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珍酒李渡(06979)
icon
搜索文档
2023年业绩预增点评:2023圆满收官,2024高增可期
国泰君安· 2024-03-12 00:00
业绩总结 - 珍酒李渡2023年业绩符合预期,2024年开门红表现超预期,高增可期[1] - 公司发布2023年盈喜预告,预计收入同比增速不低于19%,净利润同比增速不低于120%[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4年珍酒动销端有望实现同比30-40%高增,结构升级和渠道精细化将支撑高增长势能[4] 投资建议 - 预计2023-2025年经调整EPS分别为0.47、0.59、0.75元,2024年20XPE,目标价上调至12.6港元[2] - 投资建议的比较标准包括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根据市场表现分为增持、谨慎增持、中性和减持四个等级[14] 风险提示 - 报告中提到的投资和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需谨慎决策并不应将报告作为唯一参考因素[10] - 公司利用信息隔离墙控制内部信息流动,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证券并提供相关服务,投资者需注意市场风险,不应完全依赖报告做出决策[11]
2023年业绩预告点评:23顺利收官,24趋势延续
华创证券· 2024-03-12 0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3年业绩亮眼顺利收官,2024年春节开门红奠定经营基础,当前渠道改革逐步释放经营潜力,产品、区域双线布局挖掘市场增量,叠加股权激励保驾护航,收入全年有望突破84亿,延续增长趋势;考虑产品结构提升叠加自产基酒逐步使用后摊薄成本,利润弹性或可加速释放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3年预计总营收超70亿元,同增超19.5%,归母净利润/Non - GAAP净利润超23/16亿元,同增超123.3%/33.6%;2023H2收入超34.8亿元,同增超24.6%,归母净利润/Non - GAAP净利润超7.1/8.0亿元,同增超41.6%/47.8% [1] - 预计2022 - 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8.8亿、70.62亿、84.35亿、99.9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88%、20.10%、19.45%、18.49%;Non - GAAP归母净利分别为11.97亿、16.04亿、20.39亿、25.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81%、33.93%、27.14%、24.35% [1][2] 增长原因 - 2023H2收入同增超24.6%,下半年环比提速明显,系2022Q4及2023Q1场景限制导致基数较低;2023H2 Non - GAAP净利润同增超47.8%,系产品结构提升叠加成本优化带动毛利提升,2022年下半年招聘销售人员效能提升,共同释放业绩弹性 [1] 产品与区域表现 - 产品端结构持续提升,高端产品增长稳健,珍三十快速发力;次高端下半年增速回归,珍十五支线产品基本梳理到位,增速提振,李渡聚焦核心市场,增速高于整体中枢水平;湘窖、开口笑培育潜在客群,增速略缓 [1] - 区域端持续挖掘潜力市场,河南、贵州基地市场保持稳健增长,江西区域李渡持续深耕,次高端单品放量保障增长,广东、湖南持续深化珍酒布局,增长潜力逐步释放 [1] 开门红情况 - 渠道反馈春节开门红回款完成全年进度30% - 35%,动销表现亮眼,湖南、广东等市场同增或超30%,库存整体环比下降半个月左右,部分终端补货需求显现 [1] - 渠道端公司主动调整随赠费用,全面引入控盘分利,并强化费用管控,加强提货灵活性,经销商反馈积极;消费者端持续聚焦C端培育,出台多项终端政策,并强化双向红包提升开瓶率,动销周转提升明显 [1] 2024年展望 - 全年收入有望突破84亿,节奏上经营稳健有序,上半年旺季叠加2023年低基数影响,预计实现较快增长,下半年渠道改革及市场布局效果逐步显现,营收有望略高于上半年 [1] - 产品上珍酒增长接近中枢水平,珍三十划归珍酒事业部,流通渠道有望进一步放量,珍十五聚焦潜力市场,保持稳健增长;李渡拓展产品矩阵,加速次高端、中高端布局,增速位居前列;湘窖、开口笑精耕湖南市场 [1] - 区域上河南、山东、贵州等核心市场提供稳定增长支撑,广东精耕细作,完善高端布局,湖南协同作战,深挖增长潜力,贡献额外增长 [1]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2A|2023E|2024E|2025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5,880|7,062|8,435|9,995| |同比增速(%)|14.88%|20.10%|19.45%|18.49%| |Non - GAAP归母净利(百万)|1,197|1,604|2,039|2,535| |同比增速(%)|11.81%|33.93%|27.14%|24.35%| |每股盈利(元)| - | - |0.31、0.48、0.60、0.75| - | |市盈率(倍)| - | - |29、19、15、12| - | |市净率(倍)| - | - | - 8、15、8、5| - | [2] 