129] - 公司2022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987,540,203股,较2021年的864,051,265股有所增加[120] - 公司2022年预扣税为3,959千港元,较2021年的7,787千港元有所减少[117] - 公司2022年未确认税项亏损为1,015千港元,较2021年的1,846千港元有所减少[117] - 公司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中人民币计值的部分为70,758千港元,较2021年的59,619千港元有所增加[127] - 公司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中人民币计值的部分为6,360千港元,较2021年的4,126千港元有所增加[129] - 公司2022财政年度角色授权业务收益为123.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5.8%[147] - 公司2022财政年度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收益为68.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4.2%[148] - 公司2022财政年度总收益为192.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3.6%[139] - 公司2022财政年度角色授权业务总收入为123,745千港元,较2021年的166,594千港元下降25.7%[154] - 商品授权收入在2022年占总收入的60.5%,较2021年的79.6%下降19.1个百分点[154] - 设计咨询服务费在2022年大幅增长至36,579千港元,占总收入的29.5%,较2021年的12.3%增长17.2个百分点[154] - 额外授权金收入在2022年显著下降,商品授权额外授权金从2021年的83,721千港元降至2022年的25,086千港元[154] - 实景娱乐授权收入在2022年为6,761千港元,占总收入的5.5%,较2021年的5.3%略有增长[154] - 内容及媒体授权收入在2022年为2,916千港元,占总收入的2.4%,较2021年的1.4%增长1个百分点[154] - 推广授权收入在2022年为2,675千港元,占总收入的2.1%,较2021年的1.4%增长0.7个百分点[154] 诉讼与风险 - 公司因商标侵权案被判决支付赔偿金人民币6,000,000元,被授权商支付人民币1,000,000元[37] - 公司对判决提出上诉,并计提拨备人民币1,000,000元以应对潜在风险[38] - 公司控股股东与集团签订弥偿保证契据,以应对案件可能带来的损失[38] - 公司因诉讼案件计提拨备100万港元[135] 员工与组织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共有181名全职雇员[43] - 公司2022年共有181名雇员,其中设计人员65名,授权及销售人员56名[68] 战略与发展 - 公司于2023年1月13日成立合营公司,以推广产品在泰国及其他地方的销售[44] - 公司名称由“Semk Holdings International Limited”更改为“B.Duck Semk Holdings International Limited”[46] - 公司计划通过扩大知识产权库、招募新一代设计师及推出新产品线来丰富B.Duck知识产权开发[47] - 公司计划探索元宇宙社区,深化品牌定位并提升粉丝忠诚度[47] - 公司计划在东南亚市场发展跨境电商,扩大海外宣传力度[47]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06.8百万港元,将用于招股章程所载用途[49] - 公司计划将25.8%的所得款项净额(53.4百万港元)用于提升品牌形象及知识产权角色的知名度,预计2024年6月前完成[50] - 公司计划将25.7%的所得款项净额(53.2百万港元)用于建立粉丝平台,预计2023年12月前完成[50] - 公司计划将17.5%的所得款项净额(36.2百万港元)用于加强新经济线上销售渠道,预计2023年12月前完成[50] - 公司计划将11.8%的所得款项净额(24.4百万港元)用于增强内部设计能力,预计2024年12月前完成[50] - 公司已动用19.0百万港元(9.2%的所得款项净额)偿还现有债务,以改善资产负债比率[50] - 公司已动用20.6百万港元(10.0%的所得款项净额)作为一般营运资金[50] - 公司2022年因COVID-19疫情导致上海旗舰店及海外代表处的实地考察进度受阻,预计2024年6月前完成品牌形象提升项目[52] - 公司计划在中国建立关键意见领袖培训中心,预计2023年12月前完成新经济线上销售渠道的加强项目[52] - 公司2022年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71] 市场与品牌 - 公司在中国内地及香港角色授权市场收益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4.0%[145] - 公司B.Duck产品2022财政年度收益为85.9百万港元,占总授权收益的69.4%[151] - 公司2022财政年度在中国市场的收益占比为95.1%,香港市场占比为4.2%[152] - 公司2022财政年度新增被授权商21家,总数达到406家[147] 股息与股东回报 - 公司2022年财政年度末期股息为每股2.01港仙,总金额为19,974,576港元[58]
小黄鸭德盈(02250)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05 