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掌阅科技(603533)
icon
搜索文档
短剧游戏概念涨1.25%,主力资金净流入29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7-09 16:31
短剧游戏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9日收盘,短剧游戏概念上涨1.25%,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2 [1] - 板块内43股上涨,欢瑞世纪涨停,中文在线、百纳千成、掌阅科技等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0.86%、6.58%、6.40% [1] - 跌幅居前的有*ST紫天、三维通信、*ST大晟等,分别下跌20.04%、2.40%、1.87%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托育服务板块涨幅最高达1.82%,中船系板块跌幅最大为-2.12% [2] - 短剧游戏板块涨幅1.25%,在涨幅榜中排名第二 [2] - PVDF概念、存储芯片、稀土永磁等板块跌幅均超过1% [2] 资金流向情况 - 短剧游戏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0.82亿元 [2] - 29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6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 [2] - 中文在线主力资金净流入4.46亿元居首,掌阅科技、欢瑞世纪、昆仑万维分别净流入2.41亿元、1.86亿元、1.65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入比率 - 欢瑞世纪主力资金净流入率最高达28.43% [3] - 掌阅科技和中文在线资金净流入率分别为15.88%和12.03% [3] - 百纳千成、易点天下等公司资金净流入率在8%左右 [3] 个股资金流向明细 - 省广集团、芒果超媒、慈文传媒等公司主力资金净流入在2000万至5000万元之间 [4] - 完美世界、无线传媒、万达电影等公司资金净流入在1000万至2000万元 [4] - 部分公司如博纳影业、新媒股份出现小额资金净流出 [5] 资金流出个股 - *ST紫天主力资金净流出399.22万元,净流出率达55.85% [5] - 三维通信资金净流出6171.48万元,净流出率12.26% [6] - 东方明珠资金净流出5671.61万元,净流出率28.85% [6]
短剧概念股异动拉升 中文在线涨超10%
快讯· 2025-07-09 10:23
短剧概念股市场表现 - 中文在线股价涨幅超过10% [1] - 欢瑞世纪股价涨停 [1] - 掌阅科技和百纳千成股价涨幅超过5% [1] - 幸福蓝海、流金科技、慈文传媒、横店影视等公司股价跟涨 [1] 短剧行业市场规模 - 当前短剧市场年规模已达300亿至350亿元 [1] - 预计明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大关 [1]
A股文化传媒概念走高,华媒控股、欢瑞世纪双双涨停,中文在线涨超8%,果麦文化、百纳千成、掌阅科技等个股跟涨。
快讯· 2025-07-09 10:13
A股文化传媒概念股表现 - 华媒控股、欢瑞世纪双双涨停 [1] - 中文在线涨幅超过8% [1] - 果麦文化、百纳千成、掌阅科技等个股跟涨 [1]
掌阅科技(603533) -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部分款项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核查意见
2025-06-30 17:00
募资情况 - 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37,896,835股,发行价28元/股,募资总额10.61亿元,净额10.38亿元[2] 募投项目变更 - 2023年8月29日变更部分募投项目,“技术中心建设项目”资金用于“智能中台化技术升级项目”[5] - 变更前募投项目拟投资总额11.80亿元,募集资金拟投入10.61亿元[4][5] - 变更后募投项目拟投资总额10.75亿元,募集资金拟投入10.61亿元[6] 资金置换 - 公司及子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先行支付“智能中台化技术升级项目”款项,后续等额置换[7] - 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款项后6个月内完成等额置换[9][10] - 2025年6月30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相关置换议案[11][13] - 保荐机构对置换事项无异议[14]
掌阅科技(603533) -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部分款项并以募集资金等额置换的公告
2025-06-30 17:00
