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德医药(03880)

搜索文档
一周港股IPO:普祥健康等11家递表;首钢朗泽延迟招股
财经网· 2025-07-07 18:40
港股市场动态 - 上周(6月30日至7月6日)共有11家公司向港交所递表,7家公司招股,5只新股上市 [1]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募资额超1070亿港元,同比增长22%,暂列全球第一 [24] - 截至6月30日,约200宗IPO申请正在处理中,较年初倍增,包括中东和东南亚企业 [24] - 医药行业IPO活跃,上半年10家生物医药企业上市,39家医疗健康企业排队等待上市 [25][26] 递表公司概况 普祥健康 - 华北地区领先的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商,2024年收入5.0亿元,净利润4440.1万元 [2] - 2022-2024年收入复合增速40%,老年患者比例在华北前五大服务商中排名第一 [2] 镁信健康 - 中国最大创新药械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GPV市场份额第一,累计服务保单3.93亿份 [3] - 2024年营收20.35亿元,净亏损收窄至7576.4万元 [3] 海拍客 - 中国低线市场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最大交易平台,2024年市场份额10.1% [4] - 覆盖290000家注册买家,2024年营收10.32亿元,净亏损7840.3万元 [4] 紫金黄金 - 全球第九大黄金储量企业,2024年产量全球第十一,2022-2024年净利润复合增速61.9% [6] - 2024年收入29.90亿美元,净利润6.21亿美元 [6] 亿纬锂能 - 全球锂电池平台企业,消费类小圆柱电池出货量全球第四,储能电芯出货量全球第二 [7] - 2024年营收486.15亿元,净利润42.21亿元 [7] 芯迈半导体 - 全球消费电子PMIC市场第11位,OLED显示PMIC市场第2位,2024年收入15.74亿元 [9] - 2022-2024年净亏损从1.72亿元扩大至6.97亿元 [9] 同仁堂医养 - 中国最大非公立中医院集团,2023年市场份额1.8%,2024年净利润4619.7万元 [11] - 2024年营收11.75亿元,同比增长1.9% [11] 玲珑轮胎 - 全球第三大OE轮胎制造商,连续五年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OE轮胎制造商 [12] - 2024年营收220.58亿元,净利润17.52亿元,同比增长26% [12] 招股公司动态 - 安井食品香港公开发售认购额44.2倍,国际发售5.85倍,基石投资者认购9000万美元 [14] - 富卫集团引入Mubadala Capital等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2.50亿美元 [15] - 蓝思科技引入10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1.91亿美元,包括小米旗下Green Better [16] - 首钢朗泽因诉讼延迟后重新招股,无基石投资者 [17] 新股上市表现 - 云知声首日收盘价296.4港元,涨幅44.59% [20] - IFBH首日收盘价39.50港元,涨幅42.09% [21] - 拨康视云-B首日收盘价6.20港元,跌幅38.61% [22] - 安井食品首日收盘价57.00港元,跌幅5.00% [23] 医药行业IPO趋势 - 上半年医药生物行业IPO募资156亿港元,恒瑞医药占比63% [26] - 6月单月15家医疗健康企业递表,40余家企业排队等待上市 [25][27]
瑞幸咖啡纽约推1.99美元促销;新加坡受理字节跳动食物中毒案;爱奇艺开印尼站|一周大公司出海动态
钛媒体APP· 2025-07-04 21:43
云计算与AI - 阿里云将在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新增数据中心,全球基础设施扩展至29个地域、90个可用区,马来西亚第三个可用区已于7月1日上线,菲律宾第二个可用区计划10月启用 [1] - 阿里云将设立首个AI全球能力中心,联合超1000家企业打造10余个行业AI示范项目,并与全球120多所高校合作,每年培养10万名AI人才 [1] 电动汽车制造 - 极星将在沃尔沃汽车斯洛伐克工厂生产新款SUV极星7,计划2028年推出,这是该品牌首款在欧洲制造的车型 [2] - 极星与沃尔沃汽车签署谅解备忘录,两家公司均由中国吉利集团及其创始人李书福控股 [2] 消费出海 - 元气森林冰茶系列首次进入印尼主流零售渠道,覆盖超3万个零售网点,并进驻全美591家、加拿大109家Costco门店 [2] - 茉莉奶白美国洛杉矶首店开业首月营收达419.5万元,售出超7.7万杯,创品牌海外单月销售纪录,已在美加澳英泰五国开设19家门店 [3] - 瑞幸咖啡纽约曼哈顿核心商圈同步开设两家门店,开业首日推出1.99美元/杯限时优惠,采用无收银员自助取餐模式 [4] - 安踏美国首家旗舰店将于2025年9月在加州比弗利山庄开业,选址罗迪欧大道顶级商圈,毗邻香奈儿、爱马仕等奢侈品牌 [5] 文娱出海 - 爱奇艺与印尼通信运营商Telkomsel达成战略合作,正式启动印尼站,开展华语内容及国际内容的本地化运营 [6][7] 海外建厂 - 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总投资55亿雷亚尔(约72亿元人民币),从开工到交付首辆汽车仅用15个月 [7] - 中国中车计划在巴西圣保罗州阿拉拉夸拉市开设列车制造工厂,已为巴西提供超1000辆轨道交通产品 [8] - 北汽福田与沙特签署四方备忘录,拟建设商用车组装工厂,生产重型卡车、轻型卡车和公共汽车,此前已向沙特交付1000辆定制校车 [9] 投融资 - 申科谱工业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核心技术迭代升级、市场拓展及国际化战略布局 [9] - 泰德医药在港交所上市,市值超43亿港元,2023年按销售收入计为全球第三大专注于多肽的CRDMO,市场份额1.5% [10] - 立讯精密筹划赴港上市,拟募资逾10亿美元,目标成为全球汽车前十Tier1厂商 [11] - 锦江酒店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计划加强海外酒店业务及数字化转型 [11] - 宇树科技计划于科创板IPO [12] 海外预警 - 云海肴就字节跳动新加坡员工集体食物中毒事件认罪,面临最高5000新元(约2.79万元人民币)罚款 [13] - 罗马仕被曝已停工停产,员工工资只发到6月份,充电宝产品在亚马逊美国站仍可购买,但品牌独立站产品链接已全部无法打开 [14][15]
泰德医药:杭州钱塘又跑出一家上市公司,全球第三大多肽CRDMO
36氪· 2025-07-04 10:44
上市概况 - 泰德医药于2025年6月30日在港交所上市,全球发售1680万股H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1.85%,每股定价30.60港元,公开发售获301.15倍认购,首日收盘价30.8港元,市值44亿港元 [1] - 公司提供全周期生物医药服务,包括多肽NCE发现合成(CRO)与多肽CMC开发及商业化生产(CRDMO)[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管线包括1217个CRO项目和332个CDMO项目,战略聚焦GLP-1领域 [1] 业务与市场地位 - 2023年公司为全球第三大多肽CRDMO,市场份额1.5%,仅次于Bachem和PolyPeptide [1]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5亿元、3.3亿元及4.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398万元、4891万元及5917万元 [2] - 2024年被评为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高成长型企业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产能与扩张计划 - 2023年多肽API年产能500千克,利用率68.2%,显著低于同行(诺泰生物达吨级,药明康德3.1吨)[3] - 上市募资4.11亿港元中76.4%用于中美产能扩张 [3] - 计划2-3年内通过新建/收购设施将年产能提高2000千克 [13] GLP-1领域布局 - 全球GLP-1药物市场2023年规模389亿美元,CAGR 33.2% [3] - 公司开展9个NCE GLP-1分子开发项目,包括司美格鲁肽仿制药 [3] 国际化运营 - 2023年海外营收占比78%,覆盖50+国家,美国为第一大市场(2024年收入占比55%)[7][8] - 2024年海外收入同比增32.4%至3.48亿元,高于国内27.6%增速 [7] - 计划2025年下半年建成美国加州园区,新增100-300千克年产能 [9] 区域产业支持 - 公司为2025年钱塘区第三家上市企业,区域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10] - 钱塘区生命健康准独角兽企业34家,占杭州27.2%,公司位列其中 [10] - 曾获钱塘和达产业基金1亿元投资,多肽药物研发生产总部基地被列入浙江省"152"重大项目 [10] 生产基地详情 - 杭州钱塘园区现有cGMP厂房15000㎡,API年产能500千克,具备寡核苷酸年产1-17千克能力 [13] - 医药港小镇园区在建26700㎡设施,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运,用于多肽及寡核苷酸研发 [13]
泰德医药(03880.HK):黄金赛道的“分子工匠”,稀缺性与成长确定性叠加
格隆汇· 2025-07-01 10:29
