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厦钨新能(688778)
icon
搜索文档
厦钨新能(688778) - 投资者活动记录表【2022.07.01】
2022-11-17 23:10
公司基本情况 - 投资者关系活动包括现场参观、特定对象调研和线上电话会议,时间为2022年6月1日至30日,地点在厦钨新能海沧基地和海璟基地 [1] - 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杨金洪、总经理姜龙、董事会秘书陈康晟、证券事务代表汪超和新能源材料研究院副院长魏国祯 [1] 生产与产能 - 疫情对公司影响较小,生产经营正常,下游订单旺盛,产能利用率较高 [1] - 2021年公司正极材料销量7.2万吨,目标是成为世界前三的正极材料企业 [2] - 预计2022年有3万吨三元材料投产,2023下半年再有4.5万吨三元材料投产,已在四川基地启动首期2万吨磷酸铁锂项目 [2] 公司特点与优势 - 技术上,2004年开始从事锂电正极业务,技术底蕴深厚,创新能力强,在高电压钴酸锂、高电压三元材料、高功率三元材料方面有优势 [1] - 品质上,公司品质稳定,在下游客户中口碑良好 [1] - 经营上,公司经营稳健 [1] - 高电压三元材料优势明显,新款高电压6系三元材料能量密度高,降低了镍钴用量,性价比高,已应用于续航超1000公里电动车,未来增长空间大 [2] - 高电压三元材料提升能量密度、降低镍钴使用、安全性好,性价比高,应用空间广阔 [2] - 从当前及下一代产品看,高电压化路线与高镍化路线在能量密度应用端性能表现一致 [2] - 公司三元材料在高功率、高电压和高镍均有布局,高电压三元材料性价比和安全性能好 [2] - 公司补锂技术布局全面,各方面有技术团队研发攻关,应用场景涵盖3C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 [3] - 公司原材料供应稳定,与主要供应商有股权关系,对原料适应性好,行业口碑好,未来有合适标的会考虑股权合作布局 [3] 技术路线看法 - 公司认为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特性不同,适用于不同场景,不是互相替代关系 [3] - 近年来磷酸铁锂因电池结构技术提升能量密度而爆发增长,三元材料也在增长但速度不如磷酸铁锂 [3] - 长远看,新能源车智能化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提高,三元材料更适合新能源车领域,磷酸铁锂更适合储能领域 [3] 财务与融资 - 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与知名电池厂商合作,客户信誉高,应收账款回款正常,无大坏账损失 [3] - 公司本次定增收到上交所审核意见通知,符合发行条件,正在准备注册稿,尚需取得证监会注册同意,进展将按规则披露 [4] 参会调研机构 - 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463家机构参与调研 [6][7][8][9][10][11][12][13][14][15][16][17]
厦钨新能(688778) - 投资者活动记录表(2022.06.01)
2022-11-17 22:24
业绩情况 - 2022年第一季度销量达1.8万吨,总销量同比提升,后疫情时代钴酸锂销量同比下降,三元材料销量同比增幅较大 [2] - 2021年正极材料销量7.2万吨,保持行业前列 [3] - 2021年钴酸锂出货量占销售量约60%,整体毛利率较低;单吨净利约0.77万元,财务费用约0.18万元 [4] 产能规划 - 目标成为世界前三的正极材料企业 - 2022年有3万吨三元材料投产,2023下半年再有4.5万吨三元材料投产 - 已在四川基地启动首期2万吨磷酸铁锂项目 [3][4] 产品优势 - 高功率三元材料:锂价涨幅大,混动车预计增量大,相应高功率三元材料需求增加,公司凭借技术优势稳固龙头地位 [2] - 高电压三元材料:满足长续航、高安全性要求,降低镍钴用量,性价比和安全性能好 [2][4] - 钴酸锂:在4.4V产品赶上并超越对手,4.45V以后产品领先,市场占有率提升,未来凭借高电压技术巩固消费电子领域龙头地位 [4] - 补锂技术:布局全面,镍基、铁基、钴基等均有团队研发;应用场景全面,可用于3C消费、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 [4] 毛利率相关 - 正极材料计价模式为“原材料成本+加工费+目标利润”,钴酸锂售价高但毛利率低于三元材料 - 采取低库存、快周转策略,未做原材料经营,2021年未获原材料涨价收益;资产负债率高,财务费用高 - 盈利持续稳定增长,盈利质量好,现金流、净资产收益率在同行表现突出 [4] 原材料供应 - 与主要原料供应商有股权关系,合作方优先保障供应 - 对原料适应性好,是最早使用盐湖锂、云母锂的正极材料厂 - 在行业内信誉良好,主要供应商愿意合作;未来有合适标的会考虑股权合作布局 [5] 疫情影响 - 各基地生产经营正常,物流运输受疫情管控限制但实现闭环管理,保障正常生产 [5][6] 定增进展 - 本次定增已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收到审核问询函 [4]
厦钨新能(688778)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7 00:00
营业收入相关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77.27亿元,同比增长106.38%;年初至报告期末为220.30亿元,同比增长113.62%,主要因产品销量增加及价格上涨[2][8] -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锂离子正极材料销量为6.26万吨,营业收入220.30亿元,同比增长113.62%[14]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220.2970988961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103.1250288964亿美元,同比增长113.62%[18] 净利润相关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7亿元,同比增长120.52%;年初至报告期末为8.59亿元,同比增长115.28%,因产销规模扩大,规模效应显现,盈利能力提升[2][8]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16亿元,同比增长118.48%;年初至报告期末为7.73亿元,同比增长105.38%[2] -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利润总额9.6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15.80%[14] -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59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15.28%[14] -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7.73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05.38%[14] - 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8.658985606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4.0968176336亿美元,同比增长111.36%[19]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相关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2.81亿元[4]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2.8055896822亿元,2021年同期为7.3597555072亿元[21] 每股收益相关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1.22元/股,同比增长71.83%;年初至报告期末均为3.34元/股,同比增长63.73%[4] - 2022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3.34元,2021年同期均为2.04元[2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相关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97%,增加0.14个百分点;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9.17%,增加0.19个百分点[4] 