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诺禾致源(688315)
icon
搜索文档
诺禾致源: 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3 19:23
股东权益变动基本情况 - 北京致源禾谷投资管理中心通过集中竞价减持2077773股占总股本050% 通过大宗交易减持2179000股占总股本052% 持股比例从1132%降至1030% [2] - 北京诺禾禾谷投资管理中心通过集中竞价减持217488股占总股本005% 持股比例从302%降至297% [3] - 一致行动人李瑞强持股数量维持214810148股 持股比例保持5161% [2] - 三方合计持股比例从6595%降至6487% 累计减少108个百分点 [1][2] 权益变动具体细节 - 权益变动时间区间为2025年4月21日至2025年6月3日 [2] - 变动方式包含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两种方式 [2][3] - 本次变动未违反已作出的承诺、意向、计划 [1] - 变动不触及强制要约收购义务 [1][3] 信息披露义务人构成 - 信息披露义务人包含北京致源禾谷投资管理中心(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5059215524R)[1] - 北京诺禾禾谷投资管理中心(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8344277089C)[1] - 一致行动人李瑞强 [1] - 三方构成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关系 [1]
诺禾致源: 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3 19:12
分红方案 - 公司实施差异化分红送转方案,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5元(含税)[1][2] - 分红总金额为20,252,926.60元(含税),实际参与分配的股份数为405,058,532股[2] - 公司总股本为416,200,000股,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11,141,468股后参与分配[2] 除权除息计算 - 除权(息)参考价格计算公式为(前收盘价格-现金红利)÷(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2] - 虚拟分派的现金红利约为0.0487元/股,除权(息)参考价格=前收盘价格-0.0487元/股[3] - 本次仅进行现金分红,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和送红股,流通股份变动比例为0[2] 分红实施安排 - 股权登记日、除权(息)日、现金红利发放日未明确具体日期[1][3]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派发,未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红利暂由其保管[3]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不参与利润分配[3] 税务处理 - 自然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持股超过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持股1年以内暂不扣缴[4]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税后每股实际派发0.045元[5] - 沪股通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代缴所得税,税后每股实际派发0.045元[5] - 其他法人股东及机构投资者自行申报缴纳所得税,税前每股派发0.05元[6] 股东咨询 - 关于权益分派的咨询联系部门为证券办公室,联系电话010-82837801-889[6]
诺禾致源(688315) - 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2025-06-03 18:47
权益变动 - 权益变动前股东合计持股65.95%,后为64.87%[2] - 致源禾谷变动前持股11.32%,后为10.30%[6] - 诺禾禾谷变动前持股3.02%,后为2.97%[6] - 李瑞强持股51.61%未变[6] 减持情况 - 致源禾谷2025年4 - 6月减持0.50%+0.52%[7][8] - 诺禾禾谷2025年4月减持0.05%[8] 其他说明 - 本次变动履行减持计划,不触及要约收购[9] - 李瑞强未参与减持,实控人不变[9] - 不涉及披露权益变动报告书[9] - 致源和诺禾仍在减持实施期[9]
诺禾致源(688315)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差异化分红事项的核查意见
2025-06-03 18:46
股份回购 - 公司用8000万至1.6亿元自有资金回购股份完成,累计回购11,141,468股,占总股本2.68%[1] 分红派息 - 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0.05元(含税),回购账户股份不参与分配[3] - 总股本416,200,000股,可参与分配股数405,058,532股[3] - 拟派现金红利20,252,926.60元(含税)[4] 除权除息 - 虚拟分派现金红利约0.0487元/股,除权除息价14.6513元/股[5] - 实际分派除权除息价14.6500元/股[5] 分红评估 - 差异化权益分派对除权除息参考价格影响为0.0089%[6] - 本次差异化分红合规,未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7][8]
诺禾致源(688315) - 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6-03 18:45
