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目星(688559)
icon
搜索文档
海目星:公司尚未开展回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17:08
公司运营与财务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尚未开展回购 [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专用设备制造占比92.8%及其他业务占比7.2% [1] - 公司当前市值为96亿元 [2]
海目星(688559) - 海目星:关于股份回购进展公告
2025-10-10 17:02
回购方案 - 首次披露日为2025年8月28日[3] - 实施期限为2025年8月27日至2026年[3] - 预计回购金额1800万元至3600万元[3] - 回购价格不超过46.70元/股[4] - 期限自董事会通过起12个月内[4]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尚未开展回购[5] - 累计已回购股数0万股,占比0%[3] - 累计已回购金额0万元[3] -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0元/股至0元/股[3]
自动化设备板块10月10日跌3.07%,海目星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6.0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0 16:51
自动化设备板块市场表现 - 自动化设备板块整体下跌3.07%,表现弱于大盘,上证指数下跌0.94%,深证成指下跌2.7%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派斯林涨停,涨幅10.04%,而海目星领跌,跌幅为10.10% [1][2] - 板块成交活跃,汇川技术成交额最高,达到64.71亿元,罗博特科成交额为14.65亿元 [2] 自动化设备板块资金流向 - 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状态,净流出金额为26.07亿元 [2] - 游资和散户资金则呈现净流入,净流入金额分别为14.19亿元和11.88亿元 [2] - 个股层面,均普智能主力净流入额最高,为1.78亿元,主力净占比达20.64% [3] - 派斯林主力净流入8099.28万元,主力净占比为29.46%,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均为净流出 [3]
海目星:尚未开展股份回购
新浪财经· 2025-10-10 16:36
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于2025年8月28日由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盛宇提议决定回购公司部分A股股票 [1] - 回购将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 [1] - 回购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和/或自筹资金 [1] 回购方案具体细节 - 预计回购金额在人民币1800万元至3600万元之间 [1] - 回购价格上限设定为不超过人民币46.7元/股 [1] - 回购期限为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方案之日起的12个月内 [1] 回购执行状态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尚未开展股份回购 [1]
高工锂电年会前瞻|锂电设备出海潮加速
高工锂电· 2025-10-08 17:04
行业核心趋势 - 中国锂电设备企业海外订单呈现“爆单”趋势,反映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深度重构 [2] - 超过30家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锂电业务海外销售收入占营收比重已超过30% [6] - 全球电池市场形成中国、欧洲、美国三足鼎立格局,欧洲成为关键战场 [15] 公司海外业务进展 - 先惠技术收到全球电池龙头匈牙利工厂产线项目定点,2024年末在手海外订单金额20.6亿元人民币,占订单总额68%,海外业务毛利率30%显著高于国内市场的约25% [3] - 先惠技术预计到2025年海外收入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至75% [4] - 利元亨获得波兰商用车动力电池制造商订单,并向捷克成功出货储能模组PACK生产线 [4] - 纳科诺尔2025年年中在手订单总额20.1亿元,其中海外订单超6亿元,占比超过30% [4] - 誉辰智能多台等压式注液机顺利出货泰国,并承接宁德时代匈牙利及印尼厂区、欣旺达泰国厂区等多个海外电芯设备订单 [4][13] - 由金银河、诚捷智能、逸飞激光、光亚智能共同创立的福勒尔数智绿能与东南亚企业签订锂电池整线项目协议 [5] 海外订单与收入增长数据 - 海目星2025年上半年新签海外订单18.88亿元,同比增长192.5% [8] - 宏工科技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高达789.35%,上半年新签海外订单3亿元 [9] - 华自科技在蒙古获得超4亿元订单 [9] - 曼恩斯特上半年境外收入实现146.51%的同比增长 [10] - 奥特维2025年上半年海外订单占比已近40% [15] 海外需求驱动因素 - 高比能、快充、大圆柱等新型电池技术迭代催生设备更新需求,旧产线无法满足新要求 [11] - 头部电池厂商为保持竞争优势,持续进行效率提升、工艺升级和产能结构调整 [12] - 海外建厂的中国电池企业深化全球布局,规划将海外模组及PACK产线升级为技术更复杂的电芯产线 [12] - 海外客户对自动化提出更高要求,尤其关注减少人工操作步骤以降低培训成本和良率波动 [14] - 客户需要设备能“一键切换”不同型号产品以实现产能最大化 [15] 设备出海新模式 - 中国最新锂电设备先在国内产线充分验证,待生产流程跑通后将整线方案复制或迁移至海外工厂,以降低风险和调试周期 [15]