研发投入相关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1.64亿元,同比增长38.55%;年初至报告期末为5.71亿元,同比增长102.58%,因公司重视研发投入,多产品和技术方向布局[4][9] 资产相关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61.3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3.44%,因产销规模扩大及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资金到位[4][9]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2,351,453,876.42元,2021年12月31日为425,014,387.51元[15]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5,073,953,535.10元,2021年12月31日为2,953,734,709.32元[15] - 2022年第三季度末资产总计161.3655361027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105.1644531035亿美元,同比增长53.44%[16] - 2022年第三季度末流动资产合计120.4310798906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67.9975128056亿美元,同比增长77.11%[16] - 2022年第三季度末非流动资产合计40.9344562121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37.1669402979亿美元,同比增长10.14%[16] 所有者权益相关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79.5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13.00%,因产销规模扩大、盈利能力提升及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资金到位[4][9] - 2022年第三季度末所有者权益合计81.0559560138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37.9220857215亿美元,同比增长113.74%[17]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05亿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8.59亿元[7] 股东信息相关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1,115,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10] -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51,054,071股,持股比例50.26%[10] 业务线产品销量相关 - 2022年三季度三元材料销量3.72万吨,同比增长117%[14] - 2022年前三季度钴酸锂销量2.54万吨,稳居龙头地位[14] 营业总成本相关 - 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209.5861882935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98.3166412153亿美元,同比增长113.17%[18] 负债相关 - 2022年第三季度末负债合计80.3095800889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67.242367382亿美元,同比增长19.43%[17] - 2022年第三季度末流动负债合计64.4852760602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51.9094743249亿美元,同比增长24.23%[17] - 2022年第三季度末非流动负债合计15.8243040287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15.3328930571亿美元,同比增长3.20%[17] 综合收益总额相关 - 2022年前三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8.6032616887亿元,2021年同期为4.0819314483亿元[20]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相关 - 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06.8597381023亿元,2021年同期为34.8592571329亿元[20] 收到的税费返还相关 - 2022年前三季度收到的税费返还为2.8358866805亿元,2021年同期为0.4608894113亿元[21]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相关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10.9660337307亿元,2021年同期为35.8454104364亿元[21]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相关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23.7716234129亿元,2021年同期为28.4856549292亿元[21]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相关 - 2022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4.6336530025亿元,2021年同期为23.3779892302亿元[22]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相关 - 2022年前三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0.1423349508亿元,2021年同期为16.200007158亿元[22]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相关 - 2022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9.2643948891亿元,2021年同期为11.5709788568亿元[22]
厦钨新能(688778)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7-28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代码为688778,简称为厦钨新能[2] - 公司中文名称为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厦钨新能[26]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杨金洪[26]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柯井社300号之一[26] - 公司网址为www.xtc - xny.com,电子信箱为xwxn@cxtc.com[26] - 董事会秘书为陈康晟,证券事务代表为汪超,联系电话均为0592 - 3357677[27]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有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经济参考报[28] -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为www.sse.com.cn[28] -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董秘办[28]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厦钨新能,代码为688778[31] - 