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灿股份(603348)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铝压铸合金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汽车轻量化趋势下,铝压铸合金市场规模达到2000亿元以上[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1-22 10:45
行业概述与市场地位 - 铝压铸合金是通过压铸工艺制成的铝合金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能力强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 [3] - 中国铝压铸合金行业在全球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市场规模庞大,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152.6亿元,同比上涨3.67% [1][10] - 全球铝压铸合金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达到1427.8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将增长至2005.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0% [10] 市场规模与增长驱动力 - 中国汽车产业是行业核心驱动力,产销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2025年1-9月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433.3万辆和243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2.9% [8] - 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2025年1-9月产销量分别完成1124.3万辆和112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2%和34.9%,对轻量化需求迫切 [8] - 5G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快速发展带动需求,5G基站建设、智能手机更新换代等均需铝压铸合金支持 [1][9] 产业链与上游供应 - 行业上游主要为铝等原材料,中国原铝(电解铝)产量充足,2024年产量达4400.5万吨,同比上涨4.82%,2025年1-9月产量为3396.8万吨,同比上涨2.20% [7] - 铝价存在波动,从2024年1月的18980元/吨上涨至2025年10月的21293.33元/吨,影响企业生产成本 [7] - 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汽车、通讯、家电、储能等,其中汽车行业是最大的应用领域 [6][8] 行业竞争格局 - 国际企业如Nemak、Ahresty、Ryobi等凭借技术、规模和市场布局占据行业引领地位 [10] - 国内企业如爱柯迪、文灿股份、广东鸿图、立中集团、嵘泰股份等成为行业发展新生力量 [1][10] - 代表性企业爱柯迪2025年1-9月营业收入53.10亿元,同比上涨6.75%,归母净利润8.95亿元,同比上涨20.70% [11] - 代表性企业文灿股份2025年1-9月营业收入43.38亿元,同比下降7.73%,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下降97.57% [12] 政策支持与技术发展 - 政府出台政策推动行业发展,如2023年4月发布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一体化压铸成形等先进工艺技术产业化应用 [4] - 2025年3月发布的铝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提出围绕高端制造业需求开展高强、高韧铝合金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4] - 生产工艺包含熔炼、精炼、制模和浇注环节,模具温度控制在200-280°C,浇注温度范围650-720°C [3] 未来发展趋势 - 行业向精密化与高性能化方向发展,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对质量、精度和性能的更高要求 [12] - 定制化需求增加,企业需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产品设计方案 [13] - 国际市场不断拓展,行业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 [14]
研判2025!中国铝合金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市场需求旺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1-06 09:32
行业概述与定义 - 铝合金汽车零部件是以铝为基础添加其他元素构成的合金材料,通过铸造、锻造等工艺制成,用于实现汽车减重、节能降耗及提升性能的核心轻量化材料 [2] - 产品应用覆盖汽车全身,主要分类包括动力总成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系统、电子电气及辅助系统、装饰及功能性零部件等类型 [2] - 行业属于汽车制造业中的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行业代码C3670)[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铝合金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达6978.38亿元,同比增长22.46%,呈现快速扩容态势 [1][8] - 从产品结构看,铝合金铸造零部件占据主导地位,约占市场规模70.00%,铝合金挤压零部件约占19.00% [1][8] - 市场增长驱动力来自汽车产销稳步增长,2025年1-8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 [6] 市场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发展为关键驱动力,2025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对轻量化材料需求更为迫切 [6] - 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推动铝合金零部件在新能源汽车中应用比例不断提高,同时传统燃油车为满足节能减排要求也在加大使用量 [1][8] - 政策环境支持行业发展,国家及地方层面发布了包括产业集群建设、可靠性提升、设备更新、碳足迹管理等系列支持政策 [2] 产业链结构 - 行业上游主要包括铝材、再生铝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生产设备和辅料供应商 [4] - 行业中游为铝合金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 [4] - 行业下游面向汽车整车制造厂商和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后者对维修、更换零部件的需求为行业提供额外市场空间 [4] 竞争格局 - 行业企业数量众多,市场格局较为分散,受市场前景吸引众多企业进入 [9] - 代表企业包括和胜股份、敏实集团、万丰奥威、立中集团、拓普集团等,均在细分赛道占据重要地位 [1][9][10] - 从营收规模看,2024年立中集团营业总收入272.5亿元领先,拓普集团和敏实集团分别完成266亿元和231.5亿元 [10] 重点企业分析 - 立中集团拥有完整产业链,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44.4亿元,其中铸造铝合金占比54.50%,铝合金车轮占比33.23% [10] - 万丰奥威形成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和通航飞机创新制造双引擎格局,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74.94亿元,汽车金属轻量化零部件业务收入60.56亿元,占比80.81% [11] 未来发展趋势 - 智能工厂和数字孪生技术将更广泛应用,AI驱动的工艺优化和缺陷检测系统将提升良品率与生产效率 [12] - 再生铝合金应用比例将快速提升,因其具有能耗低、碳排放少、成本低优势,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12] - 行业将向高精度、高柔性、低能耗方向发展 [12]