【科技自立·产业自强】海目星:激光智造赋能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10-08 15:06
公司战略与业务定位 - 公司以激光技术及自动化应用前沿需求为导向,开发覆盖锂电、消费电子、光伏等关键工业领域的激光创新技术与设备 [1] - 公司为全球龙头客户提供智能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助推全球制造业向高效、智能、绿色方向转型 [1] - 公司积极构建“产学研用”协同体系,与福州大学、深圳大学、中南大学、南昌大学、闽都实验室等高校及科研院所深度合作 [1] - 公司在全球布局研发网络,通过“本土培育+全球引智”双轮驱动,汇聚光学、机械、人工智能等多领域顶尖专家 [1] 核心技术突破与成果 - 公司自主研发的长波红外飞秒激光器全球首次实现“瓦量级”平均功率、重复频率500kHz、5-11 μm可调谐三大技术突破,打破欧美地区长期垄断,全球尚无对标产品 [2] - 公司在超快激光技术领域实现从纳秒、皮秒到飞秒的全脉宽技术覆盖 [2] - 公司在Micro LED巨量转移设备验证转移良率达99.99%,攻克芯片段、显示模组段、显示集成段工艺制程重难点 [2] - 公司掌握自动卷绕技术、高速分切技术、叠片技术、涂布技术、激光烧结技术、图形化技术、精密运动控制技术、激光焊接技术和视觉检测等核心技术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102件、软件著作权413件,2025年上半年新增授权专利188件、软件著作权13件 [2] 行业影响与下游应用 - 公司核心技术大幅提升下游锂电池、光伏电池、消费电子等行业的制造水平 [2] - 公司为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提供极具竞争力的“中国方案” [2]
9月335家科创板公司获机构调研 聚和材料最受宠
中金在线· 2025-10-08 08:48
机构调研概况 - 9月1日至30日,335家科创板公司获得机构调研,其中17家企业获机构调研数量超百家 [1] - 聚和材料、迈威生物、炬光科技、澜起科技、精智达是获机构调研数最多的五家公司,分别有370家、340家、305家、231家、194家 [1] - 从细分领域来看,半导体、自动化设备、光伏设备、专用设备、生物制品为最受关注的五大领域 [1] 新增长曲线布局 - 聚和材料计划与韩投伙伴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680亿韩元收购SK Enpulse关于空白掩模的业务板块,公司直接或间接出资比例不低于95% [2] - 聚和材料表示将依托韩投集团在韩国的资源优势,继续寻找可解决国内'卡脖子'问题、具备核心价值的原材料相关标的 [2] - 迈威生物与Aditum Bio宣布成立Kalexo Bio,并就心血管领域双靶点siRNA创新药2MW7141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 [2] - 迈威生物布局小核酸平台,关注年龄相关的慢性疾病,致力于成为一家Pharma公司 [3] - 中控技术首次提出"工业具身智能"概念,其核心价值在于打破"虚拟思考"与"物理执行"的割裂,实现生产过程的自优化、自调整 [3] 光互联与芯片技术进展 - 机构在9月调研中聚焦光互联、固态电池等领域,芯片互联和光互联、电池和储能领域的企业较多 [4] - 澜起科技推出基于CXL3.1Type3标准设计的内存扩展控制器(MXC)芯片,并已开始向主要客户送样测试 [5] - 澜起科技的PCIe Retimer芯片是AI服务器的核心高速互连组件,用于AI服务器、有源线缆(AEC)、NVMe SSD、Riser卡等典型场景 [5] - 随着AI服务器需求持续增长以及PCIe协议传输速率的不断提升,PCIe Retimer芯片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 [6] - 凌云光代理的瑞士Huber+Suhner旗下Polatis的OCS产品采用压电陶瓷技术路线,当前可支持最大576*576的矩阵规模,具备超高可靠性 [6] 固态电池与材料布局 - 厦钨新能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方面,匹配氧化物路线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已实现供货,硫化物路线正与国内外下游头部企业合作验证 [6] - 厦钨新能已实现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吨级生产和稳定可靠的产品性能,并开发出独特的硫化锂合成工艺,样品在客户端测试良好 [7] - 针对刚果(金)钴出口政策变动,厦钨新能表示公司是全球用钴量较大的厂商,与上游钴原料企业保持长期紧密合作,钴原料供应稳定 [7] - 海目星是行业内最早实现"氧化物+锂金属负极"技术路线并完成锂金属固态电池商业闭环的公司,其锂金属固态电池设备正在批量交付 [7] - 海目星在"硫化物+硅碳负极"技术路线上已拿到多家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科技企业中试线订单 [7] - 海目星称固态电池目前处于技术突破和产业加速阶段,半固态或类固态电池预计会率先放量,全固态电池随后放量 [8] 企业财务状况 - 海目星今年上半年资产减值主要是存货减值3.5亿元,但未来几个季度验收节奏加快,存货减值计提预计下降 [8] - 美埃科技表示长期整体毛利率预计是上涨趋势,耗材产品占比不断增加、海外收入比例提高及原材料价格下降有望提升毛利率 [9][10] - 晶晨股份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存货账面价值为18.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3亿元,主要基于订单驱动备货,第二季度实现单季度出货量接近5千万颗,创历史新高 [10]
高工锂电年会前瞻 | 订单总额300亿 2025H1锂电设备订单大增80%
高工锂电· 2025-10-06 18:20
