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600837)

搜索文档
海通证券(600837) - 海通证券_截至2025年1月31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H股)
2025-02-06 19:17
股份与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1月底,H股法定/注册股份3,409,568,820股,股本3,409,568,820元[1] - 截至2025年1月底,A股法定/注册股份9,654,631,180股,股本9,654,631,180元[1] - 2025年1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13,064,200,000元[1] 股份变动情况 - 2025年1月,H股和A股相关股份数目均无增减[1][3] - 2025年1月,已发行及库存股份总额增减为0股[9][10] 股份回购情况 - 2023年9 - 11月回购A股41,507,467股[10] - 2024年1 - 4月回购A股35,567,000股[10]
尾盘忽然一“跳” 海通证券作别A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2-06 06:49
文章核心观点 蛇年首个交易日海通证券结束在A股长达17年零6个月的上市旅程,其与国泰君安的合并重组有序推进,公司业绩有起伏近年盈利能力下滑,投资者需关注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方案及国泰君安后续表现 [1][6][9] 十七载半A股上市之旅 - 海通证券1988年成立,最初为上海海通证券公司,是上海最早三家证券公司之一 [3] - 1994 - 2020年公司历经多次改制、增资扩股,2007年7月31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2012年H股在港交所上市,2015年完成H股增发,2020年完成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 [3][4][5] - 2024年9月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开启重组,100天完成全部公司治理程序,137天完成全部行政审批程序,2025年1月20日获香港联交所批准,1月21日公告2月6日起A股停牌,海通证券停牌直至终止上市 [5] 净利曾经超过150亿元 - 2007年上市后常年盈利,2015年归母净利润达158.39亿元,2018年触底至52.11亿元,2019 - 2021年分别实现95.23亿元、108.75亿元、128.27亿元归母净利润 [7] - 2023年净利下降八成,实现归母净利润10.08亿元,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 - 34亿元左右,主要因境外金融资产估值下降、境内市场股权融资规模下降 [7] - 海通证券员工数近年来呈增长趋势,2008年末不足5000人,2023年末达13637人 [8] 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申报 - 国泰君安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完成后海通证券将被注销,资产等由国泰君安承接,国泰君安需1年内制定并上报具体整合方案 [8] - A股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实施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2月5日,申报期间为2月6日9:00 - 15:00,未申报股东股份按换股比例转换为国泰君安A股股份 [9] - 国泰君安A股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行权价格为14.86元/股,海通证券A股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行权价格为9.28元/股,申报方式为网下申报 [9]
海通证券(600837) -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股票连续停牌直至终止上市、实施换股吸收合并的提示性公告
2025-02-05 00: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国泰君安拟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并募集配套资金[2] 股票交易 - 公司股票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2月5日[2][5] - A股自2025年2月6日开市起连续停牌[2][3] 股东权益 - 公司向全体A股异议股东实施现金选择权[2] - 终止上市后,股东股票按换股比例转换为国泰君安股票[4]
海通证券、致同会所收监管函!两保代两会计师及IPO发行人被通报批评
梧桐树下V· 2025-02-01 12:09
监管处罚概述 - 深交所对海通证券、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广东优巨新材料及相关责任人(包括实际控制人王贤文、财务总监颜一琼、保荐代表人林增进、李敬谱、签字注册会计师李萍、刘亚仕)给予监管函及通报批评处分 [2][3] - 广东优巨创业板IPO已于2024年4月19日被终止审核,违规行为由深交所现场督导发现 [2] 海通证券违规行为 - **销售模式核查不足**:未发现发行人与四家贸易商客户存在经销特征(如代理证书、参与终端定价),且错误认定某主要客户为买断式贸易商(实为出口代理商) [8] - **收入披露问题**:未合并披露同一控制下的三家客户收入(应收账款逾期比例达70.45%),未审慎核查收入确认时点 [9] - **采购真实性核查缺失**:未发现某供应商突击交付占全年采购量55.69%、采购价异常低于同行且无物流凭证 [10] - **资金流水核查缺陷**:未核查关联方联苯投资与客户/供应商的大额资金往来(涉及2829.27万元转入、3615.09万元转出),遗漏重要主体如锦州三丰、董事江某配偶的资金流水 [11][12][13] - **其他违规**:未发现信用政策调整(2023年五家主要客户)、销售奖金计提异常、遗漏披露美国子公司等 [15]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违规行为 - **销售模式核查失职**:与海通证券类似,未识别经销特征及出口代理商身份 [19] - **采购核查疏漏**:未关注供应商突击交付、价格异常及物流单据缺失 [20] - **资金流水核查不力**:未核查联苯投资与锦州三丰等关联方资金往来(2298万元股权款流向异常),遗漏关键主体流水 [20][21] 广东优巨公司违规行为 - **信息披露不实**:隐瞒经销模式、出口代理商身份及同一控制下客户合并收入 [25][26] - **信用政策隐瞒**:2023年通过重签合同掩盖对五家主要客户的信用政策调整 [27] - **子公司披露遗漏**:未披露报告期内应合并报表的美国全资子公司 [28] 处罚结果 - 海通证券被书面警示,需20个交易日内提交整改报告 [17] - 广东优巨、王贤文、颜一琼被通报批评并记入诚信档案 [28][29] - 两名保荐代表人及两名注册会计师被通报批评 [23]
