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赞(08083)

搜索文档
港股SaaS概念股多数上涨 乐享集团涨超1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0:19
股价表现 - 乐享集团股价上涨15.97% [1] - 汇量科技股价上涨12.61% [1] - 有赞股价上涨2.68% [1]
有赞(08083)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2 16:34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 | |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第 1 頁 共 10 頁 v 1.1.1 FF301 FF301 公司名稱: 有贊科技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2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8083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50,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5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HKD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50,000,000,000 | HKD | | 0.01 | HKD | | 500,00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 ...
有赞、微盟扭亏为盈,电商SaaS进入盈利期?
中国经营报· 2025-08-29 23:54
行业盈利转折点 - 电商SaaS行业在2025年中期财报季出现盈利破题信号,两大头部企业有赞和微盟双双扭亏为盈 [2] - 有赞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达7257万元,为2018年借壳上市以来第二次实现盈利(2023年曾实现742.9万元微利)[2] - 微盟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1690万元,实现2021年以来首次扭亏 [2] 收入表现分析 - 有赞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7.1亿元,同比仅增长4%,但结束了连续八个报告期的同比负增长态势 [2][7] - 微盟2025年上半年收入7.7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67亿元同比下滑10.6%,但经调整收入较上年同期的7.19亿元同比增长7.8% [3][7] - 与历史高点相比,两家企业收入规模显著收缩:微盟2021-2023年上半年收入分别为9.59亿元、9.00亿元和12.10亿元;有赞2020年上半年营收达8.25亿元,全年营收18.21亿元 [7] 收入结构变化 - 有赞商家解决方案收益增长明显,2025年上半年达3.38亿元,同比增长10.3%,毛利率提升3.5% [3] - 有赞订阅解决方案收益3.74亿元,同比减少1.0%,占总营收52.7%,毛利率下降2.8% [3] - 微盟订阅解决方案收入4.38亿元,同比下降10%;商家解决方案收入3.38亿元,同比下降11.3% [4] - 微盟经调整后的商家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5.3%(从2.32亿元增至3.38亿元)[4] 成本控制成效 - 微盟销售成本大幅下降,从上年同期的2.92亿元降至1.93亿元,同比降幅达33.9% [5] - 有赞销售及分销开支2.6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66亿元略有下滑,营收占比从38.8%降至36.6% [5] - 微盟销售及分销开支大幅缩减31.2%,从5.65亿元降至3.89亿元,但仍占总收入的50.2% [6] - 有赞行政开支同比下降9.4%(从7002万元降至6346万元),研发开支同比下降14.9%(从9383万元降至7986万元),合计占总营收20.2% [6] - 微盟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下降24.4%(从2.87亿元降至2.17亿元),研发开支同比下降41.8%(从2.34亿元降至1.36亿元),合计占总营收45.5% [6] 客户数量变化 - 有赞2025年上半年商家总数为53651家,同比下降4%,较2020年上半年高点(99889家)近乎减半 [7] - 微盟订阅解决方案付费商户数59149家,同比下滑13.9%,较业务高峰期(曾突破10万家)明显减少 [8] - 微盟商家解决方案付费商户数39281家,同比实现1.5%小幅增长 [8] - 有赞历史上新增付费商家占比居高不下,2019-2022年维持在50%以上,部分年份超60% [8] - 微盟新增付费商家占比自2019年起维持在40%以下,2024年底已控制在20%左右 [9] 战略调整举措 - 两家企业从"广撒网"转向"大客化"战略,微盟智慧零售收入达2.86亿元,占订阅解决方案收入65.2% [10] - 微盟品牌商户数量达1227家,平均订单收入17.9万元,在时尚零售百强占比48%,商业地产百强占比50%,连锁便利店百强占比42% [10] - 微盟2024年出售智慧餐饮业务,缩减小微商户投入,减少低利润TSO服务和金融等非主业 [10] - 有赞采取垂直行业深耕策略,重点发展连锁商家、蛋糕烘焙等高毛利领域 [10] - 有赞2024年停止"有赞精选"服务,支付业务缩减范围,退出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 [10] 人员结构调整 - 有赞员工数量从2021年峰值4494人骤降至2022年底1952人,2024年底进一步缩减至1489人,2025年中报回升至1509人 [14] - 微盟员工数量从2021年8562人下滑至2022年底6278人,2024年底降至3563人,2025年中报为3400人 [15] - 两家企业员工规模较2018年上市初期仅略有增加(有赞增约100多人,微盟增500多人)[14][15] AI技术应用 - 微盟内部应用AI提升运营效率30%,覆盖图片生成、数字人视频等场景,素材团队月均生成超1万个创意素材 [16] - 微盟构建"WAI+WAI Pro+WIME"三大产品为核心的全场景AI生态,15个大AI Agent矩阵覆盖全链路运营 [16] - 微盟2025年中报首次披露AI及相关收入0.34亿元 [17] - 有赞2023年推出首款AI产品"加我智能",2025年春季发布会升级AI赋能能力,但尚未将AI产品独立化考量 [17] - AI投入面临数据隐私、高成本及不能完全替代人工等挑战 [17]