公司控股股东为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600549.SH)[16]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福建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6] 报告相关说明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6]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7] - 不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7] - 报告所涉及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实质承诺[7]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8] - 报告期为2022年1 - 6月,报告期期末为2022年6月30日[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143.02亿元,上年同期65.68亿元,同比增长117.75%,主要因销量增加和产品价格上涨[32]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亿元,上年同期2.51亿元,同比增长112.1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57亿元,上年同期2.32亿元,同比增长97.20%,主要因新能源汽车产业需求增长,产销规模增加[32][35]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5亿元,上年同期3.36亿元,同比减少53.80%[32]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1.39亿元,上年度末37.36亿元,同比增长10.79%;总资产134.37亿元,上年度末105.16亿元,同比增长27.77%[32]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2.12元/股,上年同期1.33元/股,同比增长59.40%;稀释每股收益2.12元/股,上年同期1.33元/股,同比增长59.40%[32]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1.82元/股,上年同期1.23元/股,同比增长47.97%[32]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44%,上年同期13.39%,增加0.05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54%,上年同期12.37%,减少0.83个百分点[32]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85%,上年同期2.49%,增加0.36个百分点[32]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02亿元,同比增长117.75%;利润总额5.91亿元,同比增长110.73%;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亿元,同比增长112.19%[118] - 报告期内营业成本130.50亿元,同比增长118.87%;销售费用1242.59万元,同比增长0.61%;管理费用8437.82万元,同比增长73.58%;财务费用6442.97万元,同比下降12.20%;研发费用4.07亿元,同比增长148.89%[1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5亿元,同比下降53.80%;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流出1.08亿元,较上年减少;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流入2.32亿元,上年为净流出[119] - 报告期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8.11%,处于较高水平[113]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7.12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67.58%;应收款项期末余额45.29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53.34%;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4.56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311.50%[129]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3414.57万元,较上年期末增长102.37%;存货期末余额35.61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27.38%;固定资产期末余额33.80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20.87%[129]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2.21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3367.84%;应付票据期末余额34.41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165.16%[129] - 2022年应付账款为34.85亿美元,占比33.13%,较之前减少0.92%[131] - 2022年合同负债为1049.27万美元,占比0.10%,较之前减少50.61%[131] - 2022年应付职工薪酬为872.85万美元,占比0.08%,较之前增加167.49%[131] - 报告期对外股权投资总额为4.05亿元,上年为8.32亿元,投资额减少4.27亿元,投资增长幅度为 -51.26%[131][134]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销量增加及产品价格上涨,营业成本增长主要系销量增加及原料价格上涨[119][12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NCM三元材料主要产品以高电压系列为主,最新Ni68系产品已应用于续航超1000公里电动车并大批量供货;超高镍Ni9系材料已通过部分客户认证,小批量供货[44][45] - 公司钴酸锂以4.45V、4.48V及以上高电压产品为主,4.48V产品2021年大批量供货,4.5V产品2022年开始批量供货,未来重点研发4.5V + 钴酸锂产品[4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锂离子正极材料累计销量4.02万吨,同比增长21%,其中三元材料销量2.15万吨,同比增长91%,钴酸锂销量1.87万吨,全球市场占有率居首[93] - 三元材料高电压项目产品通过多个客户端测试,(超)高镍项目产品通过两家核心客户吨级认证[104] - 钴酸锂4.5V高电压开发稳步推进,4.53V高电压开发取得初步进展,4.45V高倍率产品开发有突破[104] - 钠电正极材料前驱体及材料开发完成百公斤级试生产,积极布局小粒度产品等开发工作[105] - 三明厦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56.81亿元,利润总额为1685.72万元[136] - 宁德厦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30.61亿元,利润总额为2202.50万元[136] 研发相关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在国内外拥有91项注册专利,其中发明专利61项[55] -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61个、实用新型专利30个、其他(注册商标)5个[56] - 本期新增申请专利33个,获得专利26个,累计申请专利190个,获得专利96个[57] - 2022年上半年费用化研发投入407,354,639.78元,上年同期163,670,425.60元,变化幅度148.89% [60] - 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合计407,354,639.78元,上年同期163,670,425.60元,变化幅度148.89% [60] - 