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格生物医药(02565)
搜索文档
派格生物医药(02565)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6 21: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9213.5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5433亿元人民币收窄40.3%[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9367.2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5549亿元人民币收窄39.8%[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亏损为人民币93.7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155.5百万元减少39.7%[44][45] - 经调整净亏损(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2025年上半年为人民币51.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67.8百万元减少24.6%[48] - 2025年上半年经营亏损9213.5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40.3%(2024年同期为1.5433亿元)[86] - 每股基本亏损改善至0.25元(9361.8万元/3.7亿股),去年同期为0.42元(15536.7万元/3.67亿股)[9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研发开支为人民币26.3百万元[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研发开支为人民币64.0百万元[30] - 研发开支2025年上半年为人民币26.3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64.0百万元减少58.9%[50] - 管理开支2025年上半年为人民币61.3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91.3百万元减少32.9%[51] - 股份为基础薪酬开支在研发中减少人民币22.3百万元,在管理中减少人民币22.8百万元[50][51] - 研发开支2629.4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9.0%(2024年同期为6403.8万元)[86] - 以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达4257.2万元,较去年同期8766万元减少51.4%[95]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金融工具净收益大幅下降至152.3万元,较去年同期328万元减少53.6%[93] - 汇兑亏损显著扩大至153.2万元,去年同期仅0.3万元[9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经营活动所用净现金2025年上半年为人民币78.0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106.2百万元改善26.5%[5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64.5百万元,较期初人民币28.4百万元增长832%[53] - 融资活动所得净现金2025年上半年为人民币228.8百万元,主要依赖股权融资[52][53] - 投资活动所得净现金2025年上半年为人民币86.8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9.0%[53] - 经营活动所用净现金为人民币78.0百万元,同比减少26.6%(2024年同期为106.2百万元)[54] - 投资活动所得净现金为人民币86.8百万元,同比增长18.9%(2024年同期为73.0百万元)[55] - 融资活动所得净现金为人民币228.8百万元,主要来自上市募集资金(2024年同期为7.8百万元)[5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人民币264.5百万元,较2024年末28.4百万元增长831.3%[57] - 总资本开支为人民币0.2百万元[6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债务和权益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2.1836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8335亿元人民币,增长75.6%[5]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末的5747万元人民币大幅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6045亿元人民币,增长353.3%[5] - 