独家|小红书力推本地生活:“小红卡”计划于9月底全量上线,有赞为独家服务商
新浪财经· 2025-08-25 11:12
公司业务动态 - 小红书近期力推本地生活业务 内测"小红卡"活动计划于9月底全量上线[1] - 此轮招募对象为餐饮类、休闲活动及展览演出类商家 首批内测城市为杭州、上海、广州[1] - 用户在合作商家处消费可享受至少9折优惠 商家可自主决定优惠力度[1] 产品功能特性 - 小红卡功能类似于淘宝88VIP、京东PLUS等会员权益体系 通过折扣权益连接线上决策与线下消费[1] - 有赞作为独家服务商 在今年5月联合小红书推出本地生活解决方案 覆盖团购、外卖等场景[1] - 有赞主要作用为打通小红书公域流量与商家经营系统 形成交易闭环[1] 市场测试进展 - 目前已有不少杭州本地探店博主参与内测并发布笔记[1] - 小红书低调上线本地生活消费权益计划"小红卡" 有赞为独家服务商[1]
有赞涨近6% 上半年扭亏为盈至7274.2万元 公司2025年追求增长
智通财经· 2025-08-19 14:46
股价表现 - 有赞股价上涨5.85%至0.181港元 成交额达3432.14万港元 [1] 中期财务业绩 - 公司收益7.14亿元 同比增长3.97%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7274.2万元 去年同期亏损1722.4万元 [1] - 收入增长主要受商家解决方案收益增加驱动 部分被订阅解决方案收益减少抵消 [1] 业务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平台GMV达498亿元 [1] - 长期目标服务20万个商家和100多万个门店 [1] - 计划达成超过3000亿元交易额 服务万亿订单规模 [1] 战略规划 - 2025年经营目标聚焦业务增长与利润率稳步提升 [1] - 致力于提高各业务环节"含硅率" 构建智能化组织 [1]
有赞终于盈利了
36氪· 2025-08-14 18:4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约7300万元人民币,成功扭亏为盈[1][3] - 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 - 2023年全年归母净利润742.9万元人民币,但长期处于亏损状态[1] - 2025年上半年商家解决方案收益约3.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4] - 订阅解决方案收益约3.7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0%[4] 业务优化与增长 - 聚焦高毛利行业如连锁商家、蛋糕烘焙,提升整体盈利能力[4] - 2025年上半年单个商家平均销售额约9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 - 商家通过有赞解决方案产生的GMV约498亿元人民币[5] - 推出"微信小店托管"智能体、"有赞小红书本地生活解决方案"等新产品[5][6] 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 - AI技术广泛应用于研发、客服、营销等环节,降低人工成本[9][10] - AI客服机器人提升服务效率,AI精准营销帮助商家挖掘客户价值[10] - 2025年上半年销售人员约750人,销售体系建设取得进展[11] 生态拓展与多平台布局 - 与支付宝小程序、QQ小程序、小红书等平台实现系统互通[12] - 推出有赞零售、有赞连锁等线下解决方案,拓展实体店业务[13] - 2019年获得腾讯领投融资,加速门店互联网化布局[14] - 构建开放生态,引入第三方服务商,满足多样化需求[14] 行业背景与竞争态势 - 2024年中国SaaS市场规模达49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6%[3] - 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跨界涉足SaaS领域,加剧市场竞争[15] - 微盟、客如云、科脉等垂直领域竞争对手与有赞形成激烈竞争[15]
有赞(08083)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8-14 17:1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713,589,00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84,089,00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51.7%[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72,569,000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亏损4,295,000元人民币[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023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亏损0.0005元人民币[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72,742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亏损17,224千元显著改善[13][14]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74,353千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