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2.85%,上年同期2.49%,增加0.36个百分点[60] - 大粒度多元前驱体工艺开发与应用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872.64万元,本期投入金额508.55万元,累计投入金额2,364.73万元[63] - 高容量功能性材料研究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923.77万元,本期投入金额190.09万元,累计投入金额401.21万元[63] - 高镍正极材料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078.94万元,本期投入金额91.73万元,累计投入金额444.18万元[63] - 公司新款高电压Ni68系三元材料成功应用到续航里程超1,000公里的电动车并开始大批量出货[51] - Ni9系高镍正极材料开发处于量试阶段,0.1C扣电放电容量≥223mAh/g,45度循环≥1000周,容量保持率80%[65] - 高镍单晶材料开发处于量产阶段,开发出8系9mol%低Co和12mol%Co产品,0.1C扣电放电容量≥205mAh/g[65] - Ni9系单晶材料开发处于量试阶段,0.1C扣电放电容量≥217mAh/g[65] - 4.5V钴酸锂开发处于量试阶段,高温循环500周以上[68] - 固态电池用正极材料开发处于小试阶段,制备固态电解质锂离子电导率大于10 - 4s/cm[68] - 氢氧化钴前驱体开发与应用处于量试阶段,高掺杂(>5000ppm)元素掺杂均匀性程度高于市场主流碳钴体系[71] - 高镍多晶前驱体工艺开发与应用处于量试阶段,4.35V电压,0.1C容量:Ni83≥217mAh/g,Ni90≥226mAh/g[71] - 高功率前驱体工艺开发与应用处于量试阶段,4.35V,0.1C首效≥94%[71] - 车用氢氧化镍工艺处于中试阶段,容量≥275mAh/g[71] - 4.4V高电压三元材料的开发处于量试阶段,产品4.4V全电池1/3容量>195mAh/g[74] - 研发项目总投入41387.23,已投入12944.62,剩余投入25304.14[83] - 环境友好型磷酸铁锂开发投入526.03,粉末压实密度可达2.53g/cm ,0.1C放电容量可达158mAh/g[77] - 磷酸锰铁锂新技术开发投入458.09,开发出的电池能量密度比磷酸铁锂高10%-20%[77] - 4.5V钴酸锂量产工艺开发投入3919.77,将逐渐替代4.48V钴酸锂[80] - 中镍微钴单晶材料开发投入1383.59,处于小试阶段[83] - 6kW/kg高功率电芯用三元材料开发投入1152.99,处于量试阶段[83] - 中镍280Wh/kg动力电池三元材料开发投入1844.79,已量产供货[83]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93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3.58%,上年同期分别为251人、18.31%[86]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706.92,平均薪酬9.24,上年同期分别为2033.37、8.10[86] - 2022年公司4.5V钴酸锂产品和新款高电压Ni6系三元材料开始批量供货[90] 项目建设情况 - 年产40,000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一期10,000吨生产线已投产,二期10,000吨预计2022年下半年投产,三期20,000吨预计8月投产[97] - 海璟基地年产30,000吨锂离子电池材料扩产项目计划新增投资9.9亿元,正在进行全过程咨询公开招标[98] - 海璟基地综合生产车间扩产项目拟新建车间实现年产15,000吨锂离子正极材料产能,已完成全过程咨询公开招标[99] - 四川雅安磷酸铁锂固相法项目截止6月底完成多项招标和合同签订,部分工程施工已启动;湿法项目完成多项招标,具备桩基施工条件[100] - 公司正在进行海璟基地年产40000吨、30000吨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及综合生产车间年产15000吨扩产项目、雅安基地磷酸铁锂生产线建设项目[112] 公司风险情况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新增产能消化、财务、行业、宏观环境等风险[111][112][113][114][117] 股东大会情况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月17日召开,各项议案均获通过[139] 环保情况 -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环保设施运行良好,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危险废物管理处置合规[145][146] 碳排放情况 - 公司预计7月核发碳足迹ISO14067体系认证书,超95%碳排放源于原材料端供应[155] 股份限售及减持承诺情况 - 厦门钨业、稀土集团、冶金控股等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股份限售,承诺时间为2020年7月13日[162] - 冶控投资、闽洛投资等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股份限售,承诺时间为2020年7月13日[162] - 宁波海诚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股份限售,承诺时间为2020年7月13日[162] - 国新厚朴、福建国改基金等承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股份限售,承诺时间为2020年7月13日[164] - 杨金洪、姜龙等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及离职后6个月内股份限售,承诺时间为2020年7月13日[164] - 曾雷英、魏国祯等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及离职后6个月内股份限售,承诺时间为2020年7月13日[164] - 厦门钨业承诺长期持股及减持意向,承诺时间为2020年7月13日[164] - 宁波海诚、国新厚朴等承诺长期持股及减持意向,承诺时间为2020年7月13日[164] - 公司、公司董事等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稳定股价,承诺时间为2020年7月13日[164] - 2020年7月13日,公司及相关方作出多项与首次公开发行相关承诺,期限为长期[170][173][176][179] - 2021年2月19日,公司作出股东信息披露承诺,期限为长期[173] - 2022年3月1日,厦门钨业等作出多项与再融资相关承诺,部分承诺期限至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完成之日,股份限售承诺期限为发行结束之日起18个月[1
厦钨新能(688778)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7 00:0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59.09亿元,同比增长103.3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78.99%[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32.76%[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947.56万元,同比增长11.88%[2] -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82元/股,同比增长34.25%[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39%,较上年减少1.01个百分点[4] - 