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竹生物-B(02575)
搜索文档
003041!4分钟直线涨停!利好!A股这一赛道 全线爆发!
证券时报网· 2025-10-15 12:57
板块表现 - 电子商务、日用化工、医药生物、休闲食品等板块涨幅居前 [1] - 地面兵装、稀有金属、风电设备、多元金融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A股早盘小幅震荡,主要股指涨跌互现,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北证50、创业板指微幅飘红,沪深300、科创50微幅飘绿,上涨个股多于下跌个股 [5] 电子商务行业 - “双十一”购物节全面开启,电子商务概念股强势上攻,板块指数一度放量涨近3% [2] - 京东较2024年提前3天开启2025年“双十一”,淘宝、天猫第一阶段活动于2025年10月15日10:00开始 [3] - 相关概念股表现活跃,若羽臣、壹网壹创、丽人丽妆、青木科技盘中直线拉升,真爱美家开盘约4分钟直线涨停,久其软件、香山股份、远大控股强势封板 [2] - 小红书概念、抖音概念、网红概念、跨境电商等相关板块跟涨 [2] - 2025年1月—8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6%,智能穿戴、电脑和手机等数字产品线上销售额分别增长25.2%、23.7%和20.2% [4] - 线上服务消费增长18.9%,其中旅游、餐饮线上销售额增长25.5%、19.1% [4] - 跨境电商迅猛发展,1月—8月重点监测平台印尼燕窝、哈萨克斯坦红花籽油、乌兹别克斯坦糖果销售额分别增长160.1%、143.2%和94.6% [6] - 电商大促有望带来潜在消费需求释放,计划性消费需求增多可能利好货架电商 [6] 医药生物行业 - 医药生物股早间集体走强,创新药方向领涨,板块指数高开高走放量涨逾2% [7] - 亚太药业连续第2日一字涨停,广生堂20cm封板,舒泰神、赛升药业、济民健康等强势涨停或涨超10% [7] - 化学制药、免疫治疗、仿制药、辅助生殖等细分板块涨幅居前,向日葵、昂利康、联环药业等涨停 [9] - 港交所掀创新药IPO热潮,涵盖小分子药物、溶瘤病毒、ADC、siRNA、放射性药物等前沿领域 [9] - 贝达药业、长春高新、百利天恒、博瑞医药等有望实现“A+H” [9] - 轩竹生物在港交所上市交易,盘中一度大涨逾167%,截至发稿仍大涨逾130% [10][11] - 轩竹生物以“消化+肿瘤”为核心赛道,同时布局NASH领域,该领域国内尚无获批疗法,患者基数庞大 [12] - 2025年以来中国创新药出海BD交易数量为95项,累计交易金额达890亿美元,占全球交易金额的33% [12] - 中国创新药BD出海、持续数据催化和新产品销售放量将依次推动行业崛起 [12]
港股新股轩竹生物-B高开153.97%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5 09:59
新股上市表现 - 10月15日早盘,港股新股轩竹生物-B高开153.97%,发售价为每股11.60港元[1] - 早盘实时股价为29.460港元,对应人民币价格为26.908元[2] - 成交总量为864.40万股,换手率达到5.38%,成交总额为2.57亿[2] 公司研发管线 - 公司拥有超过十种药物资产在开发中,覆盖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等领域[1] 财务指标概况 - 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权益回报率(ROE)分别为-27.07%、-58.16%和-13.11%[2] - 同期公司资产回报率(ROA)分别为-21.65%、-44.20%和-9.80%[2] - 公司毛利率在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间分别为68.97%、54.80%和57.04%[2] - 公司负债率从2023年的15.95%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0.68%[2]
“双轮驱动+商业化三驾马车”,轩竹生物-B剑指港市Biopharma新标杆
智通财经· 2025-10-15 09:53
宏观与行业背景 - 美联储于今年9月首次降息,全球资金流向新兴市场趋势明显,对正处于估值上修周期的港股创新药板块带来边际提振 [1] - 国内政策鼓励创新药全链条发展及“反内卷”等积极信号出现,市场普遍研判港股创新药牛市有望持续 [1] - 在此市场背景下,轩竹生物作为高价值稀缺创新药标的,是投资者进行配置的重要观察窗口 [3] 公司上市概况 - 轩竹生物于10月15日正式在港股挂牌上市,IPO发行价为11.60港元/股,募资总额约7.8亿港元 [1] - 上市当日股价早盘冲高至31港元,较发行价涨幅高达167% [1] - 公司是国内“商业化初期即上市”的创新药企代表,创立于2008年,已建立全面的内部研发平台 [1] 核心产品管线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形成以消化系统和肿瘤领域为主的“三驾马车”产品矩阵,包括吡洛西利片、地罗阿克片和安奈拉唑钠,于2025年进入商业化爆发期 [4] - 安奈拉唑钠是首款及唯一由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质子泵抑制剂,于2023年6月获批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同年12月获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10][14] - 