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锐制药(600285)

搜索文档
23Q4、24Q1业绩超预期,品牌力进一步验证
长城证券· 2024-05-09 08: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羚锐制药"增持"评级。[4]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3年业绩超预期 - 2023年Q4实现营收8.05亿元(同比+11.02%),实现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69.99%),利润端超预期。[1] - 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33.11亿元(同比+10.31%),实现归母净利润5.68亿元(同比+22.09%)。[1] - 2024年Q1实现营收9.09亿元(同比+15.27%),实现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31.98%)。[1] 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 2023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5.41%/5.26%/-1.06%,分别同比下降2.68/0.38/0.17个百分点。[1] - 2024年Q1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5.55%/3.84%/-0.88%,分别同比下降2.17/0.60/0.14个百分点。[1] 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品牌力得到进一步验证 - 2023年公司获得两个药品注册批件——他达拉非和蒙脱石散,产品矩阵不断丰富。[2] - 公司采取"1+N"品牌策略,在"羚锐"主品牌赋能下,聚焦"两只老虎"、"小羚羊"等子品牌建设。[2] - 公司通络祛痛膏、壮骨麝香止痛膏等5款产品入选2023年上半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中成药贴膏剂TOP20品牌。[2] 渠道结构持续优化 - 完善传统渠道体系,加大OTC渠道和医院覆盖力度。[3] - 推动渠道创新,深耕京东、天猫等传统电商平台,对羚锐大药房和电商业务进行整合。[3] - 持续推进营销信息化建设,实现销售团队可视化管理。[3] 未来发展前景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收37.79/42.72/47.8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13%/12%。[4]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01/8.2/9.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17%/16%。[4] - 对应PE估值分别为19/16/14倍。[4]
羚锐制药:羚锐制药关于召开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4-05-07 17:34
会议召开方式:上证路演中心视频录播和网络互动 投资者可于 2024 年 05 月 16 日(星期四) 至 05 月 22 日(星期三)16:00 前登录上证路演中心网站首页点击"提问预征集"栏目或通过公司邮箱 (600285@lingrui.com)进行提问。公司将在说明会上对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进行回答。 证券代码:600285 证券简称:羚锐制药 公告编号:2024-021 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 2023 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会议召开时间:2024 年 05 月 23 日(星期四)下午 15:00-16:30 会 议 召 开 地 点 : 上海证券 交 易 所 上 证 路 演 中 心 ( 网址: http://roadshow.sseinfo.com/)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熊伟先生 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于 2024 年 4 月 26 日发 布公司 2023 年度报告,为便于广大投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 2023 ...
羚锐制药:羚锐制药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2024-05-07 17:34
证券代码:600285 证券简称:羚锐制药 公告编号:2024-022 信阳新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新锐投资")持有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 限公司(下称"公司")股票 10,867,500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1.92%。新锐投资 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 138,681,109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24.45%。 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全体董事及相关股东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股东持股的基本情况 减持计划的主要内容 新锐投资拟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 公司股份不超过 10,867,500 股,即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 1.92%。其中, 采取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的,将于减持计划披露之日起 15 个交易日后的 3 个月内进行,在任意连续 90 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 1%; 采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的,将于减持计划披露之日起 3 个交易日后的 3 个月内进行,在任意连续 90 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超过公司总 ...
2023年及2024年Q1业绩亮眼,盈利能力提升
兴业证券· 2024-05-06 09:32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业绩表现亮眼,四季度业绩超预期,实现营业收入33.11亿元,同比增长10.31%[10] - 公司2024年一季度业绩超预期,实现营业收入9.09亿元,同比增长15.27%,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增长31.98%[11] -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稳步提升,净利率提升2.66%[14] 财务状况 - 公司资产总计在2026年预计将达到549.9亿元[19] - 预计2026年的营业收入将达到479.1亿元,较2023年增长12.9%[19] - 2026年预计每股收益将达到1.67元,较2023年增长67%[19] - 公司的ROE在2026年预计将达到26.5%[19] - 公司的毛利率在2023年至2026年期间保持稳定在73.3%[19] - 资产负债率在2023年至2026年期间逐年下降,预计在2026年降至34.7%[19] - 公司的流动比率在2023年至2026年期间逐年增长,预计在2026年达到1.99[19] - 预计2026年每股净资产将达到6.32元[19] - 公司的PE比率在2023年至2026年期间逐年下降,预计在2026年为15.2倍[19] 投资建议 - 公司的股票评级为买入,预计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将超过15%[21] 免责声明 - 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使用,不构成证券买卖出价或征价邀请[24] - 报告中的信息未考虑具体投资目的和财务状况,投资者应自主评估并承担投资风险[24] - 过往业绩表现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回报预测可能受假设变化影响[24] - 兴业证券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及公司证券头寸并提供投资银行服务,存在利益冲突[25] 公司信息 - 公司地址分别位于上海、北京和深圳,提供研究服务和重要声明[26]
