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城中国(03900)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逆势增长,自投代建协同发展
开源证券· 2024-03-26 00:00
业绩总结 - 绿城中国2023年营收利润双增,归母净利润预计2024-2026年分别为36.54、43.97、50.70亿元[1] - 公司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同比增长,2023年新增38个项目,销售面积达1547万方,销售金额3011亿元[3] - 绿城管理是中国代建第一股,2023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24.3%和30.8%,未来三年业绩指引为营收复合增长超20%、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超25%[4] 其他信息 - 报告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15] - 客户应自行承担浏览附带链接网站的费用或风险[16] - 公司可能参与涉及证券的交易或提供业务支持,存在业务关系无需通知客户[17] - 报告的版权归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再分发[18] - 公司地址及联系方式详细列出,包括上海、深圳、北京和西安[19]
收入利润平稳增长,资金充裕财务稳健
平安证券· 2024-03-26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1313.8亿元,同比增长3.3%[1] - 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13.1%[1] - 核心归母净利润64.2亿元,同比增长0.05%[2] - 公司2023年总合同销售金额3011亿元,同比微增0.3%[4] - 预计新增货值1425亿元,其中一二线货值占比84%[4] 财务状况 - 公司2023年末累计已售未结金额2565亿元、权益金额1712亿元,同比下降21%、7.3%[3] - 公司2023年总借贷加权平均利息成本为4.3%,较2022年下降10个基点[5] 股票评级 - 公司财务状况稳健,投资积极聚焦,维持“推荐”评级[7] - 平安证券研究所对绿城中国股票的投资评级为强烈推荐,预计股价表现将强于市场表现20%以上[10]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包括楼市修复不及预期、核心城市地块获取难度提升、政策出台效果不及预期[8] 其他 - 公司2024-2025年EPS预测下调至1.28元、1.40元,新增2026年EPS预测为1.53元[7] - 绿城中国公司2026年预计营业额为147,030百万元,销售成本预计为125,858百万元[9] -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专属研究产品给签署服务协议的客户,不面向公众发布[11]
业绩稳健,持续聚焦
国信证券· 2024-03-25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313.8亿元,同比增长3.3%[1]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31.2亿元,同比增长13.1%[1] - 公司2023年总销售面积为1547平方米,同比增长12.1%[5] - 公司2023年总销售金额为3011亿元,同比增长0.3%[5] - 公司2023年新增项目38个,新增建面557万平方米[6] - 公司2023年回款率超过100%,继续维持高位,有效支撑现金流及再投资[6] - 公司2023年拥有项目共168个,总建面3720万平方米,其中权益可售建面1557万平方米[6] - 公司2023年货币资金734亿元,现金短债比为2.3倍,财务保持稳健[8] - 公司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34.6亿元,对应EPS为1.36元,维持“买入”评级[10] 未来展望 - 公司风险提示包括市场下行超预期、行业政策不及预期等[9] - 2026年预测的营业收入为146,364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了15%[12] - 2026年预测的每股净资产为17.33元[12] - 2026年预测的P/E为3.5,P/B为0.3[12] 公司信息 - 该报告由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发布[19] - 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一路125号国信金融大厦36层[19] - 公司总机电话为0755-82130833[19] - 公司在上海浦东民生路证大五道口广场1号楼12层设有办公室[19] - 公司在北京西城区金融大街兴盛街6号国信证券9层设有办公室[19]
营收利润双增长,行业地位稳步提升
国金证券· 2024-03-25 00:00
业绩总结 - 绿城中国2023年实现营收1313.8亿元,同比增长3.3%[1] - 归母净利润达31.2亿元,同比增长13.1%[1] - 毛利率下滑导致毛利润同比下降22.5%,但归母净利润仍保持增长[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0%,管理费用同比下降4.6%[2] - 公司总合同销售金额3011亿元,同比增长0.3%[2] 未来展望 - 新增38个项目,权益拿地金额595亿元,预计新增货值1425亿元[3] - 公司2023年境内发债139亿元,总有息负债融资成本4.3%,同比下降10BP[4] - 调整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至36.1/47.0亿元,新增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55.0亿元[5] 市场评级 - 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E估值为4.2/3.2/2.7倍,维持“买入”评级[5] - 买入评级表示预期未来6-12个月内上涨幅度在15%以上[7]
绿城中国(0390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2 22:49
