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南职业教育(06913)
icon
搜索文档
华南职业教育(0691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6:4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执行董事为贺惠山、贺惠芬、劳汉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罗潘、叶哲玮、马树超[7] - 公司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9] - 公司股份代号为06913,公司网站为www.scvedugroup.com[9]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从事在中国提供民办高等职业教育[8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683,617千元,销售成本为493,682千元,毛利为189,935千元,除税前溢利为84,859千元,年内溢利为90,892千元[1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109,440千元,流动资产为421,209千元,流动负债为598,531千元,流动资产/(负债)净值为 - 177,322千元,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932,118千元,非流动负债为274,689千元,资产净值为1,657,429千元,总权益为1,657,429千元[11]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同比增长约22.9%至人民币683.6百万元[14] - 报告期内公司整体毛利率呈一定下降,公司认为短期调整着眼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16] - 集团收益由2023年的约人民币55620万元增加约22.9%至报告期的约人民币68360万元[36] - 集团销售成本由2023年的约人民币37970万元增加约30.0%至报告期的约人民币49370万元[37] - 集团毛利由2023年的约人民币17650万元增加约7.6%至报告期的约人民币18990万元[38] - 集团毛利率由约31.7%降低至约27.8%[38]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约7920万元降至报告期约7160万元,减少约9.6%,主要因培训收入减少540万元[40]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约2720万元增至报告期约4260万元,增加约56.6%,因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增加致宣传费用增加[41]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约8110万元增至报告期约8750万元,增加约7.9%,主要因员工成本及福利增加460万元[42] - 其他开支从2023年约2530万元增至报告期约3480万元,增加约37.5%,因捐赠、汇兑亏损及培训收入成本增加[43] - 融资成本从2023年约1190万元降至报告期约1180万元,减少约0.8%,与加权平均长期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减少相符[45] - 年内溢利从2023年约1.125亿元降至报告期约9090万元,减少约19.2%[46] - 2024年末流动负债净额约1.773亿元,较2023年末约7020万元增加约152.6%,因教学及行政设施建设现金流出和合约负债增加[47] - 2024年末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1.812亿元,实际年利率约3.0%至6.8%[48] - 杠杆比率从2023年末约12.6%降至2024年末约10.9%,因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减少[54]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4.46亿港元,截至2024年末已动用3.14亿港元,占比约70.4%,未动用1.32亿港元,占比约29.6%[56] - 所得款项净额总计4.46亿港元,截至报告期已动用1.301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3.14亿港元,未动用1.32亿港元[57] - 增建教学及行政设施以及购买教学设备占所得款项净额的61.1%,金额为2.726亿港元,截至报告期已动用1.277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1.907亿港元,未动用0.819亿港元[57] - 兴建产教融合产业园占所得款项净额的3.0%,金额为0.134亿港元,截至报告期已动用0.024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0.043亿港元,未动用0.091亿港元[57] - 收购其他学校及教育服务提供商占所得款项净额的25.9%,金额为1.154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0.744亿港元,未动用0.41亿港元[57] - 营运资金占所得款项净额的10.0%,金额为0.446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已全部动用[5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总额约为人民币250.9百万元[88] - 董事会建议向2025年6月5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的股东派付末期现金股息每股1.3港仙,2023年为4.8港仙[89] - 公司于报告期内向慈善项目或组织捐款约人民币3.4百万元[9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9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2025学年,公司为33,737名全日制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其中66.6%就读TMT行业及大健康产业相关专业[4] - 2024年公司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33,737名,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人数为16,332名,较上一年增长4.1%;岭南现代技师学院在校生人数为17,405名,较上一年增长31.7%[14] - 报告期内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平均学费增长4.0%至人民币18,004元,岭南现代技师学院平均学费增长9.2%至人民币14,953元[14] - 2024年12月31日,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及岭南现代技师学院的平均寄宿费分别为人民币2,254元及人民币2,123元[27] 学校专业与院系设置 - 2024年12月31日,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将原来的13个二级学院整合为8个二级学院、2个公共学院及1个继续教育学院,并重新整合成立医学应用技术学院,增设口腔医学技术及眼视光技术两个新专业,提供超40门专业[4] - 2024年12月31日,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将原来的13个二级学院整合为8个二级学院、2个公共学院及1个继续教育学院、并重新整合成立医学应用技术学院,增设计口腔医学技术及眼视光技术两个新专业[24] - 2024年12月31日,岭南现代技师学院设有8个院系,提供超38门专业[5] - 2024年12月31日,岭南现代技师学院设有8个院系,提供超过38门专业[25] 公司战略规划 - 未来五年公司将实施的主要战略包括加速下属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透过轻资产模式扩张中等职业教育等[17] - 公司将融入新发展格局,发挥投融资撬动动能,加强内外资源整合,拓展培训业务与线上教育的收并购等[18] - 集团未来十年内将把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成大健康特色的创业型职业技术大学[34] - 集团将优先考虑大湾区内的优质技工院校及提供非学历职业培训的机构进行外延并购[34] - 集团将由学历教育主导型转向“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术服务”三轮驱动“五位一体”的发展新格局[35] 行业环境与市场规模 - 国家推出利好职业教育政策,公司职业教育业务符合政策支持方向,未来发展空间广阔[13] - 2023年大湾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超11%,新兴产业人才缺口持续扩大[32] - 2025年中国职业技能培训市场规模预计超人民币9000亿元,线上教育渗透率持续提升[35] 学院职业技能认定与培训网点 - 岭南现代技师学院获批25个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在广东省9个地级市设立28个社会培训评价网点,未来三年计划基本覆盖省内地级市[35] 公司管理层信息 - 贺惠山先生60岁,为集团控股股东兼联合创办人,负责集团整体营运及管理,在教育方面拥有逾31年经验[58][59] - 贺惠芬女士57岁,为公司控股股东,负责集团整体营运及管理,在教育方面拥有逾27年经验[63][64] - 贺惠山先生于1988年7月获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文凭,2017年6月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61] - 贺惠芬女士于1987年12月获华南工学院工业管理工程学文凭,2013年7月获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21年11月获香港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65] - 劳汉生61岁,2019年5月加入集团,2020年11月1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教育经验逾37年[69] - 罗潘44岁,2020年11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财务及会计以及公司治理方面经验逾20年[72] - 叶哲玮(前称叶士颖)59岁,2020年11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法律、投资及商业管理方面经验逾34年[73] - 劳先生2002年12月获广东省人事厅颁发的管理学教授资格[69] - 罗先生2011年10月获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授予及广东省注册会计师协会认可的注册会计师资格,2013年10月获美国缅因州相关委员会授予注册会计师资格[72] - 叶先生2019年8月取得香港证券及投资学会从业员资格证书(机构融资)及(资产管理),2019年11月获授予相关证券及高级资产管理从业员资格证书[73] - 劳先生1983年6月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获数学学士学位,1987年11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获中国科学史理学硕士学位[69] - 罗先生2003年6月毕业于中山大学获理论与应用力学学士学位,2004年6月获会计管理学学士学位[72] - 叶先生1987年6月毕业于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获法律学士学位,1991年6月获法律硕士学位,2017年6月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73] - 叶先生2018年12月获委任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台湾校友监事[74] - 马树超71岁,2020年11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教育方面拥有逾19年经验[75] - 贺惠芬57岁,为行政总裁[78] - 胡振华49岁,2024年8月28日获委任为公司财务总监,拥有25年财务管理经验[78] - 孙嘉恩于2024年6月19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在公司秘书领域拥有逾八年专业经验[79] 