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控股(06686)
搜索文档
诺亚控股(06686.HK):上半年净收入达到12.44亿元,股东应占净收益同比劲增41.6%
格隆汇· 2025-08-28 06:52
财务表现 - 净收入为人民币12.441亿元 [1] - 股东应占净收益同比增加41.6%至人民币3.275亿元 [1] - 非公认会计准则股东应占净收益同比增加33.9%至人民币3.578亿元 [1] 收益增长驱动因素 - 歌斐管理基金的公允价值增加推动收益增长 [1] - 歌斐作为普通合伙人向其基金支付的一次性开支减少 [1] 境外业务发展 - 境外产品募集量同比增长0.6%至人民币164亿元 [1] - 境外对冲基金及结构性产品募集4.20亿美元 同比大幅增长282.0% [1] - 境外产品资产管理规模同比增长5.9%至人民币414亿元 [1] - 境外资产配置存续规模同比增长6.6%至人民币91亿元 [1] 战略举措 - 公司持续投资境外市场并扩大境外理财师团队 [1] - 公司积极提高在全球华人客户中的影响力和投资份额 [1]
诺亚控股(06686.HK):第二季度净收入6.3亿元,股东应占净收益同比大增79%
格隆汇· 2025-08-28 06:40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为人民币6.295亿元(8790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2.2% [1] - 净收入环比2025年第一季度增长2.4% [1] - 经营收益达人民币1.61亿元(2250万美元),同比增长20.2% [1] - 股东应占净收益人民币1.786亿元(2490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79.0% [1] - 非公认会计准则下股东应占净收益人民币1.89亿元(2640万美元),同比增长78.2% [1] 收入驱动因素 - 境外私募证券基金产品及境内私募证券基金产品分销增加推动收入增长 [1] - 投资产品分销贡献收入提升 [1] - 歌斐作为普通合伙人支付予基金的一次性开支减少 [1] - 歌斐管理和共同投资基金的公允价值增加 [1] 战略成效 - 境外收入占净收入总额近50%,全球扩张战略成效显著 [2] - 投资产品分销强劲增长及管理费增加带动盈利复苏 [2] - 财富管理行业处于挑战时期仍实现稳步发展 [2]
诺亚控股(06686) - 有关认购私募债权数字收益基金的须予披露交易

2025-08-28 06:16
投资信息 - 2025年8月27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Joy Triple Star承诺认购Olive Digital Fund,总出资承诺额5000万美元(约3.892亿港元)[3][5] - Olive Digital Fund目标投资规模约8000万美元,目标内部回报率超中段个位数范围[7][17] - 假设基金达目标规模且全额出资,认购人将持有基金合伙权益总额约62.5%[26] 交易性质 - 认购事项构成须予披露交易,适用百分比率超5%但低于25%[4][41] 基金条款 - 基金期限4年,有限合伙人可于财年结束提款,需90天书面通知并经普通合伙人同意[8] - 普通合伙人有权对退出资本账户余额90%或以上权益预扣最高达资本账户的5%作预留款项[8] - 未经普通合伙人书面同意,有限合伙权益不得转让[9] 费用与分配 - 基金运营首年,年度管理费为有限合伙人出资承诺额的2.0%,其中1.0%首次注资预缴,次年起为注资额的1.0%[11] - 普通合伙人可酌情决定有限合伙人收取实物分派[11] - 基金净收益或亏损按资本账户结余比例分配[13] 投资策略 - 投资采用双向配置策略,专注债权组合稳定收益并获取数字资产生态系统风险敞口[6] - 运营首年向Coinbase Custody International Limited提供USDC抵押信用贷款,目标抵押率超100%[14] 其他要点 - 公司境外一级市场产品货架竞争力过去两年半大幅提升[19] - 公司为华语高净值投资者提供全面一站式咨询服务[23] - 募资期自有限合伙协议日期起12个月,普通合伙人有权延长期限1个月[26] - 投资管理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2025年6月30日的资产占集团总资产不足0.1%[28]
诺亚控股(0668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06: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诺亚控股2025年上半年净收入为12.44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7] - 公司股东应占净收益达3.2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6%[7][9] - 非公认会计准则股东应占净收益为3.57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9%[7][9] - 经营收益增长35.8%至3.47034亿元人民币[9] - 总收入为12.547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9] - 