公司流动负债从2024年末的1.5767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1254亿元人民币,减少28.6%[5] - 借款总额降至人民币75.1百万元,较2024年末100.0百万元减少24.9%[58] - 资产负债比率降至32.3%(2024年末为176.6%)[59] - 租赁负债增至人民币9.0百万元,较2024年末1.5百万元增长500%[6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26.4529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为2.8392亿元)[87]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降至6818.5万元人民币(2024年末为15.3655亿元)[87] - 净资产增至26.0449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为5.747亿元)[88] - 归母公司股东权益增至25.5223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为5.219亿元)[88] - 银行可转让定期存单投资减少至5323.1万元,较期初1.39亿元下降61.6%[102]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减少至3587.2万元,较期初5639.4万元下降36.4%[104] - 计息借款减少至7505.9万元,较期初1亿万元下降25%[105]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增加至1329.7万元,较期初824.7万元增长61.2%[101] - 新增使用权资产955.9万元用于办公楼租赁[100] - 持有银行可转让定期存单:建设银行2000万元(公允价值2139万元)+恒丰银行3000万元(公允价值3184万元)[66] 核心产品PB-119进展 - 核心产品PB-119(维培那肽注射液)于2025年5月22日进入国家药监局发补审评阶段[6] - 公司预计PB-119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获得新药上市批准(NDA)[7] - 核心产品PB-119用于T2DM的新药上市申请于2023年9月获中国国家药监局受理,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获批上市[13][15][18] - PB-119于2025年5月22日正式进入国家药监局发补审评阶段[17] - 公司计划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核心产品PB-119在中国大陆市场正式上市[41] - 公司核心产品为PB-119[111] 核心产品PB-119适应症扩展计划 - PB-119用于肥胖症的Ib/IIa期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于2024年6月完成[13][16] - PB-119与基础胰岛素的联合疗法III期临床试验计划于2026年在中国启动[13][16] - PB-119与SGLT-2抑制剂的联合疗法III期临床试验计划于2026年在中国启动[13][16] 其他管线产品研发进展 - 公司已构建覆盖6款针对慢性疾病领域在研药物的管线矩阵[6][12] - 公司管线中有三款候选产品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一款已获得IND批准[12] - PB-7184用于超重或肥胖症的IIb期临床试验预计2025年在中国启动,III期跨国试验预计2026年启动[13] - PB-7184用于NASH的中国II期临床试验IND预计2025年下半年提交[13] - PB-1901用于OIC的II期临床试验预计2025年在中国启动[13] - PB-7226用于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的I期临床试验计划2026年在中国启动[13] - PB-2309(GLP-1/GIP/GCG三受体激动剂)IND申请预计2025年在中国提交[13] - PB-718已完成美国健康受试者I期临床试验并显示良好安全性和疗效,并完成中国肥胖患者Ib/IIa期临床试验受试者随访[22] - PB-1902计划于2025年在中国启动治疗OIC的II期临床试验[24] - PB-722计划于2026年启动治疗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的I期临床试验,2027年启动II期临床试验[25] - PB-2301计划于2026年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治疗T2DM、NASH和肥胖症的IND申请[26] - PB-2309计划于2025年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治疗T2DM、NASH和肥胖症的IND申请[28] - PB-722于2023年5月获得国家药监局IND批准,成为中国首个获此批准的治疗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候选药物[25] - PB-1902已完成两项I期临床研究,显示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PK和PD特性[24] - 