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津港发展(03382)
icon
搜索文档
A股申购 | 尼龙厂商海阳科技(603382.SH)开启申购 或面临毛利率下降风险
智通财经网· 2025-06-03 06:34
公司概况 - 海阳科技是国内从事尼龙6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主要企业之一,已形成集切片、丝线及帘子布完整的尼龙6系列产品体系 [1] - 主要产品包括尼龙6切片、尼龙6丝线及帘子布(含尼龙6、涤纶和尼龙66帘子布) [1] - 客户覆盖巴斯夫、恩骅力、晓星集团、正新集团、中策橡胶、玲珑轮胎等国内外知名化工、化纤及轮胎企业 [1]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小幅增长:39.47亿元→40.67亿元→41.13亿元,2024年1-6月达27.42亿元 [2] - 净利润持续下滑:2021年2.82亿元→2022年1.67亿元(同比降40.8%)→2023年1.40亿元→2024年1-6月8124.72万元 [2] - 主营业务毛利率逐年下降:2021年15.05%→2022年10.37%→2023年8.12%→2024年1-6月7.83% [2] - 2024年6月末资产总额32.70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65.6%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021年47.79%降至2024年1-6月的7.07% [3] 财务结构 - 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2021年43.93%(母公司口径)→2024年6月56.39% [3] - 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偏低:2024年6月流动比率1.15,速动比率0.81 [3]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38亿元,但2024年1-6月为-4564.53万元 [3] 研发与分红 - 研发投入占比波动:2021年2.27%→2024年1-6月2.21% [3] - 2021-2023年现金分红总额分别为674.93万元、2039.08万元、2039.08万元 [3] 发行信息 - 发行价11.50元/股,市盈率12.69倍,申购上限1.45万股 [1] - 东兴证券担任保荐人,登陆上交所 [1]
尼龙6系列产品研发企业 海阳科技(603382.SH)拟公开发行4531.29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5-22 19:36
发行概况 - 公司拟公开发行4531.29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数比例不低于25% [1] - 员工持股计划参与战略配售不超过发行规模的10%(453.129万股),认购金额不超过6000万元 [1] - 初步询价日期为2025年5月28日,申购日期为2025年6月3日,计划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1] 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国内尼龙6系列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主要企业,产品线涵盖切片、丝线及帘子布 [1] - 核心产品包括尼龙6切片、尼龙6丝线及帘子布(含尼龙6、涤纶和尼龙66帘子布) [1] - 坚持"以尼龙6新材料为主线"的多元化发展战略,目标成为行业领跑者 [1]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1.25亿元、1.66亿元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45亿元(同比持平),归母净利润3155.81万元(同比增33.19%) [2] - 尼龙6切片和帘子布单价因原材料价格下行下滑,但销量同比增长 [2] 募投项目 - 募集资金拟用于年产10万吨改性高分子新材料项目(一期) [2] - 年产4.5万吨高模低缩涤纶帘子布智能化技改项目 [2] - 补充流动资金 [2]
天津港发展(0338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21:45
公司整体业务吞吐量数据变化 - 2024年公司散杂货总吞吐量2.5497亿吨,2023年为2.378亿吨;集装箱总吞吐量2047万标准箱,2023年为2002万标准箱[20] - 2024年公司合并散杂货吞吐量1.9684亿吨,2023年为1.7638亿吨;合并集装箱吞吐量1202万标准箱,2023年为1180万标准箱[20] - 2024年公司完成货物吞吐量4.53亿吨,同比增长1.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4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2%[30] - 2024年公司完成货物总吞吐量4.53亿吨,较2023年的4.45亿吨同比上升1.9%;集装箱总吞吐量2047万标准箱,较2023年的2002万标准箱同比上升2.2%[41] - 散杂货总吞吐量25497万吨,较上年上升7.2%,综合平均单价每噸29.7港元,较上年下降1.1%[51][52] - 集装箱总吞吐量2047万标准箱,较上年上升2.2%,综合平均单价每标准箱184.1港元,较上年上升2.6%[53][54]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137.21亿港元,2023年为134.84亿港元;除所得税前溢利21.84亿港元,2023年为20.85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6.90亿港元,2023年为7.29亿港元[20] - 2024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11.2港仙,2023年为11.8港仙;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31.63亿港元,2023年为28.51亿港元[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406.74亿港元,2023年为406.20亿港元;总借贷48.61亿港元,2023年为57.07亿港元;股东权益137.56亿港元,2023年为136.10亿港元;总权益306.57亿港元,2023年为302.84亿港元[20] - 2024年公司负债比率为15.9%,2023年为18.8%;流动比率为1.5,2023年为1.6;每股净资产 - 账面价值为2.2港元,2023年为2.2港元[20] - 2024年公司收入137.21亿港元,较2023年的134.84亿港元同比上升1.8%;销售成本97.54亿港元,较2023年的97.82亿港元同比下降0.3%;毛利39.58亿港元,较2023年的36.98亿港元同比上升7.0%[42] - 2024年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21.84亿港元,同比上升4.8%;股东应占溢利6.90亿港元,同比下降5.3%;每股基本盈利11.2港仙[43] - 2024年毛利39.58亿港元,毛利率28.8%,较上年分别上升2.60亿港元和1.4个百分点[57] - 集团行政开支20.92亿港元,较上年上升4.7%,财务费用2.48亿港元,较上年下降11.4%[58][60] - 2024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增加净额为6.72亿港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31.63亿港元[64][6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406.7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6.20亿港元;总负债100.1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3.36亿港元[6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额32.3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05亿港元[6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存款结余68.8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4.28亿港元[6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借贷48.6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7.07亿港元[6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比率为15.9%,2023年12月31日为18.8%;流动比率为1.5,2023年12月31日为1.6[69] - 2024年,集团添置物业、机器及设备14.61亿港元[7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就物业、机器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为10.1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86亿港元[73] 股息分配情况 - 2024年董事会建议宣派末期股息每股4.48港仙,全年派息率约为40%[30] - 董事会建议宣派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4.48港仙,全年派息率约40%,与2023年持平[44] - 公司拟每年宣派一次股息,年度股息总额相当于该年度股东应占溢利的30%至50%,可能分派特别股息[161] - 董事会建议宣派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4.48港仙[169] 公司收购与历史业务数据 - 2010年公司完成收购天津港股份的56.81%权益,当年集装箱总吞吐量超1000万标准箱[13] - 2021年公司完成收购欧亚国际的30%权益,收购后持有其70%权益,当年集装箱总吞吐量超2000万标准箱[16] 宏观经济与行业数据 - 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5.0%;进出口总值为43.8万亿元,同比增长5.0%;港口货物吞吐量176亿吨,同比上升3.7%;集装箱吞吐量3.32亿标准箱,同比上升7.0%[39] - 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为3.3%[45]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将把握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机遇,提升装卸物流主业发展质量[33][46] - 公司将推进数智转型、自动化改造和信息化升级,激发高质量发展创新动力[33] - 公司将推进平安绿色港口建设,增强经营保障力和核心力[33] - 公司将持续提升管治水平,优化公司治理,加强风险防控和内控管理[33][46]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变化 - 集团收入137.21亿港元,较上年上升1.8%,各业务中散杂货装卸业务收入58.55亿港元,升幅10.4%最大[48] - 集团销售成本97.54亿港元,较上年下降0.3%,其他港口配套服务业务成本升幅19.4%最大[49] - 装卸业务总收入80.68亿港元,以港元计较上年上升8.8%,总成本54.00亿港元,以港元计上升7.4%[50] - 销售业务收入28.07亿港元,较上年下降19.1%,成本28.05亿港元,较上年下降18.8%[55] - 其他港口配套服务业务收入28.46亿港元,较上年上升9.6%,成本15.49亿港元,较上年上升19.4%[56] 公司董事相关信息 - 