公司业绩 - 公司2023年全年收入约为人民币1,313.83亿元,较去年增长3.3%[1] - 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约为人民币31.18亿元,较去年增长13.1%[1]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22元,较去年增长18.4%[1] - 公司建议宣派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43元[1]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取得总合同销售约为人民币3,011亿元,回款率超过100%[1] - 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303,248,079人民币,较2022年略有下降[7] - 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18,353,787人民币,较2022年持平[7] - 公司股本为242,475人民币,储备为35,887,908人民币[7]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业务为在中国发展供销售住宅物业[9] - 公司根据产品和服务划分为五个报告经营分部:物业发展、酒店业务、物业投资、项目管理和其他[14] - 公司2023年新增项目38个,总建筑面积约557万平方米,新增货值预计达人民币1,425亿元,位列全国第六[49] - 公司深耕核心城市,狙击投资机会性城市,确保投资质量[49] 公司发展 - 公司2023年合同销售面积约1,547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3,011亿元,同比微增0.3%[55] - 公司在一二线城市销售额占比达86%,2023年去化率达82%,较2022年提升7个百分点[56] - 公司自投项目销售均价约每平方米人民币28,334元,维持行业较高水平[55] - 公司2023年项目从拿地到开工、首开周期平均提速至2.2、4.7个月,总体运营效率提速18%[61]
2月经营数据点评:持续深耕杭州
国泰君安· 2024-03-11 00:00
业绩总结 - 绿城集团2024年2月总合同销售额同比下滑28%[1] - 公司自投项目销售面积环比上涨21%[2] - 公司代建项目销售规模涨幅走阔[2] - 2023至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预计呈现逐年增长趋势[4] 用户数据 - 公司代建板块销售额同比增幅达42%[1] - 公司继续布局优势城市杭州,竞得1宗地块,2月新增土地货值27亿元[3] 未来展望 - 公司初现回暖,但整体需求仍较弱[2] - 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预计呈现逐年增长趋势[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无相关信息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继续布局优势城市杭州,竞得1宗地块,2月新增土地货值27亿元[3] 其他新策略 - 报告提供了绿城中国(3900)的海外当地市场指数,涵盖了亚洲、美洲、欧洲和澳洲的指数[13] - 指数包括沪深300、标普500、希腊雅典ASE、澳大利亚标普200等[13] - 该报告展示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股票指数,包括日本、韩国、印度、印尼、泰国、德国、法国等[13] - 欧洲指数包括西班牙IBEX35、俄罗斯RTS、意大利MIB、波兰WIG等[13] - 美洲指数包括加拿大S&P/TSX、墨西哥BOLSA、巴西BOVESPA等[13]
1月经营数据点评:投资聚焦,销售承压
国泰君安· 2024-02-21 00:00
业绩总结 - 绿城集团单月销售面积、销售额分别下滑2%、11%[2] - 自投板块销售面积同比下跌55%,但销售均价创新高[3] 未来展望 - 公司1月积极参与拿地投资,新增土地货值位列行业TOP10[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报告提供了绿城中国(3900)的海外当地市场指数,包括亚洲、美洲、欧洲和澳洲的指数名称[14]
绿城中国(0390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2 18:10
公司业绩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合同销售额约1342亿元人民币,位列行业第七[8] - 公司新增货值约571亿元人民币,位列行业第八[8] - 公司于2020年7月正式分拆綠城管理控股有限公司并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0] - 公司将保持战略定力,围绕“战略2025”规划,全面提升能力,坚定走“全品质、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道路[11]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薪酬委员会和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13] - 公司的核數師是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法律顧問包括安理國際律師事務所和浙江天冊律師事務所[14] - 公司主要往來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14] - 公司的香港股份過戶登記處是Computershare Hong Kong Investor Services Limited,開曼群島股份過戶登記處是Royal Bank of Canada Trust Company (Cayman) Limited[14] 销售情况 - 绿城中国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约为35亿人民币,其中宁波鳳鳴雲翠项目表现突出[31] - 绿城中国在一二线核心城市参与土地竞拍超过百次,新增项目19个,总建筑面积约257万平方米[32] - 绿城中国在上半年重点聚焦一二线城市核心板块,新增项目中杭州、西安、宁波、苏州等城市占比达89%[33] 财务状况 - 公司上半年完成債券公開發行本金總額人民幣78.09億元,平均利息成本3.74%[45] - 境内评级机构将公司主体评级从A+提升至AA-,有效夯实公司在境内资本市场主体地位[46] - 公司上半年完成了25项部品部件标准化,降低工程变更和无效成本,集采价格下浮率为3.0%[48]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于2023年6月16日通过新的购股权计划(2023年购股权计划),主要为向董事和员工提供激励和/或奖励,有效期至2033年6月15日[2] - 根据2023年购股权计划,董事会可向合资格员工授出购股权以认购公司股份,接受授予的购股权需在授出日期起21日内接受[3] - 根据2023年购股权计划的条款,未经公司股东事先批准,授出的购股权或奖励所涉及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0%[4]