公司整体总收入下降1.6%至人民币12.547亿元[40]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2.748亿元人民币(1,274,843千元),净收入为12.654亿元人民币(1,265,389千元)[106]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所得收益为3.470亿元人民币(347,034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2.555亿元人民币(255,501千元)增长35.8%[106] - 2025年上半年净收益为3.284亿元人民币(328,356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2.356亿元人民币(235,556千元)增长39.4%[107] - 2025年上半年普通股股东应占净收益为327,540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231,278千元增长41.62%[124]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254,722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274,843千元下降1.58%[119] - 净收入为126.5389亿元人民币,扣除增值税相关附加费9.454亿元后较总收入下降0.7%[13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以股份为基础薪酬开支减少35.4%至3778.8万元人民币[9] - 经营开支同比减少11.2%[16] - 公司总经营成本及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10.099亿元下降11.2%至2025年上半年的8.971亿元[49][50] - 薪酬及福利总额下降12.0%,从6.858亿元降至6.032亿元[62] - 销售开支下降8.7%,从1.242亿元降至1.134亿元[64] - 一般及行政开支下降10.2%,从1.510亿元降至1.356亿元[65] - 公司信用损失拨备为人民币44.0百万元,而去年同期为拨回人民币0.4百万元,主要因暂停借贷业务相关拨备增加[66] - 其他经营开支同比减少61.6%至人民币24.3百万元,主要因歌斐作为普通合伙人向基金支付的一次性开支减少[67] - 2025年上半年薪酬及福利总额为6.032亿元人民币(603,162千元)[106] - 公司经营总成本及开支为897,061千元人民币,薪酬及福利支出占比67.2%(603,162千元人民币)[135] - 经营成本及开支总额达100.9888亿元,其中薪酬福利支出占比67.9%(68.5795亿元)[136] 财富管理业务表现 - 财富管理业务总收入862.7百万元,同比下降2.2%[13] - 募集费收入312.8百万元,同比下降3.5%[13] - 管理费收入465.7百万元,同比下降3.3%[13] - 其他服务费收入56.4百万元,同比下降13.4%[13] - 财富管理业务总收入由人民币8.818亿元减少2.2%至人民币8.627亿元[32] - 财富管理业务经营成本下降12.4%,从7.476亿元降至6.546亿元[50][51] - 财富管理业务信用损失拨备为人民币6.3百万元(同比增34.0%),资产管理业务实现拨回人民币0.1百万元(去年同期拨备0.9百万元)[66] - 政府补贴同比增68.9%至人民币23.4百万元,其中财富管理业务补贴增90.2%至17.7百万元[68] - 募集费收入总计32.4105亿元,其中境外财富管理分部占比67.1%(21.7537亿元)[136] 资产管理业务表现 - 资产管理业务总收入362.8百万元,同比下降2.8%[14] - 业绩报酬收入同比下降23.7%[14] - 资产管理规模1451亿元,同比下降5.8%[14] - 境外资产管理规模414亿元,同比增长5.9%[14] - 资产管理业务总收入由人民币3.733亿元减少2.8%至人民币3.628亿元,资产管理规模由人民币1540亿元减少5.8%至人民币1451亿元[33] - 业绩报酬收入大幅增长151.6%,由人民币1110万元增至人民币2790万元[34] - 资产管理业务经营成本大幅下降25.6%,从2.013亿元降至1.497亿元[50][52] - 管理费收入82.3528亿元,歌斐/Olive管理基金贡献62.8%(51.6894亿元)[136] - 业绩报酬收入4.23亿元,歌斐/Olive管理基金占比76.3%(3.2257亿元)[136] 各地区表现:境外业务 - 境外产品募集量达1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6%[8] - 境外对冲基金及结构性产品募集4.2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282.0%[8] - 境外产品资产管理规模达4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8] - 境外资产配置存续规模达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8] - 境外收入占2025年上半年净收入总额48%[21] - 独家另类投资产品贡献境外收入同比增长18.9%[21] - 境外注册客户超18,800人同比增长13.0%[23] - 境外活跃客户超3,600人同比增长12.5%[23] - 境外资产配置存续规模达91亿美元同比增长6.6%[23] - 对冲基金及结构化产品募集金额达4.2亿美元同比增长282.0%[24] - 