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水处理膜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企业分析和发展趋势研判:水处理膜市场规模持续上涨,反渗透膜以45% 比重占据主导地位[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4 09:22
水处理膜行业概述 - 水处理膜具有选择性分离功能,可在分子范围内进行分离,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材料包括无机膜(陶瓷膜、金属膜)和有机膜(醋酸纤维素、聚醚砜等)[4] - 行业优势包括成本低、能耗低、出水品质稳定、操作简单,早期技术由发达国家主导,国内通过政策扶持实现追赶[1][13] - 产业链上游为PVDF、PS、PES等膜材料及辅助材料,中游为膜制造商,下游覆盖市政污水、工业废水、海水淡化等领域[9] 市场规模与增长 - 行业规模从2019年269亿元增至2024年456亿元,年产量达4.64亿平方米(2024年,同比+14.6%)[13][17] - 反渗透膜占比45%(海水淡化、高纯水制备),微滤膜占比30%[15] - 驱动因素包括城镇化率提升(污水处理需求增加)、海水淡化工程扩张及工业用水标准提高[1][11] 政策支持 - "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被列为战略性产业,高性能分离膜材料列入关键战略材料[6] - 2021-2024年出台《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工业水效提升行动计划》等政策,重点支持反渗透膜、纳滤膜技术研发及产业化[8][26] 竞争格局 - 国内企业占据78%市场份额,外资/合资企业分别占10%/12%,主要企业包括碧水源、沃顿科技、津膜科技等[19] - 碧水源具备全产业链膜技术,年产能微滤/超滤膜2000万㎡、纳滤/反渗透膜1900万㎡[21] - 沃顿科技2024年膜产品收入10.33亿元(同比+6.49%),专注反渗透膜国产化[23] 技术与发展趋势 - 新材料应用推动纳米孔径膜、有机/无机复合膜发展,提升耐污染性能[25] - 物联网与AI技术将实现设备智能监控和自动化运行[25] - 新兴领域如光伏(高纯水需求)、锂电(高水质要求)将成为增长点[27] 相关企业 - 上市企业:碧水源(300070)、沃顿科技(000920)、三达膜(688101)等[2] - 非上市企业:北京时代沃顿、深圳立昇净水、北京赛诺膜技术等[3]
发力污水处理 建设无废城市 全“绿”以赴,这里生态向好“颜值” 升
镇江日报· 2025-06-03 07:33
奇美化工环保技改项目 - 公司投入1500万元启动事故水处理系统技改项目,新建4座水池并改造3座储罐为水罐,4月全部投入使用[1] - 改造后全厂区拥有7座水池及3个水罐,实现事故水收集区域全覆盖,系统可满足12小时消防需求及最大23130立方米事故水储存[1] - 新建圌山区厂区水池容量达1200立方米,配备转输泵与污水处理厂联通,用于突发污染水应急处理[1] 镇江经开区水污染防治进展 - 2024年实施6个水污染防治项目,包括丁岗镇农田生态化改造、新竹河劣五类水体整治等[1] - 全年5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均达Ⅱ类标准,达标率100%[1] 优利德产业链延伸项目 - 公司建设年产10万吨氯化石蜡产业链延伸技改项目,2020年9月启动,目前已完成竣工验收[2] - 项目以液氯和石蜡为原料生产氯化石蜡,副产盐酸15.9万吨/年,通过储罐收集后销售给金属酸洗企业,避免危废处置成本[2] - 厂区配备4个1000立方米盐酸储罐,采用管道连接生产装置与槽罐车转运系统[2] 无废园区建设成果 - 2024年经开区完成2项计划内工程、11个无废细胞建设,423家企业完成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3] - 209家小微企业纳入固废管理系统收集体系,60家危废企业规范化管理考核完成率100%[3]
Consolidated Water(CWCO)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4 00: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337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下降15%,主要因服务部门建筑收入减少730万美元 [10]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润为1230万美元,占总收入约37%;2024年第一季度毛利润为1390万美元,占总收入约35%,下降因服务部门毛利润减少270万美元 [12] - 2025年第一季度持续经营业务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49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31美分;2024年同期为69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43美分 [13] - 截至2025年3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1.079亿美元,营运资金增至4.362亿美元,股东权益总计2.133亿美元 [1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服务部门 - 营收显著下降,因2024年第二季度两个设计建造项目完工,但美国西部运营和维护合同经常性收入增加62.6万美元(9%) [4][5] - 建筑收入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920万美元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220万美元 [11] - 运营和维护合同经常性收入总计770万美元,较上年增长9% [12] 零售部门 - 收入增加78.6万美元,因售水量增长13% [11] 批量部门 - 收入略增至840万美元,因2024年5月新厂运营维护合同及2月合同修订生效 [11] 制造部门 - 收入增加50.9万美元至580万美元,营收和运营收入较上年分别增长约1044% [4][1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未提及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相关内容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扩大大开曼岛西湾海水淡化厂产能,预计今年夏天新增日产100万加仑淡水能力,并计划未来两年建设额外储水罐 [18] - 为Harex建造17500平方英尺制造空间,预计下月完工,以增加吞吐量 [19] - 利用REC拓展科罗拉多州设计建造和运营维护业务,目前正寻求相关机会 [20] - 推进夏威夷海水淡化项目,预计明年初开工,该项目将成为服务部门2026 - 2027年主要增长动力 [6] - 