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洛耐(688119)

搜索文档
中钢洛耐:中钢洛耐董事会关于独立董事独立性自查情况的专项意见
2024-04-25 21:20
独立董事情况 - 公司现有三名独立董事,分别为徐恩霞、冯月彬、索亚星[1] - 独立董事自查显示符合独立性要求,与公司及主要股东无利害关系[1] - 董事会核查后认为独立董事符合相关规定对独立性的要求[2]
中钢洛耐:中钢洛耐关于宝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2024-04-25 21:18
财务数据 - 财务公司注册资本68.4亿元[1] - 2023年末资产总额870.04亿元,信贷余额224.08亿元[29] - 2023年末负债总额768.36亿元,吸收存款764.64亿元[29] - 2023年末所有者权益101.68亿元,营收6.10亿元,利润总额5.66亿元[29] - 资本充足率实际值20.72%,流动性比例81.33%[30] - 贷款比例28.36%,集团外负债/资本净额0.19%[30] - 票据承兑余额/资产总额8.95%,不良资产率0.05%[30] - 不良贷款率0.00%[31] 股权结构 -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持股24.32%,马鞍山钢铁持股22.36%[1] - 宝山钢铁持股16.97%,太原钢铁(集团)持股12.58%[1] - 山西太不锈钢持股12.08%,武汉钢铁持股9.48%,马钢(集团)控股持股2.21%[1] 公司管理 - 设有10个部门及2个分公司[11] - 制定20多项内控制度规范信贷业务[16] 其他情况 - 2015年起信息系统安全通过国家三级等级保护验收并定期复评[23] - 2019年起设立党委、纪委,设党委巡察办等职能部门[25]
中钢洛耐(688119)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25 21:1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中钢洛耐,代码为688119[18]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文洋[14]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西苑路1号[14] - 董事会秘书为李旭杰,联系电话0379 - 64209667,电子信箱lixj@lyrg.com.cn[15] - 证券事务代表为方涛,联系电话0379 - 64208540,电子信箱dongban@lyrg.com.cn[15]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址为www.sse.com.cn[17]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17] 利润分配情况 - 公司2023年度拟以总股本为基数分配利润,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2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600万元(含税),占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之比为51.40%[5] 审计报告情况 -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25.12亿元,较2022年减少6.53%[2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03.51万元,较2022年减少69.88%[22]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95.73万元,较2022年减少94.98%[22]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0.74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1.88%[22] - 2023年末总资产56.69亿元,较2022年末减少8.59%[22]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0.0623元,较2022年减少72.88%[24]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27%,较2022年减少7.11个百分点[24] - 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5.42%,较2022年减少0.01个百分点[24] - 2023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030.61万元[28] - 2023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除外)为6.39亿元[30]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251,209.3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53%;归母净利润7,003.5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9.88%;归母扣非净利润895.7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4.98%[3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566,859.95万元,较年初减少8.59%,归属于母公司的净资产307,350.63万元,较年初减少1.88%[34] - 2023年费用化研发投入136,119,241.25元,上年度为146,018,770.97元,变化幅度为-6.78%[63] - 2023年研发投入合计136,119,241.25元,上年度为146,018,770.97元,变化幅度为-6.78%[63] - 2023年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42%,上年度为5.43%,下降0.01个百分点[63]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25.1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53%;营业成本20.7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0%[107][110] - 销售费用6779.9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79%,主要系销售活动差旅费增加[107][108] - 管理费用1.