私募股权及私募信贷基金募集3.4亿美元同比增长0.8%[24] - 境外资产管理规模达414亿美元同比增长5.9%[24] - 境外资产管理总收入增长16.7%至人民币2.202亿元,主要因募集费收入增长68.7%[40][46] - 境外保障传承服务总收入增长31.9%至人民币8925万元,主要因保险产品分销募集费收入增长47.7%[40][47] - 境外资产管理经营成本增长25.6%,从0.458亿元增至0.575亿元[54][5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27.4843亿元人民币,其中境内公开市场证券分部贡献23.7891亿元,境外财富管理分部贡献32.9067亿元[136] 各地区表现:境内业务 - 境内公开市场证券产品收入贡献同比增长9.6%[16] - 境内公开市场证券总收入增长9.6%至人民币2.608亿元,其中业绩报酬收入激增350.4%[39][42] - 境内资产管理总收入下降12.5%至人民币3.444亿元,主要因私募股权产品管理费减少[39][43] - 境内保险业务收入大幅下降55.3%至人民币1367万元[39][44] - 境内保险业务经营成本下降55.2%,从0.824亿元降至0.369亿元[54][57]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68.9454亿元,同比下降5.2%(2025年上半年为65.3848亿元)[138] - 香港市场收入44.311亿元,同比增长3.5%(2025年上半年为45.8756亿元)[138] 其他业务表现 - 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7.5%至2.9231亿元人民币[31] - 其他业务收入增长47.5%,由人民币1980万元增至人民币2920万元[36] - 其他业务经营成本增长51.8%,从0.611亿元增至0.927亿元[50][5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无任何银行或金融机构的未偿还贷款、透支或借款[84] - 股份回购计划授权金额5000万美元,有效期两年[90] - 报告期内回购739,834股美国存托股,总代价663.9万美元,最高价9.50美元/股,最低价7.80美元/股[91]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3.156亿港元,用途未发生变更[93] - 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263.0百万港元,占总额315.6百万港元的83.3%,其中52.7百万港元未动用[94] - 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52.7百万港元(占总额16.7%)以短期存款形式持有,拟用于潜在投资并延期至2026年底[94][95] - 公司未就2025年上半年宣派中期股息[102] - 2024年末期股息及特别股息总额5.5亿元人民币,已于2025年8月28日完成派付[139] 其他重要内容:法律诉讼及或有负债 - 承兴事件涉及109名投资者未决诉讼,索偿总额超过人民币358.5百万元[96] - 安徽亳州法院诉讼案最终判决公司承担赔偿人民币99.0百万元的70%及相应利息,已提前预留负债[97][98] - 承兴事件和解计划中595名客户接受旧方案,223名剩余客户中仅7名接受新方案[99] - 承兴事件涉及未偿还投资金额达34亿元人民币,影响818名投资者[12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602名投资者(73.6%)已接受和解,涉及金额26亿元人民币(76.4%)[130] - 109名投资者提起法律诉讼,索偿总额超过358.5百万元人民币[130] - 公司确认或有负债81.3百万美元(约530.4百万元人民币)[129] - 2024年因7名投资者接受和解,录得拨回和解开支12,454元人民币[129] - 或有负债为人民币4.673亿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4.761亿元略有下降[82] 其他重要内容:员工及组织结构 - 雇员总数1908人,其中业务开发部门占比28.1%(537人),中后台支持占比22.0%(419人)[85] - 境内公开市场证券雇员294人占比15.4%,境内资产管理雇员207人占比10.8%[85] - 境外财富管理雇员179人占比9.4%,境外保障传承服务雇员115人占比6.0%[85] - 公司董事會成員包括董事長汪靜波及董事殷哲等共8人[145] - 上海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12月14日[143] - 上海歌斐為公司併表聯屬實體及重要附屬公司[143] 其他重要内容:会计准则及报告基础 - 募集量定義為公司分銷投資產品的總值[143] - 公司採用美國公認會計準則(US GAAP)[143] - 公司股份包含普通股及美國存託股份[143] - 公司財務報告貨幣單位為美元[143] - 股東包含股份持有人及美國存託股份持有人[143] -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已审阅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中期财务资料[104]
诺亚控股(06686) - 2025 Q2 - 季度业绩

2025-08-28 06:06
