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辉光电(688538)
icon
搜索文档
和辉光电(688538) -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独立董事辞职及补选独立董事的公告
2025-08-15 19:16
证券代码:688538 证券简称:和辉光电 公告编号:2025-043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二)离任对公司的影响 根据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 股)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 板上市(以下简称"发行 H 股并上市")的需要,公司增选了李浩民为公司第二 届董事会独立董事,任期自公司发行的境外上市外资股(H 股)于香港联交所挂 牌上市之日起至第二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李浩民先生的任职尚未生效,其未持有公司股份,亦不 存在应履行而未履行的承诺事项,其离任不会导致董事会成员低于法定人数,不 会对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关于独立董事辞职及补选独立董事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一、独立董事离任情况 (一)离任的基本情况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近日收到公司独立董事 李浩民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李浩民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二届董事会 独立董事职务。辞职后,李浩民先生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李浩民先生离任的基本情况如下: | 姓名 | 离任职务 ...
和辉光电(688538) -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15 19:15
会议相关 - 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5年8月14日召开,7名监事全出席[2] 议案表决 - 《2025年半年度报告》等多议案表决7票同意,占100%[4][7][9] 资金使用 - 拟以自有资金支付募投项目资金并后续置换[11] - 拟用不超3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12个月[13] 规则废止 - 《关于取消监事会等》议案需提交股东会审议[15][17]
和辉光电(688538) -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2025-08-15 19:15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决议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二届董事会提名委员 会第五次会议(以下简称"本次会议")于 2025 年 8 月 14 日在公司会议室以 现场结合通讯表决方式召开。本次会议由公司提名委员会召集人邱慈云主持, 会议应出席委员 3 人,实际出席委员 3 人。本次会议的召集、召开和表决程序 符合公司提名委员会议事规则的有关规定,会议决议合法、有效: 本次会议经全体与会委员就下述议案进行了审议,一致同意形成如下决议: 一、审议通过《关于补选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独立董事的议案》 根据《公司法》《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 规定,经资格审查,提名委员会同意提名阮添士先生为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独立董 事候选人,并同意将本议案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任期自公司发行的境外上市外 资股(H 股)于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之日起至第二届董事会任期届满之日止。阮 添士先生的薪酬依据独立董事的现行薪酬标准执行,按约定汇率折算成港币支付, 起薪时间为任期开始之日。 表决情况:3 票同意,占全体委员人数的 10 ...
和辉光电(688538) -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8-15 19:15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证券代码:688538 证券简称:和辉光电 公告编号:2025-035 1、审议通过《关于<2025 年半年度经营工作报告>的议案》 公司经营团队根据公司 2025 年半年度的实际经营工作情况,编制了《2025 年半年度经营工作报告》并予以汇报。 表决结果:9 票同意,占有表决权董事人数的 100%;0 票反对;0 票弃权。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2、审议通过《关于<2025 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 公司《2025 年半年度报告》的编制和审核程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公司章 程》和公司管理制度的各项规定,能够公允地反映公司报告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 营成果,报告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 大遗漏。 表决结果:9 票同意,占有表决权董事人数的 100%;0 票反对;0 票弃权。 本议案已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同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 ...
