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000876)

搜索文档
开源证券:猪价超预期下跌 能繁去化或加速
智通财经网· 2025-10-17 16:33
生猪价格与市场供需 - 2025年9月全国生猪销售均价为13.10元/公斤,环比下降4.86%,同比下降30.90% [1] - 2025年9月屠宰量456.08万头,环比增长5.12%,同比增长4.05% [1] - 10月样本计划出栏量较9月实际出栏增长5.14%,猪价短期仍存压力 [1] - 毛白价差为3.97元/公斤,较8月同期环比下降0.13元/公斤,同比下降1.01元/公斤 [3] - 全国冻品库容率为19.14%,同比上升3.07个百分点,冻品累库对猪价支撑力度边际转弱 [3] 生猪供给结构 - 150公斤以上大猪出栏占比为4.91%,周环比下降0.1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79个百分点 [2] - 9月行业140公斤以上大体重肥猪存栏占比月环比基本持平,预计后市大猪供给逐步偏紧 [2] - 大北农9月商品猪出栏均重为128.9公斤/头,环比增加2.0公斤/头 [6] 行业盈利与产能去化 - 行业9月自繁自养头均亏损7.27元/头,进入10月后亏损加深 [4] - 2025年9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0.46% [4] - 规模场7公斤仔猪价格跌至183元/头,同比下降110元/头,跌破行业300元/头的平均成本线 [1][4] - 生猪与仔猪双重亏损有望驱动行业能繁母猪产能进一步去化 [1][4] 上市猪企经营数据 - 12家上市猪企9月合计出栏生猪1377.49万头,同比增长22.47% [5] - 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9月出栏量分别为557.30万头、332.53万头、139.42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1%、32.5%、16.9% [5] - 主要10家上市猪企9月商品猪销售均价环比均下跌,跌幅在3.4%至9%之间 [6] - 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9月销售均价分别为12.88元/公斤、13.18元/公斤、12.89元/公斤 [6]
广发证券:9月上市猪企整体出栏保持增长 关注行业潜在催化因素
智通财经网· 2025-10-17 14:59
行业供需与价格走势 - 前期行业扩产效应逐步体现,9月猪价震荡回落,国庆后加速下行,当前全国均价跌至约11元/公斤,全行业陷入亏损区间 [1] - 仔猪价格加速下行,当前规模场7公斤仔猪价格下跌至183元/头,较9月初下跌43.5%,考虑未来1-2个月仍为补栏淡季,预计仔猪价格将延续低迷态势 [1] - 9月份,测算各上市公司的销售均价为13.0元/公斤,环比下跌6.12% [4] 生猪产能与去化 - 当前行业全面亏损,叠加"反内卷"政策影响,生猪产能去化有望加速,根据农业部数据,8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下降0.1% [1] - 肥猪、仔猪均陷入亏损,产能去化有望加速 [4] 上市公司出栏表现 - 2025年9月上市公司整体生猪出栏环比增长,25年前3季度整体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30.7% [2] - 9月,各上市公司商品猪出栏量1423万头,环比减少6.3%,同比增长26.3%;剔除牧原后的各上市公司商品猪出栏量合计865万头,环比增长17.6%,同比增长38.8% [3] - 前3季度,各上市公司商品猪合计出栏量合计14220万头,同比增长30.7% [3] 重点公司出栏详情 - 9月份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德康农牧商品猪出栏量环比分别为-20.4%、+2.5%、+4.2%、+3.4%,同比分别为+10.7%、+32.5%、+16.9%、+36.4% [3] - 前3季度,牧原股份(含仔猪)、温氏股份、新希望、德康农牧生猪累计出栏量同比分别+37.9%、+28.3%、+0.5%、+25.8% [3] - 9月,唐人神、天康生物、神农集团、巨星农牧商品猪出栏量环比分别+1.2%、+1.2%、+37.6%、+0.8%,同比分别+28.3%、-5.3%、+15.0%、+42.8% [3] 出栏结构与体重 - 补栏淡季仔猪需求回落,9月上市公司整体仔猪销售占比环比下滑 [2] - 9月份上市公司整体销售均重环比上升0.7%,测算11家上市公司的出栏平均体重约114.7公斤/头,环比增长0.7% [2][4]
四川饲料大王首富变“首负”:欠了近千亿,一年光利息就要18亿
搜狐财经· 2025-10-16 19:24
公司发家历程 - 1980年兄弟四人通过修家电业务在几天内赚取300元,相当于当时10个月工资,更新了对收入天花板的认知[6] - 1982年转向农业养殖,初期孵化5万只小鸡和1万只鹌鹑,到1986年实现年产鹌鹑15万只,成为世界鹌鹑大王[10][12] - 在养殖过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优化养殖并研制配套饲料,为进入饲料行业奠定基础[13] - 发现国产猪饲料质量差后,投入400万元建饲料研究所和工厂,再投400万元请专家研发,成功研制出希望牌1号乳猪全价颗粒饲料,价格比进口产品低30%但质量翻番[15][17] - 新产品上市3个月后销量超越行业巨头正大集团,成功占领成都市场[18] - 1995年希望集团市值达15亿元,产品远销海外,刘永好组建新希望集团并稳居中国饲料百强第一[20] - 1992年成立中国第一家私营企业集团希望集团,业务扩展至全国,被评为全国最大私营企业第一名,刘永好以12亿身家首次成为四川首富[21][23] 