根据您的要求,我对提供的关键点进行了整理和归类。以下是严格按照主题分组的结果,每个主题下只包含单一维度的信息,并保留了原始关键点及其文档ID引用。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为人民币6.295亿元(8790万美元),同比增长2.2%[10] - 净收入同比增长2.2%至人民币62.95亿元(8.787亿美元)[50] - 公司总净收入同比下降1.7%至124.4095亿元人民币(17.367亿美元)[52]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63.46亿元,同比增长2.3%[66] - 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收益为人民币1.61亿元(2250万美元),同比增长20.2%[10] - 经营所得收益同比增长20.2%至人民币1.61亿元(2248万美元)[50] - 经营所得收益同比增长35.8%至3.4703亿元人民币(4844.5万美元)[52] - 经营收益同比增长20.2%至人民币1.61亿元,财富管理业务经营收益增长52.4%[62][64] - 2025年第二季度诺亚股东应占净收益为人民币1.786亿元(2490万美元),同比增长79.0%[10] - 诺亚股东应占净收益同比大幅增长79.0%至人民币1.786亿元(2493万美元)[51] - 诺亚股东应占净收益同比增长41.6%至3.2754亿元人民币(4572.4万美元)[54] - 2025年上半年诺亚股东应占净收益为178.576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99.787百万元人民币增长79.0%[74] - 2025年第二季度非公认会计准则股东应占净收益为人民币1.89亿元(2640万美元),同比增长78.2%[10] - 非公认会计准则下诺亚股东应占净收益为人民币189.0百万元(26.4百万美元),同比增长78.2%[31] - 2025年上半年非公认会计准则下经调整净收益为188.982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6.052百万元人民币增长78.2%[74] - 诺亚股东应占净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31.278百万元人民币增长41.6%至2025年上半年的327.54百万元人民币[76] - 非公认会计准则下诺亚股东应占经调整净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67.22百万元人民币增长33.9%至2025年上半年的357.77百万元人民币[76]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益为人民币178.5百万元(24.9百万美元),同比增长72.2%,净利润率28.4%[30] - 第二季度净收益同比增长72.2%至1.7854亿元人民币(2492.1万美元)[55] - 净利润率从16.8%提升至28.4%[51] - 净利润率从18.6%提升至26.4%[54] - 诺亚股东应占净利润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18.3%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6.3%[76] - 非公认会计准则下诺亚股东应占净利润率达30.0%,同比提升12.8个百分点[31] - 非公认会计准则下净利润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21.1%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8.8%[76] - 经营利润率25.6%,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26] - 经营利润率从20.2%提升至27.9%[54] - 业绩报酬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07.7%至人民币1389万元(194万美元)[50] - 业绩报酬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77.6%至2787.8万元人民币(389.2万美元)[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成本及开支为人民币468.5百万元(65.4百万美元),同比下降2.8%[22] - 境外资产管理经营成本及开支人民币35.7百万元(5.0百万美元),同比上升55.6%[24] - 总部经营成本及开支人民币241.2百万元(33.7百万美元),同比增加58.9%[24] - 所得税开支人民币63.7百万元(8.9百万美元),同比增长58.2%[29] - 所得税开支同比增长58.2%至人民币6369万元(889万美元)[51] - 投资损失人民币13.9百万元(1.9百万美元),同比转亏[28] - 薪酬及福利支出总额为人民币29.93亿元,占经营成本总额63.9%[58] - 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调整从2024年上半年的58.479百万元人民币减少35.4%至2025年上半年的37.788百万元人民币[76] - 调整的税务影响从2024年上半年的11.061百万元人民币减少31.7%至2025年上半年的7.558百万元人民币[76] 