16:3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91,737千港元,同比下降25.9%[1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8,523千港元,而2021年同期溢利为17,461千港元[1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财务计量的经调整净亏损为6,709千港元,而2021年同期经调整纯利为25,606千港元[1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纯利率为-20.2%,而2021年同期为14.1%[1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财务计量的经调整纯利率为-7.3%,而2021年同期为20.7%[1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分部毛利率为48.0%,而2021年同期为57.3%[2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权益回报率为-6.1%,而2021年同期为21.9%[2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总资产回报率为-5.2%,而2021年同期为10.1%[2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流动比率为7.6倍,而2021年同期为1.7倍[2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速动比率为6.7倍,而2021年同期为1.3倍[2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16,452千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经营溢利27,401千港元大幅下降[14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8,523千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溢利17,461千港元大幅下降[14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87港仙,相比2021年同期的每股盈利2.06港仙大幅下降[14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总资产为359,380千港元,相比2021年底的265,760千港元增长35.2%[15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3,550千港元,相比2021年底的75,985千港元增长141.6%[15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05,674千港元,相比2021年底的150,276千港元增长103.4%[15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流动负债为41,673千港元,相比2021年底的99,607千港元下降58.2%[157]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8,818千港元,较2021年减少43,728千港元[187]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28千港元,较2021年减少6,283千港元[189]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37,291千港元,较2021年增加172,658千港元[19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3,550千港元,较2021年增加148,270千港元[193] 业务发展 - 公司被授权商数量从2021年12月31日的385名增长至2022年6月30日的398名[30] - 公司为角色授权业务下的不同客户商品创建超过1,100个风格指引,较2021年12月31日的950个增长15.8%[30] - 公司开发超过33,000个SKU,较2021年12月31日的25,000个增长32%[30] - 公司B.Duck粉丝数据库与截至2021年12月31日相比增长80%以上[30] - 公司通过各类电子商务及社交平台与逾19百万名订阅者及粉丝直接互动[30] - 公司角色授权业务收益从2021年首六个月的58,972千港元减少17.4%至2022年首六个月的48,690千港元[39] - 公司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收益从2021年首六个月的64,801千港元减少33.6%至2022年首六个月的43,047千港元[40] - 公司B.Duck产品收益从2021年首六个月的43,423千港元减少13.5%至2022年首六个月的37,546千港元[43] - 中国市场的收益为87,709千港元,占总收益的95.6%[49] - 商品授权业务的总收益为35,186千港元,占总收益的72.3%[53] - 实景娱乐授权业务的总收益为2,051千港元,占总收益的4.2%[53] - 内容及媒体授权业务的总收益为1,713千港元,占总收益的3.5%[53] - 设计咨询服务费为8,638千港元,占总收益的17.7%[53] - 公司计划通过扩大知识产权库和招募新一代设计师来丰富B.Duck产品线[111] - 公司计划收购具有扎实设计和品牌基础的新所有权,重点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产权和潮玩产品[111] - 公司计划基于web 3.0探索元宇宙社区,搭建线上线下私域流量池[111] - 公司计划在东南亚市场发展跨境电商,整合线上线下业务以扩大海外宣传力度[112] 经营开支 - 已售存货成本为22.4百万港元,占经营开支总额的23.4%[57] - 雇员福利开支为35.6百万港元,占经营开支总额的37.2%[58] - 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2.8百万港元[59] - 其他收入增加16.2%至5.3百万港元[60] - 经营亏损为16.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60%[65] - 2022年首六个月财务成本净额减少36.8%至0.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持续偿还银行借款[69] - 2022年首六个月所得税开支减少82.8%至1.6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除所得税前溢利转为亏损[70] - 公司于2022年6月30日共有215名雇员,员工成本为35.6百万港元[95][97] 资产负债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由2021年12月31日的126.7百万港元增加至2022年6月30日的275.3百万港元,主要由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107.6百万港元[79]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总额为72.5百万港元,亏损拨备为14.2百万港元[80] - 公司存货由2021年12月31日的44.4百万港元减少至2022年6月30日的36.7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持续动用存货结余[8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1年12月31日的76.0百万港元增加至2022年6月30日的183.6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全球发售筹集之所得款项[84] - 公司使用权资产由2021年12月31日的20.4百万港元减少至2022年6月30日的16.