研发投入合计1.91亿元,同比增长148.18%,研发投入占比3.23%,增加0.58个百分点[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29.8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3.4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9.3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44%[4]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5909071678.49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2906106622.87元增长约103.33%[16]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5689465096.41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2771796667.85元增长约105.26%[16] - 2022年3月31日资产总计为12980863139.35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0516445310.35元增长约23.43%[14] - 2022年3月31日负债合计为8933401681.17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6724236738.20元增长约32.85%[15] - 2022年3月31日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047461458.18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792208572.15元增长约6.73%[15] - 2022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9092610049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7693.073855万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7]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2.2955817447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1.3144309539亿美元,同比增长明显[17] - 2022年第一季度利润总额为2.294873999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1.2990795601亿美元,增长幅度较大[17] - 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2.0871373557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1.1905902255亿美元,实现显著增长[17] - 2022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689862584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1.1559185893亿美元,增长态势良好[17] - 2022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2.0512618653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1.1523682249亿美元,有较大提升[18] - 2022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82元/股,2021年同期为0.61元/股,有所提高[18]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锂离子正极材料销量18351吨,三元材料销量同比增长57%[6] 特定时间点资产项目数据变化 - 2022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1101069754.39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25014387.51元增长约159.06%[12] - 2022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3436873278.72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953734709.32元增长约16.36%[12] - 2022年3月31日应收款项融资为450382250.01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10910848.21元增长约306.08%[12] - 2022年3月31日预付款项为50089551.20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6872654.29元增长约196.86%[12] - 2022年3月31日存货为3597928149.36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795347589.34元增长约28.71%[12] 第一季度现金流量数据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5.2611283015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9.1294197675亿美元,大幅增加[19] - 2022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6.1342469596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9.6169244114亿美元,增长显著[19] - 2022年第一季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23.6258603805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7.7912109392亿美元,支出增多[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022年为25.4394904923亿美元,2021年为8.9959522073亿美元[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2年为6947.564673万美元,2021年为6209.722041万美元[2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2年为2.0158015221亿美元[2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022年为2.5354998327亿美元,2021年为6894.422906万美元[2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2年为 - 5196.983106万美元,2021年为 - 6894.422906万美元[2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2年为8.8210320118亿美元,2021年为2.539627886亿美元[2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022年为2.2324544694亿美元,2021年为2.2212400416亿美元[2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2年为6.5885775424亿美元,2021年为3183.878444万美元[2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022年为6.7605536688亿美元,2021年为2478.246991万美元[2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022年为11.0106975439亿美元,2021年为3.0269803333亿美元[20]