公司股权结构 - 贺惠山先生于2024年12月31日持有公司677,000,000股股份,占公司股权约50.75%[103] - 贺惠芬女士于2024年12月31日持有公司247,000,000股股份,占公司股权约18.52%[10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为1,334,000,000股[103] - 贺惠山先生于2024年12月31日持有广州岭南教育集团有限公司21,000,000股股份,占该公司股权约70.00%[105] - 贺惠芬女士于2024年12月31日持有广州岭南教育集团有限公司9,000,000股股份,占该公司股权约30.00%[105] - 2024年12月31日广州岭南教育集团有限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为30,000,000股[105] - 2024年12月31日,Zhihui Guang持有5.7亿股,占公司股权42.73%;Good Booming持有1.07亿股,占比8.02%;周兰庆女士通过不同权益性质分别持有5.7亿股和1.07亿股,占比分别为42.73%和8.02%;China Foreign Education持有2.47亿股,占比18.52%;韩利庆先生持有2.47亿股,占比18.52%;Fangyuan Education持有7600万股,占比5.70%;杜文宇先生持有7600万股,占比5.70%[107]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为13.34亿股[107] 购股计划相关 - 股东于2021年6月23日有条件批准一项购股计划[116] - 可能因行使根据计划及集团任何其他计划将授出的所有购股权而发行的股份最高数目合共不得超过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即1.334亿股[118] - 因行使根据计划及集团任何其他计划已授出及尚未行使的所有未行使购股权而可能发行的最大股份数量不得超过公司不时已发行股本的30%[118] - 若在任何12个月期间,因行使授予及将授予计划的任何参与者的购股权而发行及将发行的股份总数超过公司不时已发行股本的1%,则不可向该人士授出任何购股[118] - 若进一步向合资格人士授出购股将导致该人士在截至进一步授出日期的12个月期间,因行使所有已授出及将予授出的购股已发行及将予发行的股份总数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则有关进一步授出须经股东在股东大会上独立批准[118] -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为上市日期起10年,截至年报日期剩余约6年[120][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根据计划可行使股份数为1.334亿股,占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的10%[121] - 购股计划参与者接纳授出时需向公司支付1.0港元[120] 控股股东承诺 - 控股股东于2021年6月23日订立不竞争契据,2021年6月23日至2024年12月31日遵守承诺[123] 物业租赁协议 - 2023年8月24日,岭南教育和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与养生谷订立物业租赁协议,租期至2024年8月31日[128] - 2024年9月30日,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与养生谷订立物业租赁协议,租期自2024年10月1日至2027年8月31日[128] - 2023年物业租赁协议中,广州天河区大观中路492号C栋一楼物业,月租金每平方米42.12元,月租不超68445元(含税)[130] - 2023年8月24日租赁协议,租赁期至2024年8月31日
华南职业教育(06913):生源稳健兑现营收增长 飞轮效应驱动长期成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4-01 09:59
文章核心观点 - 华南职业教育在招生规模上交出稳健答卷,形成“布局新兴专业+高就业率+强品牌效应”增长飞轮驱动长期成长,多元化布局有望加速招生规模效益显现,凸显长期价值 [1][6] 2024年度业绩情况 - 公司营收6.84亿元,同比增长22.9%;毛利1.90亿元,同比增长7.6%;年内净利润9089.2万元 [1] 招生规模情况 - 2024/2025学年,集团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年加权平均总人数为33737名 [1] 新兴专业布局情况 - 聚焦“大健康+TMT”新兴产业专业,为大湾区及全国输送技能人才 [2] - 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整合学院并增设口腔医学技术及眼视光技术新专业,提供超40门专业 [2] - 岭南现代技师学院设有8个院系,提供超38门专业 [2] 校企合作与就业情况 - 与京东、腾讯等企业深度合作,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 [3] - 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四个方向与企业合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参与“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 [3] - 集团获评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等荣誉,就业率保持全国领先 [3] 品牌口碑情况 - 在大湾区深耕近30年,获政府与社会广泛认可,品牌竞争力凸显 [4] - 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在民办综合类高职院校排名全国第一 [4] 多元化布局情况 - 积极探索拓展大培训、大派遣等五大事业,推动“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术服务”三轮驱动格局 [5] - 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拓展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领域,岭南现代技师学院获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设网点 [5] - 以两所学校为基地,在大湾区拓展校区网络和开拓职业教育市场 [6]
华南职业教育(0691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1:56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683,617千元,较2023年的556,204千元增加127,413千元,增幅22.9%[3] - 2024年销售成本为493,682千元,较2023年的379,704千元增加113,978千元,增幅30.0%[3] - 2024年毛利为189,935千元,较2023年的176,500千元增加13,435千元,增幅7.6%[3]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84,859千元,较2023年的110,146千元减少25,287千元,降幅23.0%[3] - 2024年年内溢利为90,892千元,较2023年的112,529千元减少21,637千元,降幅19.2%[3]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109,440千元,较2023年末的1,968,597千元有所增加[6] - 2024年末流动资产总值为421,209千元,较2023年末的497,085千元有所减少[6] - 2024年末流动负债总额为598,531千元,较2023年末的567,248千元有所增加[6] - 2024年末流动负债净额为177,322千元,较2023年末的70,163千元有所增加[7] - 2024年总收益为683,61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56,204千元人民币,其中学费2024年为615,31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02,749千元人民币;寄宿费2024年为57,65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5,997千元人民币;其他教育服务费2024年为10,64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458千元人民币[16]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71,62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9,155千元人民币,其中租金收入2024年为36,27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1,067千元人民币;培训收入2024年为21,44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6,801千元人民币[16] - 合约负债年初余额2024年为234,11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77,517千元人民币;年末余额2024年为293,79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34,117千元人民币[18] - 计入年初合约负债的已确认收益2024年为232,30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76,201千元人民币,其中学费2024年为204,47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57,609千元人民币;寄宿费2024年为27,82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8,592千元人民币[20] - 2024年分配至余下履约责任(未达成或部分未达成)预期于一年内确认的学费为261,407千元人民币,寄宿费为32,383千元人民币,总计293,790千元人民币;2023年学费为205,578千元人民币,寄宿费为28,539千元人民币,总计234,117千元人民币[21] - 贷款利息收入方面,向广州海格梅纳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发放贷款的利息收入2024年为零,2023年为2,892,000元;向其他公司发放贷款的利息收入2024年为434,000元,2023年为1,645,000元;向一名董事发放贷款的利息收入2024年为零,2023年为29,000元;向一名关联方发放贷款的利息收入2024年为零,2023年为66,000元[19] - 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总计255,972千元,2023年为216,306千元[23] - 2024年所得税总计为 - 6,033千元,2023年为 - 2,383千元[27] - 2024年中期股息为26,788千元,建议末期股息为16,004千元;2023年无中期股息,末期股息为58,076千元[27] - 2024年应收账款账面净值为9,254千元,2023年为5,018千元[33] - 2024年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备年末为14千元,2023年为536千元[34] - 公司收益从2023年的约5.562亿人民币增加约22.9%至报告期的约6.836亿人民币,主要因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增加致学费增加[52]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约3.797亿人民币增加约30.0%至报告期的约4.937亿人民币,因教职工人数及平均薪酬增加、合作教育规模扩大、校园物业管理及服务开支增加[53] - 集团毛利从2023年的约1.765亿元增加7.6%至报告期的约1.899亿元,毛利率从约31.7%降至约27.8%[54]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的约7920万元减少9.6%至报告期的约7160万元,主要因培训收入减少540万元[55]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的约2720万元增加56.6%至报告期的约4260万元,因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增加致宣传费用增加[56]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约8110万元增加7.9%至报告期的约8750万元,主要因员工成本及福利增加460万元[57] - 