资产负债表预测(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2|2023E|2024E|2025E| | ---- | ---- | ---- | ---- |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683|4,959|5,644|7,213| |应收款项合计|424|359|493|532| |存货|5,139|4,952|5,776|6,867| |流动资产合计|7,246|10,269|11,914|14,612| |固定资产净额|2,429|2,824|3,074|3,194| |资产总计|11,059|14,603|16,612|19,528| |应付账款及票据|1,046|748|987|1,213| |流动负债合计|4,572|2,148|2,068|2,409| |长期借贷|0|100|150|190| |负债总计|14,874|12,550|12,520|12,901| |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3,815|2,053|4,092|6,627| [7] 利润表预测(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2|2023E|2024E|2025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5,880|7,062|8,435|9,995| |营业总支出|4,344|4,907|5,608|6,480| |营业利润|1,536|2,154|2,828|3,514| |除税前利润|1,435|2,193|2,841|3,533| |所得税|405|619|802|998| |净利润|1,030|1,574|2,039|2,535| |Non - GAAP归母净利润|1,197|1,604|2,039|2,535| [7] 现金流量表预测(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2|2023E|2024E|2025E|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 - | - | - 711、 - 1502、1688、2041| - | |投资活动现金流| - | - | - 1389、 - 813、 - 735、 - 630| - | |融资活动现金流| - | - |2220、5591、 - 268、158| - | [7] 主要财务比率预测 |项目|2022|2023E|2024E|2025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增长率|14.9%|20.1%|19.5%|18.5%| |Non - GAAP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1.8%|33.9%|27.1%|24.4%| |毛利率|55.3%|58.0%|60.2%|61.5%| |净利率|17.6%|22.3%|24.2%|25.4%| |ROE| - 19.4%| - 178.6%|66.4%|47.3%| |ROA|11.0%|12.3%|13.1%|14.0%| |资产负债率|134.5%|85.9%|75.4%|66.1%| |流动比率| - | - |1.6、4.8、5.8、6.1| - | |速动比率| - | - |0.5、2.5、3.0、3.2| - | |每股收益(元)| - | - |0.31、0.48、0.60、0.75| -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 - | - 0.21、 - 0.44、0.50、0.60| - | |每股净资产(元)| - | - | - 1.17、0.63、1.21、1.96| - | |估值比率(P/E)|29.2|19.1|15.3|12.3| |估值比率(P/B)| - | - | - 7.9、14.7、7.6、4.7| - | [7]
珍酒势能持续向上,多重引擎驱动成长
华福证券· 2024-03-11 0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给予公司2024年20倍PE,对应目标价13.89港元/股 [2][3][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珍酒李渡是跨香型、多品牌的高成长性白酒企业,管理团队稳定且经验丰富,以酱酒为主充分受益“酱酒热”后的品牌化红利 [2] - 产品端珍酒布局清晰、价格带向上延伸,李渡差异化竞争带动盈利增厚;渠道端布局完善、组织结构助力深耕 [2] - 预计2023 - 2025年净利润为16.48/21.58/26.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31%/25%,经调整净利润分别同增38%/31%/25%,未来增长点坚固 [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四大品牌,三大香型,班底扎实搏长远 - 多品牌跨香型聚焦次高端及以上价格带:公司提供“多品牌、多香型、多地名酒”,旗下有珍酒、李渡等品牌,21年前增长迅速,22年受疫情影响放缓,23H1增长稳健;珍酒是主要增长引擎,李渡是第二增长曲线;多品牌跨香型使公司着力点多、有风险对冲能力和稀缺性;现阶段各品牌独立发展,成熟后协同效应可期 [14][15][18][20][22] - 股权结构集中,管理层经验丰富:实控人吴向东持股81.3%,股权集中;公司各品牌运营相对独立;管理团队平均有超17年从业经验,吴向东经验丰富战绩累累,其资源助公司深耕市场 [23][24][26][28] - 前期费用投放力度较大,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2020 - 2022年三费及期间费用率上升,主要因销售费用率走高;23H1净利率回升,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29][32] 酱酒势能延续,兼香乘多元化趋势迎新机 - 酱酒热回至健康温性更能持续,理性发展下中高端酱酒壁垒更高:酱酒高端化有天然优势,虽仅占总产量8.4%,但贡献收入31.5%及利润45%以上;复盘行业发展有五个阶段,当下酱酒热降温利于优质酱酒发展,全行业酱酒高端化势能领先,内部中高端酱酒壁垒加高 [33][34][39] - 香型多元化大势所趋,兼香蓄势待发:香型多元化是白酒消费方向,兼香势头好,其概念具包容性和创新性;香型流行有周期性,个人偏好差异奠基多元趋势,预计2022 - 2026年兼香市场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2.3%,小众香型线上销售增长迅速 [40][42] 珍酒:易地茅台,公司营收压舱石,第一增长驱动力 - 产品端:珍十五夯实份额,珍三十高端化延展:产品布局清晰,价格带向上延伸,矩阵丰富;珍十五度过导入期和成长期,在500 + 元价格带有发力空间;珍三十接力珍十五,提升品牌调性;黑金系列强化高端布局,链接高净值人群带动普通版放量 [46][49][50][51][52] - 产能:扎根遵义黄金产区,基酒产能支撑长期发展:高端产能是头部酱酒企业竞争关键,公司根植遵义黄金产区,产能储备排名靠前;产能持续扩大,预计2024年底达4.9万吨;产能提升将摆脱外购基酒依赖,提高毛利率 [53][54][57] - 渠道端:渠道布局完善,组织结构助力精细化深耕:渠道布局完善,传统经销商渠道扩容,体验店与零售商渠道提升迅速;采取“多商小商”策略,团队扩充保障模式可行性;产品与渠道对应搭配,更新迭代推助扁平化、精细化管理;“6 + 8 + N”全国化布局明晰,核心与重点省份各有优势 [58][59][61][63][65][66] 李渡:公司第二增长点,小而美区域酒典范 - 报告未详细展开李渡相关内容,但提及李渡是公司第二增长曲线,价格带覆盖窄,“小而美”定位清晰,全国化拓展势能充足,营销及产品差异化优势明显,预计2023 - 2025年营收增速分别为25%/22%/21%,毛利率分别为64%/66%/68% [2][7] 湘窖&开口笑:湖南省消费活力充足,区域品牌升级可期 - 湘窖及开口笑为区域性品牌,在湖南市场深耕,价格带上补位,受益于当地消费氛围;预计湘窖2023 - 2025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2%/12%/12%,毛利率分别为61%/62%/63%;开口笑2023 - 2025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1%/8%/10%,毛利率分别为43%/43%/43% [7] 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 - 预计公司2023 - 2025年主营收入分别为70.87/84.83/101.5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1%/20%/20%;净利润分别为16.48/21.58/26.99亿元,增长率分别为60%/31%/25%;EPS分别为0.49/0.64/0.80元/股;市盈率分别为17.5/13.4/10.7倍;市净率分别为2.1/1.8/1.6倍 [6]
李渡核心大单品提价,有望持续提升品牌价值
德邦证券· 2024-03-10 00:00
业绩总结 - 珍酒李渡2022年营收达到8.9亿元,次高端及以上产品营收为6.8亿元,同比增长16.7%[1] - 预计公司23-25年营业收入将分别为70.3/84.6/101.3亿元,同比增速为20.0%/20.4%/19.7%[2] - 珍酒李渡的净利润率在2023年预计为34.2%,2024年为24.5%,2025年为25.8%[4] 分析师信息 - 熊鹏是德邦证券大消费组组长&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具有6年行业研究经验[5]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分为买入、增持、中性和减持四个级别,根据市场表现的不同进行分类[7] 市场基准指数 - 报告中提到的市场基准指数包括A股市场、香港市场和美国市场的相关指数[8]
酱香次高端,全国化空间可期
申万宏源· 2024-02-27 00:00
申万宏源研究 上海市南京东路99号 | +86 21 2329 7818 www.swsresearch.com 简单金融 成就梦想 食品饮料 | 公司研究 酱香次高端 全国化空间可期 2024年2月24日 珍酒李渡(06979:HK) 买入 整合四大品牌上市成为港股白酒第一股。珍酒李渡集团旗下有四大品牌:珍酒、李渡、湘 窖、开口笑,产品同时覆盖酱香、兼香和浓香三种香型。珍酒作为公司的旗舰品牌,旗下 有珍15和珍30两大单品,珍15定位次高端,珍30定位千元价格带,并广受市场认可, 首次覆盖 未来有望作为公司增长的主要引擎。李渡布局江西市场,主推次高端及以上价格带的高端 光瓶酒,沉浸式营销提升在核心意见领袖圈层影响力,未来有望成为第二增长引擎。湘窖 市场数据:2024年2月23日 &开口笑作为湖南省内第二大品牌,在湖南本省白酒复兴的战略下,未来亦有成长机会。 收盘价(港币) 9.25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 5,765.10 酱酒板块:分化集中。酱酒的发展往往是由茅台批价提升,景气度向上,带动行业投资热 52周最高/最低价 (港币) 13.18/6.76 潮。当前酱酒行业处于内部品类竞合阶段,中小酱酒品牌出清,而具 ...