业务扩张与战略转折 - 2018年前公司养猪业务规模较小,主要作为饲料销售配套业务[25] - 2018年非洲猪瘟导致全国扑杀生猪116万头,存栏量从4.3亿头骤降至3.1亿头,猪价从每斤8元涨至40元[27] - 看到高利润机会后,公司正式提出养猪大扩张计划,一口气宣布投建9个生猪养殖项目,总投资89亿元,并将猪场建到菲律宾,其中80%资金来自银行贷款[29] - 同时推进智能化猪场建设,配备空气过滤系统和自动喂料设备,导致养殖成本从每公斤12元涨至16元[31] 扩张后果与财务危机 - 2021年猪肉价格回落至每斤十几二十元,市场供大于求,新建成产能成为包袱,公司遭遇上市以来首次巨亏96亿元[31][33] - 成本控制问题突出,2023年公司肉猪养殖成本达每公斤17.5元,高于牧原股份的15元/公斤和温氏股份的16.6元/公斤[35] - 扩张模式导致三年累计亏损135亿元,债务大幅飙升,长期借款从2020年前不足50亿元涨至2021年的327亿元,总负债突破862亿元[35][37] - 到2023年总负债达936.8亿元,年利息支出达数十亿元,公司从四川首富变为四川首负[37] 当前状况 - 74岁的刘永好仍以董事长身份活跃,2024年8月率队与海南农垦集团签约共建"海垦新希望"品牌[39] - 公司通过"瘦身增肌"策略调整已实现经营回暖,但仍背负巨额外债[39]
农林牧渔行业点评报告:猪价超预期下跌,能繁去化或加速
开源证券· 2025-10-16 17:41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并予以维持 [1] 核心观点 - 生猪价格在2025年9月出现超预期下跌,行业亏损加剧,可能驱动能繁母猪存栏去化进程加速 [3][14] - 尽管短期供给压力仍存导致猪价承压,但大猪出栏占比已开始下降,预示着未来供给或逐步趋紧 [3][4][17] - 生猪与仔猪陷入双重亏损,有望进一步推动产能去化 [5][24] 行业供需与价格分析 - 2025年9月全国生猪销售均价为13.10元/公斤,环比下降4.86%,同比下降30.90% [3][14] - 2025年9月样本企业生猪屠宰量为456.08万头,环比增加5.12%,同比增加4.05% [3][14] - 样本企业10月计划出栏量较9月实际出栏量增加5.14%,显示短期出栏压力仍在 [3][14] - 截至2025年10月9日,出栏生猪中150公斤以上大猪占比为4.91%,周环比下降0.1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79个百分点 [4][17] - 同期,样本毛白价差为3.97元/公斤,较8月同期下降0.13元/公斤 [4][19] - 全国冻品库容率达到19.14%,同比提升3.07个百分点 [4][19] 行业盈利与产能去化 - 2025年9月行业自繁自养模式头均亏损7.27元,进入10月后亏损加深 [5][24] - 2025年9月样本企业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下降0.46% [5][24] - 截至2025年10月10日,规模场7公斤仔猪价格跌至183元/头,同比下降110元/头,已跌破行业300元/头的平均成本线 [5][24] 上市企业运营数据 - 12家上市猪企2025年9月合计出栏生猪1377.49万头,同比增长22.47% [6][29] - 主要上市猪企出栏量同比增速分化明显,正邦科技出栏量同比增幅达107.6%,而天康生物和京基智农出栏量同比分别下降5.3%和3.3% [6][29] - 主要10家上市猪企9月商品猪销售均价环比均出现下跌,跌幅在3.4%至9%之间 [6][34] - 大北农9月商品猪出栏均重为128.9公斤/头,环比增加2.0公斤/头 [6][33]
养殖业板块10月15日跌0.6%,晓鸣股份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2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5 16:27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15日养殖业板块整体下跌0.6%,表现弱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上涨1.22%,深证成指上涨1.73%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晓鸣股份领跌,跌幅为1.75%,而华英农业领涨,涨幅为2.11% [1][2] 个股价格变动 - 涨幅居前的个股包括华英农业(涨2.11%至2.91元)、福成股份(涨1.42%至4.99元)和天域生物(涨1.03%至8.87元)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晓鸣股份(跌1.75%至21.92元)、立华股份(跌1.12%至22.99元)和正邦科技(跌1.00%至2.98元) [2] - 板块内成交额较大的个股包括牧原股份(成交18.71亿元)、温氏股份(成交7.05亿元)和新希望(成交3.28亿元) [2] 资金流向分析 - 当日养殖业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1.24亿元,而游资资金净流入2.72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1.49亿元 [2] - 圣农发展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320.82万元,主力净占比6.43%,同时游资净流入1295.44万元,游资净占比6.31% [3] - 天邦食品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033.16万元,主力净占比8.43%,但游资和散户分别净流入29.04万元和净流出1062.20万元 [3] - 福成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860.13万元,主力净占比高达19.69%,但游资和散户均呈净流出状态 [3]