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使用办公室产生的有关资产及租赁付款折旧[85] - 公司无形资产由2021年12月31日的2.22百万港元轻微增加至2022年6月30日的2.2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注册新知识产权[86] - 公司于2022年6月30日已偿还所有银行借款及银行透支,总额为38,728千港元[87][89] - 公司2021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比率为25.8%,2022年6月30日不适用[91] - 公司于2022年6月30日支付了已结案诉讼的人民币3.1百万元,未决诉讼索偿额为人民币55百万元[92]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206.8百万港元,已按计划动用了166.4百万港元[103][104] - 公司计划在2023年6月前动用53.4百万港元用于提升品牌形象及知识产权角色的知名度[104] - 公司计划在2023年12月前动用53.2百万港元用于建立粉丝平台[104] - 公司计划在2022年12月前动用36.2百万港元用于加强新经济线上销售渠道[104] - 公司计划在2024年12月前动用24.4百万港元用于增强内部设计能力[104] - 公司已动用19.0百万港元用于偿还现有债务,以改善资产负债比率[104] - 公司于2022年6月30日未持有任何重大投资[106] - 2021年度末期股息每股4.8港仙,总计48,000,000港元已派付[107] - 扣除包销佣金及其他发行成本为226,790千港元[177] - 交易总额为178,699千港元[179] - 2022年6月30日结余为305,674千港元,较2021年增加38,340千港元[180] 公司治理 - 公司执行董事张展耀和谢子亮的基本年薪分别增加至802,872港元和1,271,628港元[119] - 公司董事许夏林持有公司0.7%的股份,并通过受控法团持有66.32%的股份[120] - 德盈環球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6.32%的股份,共计663,200,000股[121] - 森科產品(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公司66.32%的股份,共计663,200,000股[121] - 林銀珊持有公司67.02%的股份,共计670,200,000股[123] - 華昌國際有限公司持有公司8.36%的股份,共计83,601,000股[123] - 崇豐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96%的股份,共计79,570,000股[123] - 公司董事會主席許夏林全資擁有森科產品(集團)有限公司[125] - 華昌國際有限公司由華秦發展有限公司全資擁有[126] - 崇豐有限公司由王氏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擁有[126] - 公司自上市日期起至2022年6月30日未購買、贖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證券[130] - 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未經審核簡明綜合中期財務資料已由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審閱[133] - 公司于2022年1月17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198]
小黄鸭德盈(02250)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19 16: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财年收益为233,515千港元,2021财年为290,022千港元,2021年同比增长24.2%[25][33] - 2020财年年内溢利为54,548千港元,2021财年为62,943千港元[25] - 2020财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财务计量的经调整纯利为59,836千港元,2021财年为77,260千港元[25] - 2020财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财务计量的经调整纯利率为25.6%,2021财年为26.6%[25] - 2020年12月31日分部毛利率为59.5%,2021年12月31日为54.0%[28] - 2020年12月31日纯利率为23.4%,2021年12月31日为21.7%[28] - 2020年12月31日权益回报率为61.9%,2021年12月31日为41.9%[28] - 2020年12月31日总资产回报率为28.9%,2021年12月31日为23.7%[28] - 2020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1.7倍,2021年12月31日为2.3倍[28] - 202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53.1%,2021年12月31日为25.8%[28] - 2020财年总收益2.34亿港元,2021财年增至2.90亿港元,角色授权业务收益从9803.9万港元增至1.67亿港元,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收益从1.35亿港元降至1.23亿港元[81] - 角色授权业务收益从2020财年约9800万港元增至2021财年约1.67亿港元,增加约6860万港元,增幅约69.9%[86] - 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收益从2020财年约1.36亿港元降至2021财年约1.23亿港元,减少约1210万港元,减幅约8.9%[87] - 