安奈拉唑钠自商业化至2025年6月30日已取得4800万元销售额,证明公司商业化能力 [14] - 吡洛西利是公司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CDK4/6抑制剂,于今年5月15日获批上市,其临床试验数据精准匹配中国乳腺癌治疗现状 [4][5] - 地罗阿克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ALK抑制剂,针对ALK重排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11] 产品市场潜力与差异化优势 - 中国CDK4/6抑制剂市场从2018年的1亿元增至2024年的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78.8%,预计2032年达130亿元 [5] - 吡洛西利是针对所有治疗线的晚期HR+/HER2-乳腺癌的综合解决方案,并探索用于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市场潜力庞大 [8] - 中国消化性溃疡患病人数从2018年的7140万人增至2024年的7430万人,预计2032年达8120万人,其中约75%为十二指肠溃疡 [10] - 安奈拉唑钠相较于雷贝拉唑表现出更好安全性,可减轻肾脏负担,公司正寻求扩大其适应症至反流性食管炎,已启动III期临床试验 [10] - ALK阳性NSCLC患者从2018年的68,400人增至2024年的91,200人,预计2032年达121,700人,对应市场规模接近百亿 [11] - 地罗阿克与第一代ALK抑制剂相比具有更高选择性和更强结合力,具备较好中枢神经系统穿透性,在脑转移控制方面疗效突出 [11] 研发实力与技术创新 - 公司已建立小分子药物研发平台、生物药研发平台和临床开发平台在内的三大技术平台,支持从早期发现到临床验证的全流程研发 [12] - 公司2023年和2024年确认研发投入分别为2.39亿元和1.86亿元 [12] - 公司拥有超过十种在研药物资产,涵盖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一个项目处于NDA阶段,一个处于III期临床,四个处于I期临床,五个已获IND批准的研发格局 [12] 商业化网络与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拥有超过90家分销商,覆盖全国各地超过1500家医院 [1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789万元,同比增长约12% [15] - 公司运营费用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3.41亿元和5.88亿元,2025年上半年降至1.25亿元,显示精细化管理下费用稳中趋降 [15] - 公司研发支出从2022年的4.01亿元、2023年的2.39亿元,降至2024年的1.86亿元和2025年上半年的8370.5万元,反映创新研发正转化为商业化成果 [15]
“双轮驱动+商业化三驾马车”,轩竹生物-B(02575)剑指港市Biopharma新标杆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09:52
宏观与市场背景 - 美联储于今年9月宣布首次降息,全球资金流向新兴市场的趋势愈加明显,对正处于估值上修周期的港股创新药板块带来边际提振 [1] - 国内政策鼓励创新药全链条发展及出现“反内卷”等积极信号,市场普遍研判港股创新药牛市有望持续 [1] - 在此背景下,轩竹生物于10月15日登陆港市,IPO发行价为11.60港元/股,募资总额约7.8亿港元,上市当日股价早盘冲高至31港元,涨幅高达167% [1] 公司核心产品管线(“三驾马车”) - 公司形成以吡洛西利片(CDK4/6抑制剂)、地罗阿克(ALK抑制剂)和安奈拉唑钠(质子泵抑制剂)为核心的商业化“三驾马车”产品矩阵 [3] - 吡洛西利片于今年5月15日获批上市,其临床研究精准匹配中国乳腺癌患者特点(如中位发病年龄更早、Luminal B型比例更高),研究组中既往接受晚期化疗患者占比23.9%,原发内分泌耐药患者25.6% [3][4] - 吡洛西利联合用药使二线治疗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14.7个月(研究者评估),BIRC评估长达17.5个月,其单药后线治疗无进展生存期长达11个月,刷新全球同类疗法纪录 [4] - 中国CDK4/6抑制剂市场由2018年的1亿元增至2024年的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8.8%,并预计2032年将达130亿元 [4] - 安奈拉唑钠于2023年6月获批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是中国首款及唯一由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PPI,其代谢特征可减轻肾脏负担并降低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在头对头试验中相较于雷贝拉唑表现出更好安全性 [9] - 中国消化性溃疡患病人数由2018年的7140万人增至2024年的7430万人,预计2032年将增至8120万人,其中约75%为十二指肠溃疡 [9] - 地罗阿克是新一代ALK抑制剂,用于治疗ALK重排晚期非小细胞肺癌,ALK阳性NSCLC患者由2018年的68,400人增至2024年的91,200人,复合年增长率为4.9%,预计2032年将达121,700人 [10] 研发实力与平台 - 公司2023年和2024年确认研发投入分别为2.39亿元和1.86亿元,建立了小分子药物、生物药和临床开发三大技术平台 [11] - 公司共有超过十种药物资产在积极开发中,涵盖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形成一个药物处于NDA注册阶段,一个处于III期临床试验,四个处于I期临床试验,五个已获IND批准的“阶梯有序”研发格局 [11] 商业化进展与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拥有超过90家分销商,覆盖全国各地超过1500家医院 [13] - 安奈拉唑钠自商业化至2025年6月30日已取得4800万元销售额,并于获批同年12月获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1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789万元,同比增长约12% [13] - 公司运营费用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为3.41亿元和5.88亿元,2025年上半年降至1.25亿元,研发支出2022年与2023年分别为4.01亿元、2.39亿元,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分别降至1.86亿元和8370.5万元 [14]
港股轩竹生物-B首日上市开盘涨约15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09:46
公司上市表现 - 公司轩竹生物-B于10月15日在港股首次上市 [2] - 公司上市首日开盘价约为29.46港元/股 [2] - 公司上市首日开盘涨幅约154% [2]
港交所新股轩竹生物上市首日高开153.97%
北京商报· 2025-10-15 09:45
公司上市表现 - 轩竹生物于10月15日在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02575 HK [1] - 上市首日股价高开153.97%,开盘价为29.46港元/股 [1] 公司业务与产品管线 - 公司为创新药企,拥有超过十种在研药物资产 [1] - 研发管线涵盖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领域 [1] - 核心产品为自主研发的KBP-3571,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1]
轩竹生物-B首挂上市 早盘高开153.97% 旗下已有三款产品获批上市
智通财经· 2025-10-15 09:36
公司上市概况 - 公司于香港联交所首次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2575,每股发行定价为11.60港元 [1] - 本次发行股份总数为6733.35万股,每手交易单位为500股 [1] - 上市募资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01亿港元 [1] - 上市首日股价表现强劲,截至发稿时股价为29.46港元,较发行价上涨153.97%,成交额达2.57亿港元 [1] 公司业务与研发平台 - 公司是一家以创新为驱动的中国生物制药公司 [1] - 自2008年被四环医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多数权益后,已建立全面的内部研发平台 [1] - 研发平台支持公司开发多样化且均衡的药物管线 [1] 药物研发管线 - 公司拥有超过十种处于积极开发阶段的药物资产,治疗领域涵盖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1] - 研发管线包括三项已获新药上市申请批准的资产,一项处于NDA注册阶段的药物项目,一项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的药物项目,四项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的药物项目,以及五项已获临床试验批准的药物项目 [1] - 管线中拥有三款核心产品:KBP-3571(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创新质子泵抑制剂,已获NDA批准)、XZP-3287(靶向乳腺癌的CDK4/6抑制剂,已获NDA批准)、XZP-3621(靶向非小细胞肺癌的ALK抑制剂,已获NDA批准) [2] - 管线设计从战略上平衡了开发风险与创新,使商业化或后期资产能够支持早期创新药物的开发 [2]
新股首日 | 轩竹生物-B(02575)首挂上市 早盘高开153.97% 旗下已有三款产品获批上市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09:32
