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控赛格(000068)

搜索文档
9月11日早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9-11 11:58
股东减持 - 物产金轮股东金轮控股拟减持不超过624.28万股 占总股本3% [1] - 达实智能实控人刘磅拟减持不超过3041.42万股 占总股本1.43% 总经理苏俊锋拟减持不超过196.47万股 占总股本0.09% [2] - 捷顺科技股东深圳特区建发智慧交通拟减持不超过1919.37万股 占总股本3% 高管何军拟减持不超过22.5万股 占总股本0.04% [18] - 中粮科工股东盛良投资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1536.82万股 占总股本3% [19] - 长华化学股东厦门创丰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417.42万股 占总股本3% [20] - 澄天伟业实控人冯学裕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341.87万股 占总股本2.96% [22] - 志特新材股东舟山志壹等拟合计减持不超过411.97万股 占总股本1% 董事郭凤霞拟减持5947股 占总股本0.0014% [23] - 华控赛格股东深圳赛格拟减持不超过3020.01万股 占总股本3% [23] 股东增持 - 华菱钢铁股东信泰人寿拟增持不低于6908.64万股 不超过1.38亿股 占总股本1%-2% [1] 资产出售 - 珠江股份拟出售868.6万股益佰制药 97.06万股奥瑞德 7716股中国平安及471.22万股尔康制药 预计收益占最近一年净利润50%以上 [1][2] 股权转让 - 振德医疗控股股东浙江振德及许昌园林协议转让1332.26万股 占总股本5% 予孙纪木 转让价26.74元/股 总价款3.56亿元 [2][3][4] - 河化股份控股股东宁波银亿拟转让8700万股 占总股本23.76% 予中哲瑞和 交易对价6.32亿元 控制权将变更 [16][17] - 五洋自控控股股东侯友夫及蔡敏协议转让15%股份予高梧卓越 控制权将变更 [18] 重大合同 - 大金重工全资子公司蓬莱大金签署海外海上风电基础供应合同 总金额12.5亿元 占2024年营业收入33% [4][5] 再融资 - 安迪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上交所批准 [5][6][7] - 贝达药业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14][15][16] 重大投资 - 盾安环境拟投资50亿元建设智能智造总部基地项目 [7][8] - 东方国信拟出资9000万元与顺义金控合资设立北京临空智慧港 持股30% [8][9] 并购重组 - 朗姿股份全资子公司拟以9247.5万元收购重庆时光67.5%股权 [11][12][13] - 英力股份拟以4.68亿元收购优特利77.9385%股份 并配套募资不超过1.96亿元 [13][14] 重整进展 - ST炼石签署预重整投资协议 确定多家重整投资人 锁定期12-24个月认购价5.65-6.73元/股 [9][10][11]
华控赛格股东深赛格拟减持不超3%股份

智通财经· 2025-09-10 22:50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深圳赛格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减持华控赛格股份不超过3020.01万股 [1] - 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3% [1]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 [1] 减持时间安排 - 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1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1] - 减持将在本公告日起15个交易日后开始实施 [1]
华控赛格(000068.SZ)股东深赛格拟减持不超3%股份

智通财经网· 2025-09-10 22:47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深圳赛格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020.01万股 [1] - 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3% [1] - 减持期间为2025年10月1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1] 减持方式 - 通过集中竞价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进行减持 [1] - 减持计划将在公告日起15个交易日后开始实施 [1]
深赛格:出售所持有的华控赛格股票不超过3020万股 预计将增加公司的投资收益
格隆汇APP· 2025-09-10 22:33
减持计划 - 公司拟减持所持深圳华控赛格股份有限公司不超过30,200,100股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 实施时间为股东大会通过后至2025年12月31日 [1] - 减持行为基于公司实际经营需要 [1] 财务影响 - 预计将增加公司投资收益 [1] - 有利于改善公司资产及业务结构 [1] - 具体投资收益金额受实施时市场环境影响 目前无法测算 [1]
华控赛格:深赛格拟减持不超3020.01万股,占总股本3%