绿城中国(03900)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5 22:18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 - 公司取得收入569.76亿元,期内利润46.41亿元[2] - 股东应占利润25.4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1.3%;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38.8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2] - 银行存款及现金(包括抵押银行存款)为687.82亿元,为一年内到期借款余额的2.2倍[2] - 总借贷加权平均利息成本为4.4%,较去年同期下降10个基点[2] - 2023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99元,2022年为0.66元[6]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744.6042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727.05742亿元[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4692.6673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4623.7125亿元[7] - 2023年除税前利润为71.51676亿元,2022年为77.21145亿元[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322,485,575千元人民币,净流动资产为146,781,157千元人民币[8]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16,123,339千元人民币,资产净值为105,118,240千元人民币[8] - 2022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为111,412,918千元人民币[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分配其他收入40,420千元人民币,未分配财务费用(14,024)千元人民币,未分配税项(15,980)千元人民币,期内利润4,641,130千元人民币[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同收入为56,866,293千元,2022年同期为64,642,042千元,同比下降11.9%[16]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16.35亿元,2022年同期为17.85亿元[21] - 2023年上半年其他亏损为14.83亿元,2022年同期为13.78亿元[22] - 2023年上半年借款成本总额为39.40亿元,资本化利息为24.57亿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38.39亿元和24.61亿元[22] - 2023年上半年税项支出总额为25.11亿元,2022年同期为28.61亿元[2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569.76亿元,较2022年同期647.31亿元减少77.55亿元[3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46.41亿元,较2022年同期48.60亿元下降4.5%[35]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25.45亿元,较2022年同期18.01亿元上升41.3%[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就每股基本盈利而言的盈利为25.19亿元,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25.32亿股[27][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就每股摊薄盈利而言的盈利为25.19亿元,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25.36亿股[27][2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17.3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21亿元[30]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14.2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4.60亿元[30] - 2023年6月30日预付款项及订金为9.10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29亿元[30]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43.0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47.72亿元[32]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预提费用为10.8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47.72亿元[32] - 公司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为38.81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55亿元,上升4.2%[36] - 2023年上半年总借贷加权平均利息成本降至4.4%,较去年同期4.5%下降10个基点,一年内到期债务占2023年6月30日总债务的21.8%[44] - 本期集团收入为569.76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2.0%,其中物业销售收入占比91.8%[53] - 集团毛利99.20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1.7%,毛利率为17.4%,与2022年同期基本持平[57] - 集团其他收入16.35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8.4%[58] - 集团行政开支18.24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6.2%;销售开支8.44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27.9%[59][60] - 集团计入简明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的利息支出为14.83亿元,总利息开支为39.40亿元,加权平均利息成本为4.4%,较2022同期下降10个基点[61] - 集团分占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业绩共盈利4.86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2.53亿元[62] - 本期土地增值税6.52亿元(2022年同期10.21亿元),占收入比例为1.1%(2022年同期1.6%);企业所得税18.58亿元(2022年同期18.40亿元),实际税负为26.2%(2022年同期25.5%)[63] - 