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立新材(688269)

搜索文档
凯立新材(688269) - 2023 Q2 - 季度财报
2023-08-29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实际控制人为陕西省财政厅[12] - 公司中文简称为凯立新材,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代码为688269[16][19] 报告相关声明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公司负责人张之翔、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世红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孙小鹏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7]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7] - 本报告中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5] 公司合规情况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利润分配与公积金转增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不适用[5] - 2023年半年度每10股送红股数、派息数、转增数均不适用[133] 公司治理情况 - 公司不存在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5]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7] - 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架构,有监督管理和汇报沟通机制[51] 风险提示与应对 - 公司已在报告中详细阐述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可查阅“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五、风险因素”部分内容[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1 - 6月营业收入为969,614,891.4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49%[21] - 2023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1,135,965.75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8.92%[21] - 2023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8,781,432.63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9.81%[21] - 2023年1 - 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440,443.1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46%[21] - 2023年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67,916,771.20元,较上年度末减少0.20%[21] - 2023年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337,119,750.91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2.56%[21] - 2023年1 - 6月基本每股收益为0.70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28.57%[21] - 2023年1 - 6月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11%,较上年同期减少5.29个百分点[21] - 2023年1 - 6月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57%,较上年同期减少0.45个百分点[21]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除外)为2629961.86元,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4885.17元,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135191.94元,所得税影响额为415505.85元,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354533.12元[24] - 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24,881,814.54元,上年同期为25,537,152.80元,变化幅度为-2.57%;研发投入合计24,881,814.54元,上年同期为25,537,152.80元,变化幅度为-2.57%[62]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为2.57%,上年同期为3.02%,减少0.45个百分点[63] - 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96,961.49万元,同比增长14.49% [9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13.60万元,同比下降28.92% [9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44.04万元,同比增长6.46% [94] - 报告期公司研发投入2,488.18万元 [97]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93,544.16万元,同比增长11.9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113.60万元,同比下降28.92%[107] - 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4,265.30%,因报告期银行贷款资金占用时间长致利息增加[10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 -338.34%,因项目建设投资进程快,固定资产投资支付增加3,813.92万元[109] - 营业收入969,614,891.40元,同比增长14.49%;营业成本821,831,601.54元,同比增长25.81%[110] - 货币资金期末数218,573,703.20元,占总资产16.35%,较上年期末下降52.52%,因归还借款和项目投资[112] - 应收票据期末数69,207,626.07元,占总资产5.18%,较上年期末增长34.55%,因收入增加票据增多[112] - 应收账款期末数121,158,716.31元,占总资产9.06%,较上年期末增长48.61%,因营业收入增长[112] - 固定资产期末数234,276,019.94元,占总资产17.52%,较上年期末增长124.92%,因项目工程转固[112] - 短期借款期末数140,300,000.00元,占总资产10.49%,较上年期末下降41.66%,因归还银行贷款[112] - 递延所得税负债从344,597.53降至217,111.27,降幅37.00%,主要因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减少[113] - 