姜巍现年41岁,2025年1月2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现任天津港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部总经理[84] - 娄占山现年51岁,2022年12月15日获委任为公司副总经理,2023年1月3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委员,2025年1月起任公司天津代表处首席代表[85] - 罗文钰现年73岁,2005年9月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薪酬委员会主席及审核委员会委员,还担任多家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或独立监事[86][87] - 张卫东现年60岁,2012年6月2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提名委员会主席,薪酬委员会及审核委员会委员,拥有逾十三年商业银行营运及管理经验和十一年投资银行经验[88] - 张卫东于2016年7月至2024年8月出任金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21年11月至2023年10月出任朗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89] - 罗莹现年60岁,2023年3月2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审核委员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委员,在投资领域拥有逾20年经验[91] - 罗莹现任GL China Equity HK Management Limited的投资董事,为建業新生活有限公司及康哲药业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92] - 马苏芹现年52岁,2012年3月28日获聘为公司副总经理,拥有十二年以上香港及中国大陆投资银行相关工作经验[93] - 张华龙现年45岁,2020年10月5日获聘为公司财务总监,2021年1月5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在审计、会计等方面经验丰富[94] 董事会组成与运作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含5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025年1月21日,孙彬辞任,刘楠和姜巍获委任为执行董事[99] - 董事会每年最少举行四次定期会议,定期会议通知最少提前14天发出,会议议程及文件至少提前3天送交董事[103] - 2024年公司举行七次全体董事会会议、一次股东周年大会及一次股东特别大会[104] - 2024年各董事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大多为7/7,部分因辞任或退任出席率不同[105] - 2024年主席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无其他董事及管理层出席的会议[106] - 2024年6月12日郑志鹏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7月22日杨政良辞任执行董事[107][108] - 执行董事实行三年服务合同或委任函,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两年[108][109] - 所有董事须至少每三年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及接受重选[110] - 2024年公司定期向董事提供上市规则等规定最新情况,部分董事出席气候相关披露规定内部研讨会[1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成员性别比例为7名男性比1名女性,高级管理人员性别比例为1名男性比1名女性,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团队性别比例为8名男性比2名女性[1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成员年龄分布为2位50岁以下、5位50至59岁、1位60岁或以上[117] - 2024年,罗勋杰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2/2,娄占山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3/3,罗文钰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3/3、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5/5,郑志鹏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1/1、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2/3,张卫东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2/2、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3/3、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5/5,罗莹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1/1、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5/5[119] - 2024年外聘核数师代表参加了3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19] - 主席负责领导董事会,总经理负责领导集团管理及日常运作[113] - 董事会每年由提名委员会审核组成及独立董事独立性[114] - 董事会已成立提名、薪酬、审核三个委员会,职权范围及成员名单已登载[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提名委员会由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组成[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薪酬委员会由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组成[1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9] - 2024年董事会审核批准年/中期财务报表、内部审核及风险管理等工作相关内容[130] - 提名委员会负责董事相关提名、评估等工作并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等[121] - 薪酬委员会负责公司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等相关工作[126] - 审核委员会负责外聘核数师相关事宜及集团财务等系统的监察[129] 公司治理与合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对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进行年度检讨,确认该系统在所有重大方面足够及有效[134] - 公司秘书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参加超过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符合上市规则第3.29条规定[144] - 股东特别大会可应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中不少于10%投票权(按每股一票计算)的股东要求召开[146] - 董事会负责订立风险管理策略目标,评估及厘定可承受的风险性质及程度[135] - 审核委员会协助董事会监管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并定期汇报[134] - 风险管理部负责风险管理的日常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及常规[136] - 内部审核对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进行独立分析及评估并汇报[136] - 公司设有审计部负责内部审核职能,直接向审核委员会汇报[141] - 公司已采纳内幕消息披露政策,设有汇报渠道及指定发言人[143][147] - 股东可将书面查询邮寄或电邮至公司指定地址或邮箱向董事会提问[145] - 提名董事书面通知提交期限为寄发股东大会通告后不早于一日开始至股东大会举行日期前七日,最短期限至少七日[148][149] - 公司将在股东大会举行日期前不少于十个营业日提供建议资料,若少于二十一日收到通知可能押后股东大会[149] - 股东可向公司香港办公地址或电邮提问题、意见及索取公开资料,持股问题向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处提出[152] - 公司通讯提供英文及中文版,股东可选择收取语言和方法[153] - 公司网站会尽快登载联交所披露易网站资料,包括财报等[156] - 公司鼓励股东参与股东大会,未能出席可委派代表,会监察检讨程序[156] - 公司公布业绩后会适时举行发布会,董事等出席答问[156] - 股东沟通政策至少每年检讨一次,已登载公司网站[159] - 举报政策为举报人提供渠道,审核委员会监督处理举报事项[162] - 公司于2024年股东大会通过修订后的公司章程并同日生效[1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重大违规事件[177] 公司员工与薪酬 - 截至2024年12月
天津港发展20250328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港口行业 - 公司:天津港发展控股有限公司 核心观点和论据 中国港口行业情况 - 2024年国际环境复杂,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弱,但中国GDP达139.5万亿元,增长5%,进出口总值6.1万亿美元,增长3.8%,出口总值3.577万亿美元,增长5.9%,进口总值2.585万亿美元,增长1.1% [2] - 2024年中国港口货物总吞吐量176亿吨,增长3.7%,外贸货物吞吐量54亿吨,增长6.9%,集装箱吞吐量3.32亿标箱,增长7% [2] - 2025年1 - 2月全国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26.7亿吨,增长2.3%,内外贸吞吐量分别增长2.4%和1.9%,集装箱吞吐量5354万标箱,增长8.2% [3] 天津港情况 - 2024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5.79亿吨,增长3.7%,外贸货物吞吐量3.53亿吨,增长8.6%,集装箱吞吐量2329万标箱,增长5% [3] - 2025年1 - 2月天津港货物总吞吐量9109万吨,增长2.2%,集装箱吞吐量362万标箱,增长7.1% [3] 天津港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货物总参出量4.53亿吨,上升1.9%,集装箱总参出量2047万标箱,上升2.2%,散杂货总参出量2.55亿吨,上升7.2%,收入137.21亿元,上升1.8% [4] - 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6.91亿港元,下跌5.3%,每股基本盈利11.2港仙,末期股息每股4.48港仙,派息率约40% [4] - 按业务板块,集装箱业务总收入80.68亿港元,上升8.8%,散杂货装卸业务收入18.55亿港元,上升10.4%,销售业务收入28.07亿港元,下降19.1% [4] - 所得税前利润21.8亿港元,上升4.8%,主要因毛利增加,但被联营公司净利润下降、管理费用增加及汇兑收益减少部分抵消 [5] - 