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辉光电(688538)

搜索文档
和辉光电: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独立董事辞职及补选独立董事的公告
2024-08-29 18:54
人员变动 - 独立董事李柏龄因个人健康辞职,辞职后不再任职,未持股无承诺[2] - 李柏龄辞职致独立董事无会计专业人士且人数不足[2] - 李柏龄辞职报告在新独立董事选出后生效,就任前继续履职[2] 人事提名 - 公司提名俞纪明为第二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4] - 俞纪明为会计专业人士,资格审核无异议,尚需股东大会审议[4][5] - 俞纪明经验丰富,未持股,无关联违法情况[8]
和辉光电: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2024-08-29 18:54
股东大会信息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9月27日14点30分在上海金山工业区公司会议室召开[3] - 网络投票9月27日进行,交易系统9:15 - 15:00,互联网平台9:15 - 15:00[4][5] - 股权登记日为9月23日,A股股东(688538)有权出席[13] 审议议案 - 审议调整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修订规则、补选独立董事等议案[7] - 议案8月29日经二届七次董事会通过,30日披露[7] 选举信息 - 应选董事5名,候选人6名;独立董事2名,候选人3名;监事2名,候选人3名[28] 表决权 - 投资者持100股,议案4.00有500票,议案5.00、6.00各200票[29] - 议案4.00可集中或分散投票[29] 其他 - 拟现场参会股东9月25日前邮件预约登记[17] - 会议联系地址、邮编、电话[21]
和辉光电: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议
2024-08-29 18:54
会议情况 - 上海和辉光电第二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24年8月29日召开[1] - 会议应出席3人,实际出席3人[1] - 表决3票同意,占100%,0票反对与弃权[3] 人事提名 - 提名俞纪明为第二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2] - 任期自股东大会通过至第二届董事会届满[2]
和辉光电: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08-29 18:54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于2024年8月29日召开[2] - 会议应出席监事7人,实际出席7人[2] - 会议由监事会主席应晓明主持[2] 议案表决 - 《2024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议案7票同意,占100%[4] - 《2024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议案7票同意,占100%[7] 报告情况 - 《2024年半年度报告》能公允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3] - 2024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符合规定[6]
和辉光电: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关于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4-08-29 18:54
业绩数据 - 2024年1 - 6月营业收入239,456.5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4.36%[11][12] - 2024年1 - 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27,860.40万元,上年同期为 - 129,605.68万元[11] - 2024年6月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28,229.52万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0.18%[11] - 2024年6月末总资产2,856,458.38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44%[11] - 2024年1 - 6月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 10.73%,较上年同期减少2.18个百分点[11] - 2024年1 - 6月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10%,较上年同期减少4.38个百分点[11] - 报告期出口收入88,911.84万元,占报告期营业收入比例为37.13%[12] - 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36.2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9,450.82万元[12] 研发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为2.42亿元,同比增加21.60%,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10%[15]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期数为7279.34万元,较上年同期变化 - 28.36%[22] - 资本化研发投入本期数为16906.5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78%[22] -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本期为69.90%,较上年同期增加20.99个百分点[22] - 多个研发项目有投入,如新材料及器件技术开发项目等[24][26] 人员与股权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技术人员1,342人,占员工总人数的比例为39.05%[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控股股东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持股805720.19万股,本期未变,无质押等情况[29] - 多位董监高持股有变动,系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及个人增持,截至6月30日无质押等情况[32] 风险与市场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未分配利润为负数,若不能尽快盈利,存在无法现金分红风险[6] - 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行业投产前期易亏损,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需提升竞争力[6][7] 保荐情况 - 保荐机构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制度,与公司签协议并备案[3] - 保荐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对公司开展持续督导工作,公司在督导期未违规[3]
和辉光电: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08-29 18:54