公司上市概况 - 公司于香港联合交易所首次挂牌上市 股票代码为02575 [1] - 每股发行定价为11.60港元 共发行6733.35万股股份 每手交易单位为500股 [1] - 本次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01亿港元 [1] - 上市首日股价表现强劲 截至发稿时股价为29.46港元 较发行价上涨153.97% 成交额达2.57亿港元 [1] 公司研发管线 - 公司是一家以创新为驱动的中国生物制药公司 自2008年被四环医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多数权益以来 已建立全面的内部研发平台 [1] - 公司拥有超过十种在研药物资产 覆盖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三大治疗领域 [1] - 研发管线进展包括:三项资产已获新药上市申请批准 一项资产处于新药上市申请注册阶段 一项资产处于III期临床试验 四项资产处于I期临床试验 五项资产已获新药临床试验批准 [1] - 管线中有三款核心产品:KBP-3571是已获NDA批准的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创新质子泵抑制剂 XZP-3287是已获NDA批准的靶向乳腺癌的CDK4/6抑制剂 XZP-3621是已获NDA批准的靶向非小细胞肺癌的ALK抑制剂 [2] - 公司的管线设计从战略上平衡了开发风险与创新 使商业化或后期资产能够支持早期创新药物的开发 [2]
港股异动丨轩竹生物首日上市高开154%
格隆汇· 2025-10-15 09:31
招股书显示,轩竹生物是一家以创新为驱动的中国生物制药公司,凭借对中国医药行业的理解和对其独 特临床需求的洞察,改善患者健康和生活。自四环医药于2008年收购山东轩竹多数权益以来,公司已经 建立一个全面的内部研发平台,支持公司开发多样化且均衡的管线。 由四环医药分拆的轩竹生物-B(2575.HK)今日首日上市,高开153.97%报29.46港元。该股此次IPO定价 11.6港元,公开发售获4908.33倍认购,国际配售获10.15倍认购。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轩竹生物有超过十种药物资产在积极开发中,涵盖消化系统疾病、肿瘤和非酒 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包括三项NDA批准资产,一个药物项目处于NDA注册阶段,一个药物项目处 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四个药物项目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五个已获IND批准。 | 02575 轩竹生物-B | | 103 | | --- | --- | --- | | 29.460↑+17.860 +153.97% 等待开盘 10/15 09:20 | | | | * % % 目 ♥ 白选 | | . 快捷交易 | | 最高价 29.460 | 开盘价 29.460 | 成交量 8 ...
从Biotech到Biopharma的跨越:轩竹生物-B(2575.HK)以“三轮驱动”构建国产创新药核心竞争力
格隆汇· 2025-10-15 09:23
上市表现与市场意义 - 轩竹生物于10月1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香港公开发售获4,908.33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0.15倍认购 [1] - 暗盘交易阶段股价收涨172.41%,上市首日开盘跳涨98.28%,市场交投活跃 [1] - 此次上市被视为中国创新药产业从调整期向回暖期过渡的关键积极信号,为板块后续融资与发展注入动能 [1] 核心产品管线与临床优势 - 安奈拉唑钠是国内首款且唯一自主研发的质子泵抑制剂,III期临床试验显示81.2%患者用药首日即可缓解症状,其安全性显著优于雷贝拉唑 [4] - 吡洛西利片是国内首个获批用于HR+/HER2-晚期乳腺癌单药治疗的CDK4/6抑制剂,该亚型占中国乳腺癌患者总量约75% [5] - 地罗阿克作为新一代ALK抑制剂,III期临床数据显示可将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57.8%,且对脑转移患者疗效突出 [6] 研发效率与平台建设 - 公司以"轩竹速度"实现三年三款核心创新药落地,研发转化效率处于行业前列 [3] - 小分子药物研发平台利用CADD与SBDD技术精准设计候选药物,生物药研发平台拥有专有去岩藻糖化CHO细胞系以增强ADCC与ADCP效应 [13] - 临床开发平台由约40人专业团队组成,过去五年累计管理/推进超30项临床试验,多次为核心产品争取临床试验阶段豁免资格 [13] 商业化能力与市场布局 - 核心产品安奈拉唑钠自2023年11月商业化以来,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销售额达4800万元,并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14] - 公司合作分销商超90家,终端触达全国1500余家医院,形成"分销商-医院"两级覆盖体系 [15] - 商业化网络可快速承接吡洛西利片、地罗阿克片等新产品的推广,实现渠道协同效应 [15] 管线梯度与战略布局 - 管线形成"3款商业化产品+4款关键在研产品+多项早期资产"的立体化结构,平衡研发风险与业绩增长 [10] - 公司聚焦"消化+肿瘤"两大成熟存量市场,同时前瞻性布局NASH领域,该领域国内尚无获批疗法,患者基数庞大 [9] - 梯度管线设计保障研发成果的持续转化,支撑公司可持续增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