2024年集团集装箱总吞吐量247万标箱,上升2.2%,非控股码头标准箱上升1.9%,集装箱装卸业务综合平均单价每标箱184.1港元,上升2.6% [5] - 散杂货吞吐量2.55亿吨,上升7.2%,所属控股码头吞吐量占11.6%,散杂货装卸业务综合平均单价29.7港元,下降1.1% [6] - 2024年底公司总资产406.77亿港元,总权益306.71亿港元,总借贷48.61亿港元,下降14.8%,总资本负债率15.9%,流动比率1.5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31.63亿港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5.88亿港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出19.04亿港元 [6] 未来展望 - 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3.3%,但贸易保护主义加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国GDP增长预期目标5%左右 [7] - 天津港面临多项国家战略政策机遇,积极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公司将发挥核心竞争力,做精做强主业,坚持稳中求新等工作节奏,推进多方面发展 [8][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公司完成散杂货总吞吐量2.5497亿吨,较上年上升7.2%,将开展4000行动和春雨行动提升服务和加大市场开发 [11] - 2024年底公司共有集装箱航线147条,较2023年新增两条,一带一路航线从66条增至69条 [12] - 2025年公司资本开支预算约24亿元人民币,用于码头和堆场升级改造及相关设备购置等项目 [12]
天津港发展(0338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18:51
整体业务量数据 - 2024年货物总吞吐量4.53亿吨,集装箱总吞吐量2047万标准箱[4] - 2024年集团完成货物总吞吐量4.53亿吨,同比上升1.9%;集装箱总吞吐量2047万标准箱,同比上升2.2%[27] 整体收入数据 - 2024年收入137.21亿港元,2023年收入134.84亿港元[4][5] - 2024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13720827千港元,2023年为13484271千港元[15][17] - 2024年集团收入137.21亿港元,同比上升1.8%[28] 整体溢利与盈利数据 - 2024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6.90亿港元,2023年为7.29亿港元[4][5]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11.2港仙,2023年为11.8港仙[4][5] - 2024年全面收益总额11.37亿港元,2023年为11.90亿港元[6]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184489千港元,2023年为2085076千港元[15][17]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6.90212亿港元,2023年为7.28594亿港元;股份加权平均数均为61.58亿股[22] - 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6.90亿港元,同比下降5.3%[28] 股息数据 - 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4.48港仙,派息率约40%[4] - 2024年建议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4.48港仙,2023年为4.73港仙;2024年应付股息2.75878亿港元,2023年为2.91273亿港元[21] - 董事会建议宣派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4.48港仙,全年派息率约40%,与2023年持平[29] - 董事会建议宣派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4.48港仙[61] 资产负债数据 - 2024年末总资产406.74亿港元,2023年末为406.20亿港元[7] - 2024年末总权益306.57亿港元,2023年末为302.84亿港元[7] - 2024年末总负债100.16亿港元,2023年末为103.36亿港元[8]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32.39亿港元,2023年为32.05亿港元[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权益137.56亿港元,每股资产净值2.2港元,已发行股份61.58亿股,市值约39.41亿港元;集团总资产406.74亿港元,总负债100.16亿港元,流动资产净额32.39亿港元[50][5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存款结余68.8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4.28亿港元[5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借贷48.6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7.07亿港元[5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比率为15.9%,2023年12月31日为18.8%;流动比率为1.5,2023年12月31日为1.6[53] 各业务线收入成本数据 - 2024年货物装卸、销售、其他港口配套服务的分部收入总额分别为8068105千港元、2877148千港元、3373882千港元,总计14319135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7418369千港元、3541982千港元、3079384千港元,总计14039735千港元[15][17] - 2024年散杂货装卸业务收入58.55亿港元,同比上升10.4%;集装箱装卸业务收入22.13亿港元,同比上升4.6%;销售业务收入28.07亿港元,同比下降19.1%;其他港口配套服务业务收入28.46亿港元,同比上升9.6%[33] - 集团销售成本97.54亿港元,较上年下降0.3%,其中装卸业务成本54亿港元,上升7.4%;销售业务成本28.05亿港元,下降18.8%;其他港口配套服务业务成本15.49亿港元,上升19.4%[34] - 装卸业务总收入80.68亿港元,以港元计上升8.8%,以人民币计上升10.1%;总成本54亿港元,以港元计上升7.4%,以人民币计上升8.7%[35] - 散杂货总吞吐量25497万吨,上升7.2%,其中控股码头上升11.6%,合营及联营码头下降5.4%;综合平均单价为每吨29.7港元,下降1.1%;收入58.55亿港元,以港元计上升10.4%,以人民币计上升11.8%[36][37] - 集装箱总吞吐量2047万标准箱,上升2.2%,其中控股码头上升1.9%,合营及联营码头上升2.7%;综合平均单价为每标准箱184.1港元,以港元计上升2.6%,以人民币计上升3.9%;收入22.13亿港元,以港元计上升4.6%,以人民币计上升5.9%[38][39] - 销售业务收入28.07亿港元,以港元计下降19.1%,以人民币计下降18.1%;成本28.05亿港元,以港元计下降18.8%,以人民币计下降17.8%[40] - 其他港口配套服务业务收入28.46亿港元,以港元计上升9.6%,以人民币计上升11.0%;成本15.49亿港元,以港元计上升19.4%,以人民币计上升20.9%[41] 其他财务数据 - 2024年其他收入为229104千港元,2023年为168660千港元;2024年其他(亏损)/收益为 - 736千港元,2023年为72134千港元[18] - 2024年财务费用为248435千港元,2023年为280546千港元[18] - 2024年中国所得税支出为481035千港元,2023年为399884千港元;中国企业所得税标准税率为25%,部分附属公司享有优惠税率[19] - 2024年销货成本为2797733千港元,2023年为3454042千港元[20] - 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为2004598千港元,2023年为1938510千港元[20] - 2024年毛利39.58亿港元,毛利率28.8%,较上年分别上升2.6亿港元和1.4个百分点[42] - 行政开支20.92亿港元,较上年上升4.7%;财务费用2.48亿港元,下降11.4%;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净溢利3.79亿港元,下降12.8%;所得税支出4.81亿港元,上升0.81亿港元[43][45][46][47] - 2024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增加净额为6.72亿港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31.63亿港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5.88亿港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19.04亿港元[48][49] 贸易账款数据 - 2024年贸易应收账款(扣除减值拨备)0 - 90日为16.79046亿港元,91 - 180日为2760.8万港元,180日以上为6653.7万港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15.09367亿港元、5542万港元、7087.6万港元[23] - 2024年贸易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0 - 90日为12.90347亿港元,91 - 180日为1.68209亿港元,181 - 365日为9207.6万港元,365日以上为1.41909亿港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12.8248亿港元、1.63453亿港元、7377.6万港元、1.7434亿港元[24] 准则相关数据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准则修订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公司正在评估其对综合财务报表的具体影响[12] - 部分已颁布但未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生效时间分别为2025年1月1日、2026年1月1日、待定日期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13] 资产购置与承担数据 - 2024年,集团添置物业、机器及设备14.61亿港元[5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就物业、机器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为10.1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86亿港元[57] 雇员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5399名雇员[59] 股份过户登记数据 - 为确定合资格出席股东大会并投票的股东,2025年6月12日至18日公司将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66] - 为确定合资格享有末期股息的股东,2025年6月24日至27日公司将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66] 审核委员会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由罗莹、罗文钰及张卫东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罗莹为主席[65] 股份面值数据 - 公司股份为每股面值0.10港元的普通股[70]
