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控科技(688015)

搜索文档
交控科技(688015)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2025年半年度科创板交通概念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8-22 17:31
报告与会议安排 - 公司2025年8月30日发布半年度报告[3] - 2025年9月2日参加半年度科创板交通概念行业业绩说明会[3] 业绩说明会详情 - 9月2日15:00 - 17:00召开,地点为上证路演中心,方式为网络文字互动[5][6][7] - 董事长郜春海、总经理王智宇等参会[7] 投资者参与 - 可在9月2日15:00 - 17:00在线参与,8月26日至9月1日16:00前预征集提问[3][7] 联系信息 - 联系人是董事会办公室,电话010 - 83606086,邮箱ir@bj - tct.com[8][9]
消费电子板块8月21日跌1.77%,鸿富瀚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3.6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1 16:26
消费电子板块整体表现 - 消费电子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77% [1] - 上证指数报收3771.1点,上涨0.13%,深证成指报收11919.76点,下跌0.06%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3.68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4.67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9.01亿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卓曼科技(002369)收盘价10.56元,涨幅10.00%,成交量167.19万手,成交额17.03亿元 [1] - 科森科技(603626)收盘价13.87元,涨幅9.99%,成交量82.62万手,成交额11.42亿元 [1] - 徕木股份(603633)收盘价10.81元,涨幅9.97%,成交量41.49万手,成交额4.41亿元 [1] - 立讯精密(002475)收盘价42.19元,涨幅5.34%,成交量200.68万手,成交额83.01亿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鸿富瀚(301086)收盘价66.79元,跌幅7.80%,成交量5.13万手,成交额3.49亿元 [2] - 奥海科技(002993)收盘价47.68元,跌幅7.78%,成交量15.59万手,成交额7.58亿元 [2] - 领益智造(002600)收盘价12.16元,跌幅7.18%,成交量645.89万手,成交额80.51亿元 [2] - 工业富联(601138)收盘价45.29元,跌幅5.47%,成交量231.66万手,成交额106.47亿元 [2] 资金流向特征 - 立讯精密主力净流入7.96亿元,占比9.59%,游资净流出3.39亿元,散户净流出4.57亿元 [3] - 卓曼科技主力净流入2.84亿元,占比16.66%,游资净流出1.26亿元,散户净流出1.58亿元 [3] - 蓝思科技主力净流入2.07亿元,占比4.41%,游资净流出2.30亿元,散户净流入2295.72万元 [3] - 歌尔股份主力净流入1.95亿元,占比3.34%,游资净流出8935.70万元,散户净流出1.05亿元 [3]
科创板首批公司迎解禁:多家大股东“惜售” 实际减持影响有限
新华网· 2025-08-12 14:20
科创板首批公司限售股解禁与股东承诺 - 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三年限售期的首发前股份将迎来解禁 其中9家公司股东主动延长锁定期或承诺不减持 包括中国通号 容百科技 心脉医疗 虹软科技延长锁定期6个月 新光光电最大股东延长锁定期12个月 天宜上佳 嘉元科技 华兴源创控股股东及交控科技第三大股东承诺解禁后6个月内不减持 [1][2] - 上述9家公司延长锁定和承诺不减持的股份对应市值达808亿元 占首批25家公司理论解禁市值比例超40% [2] - 股东延长锁定期或承诺不减持的原因是基于对行业前景和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旨在促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并增强投资者信心 [2] 解禁对市场的影响与减持规则 - 解禁不等于减持 大股东和董监高减持需遵循严格规则 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减持的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 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 兼任董监高的大股东每年减持上限不超过其持股量25% [4] - 经测算 科创板此次解禁股东3个月内集中竞价方式最大可减持股份市值不足科创板总流通市值2% 对二级市场实际影响有限 [4] - 大股东通过集中竞价减持需提前15个交易日预披露 截至7月17日尚未有首批公司发布减持计划 从解禁到减持存在明显时间差 [4] 减持机制与市场稳定性 - 科创板创设独有的询价转让减持制度 自2020年7月推出以来已有18家公司24批股东实施 成交金额约132亿元 询价转让计划书公告后1周 15个交易日及1个月股价平均上涨3.16% 3.95%和6.55% 有效维护市场稳定性 [5] - 减持是股东固有权利和正常市场行为 但违规减持如"清仓式"或"脉冲式"减持受到严格监管 科创板监管紧盯违规苗头 [5] - 近期多家科创板公司正密切对接询价转让工作 该方式或将成为常用减持渠道之一 [5] 科创板公司业绩与长期投资价值 - 2019年至2021年科创板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8% 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70% 增幅领先A股其他板块 2022年一季度业绩继续领先 [6] - 截至7月17日已有29家科创板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其中20家公司业绩预喜 大全能源业绩增幅最高达344.28% [6] - 科创板开市三年来已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成长性凸显 解禁后有望吸引长线资金入驻 [6] 机构配置与市场流动性提升 - 当前公募基金与陆股通对科创板仍属低配 流通股本偏低是影响机构增配意愿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募基金一季度重仓顺序与流通股本及流通市值大小基本呈正相关 [7] - 解禁后个股流通性提高 将为机构投资者入场提供更好交易条件 进一步打开增配科创板空间 [7] - 科创板做市商制度落地 将提升股票流动性 平抑市场波动 增强市场韧性 有助于消化解禁减持压力并推进板块平稳运行 [7]
交控科技(688015.SH):产品朱雀空管平台是全球首个通过AL3级第三方安全认证的飞行管理平台
格隆汇· 2025-07-30 16:18
业务合作现状 - 目前与万勋科技暂无业务合作 [1] 低空应用重点项目 - 近期重点落地项目集中在轨道巡检、高速巡检、边境边防巡检、湿地林业巡检、河道巡检、政务一体化服务六大方向 [1] 技术优势与产品认证 - 朱雀空管平台是全球首个通过AL3级第三方安全认证的飞行管理平台 [1] - 核心优势为"用系统保障安全"的技术理念 [1] 未来发展方向 - 密切关注低空技术在特种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 [1] - 持续通过生态合作与自主研发方式探索相关技术场景落地 [1]
低空经济如何算好“经济账”?找准场景是关键
上海证券报· 2025-07-25 02:58
低空经济的核心逻辑 - 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逻辑是技术应用必须回归商业本质,算好"经济账"[3] - 低空经济具有双重属性:既是新兴经济形态,又须符合成本效益原则[5] - 经济性体现在用无人机替代人力降低成本,例如婚庆场景用无人机送戒指可提升经济价值[3][4] 产业链关键环节 - 上游需关注企业核心技术壁垒,如同淘金热中的"卖水人"[5] - 中游整机制造需评估技术路线是否符合主流方向及适航取证进度[5] - 下游应用场景需具备清晰商业逻辑和盈利可行性[5] - 三个环节紧密相连决定产业能否健康高效运行[6] 主要应用场景 - 服务人类:如无人机洒农药、高压线巡检等人类难以完成的工作[7] - 物流运输:从送咖啡到运送几百公斤货物,遵循"先货后人"发展路径[7][8] - 载人交通:包括景区直达航线(虹桥机场至莫干山153公里/42分钟)、城市接驳(浦东机场至陆家嘴10分钟)和应急医疗转运[8] 商业化落地方向 - 物流领域:浙江千岛湖区域无人机配送可降低人力成本,海外海岛对eVTOL物流需求显著[9] - 文旅场景:eVTOL厂商重点布局,如景区间直达航线实现区域化安全管理[8] - 短期优先to B场景:农林植保(海外农场无人机使用率高)、电力巡检、应急救援[9] - 中期载物最易落地,载人场景中文旅观光或2-3年内快速实现[9] 产业发展特征 - 低空经济具有产业链长、培育周期久的特点[3] - 当前仍以产品研发和技术突破为主导,需精准细分场景[8] - 万亿级市场潜力已成共识,但产业化路径需探索[3]
研判2025!中国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行业产业链、贸易情况、重点企业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进口量增价跌折射国产突破,出口结构升级驱动全球技术输出[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0 09:38
行业概述 -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是一种综合性列车控制系统,利用电子、通信、计算机和控制技术实现列车自动启动、加速、减速、停车等操作,并实时监测和调整运行状态 [2] - ATC系统包括ATP(列车自动防护)、ATO(列车自动运行)和ATS(列车自动监控)三大子系统 [2]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ATC行业经历四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04年的探索阶段,2004年至2016年的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至2019年的创新阶段,2019年至今的成熟阶段 [4][5][6] - 2004年颁布《CTCS技术规范总则》,确定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的总体架构,按功能划分为4级(CTCS-0级~CTCS-3级) [4] - 2019年京张高铁实现最高时速350千米、GoA2级有司机值守的自动驾驶 [5]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原材料(高强度合金、耐腐蚀材料等)、零部件(芯片、传感器、通信模块等)和软件(操作系统、控制算法等) [8] - 中游为ATC系统集成商,下游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和铁路干线等领域 [8] 行业现状 - 2025年1-5月,中国ATC车载设备进口数量150台,同比增长32.74%,进口金额666.37万元,同比下降73.78%,呈现"量增价跌"现象 [12] - 