的除税前亏损6,764千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21][2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7300万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49]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EBITDA)为70,201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6,069千元人民币增长94.6%[72]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期内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盈利为82,35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1,806千元人民币增长59.0%[72]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84,089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586千元人民币大幅增长3,151.5%[7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466,775,000元人民币,同比减少0.5%[6] - 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68.4%下降至65.4%[7] - 销售成本同比增长13.6%至246,814千元,主要因物流成本激增69.0%至36,055千元及技术开支增长52.6%至15,692千元[62] - 整体毛利率从68.4%下降至65.4%,其中订阅解决方案毛利率降至76.9%,商家解决方案毛利率降至52.7%[64][65][66] - 研发成本同比下降14.9%至79,861千元,主要因AI工具降低人工开支[68] - 行政开支减少9.4%至63,457千元,销售及分销开支下降2.2%至259,962千元[68] - 研究及开发支出从2024年同期的95,840千元人民币下降至81,734千元人民币,降幅14.7%[27] - 中国内地期内开支从2024年的3,572千元降至2025年的1,700千元,降幅52.4%[32] - 香港期内开支从2024年的29千元降至2025年的0千元[32]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从2024年的8,122千元降至2025年的5,262千元[42] - 集团收购资产成本从2024年的1,282千元降至2025年的887千元[34] - 2025年上半年股权结算股份支付款项为9,822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1,704千元人民币下降54.7%[72] - 2025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为0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40,467千元人民币[7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订阅解决方案收益为373,643,000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0%,商家解决方案收益为338,211,00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6] - 订阅解决方案毛利为287,318,000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8%,商家解决方案毛利为178,323,000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6] - 订阅解决方案毛利率从78.3%下降至76.9%,商家解决方案毛利率从56.2%下降至52.7%[7] - 商家服务分部收益增长5.7%,从2024年同期的530,075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的560,277千元人民币[21][22] - 商家解决方案收益增长10.3%,从2024年同期的306,639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的338,211千元人民币[23] - 2025年上半年商家通过公司解决方案产生的商品交易总额为498亿元人民币[50] - 门店SaaS业务的商品交易总额为255亿元人民币,占总商品交易额的51%[50] - 2025年上半年平均单个商家的销售额为9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0] - 物流解决方案渗透率提升推动商家解决方案收入增长,相关订单量增加[59] - 其他业务收益同比下降21.2%至1,735千元[56][60]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市场贡献了710,439千元人民币收益,占总收益的99.6%[24] - 中国内地期内开支从2024年的3,572千元降至2025年的1,700千元,降幅52.4%[32] - 香港期内开支从2024年的29千元降至2025年的0千元[32] 现金流和现金等价物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939,816,000元人民币,流动比率为1.09倍[7]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86,530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64,293千元大幅改善[1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6月30日的840,766千元增加到2025年6月30日的939,816千元,增长11.8%[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8700万元人民币[4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物期末余额为9.4亿元人民币[4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39,816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888,821千元人民币增长5.7%[76] 