港股异动 | 珍酒李渡(06979)现涨超4% 春节期间回款及动销均表现优异 未来数年产能瓶颈有望突破
智通财经· 2024-02-21 11:04
文章核心观点 - 珍酒李渡股价上涨,公司回款、动销表现优,管理层能力出众,业绩增长确定性高,产能瓶颈有望突破,盈利能力将进入正循环 [1] 公司表现 - 珍酒李渡现涨超4%,截至发稿涨4.45%,报8.91港元,成交额2787.27万港元 [1] - 春节期间珍酒回款进度、终端动销在同类酱酒品牌中表现更优,经销商普遍回款约完成30% [1] - 动销方面珍15单品表现突出反馈良好有明显增量,批价稳定在340元左右预计节后仍将回升 [1] - 预计整体动销口径增长望达30 - 40%,品牌势能释放凸显 [1] 公司优势与前景 - 珍酒李渡管理层长期深耕白酒行业,积累深厚,管理和营销能力出众 [1] - 公司近年来顺应行业结构性发展实现出色增长,有望持续受益于集中度提升下的高端化和香型红利,业绩增长确定性高 [1] - 上市融资后目前的产能瓶颈有望在未来几年得到突破,叠加品牌势能逐步释放,毛利率和费用率有望进一步改善,盈利能力进入正循环 [1]
春节反馈积极,板块信心提振,长期优化明确
长城证券· 2024-02-20 0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珍酒李渡“买入”评级(维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年前空方压力逐渐出清,港股珍酒李渡开年上涨,有望带动白酒板块打响开门红;随着市场情绪得到有效提振,以及春节期间积极的渠道反馈,反弹行情有望在年后得到延续 [1] - 珍酒李渡香型、品牌、渠道势能三重叠加,较快增速有望保持;春节目标顺利完成,动销反馈优秀 [2] - 产能持续建设,充足的优质基酒储备有望与产品结构上移互为依靠,提高品牌长期竞争力 [3] - 公司管理层长期深耕白酒行业,积累深厚,管理和营销能力出众,近年来顺应行业结构性发展实现出色增长,并有望持续受益于集中度提升下的高端化和香型红利,业绩增长确定性高 [6] - 上市融资后,公司目前的产能瓶颈有望在未来几年得到突破,叠加品牌势能逐步释放,毛利率和费用率有望进一步改善,盈利能力进入正循环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指标|2021A|2022A|2023E|2024E|2025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102|5856|7161|8699|10494| |增长率yoy(%)|112.7|14.8|22.3|21.5|20.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32.20|1029.87|1619|2102|2698| |增长率yoy(%)|98.5|-0.2|57.2|29.8|28.4| |ROE(%)|-15.1|-27.0|-73.7|-2233.4|103.6| |EPS最新摊薄(元)|0.30|0.30|0.48|0.62|0.80| |P/E(倍)|28.4|28.5|18.1|14.0|10.9| |P/B(倍)|-4.3|-7.7|-13.4|-311.8|11.3| [1] 股票信息 - 行业:食品饮料 - 2024年2月16日收盘价(港元):8.660 - 总市值(百万港元):29,345.48 - 流通市值(百万港元):29,345.48 - 总股本(百万股):3,388.62 - 流通股本(百万股):3,388.62 [1] 市场情况 - 元旦以来A股市场迅速下探,年前一周随着雪球产品敲入压力释放、转融通新增规模暂停、两融最低线或下调等因素逐步呈现,加上国家多次强调打击操纵市场恶意做空、中央汇金等机构力量加大增持力度、证监会主席换任,释放规范和改革信号等积极因素不断累积,板块迎来显著反弹 [1] 品牌与渠道 - 2023年酱酒扩容和调整同步进行,大众酱酒赛道升温,头部企业仍享受红利;珍酒系出名门,作为中国第五大酱酒品牌,2023年5月成功登录港股并于8月顺利纳入“港股通”,成为稀缺的优质酱酒上市投资标的 [2] - 近年来,珍酒持续不断进行文化借力,输出优质内容,强化“珍”文化,成就独特表达体系,塑造差异化、个性化的品牌价值;上市以来品牌力的进一步攀升也与渠道推力形成共振,经销商数量从2020年的1546家快速提升至2022年的2687家,并在2023H1进一步提升至2811家 [2] - 在加强渠道精细化运作和C端导向、数字化运营的营销策略下,对目标圈层所需产品实现精准触达,帮助公司在扩张过程中顺利动销以将库存控制良性,实现高质量增长;据酒业家1月初报道,多地珍酒经销商在超额完成2023年度目标基础上,普遍完成了2024年度目标的30%左右,进度领先;春节期间渠道反馈积极,动销优秀,价格稳定 [2] 产能建设 - 产能制约一直是限制珍酒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对外采购基酒;借助上市契机,公司对产能建设进行了长足规划,拟以上市融资约55%的资金用于未来五年的生产设施建设,到“十五五”末,公司目标实现10万吨产能 [3] - 2023年,珍酒储能达6.5万吨,下沙季投产达4万吨,产能稳居贵州酱酒前三,仅次于茅台、习酒 [3] 投资建议 - 公司作为第四大民营白酒公司,跨香型经营四大白酒品牌,名酒基因+完善的产品矩阵,建立了三层增长引擎,是当前稀缺的酱酒上市标的 [3] - 预测公司23 - 25年EPS分别为0.48、0.62、0.80元/股,对应PE分别为18.1x、14.0x、10.9x,给予“买入”评级 [6]
港股异动 | 珍酒李渡(06979)早盘跌超7% 春节白酒销售好于预期 机构称行业整体需求短期仍有压力
智通财经· 2024-02-19 11:26
文章核心观点 - 珍酒李渡早盘股价下跌 结合渠道反馈春节销售情况好于市场悲观预期 头部品牌需求有韧性 珍酒回款和动销表现优 方正证券预计公司全年收入和净利润有增长 [1] 公司情况 - 珍酒李渡早盘跌超7% 截至发稿跌6.93% 报8.06港元 成交额5942.62万港元 [1] - 珍酒回款进度、终端动销在同类酱酒品牌中表现更优 经销商普遍回款已完成约30% 珍15单品表现突出有明显增量 批价稳定在340元左右预计节后回升 [1] - 方正证券预计公司整体全年收入达84亿元 同比增速20%左右 Non - Gaap净利润达20亿元 同比增速约25%+ [1] 行业情况 - 春节销售情况好于此前市场悲观预期 头部品牌需求有很强韧性 动销同比均有增长但幅度不大 [1] - 渠道价格表现基本稳定 库存承压但未出现较大风险 [1] - 受宏观经济影响 行业整体需求短期仍有压力 头部集中、分化加剧的大趋势不变 [1]