会议相关 -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于2024年8月29日召开,9位董事全部出席[2] - 公司拟于2024年9月27日14点30分召开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1][22] 议案表决 - 《2024年半年度经营工作报告》等多项议案表决9票同意,占100%[4][6][9][11] - 提名俞纪明为独立董事候选人议案9票同意,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3][15] - 调整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等议案9票同意,部分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7][18][20]
和辉光电:独立董事提名人声明与承诺(俞纪明)
2024-08-29 18:54
独立董事提名 - 上海联和投资提名俞纪明为上海和辉光电二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1] 任职资格 - 被提名人持股不超1%,非前十股东自然人及其直系亲属[4] - 不在持股5%以上或前五股东单位任职及其直系亲属[4] - 近36个月无证监会处罚、刑事处罚、交易所谴责或3次以上通报批评[5][6] - 兼任境内上市公司不超三家,在公司任职不超六年[6] 资格审查 - 被提名人具备注会资格、正高会计师职称,已通过提名委审查[6] - 提名人核实确认候选人任职资格符合要求[6]
和辉光电: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2024-08-29 18:54
募集资金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3,083,660,725股,发行价2.65元/股,募集资金净额8,002,135,743.48元[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余额2,199,355,198.29元,专户余额199,355,198.29元[2][3] 资金投入情况 - 募投项目累计投入6,031,566,940.57元,报告期投入123,198,903.99元[3] - 补充流动资金累计投入1,500,000,000.00元[3] - 第六代AMOLED生产线产能扩充项目累计投入4,531,566,940.57元[3] 资金使用情况 - 2024年使用不超200,0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6月30日累计使用200,000.00万元[8][9][10] - 2023年使用最高不超250,0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2024年4月15日全部归还[11] - 2024年使用最高不超50,0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报告期收益210.47万元,年化收益率1.47%,6月30日余额为0元[12][13] 项目情况 - 2023年10月27日,将“第六代AMOLED生产线产能扩充项目”建设完成时间调整为2024年3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间调整为2024年12月[18] - 第六代AMOLED生产线产能扩充项目承诺投资总额650,213.57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453,156.69万元,投入进度69.69%[24]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50,00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50,000.00万元,投入进度100.00%[24]
和辉光电(688538)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29 18:54
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1-6月营业收入为239,456.56万元,上年同期为137,335.64万元,同比增长74.36%][16] - [公司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27,860.40万元,上年同期为 -129,605.68万元][16] - [公司2024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130,594.49万元,上年同期为 -135,234.35万元][16] - [公司2024年1-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36.20万元,上年同期为 -27,014.62万元][16]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28,229.52万元,上年度末为1,256,077.85万元,同比下降10.18%][16]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为2,856,458.38万元,上年度末为2,284,062.56万元,同比增长0.44%][16]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9,456.56万元,较上年同期137,335.64万元增长74.36%,其中出口收入88,911.84万元,占报告期营业收入比例为37.13%][17] - [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36.2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9,450.82万元,毛利率同比改善18.83个百分点,环比改善52.74个百分点][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10.73%,较上年同期减少2.18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10.95%,较上年同期减少2.03个百分点][1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10%,较上年同期减少4.38个百分点][17]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734.09万元,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650.37万元,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962.44万元等][19] - [2024年上半年显示产品合计产量65400.00,销量12236.23,销售额31959.73][33]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9,456.5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27,860.4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负数][47]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9,456.56万元,同比增长74.36%,主要因出货量大幅增长][52]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成本303,996.98万元,同比增长51.84%,增长幅度小于营业收入,毛利率改善明显][5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36.20万元,上年同期为 - 