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波导(600130)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蓝思科技(06613)午前涨超7% 注册成立AR研究领域子公司 机构看好光波导技术引领AR产业升级
智通财经· 2025-09-17 13:48
公司动态 - 蓝思科技股价午前涨超7%至27.78港元 成交额达5.19亿港元 [1] - 公司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蓝思光电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覆盖光学仪器、虚拟现实设备、显示器件及新型光学材料制造 [1] - 作为全球头部AI眼镜客户核心模组供应商及Rokid整机组装商 实现光学镜片至整机组装全流程覆盖 [1] - 为Rokid眼镜提供独家整机组装及核心模组供应 光波导镜片应用定制化镀膜技术 [1] 行业前景 - 2024年中国AR销量18万台 海外AR销量32万台 [2] - 预计2025年全球AR销量65万台 同比增长30% [2] - 2025年增长主要来源于光波导信息提示类型AI+AR眼镜 [2] - 预计2027年全球AR销量突破150万台 [2] 技术趋势 - AR眼镜市场发展依赖C端进一步渗透 [2] - 光波导与微显示技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升级 [2] - AR眼镜未来将持续轻量化降本 促进消费级市场大规模落地 [2]
蓝思科技午前涨超7% 注册成立AR研究领域子公司 机构看好光波导技术引领AR产业升级
智通财经· 2025-09-17 13:46
公司股价表现 - 蓝思科技午前股价涨超7% 截至发稿涨7.25%报27.78港元 成交额达5.19亿港元 [1]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蓝思光电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涵盖光学仪器、虚拟现实设备、显示器件、新型光学材料及眼镜制造 [1] - 作为全球多家头部AI眼镜客户的核心模组供应商及Rokid整机组装商 公司实现从光学镜片、功能模组到整机组装的全流程覆盖 [1] - 公司为Rokid眼镜提供独家整机组装及核心模组供应 光波导镜片应用定制化镀膜技术 [1] 行业市场前景 - 2024年中国AR销量18万台 海外AR销量32万台 [1] - 预计2025年全球AR销量65万台 同比增长30% [1] - 2025年AR眼镜主要增长来源于光波导信息提示类型AI+AR眼镜 [1] - 预计到2027年全球AR销量有望突破150万台 [1] - AR眼镜市场发展主要依赖于C端进一步渗透 光波导与微显示技术持续发展 [1] - AR眼镜未来有望持续轻量化降本 在消费级市场大规模落地 [1]
隆利科技:公司布局了AR眼镜光学系统Micro-LED+光波导技术等新兴技术研发,目前处于研发阶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8:10
公司技术布局 - 公司布局AR眼镜光学系统Micro-LED+光波导技术等新兴产品技术研发 目前正处于研发阶段 [1] 客户合作情况 - Meta是公司重要的终端客户 公司的背光显示产品已经成功应用于Meta的VR眼镜上 [1] - 目前公司与Meta客户持续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 [1] 产品应用领域 - 公司背光显示产品应用于VR眼镜领域 [1]
歌尔股份(002241):半年报符合预期 收购上海奥来强化光波导卡位
新浪财经· 2025-09-16 08:2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5.49亿元同比下降7.0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7亿元同比增长15.65% [1] - 扣非净利润10.33亿元同比下降12.72% [1] - 营业成本324.91亿元同比下降9.08% [1] 产品结构分析 - 智能硬件业务营收203.41亿元同比增长2.49% 占比54.17% 毛利率提升2.27个百分点至11.51% [2] - 智能声学整机业务营收83.24亿元同比下降34.92% 占比22.17% 毛利率微增0.1个百分点至9.93% [2] - 精密零组件业务营收76.04亿元同比增长20.54% 占比20.25% 毛利率提升1.03个百分点至23.49% [2] - 其他业务营收12.80亿元同比下降11.01% 占比3.41% [2] 地区收入分布 - 境外业务营收320.61亿元同比下降13.28% 占比85.38% [2] - 境内业务营收54.88亿元同比增长60.95% 占比14.62% [2] 行业背景与战略转型 - 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110% 受益于AI眼镜和AR产品需求升级 [3] - 公司通过成本优化和高毛利业务拓展实现净利润逆势增长 [3] - 研发投入21.35亿元占营收5.69% 重点布局XR光学、AI眼镜及智能穿戴领域 [4] - 坚持"精密零组件+智能硬件整机"战略 深度绑定Meta、小米、三星等科技大厂 [4] 产能与产业链布局 - 收购香港米亚和昌宏有限公司强化核心零组件能力 增强自给能力并降低供应链成本 [4] - 歌尔光学拟通过增发取得上海奥来100%股权 加强晶圆级微纳光学领域技术储备 [4] - 精密零组件和智能硬件整机产品加工精度、生产效率和品质水平持续提升 [3]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72亿元、42.09亿元、50.44亿元 [5]