银行存款中33万元因法院冻结使用受限[113] - 报告期投资额123万元,上年同期1,113万元,变动幅度-87.61%[116]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数72,598,800.55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297,139.59元,期末数64,301,660.96元[121]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数46,950,986.81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16,447.23元,期末数46,334,539.58元[1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半年度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4.49%,基础化工、化工新材料和农药领域收入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9.13%、17.28%和22.12%[22] - 2023年半年度均相贵金属催化剂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28.31%,带动主营收入增长12.79%[22] - 2023年1 - 6月公司贵金属催化剂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90.31%[22] - 主营业务中基础化工、化工新材料和农药领域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9.13%、17.28%和22.12% [94] - 均相贵金属催化剂销量同比增长28.31%,带动主营收入增长12.79% [94] - 催化应用技术研发推广和服务实现技术收入2,044.82万元,同比增长219.11% [96] 行业市场规模数据 - 2021年我国精细化工市场规模已超5.5万亿元,产值有望在2027年超11万亿元[29] - 2022年我国石化行业营业收入达到16.56万亿元,同比增长14.40%,利润总额约1.2万亿元,化工投资连续两年保持近20%的增长水平[29] - 预计2030年全球催化剂市场规模将达到575亿美元[29] - 我国计划到2025年将精细化工率提高到55%[31] - 2021年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约1771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2586亿美元;2022年中国化学原料药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0%,营业收入为5319亿元[31] - 2025年全球化工新材料市场规模预计达4800亿美元,2019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值约6000亿元,2025年有望接近1.5万亿元[32] - 2021年全国1584家规模以上印染企业营业收入2949.87亿元,同比增长15.06%,中国染料年产量83.50万吨[33] - 2015 - 2021年我国食品添加剂主要品种总产量从996万吨增长到1484.07万吨,年复合增长率6.87%;销售额从978亿元增长到1399.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15%[34] - 2020年国内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3400.2亿元,2022年零售总额3935.6亿元,Euromonitor预计2027年达7288亿元,2023 - 2027年复合增长率5.91%[35] - 到2035年燃料电池系统产能为150万台套/年,2020 - 2025年氢能源比例4.00%,产业市值10000.00亿元,加氢站200座,固定式电源/电站0.1万座;2026 - 2035年氢能源比例5.90%,产业市值50000.00亿元,加氢站1500座,固定式电源/电站0.5万座;2036 - 2050年氢能源比例10.00%,产业市值120000.00亿元,加氢站10000座,固定式电源/电站2万座[38] - 2022年全球甲醛产能达到8044.15万吨,中国占全球甲醛产能的50%以上,铁钼催化剂消耗量约为4000t/a且完全国外垄断[79] 公司业务相关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贵金属催化剂研发与生产等业务,致力于打造我国催化材料和催化技术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基地和领先者[39] - 公司贵金属催化剂产品达数百种,按制备工艺和规格分类共计430余种[40] - 公司大多数贵金属催化剂产品生产时间在一周以内[40] - 公司构建了“催化剂销售 + 催化剂加工 + 催化技术服务”的合作模式[40] - 公司废旧催化剂回收业务与部分客户形成循环合作模式,通过贵金属高温富集技术提升回收率和回收效能[43] - 公司通过首发上市募集资金和多途径融资,投资新建贵金属循环加工项目,扩大废旧贵金属回收产能[43] - 公司相关产品及服务主要以直销方式提供,目前客户主要分布于医药、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同时拓展基础化工、环保、新能源等领域[44] - 公司向客户销售催化剂时,贵金属催化剂定价考虑金属成本等因素,贵金属成本等于产品中贵金属数量乘以参考中国金属资讯网平均单价确定的单价[44] - 公司贵金属催化剂加工服务分来料加工和垫料加工两种模式[45] - 公司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工艺技术解决方案并收取费用[47] - 公司采购模式为定期采购和实时采购结合,贵金属采购采取询价、比价模式[47] - 公司载体采购由技术中心选型,物资部商务洽谈采购,供应较稳定[48] - 公司设备根据价值大小采取议价或招标形式采购[49] - 公司生产模式是市场部提交需求单,生产管理部门确定工艺下达任务单[49] - 公司研发模式以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50]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员工凝聚力和归属感[52] - 公司围绕“催化制备和催化应用技术”核心,促进多领域高质量发展[52] - 公司开发了数百种催化剂及相关催化合成/反应工艺技术,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88] - 公司建成多个国家、省市研究平台,形成完整产业链和全方位研究发展模式[88] -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聘请以院士为核心的指导团队[88] - 公司注重人才培养,建立完善人才机制,核心管理及技术人员保持稳定[90] - 公司具备本地化客户服务机制,能提供全流程、一体化业务和定制服务[91] 公司技术研发情况 - 多相贵金属催化剂制备技术可控制贵金属粒子尺寸范围为1 - 50nm,高含量贵金属催化剂负载技术最高可制备含量60%的铂炭催化剂,贵金属粒子为10纳米以下[54] - 均相催化剂制备技术可将关键杂质控制到10ppm以下,催化剂纯度高达99.5%以上[55] - 均相和手性催化剂制备技术具备百公斤级与克级产品同等物化指标的高效绿色规模化生产能力[56] - 贵金属回收、分离提纯技术涵盖钯、铂、钌、铑、铱、金等贵金属回收提纯[56] - 催化合成技术形成高选择性脱氯、高效氢甲酰化反应、高效催化加氢等技术[57] - 连续催化技术经过十余年研究创新,形成固定床连续化催化工艺技术包[57] - 环保催化技术开发出系列湿法催化氧化处理工业有机废水催化剂及技术和系列催化燃烧处理废气催化剂及技术[59] - 非贵金属催化剂研发涉及铜、镍、钴、钛等金属为主活性成分的催化剂[59] - 