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通证券(600837)
icon
搜索文档
大类资产配置模型月报(202509):黄金再创新高,基于宏观因子的资产配置策略本月收益0.48%-20251016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16 22:48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Black-Litterman模型(BL模型)**[26] * **模型构建思路**:BL模型是对传统均值-方差模型(MVO)的改进,采用贝叶斯理论将投资者的主观观点与量化配置模型结合起来,通过投资者对市场的分析预测资产收益,进而优化资产配置权重[2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报告跟踪了两种国内资产BL策略[27] * **BL策略1**:认为市场均衡权重未知,每月末使用各资产过去五年的历史收益作为市场均衡收益率Π,并指定风险厌恶系数δ的值(例如δ=10)由于风险厌恶系数和目标波动率存在对应关系,指定δ便相当于指定了目标波动率[33] * **BL策略2**:对市场均衡权重进行人为指定(股:债:转债:商品:黄金=10:80:5:2.5:2.5),使用各资产过去五年的历史收益作为市场均衡收益率Π,反解市场风险厌恶系数δ此时每一期的δ是动态变化的,相当于每一期的目标波动率也在变化[33] 2. **模型名称:风险平价模型**[32][35] * **模型构建思路**:风险平价模型的核心思想是把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分摊到每类资产(因子)中去,使得每类资产(因子)对投资组合整体风险的贡献相等该模型从各资产(因子)的预期波动率及预期相关性出发,计算得到初始资产配置权重下各资产(因子)对投资组合的风险贡献,然后对各资产(因子)实际风险贡献与预期风险贡献间的偏离度进行优化,从而得到最终资产配置权重[3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构建过程分三步第一步,选择合适的底层资产(报告中使用8类国内资产)第二步,计算资产对组合的风险贡献第三步,求解优化问题计算持仓权重同时,采用过去五年的日度收益率估计协方差矩阵,用于提升协方差矩阵的估计稳定性[35] 3. **模型名称:基于宏观因子的资产配置策略**[40][41] * **模型构建思路**:该框架建立了一个宏观研究与资产配置研究的桥梁,通过构造涵盖增长、通胀、利率、信用、汇率和流动性六大风险的宏观因子体系,将对于宏观的主观观点进行资产方面的落地[40]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按以下四步构建策略第一步,每月末计算资产的因子暴露水平第二步,以资产的风险平价组合作为基准,计算出基准因子暴露第三步,根据对宏观未来一个月的判断,给定一个主观因子偏离值,结合基准因子暴露,得到资产组合的因子暴露目标第四步,带入模型反解得到下个月的各个资产配置权重在计算因子暴露时,使用基于先验信息的Lasso回归,并采用滚动重采样(Bootstrap)的方式提高稳健性,即在每月末以过去10年为滚动窗口期,随机挑选起始日期并取长度为2年的时间序列作为输入变量,重复采样3000次,最终取回归结果的中位数作为因子暴露值[41]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国内资产BL策略1**,2025年收益3.58%[4][31],9月收益0.19%[4],最大回撤1.31%[4][31],年化波动2.19%[4][31],夏普比率1.177[19],卡玛比率2.732[19] 2. **国内资产BL策略2**,2025年收益3.18%[4][31],9月收益0.20%[4],最大回撤1.06%[4][31],年化波动1.99%[4][31],夏普比率1.096[19],卡玛比率2.992[19] 3. **国内资产风险平价策略**,2025年收益3.12%[4][39],9月收益0.18%[4],最大回撤0.76%[4][39],年化波动1.34%[4][39],夏普比率1.582[19],卡玛比率4.098[19] 4. **基于宏观因子的资产配置策略**,2025年收益3.42%[4][46],9月收益0.48%[4],最大回撤0.65%[4][46],年化波动1.32%[4][46],夏普比率1.837[19],卡玛比率5.235[19] 5. **全球资产BL策略1**,2025年收益0.99%[50],9月收益0.26%[50],最大回撤1.64%[50],年化波动1.98%[50],夏普比率-0.005[19],卡玛比率0.604[19] 6. **全球资产BL策略2**,2025年收益2.07%[50],9月收益0.25%[50],最大回撤1.28%[50],年化波动1.63%[50],夏普比率0.656[19],卡玛比率1.616[19] 7. **全球资产风险平价策略**,2025年收益2.58%[50],9月收益0.21%[50],最大回撤1.20%[50],年化波动1.47%[50],夏普比率1.075[19],卡玛比率2.160[19]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宏观因子体系**[40][41] * **因子的构建思路**:构造了涵盖增长、通胀、利率、信用、汇率和流动性六大风险的宏观因子体系[4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通过Factor Mimicking Portfolio方法构造了增长、通胀等六大宏观风险的高频宏观因子[41] 因子的回测效果 (报告中未提供宏观因子本身的独立测试结果,如IC值、IR等)
