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源环境(688679)
搜索文档
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2 03:45
证券代码:688679 证券简称:通源环境 公告编号:2025-020 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全体董事及相关股东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大股东持有的基本情况 截至本公告日,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股东安徽源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源通投资")持有公司11,959,2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08%。上述股票来源为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前持有的股份,且已于2023年12月25日起上市流通。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 减持计划的主要内容 源通投资计划自2025年11月14日至2026年2月13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 的公司股份,合计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 3,950,689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3%。其中,采取集中 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的,任意连续90个自然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即 不超过1,316,896股;采取大宗 ...
通源环境: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证券日报· 2025-10-21 22:14
证券日报网讯 10月21日晚间,通源环境发布公告称,截至本公告日,公司股东安徽源通股权投资合伙 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源通投资")持有公司11,959,2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08%。源通投资计 划自2025年11月14日至2026年2月13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 份,合计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3,950,689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3%。其中,采取集中竞价交 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的,任意连续90个自然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即不超过 1,316,896股;采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的,任意连续90个自然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超过 公司总股本的2%,即不超过2,633,793股。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
10月21日增减持汇总:暂无增持 博纳影业等12股减持(表)





新浪证券· 2025-10-21 22:01
核心观点 - 10月21日盘后,A股市场有12家上市公司披露股东减持计划或进展,无公司披露增持情况 [1] 减持公司名单及概况 - 披露减持情况的上市公司包括:博纳影业、力合微、拓山重工、捷强装备、怡亚通、通源环境、北京君正、科威尔、特发服务、翔港科技、华翔股份、中电港 [1] 具体减持计划及进展 - 博纳影业:股东东阳阿里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 [3] - 力合微:股东力合科创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3] - 捷强装备:股东乔顺昌计划减持不超过1%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徐杨顺计划减持不超过2.82%股份 [3] - 怡亚通:股东怡亚通控股计划减持不超过1%公司股份 [3] - 通源环境:股东源通投资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3] - 北京君正:股东屹唐盛芯半导体于9月16日至10月20日期间减持482.54万股 [3] - 科威尔:董事徐文计划减持不超过0.0039%股份 [3] - 特发服务:股东龙信建设、嘉兴创泽拟合计减持不超过2%公司股份 [3] - 翔港科技:股东黄旺牛拟减持不超过2.68%股份 [3] - 华翔股份:控股股东华翔实业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3] - 中电港:第二大股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减持301.97万股公司股份 [3]
通源环境(688679.SH):源通投资拟减持不超3%股份
智通财经网· 2025-10-21 19:27
智通财经APP讯,通源环境(688679.SH)发布公告,源通投资计划自2025年11月14日至2026年2月13日期 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395.07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3%。 ...
通源环境(688679) - 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2025-10-21 19:17
证券代码:688679 证券简称:通源环境 公告编号:2025-020 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持股 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计划公告 重要内容提示: 大股东持有的基本情况 截至本公告日,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股 东安徽源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源通投资")持有公司 11,959,200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9.08%。上述股票来源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上市前持有的股份,且已于 2023 年 12 月 25 日起上市流通。 减持计划的主要内容 源通投资计划自 2025 年 11 月 14 日至 2026 年 2 月 13 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 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 3,950,689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 3%。其中,采取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 持公司股份的,任意连续 90 个自然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 1%,即不超过 1,316,896 股;采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的,任意连续 90 个自然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 2%,即不超过 2,633,793 股。 若此期间公司有送股、 ...
通源环境:股东源通投资计划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约395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19:07
每经头条(nbdtoutiao)——展望"十五五"|专访贺铿:必须改变以往将资金过度集中于房屋建设和基础 设施建设的倾向,更加突出民生领域投入 (记者 曾健辉) 每经AI快讯,通源环境10月2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源通投资计划自2025年11月14日至2026年2月13日期 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约395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3%。若此期间公司有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应对以 上减持数量进行相应调整。 ...