厦钨新能(688778) -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加厦门辖区上市公司2021年年报业绩说明会暨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2-04-26 19:52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名称:厦门辖区上市公司 2021 年年报业绩说明会暨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 [2] - 活动时间:2022 年 05 月 10 日(星期二)下午 14:30 - 16:00 [2][3][4] - 活动地点: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网址:http://ir.p5w.net) [2][3][4] - 活动方式:网络远程互动 [2][4] 参加人员 - 董事长:杨金洪 [4] - 董事、总经理:姜龙 [4] - 财务总监:张瑞程 [4] - 董事会秘书:陈康晟 [4] 投资者参与方式 - 在线参与:2022 年 05 月 10 日(星期二)下午 14:30 - 16:00 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网址:http://ir.p5w.net) [4] - 提前提问:5 月 6 日(星期五)下午 17:00 前将问题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公司邮箱 xwxn@cxtc.com [4] 联系人及咨询办法 - 联系部门:公司董秘办 [5] - 电话:0592 - 3357677 [5] - 邮箱:xwxn@cxtc.com [4][5]
厦钨新能(688778)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3-31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厦钨新能[17] - 公司外文名称为XTC New Energy Materials(Xiamen ) Co.,Ltd.,缩写为XWXN[18]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杨金洪,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柯井社300号之一[18] - 公司办公地址邮政编码为361026,网址为www.xtc - xny.com,电子信箱为xwxn@cxtc.com[18]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1年,报告期期末为2021年末[1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155.66亿元,较2020年增长94.82%[24]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5亿元,较2020年增长121.66%[24]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7.36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13.71%[24] - 2021年总资产105.16亿元,较2020年增长69.03%[25]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2.65元,较2020年增长94.85%[25]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2.21%,较2020年增加6.80个百分点[25] - 202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90%,较2020年减少0.37个百分点[25]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274.51万元[28] - 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变动2.01亿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为102.63万元[29] - 应收款项融资当期变动 - 9669.41万元[29]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6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94.82%[31] - 2021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5,534.92万元,同比增长121.66%[31] - 2021年国内钴酸锂总产量为9.17万吨,较2020年同比增长24.3%[45] - 2021年国内三元材料总产量为39.81万吨,同比增长89.5%;全球范围内三元材料总产量为72.97万吨,同比增长79.3%[45] - 2021年国内磷酸铁锂产量达到43.80万吨,同比增加208.50%[47] - 2021年公司锂离子正极材料销售7.2万吨,同比增长46%,保持国内锂电正极材料行业领先地位[51] - 2021年中国钴酸锂行业产量CR5集中度上升1.3%,达到86.7%,公司钴酸锂销量4.5万吨,同比增长35%,全球市场占有率居首[51][52] - 2021年公司三元材料销量2.7万吨,同比增长71%,保持行业第一梯队地位[52] - 2021年锂电正极材料产销同比大幅增加,磷酸铁锂在储能、动力领域增长最快[52]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451,858,021.23元,上年度为261,183,953.93元,变化幅度73.00% [62] - 本年度研发投入合计451,858,021.23元,上年度为261,183,953.93元,变化幅度73.00% [63] - 本年度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90%,上年度为3.27%,减少0.37个百分点[63] - 报告期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3.94%,处于较高水平[85]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66亿元,同比增长94.82%;利润总额6.13亿元,同比增长133.32%;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5亿元,同比增长121.66%[89] - 2021年营业成本140.79亿元,同比增加96.86%;销售费用2908.66万元,同比增长9.01%;管理费用1.31亿元,同比增长45.04%;财务费用1.28亿元,同比增长8.23%;研发费用4.52亿元,同比增长73.00%[90]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2亿元,同比增长8.85%;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41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7亿元,同比增长184.35%[90] - 锂电池行业营业收入155.04亿元,同比增长94.64%,营业成本140.39亿元,同比增长96.69%,毛利率9.45%,减少0.94个百分点[93] - 钴酸锂营业收入114.80亿元,同比增加83.62%,营业成本105.39亿元,同比增长89.43%,毛利率8.20%,减少2.81个百分点[93] - 三元材料营业收入40.24亿元,同比增加134.88%,营业成本34.99亿元,同比增长122.35%,毛利率13.02%,增加4.90个百分点[93] - 国内市场营业收入151.27亿元,同比增长98.75%,营业成本136.97亿元,同比增长100.72%,毛利率9.45%,减少0.89个百分点[93] - 国外市场营业收入3.77亿元,同比增长6.51%,营业成本3.42亿元,同比增长8.90%,毛利率9.42%,减少1.99个百分点[94] - 2021年钴酸锂生产量44619.85吨,同比增长32.21%,销售量45140.24吨,同比增长34.84%,库存量596.00吨,同比减少6.28%[95] - 2021年三元材料生产量26511.41吨,同比增长64.54%,销售量27085.46吨,同比增长70.64%,库存量1136.64吨,同比减少34.73%[95] - 锂电池行业材料费用本期金额129.64亿元,占总成本92.35%,较上年同期增长108.84%[96]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36.96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87.99%,关联方销售额为0 [98]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90.5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8.65%,关联方采购额6.02亿元,占比3.23%[99] - 