国泰海通|非银:市场持续升温,利润同比高增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8.63%至1651.47亿元 [1]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券商调整后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02%至3954.84亿元 [1]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为611.3亿元,环比增长17.94%,同比增长48.74% [1]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调整后营收为1481.51亿元,环比增长11.45%,同比增长27.15% [1] 业务驱动因素 - 经纪业务对2025年前三季度调整后营收增量的贡献最大,为48.32%,主因市场交易额同比大幅提升 [2] - 投资业务对2025年前三季度调整后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为38.14%,主因权益市场收益率在高基数下边际提升 [2] - 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1.84%至248.2亿元,主因A股及港股融资回暖 [2] - 资管业务收入同比下滑0.81%至322亿元,主因管理费率下行 [2] - 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92.86%至42.32亿元,主因两融业务同比增长 [2] 投资机会 - 增量资金入市持续推进,保险公司考核方式调整将推动其提升权益仓位,利好低估值高ROE蓝筹股 [3] - 在居民资金入市背景下,建议关注三季度业绩弹性较好的标的 [3]
13家退市企业牵连11家券商,第一创业、五矿证券被重点点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15:43
退市新规与市场背景 - 2025年A股市场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创历史新高,截至10月15日达到13家 [1][5] - 退市新规于2025年1月1日结束过渡期,证监会全面从严监管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导致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公司数量明显增加 [4][5] - 在13家触及退市指标的公司中,8家已完成摘牌,包括卓朗科技、东方集团等,另外5家如*ST元成、*ST东通等已被启动退市程序 [5][6] 涉及的中介机构概况 - 13家退市公司背后涉及11家券商投行,包括海通证券、国泰君安、第一创业、五矿证券等 [2][6] - 中介机构是否需承担责任取决于其是否尽到勤勉尽责义务,最终结果有待监管调查 [6] - 除券商投行外,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也可能因公司涉及民事赔偿且赔付能力有限而承担先行赔付责任 [6] 已受处罚的券商投行案例 - 第一创业因其保荐的*ST东通欺诈发行被深交所出具警示函,两名保代被指未审慎核查发行人董事及高管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的信息 [2][7] - 五矿证券因未能发现广道数字财务造假被深交所采取书面警示监管措施,该公司虚增营业收入高达14.65亿元 [2][8] - 五矿证券拟牵头设立规模约2.2亿元的先行赔付专项基金,此案成为北交所首单先行赔付案例 [8] 投行履职的复杂图景与风险警示案例 - 部分问题公司在造假期间频繁更换投行,例如高鸿数据在2015年至2023年造假周期内接连更换了四家服务机构 [4][9] - 国融证券是11家涉事投行中唯一在持续督导期间对九有股份发出风险警示的机构,指出其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12][13] - 大多数涉事投行在督导期内为后来被证实造假的公司出具了“无异议”或“未发现问题”的背书报告,例如国泰君安对锦州港、海通证券对普利制药等 [4][13][14] 行业执业操守的变化与应对 - 随着监管全面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因持续督导环节问题收到罚单的投行增多,多家投行已全面加大股权项目尽职调查力度 [15] - 投行对持续督导环节的人力投入显著增加,过去可能仅由一名保代完成尽调,现在则派多人仔细调查 [15] - 会计师事务所也在加大投入,新增独立复核流程,并在一线审计方面加派人手,适当延长审计时间 [15]
中国银行、中国太保、国泰海通G-FIRST2.0方案发布
第一财经· 2025-10-16 11:04