天津港发展(03382)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7 16:3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天津港发展控股有限公司,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于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03382[104] - 公司执行董事包括褚斌(主席)、罗勋杰(董事总经理)等,独立非执行董事有罗文钰等[105] - 公司核数师为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主要法律顾问有胡关李罗律师行等[106]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有中国农业银行有限公司、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等[106]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香港总办事处及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铜锣湾勿地臣街1号时代广场二座39楼3904 - 3907室[106] - 公司投资者关系邮箱为ir@tianjinportdev.com,电话为(852) 2847 8888,传真为(852) 2899 2086[106] - 公司网站为www.tianjinportdev.com[106] 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在中国天津港提供集装箱及散杂货装卸服务、销售及其他港口配套服务[52] 吞吐量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货物总吞吐量2.28亿吨,同比上升1.8%,集装箱总吞吐量1043万标准箱,同比上升1.6%[1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散杂货总吞吐量1.2522亿吨,合并吞吐量9530万吨;集装箱总吞吐量1043万标准箱,合并吞吐量616万标准箱[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货物总吞吐量2.28亿吨[13] - 2024年上半年散杂货总吞吐量12522万吨,同比增加6.3%,装卸业务收入27.81亿港元,同比增加8.9%[18][19] - 2024年上半年集装箱总吞吐量1043万标准箱,同比增加1.6%,装卸业务收入10.40亿港元,同比减少2.7%[20][22] 财务业绩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67.46亿港元,除所得税前溢利12.69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4.18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6.8港仙,同比减少11.9%[5][1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67.46亿港元,同比上升8.0%,各业务中销售业务收入增幅最大为16.0%[13][1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成本47.54亿港元,同比上升12.9%,其他港口配套服务业务成本增幅最大为24.7%[15][16] - 2024年上半年装卸业务收入38.21亿港元,同比增加5.4%,成本24.67亿港元,同比增加8.0%[17] - 2024年上半年销售业务收入16.31亿港元,同比增加16.0%,成本16.24亿港元,同比增加16.3%[23]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港口配套服务业务收入12.94亿港元,同比增加6.6%,成本6.63亿港元,同比增加24.7%[24] - 2024年上半年毛利19.89亿港元,同比减少2.1%,毛利率29.5%,同比减少3.0个百分点[25] - 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不包括已资本化利息)1.29亿港元,同比减少14.3%[28]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增加净额为6.80亿港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3.94亿港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0.12亿港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7.25亿港元[31]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67.4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62.44亿港元[45]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9.89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0.30亿港元[45]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2.69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3.37亿港元[45] - 2024年上半年本期溢利为10.1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0.84亿港元[45]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6.8港仙,2023年同期为7.7港仙[45] - 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8.12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43亿港元[46]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3.9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4.56亿港元[50]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164.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 - 2.49亿港元[50]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 - 7.25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 - 25.22亿港元[50]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69.92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64.21亿港元[50]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67.4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62.44亿港元[57][59]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27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34亿港元[57][59] - 2024年上半年散杂货装卸业务收入为27.81亿港元,集装箱装卸业务收入为10.40亿港元[60] - 2023年上半年散杂货装卸业务收入为25.54亿港元,集装箱装卸业务收入为10.70亿港元[60]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12.7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8.89亿港元,其中政府补贴2130.1万港元(2023年无)[6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亏损)/收益为 - 450.2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5227.3万港元[63] - 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1.29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5亿港元[64]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支出2.5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53亿港元[65]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4.1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4.74亿港元[6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购置物业、机器及设备约4.07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72亿港元[7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添置使用权资产约4968.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38亿港元[7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67.46266亿千港元,销售成本为47.53903亿千港元,毛利为19.88543亿千港元[103]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2.68584亿千港元,本年度╱期溢利为10.1432亿千港元[103]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4.18143亿千港元,非控制性权益应占溢利为5.96177亿千港元[103]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411.9亿港元,总借贷52.75亿港元,股东权益136.47亿港元,总权益303.4亿港元,负债比率17.4%,流动比率1.5,每股净资产账面值2.2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权益为136.47亿港元,每股股份资产净值2.2港元,已发行股本61.58亿股,市值约38.80亿港元[3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为411.90亿港元,总负债为108.50亿港元,流动资产净额为33.35亿港元[3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存款结余为70.07亿港元,总借贷为52.75亿港元,其中17.64亿港元须一年内偿还,11.31亿港元须一年后至二年内偿还,18.16亿港元须二年后至五年内偿还,5.64亿港元须五年后偿还[3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为17.4%,流动比率为1.5[3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资产押记和重大或然负债[36]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购置物业、机器及设备为4.07亿港元,6月30日资本承担为9.64亿港元[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为411.90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6.20亿港元[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为108.50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3.36亿港元[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33.3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05亿港元[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权益为303.40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2.84亿港元[47]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扣除减值拨备)21.3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36亿港元[72] - 