部分包覆镍和载体镍催化剂通过下游客户实验室和工业化验证[59] - 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27个、实用新型专利16个、外观设计专利2个[61] - 报告期内发明专利申请数和获得数均为24个,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和获得数均为2个,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其他申请数和获得数均为0个,合计申请数和获得数均为26个[61] - 功能介孔碳负载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280万元,本期投入25.71万元,累计投入212.07万元[66] - 单原子锂催化剂研发预计总投资规模450万元,本期投入19.32万元,累计投入301.85万元[66] - 新型有机液体储氢体系研发及产业化预计总投资规模330万元,本期投入9.78万元,累计投入154.30万元[66] - 氯化氢单程转化率>92%,催化剂寿命不低于2.5年[68] - 精细化工用连续催化加氢技术开发投入1000.00,占比40.75%,已完成部分项目工艺包编制进入工业化设计阶段,硝基还原防脱卤反应原料转化率100%,脱卤控制在0.1%以下[68] - 高性能烷烃脱氢铂系催化剂研发投入2000.00,占比41.01%,催化剂性能不低于进口,处于中试放大阶段,未来市场需求量有望达1400吨/年[69] - PVC用高性能铜系催化剂研发与应用投入1000.00,占比41.99%,在乙炔空速20h - 1、温度110 - 180℃条件下,乙炔转化率≥97%,选择性≥96%,使用寿命超8000h[69] - 高性能铜系催化剂研发与应用投入1200.00,占比24.77%,部分型号催化剂批量试产,目标围绕加氢等催化剂进行产业化研究[69] - 高性能
凯立新材(688269)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4-28 00:00
营业收入相关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94,523,598.30元,同比增长57.61%[2]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494,523,598.30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313,763,533.45元大幅增加[12]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43,412,744.30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310,714,329.91元增长42.71%[24] 净利润相关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259,946.58元,同比减少25.77%[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629,434.53元,同比减少26.69%[2]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4126.00万元,2022年同期为5558.47万元[13]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38,195,590.91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55,185,440.39元下降30.79%[25]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相关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12,997,488.09元,同比减少2,906.47%[2]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13亿元,2022年同期为402.63万元[17] - 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80,163,846.38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 -7,790,977.21元[2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相关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17%,较上年减少2.22个百分点[3] 研发投入相关 - 研发投入13,542,325.31元,同比增长18.17%,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74%,较上年减少0.91个百分点[3] 资产与所有者权益相关 - 总资产1,530,057,133.64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010,697,504.52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21%[3] - 2023年第一季度末非流动资产合计382,878,919.33元,较上一时期的362,429,392.05元增长5.64%[21] - 2023年第一季度末所有者权益988,110,015.75元,较上一时期的950,319,952.52元增长4%[22]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30,512.05元[4] 股东信息相关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3069人[6]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持股33,600,000股,持股比例25.71%,为第一大股东[6] 货币资金相关 - 2023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301,292,707.00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60,316,208.73元有所下降[9] - 2023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2.23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4.20亿元[20] 应收账款相关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197,933,165.03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1,528,799.60元大幅增加[9] 存货相关 - 2023年3月31日存货为312,273,267.44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52,770,647.82元有所减少[10] 固定资产相关 - 2023年3月31日固定资产为231,071,230.75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4,161,391.27元大幅增加[10] 在建工程相关 - 2023年3月31日在建工程为176,774,806.53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71,873,164.10元有所减少[10] 流动负债相关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为419,413,436.74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60,086,023.80元有所减少[11] 