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12%,主要系人工成本及离退休费增加[107][108] - 财务费用1010.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0.82%,主要系利息支出增加及汇兑收益减少[107][108] - 耐火材料行业营业收入24.5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81%;营业成本20.3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23%;毛利率17.10%,较上年减少3.88个百分点[112] - 境内销售营业收入20.4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57%;营业成本17.0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91%;毛利率16.95%,较上年减少4.11个百分点[112] - 境外销售营业收入4.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26%;营业成本3.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10%;毛利率17.86%,较上年减少2.59个百分点[112] - 耐火材料生产量29.61万吨,较上年减少15.60%;销售量39.10万吨,较上年减少35.20%;库存量5.75万吨,较上年减少9.63%[115] - 耐火材料直接材料本期金额11.76亿元,占总成本比例57.74%,较上年同期变动-3.03%[117] - 工程与技术工程服务(材料服务费用)本期金额2.02亿元,占比9.92%,较上年同期增长58.40%[11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6.4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2.83%,关联方销售额2.14亿元,占比7.60%[121]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5.00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2.73%,关联方采购额1.86亿元,占比8.44%[122] - 财务费用同比变动率270.82%,因利息支出增加及汇兑收益减少[1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变动率-100.30%,因应收账款上升、货款回收率低[12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变动率134.05%,因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到期收回[12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变动率-128.38%,因偿还银行贷款及分配股利[12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期末金额47.50万元,占比0.01%,较上期期末变动-99.86%,因银行结构性存款到期收回[128] - 长期借款本期期末金额5.00亿元,占比8.82%,较上期期末变动-33.62%,因本期偿还借款[128] - 公司受限制货币资金期末合计308,899,515.36元,期初合计342,656,197.68元,其中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期末125,282,819.20元,期初151,720,442.82元;保函保证金期末36,616,696.16元,期初43,485,754.86元;司法冻结期末38,000,000.00元,期初38,450,000.00元;定期存款质押和冻结资金期末期初均分别为68,500,000.00元和40,500,000.00元[129] - 公司已质押应收票据期末合计95,968,604.24元,期初合计118,382,494.89元,其中应收票据期末95,968,604.24元,期初55,643,630.66元;应收款项融资期初62,738,864.23元[1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工程总包业务合同额和销售额较去年大幅增长,垃圾焚烧发电用复合材料制品和氧化锆系列制品销售同比大幅增长[36] - 外贸业务全年合同出口额和销售额较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承揽多个国外项目[37] 项目进展情况 - 募投项目“年产1万吨特种碳化硅新材料”项目二期已建成试生产;“年产4万吨高温陶瓷新型复合耐火材料生产线”已点火调试[37] - “年产1万吨金属复合新型耐火材料”项目正在深化设计;“新材料研发中心”项目施工已启动[37] - 自建项目“特种陶瓷用超高温隧道窑”“年产10万吨新型高温功能材料生产线”相继点火投产[37] - 完成“碳材料加工制备技术研究——石墨箱板加工验证线”项目,完成1万吨硅泥浆生产线局部改造[37] 公司运营管理情况 - 公司持续推进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多个运营共享系统实现全覆盖[38] - 公司全年无重大环保事件,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可控[39] - 公司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环保、合规管理体系[39] 产品相关情况 - 公司有8个系列、200多个品种的耐火产品[40] - 耐火材料按外观形状分为定形和不定形耐火制品[40] - 硅质耐火材料用于焦炉、热风炉等内衬[41] - 镁质耐火材料用于重有色冶炼等窑炉内衬[41] - 高铝质耐火材料用于各种高温窑炉内衬[41] - 复合耐火材料用于有色、钢铁等行业[41] - 高纯氧化物耐火材料用于化工、环保等行业[41] - 功能型耐火材料用于钢铁行业钢包和转炉[41] 公司业务模式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定形耐火材料、不定形耐火材料与预制件的销售[45] - 公司技术研发通过4大类研发项目实施,包括纵向、自主、横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6] - 公司形成“创建一个体系、构建两级平台,着力三个面向”的科技创新研发模式[45]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与销售体系[45] - 公司采购配合生产模式运行,根据生产计划和安全库存管理决定采购行为[46] - 公司制定合格供应商管理制度,建立多部门参与、相互制衡的采购控制体系[46] - 