其他开支从2023年的约2530万元增加37.5%至报告期的约3480万元,因捐赠、汇兑亏损及培训收入成本增加[58] - 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约1190万元减少0.8%至报告期的约1180万元,与加权平均长期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减少相符[59] - 年内溢利从2023年的约1.125亿元减少19.2%至报告期的约9090万元[60] - 2024年末流动负债净额约1.773亿元,较2023年末的约7020万元增加152.6%,流动资产减少7590万元,流动负债增加3130万元[61] - 2024年末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1.812亿元,实际年利率介乎约3.0%至6.8%[62] 股息相关 - 董事会建议宣派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1.3港仙[3] - 董事会建议就2024年度宣派末期股息每股1.3港仙,2023年为4.8港仙,将于2025年6月18日派付[73] 学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2025学年,集团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总人数为33,737名[40] - 2024年12月31日,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平均学费为18,004元,平均寄宿费为2,254元[40] - 2024年12月31日,岭南现代技师学院平均学费为14,953元,平均寄宿费为2,123元[40] 学校业务发展动态 - 2024年12月31日,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整合为8个二级学院、2个公共学院及1个继续教育学院,增设两个新专业[37] - 岭南现代技师学院获批25个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在广东省9个地级市设立28个社会培训评价网点,未来三年计划基本覆盖省内地级市[48] - 公司将以现有两所学校为基地在大湾区拓展校区网络和开拓职业教育市场,稳固大湾区龙头职业教育提供商地位[45] - 公司及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未来十年目标是将其打造成大健康特色的创业型职业技术大学,成为大湾区“大健康+TMT”领域产教融合等标杆和人才培养高地[46] - 岭南现代技师学院与京东集团合作共建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评”生态体系,构建特色产业人才培养体系,还将在大湾区寻求新办学场地[46] - 公司并购目标优先考虑大湾区内优质技工院校及非学历职业培训机构,以扩大规模和形成协同效应[47] - 公司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引进资源和项目,探索与境外院校合作升本[49] - 公司将转向“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术服务”三轮驱动“五位一体”的发展新格局[50]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4.46亿港元,已动用3.14亿港元,占比70.4%,未动用1.32亿港元,占比29.6%[69][70] - 所得款项净额总计4.46亿港元,增建教学及行政设施等占比61.1%为2.726亿港元,兴建产教融合产业园占比3.0%为1340万港元,收购其他学校及教育服务商占比25.9%为1.154亿港元,营运资金占比10.0%为4460万港元[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金额1.301亿港元,未动用金额1.32亿港元[71] 其他财务相关说明 - 年内无任何提供予单一客户的服务的收益占公司总收益的10%或以上(2023年:无)[15] - 公司于一个地区经营,全部收益均源自中国,且全部长期资产/资本开支均位于/源自中国[14] - 公司已重新评估其负债于2023及2024年1月1日的条款及条件,认为初始应用修订后负债分类为流动或非流动保持不变,修订对公司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1] - 2024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于综合财务状况表内未确认于报告期末的合约资产[22] - 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所用的年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權平均數为1,334,000,000股,2023年相同[28][32] 市场情况 - 2025年中国职业技能培训市场规模预计超9000亿人民币,线上教育渗透率持续提升[48] 审计相关 -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年内结清宣传开支1249.5万元人民币,审核无法确定服务情况[82]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综合财务报表独立核数师报告中将出具保留意见[81] 公司会议及股份相关安排 - 公司将在2025年5月28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84]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3日至5月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85] - 为出席股东大会并投票,股份过户文件及股票须于2025年5月22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指定登记处[85]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4日至6月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85] - 为获派建议末期股息,转让文据及股票须于2025年6月3日下午4时30分前送交指定登记处[85] 公告相关 - 本年度业绩公告分别刊于港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86] - 公司年度报告将适时提供给股东并刊于上述网站[86] - 董事会感谢集团管理层、员工、股东、业务伙伴、银行及核数师支持[87] - 公告由公司主席贺惠山代表董事会发布[88]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31日[89] - 公告日期时,公司董事会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9] 投资及证券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上市证券,无库存股份[74] - 报告期内集团无重大投资,无附属公司等重大收购或出售[7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或投资资本资产计划[76] - 公告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83]
华南职业教育(0691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16:30
学校运营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在中国大湾区经营两所学校[10] - 2023/2024学年集团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为28907名[16] - 2024年6月30日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平均学费为17187元寄宿费为2048元[16] - 2024年6月30日岭南现代技师学院平均学费为14204元寄宿费为1997元[16] - 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将扩容和升级逐步过渡到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21] - 岭南现代技师学院与京东集团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并寻求新场地开设分校或新学校[21] - 公司将以现有两所学校为基地在大湾区拓展校区网络和开拓职业教育市场[20] - 公司将通过外延并购大湾区内优质技工院校及培训机构扩展网络[23] - 积极拓展成人继续教育学历提升等辅助教育业务[24] -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探索与境外院校合作升本[25] - 2024年上半年学费为302546千元2023年为251297千元[97] - 2024年上半年寄宿费为29296千元2023年为21824千元[97]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教育服务费为3919千元2023年为4826千元[97] - 2024年上半年租金收入为13567千元2023年为12874千元[97] - 2024年上半年培训收入为6653千元2023年为11172千元[97] - 2024年上半年与资产相关政府补助为2731千元2023年为2641千元[97] - 2024年上半年与收入相关政府补助为794千元2023年为1418千元[97]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1751千元2023年为2019千元[97] - 2024年上半年贷款利息收入为294千元2023年为3974千元[97] - 2024年上半年品牌许可收入为863千元2023年为740千元[97] - 二零二四年关联方租金总收入为4221千元二零二三年为4206千元[116] - 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品牌许可收入为863千元二零二三年为740千元[117] - 二零二四年向关联方贷款利息收入为0二零二三年为95千元[118] - 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应收关联方款项总计4869千元二零二三年为16090千元[119]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报酬总额为2212千元二零二三年为1723千元[120] 政策推动 - 2022年4月职业教育法修订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17] - 职业教育法修订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17] - 2022年12月印发意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品质发展[17] - 意见提出以深化产教合作为重点推动职业教育发展[17] 财务数据(收益、成本、利润等) - 收益从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2.779亿元增加约20.8%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3.358亿元主要因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和平均学费增加导致学费总额增加[27] - 销售成本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619亿元增加约24.6%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2.018亿元主要因员工成本校、园物业管理费支出和折旧增加[28] - 毛利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16亿元增加约15.5%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34亿元毛利率由约41.7%降低至约39.9%[29]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3520万元减少约21.0%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2780万元主要因培训收入和贷款利息收入减少[31] - 期内溢利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87.4百万元增加约0.4%至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87.8百万元[37]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 -6195千元[87]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32328千元[87] - 2024年上半年已收银行利息为1751千元[87] - 2024年上半年已付中国内地企业所得税为1288千元[87]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33064千元[87]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折旧为965千元[87]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5453千元[87]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无形资产摊销为1286千元[87]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619.5万元2023年同期为所得3232.8万元[88]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6150.6万元2023年同期为所得6996.1万元[88]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8061.4万元2023年同期为所得4220.8万元[88]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4831.5万元2023年同期为增加14449.7万元[88] - 2024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2141.7万元期末为27113.3万元[88] - 2024年上半年新造银行及其他借款7100万元2023年同期为9116万元[88] - 2024年上半年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9600万元2023年同期为4480万元[88] - 2024年上半年已付利息422.1万元2023年同期为599.1万元[88] - 2024年上半年已付股息5807.6万元2023年同期为0元[88] - 2024年上半年租赁付款1148.7万元2023年同期为1002.3万元[88]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為87722千元二零二三年同期為87341千元[82]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權持有人應佔每股盈利基本及攤薄期內溢利為人民幣0.07元二零二三年同期為人民幣0.07元[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84475千元[8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87722千元[85]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出售账面净值为15000元人民币资产二零二三年为122000元人民币[111]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出售资产产生亏损净额15000元人民币二零二三年为17000元人民币[111] 财务数据(资产负债相关) - 于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流动净资产约为50.0百万元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流动负债净值约70.2百万元增加约171.2%[37] - 于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184.0百万元[39]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于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为零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为81.6百万元[40] - 已抵押定期存款由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约18.2百万元减少100.0%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的零[43] - 杠杆比率由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约12.6%下降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的约10.9%[45] - 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非流動資產總值為1919586千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為1968597千元[83] - 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流動資產總值為395137千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為497085千元[83] - 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流動負債總額為345180千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為567248千元[83] - 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流動資產淨值為49957千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為負70163千元[83] - 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總資產減流動負債為1969543千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為1898434千元[83] - 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非流動負債總額為288765千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為247281千元[84] - 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資產淨值為1680778千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為1651153千元[84] - 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应收账款为5018千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为2823千元[112] - 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1334000000股股本为11124[112] - 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集团合约承担为26146千元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为54672千元[114] - 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集团金融资产及负债的公平值与其各自的账面价值相若[121] -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81570千元[122] - 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非即期部分公平值为126359千元[123] -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非即期部分公平值为74756千元[124] - 报告期间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均无第一级与第二级之间公平值计量的转移亦无第三级的转入或转出[124]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并于报告期间遵守相关条文[69]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71] - 审核委员会连同管理层已审阅集团会计原则政策等[72] - 邱军先生辞任财务总监胡振华先生接任[73] - 董事会已审阅合约安排整体表现集团遵守合约安排[74] 股东与股权相关 - 贺惠山先生为Good Booming唯一股东在其50000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49] - 贺惠芬女士为China Foreign Education唯一股东在其190000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49] - 贺惠山先生于广州岭南教育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8000000股占股60%[51] - 贺惠芬女士于广州岭南教育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000000股占股20%[51] - Zhihui Guang持股570000000股占公司股权约42.73%[53] - China Foreign Education持股190000000股占公司股权约14.24%[53] - Fangyuan Education持股190000000股占公司股权约14.24%[53] - 公司股东于2021年6月23日批准一项购股权计划[56] - 购股权计划旨在激励合格人士提升对集团贡献等[56] - 董事会可酌情向特定人士提呈购股权[56] - 计划项下可能因行使所有购股权而发行的股份最高数目为133,400,000股 占2021年7月13日已发行股份的10%[57] - 因行使已授出及尚未行使的所有未行使购股权而可能发行的最大股份数量不得超过公司不时已发行股本的30%[57] - 在任何12个月期间 因行使授予及将授予计划的任何参与者的购股权而发行及将发行的股份总数超过公司不时已发行股本的1% 则不可向该人士授出任何购股权[57] 资金用途与股息 - 普通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46.0百万港元[60] - 原计划用于增购约400,200平方米土地的所得款项重新分配作增建教学及行政设施以及购买教学设备用途[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增建教学及行政设施以及购买教学设备已动用金额63.0百万港元 占14.1%[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兴建产教融合产业园已动用金额4.3百万港元 占3.0%[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收购其他学校及教育服务提供商已动用金额74.4百万港元 占25.9%[60] - 董事会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每股2.2港仙 2023年同期为零[63] - 二零二四年八月二十八日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2.2港仙合共约为人民币26788000元二零二三年同期为零[108] 其他事项 - 集团已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申请设新校以符合资历要求[76]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66] - 报告期间集团无重大投资无附属公司等的重大收购或出售[67] - 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集团无重大投资或投资资本资产未来计划[68] - 截至二零二四年及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期间公司无已发行潜在摊薄普通股[109] - 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所用的二零二四年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334000000股二零二三年相同[110]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期内开支为257人民币千元二零二三年为1772人民币千元[108]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递延为-3557人民币千元二零二三年为186人民币千元[108]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总计为-3300人民币千元二零二三年为1958人民币千元[108] - 二零二四年九月十二日至十三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64]