27,014.62万元,因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同比改善][52]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70,280.37万元,同比下降476.85%,因购买结构性存款净支出增加和购建固定资产支出减少][52] - [2024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914.42万元,同比增长470.91%,因收到融资租赁款项][5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22,846.89万元,较上年期末增加31.18%,因营业收入增加使现金增加][54][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30,407.58万元,较上年期末增加30.33%,因购买的结构性存款增加][55][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期末余额2,005.48万元,较上年期末减少43.02%,因银靶材到货][55][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开发支出期末余额14,569.93万元,较上年期末减少44.81%,因完成部分新产品研发项目开发][55][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期末余额264,681.73万元,较上年期末增加50.69%,因一年内到期的银行长期借款及融资租赁应付款增加][55][56] - [截至报告期末,受限资产合计633,073.84万元,其中货币资金1,110.49万元用于信用证保证金/海关保函保证金,固定资产588,167.17万元和无形资产43,796.18万元用于抵押借款][57]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3.95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13.73亿元,同比增长74.4%][139] - [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为12.79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12.96亿元,亏损幅度有所收窄][139][141]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 -0.09元/股,与2023年上半年持平][14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6.70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19.21亿元,同比增长38.98%][142] - [2024年6月底资产总计为285.65亿元,2023年底为284.41亿元,略有增长][137] - [2024年6月底负债合计为172.82亿元,2023年底为158.80亿元,有所增加][137] - [2024年6月底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12.82亿元,2023年底为125.61亿元,有所减少][138] - [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7279.34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1.02亿元,同比下降28.36%][139]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5.41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18.24亿元,同比增长39.21%][142] - [2024年6月底应付账款为12.45亿元,2023年底为11.02亿元,有所增加][137]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36.19553万元,上年同期为-2.701462061亿元][144]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0280373237亿元,上年同期为1.8649289061亿元][144] - [2024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914423952亿元,上年同期为1.6975304832亿元][144]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9472977545亿元,上年同期为8827.351807万元][144] - [2024年上半年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余额为138.32003883亿元,较期初减少2490.4878万元][145][146] - [2024年上半年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57.9767712838亿元,较期初减少2079.939549万元][145][146] - [2024年上半年减:库存股期末余额为4152.191472万元,较期初减少4582.497552万元][145][146] - [2024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83.0586392374亿元,较期初减少12.7860399263亿元][145][146] - [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112.8229517292亿元,较期初减少12.784832906亿元][145][146] - [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158.0505242892亿元,较期初减少12.9038312641亿元][1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本期期末余额中部分数据为:13,889,633,185.00、5,851,521,413.92、147,559,830.40、 - 5,078,925,466.01、14,514,669,302.51][148] - [公司自成立以来尚未实现盈利,累计未弥补亏损为830,586.39万元][1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122,846.89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130,407.58万元][150] 行业趋势与市场情况 - [2024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用AMOLED面板出货量首次超越LCD,占据市场份额的51%,预计全年出货量也将超越][21] - [Omdia预测平板/笔记本电脑领域对AMOLED的需求将在2024年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出货量将从2023年的786万片跃升至1,887万片,同比增长超过140%,2023 - 2031年将以每年37%的复合增长率攀升][21] 公司产品与技术 - [2020 - 2023年,公司在平板/笔记本电脑领域的AMOLED面板出货量连续四年保持全球第二、国内第一][22] - [公司于2022年量产出货业内首款12.8英寸车规级AMOLED硬屏产品,自主研发国内首款27英寸4K分辨率高端AMOLED面板用于桌面显示器][22] - [公司积极与海外客户合作开发应用于大飞机上的AMOLED显示产品并已实现量产出货][23] - [公司拥有多项低温多晶硅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设计与制造技术,均处量产阶段且为自主研发][25][26] - [公司完成两个政府项目验收,参加国际年会并发表三篇新技术论文被收录][27] - [本期新增专利申请83个,获得49个,累计申请2584个,获得1226个][28] - [公司于2014年和2015年量产首款智能手机和智能穿戴类AMOLED产品,2020年量产首款平板电脑类产品,2022年量产首款车规级AMOLED硬屏产品][37] - [公司自主开发了6大类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核心技术,并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良率][38] - [公司第4.5代AMOLED生产线主要生产智能穿戴类和智能手机类显示面板产品,第6代主要生产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和车载显示面板产品][38] - [公司刚性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量产产能位居国内首位、全球第二][38] - [平板/笔记本电脑领域实现3款笔记本电脑、2款平板电脑AMOLED新产品量产,出货量同比增长143%,下半年仍有新品将量产][41] - [智能穿戴领域上半年出货量同比增长超20%,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40%,首款搭载Hybrid新技术的穿戴产品量产交付][42] - [智能手机领域产品出货量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均超60%,上半年多款柔性手机项目在开发,未来将量产][42] - [车载显示领域2款采用Tandem新技术的车载显示用AMOLED新品已量产,航空显示领域与海外客户合作产品已量产出货][42] - [报告期内量产10余款新产品,实现Hybrid、Tandem、高频PWM调光等多项前沿新技术落地应用][43] - [推出适用于旗舰穿戴设备的1.5英寸LTPO新型穿戴整合技术开发方案,获“2024国际(上海)显示技术及应用创新展银奖”][43] - [已量产12.3英寸平板电脑用AMOLED面板和14.6英寸笔记本电脑用巨幕触控屏,推出14英寸2.8K