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短剧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百余款微短剧APP“出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微短剧行业出海现状 - 中国已有百余款微短剧APP出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 - 微短剧类目下载量前三名均来自中国应用程序,领跑海外市场 [2] - 截至2024年6月,中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5.76亿人,占整体网民的52.4% [1] 海外市场表现 - 中国电影人高峰在海外拍摄的微短剧累计票房达7000万美元 [2] - 《离婚的亿万富翁女继承人》成本不足20万美元,创下3500万美元收入 [2] - 《一梦枕星河》在新加坡热映,通过数字化演绎苏州非遗元素展现中华文化 [2] - 《逃出大英博物馆》以文物人格化叙事唤醒全球华人文化记忆 [2] 内容创作策略 - 微短剧以"短叙事革命"打破文化壁垒,依托本土题材实现国际转译 [3] - 采用"AI制作+全球分发"全链条生态高效触达用户 [3] - 创作底层逻辑为"社会性话题+情绪价值" [5] - 创作方向包括扎根现实、多元形态、AI辅助、主流媒体入局、国际传播 [5] 行业规模与政策支持 - 2024年北京微短剧产值规模约336.2亿元,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二 [6] - 北京市出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单项目提供百万级扶持力度 [6] - 政策聚焦译制传播、版权输出、平台建设、效能提升四大方向 [6] 版权保护措施 - 微短剧出海面临版权交易不畅、海外维权较难等问题 [7] - 微短剧版权保护联合专家小组成立,深入研究版权保护关键问题 [8] - 微短剧版权服务平台应用区块链、AI等技术提供全生命周期版权服务 [8] 行业发展建议 - 提案建议通过政策扶持给予微短剧出海补助和创作补贴 [4] - 鼓励拓展国际市场,加大跨国合作和内容输出 [4] - 鼓励直接生产具有跨文化传播潜力的内容 [4]
【早报】多家硅片企业上调硅片报价;北方稀土、牧原股份上半年净利预增超10倍
财联社· 2025-07-10 07:03
宏观新闻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 扩大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范围 对重点行业中小微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给予25%社会保险补贴 [4] - 外交部回应中美关系 强调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处理 [4] - 市场监管总局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和反垄断监管执法 提升投资并购审查效率 [5] - 欧盟准备对美贸易政策实施反制措施 第一阶段措施将于7月14日生效 [5] 行业新闻 - 工信部开通重点车企账期承诺问题反映窗口 受理付款期限超过60天及强制非现金支付等问题 [6] - 中央网信办整治AI技术滥用 第一阶段处置违规AI产品3500余款 清理违法信息96万余条 [7] - 多家硅片企业上调报价 不同尺寸硅片价格涨幅8%-11.7% 下游电池环节接受度待观察 [7] - 淘宝闪购500亿元补贴首周4124个品牌破峰9818次 区域连锁品牌占比95% [10] - 全球央行调查显示67%受访央行看好黄金为2029年前最佳资产 比例较2024年大幅提升 [10] - 短视频拍摄需求激增 6月相关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80% 中高端相机热销 [10] - 中国微短剧出海呈现爆发式增长 海外累计下载量5500万次 收入超1.7亿美元 [25] 公司新闻 - 北方稀土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883%-2015% [15] - 牧原股份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1130%-1190% [17] - 先达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加2443.43%-2834.73% [15] - TCL中环预计上半年净亏损40亿元至45亿元 [14] - 福斯特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减少49.05% [13] - 蓝箭电子拟2000万元参与设立半导体投资基金 [14] - 华大九天终止收购芯和半导体100%股权 [18] - 阿里巴巴完成发行120.23亿港元零息可交换债券 [19] 科技与创新 - 比亚迪宣布实现媲美L4级智能泊车 承诺中国市场安全兜底 累计销售440万辆L2+车辆 [24] - 魔法原子发布双足人形机器人MagicBot Z1 配备多传感器实现复杂场景自主移动 [26] 市场动态 - 英伟达总市值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 比特币首次触及112000美元 [21] - 华为游戏中心将携50+款游戏参展ChinaJoy 1-5月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7% [22]
从北美“卷”到拉美、东南亚 微短剧出海的现状与探索
中国经营报· 2025-06-26 20:55
北美微短剧市场竞争态势 - 美国现有200多个微短剧APP 但预计未来两三年将出现平台分化[1] - ReelShort在2023年8月曾登顶北美APP免费榜 超越TikTok下载量[2] - 北美用户付费能力强 微短剧订阅费用超过NETFLIX[3] - 行业从版权出海升级为生态出海 需本土化整合剧本/制作/投流/变现全链条[3][4] 内容供给与区域扩张 - 北美新剧上线速度从2023年初每周1-2部提升至当前每周5-6部[3] - 出海路径从北美扩展至日韩/东南亚/拉美/欧洲市场[5] - 柠萌影视2023年在北美推出超15部英语微短剧 2024年重点布局东南亚小语种市场[6] 商业模式演变 - 美国市场以IAP(应用内付费)为主 东南亚/拉美侧重IAA(广告变现)[6] - Crazy Maple Studio商业化路径包括会员订阅(周卡/月卡/年卡)和广告植入(电商商品道具嵌入)[6] - 行业出现混合变现模式 结合付费订阅/广告解锁/IP联动等多重手段[6] 市场特征对比 - 北美市场用户基础庞大 流媒体消费习惯成熟但竞争已趋红海[2][3] - 东南亚等新兴市场付费能力较弱 需通过本土化IP改编降低进入门槛[5][6] - 不同区域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 日本等高付费市场仍以IAP为主导[6]
“好故事”破圈 微短剧出海高歌猛进
上海证券报· 2025-06-26 02:46
行业概况 - 中国微短剧行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并持续创新生产模式[2]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短剧应用内购收入达7亿美元,是2024年同期的4倍[4] - 美国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短剧收入环比增长20%至3.5亿美元,为全球最高[9] - 海外市场中国短剧App数量增至237款,同比增长近4倍[11] 公司表现 - 枫叶互动旗下ReelShort在2025年第一季度内购收入1.3亿美元,位列海外短剧应用收入榜和增长榜冠军[4] - ReelShort累计下载量近1亿次,全球累计收入达4.9亿美元[7] - 公司已实现盈利,制作产能从2022年每周1部提升至2024年底每周4部,目前每月超30个项目同时拍摄[8] - 代表作品包括狼人题材剧"Fated To My Forbidden Alpha"和浪漫剧"The Double Life of My Billionaire Husband",后者创下单剧4.19亿次播放量[4][8] 商业模式 - 采用中美共创团队模式:美国员工负责内容生产与好莱坞制作,中国团队提供技术支持与版权合作[6] - 本土化改编为核心策略,未来将复制至拉美及德语法语市场[6] - 通过注明故事来源+购书链接实现内容改编与原著导流双赢[13] - 与创作者采用收益分成制而非买断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14] 市场拓展 - 美国为基本盘,计划实现每日上线1部新剧[8] - 新设亚洲故事频道开拓亚太市场,日本为重点目标市场[10] - 针对日本市场偏好开发个人成长主线剧情[10] - 欧美用户付费意愿强,需通过高质量内容建立品牌认知[9][13] 内容策略 - 基于网文平台Kiss和游戏Chapters积累的用户数据切入短剧市场[5] - 专注竖屏内容开发,强调个性化观看体验[13] - 每周上线4部剧,全部为好莱坞本土原创制作[8] - 通过动态用户行为数据优化内容生产[13]
微短剧观察:国内饱和,出海盈利?