2025年1-4月中国鲜、冷藏肉产量为1372.4万吨 累计增长9.9%
产业信息网· 2025-10-15 09:19
2020-2025年1-4月中国鲜、冷藏肉产量统计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上市企业:双汇发展(000895),罗牛山(000735),华英农业(002321),新希望(000876),唐人神 (002567),益生股份(002458)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前景评估 报告》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4月中国鲜、冷藏肉产量为350万吨,同比增长11.5%;2025年1-4月中 国鲜、冷藏肉累计产量为1372.4万吨,累计增长9.9%。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
养殖业板块10月14日涨0.66%,神农集团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6459.18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14 16:39
板块整体表现 - 养殖业板块在10月14日整体上涨0.66%,表现优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62%,深证成指下跌2.54% [1] - 板块内呈现分化态势,部分个股领涨,部分个股下跌 [1][2] 领涨个股表现 - 神农集团领涨板块,收盘价为31.39元,涨幅为2.51%,成交量为5.82万手,成交额为1.83亿元 [1] - 罗牛山涨幅为1.70%,收盘价为6.58元,成交量为48.34万手,成交额为3.19亿元 [1] - 仙坛股份涨幅为1.63%,收盘价为6.25元,成交量为17.84万手,成交额为1.11亿元 [1] - 牧原股份涨幅为1.13%,收盘价为53.70元,成交量为58.97万手,成交额高达31.69亿元 [1] 下跌个股表现 - 天域生物跌幅最大,为3.52%,收盘价为8.78元,成交量为14.37万手,成交额为1.28亿元 [2] - *ST天山跌幅为2.89%,收盘价为8.40元,成交量为4.76万手,成交额为4046.04万元 [2] - 晓鸣股份跌幅为2.11%,收盘价为22.31元,成交量为9.94万手,成交额为2.22亿元 [2] 板块资金流向 - 当日养殖业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入6459.18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36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7136.03万元 [2] - 牧原股份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8961.52万元,主力净占比为2.83% [3] - 罗牛山主力资金净流入3335.34万元,主力净占比高达10.44% [3] - 神农集团主力资金净流入2915.37万元,主力净占比为15.96% [3]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5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乡村振兴)兑付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10-14 13:38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三、相关机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一)发行人: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赵亮 联系方式:010-53299899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 漏。 为保证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乡村振兴)(债券简称:25希望六和 SCP001(乡村振兴),债券代码:(012581001)兑付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本期债券基本情况 ■ 二、兑付相关事宜 托管在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的债券,其兑付资金由发行人在规定时间之前划付至银行间市场 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指定的收款账户后,由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在兑付日划付至债券持有人 指定的银行账户。债券兑付日如遇法定节假日,则划付资金的时间相应顺延。债券持有人资金汇划路径 变更,应在兑付前将新的资金汇划路径及时通知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因债券持有人资金汇 划路径变更未及时通知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而不能及时收到资金的,发行人及银行间市场清 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损失。 (二)存续期管 ...