2024年6月30日背书及贴现应收票据总额约7.1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78亿港元[73] - 法定股本为12亿股,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6.16亿股,每股面值0.10港元,2023 - 2024年无变化[7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储备总额为3570791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3356200千港元有所增加[7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借贷总额为5274803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706560千港元有所减少,加权平均年利率为4.0%[78]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为188724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94049千港元有所增加[79] - 2024年6月30日已订约但未拨备物业、机器及设备为29727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2795千港元有所减少[81] - 2024年6月30日已授权但未订约物业、机器及设备为66655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32764千港元有所增加[81] - 2024年6月30日与天津港集团及其附属等贸易及其他应收账及票据为53653千港元,应付账款为76060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有变化[84] - 2024年6月30日与联营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账及票据为79428千港元,应付账款为12865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有变化[84] - 2024年6月30日与合营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账及票据为4392千港元,应付账款为966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有变化[84] - 2024年6月30日天津港财务提供借贷308207400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314793000港元有所减少[8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上市股本证券公允值为4.7067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58751亿港元;非上市股本证券公允值为3168.9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136.4万港元[8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物业、机器及设备为191.45709亿千港元,使用权资产为59.65002亿千港元[10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资为411.89708亿千港元,总负债为108.50192亿千港元,净资产为303.39516亿千港元[10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权益为136.46775亿千港元[103]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1] 经济展望 - 2024年下半年预计全球经济持续温和复苏,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2025年为3.3%,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5.0%[12]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将在绿色、智慧、枢纽港口建设上持续发力,把握国家政策机遇,促进多元化合作,开拓新市场[12] 绿色与数字化发展 - 公司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推动节能减碳及数字化转型提升作业效率,附属公司取得碳管理体系评价证书[9] - 公司在节能降碳技术方面推动节能照明、风光伏发电、优化升级智慧拖轮引航服务等应用[9] - 公司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港口各领域深度融合,拓展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9] 重大事项说明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后无影响集团须披露的重大事项[39] 雇员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约有5,528名雇员[40] 财务报表审核 - 德勤审阅后认为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在各重大方面按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44] - 公司独立核数师审阅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审核委员会已审阅中期报告[91] 关联交易 - 2024年上半年与天津港集团及其附属等销售货品及服务为32498千港元,采购为519359千港元,租赁付款为144057千港元,较2023年有不同程度变化[82]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3] 贷款协议情况 - 2018年6月5日公司附属公司订立最多达1亿港元非承诺循环贷款协议,2024年6月30日须履行责任的贷款结余总额为零[93] 董事持股情况 - 2024年6月30日,
天津港发展(0338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18:14
业务吞吐量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完成货物总吞吐量2.28亿吨,集装箱总吞吐量为1043万标准箱[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货物总吞吐量2.28亿吨,同比上升1.8%;集装箱总吞吐量1043万标准箱,同比上升1.6%[25] - 2024年上半年散杂货总吞吐量12522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6.3%;装卸业务收入27.81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9%[31][33] - 2024年上半年集装箱总吞吐量1043万标准箱,较上年同期增加1.6%[34] - 2024年上半年集装箱总吞吐量为1043万标准箱,较2023年上半年增加16万标准箱,变动率为1.6%[35] 财务业绩 - 该时期公司收入为67.46亿港元,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4.18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6.8港仙[2] - 与2023年同期相比,2024年上半年收入从62.44亿港元增至67.46亿港元,同比增长8.04%[3]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9.89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0.30亿港元略有下降[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本期溢利为10.14亿港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10.84亿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1.27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0.89亿港元有所增长[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67.4626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62.43968亿港元[12][1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2.6858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3.36594亿港元[11][13] - 2024年上半年货物装卸、销售、其他港口配套服务的分部业绩分别为13.53561亿港元、740万港元、6.31402亿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3.39558亿港元、1066.3万港元、6.82404亿港元[12][13]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1.2743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8892万港元[11][13][14] - 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1.2852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49999亿港元[11][13][16]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所得税支出为2.5426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52689亿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派付2023年末期股息2.91273亿港元,2023年派付2022年末期股息1.37939亿港元[1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679港元,2023年同期为0.0771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4.18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6.8港仙,同比减少11.9%[2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67.46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上升8.0%[2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成本47.54亿港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2.9%[29] - 