港股医药板块动态 - 近期港股医药板块表现活跃,创新药成为市场重要主线,多家药企股价翻倍 [1] - 泰德医药(03880HK)上市引发市场关注,香港公开发售获30115倍认购,国际发售获243倍认购 [2] - 上市首日泰德医药股价一度涨超7%,随后回调 [2] 泰德医药市场机遇 - 公司上市处于绝佳时间窗口,受中国科技资产价值重估和创新药行业成果兑现双重驱动 [3][4] - 全球资本市场呈现"东升西落"趋势,外资机构如高盛、瑞银等加码中国科技资产 [3] - 中国创新药行业进入关键成果兑现阶段,研发进展催化不断,带动行业价值重估 [4] - 创新药研发生产外包服务需求爆发式增长,多肽药物CRDMO赛道迎来广阔空间 [4] GLP-1药物市场前景 - 全球多肽类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32年达261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26% [7] - 中国GLP-1药物市场从2018年1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1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653%,预计2032年达232亿美元 [11] - 司美格鲁肽2024年销售额突破293亿美元,替尔泊肽164亿美元,度拉糖肽5254亿美元 [14] 泰德医药业务优势 - 公司专注于多肽药物CRDMO,业务包括CRO和CDMO服务 [5] - 战略布局GLP-1领域,手握9个GLP-1分子开发项目,与7家客户深度绑定 [15] - 杭州cGMP生产设施API年产能500千克,同时在中美两地扩建产能 [15][16] - IPO募资764%投入中美产能建设,应对市场需求增长 [16] 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 - 公司拥有超过20年多肽CRDMO经验,积累数十万条多肽分子合成记录 [18] - 开发多个专有技术平台包括OmniPeptSynth™、PeptiConjuX™等 [19][20] - PeptiNuclide LinkTech™平台已合成约4007种多肽前体分子 [20] - 长期服务能力获药企认可,助力开发创新多肽药物 [21] 未来发展潜力 - 司美格鲁肽等专利到期将打开仿制药API需求缺口 [23] - 公司在多肽和寡核苷酸药物领域均有布局,市场爆发力巨大 [23] - 全球化产能布局和分子级精工能力支撑长期价值成长 [23]
港股上市潮迸发:6家同日启动招股,上半年230余家公司递表港交所
搜狐财经· 2025-06-30 17:37
港股上市潮概况 - 2025年6月30日港交所共有6家公司披露发售公告,均于6月30日至7月4日招股,预计7月9日上市,上一次集中打新为一年前的6月28日(7家公司同日招股)[1] - 6月30日另有3家公司挂牌上市(泰德医药、云知声、IFBH),均实现高开,发行价分别为30.6港元/股、205.0港元/股、27.80港元/股[1]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主板新股上市数量超40只,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30%,5-6月有20余家上市,累计募资超1000亿港元(同比增长约7倍)[17] 上市公司详情 6月30日上市企业 - **泰德医药**:募资总额5.14亿港元(净额4.29亿港元),基石投资者为石药集团和微光创投(各出资500万美元)[7] - **云知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6.01亿元、7.27亿元、9.39亿元,净亏损分别为3.75亿元、3.76亿元、4.54亿元,研发费用率持续高位(47.8%、39.4%、39.4%)[4][5] - 募资总额3.20亿港元(净额2.06亿港元),基石投资者包括商汤旗下SensePower等(合计认购9550万港元)[8] - **IFBH**: - 泰国即饮饮料公司,中国内地椰子水市场第一,全球第二,募资总额11.58亿港元(净额10.74亿港元),引入11名基石投资者(如UBS AM Singapore)[8] 7月9日拟上市企业 - **蓝思科技**: - 拟募资45.58亿-47.68亿港元,引入10名基石投资者(认购15亿港元),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5.20亿元、30.42亿元、36.77亿元[9][10] - **极智嘉**: - 拟募资23.52亿港元,2022-2024年营收14.52亿元、21.43亿元、24.09亿元,净亏损15.67亿元、11.27亿元、8.32亿元[11] - **峰绍科技**: - 科创板转港股,募资总额19.64亿港元(净额18.46亿港元),2022-2024年净利润1.42亿元、1.75亿元、2.22亿元[11][12] - **讯众通信**: - 