2021年销售费用2908.66万元,同比增长9.01%;管理费用1.31亿元,同比增长45.04%;财务费用1.28亿元,同比增长8.23%;研发费用4.52亿元,同比增长73.00%[99][10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32亿元,同比增长8.85%;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7.41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57亿元,同比增长184.35%[101]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4.25亿元,较上期增长52.93%;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9.54亿元,较上期增长139.26%[102] - 存货期末余额27.95亿元,较上期增长130.24%;固定资产期末余额27.96亿元,较上期增长17.52%[102][103]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5.13亿元,较上期增长76.57%;使用权资产期末余额414.34万元[103]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638.02万元,较上期减少99.39%;应付票据期末余额12.98亿元,较上期增长203.92%[103]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34.85亿元,较上期增长186.34%;合同负债期末余额1049.27万元,较上期增长441.90%[103] - 2021年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54,635,446.17元,占比2.42%,较上年增长4.54%[104] - 2021年其他流动负债38,469,299.50元,占比0.37%,较上年增长221.95%,主要系已背书未终止确认票据增加[104] - 2021年长期借款1,383,336,129.18元,占比13.15%,较上年增长21.85%[104] - 2021年报告期对外股权投资总额83,163.55万元,上年为1,700.00万元,投资额增减变动数为81,463.55万元,投资增长幅度为4,791.97%[106] - 2021年对宁德厦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投资额为53,013.55万元,占被投资公司权益比例100%,为收购少数股权、增资[107] - 截至2021年底,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200,542,222.22元,应收款项融资110,910,848.21元[108] - 2021年三明厦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营业收入833,194.52万元,利润总额3,396.80万元[110] 业务线项目进展 - 海璟基地年产40,000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一期10,000吨生产线于2021年9月建成投产,二期10,000吨生产线设备采购中,预计2022年完成设备及辅助工程安装[33] - 公司投资62,006.60万元启动海璟基地三期项目建设,2021年底生产线主体设备基本安装完成,预计2022年7月投产[34] - 公司拟投资99,000万元在海璟基地新建厂房并安装设备,新增30,000吨产能,项目处于厂房平面布置设计中[34] - 公司与雅化锂业等投资设立雅安厦钨,分期建设年产100,000吨磷酸铁锂生产线,首期建设20,000吨,2021年12月29日已正式注册成立[34] - 公司正在进行海璟基地年产40,000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化项目、海璟基地30,000吨锂离子电池材料扩产项目、雅安基地年产100,000吨磷酸铁锂项目(一期)等[83][84] 技术研发相关 - 公司研发团队攻克高电压钴酸锂、高功率NCM三元材料等核心技术与工艺难关[55]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高电压钴酸锂合成技术,有相关知识产权[56] - 高电压钴酸锂前驱体共沉淀技术使钴酸锂产品极片压实密度从4.1g/cm³提升到4.3g/cm³,循环性能提升10%左右[57] - 高电压多元复合材料比例调控及合成技术将高电压多元材料能量密度从150mAh/g提升到185mAh/g,电池内阻降低5%-10% [57] - 高镍正极材料合成技术将高镍正极材料循环寿命提升5%-10%,降低内阻DCIR约15% [57] - 超高功率多元复合材料结构调控及表面处理技术使多元复合材料功率性能比常规EV用NCM三元材料提升20%以上[58] - 无钴化低成本正极材料设计与合成技术开发的磷酸铁锂产品成本较行业现行主流工艺降低10%以上[58] - 报告期内,发明专利本年新增申请数23个、获得数11个,实用新型专利本年新增申请数10个、获得数14个,合计新增申请数33个、获得数25个[61] - 大粒度多元前驱体工艺开发与应用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101.70万元,本期投入1663.71万元,累计投入1856.18万元[65] - 高容量功能性材料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622.30万元,本期投入106.71万元,累计投入211.12万元[65] - 高镍正极材料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849.31万元,本期投入162.50万元,累计投入352.45万元[66] - Ni9系高镍正极材料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667.63万元,本期投入199.51万元,累计投入498.69万元,0.1C扣电放电容量≥220mAh/g,45度循环≥1000周(容量保持率80%)[66] - 高镍单晶材料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536.17万元,本期投入73.46万元,累计投入247.08万元[66] - Ni9系单晶材料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760.12万元,本期投入164.72万元,累计投入354.17万元,0.1C扣电放电容量≥217mAh/g[66] - 4.5V钴酸锂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751.96万元,本期投入2244.86万元,累计投入2355.54万元,高温循环500周以上[67] - 固态电池用正极材料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372.06万元,本期投入417.18万元,累计投入460.56万元[67] - 氢氧化钴前驱体开发与应用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869.79万元,本期投入756.51万元,累计投入756.51万元,高掺杂(>5000ppm)元素掺杂均匀性程度高于市场主流碳钴体系[67] - 高镍正极材料开发项目开发出第三代间歇8系多晶,0.1C扣电放电容量≥217mAh/g[6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项目总预算超300万的在研项目总预算为19093.94万元,已投入11056.37万元[68][72][73] - 高镍多晶前驱体工艺开发与应用项目预算998.11万元,处于量试阶段,4.35V电压、0.1C容量下Ni83≥217mAh/g、Ni90≥226mAh/g[68] - 高功率前驱体工艺开发与应用项目预算974.54万元,处于量试阶段,4.35V、0.1C首效≥94%[68] - 4.4V高电压三元材料开发项目预算712.72万元,处于中试阶段,产品4.4V全电池1/3容量>195mAh/g[70] - 快充型钴酸锂产品开发项目预算470.77万元,处于方案设计阶段,产品满足3C充电倍率需求[70] - 环境友好型磷酸铁锂开发项目预算416.80万元,处于中试阶段,粉末压实密度可达2.53g/cm,0.1C放电容量可达158mAh/g[70] - 磷酸锰铁锂新技术开发项目预算348.86万元,处于小试阶段,开发出的材料做成电池后能量密度比磷酸铁锂高10%-20%[71] - 4.5V钴酸锂量产工艺
厦钨新能(688778) - 2021 Q3 - 季度财报
2021-10-29 00:00