债务和借款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144,146千元增加到2025年6月30日的4,283,227千元,增长3.4%[12] - 合约负债(流动)从2024年12月31日的437,385千元增加到2025年6月30日的466,745千元,增长6.7%[12] - 结算责任从2024年12月31日的3,276,258千元增加到2025年6月30日的3,453,525千元,增长5.4%[12] - 非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691,574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57,915千元,下降4.9%[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为345,291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338,725千元人民币增长1.9%[76]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在2025年6月30日保持5.7%的稳定水平,与2024年底持平[74] 资产和负债 - 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75,491千元增加到2025年6月30日的1,138,526千元,增长5.9%[12] - 公司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5,077,560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末的5,287,007千元人民币,增幅4.1%[22] - 应收账款总额从2024年12月的31,956千元降至2025年6月的22,378千元,降幅30%[37] - 应付账款总额从2024年12月的9,819千元增至2025年6月的20,906千元,增幅113%[38]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为356,139千元人民币(未审核)[44] 投资和其他收入 - 利息收入从2024年同期的14,471千元人民币增长至15,405千元人民币,增幅6.5%[25] - 投资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长22.6%至24,076千元,主要来自政府补贴和利息收入[68] 股东和股权结构 - 董事朱宁先生持有公司18.74%的股份权益,为公司最大个人股东[84] - Whitecrow Investment Ltd. 持有公司股份5,744,205,768股,占总股本的17.42%[88] - TCT (BVI) Limited 持有公司股份1,877,720,921股,占总股本的5.69%[88] - THE CORE TRUST COMPANY LIMITED 持有公司股份2,413,304,079股,占总股本的7.32%[88] - 执行董事朱宁先生持有1,0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0.385港元[89] - 执行董事俞韬先生持有1,0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0.385港元[89] - 其他员工合计持有11,6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0.385港元[89] - 2019年购股权计划已终止,未行使购股权仍可继续行使[89] - 2023年购股权计划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为57,960,377份,可发行股份数为184,216,420股[92] - 股份奖励计划自2018年5月31日起生效,为期10年[93] 股份奖励和回购 - 股份奖励计划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83,028千元增加到2025年6月30日的190,453千元,增长4.1%[1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购回股份支出22,539千元,导致库存股份从-10,054千元减少至-23,175千元[13] - 第七次奖励股份于2025年1月1日未归属数量为1,223,776股,期内归属1,042,992股,期末未归属86,784股[94] - 第八次奖励股份于2025年1月1日未归属数量为17,688,800股,期内归属10,543,200股,期末未归属6,212,800股[94] - 第九次奖励股份于2025年1月1日未归属数量为2,303,250股,期内归属767,750股,期末未归属1,535,500股[95] - 第十次奖励股份于2025年1月1日未归属数量为1,575,598,705股,期内注销4,985,764股,期末未归属1,570,612,941股[95] - 公司于2025年1月至6月期间回购257,868,000股股份,总代价为23.79百万港元[99] - 2025年3月5日公司转让1,575,598,705股库存股份予受托人,截至2025年6月30日持有430,264,377股库存股份[100] - 2025年1月1日及6月30日根据计划授权限额可供授出的股份奖励数目均为57,960,377股[98] - 2025年1月1日及6月30日根据服务供应商分限额可供授出的股份奖励数目均为184,216,420股[98] - 股份于奖励股份获归属日期前的加权平均收市价为0.10港元[98] - 2025年3月回购59,888,000股股份,总代价为6,084千港元[99] 企业管治 - 