预计今年下半年设计建造收入改善,三个小项目将开工,总价值约2000万美元 [21] - 与当地合作伙伴竞投加勒比南部废水设计建造项目,若成功将是首个国际废水处理厂项目 [22] - 看好亚利桑那市场未来设计建造业务机会,团队正参与早期讨论并准备定制设计报告 [2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大开曼岛零售水销售增长、加勒比批量水业务长期稳定收入、夏威夷等项目及制造部门积极态势有信心,预计能为股东带来长期稳定收入和利润增长 [2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全资子公司Cayman Water Company获开曼群岛政府新特许权,继续拥有大开曼岛服务区内生产和供应饮用水独家权利,但需从OFFREG获取新运营许可证,目前正就此进行讨论 [16][17] - 夏威夷海水淡化项目试点测试报告和建议获客户批准,为项目建设铺平道路,但部分许可证获取不受公司控制,可能导致建设延迟 [5][6]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夏威夷项目建设收入如何确认及何时开始,毛利率和许可责任方是谁 - 1.47亿美元设计和建设收入将在两年设计和两年建设期确认,目前未确认10%,因收入确认取决于项目成本,成本投入尚少,预计建设开始后收入大幅增加,建设预计2月开始,但取决于许可情况 [28][32][36] - 管理层未透露建设业务毛利率 [41] - 许可责任在合同中有详细划分,部分与场地相关许可由客户负责,建筑许可等由公司负责,双方需协作完成 [42][43] 问题2: 零售业务扩张后销量提升是否持久,新增产能消化时间和利用率情况 - 零售业务销量增长源于服务区人口和商业增长,非季节性因素,虽有季节性波动,但基础销量已提升 [44][46][48] - 公司未披露销量占生产能力百分比,为满足未来需求,需确保产能和存储能力充足 [51][52] 问题3: 三个2000万美元合同执行时间和开始时间 - 两个合同已签订,第三个将在未来几个月签订,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和2026年前六个月实现收入 [53][55] 问题4: 项目许可中不受公司控制的类型及所属政府机构 - 许可责任在合同中有详细划分,公司不担心项目受阻,仅担心部分政府机构审批速度慢,如考古许可耗时超预期 [60][64][65] - 相关许可由夏威夷州政府机构负责 [66] 问题5: 夏威夷合同成功是否会带来亚太地区机会 - 公司目前未在该地区寻求机会,认为美国本土尤其是佛罗里达州有足够机会,制造业务也有望从中受益 [68][71][72] 问题6: 国内项目机会数量和稳定性 - 公司每周详细审查项目,美国西部项目数量未减少,虽规模有变化,但数量令人鼓舞 [75]
冠中生态(300948) - 300948冠中生态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8:12
分组1: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528.81万元,较同期下降61.4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090.02万元,较同期下降307.48% [3]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73.40万元 [4] - 2025年公司的经营预算目标为实现利润总额0 - 500万元,较上年度增长100% - 110% [5] 分组2:业绩下滑原因 - 项目实施进度放缓导致收入下降,因行业依赖政府付费项目,地方财政“紧平衡”,新签订单实施进度慢,部分项目工作量缩减,公司控制进度保证现金流 [3] - 完工项目造价审减,部分以前年度已完工项目审计后造价审减金额大,使2024年度营业收入、净利润减少 [3] - 财务费用影响,2024年度公司财务费用2,068.46万元,主要为应付债券新增计提财务利息费用2,060.5万元 [3] -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影响,2024年度公司应收账款、合同资产等新增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金额4,189.06万元 [3] 分组3:2025年发展策略 - 发展战略立足主业,实施国内外双市场策略;经营目标是推进业绩回升向好,力争扭亏为盈 [3] - 坚持低风险、高质量发展主线,依托信息技术和数字化工具构建企业管理体系;实施精准细分市场策略,促成中亚市场订单落地,加速回款;推动核心技术升级,转化创新成果 [4] 分组4:可转债转股 - 可转债转股属市场行为,公司希望投资者认可发展前景,通过转股分享成果,同时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传递投资价值 [4] 分组5:募集资金使用 - 首发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是“生态修复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建设中暂时闲置的3,500万元资金,未超董事会审议额度,不影响项目建设和资金周转,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投资回报 [4] 分组6:项目及资金情况 - 在建项目正常开工建设,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及各项在手理财产品余额为3.59亿元,资金链平稳正常 [5] - 部分项目受益于专项债或专项扶持资金,回款进度加快,但整体影响不明显,公司会跟进化债政策推动回款 [5] 分组7:盈利增长点 - 综合性治理、土地整治预计是主要业绩增长点,公司在零碳建筑、工厂化育苗、污水处理、发酵工艺及设备等方向有技术储备,会发掘新利润增长点 [6] 分组8:行业情况 - 报告期内,生态环境建设行业面临市场下行、竞争加剧压力,企业整体营业收入增长有限,经营成本上升,应收账款高位、账期延长,多数企业利润下降或亏损 [7] - 行业发展情况可查阅《2024年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相关内容,链接为https://www.cninfo.com.cn/new/disclosure/detail?stockCode=300948&announcementId=1223363460&orgId=gfbj0834265&announcementTime=2025 - 04 - 29 [8] 分组9:合作与产业链布局 - 公司一直与国有企业或地方国资平台有项目合作,未来会选择央企或资信好、财力有保障的地方国有企业和平台公司合作 [9] - 公司坚持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在夯实传统主业同时,储备和布局零碳建筑、温室种植、污水和农林废弃物处理设备设施等技术和业务,以拓展应用延长产业链 [9] - 公司生态修复技术可在待修复区域快速实现植被覆盖,在荒漠化、风积沙地等地区有多个项目案例,可登录公司官网查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