各条业务线表现:财富管理业务 - 分销投资产品总价值达人民币170亿元,其中公募基金占比54.1%(92亿元)[11] - 私募证券基金产品分销价值达人民币60亿元,占比35.3%[11] - 投资产品分销总价值170亿元人民币(24亿美元),同比增长17.7%[14] - 私募证券基金产品分销额同比增长44.4%[14] - 境外投资产品分销额83亿元人民币(12亿美元),同比增长5.1%[14] - 境外私募证券基金产品分销额同比增长10.3%[14] - 上半年投资产品分销总额达人民币331亿元(46亿美元)[40] - 总募集量增长17.7%至人民币169.75亿元,其中公募基金产品增长9.0%[70] - 私募证券基金产品募集量大幅增长44.4%至人民币59.75亿元[70] - 财富管理业务净收入为人民币4.31亿元,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为人民币1.84亿元[62] - 境内公开市场证券业务净收入人民币131.8百万元(18.4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2.8%[22] - 公开市场证券产品收入增长12.2%至人民币1.32亿元,私募股权产品收入下降10.8%至人民币1.77亿元[68] - 境内公开市场证券业务净收入为人民币13.18亿元,占总净收入20.9%[58] - 境外财富管理业务净收入为人民币12.94亿元,占总净收入20.6%[58] - 管理费收入总额为人民币40.68亿元,占总收入64.1%[58][60] - 业绩报酬收入总额为人民币3.74亿元,其中境外资产管理业务贡献人民币1.75亿元[58][60] 各条业务线表现:资产管理业务 - 总资产管理规模1,451亿元人民币(203亿美元),同比减少5.8%[15] - 中国内地资产管理规模1,037亿元人民币(145亿美元),同比减少9.8%[15] - 境外资产管理规模414亿元人民币(58亿美元),同比增长5.9%[15] - 私募股权类资产管理规模占比89.1%,环比增长1.7个百分点[16] - 来自歌斐/Olive所管理基金的总收入同比下降10.9%至人民币2.555亿元(3566万美元)[50] - 歌斐/Olive所管理基金的总收入同比下降7.5%至5.1814亿元人民币(7233万美元)[52] - 公司总净收入为人民币62.95亿元,其中来自歌斐/Olive所管理基金的收入占比40.6%[58] - 境外资产管理经营收益人民币72.6百万元(10.1百万美元),同比下降2.1%[33] - 2024年二季度经营收益为人民币16.10亿元,境外资产管理业务经营收益率达67.1%[58] 各条业务线表现:其他业务 - 境外保障传承服务净收入人民币59.0百万元(8.2百万美元),同比增长90.9%[22] - 境外保障传承服务经营收益人民币29.8百万元(4.2百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86.8%[33] - 境内保险业务经营亏损人民币761万元,净收入仅716万元[58] 各地区表现:中国内地 - 中国内地收入下降1.2%至人民币3.38亿元[66] - 中国内地资产管理规模1,037亿元人民币(145亿美元),同比减少9.8%[15] 各地区表现:境外(海外) - 境外注册客户数达18,967人,同比增长13.0%[10] - 境外理财师总数达152人,同比增长34.5%[13] - 境外净收入为人民币2.967亿元(4140万美元),同比增长6.5%[10] - 境外活跃客户数3,650人,同比增长12.5%,环比增长7.9%[14] - 境外资产管理规模414亿元人民币(58亿美元),同比增长5.9%[15] - 境外业务净收入增长6.5%至人民币2.97亿元,资产管理规模达41.4亿元人民币[72] - 境外理财师数量大幅增长34.5%至152人,境外注册客户数增长13.0%[72] - 香港地区收入同比增长11.0%至人民币2.32亿元[66] 客户数据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注册客户总数达464,631人,同比增长1.2%[10] - 2025年第二季度活跃客户总数达9,160人,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3.8%[14] - 注册客户总数达46.46万人,同比增长1.2%;活跃客户数增长6.1%至9,160人[7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及运营数据 - 总部经营损失扩大至人民币224.5百万元(31.3百万美元),同比增加59.1%[33] - 总部经营亏损人民币2.25亿元,主要受信用损失拨备4313万元影响[58] - 政府补贴总额为人民币1410万元,有效降低经营成本[58] - 六个月综合收益同比下降24.2%至24.1227亿元人民币(3.3675亿美元)[5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821.8百万元(533.5百万美元),环比减少6.2%[3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8.22亿元(5.335亿美元)[47] - 总资产为人民币117.45亿元(16.395亿美元)[49]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人民币27.6百万元(3.8百万美元),同比减少44.5%[34] - 