2024年上半年装卸业务收入38.21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4%;成本24.67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0%[30] - 2024年上半年集装箱装卸业务收入为10.40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以人民币计算轻微减少0.5%[36] - 2024年上半年销售业务收入为16.31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0%,以人民币计算增加18.6%[37]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港口配套服务业务收入为12.94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6%,以人民币计算增加9.0%[38]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9.89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毛利率为29.5%,较上年同期减少3.0个百分点[39]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9.29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4%[40] - 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1.29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3%[42]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增加净额为6.80亿港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13.94亿港元[44]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411.90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06.20亿港元有所增加[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108.50亿港元,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103.36亿港元[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流动净资产为33.35亿港元,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32.05亿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扣除减值拨备)为2.13422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35663亿港元[21]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为1.8872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94049亿港元[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借贷为52.75亿港元,负债比率为17.4%[47][48] 财务准则应用 - 公司在本中期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状况和业绩无重大影响[8][9]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6] 经济预测与业务规划 - 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2025年为3.3%;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5.0%[26] - 公司将在绿色、智慧、枢纽港口建设发力,把握政策机遇,推动业务新模式,开拓新市场[26] 资产购置 - 2024年上半年购置物业、机器及设备为4.07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2.35亿港元[51] 重大事项与合规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后无影响集团须披露的重大事项[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已由独立核数师审阅,审核委员会已审阅中期业绩[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有董事确认遵守标准守则[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5] 人员与福利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约有5528名雇员[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集团无根据退休福利计划没收供款以减低现有供款水平[52] 信息披露 - 本公告载于公司网站及「披露易」网站,2024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刊载[55]
天津港发展(0338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20:29
公司历史重大事件 - 2010年公司完成收购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的56.81%权益[2] - 2006年5月公司成功上市并集资约12.6亿港元[6] 公司整体业务吞吐量数据 - 2023年公司散杂货总吞吐量2.378亿吨,2022年为2.4103亿吨;集装箱总吞吐量2002万标准箱,2022年为1983万标准箱[9] - 2023年公司合并散杂货吞吐量1.7638亿吨,2022年为1.8034亿吨;合并集装箱吞吐量1180万标准箱,2022年为1056万标准箱[9] - 2023年公司完成货物吞吐量4.45亿吨,同比增长0.4%;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0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董事会建议宣派2023年度末期股息每股4.73港仙,全年派息率约为40%[14] - 2023年公司完成货物总吞吐量4.45亿吨,同比增长0.5%,集装箱总吞吐量200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21]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 - 2023年公司收入134.84亿港元,2022年为130.17亿港元;除所得税前溢利20.85亿港元,2022年为16.06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7.29亿港元,2022年为3.45亿港元[10] - 2023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11.8港仙,2022年为5.6港仙[10] -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28.51亿港元,2022年为30.88亿港元[10] - 2023年公司总资产406.2亿港元,2022年为422.11亿港元;总借贷57.07亿港元,2022年为82.91亿港元;股东权益136.1亿港元,2022年为132.44亿港元;总权益302.84亿港元,2022年为296.54亿港元[11] - 2023年公司负债比率为18.8%,2022年为28.0%;流动比率为1.6,2022年为1.3;每股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2港元,2022年为2.2港元[11] - 2023年公司收入134.84亿港元,同比上升3.6%;销售成本97.82亿港元,同比上升1.1%;毛利36.98亿港元,同比上升10.8%[22] - 2023年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20.85亿港元,同比上升29.8%;股东应占溢利7.29亿港元,同比上升111.0%,每股基本盈利11.8港仙[22] - 2023年公司包括汇兑收益0.45亿港元,2022年为汇兑亏损2.05亿港元[22] - 2023年毛利36.98亿港元,毛利率27.4%,较上年分别上升3.61亿港元和1.8个百分点[36] - 行政开支19.97亿港元,较上年下降0.7%,其他收入1.69亿港元,较上年减少2.06亿港元[37] - 财务费用(不包括已资本化利息)2.81亿港元,较上年下降28.1%,应占联营及合营公司净溢利4.35亿港元,较上年上升9.5%[38][40] - 2023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流出净额15.33亿港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28.51亿港元[4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406.20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22.11亿港元有所下降;总负债103.3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5.57亿港元有所下降[4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额32.05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29亿港元有所上升[4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存款结余64.28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9.58亿港元有所下降[4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借贷57.07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2.91亿港元有所下降[4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比率为18.8%,较2022年12月31日的28.0%有所下降;流动比率为1.6,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有所上升[45] 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 2024年公司将把握政策机遇,做强做精做优装卸物流主业,推进多项升级转型工作[23][24] 公司荣誉与认证 - 2023年公司下属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被评为五星级“绿色港口”[18] - 公司下属公司已取得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GB/T 45001认证及承诺遵守海上人命安全国际公约(SOLAS)[20] 宏观经济数据 - 2023年中国出口贸易总额3.38万亿美元,同比下降4.6%;进口贸易总额2.56万亿美元,同比下降5.5%[17] - 2023年中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5.2%[1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 - 装卸业务总收入74.18亿港元,以港元计较上年上升0.5%,总成本50.28亿港元,以港元计较上年下降5.8%[29] - 散杂货装卸业务完成总吞吐量23780万吨,较上年下降1.3%,收入53.02亿港元,以港元计较上年下降1.5%[30][32] - 集装箱装卸业务完成总吞吐量2002万标准箱,较上年上升1.0%,收入21.16亿港元,以港元计较上年上升5.9%[32][33] - 销售业务收入34.71亿港元,以港元计较上年上升16.5%,成本34.57亿港元,以港元计较上年上升17.3%[34] - 其他港口配套服务业务收入25.95亿港元,以港元计较上年下降2.2%,成本12.97亿港元,以港元计较上年下降6.6%[35] 公司资产购置与承担 - 2023年公司添置物业、机器及设备12.65亿港元,主要用于码头和堆场的新建或改造工程[4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就物业、机器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为9.8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34亿港元有所下降[47] 公司资产负债相关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没有任何资产押记和重大或然负债[4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借贷57.07亿港元,主要按浮动息率计息[46] 公司董事任职情况 - 孫彬於2019年1月22日獲委任為執行董事,2017年12月15日至2022年3月29日任副總經理,2016年4月至2022年4月出任天津港股份董事[52] - 婁占山於2022年12月15日獲委任為副總經理,2023年1月30日獲委任為執行董事及薪酬委員會委員,2023年4月27日出任天津港股份董事[53] - 楊政良於2021年8月28日獲委任為副總經理,2022年3月29日獲委任為執行董事,2022年4月28日至2023年3月23日出任天津港股份董事[54] - 羅文鈺於2005年9月8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2024年4月10日獲委任為國美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55] - 鄭志鵬於2005年9月8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2003年2月至2005年3月出任新創建集團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及集團財務總監[56] - 張衛東於2012年6月28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2021年11月至2023年10月出任朗華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57] - 2023年公司新委任3名董事,分别是8月29日委任滕飞为执行董事、1月30日委任娄占山为执行董事、3月28日委任罗莹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3][64] - 罗勋杰、孙彬、杨政良、滕飞及郑志鹏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郑志鹏无意重选连任[64] - 2023年董事变动情况:娄占山1月30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罗莹3月2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腾飞8月2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李晓广8月29日辞任执行董事[69] - 2023年8月29日,腾飞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李晓广辞任[127] - 2023年1月30日,娄占山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27] 公司董事会构成与运作 - 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10名董事组成,含6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3] - 董事会负责监察集团业务等多方面,管理人员负责日常运作及管理[65] - 董事会每年最少举行四次定期会议,通知提前14天发出,议程及文件提前3天送交董事[66] - 2023年公司举行七次全体董事会会议、一次股东周年大会及两次股东特别大会[67] - 执行董事长褚斌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会议举行次数为4/7,股东大会为1/1,特别大会为1/2[68] - 独立非执行董事罗文钰董事会会议出席次数/会议举行次数为6/7,股东大会为1/1,特别大会为2/2[68] - 主席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23年举行一次无其他董事及管理人员出席的会议[68] - 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10名董事组成,其中4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72] - 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10名董事组成,9男1女;高级管理人员2名,1男1女;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团队性别比例为11男比2女[73] - 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成员年龄分布为3位50岁或以下、5位50至59岁、2位60岁或以上[73] 公司委员会相关情况 - 提名委员会成员罗勋杰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次数为3/3,郑志鹏为1/3,张卫东为3/3[76] - 审核委员会成员罗文钰出席会议次数为5/5,郑志鹏为3/5,张卫东为5/5,罗莹为3/3[76] - 2023年外聘核数师代表参加了3次审核委员会会议[76] - 自2023年1月30日起,杨政良不再担任薪酬委员会成员,娄占山获委任为薪酬委员会成员[77] - 自2023年3月28日起,罗莹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成员[77] - 2023年12月31日,提名委员会包括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郑志鹏及张卫东、1名执行董事罗勋杰,张卫东为主席[79] - 提名委员会2023年主要工作包括检讨董事变动、董事会架构等事项并向董事会提出建议及批准[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薪酬委员会包括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罗文钰及张卫东、1名执行董事娄占山,罗文钰为主席[8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由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郑志鹏为审核委员会主席[85] - 2023年审核委员会审核年报所载财务报表、中期报告所载中期财务报表等多项内容[85] - 2023年董事会审核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等事项[86] 公司薪酬与核数师酬金 - 2023年薪酬在2000001 - 2500000港元的非执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2人[83] - 2023年公司外聘核数师核数服务已付/应付酬金约为2953000港元,非核数服务(税务顾问服务)已付/应付酬金约为68000港元[87] 公司风险管理与监控 - 2023年公司对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进行年度检讨,确认其在重大方面足够有效[89] - 董事会负责订立风险管理策略目标、确保集团设立及维持相关系统等[89] - 审核委员会协助董事会监察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等[90] 公司秘书培训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秘书已参加超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97] 公司股东大会相关规定 - 股东特别大会可应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中不少于10%投票权的股东要求召开[99] - 提交提名人士参选董事书面通知的期限为寄发股东大会通告后不早于一日开始至股东大会举行日期前七日为止[100][101] - 公司将在股东大会举行日期前不少于十个营业日以补充通函或刊登公告的形式提供有关建议的资料[101] - 若公司于股东大会举行日期前少于二十一日收到提名通知,可能须考虑押后股东大会[101] 公司股息政策 - 公司拟每年宣派一次股息,年度股息总额相当于该年度股东应占溢利的30%至50%[112] - 董事会建议宣派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4.73港仙,待股东批准后,将于2024年6月28日支付给在册股东[114] 公司股东沟通与合规 - 股东沟通政策已登载公司网站,至少每年检讨一次,年内实施有效合适[110][11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章程无变动[11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重大违规事件[117] - 公司鼓励股东参与股东大会,可委派代表投票,会监察检讨程序[107] - 公司公布业绩后适时举行发布会,欢迎考察港口,与投资者等交流[108] - 公司重视股东隐私,遵守法规和政策保护股东资料[109] 公司员工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5727名雇员[11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5727名员工,性别比例为4356名男性比1371名女性[74]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集团五大客户合计收入占2023年度总收入少于15%[121] - 集团五大供应商合计购货额占2023年度总购货额约36%,最大供应商占约17%[121]
天津港发展(0338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20:14