珍酒李渡(0697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2 16: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吴向东先生、顏濤先生、朱琳女士、罗永红先生、吴光曙先生等[2] - 公司主要營业地点包括中国和香港[3]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Cayman Islands[3] 公司财务数据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达到3,518,957人民币千元,同比增长15.0%[5] - 毛利达到2,037,148人民币千元,同比增长19.6%[5] - 期内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为1,584,899人民币千元,同比增长202.1%[5] - 經調整淨利潤(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为802,519人民币千元,同比增长22.0%[5] - 現金淨額为215,960人民币千元,同比增长132.5%[5] - 每股基本盈利为0.59人民币,同比增长156.5%[5] 公司业务及产品 - 公司持续受益于醬香型白酒在中国的日益流行,实现了可持续和高质量增长[10] - 公司战略性地聚焦于产品结构优化,包括增加高端白酒产品及在相同价格范围内毛利率较高的白酒产品的收入贡献[10] - 公司在中国经营四个主要的白酒品牌,根据不同的消费者喜好及地理区域进行定位,涵盖不同价格范围内的三种香型,聚焦次高端及以上级别的白酒市场[11] 公司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在中国拥有七个生产设施,配备先进设施和设备,安装自动化生产线[31] - 公司通过多渠道战略不断扩大消费者覆盖范围[34][35] - 公司利用数字基础设施促进增长和提高效率,建立了综合数字化管理系统[36][37] 公司财务策略 - 公司的销售及经销开支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682.1百万元增加18.7%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809.3百万元[89] - 行政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67.3百万元增加40.7%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235.5百万元,主要是由于员工薪酬增加人民币22.6百万元[92] - 公司已完成计划建设的李渡郑家山新生产设施,并已投入运营,设计产能为每年5,000噸基酒[47] 公司股权信息 - 吴光曙先生在珍酒李渡集团有限公司的股份中拥有2.14%的股权[133] - 吳先生持有珍酒李渡公司股份的股权概约百分比为69.08%[138] - Zest Holdings持有珍酒李渡公司股份的股权概约百分比为13.78%[138]
珍酒李渡(06979)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3 21:5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35.19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30.61亿元增长15.0%[1] - 同期毛利20.37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7.03亿元增长19.6%[1] - 期内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15.85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5.25亿元增长202.1%[1] - 经调整净利润8.03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6.58亿元增长22.0%[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为57.9%,2022年同期为55.6%;净利率为45.0%,2022年同期为17.1%[2] - 公司收入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3,061.0百万元增加15.0%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3,519.0百万元[34] - 销售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13.579亿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14.818亿元,增幅9.1%[46] - 毛利从2022年上半年17.03亿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20.371亿元,增幅19.6%;毛利率从55.6%升至57.9%[47] - 公司销售及经销开支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682.1百万元增加18.7%至2023年同期的809.3百万元,其中雇员薪酬由287.8百万元增至381.5百万元,同比增长32.5%[55] - 公司行政开支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67.3百万元增加40.7%至2023年同期的235.5百万元,主要因雇员薪酬增加22.6百万元和上市开支增加19.4百万元[57] - 公司其他收益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9.3万元增加63.8%至2023年同期的47.9百万元[59] - 公司财务费用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1.0百万元减少87.9%至2023年同期的2.5百万元,因偿还短期借款致利息开支减少[61] - 公司所得税开支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14.8百万元增加22.7%至2023年同期的263.7百万元[62] - 公司期内利润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24.7百万元增加202.1%至2023年同期的1,584.9百万元[63] - 