和辉光电(688538)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15 19:1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67,006.21万元,同比增长11.51%[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973.42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18] - 公司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973.42万元,较上年同期改善43,886.98万元[19]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26.7亿元,同比增长11.5%(2024年半年度为23.95亿元)[167] - 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亏损8.4亿元,同比收窄34.3%(2024年半年度亏损12.79亿元)[16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6,284.69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利润总额为-83,973.42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6,284.69万元,较上年同期改善44,309.80万元[1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24%,较上年同期减少0.86个百分点[19]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成本为29.36亿元,同比下降3.4%(2024年半年度为30.4亿元)[167] - 2025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8315万元,同比增长14.2%(2024年半年度为7279万元)[16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平板、笔记本电脑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83.18%[2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平板、笔记本电脑AMOLED出货量全球第二、中国第一,本土市场份额接近80%[3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车载AMOLED出货量全球第四、中国第二[3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平板/笔记本电脑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3.18%,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及收入同比增幅超100%[39] - 公司智能穿戴类产品出货量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均超过20%,出货量排名全球第四,国内第三[40] - 公司智能穿戴类产品通过差异化策略持续扩大高附加值市场份额[40]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共获得授权专利1,249项,其中发明专利872项[48] - 公司高端AMOLED显示面板产品被欧洲世界领先的飞机制造商采纳和使用[5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4年全球AMOLED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人民币3,503亿元,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约为人民币6,27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2%[30] - 全球平板、笔记本电脑AMOLED面板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5.5%上升至2030年的23.9%,销售量从0.2亿片增至1.0亿片,市场规模从279亿元增至1,538亿元,CAGR为32.9%[33] - 全球车载AMOLED面板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1.3%上升至2030年的6.0%,销售量从247万片增至2,089万片,市场规模从65亿元增至585亿元,CAGR为44.2%[34] - 全球智能手机AMOLED面板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54.3%上升至2030年的67.6%,销售量从8.2亿片增至11.2亿片,市场规模从2,965亿元增至3,922亿元,CAGR为4.8%[34] - 全球智能穿戴AMOLED面板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70.5%上升至2030年的88.7%,销售量从1.5亿片增至2.1亿片,市场规模从178亿元增至214亿元,CAGR为3.1%[35] 经营活动现金流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284.36万元,同比增长855.77%[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284.