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国联证券· 2024-05-05 09:30
财务数据 - 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33.11亿元,同比增长10.31%[1] - 公司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9.09亿元,同比增长15.27%[1] - 公司2023年贴剂收入20.47亿元,同比增长6.91%[1] - 公司2023年毛利率73.29%,同比增加1.01pp[2] - 公司2024Q1毛利率75.60%,同比减少0.94pp[2] 业绩展望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55/44.01/49.9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40%/14.18%/13.50%[3] - 公司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4995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66.2%[5] - 2026年预计净利润为955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105.4%[5] - 公司2026年预计ROE为23.81%,较2022年提升5.57个百分点[5] - 营业利润2026年预计达到1091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111.1%[5] 风险提示 - 公司风险提示包括毛利率下滑或波动的风险、产品质量问题风险、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4] 其他 - 报告中提到,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国联证券可能存在利益冲突,不应将本报告作为投资或其他决策的唯一参考依据[13] - 报告中强调未经国联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和引用,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4]
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国联证券· 2024-05-04 18:1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33.11亿元,同比增长10.31%[1] - 公司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9.09亿元,同比增长15.27%[1] - 公司2023年贴剂收入20.47亿元,同比增长6.91%[1] - 公司2023年毛利率73.29%,同比增加1.01pp[2]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568万元,同比增速22.09%[4]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55/44.01/49.9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40%/14.18%/13.50%[3] - 公司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4995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66.2%[5] - 营业利润预计2026年将达到1091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111.1%[5] - ROE预计2026年将达到23.81%,较2022年增长30.7%[5]
公司简评报告:多品类快速放量,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东海证券· 2024-04-30 20:3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33.11亿元、归母净利润5.68亿元,同比增长10.3%、22.1%[1] - 公司2024Q1实现营收9.09亿元、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增长15.3%、32.0%[1] - 公司2023年贴剂实现收入20.47亿元,增速为6.9%,毛利率为75.7%[2] - 公司多品类实现快速增长,胶囊剂收入15.4%增长,片剂收入34.7%增长[3] - 公司2023年毛利率为73.3%,净利率为17.2%,较去年同期提升1.0、1.7pct[4] 未来展望 - 公司2026年预计营业总收入将达到481.5亿元,同比增速为12%[7] - 公司2026年预计营业利润将达到10.4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2%[7] - 公司2025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10.9亿元,较2023年增长36%[7]
2023年年报&2024Q1点评:业绩稳中有进,盈利持续提升
东方财富证券· 2024-04-30 17:3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33.11亿元,同比增长10.31%[1] - 公司2024Q1实现营收9.09亿元,同比增长15.27%[1] - 公司主要产品线聚焦骨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中医药治疗优势领域,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7.52/42.26/47.25亿元[2] - 公司2023-2026年的EPS分别为1.01/1.20/1.41/1.65元[3] 用户数据 - 羚锐制药2023年营业收入预计增长10.31%,2024年预计增长13.30%[4] - 2023年至2026年,羚锐制药的净利率分别为17.16%,18.15%,18.91%,19.84%[4] - ROE预计分别为20.35%,23.22%,25.85%,28.60%[4]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贴剂产品营收增长稳健,盈利能力渐提升
开源证券· 2024-04-26 23:00
业绩总结 - 羚锐制药2023年实现营收33.11亿元,同比增长10.31%[1] - 归母净利润为5.68亿元,同比增长22.09%[1] - 2024Q1实现营收9.09亿元,同比增长15.27%[1] - 贴剂产品毛利率为75.68%,同比增长1.3%[2] - 片剂毛利率为65.62%,同比增长6.85%[2] 品牌和营销 - 公司加快培育子品牌,提升品牌辨识度[3] - 公司持续优化营销网络,加大终端资源聚焦力度[3] 财务展望 - 2023A至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8/687/801/936百万元[4] - 2023A至2026E EPS分别为1.00/1.21/1.41/1.65元[4] - 公司资产负债表显示,2026年预计流动资产将达到5000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约99.8%[5]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将达到4787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约59.4%[5] - 2026年预计净利润为936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约101.3%[5] - 营业利润率预计在2026年为16.0%,较2022年下降2.9个百分点[5] - 预计2026年每股收益为1.65元,较2022年增长约101.2%[5]