拟募资4.12亿-4.61亿港元,2022-2024年净利润7466万元、7658万元、5064万元(连续两年下降)[13] - **首钢朗泽**: - 拟募资2.92亿-3.81亿港元,无基石投资者,2022-2024年净亏损2385万元、1.10亿元、2.46亿元[14] - **大众口腔**: - 拟募资2.17亿-2.32亿港元,无基石投资者,2022-2024年净利润5645万元、6703万元、6250万元[14][15] 港股IPO市场动态 - 2025年初至今港交所主板共230余家公司递交招股书,6月单月递表70家(含超10家"A+H"公司),6月27日单日16家递表(含5家A股上市公司)[17] - BOSS直聘拟通过港股增发募资22亿港元(面向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富卫集团等多家公司处于招股或聆讯阶段[16][17]
泰德医药首日开盘破发收盘微涨 募5亿港元净利波动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6:48
上市表现 - 泰德医药在港交所上市,开盘报30.3港元,跌幅0.98%,收盘报30.8港元,涨幅0.65% [1] - 公司发售股份数目16,800,000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和国际发售各8,400,000股H股 [1] - 联席保荐人包括摩根士丹利、中信证券等多家金融机构 [1] 募资情况 - 最终发售价为30.6港元,所得款项总额514.08百万港元,扣除上市开支85.31百万港元后净额428.77百万港元 [3][4] - 基石投资者为石药和Welight Capital [4]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提供CRO服务(多肽NCE发现合成)和CDMO服务(多肽CMC开发及商业化生产),专注于API领域 [4] - 募资用途包括:中美设施建设、中国产能扩张、全球销售网络建设(计划在欧洲设办事处)、营运资金等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益分别为3.51亿元、3.37亿元、4.42亿元 [4]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5398万元、4890.5万元、5917.3万元 [4][5] - 2022-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分别为1.35亿元、8832.7万元、1.21亿元 [5][6]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87亿元,较2023年末的5.31亿元有所下降 [6]
泰德医药,成功在香港上市,浙江又多一家IPO
新浪财经· 2025-06-30 13:40
公司上市概况 - 泰德医药(03880 HK)于2025年6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全球发售1680万股H股 占总股份11 85% 每股定价30 60港元 募集资金总额5 14亿港元 净额4 29亿港元 [3] - 公开发售部分获301 15倍超额认购 国际发售部分获2 43倍认购 引入2名基石投资者(石药集团 微光创投)合计认购256 50万股(1000万美元) 占全球发售股份15 27% [4] - 上市首日午盘股价31 70港元 较发行价上涨3 59% 总市值44 95亿港元 最高价31 80港元 最低28 10港元 成交量694 14万股 成交额2 20亿港元 [6][7]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徐琪博士(通过琪康国际持股42 01%)与李湘莉女士(直接及间接持股25 36%)为一致行动人 合计控制67 37%投票权 [4] -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普华夏星(6 44%) 海邦肽达(5 08%) 杭州和达新医药(3 79%)等 公众股东持股11 85% [5] 业务定位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为多肽领域CRDMO(合约研究开发及生产机构) 提供从早期发现到商业化生产的全周期服务 [5] - 按2023年销售收入计 公司为全球第三大多肽CRDMO 市场份额1 5% 截至2024年底项目管线包括1217个CRO项目及332个CDMO项目 [5] 财务指标 - 动态市盈率71 43倍 静态市盈率71 43倍 每股收益0 44港元 每股净资产6 08港元 [7] - 总股本1 42亿股 港股流通股本7359 89万股 每手交易单位100股 [7] 中介团队 - 联席保荐人及全球协调人为摩根士丹利 中信证券 审计师为安永 行业顾问为弗若斯特沙利文 [8] - 法律顾问包括国浩(中国) 达维(香港及美国) 通商(券商中国) 史密夫斐尔(券商香港及美国) [8]
多肽药物“卖水人”,泰德医药(03880.HK)港股上市能否借势起飞?