同期出口数量3834台,同比下降88.33%,出口金额3479.74万元,同比增长4.41%,呈现"量跌价升"现象 [12] - 进口端变化受政策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管理办法》)和技术替代(国产CTCS-3级系统自主化)驱动 [12] - 出口端变化反映结构性升级,技术输出模式从"产品出口"转向"技术授权+本地适配" [12]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中国通号自主研发CTCS-3级列控系统,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7.00亿元,同比增长2.93%,归母净利润5.62亿元,同比下降7.08% [19] - 交控科技自主研发FAO全自动运行系统,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03亿元,同比下降4.73%,研发投入0.60亿元,同比增长9.83% [21] - 外资企业如西门子、阿尔斯通通过技术转让和合资模式参与中国市场 [18]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人工智能、大数据、5G-R等前沿技术融合推动智能化升级,如基于北斗三号的TACS系统进入商业化测试阶段 [23] - 国际化战略:加速布局全球市场,如泰国曼谷地铁项目采用中国全套ATC解决方案,埃及开罗轻轨项目引入中国FAO系统 [24][25] - 产业链协同:形成"5G+ATC+云计算"一体化解决方案,如华为与中国通号联合研发5G-R列控系统 [26]
交控科技郜春海:通过场景驱动、AI赋能共筑低空经济新生态
中国经营报· 2025-06-16 23:06
低空经济核心观点 - 低空经济需整合各环节形成完整价值链,才能构建坚实繁荣的新生态 [1] - AI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催生新生产要素与经济形态,中国凭借后发优势与智能化路径有望开辟独特发展道路 [1] - 全球低空经济规模预计2040年达1.5万亿美元(约10.8万亿元人民币),中国目标2035年达3.5万亿元人民币 [3] 低空经济定义与发展路径 - 低空经济指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可延伸至3000米)空域,以民用航空器活动为牵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核心是释放低空空域作为新型生产要素 [2] - 相比地面交通,低空空域无需大量物理基建,仅需"空中划一条线",显著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 [2] - 美国遵循"自下而上"传统通用航空模式,中国呈现"自上而下"特征,起步即瞄准垂起化、自动化与无人化 [2] AI与低空经济融合 - AI发展呈现通用大模型与垂直大模型双轨并行,中国企业深耕垂直大模型是实现AI价值高效落地的务实选择 [3] - AI赋能低空经济的具体路径包括:数据决策转化(处理无人机采集数据生成可执行决策)、自主路径规划(动态优化航线避开风险区)、多模态垂直大模型开发(如农业无人机识别病虫害匹配喷洒方案) [3] - AI应用需深入业务核心逻辑,仅停留在表层应用是资源浪费 [3] 低空经济产业生态 - 低空经济由四大板块构成:飞行器制造(如eVTOL、无人机)、数字化基础设施(起降场、通导监系统)、空域调度管理(十万架级飞行器自动化调度)、场景化运营服务(物流、巡检、载人) [4] - 当前低空经济"热乱并存":2024年各地规划建设上千个起降点,但运营规则和安全标准尚未统一,导致"敢造飞机不敢飞"困局 [5] - 产业需打通从用户需求、任务智能分配到执行反馈的闭环,形成完整价值链 [5] 低空经济场景演进 - 近期(1~3年):赋能型场景主导,如农林植保(AI精准施药减少30%化学污染)、电力巡检(替代人工高危作业)、隧道检测(无人机深入有毒环境) [5] - 中期(3~5年):物流场景规模化,如城市即时配送(医疗急救物资)、跨境重型运输(深圳试点海鲜15分钟送达,损耗率从12%降至3%) [5] - 远期(8~10年):载人交通革命,从文旅体验起步(如景区短途接驳),逐步扩展至通勤,终极目标飞行汽车进入家庭 [6] 低空经济核心挑战 - 法规细则仍需完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推进多年,但配套法规细则落地仍需过程 [7] - 安全问题:通信、导航、监视技术及防冲突机制需绝对可靠,是大规模商用前提 [8] - 人才缺口:行业亟须高校培养与吸引顶尖人才支撑技术攻坚与产业创新 [8]
交控科技: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7 18:21
分红方案 - 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方案,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3元(含税)[1] - 分配以总股本188,680,742股为基数,共计派发现金红利43,396,570.66元(含税)[1] - 股权登记日、除权(息)日、现金红利发放日等关键日期已确定[1] 分配实施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委托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派发,已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可在红利发放日领取[1] - 未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红利暂由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保管[1] - 公司股东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等5家股东的红利由公司自行发放[2] 