营业总成本相关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445,495,296.79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247,801,255.44元大幅增加[12] 利息费用相关 - 2023年第一季度利息费用为1,502,517.64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647,147.36元有所增加[12] 其他收益相关 - 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收益为718,468.05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585,404.47元有所增加[12] 信用减值损失相关 - 2023年第一季度信用减值损失为361.28万元,2022年同期为275.04万元[13] - 2023年第一季度信用减值损失 -6,457,418.30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 -3,139,385.28元下降105.69%[25] 营业利润相关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4613.40万元,2022年同期为6404.07万元[13]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相关 - 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 - 40.55万元,2022年同期为 - 17.06万元[13] 基本每股收益相关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32元/股,2022年同期为0.43元/股[14]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29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0.42元[25]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相关 - 2023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71亿元,2022年同期为2.26亿元[16]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相关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484.62万元,2022年同期为 - 7263.64万元[17] - 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6,153,397.20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 -52,786,007.80元[27]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相关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50.50万元,2022年同期为2780.51万元[18]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505,037.49元,上年同期为27,805,055.87元[28] 财务费用相关 - 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费用477,308.08元,2022年第一季度为 -75,587.74元[24]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现金相关 - 2023年第一季度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现金为1,505,037.49元,上年同期为638,804.13元[28]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相关 - 2023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505,037.49元,上年同期为20,194,944.13元[28]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相关 - 2023年第一季度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 - 4,728.15元,上年同期为 - 15,496.70元[28]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相关 - 2023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197,827,009.22元,上年同期为 - 32,787,425.84元[28]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相关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20,379,880.64元,上年同期为346,273,037.03元[28]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相关 - 2023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22,552,871.42元,上年同期为313,485,611.19元[28] 负债相关 - 2023年第一季度末负债合计430,168,099.88元,较上一时期的470,523,750.86元下降8.58%[22]
凯立新材(688269)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3-25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为688269[12]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00元(含税),总计拟派发现金红利9,149.28万元(含税)[5]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188,220.32万元,同比增长18.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110.69万元,同比增长36.02%[14] - 公司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69元,同比增长19.0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62%,较上年下降2.39个百分点[14]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贵金属催化剂的研发与生产、催化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废旧贵金属催化剂的回收及再加工等业务[21] - 公司贵金属催化剂产品达数百种,主要以铂、钯、钌、铑、铱、金等为催化活性组分,共计400余种[21] 公司研发情况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达5711.99万元,新增获得专利28个[19] - 公司在研项目中涉及到介孔碳载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旨在实现介孔碳载贵金属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产业化[38] - 公司还在研发单原子钯催化剂,旨在研发出以单原子或团簇形式稳定存在的催化剂,大幅提高催化剂中有效催化作用的钯金属粒子比率[40] 公司市场前景 -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催化材料在化学工业、医药领域、环保和能源等领域应用广泛[27] - 公司是我国精细化工领域具有技术优势的贵金属催化材料生产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基础化工、环保、新能源等领域[29]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建立了较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确保公司稳定、健康、持续发展[195] - 公司董事会建立了审计委员会、战略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高了重大投资决策的效益和质量[196]