2021财年B.Duck产品收益约1.11亿港元,占授权收益66.8%,较2020财年约7500万港元增加约48.4%[89] - 2020财年来自中国的收益为2.27亿港元,占比97.3%,2021财年增至2.81亿港元,占比96.8%[91] - 2020财年来自香港的收益为427.3万港元,占比1.8%,2021财年增至780.4万港元,占比2.7%[91] - 2020财年来自东南亚及台湾的收益为174.1万港元,占比0.8%,2021财年降至144.6万港元,占比0.5%[91] - 2020财年来自南韩的收益为65万港元,占比0.0%,2021财年无收益[91] - 2020年和2021年角色授权业务总收益分别为98039千港元和166594千港元,商品授权额外授权金从31053千港元增至83721千港元,占比从31.7%升至50.3%[92] - 2020年和2021年末未偿付合约总额分别为77777千港元和78152千港元,商品授权年末未偿付合约从60143千港元增至62946千港元[94] - 2021年和2020年已售存货成本分别约为56800千港元和54900千港元,分别占经营开支总额约28.5%及33.7%[97] - 2021年和2020年雇员福利开支分别约为61600千港元和42300千港元,分别占经营开支总额约30.8%及26.0%[98] - 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由2020年约3200千港元增加至2021年约4800千港元[99] - 其他收入由2020年约8700千港元增加约35.8%至2021年约11900千港元[100] - 2020年和2021年上市开支分别约为5300千港元及14300千港元[101] - 2020年和2021年推广成本分别约为15900千港元及19400千港元[102] - 经营溢利由2020年约74000千港元增加约14.1%至2021年约84400千港元[105] - 财务成本净额由2020年约2100千港元减少约17.6%至2021年约1700千港元[108] - 所得税开支从2020财年约1740万港元增加约13.7%至2021财年约1980万港元[109] - 年内溢利从2020财年约5450万港元增加约15.4%至2021财年约6290万港元[112] - 2020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54548千港元,2021财年为62943千港元;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财务计量的经调整纯利2020财年为59836千港元,2021财年为77260千港元[111]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从10362.70美元增加至25000.00美元,股份从1036270股变为1000000000股[113] - 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从2020年12月31日约6990万港元大幅增加至2021年12月31日约12670万港元[115] - 2021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约6200万港元(2020年:4580万港元),合约资产为约3120万港元(2020年:2240万港元),亏损拨备为约1250万港元(2020年:860万港元),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净额合共占资产总值约30.4%(2020年:31.5%)[115] - 存货从2020年12月31日约2140万港元增加至2021年12月31日约4440万港元,存货周转天数从2020年的147天增加至2021年的212天[11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0年12月31日约6480万港元增加至2021年12月31日约7600万港元[115] - 使用權資產从2020年12月31日约540万港元增加至2021年12月31日约2040万港元[117] - 无形资产从2020年12月31日约210万港元增加至2021年12月31日约220万港元[118] - 银行借款及透支结余从2020年12月31日约4680万港元减至2021年12月31日约3870万港元,其中约1890万港元按固定利率计息,占借款结余48.7%[120]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25.8%,2020年12月31日为53.1%[122]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0,362.70美元,分为1,036,270股每股面值0.01美元股份;之后增加至25,000.00美元,分为1,0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00025美元股份[165]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约为6870万港元[16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对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26.2%,对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19.8%[17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向集团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71.8%,向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44%[176] 角色授权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联手MADworld分三轮推出B.Duck NFT,首轮投放4000个原创3D B.Duck NFT[34] - 公司吸引超1050万注册B.Duck社群会员[34] - 按角色授权收益计,公司是最大国内角色知识产权公司,在中国所有角色知识产权公司中排名第四,市场份额约3.2%[3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为角色授权业务创建超950个风格指引,开发超25000个SKU[35] - 2021年12月31日,B.Duck家族角色在不同平台共获超1050万粉丝订阅或关注,相关内容浏览量超7.4亿次[35] - 2021年公司在中国内地及香港角色授权市场收益排名第一,收益1.65亿港元,占市场份额48.4%,市场总收益51.21亿港元[83] - 