公司经调整净利润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657.6百万元增加22.0%至2023年同期的802.5百万元,经调整净利率由21.5%升至22.8%[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216.0百万元,已作非现金及非经营项目调整[67]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毛利分别为2,037,148千元和1,703,043千元,毛利率分别为57.9%和55.6%[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存款及现金约为60.909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6.834亿元大幅增加[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借款约为3660万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资本开支约为5.645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6.992亿元有所减少[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11044名全职雇员,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976名有所增加[7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员工成本约为5.765亿元[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35.18957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30.60981亿元增长14.96%;期内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15.84899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5.24674亿元增长202.07%[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42.35287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8.12989亿元有所增加;流动资产为119.69835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2.459亿元大幅增加[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41.77047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5.71985亿元有所减少;非流动负债为4475.4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3.02118亿元大幅减少[83][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额为119.8332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 - 38.15214亿元实现由负转正;总权益为119.8332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 - 38.15214亿元实现由负转正[84] - 2023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59元,较2022年的0.23元增长156.52%;摊薄每股盈利为0.26元,2022年为0.23元[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35.19亿元,2022年同期为30.61亿元,同比增长14.96%[96] - 2023年上半年综合除税前利润为1.85亿元,2022年同期为0.74亿元,同比增长150%[102] -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5.76亿元,2022年同期为4.44亿元,同比增长29.67%[103]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为2.64亿元,2022年同期为2.15亿元,同比增长22.39%[10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按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利润15.84899亿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6.67957亿股计算;2022年同期按应占利润5.24674亿元及加权平均数23.2986亿股计算[107][10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摊薄盈利按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利润7.69984亿元及普通股(摊薄)加权平均数29.56849亿股计算;2022年同期无具摊薄作用的股份[10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确认使用权资产增加1.21172亿元,2022年同期为1.28965亿元[1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使用权资产除外)成本为4.12744亿元,2022年同期为6.04326亿元;出售项目账面净值为5万元,2022年同期为137.3万元,导致出售亏损5万元,2022年同期为58.7万元[111] - 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55.2530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51.3851亿元[112]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2.02818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9782亿元[113]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0.90874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83382亿元[114]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为7.682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4553亿元[115]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珍酒贡献公司约65.5%的收入,按2022年收入计,是中国第五大酱香型白酒品牌[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李渡贡献公司约13.9%的收入,按2022年收入计,是中国第五大兼香型白酒品牌[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湘窖贡献公司约12.6%的收入[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开口笑贡献公司约6.3%的收入[13] - 