羚锐制药(600285)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9:31
研发与创新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1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7.13%[1]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本科占比最高,为80人,其次是专科108人,硕士研究生9人[1]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40岁占比最高,为119人,其次是40-50岁48人,30岁以下33人[1] - 公司获批建设河南省经皮给药重点实验室,专注于外用制剂领域的研发创新[42] - 2023年公司获得两个药品注册批件,预计对公司发展带来积极影响[42] - 公司开展通络祛痛膏、培元通脑胶囊等产品的循证医学证据研究,通络祛痛膏、丹鹿通督片入选《非阿片类镇痛药治疗慢性疼痛病中国指南》[42] - 公司对贴膏、酊剂车间实施自动化改造,完成酊剂灌装线、包装线、视觉检测系统等设备的安装与调试[42] - 公司持续推进通络祛痛膏、培元通脑胶囊等产品的二次开发和循证医学研究[63] - 公司通过研发、并购等举措扩充产品品类,加强渠道开发,推动营销升级[68] - 公司通过中药智能制造工厂的持续升级,推动中成药生产全过程的精准化提升[86] - 公司2021年获评"2021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2021年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86] - 公司2022年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86] - 公司围绕贴剂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已上市产品的二次开发[145]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23%,占净资产比例为3.83%[154] - 公司通过审批获得药品批件共计2个,包括他达拉非片和蒙脱石散[148] - 公司研发项目LR003、LR015、LR002、LR020、LR016分别处于BE、中试、中试、中试、评审阶段[147] - 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3.23%,同行业平均研发投入金额为14,508.16万元[154] - 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6.46%[157] - 主要研发项目LR003的研发投入金额为4,155,217.0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68%[157] - 公司将持续加强研发团队建设,健全创新体系,加快引进和培养研发人才,提升研发水平[19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33.11亿元,同比增长10.31%[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8亿元,同比增长22.09%[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13亿元,同比下降2.57%[27]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80元(含税),现金分红占合并财务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79.41%[9] - 公司总资产为47.72亿元,同比增长9.84%[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7.91亿元,同比增长9.42%[27] - 基本每股收益为1.012元/股,同比增长21.05%[30] - 稀释每股收益为1.003元/股,同比增长22.47%[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951元/股,同比增长29.56%[3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28%,同比增加2.00个百分点[3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0.01%,同比增加3.06个百分点[30] - 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804,691,773.09元[31] - 202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927,260.67元[31] - 2023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4,739,596.24元[31]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33,883,775.93元[3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06,076.72元,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金额为931,075.27元[38]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3.11亿元,同比增长10.31%[9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8亿元,同比增长22.09%[90] - 公司本期营业收入为33.11亿元,同比增长10.31%,主要得益于贴剂、片剂和胶囊剂收入的增长[92] - 贴剂收入为20.47亿元,同比增长6.92%,毛利率为75.68%[95] - 片剂收入为2.62亿元,同比增长34.66%,毛利率为65.62%[95] - 胶囊剂收入为7.12亿元,同比增长15.44%,毛利率为74.66%[95]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为11.04亿元,同比增长9.59%,毛利率为74.53%[95]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为17.61亿元,同比增长9.65%,毛利率为72.05%[95] - 公司2023年销售费用为15.04亿元,同比增长4.18%[106] - 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总额为1.0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23%,其中资本化研发投入占比6.46%[107]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4.2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12.71%[105]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1.34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6.25%[105] - 公司2023年财务费用为-3512万元,同比增加32.09%[106] - 公司2023年管理费用为1.74亿元,同比增长2.83%[106] - 公司2023年研发费用为1.10亿元,同比下降12.32%[106] - 公司2023年其他产品直接材料成本为5504万元,同比增长28.60%[104] - 公司2023年胶囊剂直接材料成本为1.56亿元,同比增长14.19%[104] - 公司2023年片剂直接材料成本为7822万元,同比增长13.63%[104] - 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13,428,748.87元,同比下降2.57%[125] - 公司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9,702,546.03元,主要由于理财投资支付的净资金增加[125] - 公司2023年应收账款为258,402,698.60元,同比增长31.86%,主要由于业务开展收入增加[125] - 公司2023年其他非流动资产为761,730,194.15元,同比增长107.81%,主要由于期末持有的一年以上的大额存单增加[125] - 公司2023年短期借款为141,220,835.63元,同比增长50.54%,主要由于期末未终止确认的票据贴现增加[125] - 