猪肉“旺季不旺”陷入困境 期现价格齐跌养殖端全面亏损
第一财经· 2025-10-13 19:25
金秋十月本是猪肉消费旺季,然而国内猪肉却陷入"旺季不旺"的困境,期货与现货价格出现超预期下 跌。 7月开始,生猪养殖行业步入去产能阶段,政策面虽持续释放积极信号,但三季度以来,生猪价格加速 下跌,按照7月初价格高点15.3元/公斤测算,累计跌幅达28.6%,价格创新低反映全行业产能去化的进 展不及预期。 "需求端来看,猪肉消费旺季几乎'哑火',中秋国庆双节的消费需求已经释放,接下来猪肉将迎来短暂 的消费淡季,很难指望猪肉消费大幅增长为价格形成托底。"某农业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说:"猪价再 创新低说明当前行业处在产能出清的前期阶段,尚未进入大规模、实质性去化,接下来实际产能的去化 效果需要密切跟踪。按照政策指引,能繁母猪规模若能降低至3950万头左右,有望对猪价改善形成积极 影响。" 上市猪企"以量补价"可行吗 10月13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511收盘下跌2.88%,报11125元/吨,续创历史新低,年内累计下跌 21%,较去年高点下跌逾40%,空头氛围浓厚。猪肉现货价格自今年三季度以来也是"跌跌不休",目前 已跌破11元/公斤,报10.92元/公斤。 供需失衡导致猪价持续下跌,能繁母猪存栏量依然高企,而消费 ...
猪肉“旺季不旺”陷入困境,期现价格齐跌养殖端全面亏损
第一财经· 2025-10-13 19:08
行业核心观点 - 国内猪肉市场面临“旺季不旺”的困境,期货与现货价格均出现超预期下跌,行业空头氛围浓厚 [1] - 供需失衡是猪价下跌的核心原因,供应端能繁母猪存栏量依然高企,而消费端提振乏力,供强需弱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扭转 [1][2][6] - 政策面持续加码调控产能,但行业产能去化进展不及预期,价格创新低反映行业尚处在产能出清的前期阶段 [2][3] 价格表现 - 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511于10月13日收盘下跌2.88%,报11125元/吨,续创历史新低,年内累计下跌21%,较去年高点下跌逾40% [1] - 猪肉现货价格已跌破11元/公斤,报10.92元/公斤,较十一节前下跌1.26元/公斤,环比下跌18.08%,同比下跌39.43% [1][2] - 自7月初价格高点15.3元/公斤测算,累计跌幅达28.6% [3] 供需基本面 - 供应端压力显著,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4062万头,较上月增加26万头,相当于正常保有量的104.2%,已逼近绿色区域临界值 [2] - 能繁母猪产能充裕叠加生产性能提升,预示明年上半年之前生猪出栏压力仍然不小 [2] - 需求端疲软,中秋国庆双节消费需求已释放,猪肉将迎来短暂消费淡季,难以对价格形成托底 [3] 政策调控 - 国家在5-9月召开数次生猪会议,调控政策持续加码,要求合理淘汰能繁母猪,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 [2] - 政策明确量化指标,要求头部25家猪企在2026年1月底前合计减产能繁母猪100万头 [2] - 分析认为,能繁母猪规模若能降低至3950万头左右,有望对猪价改善形成积极影响 [3] 企业经营策略 - 上市猪企普遍采取“以量补价”策略应对猪价下跌,9月提升出栏量以实现收入补充 [1][3] - 温氏股份9月销售生猪332.53万头,环比增加2.45%,同比增加32.46%,销售均价13.18元/公斤同比降30.81%,但销售收入同比降幅15.16%显著低于价格降幅 [4] - 新希望9月销售生猪139.42万头,环比增长4.22%,同比增长16.92%,销售收入同比减少23.82%,降幅低于其31.47%的售价降幅 [4] - 牧原股份9月出栏生猪557.3万头,同比增11.05%,环比减20.4%,为年内单月最低出栏量,销售收入同比减少22.46% [5] - 牧原股份推出创新仔猪销售方案,并将2025年仔猪出栏量目标由“800-1200万头”调整为“1200-1450万头”,谋求业务新增长点 [5] 产能去化举措 - 牧原股份表示已采取多项举措,包括调减能繁母猪存栏规模,9月末已降至330.5万头,短期内不考虑新增母猪 [5] - 牧原股份持续降低生猪出栏均重,8月末已降至120kg,并全面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育肥猪 [5] - 小市值猪企如正邦科技9月出栏量同比上升107.64%,金新农、东瑞股份等出栏量也有不同程度增长 [6] 业绩展望 - 由于三季度猪价中枢明显低于去年,预计生猪养殖行业三季度整体收入与利润同比环比均略有下降 [6] - 10月以来猪价持续阴跌,为上市猪企四季度经营业绩蒙上阴影 [1][6] - 多数机构对10月猪价走势预期不乐观,认为市场供应压力持续累积,终端需求无改善,供强需弱格局短期难以扭转 [6]