环境治理板块10月21日涨1.58%,东湖高新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5.4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1 16:28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21日环境治理板块整体上涨1.58%,领先于上证指数1.36%和深证成指2.06%的涨幅 [1] - 板块内领涨股为东湖高新,涨幅达10.03%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5.48亿元,但游资资金净流出6.16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6787.97万元 [2] 个股价格表现 - 东湖高新收盘价10.86元,涨幅10.03%,成交额10.24亿元 [1] - 福龙马收盘价25.11元,涨幅9.99%,成交额18.28亿元 [1] - 武汉控股收盘价5.62元,涨幅9.98%,成交额1.12亿元 [1] - 中山公用跌幅最大,为4.23%,收盘价12.69元,成交额11.47亿元 [2] - 伟明环保下跌2.50%,收盘价21.83元,成交额2.25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向 - 福龙马主力资金净流入3.01亿元,主力净占比16.45%,但游资净流出1.34亿元 [3] - 东湖高新主力资金净流入2.33亿元,主力净占比22.79%,游资净流出1.38亿元 [3] - 惠城环保主力资金净流入1.04亿元,主力净占比13.96% [3] - 飞马国际主力资金净流入7653.14万元,主力净占比6.26% [3] - 武汉控股主力资金净流入3666.69万元,主力净占比高达32.60% [3]
环境治理板块10月15日涨0.68%,通源环境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7665.06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5 16:33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15日环境治理板块整体上涨0.69%,领先个股为通源环境,涨幅达9.96% [1] -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1.22%至3912.21点,深证成指上涨1.73%至13118.75点 [1] - 板块内资金呈现分化,主力资金净流出7665.06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39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2.15亿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通源环境领涨板块,收盘价24.51元,涨幅9.96%,成交量为5.54万手,成交额为1.32亿元 [1] - 中创环保涨幅7.01%,收盘价11.15元,成交量为22.32万手,成交额为2.42亿元 [1] - 惠城环保涨幅2.94%,收盘价181.59元,成交量为7.60万手,成交额高达13.72亿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惠城环保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61亿元,主力净占比达11.73%,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5318.68万元和1.08亿元 [3] - 飞马国际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7678.50万元,主力净占比7.84% [3] - 翰蓝环境主力净流入2443.73万元,主力净占比高达16.03% [3] 领跌个股表现 - 倍杰特跌幅最大,达4.76%,收盘价15.22元,成交量为32.50万手,成交额为4.98亿元 [2] - 祥龙电业下跌3.47%,收盘价13.90元,成交量为25.79万手 [2] - 中环环保下跌3.23%,收盘价86.8元,成交量为39.56万手,成交额为3.55亿元 [2]
全球硬件大爆款 生于中国
36氪· 2025-10-10 08:31
新一代中国硬件公司的崛起与特征 - 以Plaud、大疆、影石创新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硬件公司,从成立第一天起就定位为全球化企业,致力于打造高溢价品牌[1][3] - 这些公司改变了中国产品“性价比不错但不够酷”的传统印象,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塑造获得全球用户尊重[3][7] - 公司创始人多为80、90后,拥有高学历和全球视野,直接触达海外消费者心智,追求世界级产品[7][21] 大疆的标杆效应与方法论 - 大疆是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领导者,长期占据超过70%的市场份额,年营收超过500亿元人民币[4] - 大疆开创了一种高投入、高技术门槛的产品方法论:在细分赛道打造有技术壁垒的高客单价产品,并占领全球利基市场[10] - 大疆的成功启发了众多硬件创业者,其前员工创立的公司如正浩创新、拓竹科技均采用类似方法论并取得显著成绩[13][14][17] 成功公司的关键策略 - 采用“饱和投入”策略,在研发上投入远超同行,例如拓竹科技用一两百人开发一款产品,而同行通常只有三五人[15] - 对供应链进行全程强把控,不依赖通用组装货,例如拓竹在代工厂内自建生产区域并严格管控准入[16] - 