华南职业教育(0691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06:38
财务数据 - 报告期内,本集团收益为335,761千人民币,同比增长20.8%[5] - 报告期内,本集团毛利为133,971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5] - 报告期内,本集团除税前溢利为84,475千人民币,同比下降5.5%[5] - 报告期内,本集团期内溢利为87,775千人民币,同比增长0.4%[5] - 报告期内,本集团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为人民幣0.07元[5] - 董事會建議就報告期內宣派中期股息每股2.2港仙[5] - 報告期末,本集團總資產減流動負債為1,969,543千人民幣[13][14] - 報告期末,本集團資產淨值為1,680,778千人民幣[14][15]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學費收入為302,546人民幣千元,較二零二三年同期增加20.4%[30]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寄宿費收入為29,296人民幣千元,較二零二三年同期增加34.2%[30]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其他教育服務費收入為3,919人民幣千元,較二零二三年同期下降18.8%[30]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為2,731人民幣千元,較二零二三年同期增加3.4%[33]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與收入相關的政府補助為794人民幣千元,較二零二三年同期下降44.0%[34]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預期於一年內確認的學費為70,836人民幣千元,寄宿費為226人民幣千元[37]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計入期初合約負債結餘的已確認學費收入為204,583人民幣千元,寄宿費收入為27,856人民幣千元[39]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合約負債餘額減少163,055人民幣千元,主要由於已收現金增加所致[38]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工資及薪金為1.176億人民幣,退休金計劃供款為1,447.3萬人民幣[41]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為3,306.4萬人民幣,使用權資產折舊為1,545.3萬人民幣[41]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銀行利息收入為175.1萬人民幣,貸款利息收入為29.4萬人民幣,政府補助為352.5萬人民幣[41] - 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所得稅費用為-330萬人民幣,其中即期所得稅費用為25.7萬人民幣,遞延所得稅收益為355.7萬人民幣[52]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工資及薪金為9,038.7萬人民幣,退休金計劃供款為1,045.4萬人民幣[41]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為2,840.3萬人民幣,使用權資產折舊為1,593.7萬人民幣[41]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銀行利息收入為201.9萬人民幣,貸款利息收入為397.4萬人民幣,政府補助為405.9萬人民幣[41] - 報告期內,本集團收益由約人民幣277.9百萬元增加約20.8%至約人民幣335.8百萬元[84] - 報告期內,本集團毛利由約人民幣116.0百萬元增加約15.5%至約人民幣134.0百萬元,毛利率由約41.7%降低至約39.9%[87] - 報告期內,本集團期內溢利由約人民幣87.4百萬元增加約0.4%至約人民幣87.8百萬元[97] - 流動資產淨值增加約171.2%,主要由於合約負債減少及長期借款增加[98] - 流動資產減少102.0百萬人民幣,主要由於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減少[99] - 流動負債減少222.0百萬人民幣,主要反映合約負債減少及歸還到期銀行借款[100] - 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約為184.0百萬人民幣,實際年利率介乎3.1%至6.8%[102] - 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減少81.6百萬人民幣,主要由於贖回理財產品[104] - 槓桿比率由12.6%下降至10.9%,主要由於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減少[108] 业务发展 - 本集團主要從事在中國提供民辦高等職業教育[17] - 本集團主要從事在中國提供高等職業教育服務,並無呈列經營分部資料[26,27] - 報告期內,本集團全部收益均源自中國,並無呈列任何地區分部資料[28] - 本集团在中国大湾区经营两所学校,分别为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65] - 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提供超过40门涉及广泛学科的专业,包括医学、电子信息、金融等[67] - 岭南现代技师学院提供超过27门专业,包括机电一体化、汽车维修、大数据等[68] - 本集团还提供继续教育课程及职业技能培训等辅助教育服务[69] - 于2023/2024学年,本集团学校的全日制在校学生总人数为28,907名[70] - 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和岭南现代技师学院的平均学费分別為人民幣17,187元和人民幣14,204元[70] - 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明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地位同等,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71] - 國家出台多項政策支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推動產教融合發展[72][73] - 本集團的職業教育業務符合國家政策支持
华南职业教育(0691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4 17:21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中國華南職業教育集團有限公司[3] - 公司主要经营两所学校,分别为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和嶺南現代技師學院[5][6] - 公司提供全面多样化的学历职业教育课程,主营业务为教育服务[4] - 公司还提供辅助教育服务,包括职业技能鉴定和专业资格培训等[7] 财务表现 - 2023年度收入为556,204千元,较前一年增长7.5%[11] - 2023年度净利润为112,529千元,较前一年下降21.1%[11] - 2023年度总资产为1,898,434千元,较前一年增长2.3%[11] - 2023年度总负债为814,529千元,较前一年增长3.9%[11] - 2023年度净资产为1,083,905千元,较前一年增长6.1%[11] - 报告期内,公司整体收入同比增长约7.7%,达到人民币556.2百万元[13] - 嶺南现代技师学院在校生人数较上一学年增长47.9%[13] - 嶺南职业技术学院报告期内的平均学费降低0.2%至人民币17,310元,而嶺南现代技师学院报告期内的平均学费增长4.9%至人民币13,699元[13] 发展战略 - 公司计划加速嶺南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扩张中等职业教育、拓展非学历职业培训等战略[18] - 公司将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核心,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7] - 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加强内外资源整合,推动业务稳步发展,拓展培训业务与线上教育的收并购,打造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园[19] 学校情况 - 公司在报告期内的全日制在校学生总人数为28,907名,嶺南职业技术学院及嶺南现代技师学院的平均学费分别为人民币17,310元及人民币13,699元[28] - 嶺南职业技术学院设有13个二级学院,提供超过47门专业,包括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24] - 嶺南现代技师学院设有7个院系,提供超过27门专业,包括机电一体化、无人机、汽车检测与维修等[26] 董事会成员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主席賀惠山先生、行政總裁賀惠芬女士等[9] - 賀女士自1997年加入公司至今拥有逾26年的教育经验[90] - 勞先生自1993年至2007年历任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及教学部主任[96] - 羅潘先生在财务、会计和公司治理领域拥有超过19年的经验,持有多个注册会计师资格[102] - 葉哲瑋先生在法律、投资和商业管理领域有超过33年的经验,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105] - 馬樹超先生在教育领域拥有超过18年的经验,曾担任多个重要职务[108] - 馬先生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就,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112] - 何燕群女士拥有超过20年的企业秘书服务经验,持有多个专业资格[115] 公司治理及股东情况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已得到确认[143] - 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贺惠山先生持有620,000,000股股份,占46.48%,贺惠芬女士持有190,000,000股股份,占14.24%[144] - 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有广州岭南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股份的情况:贺惠山先生持有18,000,000股股份,占60.00%,贺惠芬女士持有6,000,000股股份,占20.00%[148] 公司交易及合同 - 公司于2021年全球发售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46.0百万港元[155]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发行任何债权证[156] - 公司未在2023年12月31日及整个报告期间订立任何可能导致发行股份的协议[157] - 公司已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适当的责任保险,并未作出任何其他获准的赔偿条款[159] - 公司于2021年6月23日通过书面决议批准了一项购股权计划,并在2023年1月1日前董事会通过了该计划[160]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授予任何董事或其家属权利通过购买公司股份或债权证获利,也未订立任何相关安排[169] - 公司与控股股东签订了不竞争协议,控股股东承诺在限制期内不参与与公司业务构成竞争的活动[171][172] - 董事在报告期内没有直接或间接持有与公司业务竞争的权益[173] - 公司在报告期间没有签订涉及公司业务的管理合同[174] - 公司在报告期内没有与控股股东或其附属公司签订重要合同[175] - 公司已订立若干不獲豁免持續關連交易,其中包括物业租赁协议,用于经营老人护理业务[176] - 公司与養生谷签订了多项物业租赁协议,用于養老及護理业务,租金每月每平方米40.
