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000876)

搜索文档
南非口蹄疫蔓延冲击畜牧市场,养殖 ETF(516760) 周涨领先,三条主线成破局关键
新浪财经· 2025-05-13 11:26
市场表现 - 中证畜牧养殖指数下跌0.38%,成分股涨跌互现,溢多利领涨1.07%,金新农上涨1.05%,安迪苏上涨0.61%,瑞普生物领跌2.66%,巨星农牧下跌2.00%,神农集团下跌1.89% [1] - 养殖ETF下跌0.80%,最新报价0.62元,近1周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1] - 养殖ETF盘中换手1.07%,成交144.75万元,近1年日均成交465.47万元 [3] - 养殖ETF今年以来最大回撤5.00%,相对基准回撤0.26% [3] 行业动态 - 南非口蹄疫疫情蔓延至夸祖卢-纳塔尔等省,新增病例在动物拍卖会上检测出阳性,我国农业部呼吁限制动物运输,新购动物须隔离28天 [1] - 光大证券建议关注三条主线:种植(玉米、小麦价格上行利好大种植标的)、种子(种业需求改善)、农化(种植面积扩张打开市场空间) [1] 估值与权重 - 中证畜牧养殖指数最新市盈率12.26倍,处于近1年0.57%分位,估值低于近1年99.43%以上的时间 [3] - 中证畜牧养殖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9.38%,包括海大集团(11.24%)、温氏股份(10.10%)、牧原股份(10.08%)、新希望(8.92%)、梅花生物(8.79%)等 [3] - 前十大权重股中,新希望上涨0.31%,梅花生物上涨0.37%,海大集团下跌0.90%,温氏股份下跌0.18%,牧原股份下跌0.15% [5]
深交所力推ETF定投场景化应用策略,携投资者走进新希望
搜狐财经· 2025-05-11 09:12
指数化投资与ETF发展 - 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是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1] - 深交所联合富国基金走进新希望等成分股上市公司 推广指数化投资理念 [1][3] - ETF作为高效透明普惠稳定的投资载体 在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和优化市场结构中发挥积极作用 [5] - 深市基金推出"大话策略之定投"活动 首批推出创业板ETF定投策略案例 展示定投优势 [5] - 深交所未来将推动ETF市场在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方面迈向更高水平 持续推广定投策略 [5] 新希望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新希望是深证100等重要指数成分股 核心业务包括饲料生产 生猪养殖与屠宰 食品加工 [3] - 2024年饲料销量达2595万吨 销售仔猪300万头 肥猪1352万头 屠宰和肉制品销量40万吨 [3] - 2024年完成多条场线防疫改造 养殖成本下滑 猪价波动趋稳 生猪养殖业务同比减亏 [7] - 2024年归母净利润4.74亿元 同比增长90% 2025年一季度盈利4.45亿元 同比增长123% [7] 行业交流与战略重点 - 新希望强调生物防疫和优化种源对抵御猪周期波动的重要性 [7] - 公司认为控制成本和疫病管理是应对猪周期的关键 而非预测或扭转周期 [7] - 深交所"走进成分股公司"活动旨在培育理性投资者群体 推广指数投资理念 [5] - 新希望长期关注指数型基金运作和投资策略 认可其在稳定资本市场中的作用 [3]
助力提升获得感 深交所携投资者走进新希望
中证网· 2025-05-09 21:58
公司概况 - 新希望是深证100等重要指数的成份股 创立于1982年 经历43年发展 成为中国农牧食品产业链龙头上市公司 [1] - 核心业务聚焦饲料生产 生猪养殖与屠宰 食品加工与销售 [1] 核心竞争力 - 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实现显著降本增效 [1] - 运用现代技术选育生猪种源 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冷链配送 [1] - 研究饲用蛋白减量替代 从源头降低进口依赖 保障粮食安全 [1] -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1] 市场活动 - 深交所基金管理部主办"走进成份股公司"活动 30余位投资者代表参与 旨在了解公司核心竞争力与投资潜力 [1] - 富国基金基金经理分享农业 畜牧行业投资展望 分析市场情况与全年投资策略 [1] 交易所动态 - 深交所基金部介绍深市ETF规模 特点及定投策略案例 [1] - 未来将推动ETF市场在产品创新 服务提升 一线监管方面发展 [2] - 持续推广核心ETF单品定投策略和组合定投策略案例 [2] - 开展全渠道 场景化定投策略投资者服务活动 [2]
新 希 望(000876) - 关于举行2024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5-09 17:01
公司信息 - 公司证券代码为000876,简称为新希望[1] - 公司债券代码为127015、127049,简称为希望转债、希望转2[1] 业绩说明会 - 2025年5月15日15:00 - 17:00举行2024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2] - 采取网络远程方式,投资者可登陆全景网参与[2] - 出席人员有陶玉岭、谢佳扬、史涵、赵亮[2] - 投资者可于2025年5月14日18:00前征集问题[2]