公司正推进两个早期研发项目计划提交IND申请[42] 公司战略与业务聚焦 - 公司专注于代谢性疾病治疗领域,重点开发2型糖尿病、肥胖症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疾病疗法[11] - 公司专注于慢性疾病领域解决未满足临床需求[40] - SGLT-2负责重新吸收肾小球过滤葡萄糖的80-90%[119] - SGLT-2是肾脏葡萄糖重吸收的主要协同转运蛋白[119] 商业化准备与策略 - 公司无商业化规模生产设施,完全依赖CDMO合作伙伴进行生产[3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无任何商业化产品[32] - 公司已终止2024年9月签订的PB-119商业化合作协议,正在协商新安排[38] - 公司计划通过合作方而非自建销售团队进行商业化推广[32] - 公司已完成PB-119上市前策略规划及定价策略制定[34] - 公司核心推广素材及患者支持体系已准备就绪[35] 知识产权与研发能力 - 公司拥有83项专利和专利申请,其中核心产品相关专利13项及专利申请15项[39] - 研发团队中多数成员具备10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从事候选产品改良超过13年[29] 融资与资金使用 - 全球发售净筹得款项约2.318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2.126亿元)[81] - 核心产品PB-119商业化及适应症扩展分配资金1.067亿元人民币占净所得款项总额50.2%[81] - 主要产品PB-718进一步开发分配资金7330万元人民币占净所得款项总额34.5%[81] - 其他管线候选产品研发分配资金1130万元人民币占净所得款项总额5.3%[81] - 首次公开发售募集资金约2.76亿元人民币(3.01亿港元)[106] - 派格生物H股于2025年5月27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12] 公司治理与结构 - 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由Michael Min XU博士兼任未按守则分离职责[77] - 审计委员会确认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期财务业绩符合会计准则[79] - 公司董事长为Michael Min XU博士[117] - 公司执行董事包括Michael Min XU博士和王小军女士[118] - 公司拥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8] - 公司H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112]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中国杭州[117] - 公司于2008年5月13日在中国注册成立[111] - 公司于2020年12月30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111] - 公司报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112] 人力资源与运营 - 雇员人数降至58名(2024年末为64名)[68] 风险因素 - 公司自成立以来产生大额净亏损且未来可能无法实现或维持盈利能力[76] - 公司业务高度依赖PB-119的成功获批及销售[71] - 临床药物开发周期漫长且耗资巨大结果存在不确定性[71] - 公司候选药物可能因安全性或疗效问题导致开发延迟或失败[71] - 公司依赖第三方合作生产候选药物存在供应链风险[76] - 公司可能无法通过知识产权为候选药物获得足够专利保护[71] 其他事项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0] - 公司不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3]
生物科技股多数下跌,云康集团跌超14%,腾盛博药跌超8%
格隆汇· 2025-08-19 15:29