行业订单与景气度 - 2025年上半年多家头部锂电设备企业新签及在手订单总额超过300亿元,同比增长70%~80% [2] - 行业Q3旺季整体排产实现环比6%~8%的增长,龙头电池企业9月排产环比提升8%,达到70GWh水平,已连续两个月保持5%以上增速 [4] - 电池龙头对2025年的增长指引普遍维持在20%以上,电解液厂商反馈下游订单增速接近30% [5] - 储能企业Q3排产维持了15%~20%的同比增长 [4] 龙头企业订单表现 - 先导智能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总额达124亿元,同比增长近70% [4] - 海目星1-6月新增订单约44.2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7.5%,截至6月末在手订单规模突破100亿元 [4] - 赢合科技截至一季度末订单合同负债金额达27.59亿元,创历史峰值,环比增长67% [4] - 利元亨截至5月末在手订单为49.21亿元 [4] 固态电池设备进展 - 固态电池设备成为订单增长重要新引擎,聚焦干法电极、叠片、等静压等新工艺 [6] - 璞泰来2025年1-5月固态电池设备订单达4-5亿元,其干法成膜、复合设备及叠片机已取得订单并部分交付 [6] - 海目星签下4亿元、2GWh固态电池整线订单,成为行业率先商业化锂金属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整线设备供应商 [6] - 先导智能预计全年固态设备订单将达8-10亿元,其复合转印设备效率达50m/min,量产型固态叠片机堆叠对齐度达±0.2mm [6] - 利元亨已于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硫化物、氧化物全体系设备交付,并成功获得头部车企的整线订单 [6] - 大族锂电于2025年3月中标东风鸿泰固态电池中试线测试段及组装段工艺设备项目 [7] 海外市场拓展 - 海目星上半年海外新签订单金额18.88亿元,同比增长192.5%,通过设立8家子公司及收购实现国际业务转型 [8] - 先导智能海外业务毛利率高达40.27%,显著优于国内水平 [8] - 赢合科技多台高性能设备发运至客户匈牙利40GWh超级工厂,深度赋能欧洲战略布局 [8] 需求驱动因素 - 设备需求源于产能扩张、固态电池、海外建厂、产线升级等多重趋势叠加 [3] - 行业需求有望在单车带电量提升、电动重卡放量、欧洲新车型周期及新兴市场储能需求爆发支撑下保持20%左右增速 [5]
海目星经营业绩下滑等多问题引关注,中信证券出具核查意见
新浪财经· 2025-09-30 20:00
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64亿元,同比下滑30.50%,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45.25亿元,同比下滑5.82% [2]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8亿元,2024年全年为-1.63亿元,均由盈转亏,净利润同比分别减少8.6亿元和4.85亿元 [2] - 业绩下滑主要受行业周期性供需失衡、竞争压力导致订单质量不高、客户验收意愿减弱及验收周期延长等因素影响 [2] 子公司星能懋业 - 公司持有子公司星能懋业64.2%股权,2025年上半年该子公司营收1014.77万元,期末净资产为-1269.57万元 [3] - 子公司竞争优势在于核心人才和自研技术,预计2027年或2028年开始盈利,公司拟向其提供不超过1亿元的财务资助 [3] 存货状况 - 报告期末存货余额52.78亿元,较期初增长23.38%,存货跌价损失发生额4.01亿元,大幅增加 [4] - 存货余额增长与在手订单增加相匹配,定制化产品计提跌价主因海外政策影响项目暂停及实际支出超出预算 [4] 应收账款 - 报告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1.72亿元,其中1-2年账龄余额7.32亿元,2-3年账龄余额1.19亿元,均较期初显著增长 [5] - 长账龄欠款主要因下游行业景气度及客户资金安排,不存在放宽信用期刺激销售情形 [5] 资金与负债 - 报告期末公司银行存款13.41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08亿元、定期存款或大额存单3.17亿元 [6] - 同期短期借款19.07亿元、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4.5亿元、长期借款14.59亿元,存贷双高系行业资金密集、回款周期长所致 [6][7] 预付款项 - 报告期末预付长期款余额2.02亿元,较期初增长0.5亿元,其中账龄1年以上预付账款0.33亿元 [8] - 前五大支付对象账龄符合合同约定与行业惯例,未结转原因合理 [8]
海目星(688559)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2025-09-30 18:05
2025 年半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豁免版) 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海目星")于 2025 年 9 月 11 日 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 监管问询函》(上证科创公函【2025】0369 号,以下简称"《问询函》")。中信证券股份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或"保荐机构")作为海目星的持续督导机构,现对《问询函》 提及的相关问题出具专项意见如下: 问题 1.关于经营业绩下滑。年报及半年报显示,2024 年及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分别实 现营业收入 45.25 亿元、16.64 亿元,同比下滑 5.82%、30.50%;分别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1.63 亿元、-7.08 亿元,均由盈转亏,净利润同比减少 4.85 亿元、8.6 亿元。 公司下游客户主要分布于锂电、消费电子、光伏等领域。从单季度毛利率看,2024 年第四季 度毛利率 1.87%,显著低于其他季度表现。 请公司:(1)分别说明 2024 年及 2025 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