格隆汇· 2025-06-25 14:37
港股创新药市场动态 - 近期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强劲,医药新股表现突出,泰德医药(03880HK)即将上市 [1] - 泰德医药全球发售1680万股H股,香港发售168万股,国际发售1512万股,最高发售价30.60港元/股 [1] 多肽药物行业前景 - 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从2018年607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895亿美元,CAGR 81%,预计2032年达2612亿美元,CAGR 126% [2] - GLP-1药物是多肽药物明星领域,市场规模从2018年93亿美元增至2023年389亿美元,CAGR 332%,预计2032年达1299亿美元,CAGR 143% [5] - 司美格鲁肽专利到期后将刺激仿制药研发,提升CRO/CDMO需求,泰德医药有望受益 [5] 公司行业地位 - 泰德医药是全球第三大多肽CRDMO企业,2023年按销售收入计 [7] - 公司业务涵盖CRO和CDMO服务,截至2024年底进行中CRO项目1217个,CDMO项目332个 [8][10] 技术及生产优势 - 公司拥有多肽API生产技术和大规模生产能力,积累数十万条多肽分子合成记录 [10] - 杭州cGMP设施总面积超15000平方米,API年产能500千克,每批产能20千克 [10] - 美国及杭州在建生产设施总面积分别约4000平方米和26700平方米,将显著提升产能 [10] 客户资源 - 业务覆盖超50个国家,服务全球超1000名客户,客户群涵盖大型药企和生物技术公司 [11] - 前五大客户平均合作时长约10年,CDMO客户留存率超90% [11] 财务表现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1亿元、337亿元和442亿元 [15] - 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5398万元、4891万元及5917万元 [15] 上市环境 - 2025年港股31只新股中仅9只破发,破发率2903% [12] - 近期药捷安康上市首日大涨79%,显示药企吸引力 [13] - 外资看多中国科技资产,科技型企业估值体系优化利好泰德医药 [14]
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日报(6月20日):浙江泰德医药完成1000万美元Pre-IPO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6-21 16:21
投融资事件统计 - 2025年6月20日共披露22起投融资事件,涉及15家国内企业和7家国外企业,融资总额约141.89亿元 [2] - 企业服务领域为数量TOP1,智能科技领域为金额TOP1 [2] - 医疗健康领域共披露5起投融资事件,涉及3家国内企业和2家国外企业,融资总额约11.38亿元 [2] 国内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 - 浙江泰德医药完成1000万美元Pre-IPO融资,投资方为微光创投和石药集团,公司为医药研发商,总部位于浙江省 [2] - 联影智能完成10亿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张家港产业资本、上海联和投资等,融资金额在本年度所有A轮融资中排名前1%,公司为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研发生产商,总部位于上海市 [2] - 北检检测完成1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公司为生物安全与动物实验室,总部位于山东省 [2] - 国内医疗健康领域融资总额约10.74亿元 [2] 国外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 - SerImmune完成8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PTX Capital、Blackbird BioVentures等,融资金额在本年度所有A轮融资中排名前50%,公司为美国基因测序技术研发商 [3] - Droplet IV完成2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公司为丹麦医疗科技服务商,总部位于丹麦 [3] - 国外医疗健康领域融资总额约0.64亿元 [2] 数据说明 - 融资金额统计包含模糊金融及未披露金额的估算数值,并统一换算为人民币 [4] - 医疗健康领域指亿欧数据行业分类中的医疗健康行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