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0,848.16万元[21] - 2025年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33亿元,同比增长855.8%(2024年半年度为2436万元)[170][171] 研发投入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2.4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24%,实现量产的新产品近10款[41] - 研发投入总额24,674.12万元,同比增长2.02%,占营业收入比例9.24%(同比下降0.86个百分点)[62] - 资本化研发投入占比66.30%,同比下降3.60个百分点,费用化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4.23%至8,315.08万元[62] - 在研项目19个,预计总投资规模73,100万元,本期投入15,449.77万元,累计投入39,848.53万元[61][63] - 研发人员854人(占比25.64%),同比减少61人,平均薪酬14.45万元(同比微增0.09万元)[65]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博士1.87%(16人)、硕士31.15%(266人)、本科61.59%(526人)[65][66]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45.55%(389人),30-40岁47.42%(405人)[66] 资产和负债 - 公司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19,436.55万元,较上年度末下降8.37%[18] - 公司报告期末总资产为2,779,119.42万元,较上年度末下降6.09%[18] - 公司2025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12.4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27.99亿元人民币下降55.6%[164] - 公司2025年6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8.0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10.01亿元人民币下降19.9%[164]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8.2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7.51亿元人民币增长9.5%[164]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存货为11.2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8.32亿元人民币增长35.2%[164]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为40.2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54.11亿元人民币下降25.5%[164]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固定资产为196.8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191.47亿元人民币增长2.8%[164]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在建工程为27.2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39.35亿元人民币下降30.8%[164] - 公司2025年6月30日长期借款为141.7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69.45亿元人民币增长104.1%[165]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未分配利润为-103.8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95.45亿元人民币亏损扩大8.8%[166]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为91.9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100.34亿元人民币下降8.4%[166] 股东和股权结构 - 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8,057,201,900股,占总股本58.35%,为最大股东且全部为限售股[148][151] -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534,160,240股,占总股本11.11%,为第二大股东且全部为无限售流通股[148][149] - 上海金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412,491,181股,占总股本2.99%,为第三大股东且全部为无限售流通股[148][149]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报告期内增持21,812,881股,期末持股293,964,303股,占总股本2.13%[148]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报告期内增持55,257,873股,期末持股228,906,155股,占总股本1.66%[14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减持8,089,032股,期末持股128,781,695股,占总股本0.93%[148] - 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限售股将于2026年5月28日解禁,原锁定期36个月并自愿延长24个月[151] 关联交易和承诺 - 联和投资承诺作为控股股东期间尽量减少与发行人的关联交易,确保定价公允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94] - 集成电路基金承诺作为持股5%以上股东期间减少不必要关联交易,并确保不损害发行人利益[9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承诺减少关联交易,若违反需承担发行人全部损失[96][97] - 联和投资确认当前不存在同业竞争,并承诺未来不从事与发行人主营业务竞争的业务[98] - 联和投资限售期满后减持股份需提前公告,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后)[100] - 集成电路基金和金联投资减持股份需遵守监管规定,违规减持收益归发行人所有[103] - 公司承诺若存在欺诈发行将回购全部公开发行股份[104] - 联和投资承诺若发行人欺诈发行将启动股份回购程序[105] - 公司预计发行后每股收益可能下降,将通过提升盈利能力和募集资金效率填补回报[106]