凯立新材(68826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2-0331-0409
2022-11-19 11:10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型为业绩说明会和电话交流会 [1] - 参与单位包括天风证券、中信证券等多家机构 [1] - 活动时间为2022年3月31日至4月9日 [1] - 公司接待人员有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王世红、证券事务代表石婧文和曹渤杨 [1] 公司业务与合作情况 - 公司是国内精细化工领域有技术优势的贵金属催化剂生产及催化应用技术研发企业,产品及服务应用于精细化工、基础化工、环保新能源等领域,与下游客户合作良好 [2] - 公司贵金属催化剂产品达数百种,钯炭催化剂应用于HIV药利托那韦 [2] 研发成果与项目进展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5060.01万元,新增专利26个(发明专利25个),累计专利91个(发明专利76个),主持或参与起草修订贵金属催化剂相关国家标准8项、行业及团体标准32项 [3] - PVC无汞催化剂完成万吨级工业试用,正进行更大规模试用;PDH处于在研中试放大/批量试产阶段;氢能应用相关项目“新型有机液体储氢体系研发及产业化”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铂炭催化剂”处于中试放大阶段;非贵金属催化剂项目“PVC用高性能铜系催化剂的研发与应用”处于中试放大/批量试产阶段,“高性能镍系催化剂研发与应用”处于小试试验/中试放大阶段 [3] - 高性能烷烃脱氢铂系催化剂研发项目处于中试放大、批量试产阶段 [6] - 公司在储氢方面布局的“新型有机液体储氢体系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处于中试放大阶段 [6] 财务情况 - 报告期内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54.34%,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增长46.07%,现金流出增长48.03%,现金流量净额增长4.23%,现金流量净额同期增长率低于利润增长率主要因四季度货款未到回收期及结算方式差异 [3][4] - 贵金属价格上涨使催化剂产品营业成本上涨,主要原材料钯采购均价持平,铑和三氯化钌采购均价上涨明显 [4] 产品销售与市场情况 - 均相催化剂销量和收入增长因公司加大开发力度、产品性能优化,平均单价下滑因产品结构变化,同类产品单价未下滑,且在基础化工领域有应用 [4] - 公司催化剂产品在精细化工领域积淀深厚,主营业务收入中,医药领域占比63.69%、收入增长44.35%,化工新材料领域占比15.69%、收入增长88.7%,基础化工领域占比从2020年的4.93%提升至10.05%、收入增长213.8% [4] 行业趋势与政策影响 - PVC企业无汞化替换是行业环保共识,虽无政策强制,但PVC无汞化是趋势 [5] - PVC无汞催化剂工艺技术不涉及工艺包替换 [5] 其他问题解答 - 基础化工产品更换周期与下游客户工艺相关,较少出现一年有销售一年无销售的情况 [5] - 存在新客户与公司合作初期选择加工模式的情况 [5] - 医药领域增速是多品种共同增长实现 [5] - 目前厂区产能无法满足无汞催化剂放量,需铜川凯立募投项目落地达产后实现 [5] - 公司采购频次高,钯采购均价较上年同期无明显增长,通过与供应商合作保障了原料供应和生产经营 [6] - 单位加工费对客户成本影响不大,影响最大的是贵金属原材料成本 [6] - 氢燃料电池铂系催化剂是多相催化剂产品 [6] - 客户验证核心关键是技术,样品性能满足要求客户才会配合下一步验证 [6] - 基础化工客户验证一般要经历小试、中试放大、工业化测线、工业化应用过程 [6] - 载体对催化剂性能关键,与复旦大学合作研究高性能载体制备技术,若成功将提高催化剂性能并量产推广 [6][7] - 公司回收贵金属物料目前湿法技术使用更多 [7] - 公司为客户提供催化剂加工服务时,贵金属原料作为周转材料不参与交易定价,不影响存货周转材料部分收益和利润 [7]
凯立新材(688269)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2-0509-0609
2022-11-17 22:26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和电话交流会 [1]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天风证券、海通证券等多家机构 [1][2] - 活动时间为2022年05月09日至2022年06月09日,地点为说明会、电话交流会 [2] - 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张之翔、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王世红、证券事务代表石婧文和曹渤杨 [2] 公司业绩与产品情况 利润增长原因 - 2022年一季度利润增长主要系销量增长及产品结构变化,产品分布于精细化工、基础化工和环保新能源领域 [3] 新产品突破 - 2021年度新产品涉及多个领域,不限于医药单一领域 [3] - PVC无汞催化剂已完成万吨级工业试用,性能良好,正在进行工业应用推广 [3][4][8][9] - 氢燃料电池用催化剂尚处于中试放大,部分型号可批量试产阶段,未进入市场推广 [4] 客户开发周期 - 从前瞻性研发布局到工业生产应用需投入几年时间,不考虑前期研发,从提供样品到形成稳定订单周期与下游客户配合节奏和催化剂替换周期相关 [3][5] 存货变化 - 2022年一季度存货金额较上年同期增长31.72%,较上年四季度环比增加35.14%,因业务发展、销量增加带动产量增长 [5] 业务毛利率与收入占比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51.05%,净利润增长54.34%,销量增长34.43% [6] - 催化剂加工业务毛利较上年同期降低4%,加工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2.26%,但加工收入总额增长19.98% [6] 2022年一季度经营业绩 - 营收和去年同期基本一致,但净利润增幅较大,原因是产品销量增加、产品结构变化、新产品投放市场以及技术收入增加 [6] 基础化工应用突破 - 基础化工领域作为新拓展领域,一季度各类产品有所推广 [6] 各领域营收情况 - 一季度精细化工、基础化工、环保新能源等领域整体销量增长,各领域营收占比结构较上年同期未发生重大变化 [9] 公司研发与技术实力 - 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投入5,060.01万元,2021年新增获得专利26个,其中发明专利25个,累计获得专利91个,其中发明专利76个 [4] - 主持、参与起草或修订已发布实施的贵金属催化剂相关的国家标准8项,行业及团体标准32项 [4] 公司激励措施 - 股权激励较为充分,持有公司股份的员工覆盖技术、生产、市场和管理骨干 [5] - 设计有科学的薪酬体系,实行职级和专业双向提升通道 [5] - 营造激励为主的研发氛围,支持科研一线,做好长短布局并对长期目标给予专项激励 [5] 公司原材料供应 - 贵金属市场流通现货一部分来自进口或矿产,一部分来自回收,都能满足公司生产 [7] - 短期内,疫情物流管控和俄乌战争对原材料供应有影响,但未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7] - 公司业务分为销售和加工,加工业务原料循环再利用,受影响小;销售业务前五大供应商主要集中在回收生产企业,货源相对稳定 [7] 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精细化工领域 - 依托技术优势,扩大产品在医药、农药等领域应用,提升产能和产品性能,实现国产化替代,研发绿色环保催化技术 [7] 基础化工领域 - 瞄准国内需求和发展趋势,围绕多种催化剂产品进行产业化制造,形成全流程生产线,提供配套技术服务 [8] 环保新能源领域 - 围绕工业废水废气处理和民用空气净化需求进行研究开发,研发氢燃料电池催化剂和化学储运氢能技术,围绕CO2利用、光催化等研发专用催化材料和技术 [8] 其他业务相关 低含量贵金属催化剂 - 产品既包含新产品也包含减量研究的同类产品,应用于精细化工、基础化工等领域 [8] 参股协同 - 参股西安优耐特容器制造有限公司,优耐特可为公司提供催化剂制备设备,增资有利于摆脱进口替代束缚,促进与客户合作 [9] 介入特定市场 - 对于含有国外工艺包技术的催化剂市场,公司需产品性能达标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以介入合作 [9] 市场布局 - 公司深耕精细化工领域,拓展基础化工和环保新能源领域,汽车产业相关布局集中在氢能应用方向 [9][10]
凯立新材(688269)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9 00:00
□是 √否 2022 年第三季度报告 证券代码:688269 证券简称:凯立新材 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第三季度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 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是否经审计 一、 主要财务数据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 13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项目 本报告期 本报告期 比上年同 期增减变 动幅度(%) 年初至报告期末 年初至报告期 末比上年同期 增减变动幅度 (%) 营业收入 452,680,755.26 -11.34 1,299,544,702.85 6.2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 46,902,377.15 8.13 175,119,880.76 38.7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 ...
凯立新材(688269)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6 00:00
2022 年半年度报告 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半年度报告 1 / 197 2022 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本 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五、风险因素"部分内容。 三、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四、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公司代码:688269 公司简称:凯立新材 五、公司负责人张之翔、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世红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孙小鹏 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2年半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 每股转增0.4股,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股本93,360,000股, 若以此为基数测算,公 ...
凯立新材(688269)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30 00:00
2022 年第一季度报告 证券代码:688269 证券简称:凯立新材 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第一季度报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 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报表 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是否经审计 □是 √否 一、 主要财务数据 2022 年第一季度报告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 6.39 | 减少 | 1.93 | 个百 | | --- | --- | --- | --- | --- | --- | | | | | | | 分点 | | 研发投入合计 | | 11,460,520.14 | | | 6.54 |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 | | 增加 | 0.30 | 个百 | | (%) | | 3.65 | | | 分点 ...
凯立新材(688269)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3-31 00:00
2021 年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269 公司简称:凯立新材 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 1 / 259 2021 年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三、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本 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四、风险因素"部分内容。 四、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五、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六、 公司负责人张之翔、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世红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崔明惠 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七、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1年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 红利10.00元(含税)。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9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