通过全球众筹平台(如Kickstarter、Indiegogo)验证产品需求并获取初始用户,例如xTool的激光雕刻机众筹超过260万美元[26] 中国供应链的支撑与演进 - 中国供应链具备“上午设计、下午打样、次日量产、一周出海”的极速反应能力,华强北1公里内可找到数千家供应商[29] - 智能手机产业的巨大成功带动了供应链能力外溢,使得曾经高端的元器件(如双频GPS芯片、NPU芯片)价格大幅下降并普及到其他智能硬件[33][34] - 供应链企业通过与新兴硬件公司深度合作获得高速成长,例如影石创新的供应商弘景光电因其订单营收三年内从1亿多元增长至超过7亿元[36] 投资环境的转变 - 早期硬件投资被视为高风险领域,仅有松山湖XbotPark等少数孵化器提供支持,其投资了大疆、云鲸等公司[41][43] - 随着安克创新(市值突破700亿元)、影石创新(市值超1200亿元)等公司上市并取得巨大成功,投资市场对硬件公司的偏好发生根本性转变[47] - 当前硬件赛道投资活跃,好项目遭机构争抢,例如有割草机器人项目在半年内完成三轮融资累计上亿元[48][49] 出海策略的代际演进 - 第一代出海依靠B端大订单,无品牌露出;第二代通过亚马逊等平台销售通用品;第三代则通过全球众筹验证产品,注重用户反馈和技术创新[24] - 新一代公司敢于进入陌生场景开创全新品类,例如庭院机器人、泳池机器人,并定出高价(如库犸动力割草机器人定价比老牌厂商高出三分之一以上)[22][24] - 全球众筹金额大幅增长,2014年至2024年间,Kickstarter上来自大中华区的项目众筹总金额翻了20多倍[27][28]
世界粤商大会上演“科技秀”,一大波“钢铁侠”放大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1:19
2025世界粤商大会展示亮点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电子信息等六大产业板块共同勾勒广东产业高质量发展全景图,其中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展区及电子信息展区因其前沿产品和互动体验成为全场焦点 [2]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公司动态 - 数字华夏公司的人形机器人“夏起”可实现流畅对话、跳舞、唱歌等交互,其仿人机器人“夏澜”具备29个主动自由度以模拟人类表情和情绪,并已与银行合作提供专业服务,产品推出后吸引中东客户下单定制 [3][4] - 越疆科技的人形机器人Atom展示±0.05mm工业级精度的电子元件焊接能力,并能通过1800公里外系统实现零延迟远程操控,吸引制造企业关注以期降低人工成本并提升产品品质 [6] - 酷库智能的饮品机器人可在90秒内完成定制饮品制作,市场反响良好,目前已投放五六百台,明年计划达到2000台,并预计近几年以翻倍速度增长 [6] - 拓斯达科技的轮式人形机器人“小拓”具备360°全向行走和多任务执行能力,搭载GLM-4.5大模型与3352TOPS端侧算力,其推理速度达行业平均水平的4倍 [7] - 台商协会组织十余家台企参会,认为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水平国内领先,机器人应用场景广泛,市场潜力巨大 [7] 电子信息产业公司动态 - 影石创新科技的全景相机实时拼接功能应用于消费级市场及新闻报道、政法警务等领域,公司连续六年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2023年全球市场份额达67.2% [9] - 成至智能展示搭载红外热成像与扩音设备的无人机,模拟夜间巡逻和应急救援,是工业无人机安防载荷市场的隐形冠军及低空经济应用先行者 [9] - 东阳光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光子”在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获首金,公司同时展示积层箔电容器、软磁材料等核心上游元器件产品 [9] 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及电子信息产业规模 - 2024年广东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突破5万亿元,连续34年全国第一,以占全国约三分之一营收贡献近二分之一利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对全省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超七成,并培育10家超千亿行业领军企业 [10] -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2200亿元,同比增长约25%,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营业收入992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从2019年4.47万台套增长至2024年24.68万台套,2024年产量占全国44%,连续五年全国第一 [10] 广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生态 - 广东已构建“芯片—算法—终端—应用”全产业链生态,涵盖华为昇腾芯片、思谋科技多模态大模型等上游企业,越疆、拓斯达等中游本体制造企业,以及数字华夏、酷库智能等下游场景应用商 [11] - 拥有31个制造业大类的海量应用场景,建成3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和99个优秀场景,机器人及AI深度融入从工业焊接至康养陪护等经济社会各角落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