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人民币171.7百万元(24.0百万美元),同比收窄68.7%[34] - 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出人民币71.5百万元(10.0百万美元),同比扩大60.3%[34] - 每股美国存托股基本收益同比增长80.3%至2.56元(0.36美元)[51] - 每股美国存托股摊薄收益同比增长40.9%至4.65元人民币(0.65美元)[54] - 诺亚股东应占每股美国存托股净收益(摊薄)从2024年上半年的3.30元人民币增长40.9%至2025年上半年的4.65元人民币[76] - 非公认会计准则下每股美国存托股净收益(摊薄)从2024年上半年的3.81元人民币增长33.3%至2025年上半年的5.08元人民币[76]
Noah Holdings Limited Announces Strategic Investment in Digital Yield Fund
Prnewswire· 2025-08-28 04:50
核心观点 - 诺亚控股通过子公司承诺认购5000万美元的私人信贷数字收益基金 该基金由旗下海外资产管理平台Olive与Coinbase合作设立 是公司基于资本保值基础上提升回报的现金管理增强型战略配置 采用双配置策略 主要从风险界定的信贷组合中获取稳定收益 同时为长期多元化和能力建设获取数字资产生态系统的受控辅助风险敞口[1][2][3] 公司投资动态 - 子公司于2025年8月27日承诺认购总资本承诺5000万美元的私人信贷数字收益基金 需遵守认购文件条款条件[1] - 该数字收益基金由诺亚海外资产管理臂Olive管理 是Olive与Coinbase合作设立的首只稳定币收益基金[1] - 投资代表对现金管理增强型产品的战略配置 采用双配置策略 主要从风险界定的信贷组合生成稳定收入 同时为长期多元化和能力建设获取数字资产生态系统的受控辅助风险敞口[2] - 投资反映公司对审慎资本配置 组合多元化及捕捉新兴领域增长机会的承诺 符合为股东提供持续风险调整后回报的长期目标[3] 公司业务概览 - 诺亚控股是领先的财富管理服务提供商 主要为全球华人高净值投资者提供全球投资和资产配置的一站式咨询服[1][3] - 国内及海外财富管理业务主要分销以人民币及其他货币计价的私募股权、公募证券和保险产品[5] - 网络覆盖中国内地主要城市及香港、纽约、硅谷、新加坡和洛杉矶[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财富管理业务拥有464,631名注册客户[5] - 通过歌斐资产管理和Olive资产管理开展国内及海外资产管理业务 管理以人民币及其他货币计价的私募股权、公募证券、房地产、多策略及其他投资[5] 公司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 诺亚分销投资产品331亿元人民币(46亿美元)[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通过歌斐资产管理和Olive资产管理 诺亚资产管理规模达1451亿元人民币(203亿美元)[4]
NOAH HOLDINGS LIMITED ANNOUNCES UNAUDITED FINANCIAL RESULTS FOR THE SECOND QUARTER OF 2025
Prnewswire· 2025-08-28 04:4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净收入为6.295亿元人民币(8790万美元),同比增长2.2%,主要得益于海外及国内私募二级产品分销增长[6][14] - 运营收入同比增长20.2%至1.61亿元人民币(2250万美元),因收入增长及一次性费用减少[6] - 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79%至1.786亿元人民币(2490万美元),因收入增长及管理基金公允价值上升[6][31] - 非GAAP归属股东净利润增长78.2%至1.89亿元人民币(2640万美元)[6][31] 业务分部表现 - 国内证券业务净收入增长12.8%至1.318亿元,主要因私募二级产品分销佣金增加[15] - 海外保险及综合服务收入激增90.9%至5900万元,因保险分销佣金增长[15] - 海外资产管理收入增长11.5%至1.083亿元,得益于橄榄资产管理私募产品贡献[15] - 国内保险业务收入下降38.7%至720万元,因产品分销减少[15] 产品分销数据 - 总分销产品价值达170亿元人民币(24亿美元),同比增长17.7%[5][6] - 私募二级产品分销额增长44.4%至60亿元,占比提升至35.3%[5][6] - 海外投资产品分销额增长5.1%至83亿元,其中私募二级产品增长10.3%[6][7] - 互惠基金产品分销92亿元,占比54.1%,仍为最大产品类别[5] 客户与运营指标 - 注册客户总数达464,631人,同比增长1.2%,其中海外注册客户增长13%至18,967人[6] - 活跃客户数增长6.1%至9,160人,海外活跃客户增长12.5%至3,650人[6] - 海外关系经理数量大幅增长34.5%至152人[10] - 国内覆盖城市精简至12个,较去年同期15个有所减少[10] 资产管理业务 - 总管理资产规模保持稳定,为1451亿元人民币(203亿美元)[8][9] - 国内管理资产1037亿元,海外管理资产414亿元[8][9] - 按投资类型分类,私募股权占比89.1%,公开证券占比6.4%[9] - 海外公开证券类资产增长至42亿元,占比10.1%[9][11]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表 - 现金及等价物为38.2亿元人民币(5.335亿美元),较上季度40.8亿元有所减少[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2760万元(380万美元),同比减少[2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717亿元(2400万美元),同比改善[28] - 融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7150万元(1000万美元),主要因股份回购[29] 战略进展 - 自2024年第四季度起采用新的分部报告结构,更清晰反映各业务表现[2] - 国际收入占比近50%,全球扩张战略成效显著[13] - 通过歌斐资产管理和橄榄资产管理开展多币种、多资产类别管理业务[8][39] - 持续优化国内覆盖网络,同时加强海外团队建设[10]
NOAH Holdings | ARK Wealth H2 CIO Report: Technology-Driven Deflation and Efficiency Dividends Are Reshaping Asset Allocation
Prnewswire· 2025-08-27 16:39
核心观点 - 地缘政治变革与人工智能等技术颠覆正在推动资本市场进入由技术驱动通缩逻辑主导的新时代 高净值投资者需深入理解技术驱动通缩以实现跨代财富转移 未来增长引擎将转向技术驱动的通缩和效率红利 而非债务驱动的资产泡沫[1][2][3] 宏观经济结构 - 未来经济将呈现双轨结构:地缘政治、去全球化、人口老龄化和能源转型推动的持续性结构性通胀 与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的深度结构性通缩并存[8] - 技术驱动通缩通过降低成本与提升生产效率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边际效率增益将成为未来价值创造的主要来源[8] - 在技术驱动通缩背景下 虚拟资产(如比特币)有望成为未来金融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8] 资产配置策略 - 提出理想化多层资产配置模型 聚焦平衡实用性(对冲短期风险)、前瞻性(捕捉长期增长)和灵活性(保持流动性)[3] - 通过结合通胀对冲资产、通缩对冲资产和桥梁资产实现投资组合重构 平衡当前防御性布局与未来进攻性机会[3] - 建议财富管理机构摆脱传统债务驱动框架 采用兼顾短期防御与长期增长流动性的多层策略[7] 公司业务概览 - 诺亚控股有限公司为领先财富管理服务提供商 2005年成立 2010年纽约上市 2022年实现香港双重主要上市 2025年全球总部设立于新加坡[4] - 业务覆盖全球9个国家30余个城市 服务约40万高净值华人客户 累计资产配置规模超1万亿元人民币[4][5] - 采用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及金融服务一体化商业模式 国内核心子公司包括歌斐资产、格睿家族办公室等 国际业务以ARK财富管理为核心平台[5][7] - ARK财富管理专注服务全球高净值华人家庭及机构 截至2024年底累计配置资产达87亿美元 在多个国家地区设立服务中心提供本地化服务[7][10]
诺亚控股上涨5.01%,报12.465美元/股,总市值8.25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22 23:41
股价表现 - 8月22日盘中上涨5.01%至12.465美元/股 成交额57.35万美元 总市值8.25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6.15亿人民币 同比减少5.38%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1.49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13.29% [1] - 预计8月27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 [1] 业务规模 - 2024年一季度分销投资产品总值189亿人民币(26亿美元) [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总资产管理规模达1533亿人民币(212亿美元) [1] - 财富管理业务拥有超过45万名注册客户 [2] 业务构成 - 主营财富管理服务 为华语高净值投资者提供全球投资和资产配置咨询服务 [1] - 分销人民币/美元等多币种私募股权、私募证券、公募基金产品及保障传承类服务 [2] - 通过旗下歌斐资产管理私募股权、私募证券、房地产、多策略等投资产品 [2] 服务网络 - 覆盖中国大陆主要城市及香港、纽约、硅谷、新加坡、洛杉矶五大境外市场 [2] - 通过1109名客户经理提供定制化财富管理解决方案 [2]
诺亚控股因限制性股票单位归属而发行3.997万股新普通股

智通财经· 2025-08-22 20:26
公司股份发行 - 诺亚控股于2025年8月20日根据和解计划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单位归属发行3.997万股新普通股 [1] - 股份发行依据公司发行授权进行 [1] - 和解计划相关细节可参考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