本期计提非金融资产减值亏损4.15亿元,计提减值亏损0.37亿元[6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合同负债余额1705.04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226.54亿元,上升15.3%;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合同负债余额1213.3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167.42亿元,下降12.1%[6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存款及现金687.82亿元(2022年12月31日703.94亿元),总借贷1426.13亿元(2022年12月31日1401.21亿元),净负债738.31亿元(2022年12月31日697.27亿元),净资产负债率为70.2%(2022年12月31日62.6%)[68] - 一年内到期借贷余额为310.60亿元,占总借贷的21.8%(2022年12月31日19.2%),银行存款及现金期末余额为一年到期借贷余额的2.2倍(2022年12月31日2.6倍)[68] - 本期因人民币贬值计提汇兑净损失6.93亿元,无实际现金流出[69] - 2023年6月30日抵押贷款保证为361.36亿元(2022年12月31日450.97亿元)[7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抵押账面价值1212.65亿元的资产(2022年12月31日1195.05亿元)[7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订约资本开支但未拨备的承担为8.00亿元(2022年12月31日9.98亿元)[7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雇员总数为9035名,2022年12月31日为9387名[78] 业务线销售数据 - 取得总合同销售1342亿元;其中,自投项目销售982亿元,自投权益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40%至633亿元[2] - 2023年上半年,绿城集团总合同销售金额约1342亿元,同比增长19%,增幅高于TOP10房企均值13个百分点[37] - 绿城集团自投项目合同销售金额约982亿元,同比增长16%;权益金额约633亿元,同比增长40%,权益比提升至64%[37] - 上半年销售回款率109%,首开去化率82%,较2022年末提升7个百分点[37] - 一二线城市销售额占比85%[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自投项目可售货源约1955亿元,一二线城市占比达80%[52] - 本期物业销售收入522.78亿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3.1%,物业收入结转面积为2267037平方米,较2022年同期减少18.8%[53] - 结转收入的物业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23060元,较2022年同期上升7.0%[53] - 2023年上半年附属公司结转收入楼盘销售总面积2267037平方米,销售收入522.78亿元,销售均价每平方米23060元[54] - 浙江地区项目物业销售收入312.71亿元,占比59.8%;北京地区60.82亿元,占比11.6%;山东地区31.95亿元,占比6.1%[55] - 集团高层住宅等销售收入459.30亿元,占比87.9%;别墅销售收入56.37亿元,占比10.8%;写字楼及其他销售收入7.11亿元,占比1.3%[55] 业务线项目拓展数据 - 新增19个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57万平方米,预计可售货值达571亿元,一二线占比达89%[2] - 2023年上半年新增项目19个,总建筑面积约257万平方米,集团承担成本约251亿元,预计新增货值达571亿元[39] - 新增货值中一二线城市占比达89%[39] - 2023年上半年新增货值预计当年实现销售转化约348亿元,当年转化率61%,截至6月30日,已实现销售转化约92亿元[39] - 2023年上半年新增项目平均权益比升至79%[39] - 2023年6月30日,绿城集团共有土地储备项目200个,总建筑面积约4455万平方米,一二线城市货值占比79%[41] 业务线运营数据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发展分部收入为52,278,424千元人民币,酒店业务分部收入为474,886千元人民币[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投资分部收入为110,171千元人民币,项目管理分部收入为1,460,024千元人民币[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分部收入为2,652,959千元人民币,分部总计收入为56,866,293千元人民币[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部业绩总计为4,675,487千元人民币,未分配行政开支为(44,773)千元人民币[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发展资产为493,295,15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89,094,315千元,同比增长0.9%[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酒店业务资产为10,710,63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206,819千元,同比增长5%[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投资资产为11,693,531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077,154千元,同比增长16.1%[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项目管理资产为6,553,591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5,890,895千元,同比增长11.3%[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发展负债为420,384,791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6,930,745千元,同比增长3.3%[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投资负债为1,670,24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26,502千元,同比下降13.3%[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项目管理负债为1,750,34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02,109千元,同比增长2.8%[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综合负债为438,608,91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23,664,074千元,同比增长3.5%[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金收入为110,171千元,2022年同期为88,811千元,同比增长24.1%[16] - 