税收政策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超过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持股1年以内暂不扣缴[3] - 持股1个月以内税负20%,1个月至1年税负10%[4]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个人股东解禁前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4]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每股0.207元[5] - 香港市场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税后每股0.207元[5] - 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法人股东自行缴纳所得税,税前每股0.23元[6]
交控科技(688015)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5-27 17:45
业绩总结 - 每股现金红利0.23元(含税)[2] - 以总股本188,680,742股为基数,派发现金红利43,396,570.66元(含税)[5][6] 时间安排 - 股权登记日为2025/6/3,除权(息)日和现金红利发放日为2025/6/4[2][7] - 利润分配方案于2025年5月19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3] 股东及税收 - 5名股东红利由公司自行发放[9] - 不同持股情况股东及投资者扣税和实发金额不同[10][11][12]
交控科技(688015) -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5-19 19:46
会议出席情况 - 出席会议股东和代理人42人,所持表决权数量115,221,724,占比61.0670%[2] - 公司在任董事11人、监事3人全部出席会议,总经理和董事会秘书出席,部分高管列席[5] 议案表决情况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议案同意票数115,033,098,比例99.8362%[6] - 202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议案同意票数115,033,098,比例99.8362%[6]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议案同意票数115,026,698,比例99.8307%[7] - 2025年度董事、监事薪酬方案议案同意票数114,951,020,比例99.7650%[7] - 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议案同意票数115,106,098,比例99.8996%[7] - 与北京交通大学日常关联交易预计议案同意票数97,561,241,比例99.8816%[7] - 与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日常关联交易预计议案同意票数83,127,276,比例99.8610%[8] - 与米塔盒子科技有限公司日常关联交易预计议案同意票数54,442,955,比例99.6498%[8]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议案5%以下股东同意票数13,838,627,占比98.6102%[12] - 2025年度董事、监事薪酬方案议案5%以下股东同意票数13,762,949,占比98.0710%[14] - 2025年度财务预算报告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115,033,098,占比99.8362%[12] - 续聘2025年度审计机构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114,957,420,占比99.7706%[12] - 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114,957,420,占比99.7706%[12] - 与北京地铁车辆装备等公司日常关联交易预计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83,127,276,占比99.8610%[11] - 与佳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日常关联交易预计议案普通股同意票数102,653,979,占比99.8139%[11] 股东回避表决情况 - 议案7.01股东北京交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回避表决,所持表决权股份17,544,857股[15] - 议案7.03部分股东回避表决,所持表决权股份60,587,465股[15] - 议案7.02等部分股东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回避表决,所持表决权股份31,978,822股[15] 其他 - 本次股东大会见证律师事务所为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17] - 见证律师为巩晓青律师、秦立男律师[17] - 律师认为公司本次股东大会召集和召开程序等事项符合相关规定,表决结果合法有效[17]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20] - 公告由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布[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