海通证券(600837) -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股票连续停牌直至终止上市、实施换股吸收合并的提示性公告
2025-01-28 00:00
股票交易 - 公司股票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2月5日[2][5] - A股自2025年2月6日开市起连续停牌[2][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国泰君安拟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并募资[2] 股东权益 - 公司向全体A股异议股东实施现金选择权[2] - A股、H股按换股比例转换为国泰君安股票[4]
海通证券(600837) -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股票连续停牌直至终止上市、实施换股吸收合并的提示性公告
2025-01-27 00:00
股票交易 - 公司股票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2月5日[2][5] - A股自2025年2月6日开市起连续停牌[2][3] - 公司将申请终止上市,A股继续停牌直至终止[3] 合并与换股 - 国泰君安拟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并募资[2] - 公司股东股票将按比例转换为国泰君安股票上市流通[4] 股东权益 - 公司向A股异议股东实施现金选择权[2]
海通证券:2月5日为最后交易日 将连续停牌至终止上市
证券时报网· 2025-01-26 16:36
文章核心观点 海通证券股票将停牌,终止上市后股东股票按换股比例转换为国泰君安股票 [1] 分组1 - 海通证券股票自2025年2月6日开市起连续停牌不再交易 [1] - 2025年2月5日为海通证券股票最后一个交易日 [1] - 现金选择权实施完成及公司终止上市后,海通证券股东持有的A股、H股股票将按换股比例分别转换为国泰君安为换股吸收合并所发行的A股、H股股票 [1]
海通证券(600837) -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核销资产的公告
2025-01-25 00:00
业绩总结 - 2024年10 - 12月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04,412.73万元,影响超2023年度经审计净利润10%[1] - 2024年10 - 12月公司核销部分预计无法收回资产共计16,007.32万元[9] 减值准备 - 2024年10 - 12月计提长期应收款减值准备3.39亿元[4] - 2024年10 - 12月计提其他贷款和应收款减值准备3.21亿元[5] - 2024年10 - 12月计提应收融资租赁款减值准备2.28亿元[6] - 2024年10 - 12月计提融出资金减值准备0.37亿元[7] - 2024年10 - 12月计提其他减值准备合计1.19亿元[8] 资产核销 - 2024年10 - 12月核销中小微及个人客户应收融资租赁款1.01亿元[12] - 2024年10 - 12月核销中小微及个人客户长期应收款0.47亿元[13] - 2024年10 - 12月核销其他资产0.13亿元[14]
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双双发布2024年业绩!
证券时报网· 2025-01-24 23:47
文章核心观点 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2024年度业绩分化,且两家公司合并重组获香港联交所批准,后续整合加速 [1][2][5] 业绩情况 - 国泰君安2024年度营业收入434.06亿元、同比增长20.1%,扣非净利润124.33亿元、同比增长42.62%,总资产首破万亿 [1] - 国泰君安2024年度营业利润166.54亿元、同比增长36.76%,净利润130.18亿元、同比增长38.87%,基本每股收益1.39元/股、同比增长41.8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14%、上升2.12个百分点,总资产达10473.19亿元、同比增长13.17% [3] - 海通证券预计2024年净利润-34亿元左右,扣非净利润-37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出现亏损 [2][3] 业绩预亏原因 - 海通证券报告期内境外金融资产估值大幅下降,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境内市场股权融资规模下降,投行业务收入减少 [3] 业内推测 - 海通证券2024年境外金融资产估值大幅下降或受房地产企业债务重组方案不利变化影响,对短期业绩有冲击,但长远利于合并后公司健康发展 [4] 合并重组进程 - 1月20日晚间,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宣布合并重组获香港联交所批准,完成全部行政审批程序,项目自2024年9月5日启动,100天完成公司治理程序,137天完成行政审批程序 [5] 后续整合计划 - 两家公司将加快业务整合,完成营运整合过渡,推进牌照整合、业务划分等工作,实现业务、客户整体迁移合并 [5] - 合并后公司将依托优势提高客户服务能级,强化专业性、协同性、敏捷性,提升核心竞争力,向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迈进 [5] 股票停牌安排 - 1月21日晚间公告,两家公司A股股票自2月6日开市起停牌,国泰君安预计2月13日复牌,海通证券停牌直至终止上市,2月5日为海通证券A股最后交易日 [6]
海通证券:2024年预计亏损34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1-24 19:17
文章核心观点 - 海通证券2024年预计净利润亏损34亿元左右,主要因境外金融资产估值下降和境内市场股权融资规模下降,公司将借与国泰君安合并重组契机增强竞争力 [1] 业绩情况 - 2024年度海通证券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 [1] 亏损原因 - 报告期内公司境外金融资产估值大幅下降,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减少 [1] - 境内市场股权融资规模下降,公司投行业务收入减少 [1] 公司现状 - 公司业务及经营状况稳定,资产负债结构良好,流动性充裕 [1] 发展规划 - 公司将聚焦主业,以与国泰君安的合并重组为契机,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