AMOLED显示屏获多项大奖][43] - [公司第4.5代AMOLED生产线量产产能15K/月,第6代AMOLED生产线原规划产能30K/月已全部量产,“第六代AMOLED生产线产能扩充项目”目标提至45K/月,7.5K产能设备在整线调试中][45] 研发情况 - [费用化研发投入7279.3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8.36%;资本化研发投入16906.5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3.78%][29] - [研发投入合计24185.9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60%;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10%,较上年减少4.38个百分点][30]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69.90%,较上年同期增加20.99个百分点,原因是新产品研发数量增加][30][31] - [本期完成新产品项目13只,比上年同期增加10只;截至期末在研产品12只,比上年同期期末增加3只][31] - [公司有9个在研项目,涉及新材料、柔性性能、不同尺寸显示产品等技术开发,预计总投资规模从2000万元到14000万元不等][32]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91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26.62%,上年同期分别为846人和23.55%][34] - [2024年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2949.53万元,平均薪酬14.36万元,上年同期分别为11644.97万元和13.80万元][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技术人员1342人,占员工总人数的比例为39.05%][36]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为2.42亿元,同比增加21.60%,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10%][3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获得授权专利1208项,其中发明专利871项][37]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2024年3月28日董事沈国忠因工作调整辞职,4月4日核心技术人员森本佳宏合同到期不再续签,4月29日公司选举孙莉军为第二届董事会股东代表董事][60] 利润分配 - [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61] 环保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环保资金1,062.74万元][64] - [废水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平均排放浓度39.36mg/L、氨氮5.83mg/L、总氮21.17mg/L等均达标,废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平均排放浓度0.24mg/m³、氮氧化物5.36mg/m³等均达标][65] - [公司各类别废水废气建有相应环保处理设施且全部正常运行,在线监测设施正常运行,数据均达标][66] - [公司建设项目均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并取得所需环保行政许可][67] - [公司完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和备案,制定演练计划并开展演练][68] - [公司每年编制环境自行监测方案,对废气、废水
和辉光电(688538) - 和辉光电-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7月24日
2024-07-29 15:37
公司AMOLED产品在各应用领域的表现 - 公司在智能手机领域积累了稳定的下游客户,得益于第6代AMOLED生产线硬屏位居全球第二的产能优势,开发多款手机用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供货品牌客户和公版产品客户[1] - 在智能穿戴领域,利用第4.5代AMOLED生产线小尺寸产品经济切割的优势,增加基板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推出多款大屏化、窄边框智能手表新产品,供货知名品牌客户的主力机型,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保持较稳定的市场份额[1] - 在平板/笔记本电脑领域,公司从2020年开始量产首款平板电脑类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在中大尺寸应用领域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和成熟的生产线,持续批量供应知名品牌客户的多款高端旗舰平板产品,保持在该领域出货量国内第一的领先地位[2][3] - 在车载显示领域,公司开发进度较早,已成功实现12.8、15.1和13英寸车规级AMOLED显示屏的研发和量产出货,供货上汽和吉利等品牌整车厂,并不断深化与品牌车厂及系统集成供应商的战略合作[1] - 在新应用领域,公司积极开拓智能家居、航空、教育等新领域,与海外客户合作成功定制开发航空用中大尺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为国内品牌客户开发智能教育领域新产品等[1] 公司在平板/笔记本电脑领域的优势 - 根据数据,2023年AMOLED在平板/笔记本电脑等中大尺寸领域的渗透率不到4%,随着华为、苹果等公司将其产品的显示屏逐步切换到AMOLED,将促使国内外各大品牌厂商开始加快将AMOLED屏幕应用到中大尺寸产品[2][3] - AMOLED显示屏已成为平板/笔记本电脑市场新的爆发点和关注点,推动AMOLED产业开始进入中大尺寸快速发展阶段,未来几年内AMOLED在中大尺寸领域的出货量将快速提升,渗透率也将随之一并快速增加,市场空间潜力巨大[2][3] - 公司是国内AMOLED行业中最早开拓,并最早实现稳定供货的面板厂商,在中大尺寸领域建立了领先的技术优势、较为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和成熟的生产线,从2020年至2023年持续保持在该领域出货量全球第二、国内第一的领先地位[2][3] - 根据在研项目和在手订单情况,公司预计2024年在平板/笔记本电脑等中大尺寸领域的营业收入及占比将进一步提升,未来将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丰富和优化产品结构,继续深耕中大尺寸AMOLED领域[2][3] 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预期 - 公司2024年度的经营目标为营业收入预计较上年增长30%以上,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74%,根据目前经营情况,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有望超过预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