利润分配方案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5年5月7日审议通过本次方案[5]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9日,除权(息)和发放日为6月10日[4] - 每股现金红利0.05元(含税)[6] 分配股份与红利 - 总股本416,200,000股,实际参与分配405,058,532股[8] - 拟派发现金红利20,252,926.60元(含税)[8] 除权参考与税负 - 虚拟分派约0.0487元/股,除权参考价=前收盘 - 0.0487元/股[9] - 不同持股期限及股东类型有不同税负和派现标准[12][13][14]
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完成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及聘任高级管理人员、证券事务代表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08 04:27
公司治理结构变更 - 2025年5月7日完成第四届董事会及监事会换届选举 包括3名非独立董事(李瑞强 王其锋 甘泉)和2名独立董事(王春飞 王天凡) 任期三年 [1][2] - 李瑞强当选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 并组建战略委员会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 审计委员会主任由会计专业人士王春飞担任 [3] - 监事会由职工代表监事李兴园及非职工代表监事李萍 冯妮佳组成 李兴园当选监事会主席 [4][5][28] 高级管理人员调整 - 聘任周婷婷 李依雪为副总经理 施加山为财务总监 王其锋兼任董事会秘书 均具备科创板任职资格 [6][9] - 于洋 李艳萍不再担任副总经理但仍留任公司 其原参与研发的知识产权归属公司且无纠纷 [18][20] - 证券事务代表变更为持有科创板董秘资格的赵丽华 [7][14] 核心技术人员变动 - 因业务定位调整 于洋 李艳萍不再认定为核心技术人员 两人仍保留事业部总经理职务 [16][18][19] - 新增周婷婷 李依雪为核心技术人员 两人均为事业部总经理且具备生物技术领域硕士学历 [17][22] - 2024年研发人员增至387人 占总员工比例17.57% 较2023年提升1.62个百分点 [23][24] 股东大会决议事项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9项议案 包括财务决算报告 利润分配预案及授权董事会发行股票等特别决议事项 [33][36][37] - 股东大会采用累积投票制选举董事及监事 中小投资者表决情况单独计票 [37] - 2025年计划补充银行借款 并续聘审计机构 [36][37]
诺禾致源(688315)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变动的核查意见
2025-05-07 20:17
人员变动 - 于洋和李艳萍不再为核心技术人员,仍任职[2] - 周婷婷和李依雪被认定为新增核心技术人员[8] - 核心技术人员调整不影响公司技术研发和经营能力[11] 研发人员数据 - 2022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375人,占比16.42%[10] - 2023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342人,占比15.95%[10] - 2024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387人,占比17.57%[10]
诺禾致源(688315) - 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5-07 20:15
会议信息 - 股东大会于2025年5月7日在诺禾致源大厦召开[2] - 64人出席,所持表决权281,449,499,占比69.4837%[2] - 5名董事、3名监事出席,董秘出席,高管列席[4] 议案表决 - 2024年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议案同意票多为281,409,538,占比99.9858%[5][6][7][8] - 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同意票281,378,764,占比99.9748%[7] - 授权董事会发行股票同意票281,261,005,占比99.9330%[8] - 2025年借款计划同意票281,366,938,占比99.9706%[8] 人员选举 - 李瑞强等3人当选非独立董事,得票比例超99.8%[9] - 李萍、冯妮佳当选非职工代表监事,占比超99.8%[11]
诺禾致源(688315) - 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5-07 20:15
监事会会议 - 公司第四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于2025年5月7日现场结合视频召开[1] - 应参加监事3人,实际参加3人[1] - 全体监事推选李兴园主持会议[1] - 会议通过选举第四届监事会主席议案[1] - 李兴园当选第四届监事会主席,表决3同意0反对0弃权[1][2]
诺禾致源(688315) - 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变更的公告
2025-05-07 20:01
人员变动 - 公司不再认定于洋和李艳萍为核心技术人员,认定周婷婷和李依雪[3] - 核心技术人员变动前为李瑞强、于洋、李艳萍,变动后为李瑞强、周婷婷、李依雪[7] 研发人员数据 - 2022 - 2024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分别为375、342、387人,占比16.42%、15.95%、17.57%[7] 其他 - 于洋和李艳萍任职研发知识产权归公司或子公司,无违规[4][5] - 核心技术人员调整不影响公司竞争力和业务发展[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