事件概述 - 中国银行、中国太保、国泰海通证券于10月16日在2025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上联合发布G-FIRST 2.0方案 [1] - 三家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共同启动了该合作方案 [1] 参与方与方案 - 参与机构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太保以及国泰海通证券 [1] - 发布的方案为G-FIRST 2.0版本 [1] 合作目标 - 合作旨在通过跨境金融合作为中国企业提供全球服务支持 [1] - 方案目标是为中国企业“直通世界全程护航” [1]
券商提振投资者信心正忙
中国证券报· 2025-10-16 04:15
上市券商股份回购与增持概况 - 2025年以来多家上市券商及大股东积极回购和增持股份 截至10月15日 上市券商回购股份累计金额超过23亿元 大股东增持股份累计金额超过5亿元 [1] - 具体来看 国泰海通 中泰证券 财通证券 东方证券 华安证券 国金证券 西部证券 红塔证券 华泰证券9家券商累计回购2.16亿股股份 耗资超23亿元 而去年同期仅有4家券商回购不足2300万股 耗资不足2亿元 [2] - 作为行业头部机构 国泰海通在4月至7月间累计回购A股股份6751.68万股 占总股本的0.3830% 支付金额合计12.11亿元 回购规模与金额均居首位 [2] - 红塔证券截至9月30日累计回购股份221.69万股 占总股本的0.047% 已支付金额为2001.45万元 其回购计划总额为1亿元至2亿元 [1] - 大股东方面 长城证券控股股东华能资本在2025年4月9日至10月9日期间累计增持637.09万股 占总股本的0.16% 增持金额为5017.07万元 [3] - 天风证券控股股东湖北宏泰集团在近一年时间内累计增持1.79亿股 占总股本的2.06% 累计增持金额为5.02亿元 [3] “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与市值管理 - 多家上市券商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旨在建立持续稳定的股东回报机制并优化分红政策 提高分红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1][4] - 方案同时强调研究制定公司市值管理制度并规范市值管理行为 努力通过多种渠道与投资者保持良好互动 积极传递公司价值 [1][4] - 在2025年中期业绩说明会上 市值管理和分红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例如长江证券分享了其在价值创造 价值维护(通过持续现金分红)和价值传播三个方向的市值管理规划 [4]
国泰海通证券:建议10月增持AH股、超配黄金、标配债券
智通财经· 2025-10-15 21:41
投资框架 - 构建了由战略性资产配置、战术性资产配置和重大事件审议调整构成的“三部曲”大类资产配置框架 [2] - 战略性资产配置用于分散宏观风险并设定长期配置基准比例 [2] - 战术性资产配置通过定量方法识别短期风险回报特征更优的资产以提升收益水平 [2] 全球市场观点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上升或阶段性加剧全球权益市场波动 [1][2][3] - 中国权益资产和黄金或仍有表现机会 [1][2] 10月资产配置建议 - 建议10月整体权益配置权重为41.25%,债券配置权重为45%,商品配置权重为13.75% [2][4] - 建议10月增持AH股,超配黄金,标配债券 [1][2] 权益资产配置 - 建议超配A股,配置权重为8.75% [3] - 建议超配港股,配置权重为8.75% [3] - 建议标配美股,配置权重为15.00% [3] - 建议低配欧股,配置权重为2.75% [3] - 建议标配日股,配置权重为3.25% [3] - 建议低配印股,配置权重为2.75% [3] - 认为中国市场调整反而是买点,中国股市不会止步于此 [3] - 国内金融条件稳定,财政及货币的宽松储备构成支撑 [3] - 中国“转型牛”内部的确定性趋势形成,包括转型节奏加快、无风险收益下沉和资本市场改革 [3] 债券资产配置 - 建议标配长久期国债,配置权重为10.00% [4] - 建议标配短久期国债,配置权重为12.50% [4] - 建议标配长久期美债,配置权重为10.00% [4] - 建议标配短久期美债,配置权重为12.50% [4] - 不平衡的信贷供需与充裕稳定的流动性对债市仍有支撑 [4] - 国内利率或高位宽幅震荡 [4] - 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调整及市场预期趋松有利于美债表现,但通胀预期亦将同步上行 [4] 大宗商品配置 - 建议超配黄金,配置权重为10% [4] - 建议低配原油,配置权重为1.25% [4] - 建议标配工业商品,配置权重为2.5% [4] - 黄金行情仍未完结,8月末突破3500美元阻力位后涨势如虹,10月初已突破4000美元关键点位 [4] - 美联储降息、全球地缘政治形势叠加中国央行持续购金将对黄金定价持续形成有力支撑 [4]
国泰海通|策略:10月超配权益与黄金,标配债券