营业收入 - 2021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744,223,312.18元,同比增长76.55%[3]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10,312,502,889.64元,同比增长98.59%[3] - 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03.12亿元,同比增长98.5%[1] 净利润 - 2021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8,083,596.11元,同比增长143.82%[3]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8,994,123.22元,同比增长155.63%[3] - 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4.10亿元,同比增长166.9%[17] - 2021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9亿元,同比增长155.6%[17] 每股收益 - 2021年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71元,同比增长121.66%[4] - 2021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2.04元,同比增长137.2%[18] 研发投入 - 2021年第三季度研发投入为118,362,060.80元,同比增长93.41%[4] - 年初至报告期末研发投入为282,032,486.40元,同比增长74.53%[4] - 2021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2.82亿元,同比增长74.5%[1] 资产 - 2021年第三季度总资产为9,229,298,855.28元,同比增长48.34%[4]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3,576,180,561.51元,同比增长104.57%[4] -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流动资产总计为57.77亿元,相比2020年12月31日的31.99亿元增长了80.6%[12] -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非流动资产总计为34.52亿元,相比2020年12月31日的30.22亿元增长了14.2%[14] -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总资产为92.29亿元,相比2020年12月31日的62.22亿元增长了48.3%[14] -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6.30亿元,相比2020年12月31日的18.05亿元增长了101.1%[15] 负债 -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流动负债总计为44.18亿元,相比2020年12月31日的31.22亿元增长了41.5%[15] -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非流动负债总计为11.81亿元,相比2020年12月31日的12.94亿元减少了8.8%[15] -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总负债为55.99亿元,相比2020年12月31日的44.17亿元增长了26.8%[15] 现金流量 - 2021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5,975,550.72元,同比增长88.46%[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5,975,550.72元,同比增长88.46%[2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7,798,207.22元,同比增长891.24%[2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157,097,885.68元,同比增长485.84%[2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435,013,449.10元,同比增长437.95%[22] 流动资产 -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货币资金为14.35亿元,相比2020年12月31日的2.78亿元增长了416.3%[12] -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应收账款为18.64亿元,相比2020年12月31日的12.35亿元增长了51.0%[12] - 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存货为19.02亿元,相比2020年12月31日的12.14亿元增长了56.7%[12] 费用 - 2021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2098.59万元,同比下降36.7%[1] - 2021年前三季度管理费用为8141.07万元,同比增长35.0%[1] - 2021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为1.05亿元,同比增长33.6%[1] 其他 - 应收账款为1,234,540,796.12元,无变化[23] - 存货为1,214,093,975.17元,无变化[23] - 流动资产合计为3,199,682,391.80元,无变化[24] - 非流动资产合计为3,022,143,037.41元,增加2,438,993.64元[24] - 资产总计为6,221,825,429.21元,增加2,438,993.64元[24] - 短期借款为1,042,688,943.47元,无变化[24] - 流动负债合计为3,122,315,655.13元,较上季度增加2,438,993.64元[25] - 非流动负债合计为1,294,300,965.66元,无变化[25] - 负债合计为4,416,616,620.79元,较上季度增加2,438,993.64元[25]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805,208,808.42元,无变化[25]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为6,221,825,429.21元,较上季度增加2,438,993.64元[25]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243,571,130.43元,较上季度增加2,438,993.64元[25] - 长期借款为1,135,256,887.11元,无变化[25] - 递延收益为130,361,118.12元,无变化[25] - 实收资本为188,679,200.00元,无变化[25] - 资本公积为1,372,187,447.23元,无变化[25]
厦钨新能(688778) - 关于参加2021年厦门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1-09-02 15:47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名称为“2021 年度厦门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 [2] - 活动时间为 2021 年 9 月 7 日(星期二)下午 15:00 - 17:00 [2] - 活动举办方为厦门上市公司协会联合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 [2] - 活动平台为深圳市全景网络有限公司提供的网上平台,投资者可登录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rs.p5w.net)参与在线交流 [2] 公司相关信息 - 公司为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 688778,证券简称厦钨新能 [1] - 出席活动人员有公司董事长杨金洪先生、财务总监张瑞程先生和董事会秘书陈康晟先生 [2] 活动目的 - 便于广大投资者深入全面了解公司发展战略、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等问题,加强与投资者良好沟通机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