公司采购部门负责管理和优化供应商,规范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录[46] - 公司采购商品进入后,由质量管理、生产、技术部门进行检查和检测[46] - 公司可为耐火材料生产和用户提供技术开发、转让、咨询等服务[44] - 公司拥有国家耐火材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通过多项国际先进标准检测能力认证[44]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安全库存备货”生产模式,生产管理部门根据订单和市场需求预判编制生产计划[47] - 公司营销分市场管理和销售业务,有产品直接销售、吨钢结算、工程和技术服务、外协配套产品销售4种销售模式[47][48] 行业情况 - 我国是全球最大耐火材料生产和消费国,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49] - 钢铁工业对耐火材料需求约占市场总需求的60% - 70%[51] - 2023年度全国钢铁产量与2022年基本持平,钢铁用耐火材料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51] - 我国耐火材料主产区河南、辽宁、山东三省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河南、山东为铝硅系耐火材料主产区,辽宁为镁质耐火原料和制品生产基地[134] - 2023年全国耐火材料制品产量2,292.70万吨,同比降低0.36%,其中致密定形耐火制品1,204.73万吨,同比降低4.47%;保温隔热耐火制品75.35万吨,同比增长32.71%;不定形耐火制品1012.62万吨,同比增长3.00%[130][135] - 2023年96家重点耐火材料企业耐火制品产量1,016.66万吨,同比增长0.27%,耐火制品销售总收入612.45亿元,同比增长1.72%,排名前10家企业销售收入347.73亿元,同比增长33.27%[130][135] - 工信部2013年提出推进联合重组、发展高端产品等八项耐火材料产业主要任务[136] - 国家“十四五”规划确立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将加强环保治理,淘汰落后产能[137] 公司技术成果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21项,2023年申报各类科技奖励16项,多项成果获奖[34][35] - 公司是我国耐火材料行业技术等中心,建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52] - 21世纪以来公司围绕多个方向开展研究,取得多项科技成果[52][93] - 公司掌握高温材料节能环保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多项技术达行业先进水平[53] - 冶金功能耐火材料关键服役性能协同提升技术使产品使用寿命较国内外同类产品提高30%以上,在国内外100多家钢厂应用[56] - 新型煤气化装置用自保护关键材料制备及应用集成技术使筒身服役寿命达16000小时[56] - 高温材料节能环保和功能长寿化设计与制备技术在国内外50多家企业广泛应用,2016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6] - 高性能碳化硅材料制备技术产品在全球80个国家100多家铝业公司广泛应用,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6] - 高性能优质硅砖及焦炉热修补技术在国内外100多家企业广泛应用,2012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6] - “COREX竖炉围管用大尺寸异型氮化硅结合碳化硅耐火制品的研制”于2022年经中国金属学会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6] - 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为专有配方或专利技术,并已全面应用在产品中[55] - 气化装置产量提升30%,锥底更换周期由7天缩短为3天[57] - 长寿多复合尖晶石材料使用寿命普遍提高1 - 4倍[57] - 报告期内公司获批国家、省部及市级项目4项[59] - 4项成果通过专家组技术评定,其中国际领先水平2项,国际先进水平2项[59] - 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5项,其中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59] - 发布标准15项,其中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5项,团体标准8项[59] - 新增申请专利123项,新增授权专利92项[5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拥有专利544项[59] - 铝加工高温装置用关键材料技术成果获2009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7] - 超高温功能氧化锆陶瓷材料技术成果获2017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8] - 报告期内本年新增知识产权申请数126个、获得数110个,累计申请数977个、获得数608个[60] 研发项目情况 - 含碳耐火材料与钢液中夹杂物电化学作用机制及调控项目预计总投资3,050,000元,本期投入681,774.83元,累计投入1,384,668.52元[66] - 节能近红外陶瓷涂层耐火材料设计、制备及服役行为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2,100,000元,本期投入560,206.53元,累计投入1,924,413.16元[66] - 高品质高温合金冶炼用长寿命无污染陶瓷坩埚的制备与应用项目预计总投资7,300,000元,本期投入1,802,020.44元,累计投入3,4
中钢洛耐:中钢洛耐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
2024-04-25 21:18
业绩与分红 - 2022年度派1.35亿元现金红利,占净利润58.05%[7] - 2023年度预计派3600万元,占净利润51.40%[7] 未来策略 - 制定2024年“提质增效重回报”方案[1] - 构建统一营销体系[2] - 建设一体化经营智慧管控系统[3] - 健全人才“引育用留”机制[4] - 修订完善相关制度[5] 投资者关系 - 2023年召开3次业绩说明会,开展3次调研[8] - 2024年统筹业绩与回报平衡,组织相关活动[7][8]
中钢洛耐:中钢洛耐信息披露管理制度
2024-04-25 21:18