广州谷东智能突破PVG光波导,AR眼镜即将进入千元级市场
新浪财经· 2025-09-12 15:05
光学显示系统成本突破 - 业内首创"LCoS+PVG光波导"一拖二方案将AR眼镜终端价格降至1500-2000元区间 较当前3000元以上市场均价降幅超33% 高端产品价格从超万元大幅下探[1] - 方案通过单光机设计使核心显示单元数量减半 光学显示系统占AR眼镜总成本约40%[1] - 自研GDPA3光取向染料成本仅为进口产品(如SD1)的十分之一 曝光剂量降至主流产品五分之一[1] - 单片波导成本降至10-30美元 较进口方案下降60%-90%[1] 公司技术路线与优势 - 采用第四代偏振体全息光波导(PVG)技术 区别于行业主流的表面浮雕光栅路线[8] - 自研PVG光波导光效提升300% 透过率超90% 解决表面浮雕光栅存在的纳米压印损伤、光学效率上限低、漏光及彩虹纹等问题[9] - PVG技术使玻璃基板成本降至表面浮雕光栅的十分之一 加工难度和设备成本显著降低[11] - 2023年实现全息光致聚合物波导制备 2025年建成全球首条20万片级PVG全息光波导12寸晶圆自动化生产线[8] 市场定位与业务布局 - 公司为国内工业AR B端市场龙头 市场份额超35% 产品覆盖海关、物流、航空等场景 客户包括中国南航、空中客车等[4][5] - 2024年全球工业AR市场规模达83.6亿美元 中国占比28.6%[5] - 2023年B端营收达1.5亿元 全球合作伙伴超500家 产品销往130多个国家[4][7] - 转型C端赛道定位核心技术供应商 目标2026年实现千万台量产 与华为、小米、OPPO、vivo及Meta展开合作[7][12] 产业链合作与成本优化 - 与光峰科技合作推出联合方案 光机采用LCoS技术 与PVG波导偏振特性高度契合[1][13] - 通过产业链协同实现零部件供应价格优化 单片镜片成本有望下探至100元 整机价格或降至千元级别[11][13] - 采用"B to B to C"模式 提供从镜片、模组、整机到软件应用的全链条技术解决方案[12] 产能与市场预期 - 光博会现场落地1万台采购订单 C端产品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1][11] - 预计2024年底实现1万台AR+AI产品出货量 2025年与合作方推出商业化产品[11][15]
“消失”的10大国产手机品牌
创业邦· 2025-09-10 18:31
核心观点 - 国产手机品牌在功能机时代凭借营销和渠道突破国际垄断 但缺乏核心技术积累导致转型失败 如今华米OV在智能手机技术深水区竞争并主导市场[7][9][10][11] - 行业经历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技术革命 早期领军者如波导、金立因战略失误和研发不足衰落 而华为、小米等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变革崛起[17][19][25][48] - 小众品牌如朵唯、美图瞄准细分市场但未构建技术护城河 跨界玩家如360、乐视因合作模式缺陷和生态战略失败退出市场[30][32][37][40][44][47] - 工匠精神代表魅族和锤子虽在产品设计上创新 但供应链管理失控和资金链断裂导致最终失败[50][51][52][54][55][57] 功能机时代领军者 - 波导1999年通过先建生产线后获牌照方式进入市场 以低价策略和明星代言(李玟)打开市场 2000年销售70万台夺国产品牌销量冠军 2004年以全球第八销量成为首跻世界十强的中国厂商[15][16][17] - 波导2004年后因多元化失败(造车、西门子合作亏损)及功能机转型滞后 2005年起连续三年累计亏损超12亿元[19] - 金立2005年借电影《天下无贼》营销绑定高端商务人群 2007年推出自研语音识别技术“金立语音王” 比苹果Siri早五年[19] - 金立2006-2009年线下销量第一 2010年登顶国产销量冠军(仅次于诺基亚和三星) 但智能机转型迟缓 2011年发布七款智能机反响不佳 后期营销投入超60亿元导致资金缺口[24][26][27] - 金立董事长2017年赌博输掉上百亿(自称十几亿) 2018年破产清算[27][28] 细分市场品牌 - 朵唯2009年瞄准2亿女性用户市场 主打拍照美颜和一键报警功能 借《非诚勿扰》电影营销(舒淇代言) 2010年销量翻倍 2011年增50% 但因功能机局限和竞品崛起衰落[30][31][32] - 美图2013年依托美图秀秀4亿用户推出前置800万像素手机(同期iPhone 5s前置120万) 限量款2000台半分钟售罄 联名款(Hello Kitty等)受青睐[33][34] - 美图缺乏技术护城河 OPPO、vivo、华为等竞品在拍照功能外具备快充、音质等优势 2019年将手机业务移交小米[36][37] 跨界玩家 - 海尔2010年推三防智能手机“超级战舰” 因续航差和线下覆盖不足1%退出[40] - 格力手机定价1600元高于竞品 年销量不足10万台 开机画面强制植入董明珠头像[40] - 360采用特供机模式与传统厂商合作 2014年与酷派合资奇酷科技 顶配版搭载360 OS系统 定价3599元[40][41] - 2015年酷派出售18%股份给乐视导致360话语权削弱 业务受阻 10年烧光50亿[43][44] - 乐视以“硬件成本定价+会员服务盈利”模式每台亏200元销售 2016年销量1700万台 但收购酷派耗资37亿港元致现金流紧张 