华南职业教育(0691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06:1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益与成本 - 2023年收益为556,204千元,较2022年的516,276千元增长7.7%[2] - 2023年销售成本为379,704千元,较2022年的319,436千元增长18.9%[2] - 2023年毛利为176,500千元,较2022年的196,840千元下降10.3%[2] - 2023年总收益为556,204千元,2022年为516,276千元[23]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79,155千元,2022年为86,034千元[23] - 公司收益从2022年的约5.163亿元增加7.7%至报告期的约5.562亿元[57]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2年的约3.194亿元增加18.9%至报告期的约3.797亿元[59] - 公司毛利从2022年的约1.968亿元减少10.3%至报告期的约1.765亿元,毛利率从38.1%降至31.7%[60]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2年的约8600万元减少7.9%至报告期的约7920万元[6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利润与溢利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110,146千元,较2022年的148,267千元下降25.7%[2] - 2023年年内溢利为112,529千元,较2022年的142,652千元下降21.1%[2] - 2023年母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年内溢利)为人民币0.08元,2022年为人民币0.11元[3] - 2023年所得税总计为 - 2,383千元,2022年为5,615千元[32] - 2023年母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12,401千元,2022年为142,608千元[36] - 公司年内溢利从2022年的约1.427亿元减少21.2%至报告期的约1.125亿元[7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负债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968,597千元,较2022年的1,808,876千元有所增加[4] - 2023年流动负债总额为567,248千元,较2022年的482,641千元有所增加[4] - 2023年资产净值为1,651,153千元,较2022年的1,539,190千元有所增加[5] - 2023年末合约负债余额为234,117千元,2022年末为177,517千元[29] - 2023年和2022年末综合财务状况表内均无确认的合约资产[3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7020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流动资产净值4630万元减少约251.6%[72] - 集团流动资产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5.289亿元减少3180万元至2023年12月31日的约4.971亿元[73] - 集团流动负债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4.826亿元增加8460万元至2023年12月31日的约5.672亿元[7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2.076亿元,实际年利率介乎约4.0%至6.8%[76] - 集团理财产品增至约8160万元(2022年12月31日:无),公告日期已赎回8235.1万元[79] - 集团已抵押定期存款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3000万元减少约39.3%至2023年12月31日的约1820万元[81] - 杠杆比率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13.7%下降至2023年12月31日的约12.6%[8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息与股份 - 董事会建议就2023年度宣派末期股息每股4.8港仙[2] - 2023年建议末期股息为58,076千元,2022年为零[32] - 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所用的2023年和2022年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334,000,000股[33][36] - 董事会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4.8港仙,2022年为零[93] - 末期股息将于2024年6月18日派付,须待股东于2024年5月28日股东大会批准[93] - 公司将于2024年5月23日至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用于股东大会[103] - 公司将于2024年6月4日至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用于派付末期股息[104] - 公司将在2024年5月28日举行股东大会[10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财务指标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总计216,306千元,2022年为194,684千元[31]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64,835千元,2022年为50,625千元[31] - 2023年学费及寄宿费应收款项为5554千元,减值536千元,账面价值5018千元;2022年分别为8197千元、430千元、7767千元[37] - 2023年末应收账款一年以内为4790千元,一至两年为228千元,总计5018千元;2022年分别为7756千元、11千元、7767千元[38] - 2023年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备年初为430千元,减值亏损390千元,撇销为不可收回款项284千元,年末为536千元;2022年分别为248千元、331千元、149千元、430千元[38]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的约2120万元增加28.3%至报告期的约2720万元[64]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2年的约7590万元增加6.9%至报告期的约8110万元[66] - 公司其他开支从2022年的约2350万元增加7.7%至报告期的约2530万元[68] - 公司融资成本从2022年的约1400万元减少15.0%至报告期的约1190万元[7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会计准则影响 - 公司本年度财务报表首次采纳多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1]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与租赁有关修订应用后,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2月31日递延税项资产等增加1441千元、1172千元、1044千元人民币[15][16]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与租赁有关修订应用后,2022年、2023年所得税开支增加269千元、128千元人民币,年内溢利等减少269千元、128千元人民币[17]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教育业务规模 - 公司主要从事在中国提供高等职业教育服务[19] - 2023/2024学年,公司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总人数为28907名[43] - 2023年12月31日,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平均学费为17310元,平均寄宿费为1900元;岭南现代技师学院平均学费为13699元,平均寄宿费为1901元[44] - 2023年12月31日,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拥有13个二级学院,提供超47门专业[40] - 2023年12月31日,岭南现代技师学院设有7个院系,提供超27门专业[41] - 岭南现代技师学院获批8个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在广东省9个地级市设立28个社会培训评价网点[53]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业务区域与客户 - 公司年内全部收益源自中国,全部长期资产/资本开支位于/源自中国,未呈列其他地区分部资料[21] - 年内无单一客户服务收益占集团总收益10%或以上,2022年也无[22] 业务发展与规划 - 到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到50个左右,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47] - 大湾区占中国土地面积小于1%,2022年贡献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10.6%[49] - 公司将以现有两所学校为基地,在大湾区拓展校区网络和开拓职业教育市场[50] 其他事项 - 公司董事认为集团有充足营运资金注资业务并履行财务责任,对持续经营假设无重大不确定因素[10] - 因董事审阅集团整体财务业绩,未呈列经营分部其他资料[20] - 普通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46亿港元,已动用1.839亿港元,占比41.2%,未动用2.621亿港元,占比58.8%[85][86] - 董事会将使用所得款项净额的预期时间表从“2022年至2023年”延长至“2022年至2025年”[87] - 本年度业绩公告分别刊于港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年度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刊于上述网站[105] - 报告期后至公告日期,公司无事项提请股东注意[92] - 2023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9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或投资资本资产计划[96] - 公告日期,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10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1476名雇员[84]