2025年中国一体化压铸行业政策、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未来趋势研判:一体化压铸技术推动汽车轻量化变革,行业市场规模预计达368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1-05 09:28
一体化压铸技术概述 - 一体化压铸技术是汽车制造工艺的新变革,通过超大型压铸机将多个独立零件重新设计并一次压铸成型为完整零部件 [4] - 该技术将传统汽车制造中的冲压和焊接环节融合为一个步骤,大幅简化车体制造流程,降低管理复杂度和人力需求 [4][6] - 以特斯拉Model Y为例,一体化压铸后地板将70多个零部件整合为单一铸件,使车身重量减轻约10% [1][1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一体化压铸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0.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8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79% [1][14] - 行业预计在2025年延续高速增长,市场规模将达到368亿元 [1][14] - 作为核心设备,中国超大型压铸机行业市场规模从2021年的1.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9.32%,预计2025年增至102亿元 [11]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免处理铝合金材料、大型压铸机、压铸模具及配套设备,其中免热处理合金材料市场集中度高,主要由美国铝业和德国莱茵菲尔德占据 [9] - 产业链中游为一体化压铸制造商,下游应用为整车厂,主要用于生产汽车后地板、前机舱、电池托盘等部件 [9][12] - 全球仅四家设备商具备提供6000吨以上超大型压铸机的能力:力劲集团、瑞士布勒、海天金属和伊之密 [11]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15年的34.05万辆增长至2024年的1288.8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49.74%,2025年1-8月产量达962.5万辆,同比增长37.3% [12] - 政策支持推动行业发展,如2023年8月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年9月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9] - 特斯拉的成功案例引发全球车企跟进,蔚来、小鹏、赛力斯等新势力及长安、大众、沃尔沃等传统车企均开始布局一体化压铸技术 [15] 重点企业分析 - 立中集团主营功能中间合金新材料、再生铸造铝合金材料和铝合金车轮产品三大业务,2025年上半年其铸造铝合金营业收入为78.71亿元,同比增长15.16% [19] - 文灿股份专注于汽车铝合金精密铸件研发生产,已获得多款一体化车身件定点,全生命周期预测订单总额超50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8.03亿元,同比下降8.88% [20] - 行业代表企业还包括力劲科技、爱柯迪、旭升集团、广东鸿图、拓普集团等,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但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正逐渐扩大 [2][17] 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向全流程集成化发展,通过传感系统、实时监控与智能算法嵌入实现精准调控,数字孪生技术将推动生产方式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21] - 材料体系持续创新,下一代免热处理材料将向高韧性、高强韧和可调节性能方向演进,实现承力、导热、吸能等多功能集成 [22] - 产品架构从“零件-总成”向“模块-平台”演进,整车企业将基于少量大型压铸件构建平台化架构,跨企业技术联盟和共享制造平台将应运而生 [23]
文灿股份(603348):海外业务持续承压,切入镁合金打造新增长点
中金公司· 2025-11-03 21:37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报告对文灿股份维持“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为人民币28.00元 [1] - 当前最新收盘价为人民币21.62元,目标价隐含29.5%的上行空间 [1][7] - 估值基准切换至2026年,对应25.0倍市盈率,当前股价对应2026年市盈率为19.2倍 [7] 核心观点总结 - 公司3Q25业绩低于预期,收入同比下滑5.6%至15.36亿元,归母净利润转亏,录得-0.11亿元,主要受国内工厂延迟交付及海外业务持续承压影响 [4][5] - 海外子公司百炼集团受欧洲和北美市场变动及新老项目切换影响,营收同比下滑且经营亏损环比增加,拖累整体业绩 [5] - 公司积极布局镁合金压铸新业务,已获得首个镁合金支架项目定点,有望凭借材料替代趋势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6] - 基于海外业务压力,报告下调2025年盈利预测68.9%至0.45亿元,但维持2026年3.53亿元的盈利预测,预计业绩将在2026年显著改善 [7][20] 财务表现分析 - 3Q25公司毛利率为11.2%,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3.3和2.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0.7%,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1.6和1.3个百分点 [5]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2.47亿元,同比增长22.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增长128.2% [3][10] - 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增长8.2%至67.62亿元,但归属母公司净利润预计大幅下降60.7%至0.45亿元;2026年收入预计增长8.9%至73.65亿元,净利润预计大幅增长682.1%至3.53亿元 [3][10] - 每股经营现金流预计从2024年的1.21元改善至2025年的2.40元和2026年的3.43元 [3][10] 业务发展趋势 - 国内本部在手订单饱满,有赛力斯、蔚来、理想等客户支撑,但需关注天津工厂火灾可能对4Q25造成的资产损失影响 [5] - 海外业务是整合重点,期待通过欧洲组织架构精简以及北美延后订单在4Q25量产带动业绩好转 [5] - 镁合金材料因单吨价格已低于铝合金,加工技术突破后,有望在汽车及机器人领域加速替代铝合金,为公司带来新增长点 [6] 公司简介与行业定位 - 文灿股份主要从事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发动机系统、变速箱系统、车身结构件等 [11] - 公司深度绑定蔚来汽车等造车新势力,并积极布局电池盒业务,预计将带来新的业绩增长曲线 [11] - 在同业比较中,公司2026年预测市盈率19.2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值21.6倍,估值具备一定吸引力 [21]
文灿股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43.38亿行业第六,净利润235.74万行业第四十五