公司2023年境外资产为927.76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19%[129] - 公司销售费用总额为1,503,783,394.73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5.41%,较上年同期下降2.68个百分点[161] - 广告宣传费为253,691,954.82元,占销售费用总额的16.87%[158] - 公司证券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13,169.85万元,其中亚邦股份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6,768.00万元[165] - 公司累计出资10,000万元认购珠海金镒铭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份额[165] - 公司累计出资2,000万元认购厦门金镒兴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份额[169] - 河南羚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总资产为14,461.42万元,净利润为4,947.83万元[171] - 河南羚锐医药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9,398.95万元,净利润为169.27万元[171] 产品与市场 - 公司加快培育"两只老虎""小羚羊""虎哥"等子品牌,通过精细化产品运营加强与消费者沟通[43] - 公司在核心市场高铁站等人流量密集区域进行广告投放,深化消费群体的产品认知与品牌印象[44] - 公司积极探索终端垂直运营的销售新体系,打通线上与线下的闭环销售[47] - 公司获评河南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AAA级企业[48] - 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工业的中成药子行业营业收入5,468亿元,同比增长6.5%[52] - 公司骨科外用制剂在60岁以上人群中骨关节炎患病率约为55%,70岁以上人群中骨科疾病发病率达70%[60] - 公司通络祛痛膏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两只老虎"系列年销量超10亿贴[71] - 我国心脑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推算现患人数达3.3亿[62] - 公司处方药治疗领域覆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慢性病,55岁至64岁人群慢性病患病率达48.4%,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发病率达62.3%[61] - 2023年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推动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66] - 2023年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中成药部分1,323个[67] - 公司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壮骨麝香止痛膏等5款产品入选2023年上半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中成药贴膏剂TOP20品牌[71] - 公司骨科产品通络祛痛膏入选《国家基药目录》和《国家医保目录》[84] - 心脑血管产品培元通脑胶囊为独家产品,入选《国家医保目录》[84] - 降糖类产品参芪降糖胶囊入选《国家基药目录》和《国家医保目录》[84] - 公司壮骨麝香止痛膏和小羚羊医用退热贴荣获"西湖奖•最受药店欢迎的明星单品"[81] - 公司采用经分销和直销两种模式进行产品销售,借助经销商、零售药店及电商平台实现药品推广[80] - 贴剂生产量为18.56亿贴,同比增长2.97%,销售量为18.64亿贴,同比增长0.02%[100] - 片剂库存量为9648.87万片,同比增长65.32%,主要因市场需求增加生产库存[100] - 胶囊剂库存量为1.85亿粒,同比增长116.39%,主要因市场需求增加生产库存[100] - 制造业成本占总成本比例为99.14%,同比增长6.18%[101] - 公司主要产品通络祛痛膏和壮骨麝香止痛膏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和省级医保目录[134] - 公司采取"1+N"品牌策略,主品牌"羚锐®"赋能子品牌"两只老虎®"和"小羚羊®",形成品牌聚合效应[119] - 公司搭建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体系,与国内医药市场优质商业客户建立良好合作关系[119] - 公司将持续推动产品创新和差异化战略,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121] - 骨科类药品营业收入为212,127万元,同比增长9.79%,毛利率为74.05%[139] - 心脑血管类药品营业收入为43,847万元,同比增长2.94%,毛利率为77.66%[139] - 内分泌类药品营业收入为23,365万元,同比增长42.64%,毛利率为66.85%[139] - 公司主要药品通络祛痛膏和培元通脑胶囊分别中标30个和31个省份[139] - 公司未披露主要药品的中标价格区间和医疗机构实际采购量,涉及商业机密[144] - 公司聚焦医药健康产业,强化中药优势,突出骨科品牌,推进智能制造、智能流通、智能健康为核心业务板块的新发展模式[176] - 公司将持续加强骨科、儿科等产品管线的矩阵建设,加速新产品上市,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177] - 公司将持续加大连锁合作力度,完善终端服务体系,扩大OTC产品市场份额,加强公司与终端的数据直连[181] - 公司将持续完善品牌体系,精细化布局品牌组合,放大主品牌优势,加大子品牌建设力度[181] - 公司面临政策影响,包括带量采购、医保目录动态调整、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可能对行业运行模式和产品竞争格局产生较大影响[184] - 公司将严格贯彻落实国家药品监管要求,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药品安全有效[185] - 公司通过信息化平台完善销售、生产、仓储、采购联动机制,加强库存管理,降低物耗水平[190] 公司治理与运营 - 公司持续推进业务流程优化和管理变革,加强合规管理和风险管理,提升企业运营效率[49] - 公司治理结构健全,相关制度完善,规范运作情况良好,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要求[193] - 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各尽其责,规范运作,维护投资者和公司利益[193] - 公司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在人员、资产、财务、机构和业务方面完全独立[194] - 公司董事会职责清晰,设有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四个专业委员会[194] - 公司监事会能够有效行使对董事、高管的监督和检查权[194] - 公司经理层通过内控机制对日常经营管理实施有效控制[197] - 公司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建立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年度财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97] - 公司2022年度股东大会于2023年5月18日召开,审议通过了21项议案[200] - 公司积极推进精益生产管理模式,持续开展自动化改造、生产技术升级,推进医药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179] - 医药行业在政策端持续受到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和集中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影响,行业持续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