募资相关 - 公司非公开发行37,896,835股A股,募资1,061,111,380元,净额1,037,700,833.01元[2] 项目变更 - 2023年8月29日,“技术中心建设项目”34,516.00万元募资变更用于“智能中台化技术升级项目”[4] - 变更后,“数字版权资源升级建设项目”拟投71,595.14万元,募资投入71,595.14万元[6][7] - 变更后,“技术中心建设项目”拟投0万元,募资投入0万元[8] - 变更后,“智能中台化技术升级项目”拟投35,948.81万元,募资投入34,516.00万元[8] 资金置换 - 公司拟用自有资金垫付“智能中台化技术升级项目”部分款项,再由募集资金等额置换[9][10] - 2025年6月30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资金置换议案[14][15][16] - 保荐机构华泰联合证券对资金置换事项无异议[17][18]
掌阅科技CEO孙凯:用AI做短剧能节省90%时间,为什么我们不敢全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6 22:24
行业动态 - 6月长视频进入暑期档,短视频竞争加剧,大明星和大IP纷纷加入 [1] - 快手可灵AI与成龙电影A计划联合发布四部短片作品,探索"人+AI共创"新模式 [1] - 玄幻小说IP《遮天》短剧上线,投入成本在百万元级区间,超过大部分短剧开发成本 [1][4] - 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首次超过电影票房规模,预计2025年达634.3亿元,2027年达85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2% [6] - 2024年全国短剧用户规模达5.76亿,占整体网民的52.4% [6] AI技术应用 - AI在短剧制作中占比控制在30%以下,主要考量效率而非成本因素 [4] - AI大模型在怪兽建模和打斗场景渲染表现出色,用传统方式10%的时间能达到60~70分制作水平 [4] - AI短剧与传统短剧在成本上相差无几,但AI更匹配短剧效率优先的特质 [4] - AI大模型快速进化,成熟度尚未达到尽善尽美但成本逐渐可接受 [4] - 短剧市场不需要利用AI进行大规模同质化内容生产,赚钱的永远是金字塔尖5%~10% [5] 商业模式 - 短剧等衍生业务成为掌阅科技第一大业务板块,一季度营收6.43亿元 [6] - 免费短剧市场未来有更大容量和发展空间,小程序上免费部分收入正增长 [6] - 付费用户追求无广告干扰体验,免费用户愿意通过观看广告消磨时间 [6] - 短剧制作周期可缩短至按月计算,相比长剧动漫电影动辄以年为单位的周期效率更高 [5] 内容趋势 - 下半年短剧赛道往精品化、好人设、好故事方向靠拢 [7] - IP改编在短剧赛道成立,精品化内容将越来越多,制作精良度和故事扎实程度显著提升 [7] - 短剧出海是重要发展方向,带剧情类短视频出海已初步获得成功 [7] - 短剧市场变化高频次,从业者需灵活调整策略应对半个月就可能出现的新动态 [6]
掌阅科技《遮天》短剧上线海外平台iDrama 短剧出海步伐提速
证券时报网· 2025-06-26 19:30
公司业务发展 - 掌阅科技出品的短剧《遮天》上线海外短剧平台iDrama 该剧主打AI技术与实拍画面的深度融合 是国内经典大IP与AI技术创新融合的代表作品 [1] - 公司一季度海外短剧平台iDrama累计新增用户近20万 在美国 韩国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印度等市场表现突出 多次跻身App Store与Google Play娱乐类畅销榜TOP50 [1] - 公司短剧业务涵盖译制剧 配音剧和本土剧 目前仍以译制剧为主 配音剧处于试水阶段 本土剧自制项目已启动 预计今年将有海外本土自制真人剧推出 [1] - 2024年公司短剧业务收入为7.76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继续高速增长 已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 并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2] - 公司在短剧领域已涵盖版权 自制 合制 付费投放 官方发行等多种形态业务 已发行短剧数百部 涉及多种题材 [2] - 公司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全链路智能化生产运营系统 在剧本创意生成 项目风险评估等核心环节实现效率提升 产能规模大幅扩张 [2] 行业动态 - 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攀升至505亿元 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 预计2025年将达到634.3亿元 2027年达到856.5亿元 [3] - 中国短剧已成为东南亚 美国等地区的主流力量 全球约431个短剧应用中 内购收入前50名应用占据98.45%市场份额 其中41个是中国出海的短剧产品 占比超80% [3] 战略布局 - 《遮天》短剧在海外上线是公司加速拓展优质短剧出海的重要一步 [1] - 公司从2023年开始发展短剧业务 已形成较为丰富的短剧内容储备及不断扩充的产能规模 并逐步推广自有短剧App [1]
AI+短剧,两个爆火行业有啥化学反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7:15