广袤田野向“智”而行绘就“科技兴农”新图景 好“丰”光传递新希望
央视网· 2025-05-09 16:23
农业机械化与智慧灌溉 - 山东德州武城县农户使用移动式智能淋灌机进行节水灌溉 喷杆长达21米 配备18组伞状旋转喷头实现均匀喷洒 [1] - 智慧灌溉设备可通过手机远程操控 节省人力和水资源 承包240亩土地的农户已实现无人值守灌溉 [3] - 武城县主要农作物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9.8%以上 [5] 特色作物种植与产业链 - 青海乌兰县藜麦种植面积有望突破万亩 大型机械完成翻地、旋耕、平地、播种全流程作业 [4][7] - 乌兰县已形成藜麦育种、种植、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 开发多款高附加值产品 [7] - 新疆吐鲁番高昌区春季种植西瓜5.83万亩 甜瓜1.71万亩 早熟西瓜采用双小拱棚模式 糖分足口感佳 [8][10][12] 海产品养殖与加工 - 福建霞浦县海带养殖面积达15万亩 鲜海带产量160万吨 收获后3小时内需完成晾晒形成"空中晒场"景观 [13][15][17] - 江苏连云港赣榆区暂养海鲜近300万斤 通过分类暂养和降温技术延长皮皮虾等海鲜存活期 保障休渔期供应 [16][19][21]
【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饲料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汇总、产业园区和兼并重组等)
前瞻网· 2025-05-08 11:09
饲料行业投融资规模 - 2015年以来饲料行业投融资数量及金额波动较大 2024年投融资数量最多达7起 2022年投融资金额最高为30亿元 [1] - 2023年单笔最大融资金额达30亿元 2017年最大单标投资金额为16.2亿元排名第二 [2] 饲料行业投融资轮次 - 融资轮次主要集中在天使轮、A轮及战略投资 天使轮和A轮各14起 战略投资10起 [5] 饲料行业投融资区域 - 投融资集中在广东、北京和江苏 广东累计11起 北京和江苏各7起 [6] 饲料行业投融资主体 - 投资主体以投资类企业为主 包括中科科创、基石资本、和智资本等 实业类投资主体有广发乾和、金瑞生物等 [13] 饲料行业兼并重组 - 粤海饲料通过横向并购扩大饲料产品质量和产量 如收购宜兴市天石饲料51%股权 [17] - 唐人神、大北农、新希望通过并购完善产业链 如唐人神收购吉泰农牧55%股权提升禽料竞争力 [17] - 新希望收购徐闻新好农牧增强对控股子公司控制能力 提升管理效率 [17] 饲料行业投融资事件 - 2021-2024年融资企业主营产品集中在饲料生产、饲料使用及相关建设三个方面 [11] - 代表性融资事件包括渊米生物天使轮数千万人民币、昌农农牧A轮3000万人民币、新希望六和战略投资数十亿人民币等 [10][11]
点亮玛多县乡村教育新希望
中国能源网· 2025-05-07 16:42
教育帮扶项目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自2011年起定点帮扶玛多县 累计投入3372 8万元改善教育办学条件 [6] - 2023年起联合北京师范大学探索可持续人才培育路径 贯彻"定点帮扶 教育优先"策略 [1] - 2025年将再次捐资1500万元实施国网兴农学堂等四大工程 提升当地教学条件和医疗水平 [6] 强师工程实施 - 采用"引进来+走出去"培养模式 委托北师大专家团队入校诊断 同时选派30名教师参与省外研修 [2][3] - 专家团队对四大学科七节课进行课堂观摩 从教学设计 师生互动等维度提出改进意见 [3] - 项目帮助玛多县探索出贴合实际的教研方法 培育优质教师队伍 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3] 基础设施改善 - 2024年针对民族寄宿制中学实施供氧示范项目 建设750平方米供氧站 惠及1388名学生 [6] - 项目包括3组医用制氧设备安装 解决高原缺氧导致的学习效率下降问题 [6] - 通过配电室等配套工程建设 持续优化教学环境 [6] 公益合作模式 - 北师大专家通过远程指导和入校诊断相结合 优化课程设计并加强师生互动 [1][2] - 国网青海果洛供电公司"岗坚梅朵守护团"开展第三课堂公益活动 [5] - 公司营销部与青海电力协同组织 精准制定培训方案和研修人员数量 [3]
新希望:降本增效成果显著,破除困局-20250507
中邮证券· 2025-05-07 1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从2024年开始聚焦饲料和猪产业两大核心主业运营,降本增效成果显著,随着效率进一步提升,预计业绩将逐步改善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9.59元,总股本45.26亿股,流通股本45.00亿股,总市值434亿元,流通市值432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11.04/8.24元,资产负债率69.0%,市盈率106.56,第一大股东是南方希望实业有限公司 [2] 财务数据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30.63亿元,同比下降27.27%,归母净利4.74亿元,同比增长90.05%;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44.17亿元,同比增长2.13%,归母净利润4.45亿,同比扭亏为盈 [3] - 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59元、0.68元和0.95元 [5] 业务分析 饲料业务 - 2024年饲料业务实现利润9.7亿,同比下降4.8亿,主要因上半年消化高价原料及调整信用销售业务;2025年一季度贡献利润2.4亿,同比增1.1亿 [3] - 2025年公司饲料外销量目标是国内1800万吨、国外600万吨,挑战吨完全费用国内下降15元、国外下降20元,销量增长及费用下降下,2025年饲料业务利润有望大幅增加 [3] 生猪业务 - 2024年以来聚焦场线改造与防疫升级、强化生产管理,养殖效率大幅提升、成本下降明显;2024年Q4运营场线成本13.6元/公斤左右,较Q1下降2.1元/公斤,2025年Q1进一步下降到13.3元/公斤,预计2025年年底降至13元/公斤以内 [4] - 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一季度生猪销量1652.49万头、418.94万头,同比分别下降8.07%和8.11%;计划2025年出栏增加100 - 200万头,总计1700万头以上 [4] - 2024年生猪养殖业务亏损2.8亿,同比大幅减亏51亿,亏损主要集中在2024年Q1,之后三个季度猪产业保持连续盈利;2025年Q1利润2500万 [4]
新希望(000876):降本增效成果显著,破除困局
中邮证券· 2025-05-07 13: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开始聚焦饲料和猪产业两大核心主业运营,降本增效成果显著,随着效率进一步提升,预计业绩将逐步改善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9.59元,总股本45.26亿股,流通股本45.00亿股,总市值434亿元,流通市值432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11.04/8.24元,资产负债率69.0%,市盈率106.56,第一大股东是南方希望实业有限公司 [2] 财务数据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30.63亿元,同比下降27.27%,归母净利4.74亿元,同比增长90.05%;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44.17亿元,同比增长2.13%,归母净利润4.45亿,同比扭亏为盈 [3] - 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59元、0.68元和0.95元 [5] 业务情况 饲料业务 - 2024年饲料业务实现利润9.7亿,同比下降4.8亿,主要因上半年消化高价原料及调整信用销售业务;2025年一季度贡献利润2.4亿,同比增1.1亿 [3] - 2025年公司饲料外销量目标是国内1800万吨、国外600万吨,挑战吨完全费用国内下降15元、国外下降20元,销量增长及费用下降下,2025年饲料业务利润有望大幅增加 [3] 生猪业务 - 2024年以来聚焦场线改造与防疫升级、强化生产管理,养殖效率大幅提升、成本下降明显;2024年Q4运营场线成本13.6元/公斤左右,较Q1下降2.1元/公斤,2025年Q1降至13.3元/公斤,预计2025年年底降至13元/公斤以内 [4] - 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一季度生猪销量1652.49万头、418.94万头,同比分别下降8.07%和8.11%;计划2025年出栏增加100 - 200万头,总计1700万头以上 [4] - 2024年生猪养殖业务亏损2.8亿,同比大幅减亏51亿,亏损主要集中在2024年Q1,之后三个季度猪产业保持连续盈利;2025年Q1利润2500万 [4]
《过敏科学》出版中国专刊,生物制剂将成过敏患者新希望
新京报· 2025-05-07 12:18
行业研究 - 《过敏科学》中国主题专刊发布32篇中国学者文章 聚焦生物制剂在过敏性疾病中的突破性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1] - 生物制剂在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哮喘 特应性皮炎等领域展现临床潜力 国内外研究活跃度显著提升 [2] - 中国学者首次在学术顶刊发表生物制剂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中国意见书 系统规范患者选择 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估标准 [2] 学术影响力 - 《过敏科学》2023年影响因子达12.6分 连续5年集中呈现中国过敏科学领域研究成果 正刊全球发行 [1] - 北京同仁医院张罗教授担任期刊副主编后 推动中国学者在环境污染与哮喘机制 肠道菌群失调 药物过敏等领域的创新成果获得国际认可 [1][2] - 期刊主编Cezmi Akdis教授高度评价中国学者对全球过敏科学领域的贡献 专刊收录中国学者在鼻科学 呼吸病学 皮肤病学的32篇前沿研究 [1][2] 临床进展 - 传统鼻喷药物和口服药对过敏症状控制有效 但生物制剂因长期疗效优势成为行业重点发展方向 [2] - 中国临床数据研究显示 生物制剂对难治性 重症过敏患者具有显著临床收益 相关治疗方案标准化进程加速 [2] - 专刊发布中国学者在哮喘发病机制 过敏微生物组学等领域的突破性发现 为全球学科发展提供新理论依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