DIC 2025:车载显示需求增长,上游企业如何应对?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13 15:53
展会概况 - 2025国际显示技术及应用创新展(DIC 2025)于8月7日~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会规模创历史新高,超300家国内外知名显示产业链企业参展 [1] - 展会覆盖显示面板、上游材料、核心设备、终端应用等环节 [1] 车载显示成为焦点 - 车载显示是本次展会最亮眼的展品,京东方、TCL华星、惠科、天马、维信诺、龙腾光电、和辉光电等面板厂商纷纷展出丰富车载显示应用 [2] - 展示产品覆盖中控屏、抬头显示、仪表显示屏、娱乐显示屏、电子后视镜等 [2] - 涉及LCD、OLED、Mini LED、Micro LED等显示技术 [2] 车载显示市场前景 - 随着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共享化发展,车载显示需求持续提升,应用形态从单一中控屏向多屏交互、全场景融合发展 [10] - 2024年车用面板出货量预计达1.967亿片,同比增长近10%,2025年有望突破2亿片达2.089亿片 [10] 面板企业布局 - 车载显示正成为显示面板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 [10] - 大市场需求刺激面板企业将更多资源注入车载显示业务 [10] 上游企业动态 拓米集团 - 展示高精度折叠铰链产品,包括内折/外折/三折/电动等多形态铰链 [11] - 创新使用碳纤维、钛合金及液态金属等材料,强度更高、重量更轻 [13] - 已推出车载折叠铰链,可实现翻折、升降、滑移等多种形态 [13] 成都拓米双都光电 - 在超薄柔性玻璃(UTG)领域取得突破,拥有三项核心工艺优势 [13] - 创新工艺解决了传统物理加工导致的边缘缺陷问题,大幅提升UTG弯折性能 [13] - 正与康宁及各大车载面板厂共同开发满足防爆、耐高温高湿等严苛标准的解决方案 [13] 四川虹科创新科技 - 展示多款车载显示玻璃产品,包括Panda-MN228环保型高铝硅酸盐超薄盖板玻璃 [14] - 产品已应用于比亚迪仰望U8、理想汽车、捷尼赛思、保时捷卡宴、AITO问界M9等车型 [14] - 高铝硅酸盐盖板玻璃已实现对国际巨头的技术追赶,深度二强产品对标行业顶尖水平 [16] 恒美光电 - 车载偏光片应用于汽车中控屏、仪表盘及车载娱乐系统,具有高耐候性、高可靠性 [16] - 市场占比接近20%,预计完成对韩国SDI偏光片业务收购后达35% [18] - 拥有全球第一条三米幅宽偏光片产线,可制作130英寸巨大屏幕并节约成本 [18] 广州鹿山兴邦光学材料 - 开发适用车载显示的OCA光学材料,耐温范围广(-40℃至95℃) [18] - 为柔性折叠屏、固定曲面屏、车载显示等全场景提供光学粘接解决方案 [20] - 构建了从原料研发到量产管控的全链条自主可控体系 [20] 行业展望 - 车载显示应用市场将迎来进一步发展,未来可能出现更多创新解决方案 [20] - 更多显示上下游企业的投入将助力汽车行业向新四化方向迈进 [20]
DIC 2025 直击:京东方/TCL华星/惠科/深天马等28企亮点一览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08 20:02
面板企业技术创新 - 京东方UB Cell显示技术融合ADS Pro LCD技术,具备超高环境光对比度、广视角无色偏、高色域等特点,适用于TV、MNT、NB等产品[2] - 京东方31.5英寸4K医用显示器实现Real 10bit驱动,亮度稳定性达DICOM800水准,NTSC色域覆盖率100%[4] - 京东方240Hz高刷LTPO OLED屏支持1~240Hz刷新率,采用氧化物背板改善残像问题[6] - 京东方类纸画屏触控系列涵盖32-98英寸七种尺寸,应用于文化展陈行业[8] - 京东方第三代智能座舱采用44.8英寸PHUD贯穿屏,集成氧化物背板技术实现9K分辨率[10] - 京东方7.9英寸4K光刻法全彩AMOLED样机像素密度达560PPI,色域超90% BT.2020[11] TCL华星产品突破 - TCL华星全球首款量产屏下摄像OLED笔电显示应用于联想YOGA Air X,屏占比98%,支持4K/120Hz[15] - TCL华星27英寸4K 120Hz印刷OLED MNT显示器亮度峰值600nits,色域DCI-P3 99%[17] - TCL华星为小米15 Pro定制全球首款量产分区分频OLED屏,IC功耗降低15%-20%[18] - TCL华星98英寸4K LCD TV采用RGB mini-LED背光技术,色域BT.2020 95%,屏占比99%[19] - TCL华星全球最小0.05英寸硅基Micro LED显示屏应用于AR眼镜,像素密度5080 PPI[20] 惠科显示技术进展 - 惠科全球首款800Hz超高刷显示器Hyper Silicon 24.5英寸实现800Hz物理刷新率[22] - 惠科85/100英寸360Hz LCD显示屏采用HSR 360Hz引擎,动态清晰度提升50%[25] - 惠科全球首创Rubbing配向超高对比显示器CR2400实现2400:1对比度[27] - 惠科ArtVision Pro 116全球首款116英寸4K超薄壁纸电视,反射率降至1.8%[29] 维信诺技术方案 - 维信诺宽色域/高效率pTSF器件柔性AMOLED方案改善色纯度并降低功耗[31] - 维信诺LTPS 20Hz手机低刷方案功耗降低超20%,缩小与LTPO技术差距[33][34] - 维信诺全球首款车载UDIR柔性AMOLED方案实现屏下红外光检测[34] - 维信诺玻璃基AMOLED方案实现2000PPI,满足VR应用需求[36] 天马微电子创新产品 - 天马SLOD技术使叠层OLED器件工作电流降低50%,寿命达传统单RGB器件3-4倍[40] - 