信息披露时间 - 年度报告应在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披露[12] - 中期报告应在会计年度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披露[13] - 季度报告应在会计年度第3、9个月结束后1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13] 报告内容 - 年度报告需记载公司基本情况、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等内容[8] - 中期报告需记载公司基本情况、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等内容[10] - 季度报告需记载公司基本情况、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等内容[11] 重大信息 - 任一股东所持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被质押等情况属于重大信息[17] - 公司预计经营业绩发生亏损或大幅变动应及时进行业绩预告[14] - 定期报告中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董事会应作专项说明[15] 股东及相关人员义务 - 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等应承担相应信息来源义务[3] - 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其持股或控股权情况变化需告知公司并配合披露[23] - 任一股东所持公司5%以上股份被质押、冻结等情况需告知公司并配合披露[23] - 通过接受委托或信托等方式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应告知委托人情况并配合披露[25] 其他人员义务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应报送公司关联人名单及关联关系说明[25] 报送要求 - 信息披露公告文稿和相关备查文件自披露当日起三个工作日内报送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23] - 对上交所豁免披露的信息,公司应在向上交所报备起三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备案[23] 信息披露流程 - 重大信息报告后,董事会秘书评估需披露则组织起草文件初稿交董事长审定[27] - 定期报告由总经理等组织编制草案,经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讨论后提请董事会审议[30] - 临时报告涉及重大事项需按规定提请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审议[32] 宣传文件管理 - 公司对外宣传文件初稿应交董事会秘书审核,发布前需书面同意[33] 责任人 - 董事长为信息披露工作第一责任人,董事会秘书为主要责任人[35] - 各部门和下属公司负责人是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和报告第一责任人[47] 保密与内控 - 公司发生重大事件,保密密级属机密,需与内幕信息知情人员签保密协议[43] - 公司建立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45] - 公司实行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机构监督内控执行并向审计委员会报告[45] 档案管理 - 董事会办公室负责信息披露相关文件、资料的档案管理[50] - 董事会办公室保管信息披露相关记录、文件和资料,期限十年[51] 审核与报告 - 董事会办公室对信息披露文件初步审核,重大事件及时报告董事会秘书和上交所[54] 责任承担 - 公司董监高及相关负责人对信息披露负责,董事长等对临时报告和财务报告承担主要责任[53] - 失职导致信息披露违规,责任人将受处分并可能被要求赔偿[53] - 信息披露涉嫌违法按《证券法》等处罚,处分情况及时报告上交所[53] 定义 - “及时”指自起算日或触及披露时点的两个交易日内[56] - “关联交易”指公司或控股子公司与关联人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56] - “指定媒体”指中国证监会指定的报刊和网站[57] 制度实施 - 持股5%以上股东、实际控制人信息披露事务参照本制度[57] - 本制度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实施,由董事会负责修改和解释[57]
中钢洛耐:中钢洛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审计报告
2024-04-25 21:18
审计相关 - 审计报告认为公司2023年12月31日合并及公司财务报表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4] - 收入确认被认定为2023年关键审计事项,注册会计师认为管理层对营业收入确认判断合理[7] - 审计报告日期为2024年4月25日[17] 财务数据 - 2023年末资产总计56.69亿元,较2022年末下降8.57%;负债合计25.37亿元,较2022年末下降15.77%;股东权益合计31.31亿元,较2022年末下降1.81%[19][22] - 2023年营业总收入25.12亿元,同比下降6.53%;净利润7984.92万元,同比下降68.04%[23]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0.76万元,同比下降100.30%;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9亿元,同比增长134.01%;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30亿元,同比下降128.40%[25] 会计政策与核算 - 公司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以12个月作为营业周期,境内子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46][48][49]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有不同分类和计量方式,公司按条件进行抵销或分别列示[72][77][81]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盘存制度为永续盘存制[90][91][92] 税务政策 - 