港股生物科技股表现 - 港股生物科技板块普遍下跌,歌礼制药-B跌幅最大达15.06%,最新价15.51港元,总市值149.46亿港元 [1][2] - 云康集团下跌14.18%,最新价2.3港元,总市值14.29亿港元 [1][2] - 派格生物医药-B下跌9.15%,最新价31.76港元,总市值122.58亿港元 [1][2] - 腾盛博药-B下跌8.3%,最新价2.21港元,总市值15.9亿港元 [1][2] - 中国抗体-B下跌7.49%,最新价3.21港元,总市值43.71亿港元 [1][2] - 嘉和生物-B下跌7.08%,最新价4.46港元,总市值23.47亿港元 [1][2] - 思路迪医药股份下跌6.06%,最新价7.91港元,总市值20.42亿港元 [1][2] - 泰格医药下跌5.73%,最新价54.25港元,总市值467.11亿港元 [1][2] - 加科思-B下跌5.69%,最新价8.12港元,总市值64.04亿港元 [1][2] - 药明巨诺-B下跌5.14%,最新价5.72港元,总市值23.82亿港元 [1][2] - 三叶草生物-B下跌5.13%,最新价0.74港元,总市值9.6亿港元 [1][2] - 君实生物下跌4.69%,最新价34.54港元,总市值354.62亿港元 [2] - 昭衍新药下跌4.38%,最新价23.14港元,总市值173.43亿港元 [2] 生物科技公司市值变动 - 泰格医药总市值最高达467.11亿港元,但股价仍下跌5.73% [2] - 君实生物总市值354.62亿港元,股价下跌4.69% [2] - 昭衍新药总市值173.43亿港元,股价下跌4.38% [2] - 中慧生物-B总市值201.25亿港元,股价下跌4.39% [2] - 歌礼制药-B总市值149.46亿港元,股价跌幅最大 [2]
港股生物科技股多数下跌,云康集团跌超14%,腾盛博药跌超8%
格隆汇APP· 2025-08-19 14:10
港股生物科技股整体表现 - 港股生物科技股多数下跌 涉及歌礼制药 云康集团 派格生物医药 腾盛博药 中国抗体 嘉和生物 思路迪医药股份 泰格医药 加科思 药明巨诺 三叶草生物等公司[1] 个股价格变动情况 - 歌礼制药-B股价下跌15.06%至15.51港元 总市值149.46亿港元[2] - 云康集团股价下跌14.18%至2.3港元 总市值14.29亿港元[2] - 派格生物医药-B股价下跌9.15%至31.76港元 总市值122.58亿港元[2] - 腾盛博药-B股价下跌8.3%至2.21港元 总市值15.9亿港元[2] - 中国抗体-B股价下跌7.49%至3.21港元 总市值43.71亿港元[2] - 嘉和生物-B股价下跌7.08%至4.46港元 总市值23.47亿港元[2] - 思路迪医药股份股价下跌6.06%至7.91港元 总市值20.42亿港元[2] - 泰格医药股价下跌5.73%至54.25港元 总市值467.11亿港元[2] - 加科思-B股价下跌5.69%至8.12港元 总市值64.04亿港元[2] - 药明巨诺-B股价下跌5.14%至5.72港元 总市值23.82亿港元[2] - 三叶草生物-B股价下跌5.13%至0.74港元 总市值9.6亿港元[2] 其他相关个股表现 - 宜明昂科-B股价下跌4.76%至12.81港元 总市值52.18亿港元[2] - 君实生物股价下跌4.69%至34.54港元 总市值354.62亿港元[2] - 中慧生物-B股价下跌4.39%至51.15港元 总市值201.25亿港元[2] - 昭衍新药股价下跌4.38%至23.14港元 总市值173.43亿港元[2]
港股异动 | 派格生物医药-B(02565)再涨超15%创上市新高 GLP-1板块热度升温 公司内在价值有望加速释放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14:13
公司股价表现 - 派格生物医药-B(02565)股价再涨超15% 高见37港元创上市新高 截至发稿涨14.5%报36.64港元 成交额2599.96万港元[1] 行业催化因素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获批MASH新适应症 引发GLP-1板块热度提升[1] - 中国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 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糖尿病群体 预计2030年达1.64亿人[1] - 中国超重人群规模庞大 预计2030年达2亿至2.5亿人[1] 公司研发管线 - 公司专注于慢性病创新疗法研发 旗下共有6款在研药物[1] - 4条管线与GLP-1类药物相关 适应症主要针对肥胖、超重及糖尿病领域[1] - 核心产品PB-119为GLP-1受体激动剂 用于减重领域且最具商业化潜力[1]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市场成为全球制药巨头与本土企业关键战略高地[1] - 公司有望通过差异化创新能力和BIC属性核心品种维培那肽重塑国内T2DM治疗市场格局[1] - 市场潜力持续释放将加速公司内在价值实现[1]
派格生物医药-B再涨超15%创上市新高 GLP-1板块热度升温 公司内在价值有望加速释放
智通财经· 2025-08-18 14:12
股价表现 - 派格生物医药-B(02565)股价再涨超15% 高见37港元创上市新高 截至发稿涨14.5%报36.64港元 成交额2599.96万港元[1] 行业动态 - 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获批MASH新适应症 引发GLP-1板块热度[1] - 中国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 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糖尿病人群 预计2030年达1.64亿人[1] - 中国超重人群预计2030年达2亿至2.5亿人[1] 公司产品管线 - 公司专注于慢性病创新疗法研发 共有6款在研药物[1] - 4条管线与GLP-1类药物相关 适应症主要针对肥胖、超重、糖尿病领域[1] - 核心产品PB-119为GLP-1受体激动剂 用于减重领域[1] 市场竞争地位 - 中国成为全球制药巨头与本土企业争夺的关键战略高地[1] - 派格生物有望凭借差异化创新能力和BIC属性核心品种维培那肽重塑国内T2DM治疗市场格局[1] - 公司价值洼地增长可期 有望加速释放自身内在价值[1]