公司董事确认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遵守了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02] - 公司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基本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偏离了守则第C.2.1条[103] - 自2021年2月19日起,朱宁先生同时担任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主席,偏离了守则第C.2.1条[104] - 公司认为朱宁先生同时担任两个职位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整体利益[105]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方志华博士担任主席[106] - 审核委员会确认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未审核简明综合中期业绩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GEM上市规则[106] - 公司董事会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和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7] 商家和员工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存量付费商家数量为53,651家[50] - 2025年上半年新增付费商家数量为8,583家,其中电商SaaS占54%(4,635家),门店SaaS占46%(3,948家),门店SaaS同比提升[5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总数为1,509人[5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雇员人数为1,509名,较2024年底的1,489名增加1.3%[78] 关联方交易 - 关联方交易总额从2024年的2,000千元降至2025年的1,426千元[41] 税务 - 递延税项从2024年的-6,070千元改善至2025年的84千元[32]
港股异动 有赞(08083)午后涨超12% 商家解决方案收益增加 公司上半年纯利实现扭亏为盈
金融界· 2025-08-14 15:08
股价表现 - 有赞(08083)午后涨超12%,截至发稿涨10.2%,报0.162港元,成交额6076.46万港元 [1] 中期业绩 - 公司取得收益7.14亿元,同比增加3.97%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7274.2万元,去年同期亏损1722.4万元 [1] - 收入增加主要由于商家解决方案收益增加,部分被订阅解决方案收益减少所抵销 [1] - 2025年上半年商家通过有赞解决方案产生的GMV约为人民币498亿元 [1] 行业分析 - 有赞是头部商家服务SaaS平台,用AI工具为商家定向解决经营难题 [1] - 腾讯管理层表示7月生效的投流税影响较低,当前广告驱动主系eCPM增长 [1] - 微信小店与小游戏的内循环拉动显著,视频号与搜一搜流量亦有所增长 [1] - 未来若AI基建折旧成本快速上升,公司或考虑加快广告商业化进程 [1]
有赞午后涨超12% 商家解决方案收益增加 公司上半年纯利实现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 2025-08-14 14:36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中期收益达7.14亿元 同比增长3.97%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7274.2万元 去年同期亏损1722.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商家解决方案收益增长推动收入增加 部分被订阅解决方案收益减少抵消 [1] 业务运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平台GMV达498亿元 [1] - 商家通过有赞解决方案产生近500亿元商品交易额 [1] 行业地位与技术能力 - 公司被认定为头部商家服务SaaS平台 [1] - 采用AI工具为商家定向解决经营难题 [1] 平台生态与流量趋势 - 腾讯广告生态中eCPM增长成为核心驱动因素 [1] - 微信小店与小游戏内循环拉动效果显著 [1] - 视频号与搜一搜流量实现增长 [1] 商业化战略方向 - 腾讯管理层确认7月投流税影响较低 [1] - 若AI基建折旧成本快速上升 可能加快广告商业化进程 [1] 二级市场表现 - 股价单日涨幅超12% 最高达10.2% [1] - 收盘报0.162港元 成交额6076.46万港元 [1]
港股异动 | 有赞(08083)午后涨超12% 商家解决方案收益增加 公司上半年纯利实现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14:32
股价表现 - 有赞股价午后涨超12% 收盘涨10.2%至0.162港元 成交额达6076.46万港元 [1] 财务业绩 - 中期收益7.14亿元 同比增长3.97% 主要受益于商家解决方案收益增长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7274.2万元 去年同期亏损1722.4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1] - 2025年上半年GMV达498亿元 显示平台交易规模保持高位运行 [1] 业务发展 - 商家解决方案收益增长部分抵消订阅解决方案收益减少 [1] - 作为头部商家服务SaaS平台 运用AI工具为商家定向解决经营难题 [1] 行业环境 - 腾讯投流税政策影响较低 当前广告增长主要受eCPM提升驱动 [1] - 微信小店与小游戏内循环拉动显著 视频号与搜一搜流量同步增长 [1] - 未来若AI基建折旧成本快速上升 可能加速广告商业化进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