36氪· 2025-06-06 18:49
微短剧出海市场概况 - 全球短剧应用内购收入在2025年一季度达7亿美元,是2024年同期的4倍 [1] - 全球短剧应用下载量在2025年一季度达3.7亿次,呈现显著增长趋势 [1] - 2022年8月至2024年6月,海外短剧应用总内购收入2.52亿美元,累计下载量1.48亿次 [3] - 预计2027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 [3] 行业竞争格局 - 中文在线枫叶互动Reelshort、点众科技Dreambox、九州文化Shortmax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15] - 字节跳动旗下Melolo月活超67万,环比增长193%,3月下载量超230万,主要来自东南亚市场 [16] - 凡酷文化出海短剧产能达5-10部/月,Pandapix团队跨国拍摄产能可观 [18] 内容制作与成本 - 海外短剧制作成本从10万美元飙升至20-30万美元甚至更高 [19] - 翻译剧占出海微短剧80%,但存在与海外市场匹配问题 [19] - 头部公司采用国内爆款框架本土化改编模式,性价比较高 [19] - 行业传言"单集成本15万回报千万"已成过去式,服化道对标长剧水准 [9] 市场机遇与挑战 - 海外短剧市场规模潜力是国内的7-12倍,预计可达350-360亿美元 [10] - 2024年海外短剧充值和广告收入或达24-30亿美元,净收入近20亿美元 [12] - 营销成本高昂,Mega Matrix广告支出占总收入62%,2024年净亏损1050万美元 [20] - 跨文化协作存在语言障碍、工作时长限制等风险 [19] 内容题材与区域差异 - 欧美偏好狼人、吸血鬼等超自然题材,东南亚偏爱苦情、虐恋、豪门纷争 [13] - 海外拍摄要求严格,部分国家强制本土取景拦截部分创作团队 [13] - 北方微短剧拍摄基地解决海外置景难题 [15]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微短剧年产量达万部,产能饱和推动出海需求 [12] - 行业从粗制滥造向精品化转型,涌现《金猪玉叶》等优质作品 [12] - 出海需要本土化协同创作团队,语言和文化理解是关键竞争力 [18]
拆解七家影视股:微短剧成新增长极,加码出海、IP多元变现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13:33
行业趋势 - 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使用率为59.7%,呈现持续增长态势[1] - 微短剧从流量风口蜕变为影视行业增长引擎,成为公司突围必争之地[1] - 政策扶持力度显著增强,行业红利进一步释放[1] - 内容出海火热,未来海外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00亿美元[11] - 免费微短剧将成为市场主流,重塑商业模式[18] 公司表现 - 阅文集团2024年收入81.2亿元,同比增长15.8%,版权运营及其他收入占比从43.7%攀升至50.4%,短剧业务拉动增长[2] - 阅文短剧上线100多部作品,单部最高流水近4000万元,《好孕甜妻被钻石老公宠上天》上线7天总流水破5000万[4] - 横店影视2024年影视投资、制作及发行业务营收2.03亿元,同比增长35.48%,微短剧是唯一增长板块[4] - 欢瑞世纪2025年Q1总营收8554.8万元,同比增长19.07%,主要系微短剧等新业务营收大幅增长[7] - 柠萌影视2024年生产短剧约6000分钟,同比增长约5倍,单部C端充值金额超千万元[9] - 完美世界聚焦"提质减量"策略,缩减长剧投入,加大短剧布局[10] 战略布局 - 阅文短剧开放2000余部网文IP,提出IP升级、激励升级、制作升级[4] - 横店影视积极参与短剧项目开发,与多个平台达成合作意向[5] - 欢瑞世纪完成短剧运营平台建设,在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运营剧场账号及小程序矩阵[7] - 华策影视2025年将扩充微短剧专业人才和团队,提高短剧产能[10] - 慈文传媒推进与北美Reelshort、番茄平台、中文在线日本短剧平台UniReel合作[11] IP运营与商业化 - 慈文传媒立项《圆月弯刀》《楚留香传奇》等古龙IP短剧,盘活IP资源[16] - 柠萌影视短剧《庆余年之帝王业》上线72小时话题量超3亿[18] - 阅文结合自身创作者资源,与作家编剧打造精品短剧[18] - 欢瑞世纪搭建完备短剧编剧及投流团队,IP储备丰富[18] - 柠萌影视探索投流付费、保底分账、流量分成等多元商业化路径[19] - 文旅微短剧带动实体取景地"出圈",如《我的归途有风》带火四川乐山美食[19] 政策支持 - 广东发布"广东影视政策15条",对微短剧首播、获奖作品给予最高800万元奖励[22] - 对出海微短剧最高给予50万元译制补贴或扶持[23] - 截至2024年底,已有30余部微短剧在全国省级卫视播出[23]
微短剧“出海”还需巧借力(文化只眼)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4 13:39
微短剧行业现状 - 微短剧成为影视行业新风口,在国内大火并成功吸引海外观众,成为中国文化出海"新三样"(网络文学、网络影视剧与网络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微短剧与新媒体时代高度匹配,具有节奏快、剧情单元短、戏剧性强、信息量大、"爽点"密集等特征,采用模块化叙事与人物塑造方式 [1] - 中国在微短剧制作与传播运营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得益于网络文学的繁荣发展,微短剧可被视为网络文学在视听领域的延伸 [1] 微短剧出海策略 - 微短剧出海可借鉴网络文学成功模式,如建立国际化平台、培育本土创作者、倡导全球IP共创等 [1] - 微短剧出海需巧借本土化力量,瞄准特定海外受众,将故事母题、语法及营销模式与当地文化习惯结合,生产本土化内容 [2] - 微短剧出海需厚植中国元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与故事,融入中华文化及其核心价值的故事在海外影响力持续增加 [3] 微短剧出海成功案例 - 麦芽传媒旗下《The Missing Master Chef》(《消失的厨神》)、《The Beggar King's Bride》(《归来凤栖处》)等作品跻身海外短剧热榜前十,《消失的厨神》多次位居榜首 [3] - 武侠剧《Heavenly Sword, Mortal Fate》(《少年剑圣》)在海外市场获得很高热度,成为微短剧向传统文化借力的成功范本 [3] 微短剧未来发展 - 微短剧需探索中国优秀故事、典型中华文化符号与新媒体时代故事讲法的结合点,实现精品化与讲好中国故事的统一 [3] - 微短剧发展需在规范化、精品化的同时,充分尊重其发展规律,顺势而为,巧妙借力 [1]
从风景独好到风行于“世”——谈微短剧的走出去
人民日报· 2025-05-12 06:24
微短剧行业发展现状 - 国内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62亿[1] - 微短剧出海趋势显著,通过专业平台、流媒体平台及短视频平台构建多元传播渠道[1] - 行业生产速度快、题材覆盖面广,作品供给持续增长[1] 微短剧内容特点 - 剧情高度浓缩,直接呈现冲突与情感,形成"爽"的观看体验[2] - 情感表达直白,跨越国界吸引不同地域观众[2] - 数量庞大且更新快,降低海外受众选择门槛[2] - 突破语言障碍,译制剧比例高,本土化合作剧采用中国故事模板[2] 微短剧传播形式 - 横屏剧通过流媒体平台传播,制作精良且持久,体现中国风(如《一梦枕星河》《恋恋茶园》)[3] - 竖屏剧通过移动端投放,注重快节奏叙事和反转剧情(如《爱在朝暮之间》《长夜与风说》)[4] - 横屏剧单集时长更长,画面容纳更多人物与景深空间[3] 微短剧出海表现 - 头部作品在题材与风格上创新(如《极速飞驰》《龙年大吉之衣锦还乡》)[4] - 海外平台作品类型单调,存在同质化问题[5] - 微短剧出海以自主平台为主,掌握传播形态与话语权[5] 微短剧文化价值 - 展现中国现实生活与传统文化(如神话、历史、诗词等)[6] - 部分作品开始追求艺术品质与中国化表达(如《逃出大英博物馆》)[6] - 尚未形成成熟艺术审美风貌,但创新推动其向"文艺轻骑兵"方向发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