华南职业教育(0691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6 16:35
学校概况 - 本集团经营两所学校,分别为广东嶺南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嶺南现代技师学院[22] - 嶺南职业技术学院提供47门涉及广泛学科的专业,包括电子工程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24] - 嶺南现代技师学院提供27门专业,包括机电一体化、汽车检测与维修、大数据应用等[25] - 于2022/2023学年,本集团学校的全日制在校学生总人数为26,743名[27] - 嶺南职业技术学院和嶺南现代技师学院的平均学费分别为人民币16,558元和人民币12,896元[27] 行业政策 - 职业教育迎来政策利好,政府提出推动职业本科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等[28][29][30] 财务数据 - 收益增加约5.1%至人民币277.9百万元,主要由于嶺南現代技師學院全日制在校學生總數增加及平均學費上漲[43] - 銷售成本增加約14.3%至人民幣161.9百萬元,主要由於(i)教職員工總數及平均薪資水平增加導致員工成本增加;(ii)成人教育業務合作教育規模擴大導致合作教育成本增加;(iii)折舊及攤銷增加[45] - 毛利率下降至約41.7%,主要由於(i)員工成本增加;(ii)折舊及攤銷增加;(iii)合作教育成本增加[46] - 其他收入及收益增加約18.5%至人民幣35.2百萬元,主要由於培訓收入增加[48] - 銷售及分銷開支增加約15.1%至人民幣9.9百萬元,主要由於(i)入學費用增加;(ii)市場推廣員工平均薪資水平及獎金增加[50] - 行政开支增加约5.2%至人民币36.3百万元,主要由于咨询开支增加及平均薪资水平上升[52] - 其他开支增加约11.0%至人民幣9.1百萬元,主要是培训收入成本增加[53][54] - 融资成本减少约13.3%至人民幣6.5百萬元,与加权平均长期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减少相符[55][56] - 期內溢利減少約5.4%至人民幣87.4百萬元[57] - 流动资产净值增加约180.0%至人民幣129.6百萬元,主要由于向关联方提供的贷款已全额偿还及短期银行贷款增加[59][60] - 流动负债减少約14.7%至人民幣411.8百萬元,主要反映合約負債減少[61] - 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約為人民幣258.8百萬元,實際年利率介於4.2%至6.8%之間[62][63] - 投資理財產品金額增加至約人民幣80.0百萬元[65][66] 股权结构 - 公司股东Zhihui Guang持有公司42.73%股权[85] - 公司股东周蘭慶女士通過Zhihui Guang和配偶權益合計持有公司46.48%股權[85,87,88] - 公司股東賀惠芬女士通過China Foreign Education持有公司14.24%股權[85,89] - 公司股東Fangyuan Education持有公司14.24%股權[85,90]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設有購股權計劃,旨在向合資格人士提供持有公司股權的機會,以激勵他們提升對公司的貢獻[92,93,94,95,96,97] - 根据计划及本集团任何其他计划授出的所有购股权发行的股份最高数目不得超过公司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98] - 在任何12个月期间,因行使授予及将授予计划的任何参与者的购股权而发行及将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不时已发行股本的1%[99] - 購股權的行使價由董事會全權酌情決定,不低於股份面值、要約日期收市價或前五個營業日平均收市價[100] - 自採納該計劃日期起至報告日期止,概無任何購股權根據該計劃獲授出、尚未行使、已行使、註銷或失效[101] 募集资金用途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約為446.0百萬港元,主要用於擴大學校規模、購買教學設備、收購其他學校及營運資金[103,104,105] 其他 - 報告期內及直至報告日期,公司未有任何重大收購或出售附屬公司、聯營公司、合營企業及聯屬公司[110] - 公司一直遵守上市規則附錄十四所載的企業管治守則[112] - 董事會審核委員會已審閱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未經審核簡明綜合財務報表[114] - 公司在所有重大方面均已遵守合約安排[116]
华南职业教育(06913)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21: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77,947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264,548千元增加5.1%[2] - 销售成本为161,932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141,691千元增加14.3%[2] - 毛利为116,015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122,857千元减少5.6%[2] - 除税前溢利为89,363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93,892千元减少4.8%[2] - 期内溢利为87,405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92,443千元减少5.4%[2]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人民币0.07元,与2022年同期持平[2]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819,045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08,876千元有所增加[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541,437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28,899千元有所增加[6]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411,788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82,641千元有所减少[6]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626,600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39,190千元有所增加[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2022年12月31日、2022年1月1日,递延税项资产分别增加986千元、1172千元、1441千元[18]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分别增加186千元、220千元,期内溢利分别减少186千元、220千元[19] - 2023年6月30日合约负债余额77,064千元,较2022年末的177,517千元有所减少[32] - 2023年上半年计入期初合约负债的学费确认收益157,575千元,寄宿费18,806千元,高于2022年同期的133,023千元和16,002千元[33] - 2023年6月30日预期一年内确认的学费76,982千元,寄宿费82千元,低于2022年末的158,528千元和18,989千元[33] - 2023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不含董高薪酬)100,841千元,高于2022年同期的86,702千元[34]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8,403千元,高于2022年同期的24,658千元[34] - 2023年上半年公平值收益净额中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4千元,2022年同期为 - 1,116千元[34] - 2023年上半年政府补助4,059千元,低于2022年同期的4,856千元[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内地即期开支1772千元,递延186千元,共计1958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1229千元、220千元、1449千元[43] - 2023年报告期公司未宣派中期股息,未宣派及派付末期股息;2022年同期宣派及派付末期股息60,627千元,每股5.6港仙[43] - 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所用的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3年和2022年均为1,334,000,000股[44][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87,341千元;2022年同期为92,462千元[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1569千元,其中一年内1559千元,一至两年1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7767千元,其中一年内7756千元,一至两年11千元[46] - 公司收益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2.645亿元增加约5.1%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2.779亿元[66]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14170万元增加14.3%至2023年同期约16190万元[68] - 公司毛利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12290万元减少5.6%至报告期约11600万元,毛利率从约46.4%降至约41.7%[69]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2970万元增加18.5%至2023年同期约3520万元,主要因培训收入增加560万元[71]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860万元增加15.1%至2023年同期约990万元[73]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3450万元增加5.2%至2023年同期约3630万元[76] - 公司其他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820万元增加11.0%至2023年同期约910万元,主要因培训收入成本增加200万元[78] - 