新浪证券· 2025-10-31 21:4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4日,于2018年4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和办公地址位于广东省佛山市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供应商,在一体化压铸领域具有技术优势,主营业务为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其他汽车零部件,概念板块涵盖理想汽车概念、比亚迪概念、一体化压铸、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唐杰邦、唐杰雄,董事长唐杰雄2024年薪酬为400.26万元,较2023年减少1.78万元 [4]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3.38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6/55,高于行业平均数21.5亿元和中位数12.83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235.74万元,在行业中排名第45/55,低于行业平均数1.29亿元和中位数7830.98万元 [2]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12.63%,低于去年同期14.99%,且低于行业平均21.56% [3]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52.44%,略低于去年同期的52.74%,但高于行业平均40.56% [3] 业务进展与机构观点 - 华创证券指出公司在1H25大型一体化车身件领域获得四款一体化铝压铸后地板、两款一体化侧围和一款一体化前舱项目定点,预计于2026年陆续量产 [5] - 公司在车身结构件领域获得多个客户30多款产品定点,预计在2025-2026年陆续量产,上述项目合计总金额超50亿元 [5] - 2025年1-7月百炼共获17款卡钳安全件和14款制动主缸定点 [5] - 华创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为0.9亿、2.3亿、2.6亿元,给予目标价25.8元,维持"强推"评级 [5] - 中金公司指出公司国内安徽新工厂于2025年6月开始分批投产,自动化程度较高,截至1H25在手车身结构件订单总额超过50亿元,电机电控产品获18项定点 [6] - 公司已获得第一款镁合金产品的客户定点,包括镁合金支架项目、铝合金一体化后地板和四款车身结构件项目 [6] - 中金公司下调2025年盈利预期38.1%至1.5亿元,维持2026年盈利预期,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目标价28元 [6]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3.37万,较上期减少7.14%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9331.94股,较上期增加7.69%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364.69万股,相比上期增加179.30万股 [5]
机构风向标 | 文灿股份(603348)2025年三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1.23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29 10:44
公司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共有3个机构投资者披露持有文灿股份A股股份,合计持股量达4420.4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06% [1] - 机构投资者包括佛山市盛德智投资有限公司、广东恒健国际投资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1] - 相较于上一季度,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了1.23个百分点 [1] 公募基金持仓 - 本期较上一季未再披露的公募基金共计41个 [1] - 主要持仓基金包括南方中证1000ETF、易方达供给改革混合、华夏中证1000ETF、广发中证1000ETF、华夏磐益一年定开混合等 [1]
文灿股份(603348.SH):前三季度净利润235.74万元,同比下降97.57%
格隆汇APP· 2025-10-28 21:58
营业总收入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43.38亿元 [1]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7.73% [1]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35.74万元 [1]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97.57% [1] 基本每股收益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1元 [1]
文灿股份调整重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内部投资结构 建筑工程费用增加80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8 20:43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调整 - 公司于2025年10月28日审议通过议案,对重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的内部投资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在总投资、实施主体及募集资金投入规模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建筑工程费用8000万元,相应减少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8000万元 [1] - 此次调整源于项目建设实际需求,因计划安装大吨位压铸设备及特大型模具,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根据地下勘探结果及长期运营需求进行了特殊打桩及加固处理,导致建筑工程费用增加,同时通过优化采购方案控制了设备购置成本 [3] - 调整后,重庆项目的建筑工程费用由11,143万元增至24,367万元,增加13,224万元,其中拟使用募集资金部分增加8000万元,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由72,950万元降至58,730.40万元,减少14,219.60万元,其中拟使用募集资金部分减少8000万元 [4] 募集资金整体使用情况 - 公司于2024年7月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03,238.51万元,全部用于四大募投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投入募集资金87,273.90万元,整体投入进度达84.54% [2] - 各项目投入进度分别为:安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95.53%,重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58.48%,佛山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87.94%,补充流动资金100.08% [2] 调整影响与公司立场 - 公司表示此次内部投资结构调整是基于项目实际建设需求及成本控制的审慎决策,未改变项目总投资规模、实施主体及募集资金投入金额,也不影响其他募投项目推进 [4] - 通过优化建筑工程与设备采购的资金分配,有助于保障大吨位压铸设备稳定运行,提升项目长期运营效率,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 [4] - 公司强调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加强募集资金使用管理,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5]
文灿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约236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19:4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约43.38亿元,同比减少7.73%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36万元,同比大幅减少97.57% [1] - 2025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1元,同比减少97.14% [1] - 公司当前市值约为69亿元 [2] 市场环境 - A股市场突破4000点,市场经历十年沉寂后迎来爆发 [2] - 科技板块成为市场主线,重塑市场格局 [2] - 市场开启以“慢牛”为特征的新格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