珍酒收入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2,007.3百万元增加14.9%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2,305.9百万元[35][36] - 李渡收入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19.1百万元增加16.7%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89.2百万元[35][37] - 湘窖收入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376.7百万元增加17.3%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442.0百万元[35][38] - 开口笑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2.076亿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2.21亿元,增幅6.5%[39] - 2023年上半年高端、次高端、中端及以下白酒收入分别为9.25953亿元、12.67692亿元、13.25312亿元,占比26.3%、36.0%、37.7%;2022年同期分别为7.01557亿元、12.71415亿元、10.88009亿元,占比22.9%、41.5%、35.5%[40] - 高端白酒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7.016亿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9.26亿元,增幅32.0%[41] - 次高端白酒2023年上半年收入12.677亿元,与2022年同期大致相若[42] - 中端及以下白酒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10.88亿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13.253亿元,增幅21.8%[43] - 2023年上半年经销商、直销收入分别为30.92934亿元、4.26023亿元,占比87.9%、12.1%;2022年同期分别为27.57464亿元、3.03517亿元,占比90.1%、9.9%。经销商收入增幅12.2%,直销收入增幅40.4%[44] - 2023年上半年珍酒收入23.06亿元,2022年同期为20.07亿元,同比增长14.91%[96] - 2023年上半年李渡收入4.89亿元,2022年同期为4.19亿元,同比增长16.73%[96] - 2023年上半年湘窖收入4.42亿元,2022年同期为3.77亿元,同比增长17.34%[96] - 2023年上半年开口笑收入2.21亿元,2022年同期为2.08亿元,同比增长6.47%[96]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品牌收入0.61亿元,2022年同期为0.50亿元,同比增长20.79%[96] 各业务线毛利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珍酒毛利从2022年上半年11.047亿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13.371亿元,增幅21.0%;毛利率从55.0%升至58.0%[49] - 李渡毛利从2022年上半年2.894亿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3.364亿元,增幅16.2%;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68.8%,与2022年同期大致相符[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高端、次高端、中端及以下产品毛利分别为651,299千元、827,549千元、558,300千元,毛利率分别为70.3%、65.3%、42.1%;2022年同期毛利分别为458,654千元、817,470千元、426,919千元,毛利率分别为65.4%、64.3%、39.2%[53] 公司业务发展相关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高端及次高端价格范围内推出三款新的光瓶酒,成为光瓶酒产品系列标志性产品[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推出三款新的高端及次高端光瓶白酒新品,预计下半年光瓶白酒产品系列继续贡献收入增长[2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取得约96,775平方米土地的土地证用于扩建珍酒茅台镇双龙生产设施,下半年该设施扩建预计使酱香基酒年产能增加2,400吨[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完成李渡郑家山新生产设施建设并投入运营,设计产能为每年5,000吨基酒[28] - 公司扩张现有生产设施湘窖(江北),基酒设计产能每年增加4,400吨[28] 公司行业地位相关 - 按2022年收入计,公司是中国第四大民营白酒公司[3] - 2022年底按基酒年产能计,珍酒在中国及贵州所有酱香型白酒品牌中分别排名第四及第三[18] 公司团队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产品开发团队由210名雇员组成[15] - 技术委员会由28名知名白酒专家组成,其中9名为国家级白酒鉴定师、9名持有高级酿酒证书、10名持有高级工程师资格[16] 公司渠道相关 - 2023年6月30日经销合作伙伴有2811家,2022年12月31日为2678家[22] - 2023年6月30日体验店有1071家,2022年12月31日为1074家[22] - 2023年6月30日零售商有3016家,2022年12月31日为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