新浪证券· 2025-09-10 21:57
股东减持计划 - 深圳赛格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减持华控赛格股份 减持数量不超过30,200,100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3% [1][3] - 减持时间为2025年10月11日至12月31日 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实施 [3] - 减持原因为深赛格实际经营需要 股份来源为2009年解除限售的原非流通股 [3] 股东持股情况 - 深赛格当前持有华控赛格142,792,846股 占总股本比例14.18% [2] - 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在90天内不超过总股本1% 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在90天内不超过总股本2% [3] - 减持价格将根据市场交易价格及交易方式确定 [3] 程序合规性 - 减持计划已经深赛格第八届董事会第六十一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 尚需股东会审议通过 [3] - 经核查本次减持不存在违反2008年股权分置改革承诺的情形 [4] - 若遇送股、转增股本等股份变动事项 减持数量将相应调整 [3] 公司治理影响 - 深赛格非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 减持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 [5] - 减持计划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5] - 公司将持续关注减持进展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5]
华控赛格:股东深赛格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21:48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深赛格持有华控赛格14.18%股份并计划减持不超过3020万股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 [1] - 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3% [1]
华控赛格:股东深赛格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21:48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深赛格持有华控赛格14.18%股份 计划减持不超过30,200,100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3% [1]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 减持时间范围为公告日起15个交易日后三个月内 [1] - 减持股份来源为2009年股权分置改革解除限售的原非流通股 减持原因为实际经营需要 [1]
华控赛格(000068) - 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计划减持股份预披露公告
2025-09-10 21:46
股东情况 - 深赛格持有公司142,792,846股,占总股本14.18%[1][2][3] 减持计划 - 计划减持不超30,200,100股,占比不超3%,时间2025.10.11 - 2025.12.31[1][3][4] - 减持来源为2009年股改解限的原非流通股,因实际经营需要[4] - 方式为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有比例限制[4] 计划进展与风险 - 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实施需股东会通过[4] - 实施有不确定性,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7]
华控赛格:深赛格拟减持不超3%

新浪财经· 2025-09-10 21:43
股东减持计划 - 深圳赛格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华控赛格1.43亿股 占公司总股本14.18% [1] - 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3020.01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3% [1] - 减持实施期间为2025年10月1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1]
华控赛格2025年中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30 06: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3.26亿元 同比增长18.25% 其中第二季度营收1.9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83.33%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8877.56万元 同比扩大63.5% 第二季度单季度亏损7140.74万元 同比下降129.26% [1] - 扣非净利润亏损3866.4万元 同比改善29.77% 显示主营业务亏损幅度收窄 [1] - 毛利率5.49% 同比提升27.99% 但净利率-26.86% 同比下降26.99% [1] - 三费占营收比13.64% 同比下降28.68% 费用控制有所改善 [1] 资产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1.82亿元 同比增长31.13% 流动性有所改善 [1] - 应收账款4.29亿元 同比增长21.84% 应收账款占净利润比高达3268.72% 存在较大回收风险 [1][3] - 有息负债13.18亿元 同比增长11.49% 财务杠杆水平较高 [1] - 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率仅为23.7% 短期偿债能力偏弱 [3] 现金流与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6元 同比大幅增长274.51% 经营活动现金流明显改善 [1] - 每股净资产0.62元 同比下降3.78% 每股收益-0.09元 同比下降63.64% [1] 业务质量与历史表现 - 2024年ROIC仅0.89% 资本回报率偏弱 净利率0.92% 产品附加值不高 [3] - 近10年ROIC中位数-0.02% 2022年最低达-8.51% 投资回报表现较差 [3] - 上市以来27份年报中出现10次亏损 业绩稳定性欠佳 [3] 业务构成与发展战略 - 主营业务涵盖水环境综合治理、海绵城市建设、市政设计、EPC总承包及工程咨询等 [4] - 通过并购引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 赋能传统业务协同发展 探索新盈利模式 [4] - 业务发展主要依靠研发及营销驱动 需关注具体驱动力实际情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