业务吞吐量 - 2023年完成货物总吞吐量4.45亿吨,集装箱总吞吐量为2002万标准箱[2] - 2023年集团货物总吞吐量4.45亿吨,同比增长0.5%;集装箱总吞吐量200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0%[31] - 2023年公司货物总吞吐量4.45亿吨,同比上升0.5%[35] - 2023年散杂货总吞吐量23780万吨,同比下降1.3%[39] - 2023年集装箱总吞吐量2002万标准箱,同比上升1.0%[41] 财务收益与盈利 - 2023年收入为134.84亿港元,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7.29亿港元[2]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1.8港仙,建议末期股息每股4.73港仙,派息率约为40%[2] - 2023年毛利为36.98亿港元,较2022年的33.37亿港元有所增长[4] - 2023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0.85亿港元,本年度溢利为16.85亿港元[4] - 2023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1.90亿港元,而2022年为亏损15.73亿港元[5] - 2023年公司总营收13484271千港元,较2022年的13017326千港元增长约3.6%;除所得税前溢利2085076千港元,较2022年的1606428千港元增长约29.8%[17][18] - 2023年其他收入168660千港元,较2022年的374602千港元减少约54.9%;2023年其他收益72134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112662千港元[19][20] - 2023年利息收入110834千港元,较2022年的172397千港元减少约35.7%[19] - 2023年政府补贴10720千港元,较2022年的90810千港元减少约88.2%[19] - 2023年汇兑净收益44573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205341千港元[20] - 2023年中国所得税支出3.99884亿港元,2022年为4.31519亿港元[22] - 2023年销货成本34.54042亿港元,较2022年的29.42407亿港元有所增加[23]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1.8港仙,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7.28594亿港元,较2022年的3.45266亿港元大幅增长[25] - 2023年集团收入134.84亿港元,同比增长3.6%;股东应占溢利7.29亿港元,同比上升111.0%[32] - 2023年集团毛利36.98亿港元,同比增长10.8%;除所得税前溢利20.85亿港元,同比上升29.8%[32] - 2023年公司收入134.84亿港元,同比上升3.6%[35] - 2023年公司销售成本97.82亿港元,同比上升1.1%[37] - 2023年装卸业务总收入74.18亿港元,港元计同比上升0.5%,人民币计同比上升4.9%[38] - 2023年销售业务收入34.71亿港元,港元计同比上升16.5%,人民币计同比上升21.7%[43] - 2023年其他港口配套服务业务收入25.95亿港元,港元计同比下降2.2%,人民币计同比上升2.1%[44] - 2023年毛利36.98亿港元,毛利率27.4%,较上年分别上升3.61亿港元和1.8个百分点[45] - 集团行政开支19.97亿港元,较上年下降0.7%[46] - 财务费用(不包括已资本化利息)2.81亿港元,(包括已资本化利息)2.84亿港元,较上年分别下降28.1%及27.5%[47] - 集团所得税支出4.00亿港元,较上年减少0.32亿港元[48]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3年底,总资产为406.20亿港元,总权益为302.84亿港元[6] - 截至2023年底,总负债为103.36亿港元,较2022年的125.57亿港元有所减少[7]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32.05亿港元,较2022年的24.29亿港元有所增加[7] - 2023年贸易应收账款(扣除减值拨备)为16.35663亿港元,较2022年的15.40223亿港元有所增加[26] - 2023年贸易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为16.94049亿港元,较2022年的16.52501亿港元有所增加[2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权益136.10亿港元,每股资产净值2.2港元,已发行股份61.58亿股,市值约28.63亿港元[4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406.20亿港元,总负债103.36亿港元,流动资产净额32.05亿港元[5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存款结余64.28亿港元,总借贷57.07亿港元[5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的负债比率为18.8%,流动比率为1.6[52] 财务报表编制与准则 - 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相关规定编制,采用持续经营为会计基准[8] - 公司本年度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的修订,对财务报表、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1] - 已颁布但未生效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预计采用对综合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可能性不大,公司正在评估影响[15] 股息分配 - 公司董事会建议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4.73港仙,2022年为2.24港仙[24] - 董事会建议2023年度末期股息每股4.73港仙,全年派息率约40%,与2022年持平[33] - 董事会建议宣派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4.73港仙[58] 公司发展规划 - 公司将把握政策机遇,做强装卸物流主业,推进多项升级转型工作[34] 现金流量 - 2023年集团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流出净额为15.33亿港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28.51亿港元,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净额8.23亿港元,融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净额35.61亿港元[48] 资产购置与承担 - 2023年集团添置物业、机器及设备12.6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为9.86亿港元[54] 股份过户与股东大会 - 2024年6月6日至6月1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确定出席股东大会股东,过户表格等须6月5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指定处[59] - 2024年6月25日至6月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确定享有末期股息股东,过户表格等须6月24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指定处[59] - 公司将在2024年6月12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63] 公司合规与治理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所有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60] - 2023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郑志鹏为主席并审阅全年业绩[61] 信息披露 - 公司2023年业绩公告载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披露易网站,年报将适时刊载[62] 公司股份信息 - 公司股份为每股面值0.10港元的普通股[64] 董事会构成 - 2024年3月26日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6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5]
天津港发展(0338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9 16:31
公司业绩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货物总吞吐量为2.24亿吨,同比增长1.0%[9] - 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62.4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2.2%[6]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4.74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7.7港仙,同比增加65.8%[10] - 公司短期内不宣派中期股息[11] - 公司展望全球经济增长为3.0%,中国经济增长为5.2%[12] - 公司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港口智能化升级和低碳发展[13] 业务表现 - 散杂货装卸业务收入为25.54亿港元,以人民币计算增长3.6%,主要由于综合平均单价上升[20] - 集装箱装卸业务收入为10.70亿港元,以人民币计算增加22.8%,主要归因于吞吐量增加[23] - 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加8.4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毛利率较高的装卸业务占比上升[29] 财务状况 - 本集团2023年上半年购置物业、机器及设备为1.72亿港元[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的资本承担(包括已授权但未签约)为15.29亿港元[50] - 本集团于2023年6月30日拥有约6,000名员工[52] - 本集团的收入为6,243,968千港元,销售成本为4,211,343千港元,毛利为2,030,212千港元[60] - 本集团的本期溢利为1,083,905千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7.7港仙[60] - 本期全面收益总额为142,669千港元,其中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全面收益为50,192千港元[61] 财务报告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报告中提到,遞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受到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的影响[72][73][74] - 公司根据公允值计量架构对金融工具进行分类,包括第一级、第二级和第三级公允值计量[77][78] - 公司持有的上市股本证券和非上市股本证券分别按活跃市场报价和独立评估师估值计量[79][80][81] - 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货物装卸、销售和其他港口配套服务,主要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进行,收入主要来自中国外部客户[83][84] - 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分部收入总额为6,504,046千港元,其中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6,243,968千港元[84] - 公司在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分部收入总额为7,375,144千港元,其中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7,113,959千港元[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