2020财年末与公司建立业务关系的被授权商(不含授权代理)有315家,2021财年末增至385家[87] 公司上市相关情况 - 2022年公司完成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36] - 2022年1月17日公司股份于联交所主板上市[134] - 公司于2020年12月1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1年6月9日登记为非香港公司,2021年3月26日起成为附属公司控股公司,股份自2022年1月17日起于联交所上市[157] 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 集团将加快角色授权业务及电子商务等业务发展,包括中国授权市场内生增长等四方面[135] 公司人员变动及信息 - 许夏林先生48岁,于2020年12月10日获委任为董事,2021年4月28日获重新指派为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137] - 许夏林拥有逾20年设计、市场营销、授权及品牌宣传行业经验[137] - 许夏林于1997年12月取得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9月取得肯特艺术设计学校三维设计文学硕士学位[137] - 郭振杰先生48岁,于2021年4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37] - 郭振杰在销售、市场营销及授权方面拥有逾17年经验[137] - 郭振杰于2003年8月加入公司担任销售及市场营销总监,2016年11月晋升为营运总监[137] - 郭振杰于加入公司前在银行业工作逾四年[137] - 郭振杰于1995年10月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取得市场学文学士学位,2002年10月透过认可高级学习课程毕业于伦敦城市大学取得金融学理学硕士学位[137] - 张展耀41岁,2021年4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拥有逾16年相关经验[139] - 谢子亮38岁,2021年4月2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公司秘书,拥有逾14年审核、会计及金融经验[139] - 王贤讯41岁,2021年4月28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20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颁授荣誉勋章[139] - 陈洪江40岁,2021年10月22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负责监督公司管理及策略规划[141] - 张展耀2003年12月毕业于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取得管理学文凭,2009年12月毕业于香港大学取得管理学学士学位[139] - 谢子亮2006年12月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取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主修专业会计,2010年1月起成为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139] - 王贤讯2004年12月毕业于南加州大学取得社会科学文学士学位,2009年1月获爱丁堡纳皮尔大学颁发市场学深造证书,2012年11月取得香港科技大学及纽约大学的全球金融理学硕士学位[139] - 陈洪江2004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取得经济学士学位,2011年6月通过在职学习取得南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43] - 陈洪江于2018年5月获委任为香港华侨城副总经理,2019年1月获委任为华侨城(亚洲)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142] - 陈洪江于2020年7月获委任为深圳市华侨城华鑫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等多个职位[142] - 梁丙焄女士58岁,2021年12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董事会薪酬委员会主席及审核委员会成员[145] - 宋治强先生46岁,2021年12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审核委员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成员[145] - 陈继宇博士47岁,2021年12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审核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47] - 陈华品先生36岁,2012年2月加入集团,为集团总经理兼授权业务主管,在授权行业累积逾13年经验[149] - 梁女士1989年9月于香港、1991年于英格兰及威尔士、1991年于澳洲首都特区、1995年于新加坡取得律师资格[145] - 宋先生1997年12月取得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士,2006年12月取得香港理工大学企业金融学硕士[145] - 陈博士1998年11月及2004年7月于香港城市大学取得公共及社会行政文学士、计算机理学硕士[147] - 陈博士2005年5月取得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育技术硕士,2007年5月获史丹福认可项目经理资格,2010年8月于布里斯托大学取得教育博士[147] - 2017年6月陈博士获委任为香港太平绅士,2021年7月获香港特别行政区颁授荣誉勋章[148] - 陈先生2006年7月至2012年2月于Animation International Limited工作,离职前担任活动经理[149] - 谭雅芝女士42岁,2015年1月获委任为集团艺术总监,在产品设计及开发方面拥有逾18年经验[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