投资框架 - 采用由战略性资产配置SAA、战术性资产配置TAA和重大事件审议调整构成的“三部曲”大类资产配置框架 [1] - 战略性资产配置用于分散宏观风险并设定长期配置基准,战术性资产配置通过定量方法优化短期风险回报,重大事件审议进行主观校正 [1] 核心观点与资产配置建议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上升可能加剧全球权益市场波动,中国权益资产和黄金存在表现机会 [1] - 建议10月增持AH股,超配黄金,标配债券 [1] - 具体配置权重为权益41.25%,债券45%,商品13.75% [1] 权益资产配置 - 建议10月权益配置总权重为41.25% [2] - 具体配置为超配A股8.75%,超配港股8.75%,标配美股15.00%,低配欧股2.75%,标配日股3.25%,低配印股2.75% [2] - 继续看好中国A/H股表现,地缘政治引发的市场调整被视为买入机会 [2] - 国内金融条件稳定,财政及货币宽松具备储备,资本市场稳定对经济社会有重要作用 [2] - 中国“转型牛”趋势形成,包括转型节奏加快、无风险收益下沉及资本市场改革 [2] 债券资产配置 - 建议10月债券配置总权重为45% [3] - 具体配置为标配长久期国债10.00%,标配短久期国债12.50%,标配长久期美债10.00%,标配短久期美债12.50% [3] - 不平衡的信贷供需与充裕流动性对债市形成支撑,债市赔率改善且配置性价比提升 [3] - 国内利率或高位宽幅震荡,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调整及预期趋松有利于美债,但通胀预期上行 [3] 大宗商品配置 - 建议10月商品配置总权重为13.75% [3] - 具体配置为超配黄金10%,低配原油1.25%,标配工业商品2.5% [3] - 黄金行情未完结,8月末突破3500美元阻力位后涨势强劲,10月初已突破4000美元关键点位 [3] - 美联储降息、全球地缘政治形势及中国央行持续购金对黄金定价形成有力支撑 [3]
国泰海通|钢铁:节后需求仍有望逐步恢复增长
核心观点 - 钢铁行业基本面有望逐步修复,需求端有望触底企稳,供给端在市场化和政策引导下持续收缩 [1][4] - 尽管短期受假期等因素影响需求环比下降、库存上升,但行业处于传统旺季,需求有望恢复增长 [2] - 行业盈利中枢有望修复,主要因成本端铁矿石供需趋于宽松,价格向上弹性有限 [3] - 长期看,产业集中度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是趋势,具备产品与成本优势的龙头公司将受益 [4] 供需状况分析 - 上周五大品种钢材表观消费量751.43万吨,环比下降153.39万吨,其中建材消费量222.62万吨,环比降108.46万吨,板材消费量528.81万吨,环比降44.93万吨 [2] - 上周五大品种钢材产量863.31万吨,环比下降3.76万吨,总库存1600.72万吨,环比上升127.86万吨,维持低位 [2] - 高炉开工率84.27%,环比降0.02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90.55%,环比降0.1个百分点,电炉开工率60.26%,环比降1.28个百分点,电炉产能利用率52.03%,环比降0.89个百分点 [2] - 地产端需求拖拽影响减弱,基建和制造业用钢需求预期平稳,1-8月钢材出口量维持同比增长 [4] 行业盈利与成本 - 上周247家钢企盈利率56.28%,环比下降0.43个百分点 [3] - 螺纹模拟平均吨毛利167.1元/吨,环比上升24.3元/吨,热卷模拟平均吨毛利112.1元/吨,环比上升29.3元/吨 [3] - 45港进口铁矿库存14025万吨,环比上升24.22万吨,预期铁矿石加速增产且需求难有大提升,将逐步进入宽松周期 [3] - 目前行业仍有超40%的钢企处于亏损状态 [4] 政策与长期趋势 - 《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继续实施产量压减政策,以促进供需动态平衡 [4] - 长期趋势是产业集中度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环保加严、超低排放改造与碳中和背景将凸显龙头公司优势 [4]
关于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 有限公司监事变更的公告
公司监事变更 - 上海国泰海通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监事发生变更 [1] - 董博阳不再担任公司监事职务 [1] - 此次变更是根据公司章程规定并由股东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决定 [1]
就在今天|国泰海通全球视野下上海离岸金融中心建设智汇研讨会
研讨会背景与目标 - 研讨会聚焦于全球视野下上海离岸金融中心建设这一时代命题 [2] - 会议旨在汇聚前沿智慧与实践经验 助力上海突破离岸金融发展瓶颈并释放制度创新红利 [4] - 目标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离岸金融中心 为上海作为全球资源配置枢纽贡献力量 [2][4] 会议议程与核心议题 - 会议议程涵盖监管视角、理论视角、政策研究视角、国际经验及银行实务角度等多个维度 [5] - 监管视角议题为上海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战略思考 由前央行上海总部主任郑杨主讲 [5] - 理论视角议题为离岸金融中心的理论逻辑与中国实践 由复旦大学钱军教授主讲 [5] - 政策研究视角议题将分析离岸金融发展现状、建议与投资机会 由首席分析师李明亮主讲 [5] - 国际经验议题将探讨全球离岸金融中心的政策设计启示 由分析师纪尧主讲 [5] - 银行实务角度议题将从银行角度分析离岸金融服务发展 由浦发银行刘文洁副总经理主讲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