港股收盘 | 恒指收跌0.98% 互联网医疗股逆势走强 银诺医药-B首挂暴涨200%
智通财经· 2025-08-15 17:3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98%或249.25点至25270.07点 成交额3126.87亿港元 恒生国企指数下跌0.98%至9039.09点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59%至5543.17点 [1] - 兴业证券认为8月港股行情震荡分化 短期聚焦中报业绩和性价比 中美贸易谈判及美股波动可能带来震荡 中短期维持下半年震荡向上创新高判断 美联储降息预期可能刺激港股流动性 [1] 蓝筹股表现 - 京东健康领涨蓝筹股 上涨11.67%至61.25港元 贡献恒指11.31点 中金表示25H1业绩超预期 2Q25单季度收入186.5亿元(同比增长23.7%) 1H25活跃用户超2亿创历史新高 [2] - 信义光能上涨5.96%至3.38港元 贡献恒指1.37点 阿里健康上涨4.92%至5.33港元 贡献恒指2.51点 [2] - 新鸿基地产下跌5.35%至92港元 拖累恒指11.88点 恒基地产下跌4.63%至27.6港元 拖累恒指3.07点 [2] 互联网医疗板块 - 叮当健康大涨36.07%至0.83港元 京东健康上涨11.67%至61.25港元 阿里健康上涨4.92%至5.33港元 众安在线上涨3.25%至19.05港元 [3] - 里昂研报显示京东健康1H25营收353亿元(同比增长24.5%) Ebit达25亿元(同比增长57%) 药品销售因原研药需求转移而增长 [4] - 国信证券认为AI医疗与AI制药市场潜力巨大 中信证券表示医疗健康产业全年收入利润现金流将稳健修复 政策优化及AI赋能推动板块估值重估 [4] 中资券商板块 - 中信建投证券上涨10.98%至15.16港元 中州证券上涨9.03%至3.02港元 中金公司上涨8.5%至22.98港元 国联民生上涨7.4%至7.11港元 [5] - 7月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反映资金向金融市场转移 理财规模增幅不及去年同期及存款利率下调促使资金流向股市债市 [5][6] - 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创十年新高 国泰海通认为A股股权融资改善港股活跃 头部券商在投行业务保持领先 [6] 光伏板块 - 信义光能上涨8.15%至3.45港元 福莱特玻璃上涨6.88%至10.88港元 协鑫科技上涨6.96%至1.23港元 新特能源上涨6.6%至6.95港元 凯盛新能上涨5.12%至4.93港元 [6][7] - 光伏组件再现缺货涨价 上游多晶硅原料涨价及部分型号产能不足导致 不同于此前因下游需求旺盛的抢装潮 [7] - 中信建投指出产业链价格端取得初步成效 硅料硅片电池已顺价 40%开工率对应硅料全成本约4.7-6.3万元/吨 成本端对价格支撑力度强 [7] 稳定币概念板块 - 耀才证券金融下跌7.91%至12.8港元 连连数字下跌2.7%至10.08港元 胜利证券下跌1.82%至7港元 德林控股下跌1.89%至3.12港元 [7] - 香港金管局及证监会就稳定币相关市场波动发布联合声明 波动源于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相关公告及市场揣测 [8] - 金管局强调将采取稳健审慎方式设立较高门槛 表达意向或提交申请不保证获发牌照 [8] 热门异动股表现 - 银诺医药-B首挂上市暴涨206.48%至57.25港元 成交额9.78亿港元 招股获超额认购5340倍 反映市场对GLP-1类药物赛道关注 [9] - 力劲科技大涨46.02%至6.79港元 成交额24.76亿港元 与四家公司签署镁合金人形机器人联合研发协议 突破机器人重量与强度瓶颈 [10] - 远大中国上涨84.34%至0.153港元 预期1H25净利润1.5-2.1亿元(2024年同期600万元) 因国际化战略进展及汇兑收益增长 [11][12] - 今海医疗科技下跌50.56%至0.89港元 以每股1.35港元折价17.68%认购1.2亿股 净筹资约1.6亿港元用于并购医疗项目及研发开支 [13]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8月1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16:47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8月15日收盘,共有133只股票创52周新高 [1] - 瑞港建设(06816)以94.74%的创高率位居榜首,收盘价0.260港元,最高价0.370港元 [1] - 力劲科技(00558)创高率达60.74%,收盘价6.790港元,最高价7.860港元 [1] - 派格生物医药-B(02565)创高率为39.18%,收盘价32.000港元,最高价34.100港元 [1] 各行业创新高股票分布 - 生物医药行业多只股票表现突出,包括百心安-B(25.60%)、基石药业-B(18.13%)、歌礼制药-B(13.79%) [1] - 科技板块中FIT HON TENG创高率26.04%,京东健康及京东健康-R分别达12.08%和11.03% [1] - 工业制造领域力劲科技(60.74%)、建滔积层板(24.43%)、中国铝业(4.93%)表现亮眼 [1][2] - 金融板块中国银河(7.53%)、中信证券(4.13%)、华润置地(3.14%)均创新高 [1][2] 创新高股票价格区间 - 高价股群体包括科伦博泰生物-B(434.000港元)、百济神州(191.500港元)、翰森制药(37.300港元) [3][4] - 中价股以京东健康(61.250港元)、石药集团(10.960港元)、华虹半导体(51.300港元)为代表 [1][2] - 低价股中瑞港建设(0.260港元)、远大中国(0.153港元)、久久王(0.186港元)涨幅显著 [1] 52周新低股票情况 - 今海医疗科技(02225)创低率-49.45%,收盘价0.890港元,最低价0.550港元 [4] - 恒泰裕集团(08081)创低率-12.50%,收盘价0.014港元 [4] - 欢喜传媒(01003)创低率-7.91%,收盘价0.236港元,最低价0.198港元 [4]
港股异动|港股减肥药迎爆点 银诺医药-B(02591)首挂暴涨引领 派格生物医药-B(02565)涨超40% 公司核心品种PB-119商业化在即
金融界· 2025-08-15 10:07
公司股价表现 - 派格生物医药-B股价大幅上涨37.83%至33.83港元 成交额达2335.58万港元 市值突破128.52亿港元 [1] - 同行业公司银诺医药-B首日上市高开285% 市值超328亿港元 招股期间获超额认购5340倍 [1] 行业市场动态 - GLP-1类药物赛道获资本市场高度关注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交易规模达130.24亿美元 接近上年全年总额 [1] - 内分泌疾病治疗市场持续扩容 银诺医药超额认购表现反映市场对细分领域的强烈需求 [1] 公司研发进展 - 派格生物医药拥有六款候选药物组成的研发管线 其中三款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一款已获得IND批准 [1] - 核心产品PB-119为自主开发的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 处于接近商业化阶段 [1] 市值比较分析 - 派格生物医药当前市值128.52亿港元 较同行业银诺医药328亿港元市值存在显著差距 显示潜在增长空间 [1]
港股减肥药迎爆点 银诺医药-B首挂暴涨引领 派格生物医药-B涨超40% 公司核心品种PB-119商业化在即
智通财经· 2025-08-15 09:49
公司股价表现 - 派格生物医药-B(02565)股价大涨37.83%至33.83港元 成交额2335.58万港元 市值突破128.52亿港元 [1] - 同行业公司银诺医药-B(02591)首日上市高开285% 市值超328亿港元 招股期间获超额认购5340倍 [1] - 派格生物医药当前市值较银诺医药存在显著差距 凸显市场对其长期价值的认可 [1] 行业发展趋势 - GLP-1类药物赛道获资本市场高度关注 银诺医药超额认购反映市场热情 [1] - 全球GLP-1受体激动剂市场持续扩容 2025年第一季度相关领域全球交易规模达130.24亿美元 接近上年全年总额 [1] 研发管线进展 - 公司拥有六款候选药物组成的多元化研发管线 其中三款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一款已获得IND批准 [1] - 核心产品PB-119为自主开发的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 处于接近商业化阶段 [1]
港股异动 | 港股减肥药迎爆点 银诺医药-B(02591)首挂暴涨引领 派格生物医药-B(02565)涨超40% 公司核心品种PB-119商业化在即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09:45
公司表现 - 派格生物医药-B(02565)股价大涨37 83%至33 83港元,成交额2335 58万港元,最新市值突破128 52亿港元 [1] - 银诺医药-B(02591)首日上市大幅高开285%,市值超328亿港元,招股期间获超额认购5340倍 [1] - 派格生物医药当前市值较同行业银诺医药仍有较大差距,显示市场对其长期价值的认可 [1] 行业动态 - GLP-1类药物赛道及内分泌疾病治疗市场受到资本市场高度关注 [1] - 2025年一季度GLP-1相关领域全球交易规模达130 24亿美元,接近上年全年总额 [1] 研发进展 - 派格生物医药拥有六款候选药物组成的多元化研发管线 [1] - 其中三款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一款已获得IND批准 [1] - 核心产品PB-119为接近商业化阶段的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