AI在短剧制作中的应用 - 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短剧制作逻辑,从特效生成、角色设计到叙事结构,生成式AI的全面介入使影视内容制作迎来模式化、工业化的拐点 [1] - AI短剧分为全AI短剧(如央视频"中国神话"系列)和人机协同型短剧(如掌阅科技《遮天》),后者以真人演员主导,AI深度参与制作流程 [1] - AI在视效层面实现"降本增效",如《遮天》中AI生成爆炸、魔法等高动态特效,模拟粒子运动、光影变化,节省人力并强化视觉张力 [1] AI的技术优势与效率提升 - 大模型在怪兽建模与打斗场景渲染方面表现突出,仅用传统方式约十分之一的时间即可实现六七成的效果 [2] - AI的"文生文"功能让剧本创作更贴近用户偏好,如Deepseek和ChatGPT可根据关键词与情节大纲快速生成剧本初稿并优化叙事逻辑 [3] - AI的"文生图"能力显著缩短设计周期,创作者通过文字描述即可生成角色造型、服装风格与环境设定 [3] AI对短剧创作模式的革新 - AI短剧采用"边试边投"的迭代模式,借助数据反馈机制实时调整角色台词和剧情走向,降低试错成本并提升内容品质 [4] - 掌阅科技通过构建角色模型库和场景数据库,实现角色、动作与场景的标准化、模块化生产,使故事推进更流畅 [3] - 多模态情感建模技术使虚拟角色表情更加细腻,如《遮天》中"荒奴""玉蛇"等角色形象由AI分析海量数据生成 [3] 掌阅科技的短剧业务转型 - 掌阅科技自2023年上半年涉足短剧业务,2024年短剧收入达7.76亿元,毛利率60.87%,成为第一大业务板块 [6] - 公司战略从"数字阅读平台"转型为"AI时代的多模态内容生产运营平台",利用AI将网文IP转化为短剧并反哺IP价值 [6] - 《遮天》是"AI+真人"短剧的尝试,筹备周期长达一年,投入成本达百万级,旨在为后续规模化生产打基础 [6] 行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 - 2024年全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5.76亿人,市场规模505亿元,预计2027年达85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2% [8] - AI有望成为短剧"出海"的关键,如腾讯云MPS系统可自动识别字幕并进行多语言翻译,降低出海成本 [8] - 行业从快餐型向精品化发展,AI作为催化剂提升效率并加速IP视听化产品的连载 [8] AI技术的局限性 - AI生成视频技术仍面临"恐怖谷效应",虚拟角色因表情僵硬、动作不自然可能引发观众不适 [4] - AI在复杂叙事结构、情绪节奏控制方面不够成熟,难以完全替代人类创作者的文化语境判断力 [5] - 多数公司选择将AI作为辅助工具,与人类创意团队协同以实现效率与品质的平衡 [5]
掌阅科技联合优酷发起征文大赛 扩充优质IP储备
证券时报网· 2025-06-25 14:42
公司动态 - 掌阅科技与优酷联合发起为期一年的全网征文大赛,围绕"都市情感""现实主义""悬疑冒险""创新赛道"四大方向征集原创故事 [1] - 优酷将为获奖作品提供影视化开发机会,直接进入其IP评估体系 [1] - 掌阅科技将提供内容扶持计划,包括平台分发、流量支持和作者孵化机制 [1] - 此次合作是平台间资源整合的尝试,旨在连接创作者、读者与观众,扩充优质IP储备 [2] - 公司CEO孙凯表示短剧业务已成为第一大业务板块,是战略级业务 [2] 业务发展 - 公司正从"数字阅读平台"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多模态内容生产运营平台"战略升级 [2] - 通过近三年探索,公司已形成书剧联动的生态闭环,并将AI技术融入短剧业务全链条 [2] - 短剧业务成为拓展内容表达形式、优化用户触达路径的重要落点 [2] 行业合作 - 活动汇聚了影视与出版领域多家头部公司,共同构建内容评审与孵化机制 [1] - 通过整合双方优势资源,为创作者开辟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与展示平台 [2] 公司资源 - 掌阅科技作为国内头部数字阅读企业,拥有丰富的数字内容资源,包括图书、有声读物、杂志、漫画等 [1] - 公司持续引进精品数字内容,发展"掌阅文学"内容孵化生态体系 [1] - 公司通过挖掘、签约、培养、推荐、衍生增值等手段输出大量优质内容 [1]
掌阅科技短剧《遮天》开播,AI技术参与全链路生产
经济网· 2025-06-23 17:24
核心观点 - 掌阅科技联合多家公司推出仙侠题材短剧《遮天》,该剧改编自现象级东方玄幻小说,融合AI技术实现宏大场景还原和角色塑造 [1][2] - 公司强调自有IP优势、AI技术深度整合以及书剧联动生态闭环三大核心竞争力 [2] - AI技术在短剧制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公司更注重作品独特性而非单纯追求量产化 [3] 行业分析 - 短剧行业竞争激烈,IP掌控权和技术整合能力成为差异化竞争关键 [2] - AI技术在虚拟场景构建、特效制作、角色设计等全流程应用,提升制作效率和质量 [2] - 行业呈现IP多元化开发趋势,从网文向游戏、动画、电视剧、电影等多领域延伸 [1] 公司战略 - 依托国内领先数字阅读平台和原创内容生态,开发自有优质网文IP [2] - 将AI技术深度融入短剧业务全链条,打造技术壁垒 [2] - 构建书剧联动生态闭环,实现短剧价值最大化并反哺IP和阅读平台 [2] 产品特点 - 《遮天》短剧改编自拥有13年历史的经典IP,承载强烈情感共鸣 [1] - 通过AI技术突破传统短剧局限,高度还原原著宏大场景 [1] - 保留原著核心角色性格特质和故事主线,力求忠实再现 [1] 技术应用 - AI"图生视频"技术高效完成虚拟场景构建 [2] - 复杂算法生成符合物理规律的动态特效 [2] - 多模态情感建模技术使角色表情更为细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