公司融资成本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750万元减少13.3%至2023年同期约650万元[80] - 公司期内溢利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9240万元减少5.4%至2023年同期约8740万元[81]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约12960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630万元增加约180.0%[82] - 公司2023年6月30日理财产品投资金额增至约8000万元(2022年12月31日:无)[89] - 集团定期存款从2022年12月31日约3000万元减少39.7%至2023年6月30日约1810万元[91] - 杠杆比率从2022年12月31日约13.7%提高至2023年6月30日约15.9%[93] - 报告期间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970万港元,期末已动用1.839亿港元,未动用2.621亿港元[98]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9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100] 会计政策变更影响 - 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起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声明第2号的修订,预计影响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会计政策披露[14] - 公司已应用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发生的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的修订,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5] - 公司于2022年1月1日将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与租赁有关的修订应用于暂时性差额,对财务资料有量化影响[16] - 采纳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的修订对母公司普通股权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和中期简明综合现金流量表无影响[20] - 公司已追溯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国际税务改革-第二支柱示范规则的修订,对公司无影响[21] 业务地区与客户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在中国提供高等职业教育服务[22]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一个地区分部,全部收益源自中国,全部长期资产/资本开支位于/源自中国[24] - 报告期内无单一客户服务收益占公司总收益10%或以上(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25]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学费收入251,297千元,寄宿费收入21,824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239,584千元和20,563千元有所增长[26] - 2023年上半年贷款利息收入3,974千元,2022年同期为零,其中向广州海格梅纳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发放贷款利息收入2,894千元[26][30] 学校业务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有13个二级学院,提供超47门专业[48] - 2023年6月30日,岭南现代技师学院设有7个院系,提供超27门专业[49] - 2022/2023学年,集团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总人数为26,743名[51] - 2023年6月30日,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及岭南现代技师学院平均学费分别为16,558元及12,896元,平均寄宿费分别为1,672元及1,719元[52] 行业政策与发展趋势 - 到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到50个左右,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56] - 大湾区占中国土地面积小于1%,2022年贡献了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10.6%[58] - 教育部提出用3到5年建成1000所左右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53] - 教育部提出遴选建设10所左右高水平的职业本科教育示范学校[53] 公司发展项目与成果 - 2021年7月,岭南职院广东产教融合示范园区(清远)项目被编入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60] - 2021年7月,岭南现代技师学院获批8个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62] 公司发展策略 - 公司将通过学历职业教育内生增长、外延并购拓展校园网络等五方面提升业绩增长[60] - 公司将以现有两所学校为基地,在大湾区拓展校区网络和开拓职业教育市场[59] 税务情况 - 香港附属公司按16.5%税率缴纳所得税,期内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拨备[38] - 若中国学校登记为营利性民办学校,将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或对集团损益产生重大影响[42] - 集团在中国内地经营的非学校附属公司,除清远岭南有家汽车培训有限公司享20%优惠税率外,一般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43]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分配 - 公司全球发售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46亿港元[97] - 提高学校容纳学生人数方面,增购土地分配2.096亿港元,占比47.0%;增建设施及购买设备分配6300万港元,占比14.1%;兴建产业园分配1340万港元,占比3.0%[98] - 收购其他学校及教育服务商分配1.154亿港元,占比25.9%[98] - 营运资金分配4460万港元,占比10.0%[98]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1342名雇员[94]
华南职业教育(06913)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6 16:50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中國華南職業教育集團有限公司,主要提供全面多样化的学历职业教育课程[4] 学校情况 - 公司经营两所学校,分别为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和嶺南現代技師學院,招收了26,743名全日制学生,其中76.5%就读TMT行业及大健康产业相关专业[3] - 嶺南職業技術學院设有13个二级学院,提供超过47门专业,包括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5] - 嶺南現代技師學院提供中等职业课程及高等职业课程,设有7个院系,提供超过27门专业,包括机电一体化、无人机、汽车检测与维修等[6] - 嶺南现代技师学院在校生人数为10,239名,较上一学年增长29.6%[14] - 嶺南职业技术学院在2023年“金苹果”中国高职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列民办高职院校全国第二[15] 财务状况 - 2022年度收入为516,276千元,同比增长3.3%[14] - 公司收益在报告期间增加了3.3%,达到约人民币516.3百万元[45] - 销售成本在报告期间增加了7.2%,达到约人民币319.4百万元[47] - 毛利率在报告期间降低至约38.1%,主要是因为成人教育业务板块扩大合作教育规模导致运营成本增加[48] 发展战略 - 公司计划加速嶺南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扩大中等职业教育[19] - 公司未来五年主要战略包括加速升格嶺南职业技术学院为职业本科学校、扩展非学历职业培训等[19] - 公司将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产教融合生态圈[18] - 公司将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强内外资源整合,拓展培训业务与线上教育的收并购[20] - 公司致力于构建产教融合发展的生态圈,提升员工幸福感,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20] 人员情况 - 资深管理层负责公司整体运营和管理,包括作出重大决策[86][87][88][89][90][91][92][93][94] - 勞漢生先生,59岁,于2019年5月加入公司,负责嶺南职业技术学院的整体行政及管理[97] - 勞先生在教育方面拥有逾35年的经验,曾历任多个学府的教授、副院长、院长等职务[98] - 羅潘先生,42岁,于2020年11月18日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向董事会提供独立意见和判断[103] - 葉哲瑋先生,57岁,于2020年11月18日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向董事会提供独立意见和判断[106] - 馬樹超先生,69岁,于2020年11月18日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向董事会提供独立意见和判断[110] - 马先生于1982年11月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获得动力学理学学士学位[112]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包括主席和行政总裁等人员[140] - 董事会计划在股东週年大会上轮流退任董事会[141] - 公司已接收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确认[146] - 董事持有公司股份的情况[148] - 公司最高行政人员和董事持有相联法团股份的情况[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