手机业务累计亏超40亿元 内容付费转化率不足5%[47] - 乐视汽车业务消耗60%资金零产出 最终资金链断裂[47] 产品导向品牌 - 魅族M8被视为国产智能机里程碑 Flyme系统成安卓定制标杆 2014年销量破500万台居第一梯队[50][51] - 魅族2016年拒绝全面屏坚持实体Home键 2017年Pro 7因联发科芯片和小众设计亏损13亿元[52][53] - 锤子T1预售48小时售5万台 但供应链问题导致发货延迟3个月 首发价3000元三个月跳水至2480元[54][55] - 锤子2012-2018年融资近17亿 资金用于研发营销(万人场馆发布会) 但无核心技术 坚果Pro利润微薄 2018年底破产清算[57] 当前市场格局 - 2025年第二季度华为以18.1%份额重返国内榜首 vivo 17.3% OPPO 15.5% 小米15.2% 苹果13.9%排第五[9] - 华米OV合计占据中国手机市场66%份额[10] - 华为2024年9月推Mate XTs三折叠手机 苹果同期发布iPhone 17系列 高端机竞争加剧[5][6][7] - 小米通过“成本价硬件+免费软件+互联网服务”模式颠覆行业 直销削减渠道成本 MIUI系统构建用户粘性[48]
*ST波导(600130.SH):已累计回购0.2415%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9-01 16:54
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收盘,公司累计回购股份1,811,4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2415% [1] - 回购股份的最高价为3.30元/股,最低价为3.27元/股 [1] - 回购支付金额为5,939,560.00元(不含交易费用) [1]
*ST波导(600130) - *ST波导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9-01 16:45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5年4月29日[2] - 实施期限为2025年5月21日至2026年5月20日[2] - 预计回购金额6000万元至12000万元[2] 回购进展 - 累计已回购股数181.14万股,占比0.2415%[2] - 累计已回购金额593.9560万元[2] - 实际回购价格3.27元/股至3.30元/股[2] 8月情况 - 当月回购608700股,占比0.0812%[5] - 当月最高价3.28元/股、最低价3.27元/股[5] - 当月支付1992731.00元(不含交易费)[5] - 截至8月31日,最高价3.30元/股、最低价3.27元/股[5]
今日22只股长线走稳 站上年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21:04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综指收于3857.93点,涨幅0.37%,位于年线之上 [1] - A股总成交额达28301.97亿元 [1] 突破年线个股统计 - 共有22只A股价格突破年线 [1] - 乖离率最高个股为国安股份(6.70%)、传音控股(5.14%)、ST华闻(4.43%) [1] - 乖离率最低个股为长江电力(0.03%)、*ST中装(0.04%)、老白干酒(0.08%) [1][2] 个股表现详情 - 国安股份涨停10.07%,换手率5.62%,最新价3.06元突破年线2.87元 [1] - 传音控股涨7.17%,换手率1.76%,最新价90.01元突破年线85.61元 [1] - 五粮液涨3.24%,换手率1.12%,最新价129.53元突破年线127.85元 [1] - 贵州茅台涨2.34%,换手率0.50%,最新价1480.00元突破年线1463.93元 [1] - 广深铁路涨停9.93%,换手率3.99%,最新价3.21元突破年线3.10元 [1] - 沈阳机床涨4.49%,换手率3.43%,最新价7.21元突破年线6.95元 [1]
【盘中播报】11只个股跨越牛熊分界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2:34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综指报3868.00点,处于年线上方,日内跌幅0.01% [1] - A股总成交额达12533.34亿元 [1] 突破年线个股特征 - 11只A股价格突破年线,其中数字人、*ST万方、传音控股乖离率居前,分别为14.22%、4.60%、3.85% [1] - 蒙草生态、ST立方、*ST海源乖离率不足0.3%,属刚站上年线类型 [1] 高乖离率个股明细 - 数字人(835670)涨18.40%报18.08元,较年线15.83元偏离14.22%,换手率21.30% [1] - *ST万方(000638)涨4.94%报4.89元,较年线4.67元偏离4.60%,换手率1.88% [1] - 传音控股(688036)涨5.71%报88.82元,较年线85.52元偏离3.85%,换手率0.83% [1] 低乖离率个股明细 - *ST波导(600130)涨3.90%报4.00元,较年线3.92元偏离2.07% [1] - ST宏达(002211)涨2.67%报3.46元,较年线3.40元偏离1.67% [1] - 国网信通(600131)涨1.24%报18.76元,较年线18.65元偏离0.6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