天马6.7英寸高亮度LCD显示屏亮度达1000nits,刷新率30-144Hz[42] - 天马12.3英寸液晶棱镜技术车载仪表屏实现2D/3D可切换功能[43] - 天马8英寸Micro LED IRIS HUD实现>10000nits亮度,PPI达167[45] - 天马全球首款16英寸480Hz氧化物电竞面板采用Oxide制程技术[47] 显示设备与材料进展 - 北方华创磁控溅射镀膜设备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触摸屏等领域[57] - 科韵激光CELL Repair设备累计出货超100台,支持100英寸以上面板维修[60] - 晶洲装备完成G2.5~10.5世代面板自主研发,覆盖平板显示主工艺全系列[61] - 康宁AR车载自由曲面反射镜最大尺寸420mm,PV值<100um[73] - 康宁与天马合作双13英寸多曲率一体黑OLED显示屏模组反射率0.5%[75] - 沃格光电32英寸0OD精准光源GCP Mini LED触控屏一体机厚度<5mm[77] - 电气硝子Dinorex UTG™超薄玻璃提高折叠智能手机可靠性[81] - 寰采星G8.6H金属网面CMM宽幅1600mm,应用于AMOLED屏幕生产[121] - 高光半导体成功下线中国首张8.6代AMOLED通用金属掩膜版[125]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长8.4%,消费电子ETF(561600)翻红拉升
新浪财经· 2025-07-25 10:22
全球PC出货量增长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长8.4%,创下自2022年疫情需求高峰以来的最大同比增幅 [1]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Windows 10系统终止服务倒计时、AI PC兴起以及预期关税政策变动下的提前库存备货 [1] - 联想、苹果和华硕出货量同比增幅均超过10%,进一步巩固市场主导地位 [1] 消费电子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25日,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931494)上涨0.29% [1] - 成分股中环旭电子上涨5.52%,恒玄科技上涨4.00%,景旺电子上涨2.07%,和辉光电上涨1.98%,兆易创新上涨1.66% [1] - 消费电子ETF(561600)最新报价0.86元,近1周累计上涨1.06% [1]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构成 -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选取50只消费电子相关上市公司证券,涵盖元器件生产、整机品牌设计及生产等领域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前十大权重股包括立讯精密、中芯国际、京东方A等,合计占比51.02% [2] - 消费电子ETF(561600)场外联接包括平安中证消费电子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C、E三类 [2]
各方发声科创板改革新政
上海证券报· 2025-07-14 03:46
科创板改革新政核心内容 -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5号——科创成长层》等配套业务规则,旨在增强科创板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新政被称为"1+6"政策组合,包括设立科创成长层、重启并优化第五套上市标准、引入预先审阅机制等举措 [5] 科创板公司观点 - 云天励飞董事长陈宁认为新政引导资本流向国家战略需求领域,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实现政策与技术优势协同 [1] - 中控技术总裁崔山指出新政为人工智能、半导体、医药生物等硬科技企业构建高效价值实现路径,提升创新价值估值逻辑 [2] - 和辉光电董事长傅文彪表示科创成长层精准服务高研发投入、高成长性但未盈利企业,助其跨越"死亡谷"加速产业化 [2] 券商机构观点 -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改革将促进创新资本形成,为科技创新生态注入活力,公司将持续支持科创板改革 [3] - 华泰证券指出科创成长层便于投资者识别未盈利科技企业风险,公司将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3] -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将深度挖掘新政覆盖的三大行业(人工智能/半导体/医药生物),加强项目储备 [3] 创投机构观点 - 国投创新董事总经理曹正称新政提升科创板对长期资本的吸引力,优化科技企业资金支持体系 [4] - 达晨财智合伙人刘济帆认为新政显著增强对长周期领域(如AI/创新药)包容性,近期未盈利企业IPO案例增加印证效果 [5] - 浦东科创集团数据显示86%科创板上市企业获私募股权支持,新政推动社会资本转向硬科技领域 [5]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进入科创成长层(附名单)
财联社· 2025-07-13 15:59
科创板成长层改革 - 上交所发布《科创成长层指引》,未针对未盈利企业设置额外上市门槛 [1] -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自指引实施日起自动进入科创成长层 [1] - 新注册未盈利企业自上市日起直接纳入科创成长层 [1] 投资者参与要求 - 参与科创成长层股票申购及交易需签署《风险揭示书》 [2] 存量未盈利企业名单 - 32家未摘"U"公司包括泽璟制药、君实生物、前沿生物、青云科技、和辉光电、精进电动、百济神州、迪哲医药、迈威生物、翱捷科技、亚虹医药、首药控股、海创药业、云从科技、益方生物、奥比中光、盟科药业、诺诚健华、信科移动、星环科技、裕太微、云天励飞、天智航、奇安信、寒武纪、亿华通、埃夫特、慧智微、芯联集成、智翔金泰、盛科通信、中巨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