增值税应税收入按13%、9%、6%税率计算销项税,企业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的15%、20%计缴[177] - 公司2022 - 2024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180] - 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高新技术企业新购置设备、器具可一次性税前扣除并按100%税前加计扣除,公司及部分下属公司享受此政策[182] 资产情况 - 2023年末货币资金合计2,078,932,246.78元,较年初有所减少;所有权受限货币资金为308,899,515.36元[184] - 2023年末应收票据小计316,002,458.99元,较年初减少;应收账款小计1,091,856,091.52元,较年初增加[186][191] - 2023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474,961.25元,年初为350,790,933.51元[187] 坏账准备 - 2023年末应收票据坏账准备为2,045,550.51元,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为136,254,500.43元[186][191] - 本年计提坏账准备20,005,286.94元,本年核销3,260,919.18元[198] - 新疆五鑫铜业等多家公司因债务重组、产品质量问题、企业注销等原因核销货款[199]
中钢洛耐:中钢洛耐2023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024-04-25 21:18
业绩总结 - 2023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4][5]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和营收占比均为100%[8] 内部控制 - 内控缺陷认定标准与以前年度一致[13] - 报告期无财报内控重大、重要和一般缺陷[16] - 报告期未发现非财报内控重大和重要缺陷[16] 未来展望 - 2024年强化内控意识,深化体系建设[18] - 2024年规范制度执行,强化监督检查[18]
中钢洛耐:中钢洛耐2023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徐殿利-已届满离任)
2024-04-25 21:18
会议情况 - 2023 年独立董事应出席各类会议,均全部出席[4] - 审计等各委员会会议对相关事项进行审议研究[4] 人员变动 - 2023 年 12 月董事会换届后独立董事不再任职[3] - 独立董事徐殿利于 2023 年 12 月 21 日届满离任[12] 其他事项 - 2023 年聘任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为审计机构[8] - 报告期内无收购、会计政策等变更情形[7][9][10]
中钢洛耐:中钢洛耐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
2024-04-25 21:18
内幕信息界定 - 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超公司资产总额30%等属内幕信息[2] - 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股东或实控人情况变化属内幕信息[3] - 公司董监高变动属内幕信息[2] 管理责任 - 内幕信息管理由董事会领导,董事长为主要责任人[4] - 各部门负责人为内幕信息登记管理主要责任人[12] 信息报送 - 重大资产重组等向交易所报送文件并报备档案[5] - 特定事项报送知情人含多类人员[6] - 相关主体研究重大事项填知情人档案[7] 档案要求 - 知情人档案含姓名、知悉时间等内容[9] - 行政管理接触内幕信息按要求登记[10] 时间要求 - 内幕信息公开后5个交易日提交档案和备忘录[11] - 筹划重组首次披露时报送档案[11] - 有重大变化补充提交档案[11] 其他规定 - 重大事项制作《重大事项进程备忘录》[10] - 对外报道涉内幕信息资料经董秘审核[12] - 发现违规2个工作日报送情况及结果[13] - 资料保存期限为十年[13] - 违规者视情节处罚追责[13] - 制度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实施并解释[13]
中钢洛耐: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中钢洛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核查报告
2024-04-25 21:18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22,500万股A股,发行价5.0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1,138,500,000元,净额1,054,091,581元[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855,282,935.98元[4] - 2022年7月22日,用95,794,192.38元募集资金置换自筹资金[10] - 2022年7月22日,同意用最高不超4亿元超募和4亿元闲置资金现金管理[12] - 2023年7月21日,同意用最高不超4亿元超募和1亿元闲置资金现金管理[1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有5个募集资金专户及1个专用结算账户[7] 募投项目情况 - 2023年度募投项目实际使用资金详见《对照表》[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募投项目未发生变更[22] - 年产9万吨新型耐火材料项目承诺投资3亿,累计投入1.36亿,进度45.43%[34] - 新材料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1.5亿,累计投入0.11亿,进度7.08%[34] - 年产1万吨特种碳化硅新材料项目承诺投资0.8亿,累计投入0.8亿,进度100.02%,2023年产值约1.03亿[35] - 年产1万吨金属复合新型耐火材料项目承诺投资0.7亿,累计投入0.04亿,进度0.58%[35] 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使用与管理合法有效,无违规[23] -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认为专项报告如实反映募集资金情况[24][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保荐机构认为募集资金存放和使用合规[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