2023年上半年累计交付107个项目、7万余户,自投项目交付时间较合同约定平均提前30天[42] - 2023年中国房地产顾客满意度调查中,公司以91.2分领跑行业(行业均值72.3分),16座城市满意度第一,7座城市忠诚度第一[43] - 承诺2023年后新项目100%达到国家绿色建筑标准,截至2023年6月30日累计绿色建筑项目242个,在建项目应用装配式技术比例超70%[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绿城管理在管项目覆盖123城,合约总建筑面积约11359万平方米,在建面积约4914万平方米[48] - 本期绿城管理新拓项目代建费预估51.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3%;归母净利润达4.74亿元,同比增长31.3%[48] - 酒店运营收入同比提升86%,投资性物业租金收入同比提升24%[49] - 生活服务业务累计服务124个未来社区,较2022年末提升31%[49] - 集团预计
绿城中国(03900)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7 21:51
公司概况 - 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优质房产开发及综合服务供应商[4] - 公司连续19年获得“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综合实力TOP10”称号[5] 2022年业绩 - 公司2022年合同销售额约3003亿元人民币,位列行业第四[8] - 公司2022年新增货值约1037亿元人民币,位列行业第八[8] - 公司2022年收入达到了127,153,071人民币千元,较2018年增长了111.6%[37] - 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8,894,964人民币千元,较2018年增长了274.6%[37] 2023年发展策略 - 公司将在2023年全面升级发展策略,以产品品质、客户满意度和文化价值观为重点[25] - 公司将继续坚持“由量到质”的转变,注重经营质量和利润增长[28] - 公司将持续优化财务表现,通过活化存量、快速转化增量和提升资产质量来实现[27] - 公司将在2023年继续关注短期和长期发展的平衡,做出理性选择[30] 地区项目分布 - 公司在长三角地区拥有126个项目,占总建筑面积的50%[40] - 公司在环渤海地区拥有45个项目,占总建筑面积的18%[40] - 公司在长江中游地区拥有13个项目,占总建筑面积的7%[40] - 公司在珠三角地区拥有11个项目,占总建筑面积的5%[40] - 公司在西南地区拥有8个项目,占总建筑面积的3%[40] - 公司在中国其他地区拥有18个项目,占总建筑面积的15%[40] - 公司在海外拥有3个项目,占总建筑面积的2%[40] 物业项目详情 - 杭州物业组合中,杭州望江写字楼的土地面积为9,09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5,094平方米[43] - 杭州物业组合中,杭州春知海棠苑的物业类型为高层住宅,占比为75.8%,土地面积为41,86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45,656平方米[44] - 宁波物业组合中,宁波中心的城市综合体占比为49.6%,土地面积为7,87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39,716平方米[45] - 宁波物业组合中,宁波春風晴翠的高层住宅占比为98.5%,土地面积为56,18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81,685平方米[46] - 金华望山隐庐商业、酒店式公寓的土地面积为35,39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4,711平方米[47] - 上海外滩兰亭高层住宅的土地面积为18,70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7,240平方米[48] - 安吉天使小镇多层住宅、别墅、商业、酒店的土地面积为366,68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60,711平方米[48] - 南通桂语朝阳高层住宅的土地面积为68,31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1,702平方米[50] - 合肥星澜湾高层住宅的土地面积为96,474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33,552平方米[50] - 北京沁園的土地面積為85,059平方米,建築面積為342,542平方米[51] - 天津桂語映月的土地面積為90,036平方米,建築面積為290,036平方米[52] - 大連海上明月的土地面積為87,6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251,028平方米[53] - 武漢鳳起聽瀾的土地面積為78,609平方米,建築面積為465,185平方米[54] 财务状况 - 公司2022年累计总合同销售面积约1,380万平方米,总合同销售金额为3,003亿元人民币[70] - 公司2022年新增27个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08万平方米,新增货值预计达1,037亿元人民币[73] - 本年度公司实现毛利为220.21亿人民币,较去年增长21.2%[112] - 毛利率为17.3%,较去年下降0.8个百分点,主要受房地产行业形势变化和限价影响影响[113] - 公司2022年收入为人民幣1,271.53億元,物業銷售收入占比92.4%,同比增长26.8%[103] - 2022年物業銷售收入为人民幣1,175.37億元,同比增长31.0%[104]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定期举行会议讨论整体策略、运营和财务表现,2022年共召开6次董事会会议和1次股东大会[180] - 公司已采纳上市公司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并对董事进行了特定查询[176] - 董事承认他们对根据法定要求和适用会计准则编制公司财务报表负有责任[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